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年

777年

公元777年,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曆十二年,乾支紀年為丁巳蛇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777年
  • 乾支紀年:丁巳
  • 屬相:蛇
  • 在位皇帝:唐代宗李豫
歷史大事,中國,外國,史料記載,

歷史大事

中國

元載被誅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元載專橫已久,黃門侍郎、同平章事王縉又從而依附之,二相皆貪贓納賄。載妻王氏及子伯和、仲武,縉弟、妹皆同。又以政事委於群吏,士子求進者,如不結其子弟及主書卓英倩等,則無由自達。代宗已容忍多年,但載、縉怙惡不改。於是代宗欲誅除之,恐左右泄其事,獨與左金吾大將軍吳湊(代宗母舅)謀之。時有人告發載、縉夜醮圖謀不軌,大曆十二年(七七七)三月二十八日,代宗臨延英殿,命吳湊收載、縉於政事堂,又收系仲武及卓英倩等於獄中。命吏部尚書劉晏御史大夫李涵等審問之,載、縉皆伏罪。遂賜載自盡。載請求說:“願得快死!”主事者遂脫襪塞其口而殺之。王縉因系從犯,貶為括州刺史。元載妻王氏及子伯和、仲武、季能皆被殺。有司籍載家產,光胡椒就有八百石。四月二日,詔貶元載吏部侍郎楊炎諫議大夫韓洄包佶起居舍人韓會等十餘人。五月二十日,遣中使發元載祖父之墓,剖棺棄屍,毀其家廟,燒其木主。
楊綰常袞拜相
大曆十二年(七七七)四月一日,以太常卿楊綰為中書侍郎禮部侍郎常袞門下侍郎,並同平章事。綰性清儉簡素,制下之日,朝野慶賀。郭子儀正在宴客,聞之,即減坐中聲樂五分之四。京兆尹黎乾,從騎甚盛,當日即省之,只留十騎。御史中丞崔寬,宅舍宏麗,急撤毀之。元載為相時,因仕進者多樂在京師,惡其逼已,故制俸祿,厚外官而薄京官,以至京官不能自給,常從外官乞貸。楊綰、常袞為相,遂奏言京官俸祿太少。四月二十八日,詔加京官俸錢,每年約為十五萬六千餘緡。
罷諸州團練使,定外官俸
大曆十二年(七七七)五月一日,代宗下詔除都團練使外,悉罷諸州團練守捉使(見大曆八年九月“郇模請罷團練使”條)。又令諸節度使非軍事要急,不得擅自召刺史或停其職務,差人權攝。又定諸州兵,都有常數,其召募給家糧及春冬衣者,稱為“官健”。差點當地人,春夏歸農,秋冬追集,給身糧醬菜者,稱為“團結”。從安史之亂以來,州縣官俸給不同,加以元載王縉隨情徇私,有的刺史月給俸錢至千緡,有的才數十緡,至此,始定外官節度使以下至主簿、縣尉俸。減多加少,上下有別,法制粗立。
楊綰拜相後,代宗想倚靠其改革弊政,而綰體弱多疾,大曆十二年(七七七)七月二十日,病卒。為相僅三月代宗十分痛心,對群臣說:“天不欲朕致太平,何奪朕楊綰之速!”綰為相時,擬進賢,與常袞薦外官湖北刺史顏真卿入為刑部尚書,又薦淮南判官關播入為都官員外郎。
常袞奏停賜饌
元載、王縉為相時,代宗每天皆賜以內廚御饌,可夠十人食用,以後遂為定製。大曆十二年(七七七)八月二十四日,常袞與朱泚上言:食料錢已足夠多,乞求停賜饌。代宗許之。常袞又辭堂封(宰相所封食邑),因同列官不同意而止,當時有人譏笑常兗,說:朝廷厚祿,是為了養賢;如果無能,應該辭位,不當辭祿。
人謂韓滉瞞災情
大曆十二年秋雨多,河中府池鹽多敗。而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恐鹽戶減稅,十月九日,上奏說雨雖多,不傷鹽,還有瑞鹽生。代宗疑其所奏,遣諫議大夫蔣鎮前往視察。十一月回報:“瑞鹽實如韓滉所言。”仍上表賀,代宗因賜號“寶應靈應池”。時人醜之。京兆尹黎乾上奏說秋雨多,損傷莊稼,韓滉又奏乾說不實,代宗又命御史按視,二十九日,御史還奏說:所損共三萬餘頃。獨渭南縣令劉澡自稱境內秋稼不損,御史趙計所奏亦與澡同。代宗說:“大雨普降,怎么渭雨獨無災損!”又命御史朱敖視察,報稱損三千餘頃。代宗聽後,嘆息說:“縣令是民眾的父母官,就是不損都應該報損,怎么能如此不仁呢!”於是貶澡為南浦(今四川萬縣)縣尉,計為澧州(今湖南澧縣)司戶,伹沒有問滉罪。
代宗時四大藩鎮實力
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先前據有淄州(今山東淄博南)、青州(今山東益都)、齊州(今山東濟南)、海州(今山東連雲港)、登州(今山東蓬萊)、萊州(今山東掖縣)、沂州(今山東臨沂)、密州(今山東諸城)、德州(今山東陵縣)、棣州(今山東惠民)等十州之地,及李靈曜之亂,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都據為已有,正已又得到曹州(今山東定陶東南)、濮州(今山東鄄城北)、徐州(今江蘇徐州)、兗州(今山東兗州)、鄆州(今山東東平)等五州之地,因此從青州徙治所於鄆州,使其子前淄州刺史李納守青州。正己用刑嚴峻,但法令齊一,賦均而輕,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近藩鎮皆畏懼之。田承嗣占據魏州(今河北大名)、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相州(今河南安陽)、衛州(今河南汲縣),洺州(今河北永年東南)、貝州(今河北清河)、澶州(今河南內黃東南)等七州之地。李寶臣占據恆州(今河北正定)、易州(今河北易縣)、趙州(今河北趙縣)、定州(今河北定州)、深州(今河北深縣)、冀州(今河北冀縣),滄州(今河北滄州)等七州之地,各擁兵五萬。梁崇義占據襄州(今湖北襄樊)、鄧州(今河南鄧縣)、房州(今湖北房縣)、均州(今湖北均縣西北)、復州(今湖北沔陽)、郢州(今湖北京山)等六州。有兵二萬。這些強蕃相互根據蟠結,雖然表面上奉事朝廷,但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之權皆自專之,代宗寬仁,任其所為。朝廷如果完一城,增一兵,彼等則有怨怒,朝廷常為之罷役。而各自於境內築壘、繕兵,準備長期割據。唐朝由於當時的經濟、軍事勢力不足平定這些強藩,只好任其割據。
獨孤及卒
大曆十二年(七七七)。散文家獨孤及卒,年五十三。獨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天寶十三年(七五四),應道舉。代宗時為左抬遺,大曆九年(七七四),任常州刺史,所以世稱獨孤常州。他與蕭穎士李華齊名,反對駢文,提倡古文,強調文章要以儒家經典為依據,成為韓柳古文運動的先驅。所作《仙掌銘》、《函谷關銘》,為人稱頌。有《毗陵集》二十卷傳世。

外國

查理曼大帝入侵西班牙。

史料記載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曆十二年(丁巳,公元七七七年)
春,三月,乙卯,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鳳翔、懷澤潞、秦隴節度使李抱玉薨,弟抱真仍領懷澤潞留後。
癸亥,以河東行軍司馬鮑防為河東節度使。防,襄州人也。
田承嗣竟不入朝,又助李靈曜,上復命討之。承嗣乃復上表謝罪。上亦無如之何,庚午,悉復承嗣官爵,仍令不必入朝。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元載專橫,黃門侍郎、同平章事王縉附之,二人俱貪。載妻王氏及子伯和、仲武,縉弟、妹及尼出入者,爭納賄賂。又以政事委群吏,士之求進者,不結其子弟及主書卓英倩等,無由自達。上含容累年,載、縉不悛。
上欲誅之,恐左右漏泄,無可與言者,獨與左金吾大將軍吳湊謀之。湊,上之舅也。會有告載、縉夜醮圖為不軌者,庚辰,上御延英殿,命湊收載、縉於政事堂,又收仲武及卓英倩等系獄。命吏部尚書劉晏與御史大夫李涵等同鞫之,問端皆出禁中,仍遣中使詰以陰事,載、縉皆伏罪。是日,先杖殺左衛將軍、知內侍省事董秀于禁中,乃賜載自盡於萬年縣。載請主者:“願得快死!”主者曰:“相公須受少污辱,勿怪!”乃脫穢襪塞其口而殺之。王縉初亦賜自盡,劉晏李涵等曰:“故事,重刑覆奏,況大臣乎!且法有首從,宜更稟進止。”涵等從之。上乃貶縉括州刺史。載妻王氏,忠嗣之女也,及子伯和、仲武、季能皆伏誅。有司籍載家財,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稱是。
夏,四月,壬午,以太常卿楊綰為中書侍郎,禮部侍郎常袞為門下侍郎,並同平章事。綰性清簡儉素,制下之日,朝野相賀。郭子儀方宴客,聞之,減坐中聲樂五分之四。京兆尹黎乾,騶從甚盛,即日省之,止存十騎。十丞崔寬,第舍宏侈,亟毀撤之。
癸未,貶吏部侍郎楊炎、諫議大夫韓洄、包佶、起居舍人韓會等十餘人,皆載黨也。炎,鳳翔人。載常引有文學才望者一人親厚之,異日欲以代己,故炎及於貶。洄,滉之弟。會,南陽人也。上初欲盡誅炎等,吳湊諫救百端,始貶官。
丁酉,吐蕃寇黎、雅州;西川節度使崔寧擊破之。
元載以仕進者多樂京師,惡其逼己,乃制俸祿,厚外官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給,常從外官乞貸。楊綰、常袞奏京官俸太薄;己酉,詔加京官俸,歲約十五萬六千餘緡。
五月,辛亥,詔自都團練使外,悉罷諸州團練守捉使。又令諸使非軍事要急,無得擅召刺史及停其職務,差人權攝。又定諸州兵,皆有常數,其召募給家糧、春冬衣者,謂之“官健”;差點土人,春夏歸農、秋冬追集、給身糧醬菜者,謂之“團結”。自兵興以來,州縣官俸給不一,重以元載、王縉隨情徇私,刺史月給或至千緡、或數十緡,至是,始定節度使以下至主簿、尉俸祿,掊多益寡,上下有敘,法制粗立。
庚午,上遣中使發元載祖父墓,斫棺棄屍,毀其家廟,焚其木主。戊寅,卓英倩等皆杖死。英倩之用事也,弟英璘橫於鄉里。及英倩下獄,英璘遂據險作亂;上髮禁兵討之,乙巳,金州刺史孫道平擊擒之。
上方倚楊綰,使釐革弊政,會綰有疾,秋,七月,己巳,薨。上痛悼之甚,謂群臣曰:“天不欲朕致太平,何奪朕楊綰之速!”
八月,癸未,賜東川節度使鮮于叔明姓李氏。
元載王縉之為相也,上日賜以內廚御饌,可食十人,遂為故事。癸卯,常袞朱泚上言:“餐錢已多,乞停賜饌。”許之。袞又欲辭堂封,同列不可而止。時人諷袞,以為“朝廷厚祿,所以養賢,不能,當辭位,不當辭祿。”
臣光曰:“君子恥食浮於人;袞之辭祿,廉恥存焉,與夫固位貪祿者,不猶愈乎!詩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如袞者,亦未可以深譏也。
楊綰、常袞薦湖州刺史顏真卿,上即日召還;甲辰,以為刑部尚書。綰、袞又薦淮南判官汲人關播,擢為都官員外郎。
九月,辛酉,以四鎮、北庭行營兼涇原、鄭潁節度副使段秀實為節度使。秀實軍令簡約,有威惠,奉身清儉,室無姬妾,非公會,未嘗飲酒聽樂。
吐蕃八萬眾軍於原州北長澤監,己巳,破方渠,入拔谷;郭子儀使裨將李懷光救之,吐蕃退。庚午,吐蕃寇坊州。
冬,十月,乙酉,西川節度使崔寧奏大破吐蕃於望漢城。
先是,秋霖,河中府池鹽多敗。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恐鹽戶減稅,丁亥,奏雨雖多,不害鹽,仍有瑞鹽生。上疑其不然,遣諫議大夫義興蔣鎮往視之。
吐蕃寇鹽、夏州,又寇長武;郭子儀遣將拒卻之。
永平軍押牙匡城劉洽為宋州刺史。仍以宋、泗二州隸永平軍
京兆尹黎乾奏秋霖損稼,韓滉奏乾不實;上命御史按視,丁未,還奏,“所損凡三萬餘頃。”渭南令劉澡阿附度支,稱縣境苗獨不損;御史趙計奏與澡同。上曰“霖雨溥溥,豈得渭南獨無!”更命御史朱敖視之,損三千餘頃。上嘆息久之,曰:“縣令,字人之官,不損猶應言損,乃不仁如是乎!”貶澡南浦尉,計澧州司戶,而不問滉。
十一月,壬子,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恭奏破吐蕃萬餘眾於岷州。
內辰,蔣鎮還,奏“瑞鹽實如韓滉所言”,仍上表賀,請宣付史臣,並置神祠,錫以嘉名。上從之,賜號寶應靈慶池。時人醜之。
十二月,丙戌,朱泚涇州還京師。
丁亥,崔寧奏破吐蕃十餘萬眾,斬首八千餘級。
庚子,以朱泚隴右節度使,知河西、澤潞行營。
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先有淄、青、齊、海、登、萊、沂、密、德、棣十州之地,及李靈曜之亂,諸道合兵攻之,所得之地,各為己有,正己又得曹、濮、徐、兗、鄆五州,因自青州徙治鄆州,使其子前淄州刺史納守青州。癸卯,以納為青州刺史。正己用刑嚴峻,所在不敢偶語;然法令齊一,賦均而輕,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籓皆畏之。是時田承嗣據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李寶臣據恆、易、趙、定、深、冀、滄七州,各擁眾五萬;梁崇義據襄、鄧、均、房、復、郢六州,有眾二萬;相與根據蟠結,雖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皆自專之,上寬仁,一聽其所為。朝廷或完一城,增一兵,輒有怨言,以為猜貳,常為之罷役;而自於境內築壘、繕兵無虛日。以是雖在中國名蕃臣,而實如蠻貊異域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