沂南縣

沂南縣

沂南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是山東省臨沂市北部以紅色文化和山水生態為特色的次中心城市。地處魯中地區,東鄰莒縣,西接蒙陰,南鄰市區,北接沂水

沂南古屬琅琊陽都,是諸葛亮顏真卿的出生地和祖居地。境內文物古蹟、人文景觀眾多,漢代古蹟有近百處,素有“齊魯敦煌”之美譽;史載:“陽都,臨沂之上游,英賢輩出,煙水之勝,軼於江南”。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主政權誕生在沂南,陳毅、徐向前、羅榮桓、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戰鬥和工作過。

沂南總面積1706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572個行政村,人口90萬人(2008年)。境內有“三高一鐵”及兩條國道、三條省道,交通便利。

沂南縣是“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園林城市”、“山東省雙擁模範縣”、“平安山東建設先進縣”、“山東省省級旅遊強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沂南縣
  • 外文名稱:YINAN
  • 別名:陽都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山東臨沂市
  • 下轄地區大莊鎮孫祖鎮岸堤鎮
  • 政府駐地:界湖鎮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區碼:2763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中南部
  • 面積:1774平方千米
  • 人口:90萬(2008年)
  • 方言:冀魯官話-石濟片-沂南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竹泉村,紅石寨,沂蒙影視基地,孟良崮,彩蒙山
  • 機場:臨沂國際機場
  • 火車站:沂南站
  • 車牌代碼:魯Q
  • 土特產:蘋果、板栗、柿子、黃煙、桑蠶
  • 生產總值:230億元(2013年)
  • 行政代碼:37132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氣候,自然資源,礦藏資源,水資源,地熱資源,經濟概況,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醫療衛生,名優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歷史人物,政界人物,教育名人,

歷史沿革

(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今沂南地屬東夷
(公元前16世紀~前1046年),今沂南地屬人方
沂南政區圖沂南政區圖
(公元前1046~前221年),西周時期,今境西部屬魯國,東部屬莒國。春秋時期,部分地域為陽國。戰國時期,楚滅莒、魯後,今境交替為楚、齊所有。公元前 223年,秦滅楚,今境東部屬秦國,西部仍屬齊國
(公元前221~前207年),今境屬琅琊郡莒縣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今境大部地域屬兗州城陽國:南為陽都縣,北為東安縣,東北部屬莒縣,西北部屬盧縣(“盧”一作“慮”)。此外,南石門鄉全境及雙堠、青駝兩鄉鎮西部屬兗州泰山郡華縣,今境南部和東部少數地域屬徐州的琅琊郡、東海郡:大王莊鄉南部、蒲汪鄉大部屬新山縣,葛溝鄉南部屬魏其縣,青駝、高里、磚埠 3個鄉鎮的南部屬臨沂縣,葛溝鄉西南部屬開陽
東漢(公元 25~220年),今境大部地域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為陽都、東安、莒縣、開陽、臨沂等縣地,少數地域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屬蓋縣,西南部屬費國(侯國,縣級 )。
三國·魏(220~265年),今境大部屬徐州:南為琅琊國陽都縣、臨沂縣地,北屬東莞郡東安縣;東部湖頭、大王莊、蒲汪一帶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西南部屬兗州泰山郡費縣、華縣。
晉朝及十六國(265~420年),西晉,今境大部屬徐州琅琊國:今境中心地區為陽都、東安兩縣地,南部少數地區屬華縣、費縣、臨沂縣。東北部屬青州城陽郡莒縣。自327年始,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政區設定均沿用西晉制度。
南北朝(420~581年),南朝劉宋時,今境分屬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琅琊郡費縣。北魏時, 435年屬東徐州東安郡發乾縣,東莞郡莒縣,北徐州琅琊郡即丘縣、臨沂縣、費縣。大部地區為發乾縣地。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東徐州改稱南青州。今境大部地區於 534年後屬東魏南青州東莞郡,572 年後屬北齊南青州東安郡。
(581~618年),開皇三年(583年)廢郡設州,今境分屬莒州東莞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 開皇四年(584年),東莞縣改稱東安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東安縣改稱沂水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現境屬琅琊郡的沂水、臨沂、莒縣、費縣。
(618~907年),武德四年(621年),置沂州,今境南部屬之,分隸臨沂、費縣。次年,今境中心地區屬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貞觀八年(634年),撤銷莒州,沂水縣改屬沂州(琅琊郡),東部隨莒縣改屬密州(高密郡)。沂州、密州均屬河南道。至德(756~758)年間廢道,今境屬兗海觀察使沂州。
五代(907~960年),政區建置基本上沿襲唐制。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今境均屬沂州,為沂水等縣地。
北宋(960~1127年),屬京東東路。大半屬沂州:今境中心地區屬沂水縣,南部屬臨沂縣、費縣。東部屬密州莒縣。
南宋(1127~1279年),1128年起,今境屬金山東東路莒州(大部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和沂州(青駝一帶屬臨沂縣、費縣)。1130年,金立劉豫為齊帝,今境屬齊。1137年,劉豫被廢,今沂南地仍屬金。1218年, 紅襖軍一部的首領李全投南宋。次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屬南宋的京東路。宋寶慶三年(1227年),李全降蒙古,今境屬元。
(1206~1368年),1227年始,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縣、莒縣和沂州臨沂縣、費縣:今境大半屬沂水縣,東部屬莒縣,南部屬臨沂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1368~1644年),洪武元年(1368年),今境分屬山東行中書省青州府莒州和濟寧府沂州:大半屬莒州沂水縣,東部直屬莒州,今青駝鎮東部及高里鄉直屬沂州,青駝鎮西部屬沂州費縣。 洪武九年(1376年)山東行中書省改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沂州於洪武五年(1372年)改屬濟南府, 洪武七年(1374年)改屬青州府, 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明末屬兗州府
(1644~1911年),清初,今境分屬山東省青州府莒州和兗州府沂州。 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升為直隸州。 雍正八年(1730年)莒州升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升為府,並設附郭蘭山縣,莒州及所領沂水、日照、蒙陰 3縣歸沂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削莒州所領 3縣。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屬沂水縣,今東張家哨、湖頭、大王莊、蒲汪 4鄉的全境及蘇村鎮的楊家官莊、姚家官莊,庫溝鄉的蔡家窪,辛集鄉的高家屯、李家屯,葛溝鄉的黃家屯屬莒州,高里鄉全境及葛溝、磚埠、青駝、雙堠等鄉(鎮)的部分村莊屬蘭山縣,青駝鎮西部屬費縣。
中華民國(1912~1949年),民國元年(1912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末舊制。1913年,廢府、州,沿用道制,今境屬岱南道的沂水、莒縣、蘭山、費縣。是年,蘭山縣改稱臨沂縣。1914年,岱南道改稱濟寧道。1925年,今境屬琅琊道。1928年裁道,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各縣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分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費縣。1947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沂水、莒縣、臨沂、費縣。 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1938年,中共中央派幹部來山東,開闢抗日革命根據地。1939~ 1949年,今境各地曾先後分別隸屬於沂南、沂中(後改稱沂水)、臨沂、臨費沂邊聯縣 (後改稱沂臨邊聯)、蒙陰、費東、沂東、莒縣、莒中、莒臨邊聯等 10縣。以下只介紹沂南縣的建置沿革:1939年10月,建立中共南沂蒙縣委。12月,建立南沂蒙聯防辦事處(相當於縣政府)。1940年3月,南沂蒙聯防辦事處改稱沂南行署,直屬山東分局。1941年2月,屬沂蒙專區。1942年6月,屬魯中區行政聯合辦事處。1945年7月,屬魯中行署。8月,山東省戰工會改稱山東省政府。1948年7月,屬魯中南行政區第二專署。1949年3月,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區沂蒙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建國初,屬魯中南行政區沂蒙專署。1950年5月,屬沂水專區。1953年8月,隸屬臨沂專區。1958年11月撤銷,1961年8月再置。縣政府駐地界湖鎮。1994年12月17日 ,臨沂撤地設市,屬臨沂市。1997年12月26日,撤銷雙堠鄉,設立雙堠鎮。
2000年12月29日,撤銷獨樹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界湖鎮;撤銷河陽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大莊鎮;撤銷高里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青駝鎮;撤銷中高湖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岸堤鎮;撤銷南石門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雙堠鎮;撤銷代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孫祖鎮;撤銷庫溝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辛集鎮;撤銷大王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蒲汪鎮;撤銷東張家哨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湖頭鎮;撤銷魯家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銅井鎮;撤銷朱家裡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依汶鄉(魯政函民字[2000]91號)。即沂南縣由15個鎮、13個鄉調整為15個鎮、2個鄉:界湖鎮(獨樹鄉)、岸堤鎮(中高湖鄉)、青駝鎮(高里鄉)、張莊鎮、大莊鎮(河陽鄉)、葛溝鎮、湖頭鎮(東張家哨鄉)、辛集鎮(庫溝鄉)、蒲汪鎮(大王莊鄉)、依汶鄉(朱家裡莊鄉)、馬牧池鄉、楊家坡鎮、雙堠鎮(南石門鄉)、孫祖鎮(代莊鄉)、蘇村鎮、銅井鎮(魯家莊鄉)、磚埠鎮。(括弧內的為被撤併的鄉鎮)。
概況概況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批覆同意:沂南縣撤銷依汶鄉,設立依汶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底,沂南縣轄13個鎮、1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大莊鎮孫祖鎮岸堤鎮雙堠鎮青駝鎮張莊鎮磚埠鎮辛集鎮蒲汪鎮湖頭鎮蘇村鎮銅井鎮依汶鎮馬牧池鄉、沂南經濟開發區。共有572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08年,沂南縣轄15個鎮、13個鄉。總人口90萬人沂南縣共有少數民族民眾2143人,涉及23個民族,兩個民族村。
沂南在圖中位置沂南在圖中位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沂南縣縣境南北最大縱距47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4千米,總面積1774平方千米,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沂南縣

地形地貌

沂南縣位於沂蒙山區中部,蒙山東北邊緣,屬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貌分區特徵比較明顯,自西而東依次為低山區、平原、丘陵。西部為低山區,屬山東地台的一部分,面積1029.68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58%,海拔 400~762.8米,相對高程200~400米。山間溝壑縱橫,山下有小塊平地。中部為平原區,位於沂河兩岸和汶河、蒙河下游地帶,為洪、沖積平原。海拔88~100米之間,面積412.7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3.3%。該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縣境東部為丘陵區,海拔100~240米之間。丘陵連綿起伏,丘頂多呈渾圓狀。丘岡間有小塊窪地、平原。丘陵區面積331.67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18.7%。
沂南縣境內共有大小山頭3400餘座,大多在縣境西部,其中海500米以上的有19座,其餘在200~400米之間。自北向南依次是北大山山脈、孟良崮山脈、五彩山山脈。北大山山脈位於縣境北部,西起岸堤鎮佛山頂,西北—東南走向,至銅井鎮的歷山折向南,終於大莊鎮的鳳凰山,長44千米,平均寬8千米,主要山峰有高板場、大崮。孟良崮山脈,位於汶河與蒙山之間,西起岸堤鎮的岩山,西北—東南走向,終於磚埠鎮的大山肚子,長42千米,平均寬 12千米,主要山峰有大崮頂、孟良崮、大庵頂、蒙陰頂子、鼻子山。五彩山山脈,位於縣境西南與費縣蒙陰縣交界處,西起雙堠鎮的大青山,西北—東南走向,終於青駝鎮的蘆山,長22千米,平均寬4千米,主要山峰有貓頭山、大青山、五彩山、大頂子。
沂南孟良崮沂南孟良崮

水文

沂南縣屬淮河流域,除東部小部地區屬沭河水系外,余皆屬沂河水系。河流流向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東南流向,少數河流為東北—西南流向或由南而北。沂河自沂水縣入境,境內幹流長度46千米,流域面積1540平方千米。汶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70千米,流域面積673.06平方千米。蒙河自蒙陰縣入境,境內流長37千米,流域面積305.4平方千米。

土壤

沂南縣境內土壤分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水稻土等五個土類。棕壤土,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酸性岩山區的雙堠、青駝、孫祖、岸堤、馬牧池等鄉鎮及東部的蘇村、辛集、大莊、楊家坡、湖頭、蒲汪、葛溝等鄉鎮的丘陵地帶,面積105.4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47.16%,是面積最大的土類,土體性質是: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含磷、鉀較多。褐土土類,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的鈣質岩山區,面積74.8萬畝,占總可利用面積的33.5%,土體性質是:成土母質均由石灰岩風化洪積形成,剖面中各層次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應,土壤酸鹼度一般是中性呈微鹼性反應,地下水位較深,多數土壤中均具有較粘重的心土層,土壤自然肥力差。

氣候

沂南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 ℃-14.0℃之間。年降水量多在900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沂南縣截至2005年礦產地130餘處,探明儲量的礦產16種,其中金屬礦產5種,礦產地5處,以金、銅為主;非金屬礦產9種,礦產地122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1處;能源礦產1種,礦產地2處。
沂南縣截至2005年已探明儲量的金、銅、鉬、銀及部分鐵礦,主要分布在銅井鎮的銅井村一新汪溝、金廠村一棗林莊一白石窩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楊坡、辛集也有零星分布,沉積變質成因的單一鐵礦主要分布在泰山岩群內,以岸堤、馬牧池等鄉鎮為主。
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資源有金、銅、鉬、銀和鐵,以金、銅為主,累計探明金、金屬量13.061噸,礦石量638萬噸,銅金屬量32500噸,礦石量637.2萬噸,銀礦石量172.2萬噸,鉬金屬量195噸,礦石量27萬噸,鐵礦石量81萬噸,金屬礦產除岸堤庵子溝為沉積變質型單一鐵礦外,其他均為接觸變質型(矽卡岩型)熱液型的共(伴)生礦,主要分布在金廠、銅井兩地。經多年開採及礦山探礦,至2005年底保有資源量為:金金屬量1759千克,礦石量60.34萬噸,銅金屬量3754噸,礦石量60萬噸,鉬礦礦石量4.3萬噸,金屬量70噸,銀礦礦石量68萬噸,金屬量13噸,鐵礦石量193萬噸。2002年在蘇村牛家小河一帶的沂沭斷裂帶內發現金礦並進行勘查,至今已探明 332十333級金金屬量1000千克,礦石量 50萬噸。沂南金礦為全國十大金礦之一。
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沂河以西各鄉鎮,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青駝、雙堠、張莊、匣石、孫祖、鼻子山、黃崖頂、代莊、依汶小南峪、北大山、銅井魯莊、馬牧池的拔麻 等地,礦體呈北西南東方展布,以雙堠、青駝、孫祖為主。
石灰岩分布最廣,縣境內除辛集、楊坡、蘇村鎮無石灰岩外,其他各鄉鎮都有分布,但以馬牧池、岸堤、銅井、雙堠等鄉鎮最多。脈石英主要分布在依汶宅科子北及馬牧池橫河北等地。白雲岩主要分布在界湖歷山、依汶的燕子山、百子山等山體的中上部。螢石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湖頭鎮路家莊東嶺及蘇村牛家小河一帶。飾面用石材主要分布在張莊上、下峪村北一帶。頁岩主要分布在銅井、張莊、青駝、孫祖及葛溝鎮。陶瓷用原料主要分布在青駝趙家嶺、朱家崖子、高里、北唐山子、孫祖孤山後及趙家成子一帶。沂南縣青駝鎮南10公里處徐公店村附近的硯石溝特產硯石,名曰“徐公硯”,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曾作為國禮贈送。

水資源

截至2005年沂南縣境內已發現礦泉水礦點3處,但經勘查評價的只有楊家坡鎮小徐瞳村南的石龍泉水,該泉水為受斷裂控制的天然泉水,日湧水量100立方米,水質清撤,無異色、異味,水中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理化成分,其中偏矽酸達到國標 GB8537-1995飲用天然礦泉水的要求,定名為偏矽酸天然礦泉水。

地熱資源

沂南縣縣內能源礦產主要為地熱,截至已發現地熱田兩處,一處在銅井新汪溝;一處在張莊松山。銅井地熱田C十D級資源總量相當於241.88萬噸標準煤的產熱量,可利用資源相當於36.28萬噸標煤的產熱量。
銅井地熱水地表熱水溫度73.5℃,屬低溫地熱資源中的熱水類型,水化學類型為S·04C1—— Na·Ca型,礦化度1658.11—2159.7mg/L,總硬度389.65—525.16mg/L,總鹼度68.21—119mg/L ,PH值7.5—7.8,鍶含量1.54—3.76mg/L ,鋰含量0.54—0.78mg/L,氟化物含量2.5—5.5mg/L,偏矽酸含量61.1—91.4mg/L,氟化物、偏矽酸含量達到命名礦水濃度,命名為氟,矽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松山地熱田,調查計算地熱總資源量5.15x10j,相當於17.6萬噸標煤的產熱量,地熱水地表溫度48℃一 55℃,屬低溫地熱資源的溫熱水型,水化學類型為C1SO4—Na型,礦化度2g /L,屬低礦化度熱水。熱水中的氟、鋰、氡、鐳含量達到醫療礦水濃度。

經濟概況

沂南縣農業基礎較好,保持平穩發展,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生存效益顯著提高,金融業形勢良好,國內外貿易不斷擴大。
2015年,我縣按照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的定位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富強美麗和諧新沂南”的目標,改革創新,穩中求進,在更高起點、更高標準上,強力實施“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文旅興縣、城鎮化帶動”四大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努力實現新形勢下趕超跨越發展。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8億元,增長11%,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81億元,增長12%,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00億元,增長18%,實現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新形勢下持續健康發展。

農業

2013年全年沂南縣播種糧食作物111.7萬畝,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加0.6萬畝。糧食總產44.9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5%。其中夏糧總產20.9萬噸,秋糧總產23.9萬噸,夏糧、秋糧分別增長4.0%、0.8%。糧食畝產402公斤,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0%。經濟作物產量保持增長。花生總產8.6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持平;蔬菜總產111.4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3.4%。
沂南縣2013年全年豬、牛、羊、家禽出欄53.3萬頭、6.9萬頭、37.4萬隻和 7375.6萬隻,同比分別增加4.7萬頭、1萬頭、6.2萬隻、家禽減少1514萬隻。年末全縣生豬存欄37.7 萬頭、牛7萬頭、羊33.8萬隻、家禽2192萬隻,同比生豬持平、牛減少0.9萬頭、羊增加1.2萬隻、家禽減少383萬隻。肉類總產量 16.1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持平;禽蛋產量3.3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13.8%;奶類產量1.6萬噸,與2012年相比同比持平。

工業

2013年沂南縣全縣主營業務收入達到或超過20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00家,完成工業產值512.07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7.28%。其中國有企業完成9.5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9.88%;股份合作企業1.26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4.01%;股份制企業401.14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5.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23.07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9.0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77.08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6.61%。在全部規模企業中,輕工業完成總產值284.6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3.53%;重工業完成總產值227.4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2.30%。輕重工業產值比例為100:79.9(輕工業為100),輕工業占比55.5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7.2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6.77%。
2013年沂南縣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87.3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30.06%;利稅41.76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59.69%;其中利潤25.21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43.9%。實現銷售產值500.85億元,產品銷售率97.8%,與2012年相比上升0.2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
2013年全社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1.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 21.3 %;計畫投資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89個,完成投資119.8億元,占投資總額的84.7%;高新技術投資占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9%,比2012年提高18.4個百分點。房地產企業累計完成投資額9.7億元;銷售商品房68.5萬平方米,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57.3%。
國內外貿易
2013年沂南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1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3.7%。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7.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5.3%;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4.8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12.1%。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66.6億元,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5.5億元。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非公有經濟零售額89.6億元,所占比重達到97.3%。
2013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1077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14.9%。其中出口16959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12.6%;進口4118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5.3%。全年完成境外投資項目2個,投資額1720萬美元,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32.3%。外派勞務1850人,與2012年相比同比增長22.5%。
金融
2013年末沂南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91.24億元,比年初增加31.16億元,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50.9億元,比年初增加23.17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6.31億元,比年初增加16.4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54.71億元,比年初增加8.98億元;中長期貸款31.17億元,比年初增加6.49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諸葛亮文化旅遊節
2005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於5月21日上午在諸葛故里山東省沂南縣隆重舉行。沂南縣自2005年先後每年5月份舉辦一屆,打造了“諸葛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閒勝地”四大旅遊品牌。
沂南縣
2013年沂南縣舉辦了“中國·臨沂第六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動。截至2013年農村電影放映實現了數位化放映,保證了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要求,實現放映七千餘場次。2013年末,沂南縣擁有各種民眾文化機構3處,博物館4處,公共圖書館1處,藏書12萬冊。截至2013年境內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遺存有31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沂南縣館藏的文物3000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5件。
沂南縣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沂南縣全年共招收小學生9632人,國中新生8659人,招收高一新生5599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分別分別達到100%和99%以上。沂南縣普通高中在校生15246人,國中在校生27008人,國小在校學生51544人。
沂南縣

科技事業

2013年獲得省科技進步獎1項,市技術發明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3項,省技術市場科技金橋獎7項;組織評審縣科技進步獎22項,專利獎35項;組織省級成果鑑定6項,市級2項,縣級5項;新發展縣級民辦科研機構2家;全年完成專利申請343件,其中發明專利124件,發明專利授權51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複審2家;成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沂南縣被科技部授予“2013年科技進步先進縣”。

醫療衛生

2013年末,沂南縣公立醫療衛生機構36處,其中:沂南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心理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各1處,專科疾病防治所2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處,鄉鎮衛生院24處;民營醫療機構4處;廠礦醫院1處;門診部4處;診所、醫務室29處。沂南縣擁有病床2983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74人。沂南縣有75.60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全年累計補償601.8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名優特產

柿子
沂南旅遊分布圖沂南旅遊分布圖
柿樹是沂南縣的主要經濟樹種之一,在柿樹生產栽培技術上,沂南縣於1990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諸葛亮家酒
沂南縣酒廠生產的諸葛亮家系列白酒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 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食品行業優秀產品質量獎、 44度諸葛亮家在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得國際食品金獎; 1996年被山東省一輕廳、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 2003年, 38度諸葛亮家被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 2004年, 39度諸葛亮家酒被山東省工商局審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沂南生薑
沂南生薑又叫沂南大姜,主要在大莊、銅井蘇村、界湖、楊家坡等鄉鎮種植年種植面積 1萬畝,總產 2萬餘噸, 90%用於加工保鮮出口。 2002年6月獲“臨沂市優質瓜菜名優產品”稱號, 2005年5月獲臨沂市綠色優質農產品十佳品種。2004~2006年連續參加三屆煙臺國際果蔬博覽會。

風景名勝

紅石寨·香山湖旅遊區位於沂南縣北部,座落在銅井鎮駐地北7公里處的香山湖畔,緊鄰竹泉村。旅遊區的香山湖區緊靠沂蒙生態大道,南、北、西三面丘陵環繞,其臨水崖壁造型奇特,頂部山石直立,呈微紅色,為建築提供了特色石材,山腰至水面植被良好。
諸葛亮城位於山東省沂南縣,緊鄰諸葛亮文化廣場,占地面積53567平方米。諸葛亮城的主體構架以諸葛亮一生職業生涯的重要節點為元素,以歷史時間為軸線,形成一條中央景觀雕塑帶,並結合地形條件規劃設計出以漢代建築網路為主的仿古現代商業建築群,建設面積為42000平方米。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孫祖鎮。京滬高速及205國道從南側經過。南距臨沂市60公里,北距濟南市220公里。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與此得名。
沂南縣
諸葛亮文化旅遊區位於沂南縣城西首。諸葛亮文化旅遊區以臥龍山的東部為主體,向西延伸至汶河沿岸。臥龍山上半部分整個山體遍布奇石,下半部分以一代智聖諸葛亮的生平為主線,仿漢代的建築風格,建設了諸葛亮銅像廣場、回音壁、十里漢街、智慧橋、乾隆御碑亭、諸葛宗祠、三顧茅廬、八卦迷宮等景點。旅遊區標誌性建築是體積和重量為世界之最的諸葛亮銅像。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位於沂南縣城北12公里。整個旅遊區以沂蒙原生態古村和沂蒙山鄉民俗為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是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融度假、休閒和觀光功能於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沂蒙紅色影視(黨性教育)基地位於馬牧池鄉常山村,基地共由《紅嫂紀念館》、《古山村》、《古縣城》、《山鄉夢度假村》四部分組成,占地1129畝,總投資2.6億元。
沂南縣

著名人物

歷史人物

諸葛珪東漢諸葛亮之父。
諸葛瑾東吳謀士,諸葛亮兄。
諸葛瞻—諸葛亮之子。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政界人物

李子超(1921-)曾任中共沂南縣委副書記,山東省第五、六屆政協主席。
李連秀(1922-)曾任集團軍軍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
魏宏,1954年5月生,山東沂南人,197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1月參加工作。2007年5月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2007年9月起兼任四川行政學院院長)。2013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副書記,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
李玉妹,1956年10月生,山東沂南人,1976年4月入黨,1974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中央黨校二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曾任山東省副省長、省委組織部部長,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

教育名人

王普(1902—1969),出生於沂南縣依汶鎮。192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30年,受聘於國立青島大學(1932年改為山東大學)創辦物理系。1935年至1938年,王普在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科學院留學並獲科學博士學位。後轉赴美國卡內基學院擔任客座研究員。1939年秋王普回國,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等名校。1956年8月,王普衝破阻力毅然回國,重回山東大學物理系執教,同時兼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山東省第一、二、三屆政協常委。
高策理,現任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男,漢族,1964年10月生於山東沂南。 1987年在同濟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後到清華大學工作。曾任清華附中校長。
高毅勤,山東沂南大莊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其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udolph A. Marcus(魯遴夫·馬庫斯)教授,博士論文獲得了化學系和加州理工大學2001年度最優秀論文獎。在《Science》《Cell》發表論文各一篇,《PNAS》3篇。曾獲美國Searle Scholar,Dreyfus新教授獎和Clauser Prize獎。[10]
范潤華,男,山東沂南人,1970年2月生。山東大學材料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王善軍,山東省沂南縣人,1966年生,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遼宋夏金史和中國社會史研究,代表作為《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王本法,男,1964年生,漢族,山東沂南人,濟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張全之,男,1966年生,山東沂南人,文學博士,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杜瑞成,男,生於1957年4月,山東沂南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林秀坤,男,1957年11月生,山東省沂南人,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任職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中國農業科學院二級人才。
李士崇 男,山東沂南人,為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董事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