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

易州

易州,鎮名。屬河北省易縣,現為易縣人民政府駐地。古代州名。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因境有易水得名。

古易州文化源遠流長。有8000年的人類活動史、5000年的炎黃奮鬥史、2400年的慷慨悲歌史、1400年的置州管縣史。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遠近聞名的“易州十景”:雷溪春濤、紫荊殘月、侯台清曉、太巍煙嵐、狼山競秀、洪崖積雪、孔山星月、太寧疊翠、易水秋風、金台夕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州
  • 性質:古代州名
  • 歷史: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
  • 特點:產佳墨
基本信息,記載,歷史名人,

基本信息

易州治所在今易縣,後置易縣為州治。唐轄境相當今河北內長城以南,安新、滿城以北,南拒馬河以西。遼以後屢有改變。清雍正時升直隸州。轄境兼有今淶源、淶水兩縣地。1913年廢,改本州為縣。境內有長城之險,為河北地區門戶。五代、北宋初,常在此和契丹劇烈戰爭。明代和瓦剌等部相持,此地為節制紫荊諸關重鎮。又以產佳墨著名,世稱“易水法”。

記載

易州,上谷。上。開元戶三萬七千二百二十七。鄉七十二。元和戶五百六十九。鄉四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為并州地。春秋時屬燕、晉。戰國時屬燕、趙。
秦置三十六郡,以為上谷郡。漢分置涿郡,今州則漢涿郡故安縣之地。隋開皇元年改為易州,因州南十三里易水為名。大業初為上谷郡,遙取漢上谷以為名。隋亂陷賊,武德四年又改為易州。高陽軍在州城內,開元二十年置。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四百四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三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七十五里。東北至幽州二百一十里。北至媯州取筆城頭路四百里。東至莫州一百九十里。西北至蔚州取飛狐路三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糹由,綿,墨。賦:絹,絲。
管縣六:易,淶水,容城,遂城,蒲城,五回。
易縣,上。郭下。本漢故安縣,屬涿郡。文帝以申屠嘉為故安侯。隋開皇十六年,於漢故城西北隅置易縣。故城即燕之南郡,周回約三十里。
孔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有鍾乳穴,深不可側。
淶水,自蔚州飛狐縣流入。
易水,一名故安河,出縣西寬中谷。《周官》曰:“并州,其浸淶、易。”
燕太子丹送荊軻易水之上,即此水也。
武陽故城,縣東南七里。故燕之下都。
范陽故城,秦范陽縣也,在縣東南六十二里。以在范水之陽,故名。蒯通說武信君,使賜范陽令侯印,趙地聞之,不戰而下者四十餘城。
樊於期故城,縣西十三里。於期授首荊軻處。
淶水縣,上。西南至州四十二里。本漢乃縣,子由反。屬涿郡。後周省入涿縣。隋開皇元年,又於此置范陽縣,遙取漢范陽為名,十年又改為永陽縣,屬幽州,十六年改屬易州。十八年,以重名改淶水縣,近淶水為名。
淶水,一名巨馬河,東北二里。袁紹將崔巨業攻圍故安不下,退軍南還,公孫瓚擊破之於巨馬水,死者七八千人,即此水也。
石泉故城,縣西北三十里。在眾山之內,平山之中,四圍絕澗,壁立五丈,水不周處,路不容轍。
容城縣,上。西北至州八十八里。本漢舊縣,屬涿郡。高齊省入范陽縣。隋開皇元年改置乃縣,天寶元年改為容城縣,復漢舊名。
遂城縣,上。北至州七十里。本漢北新城縣,屬涿郡。後魏除“北”字,尋又省。隋開皇三年,移後魏新昌縣於此,屬易州,十六年改新昌縣為遂城縣。按縣城,即戰國時武遂城也,趙將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也。後魏孝武帝永熙二年,以韓瓚為營州刺史,行達此城,值盧曹構逆,就置南營州,以瓚為刺史。所部三千餘人,並雄武寇時,因號英雄城。
蒲城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四里。本漢北平縣,屬中山國。高祖以張蒼為北平侯。後漢世祖追銅馬、五幡賊於北平,破之,即此。後魏於此置永樂縣,天寶元年改為蒲城縣,以縣北故蒲城為名。
五回嶺,在縣西北五十里。高四十許里。
五回縣,中下。東至州七十里。本漢北平縣地,開元二十三年,刺史盧暉奏置,在五回山東麓,因名之。二十四年,刺史田琬以其險隘,東遷於五公城,在今易縣西五十里。

歷史名人

張通古
張通古(1088-1156) 金朝大臣。字樂之,易州易縣(今屬河北)人。遼天慶二年(1112)進士,補樞密院令史。遼亡後,隱居山中,屢拒宋召。後完顏宗望攻占燕京,召為樞密院主奏、兵刑房承旨。熙宗天眷元年(1138),充江南招諭使出使南宋,自稱以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傲慢無禮。訂約後還金,即主張毀約攻宋。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拜平章政事,歷封譚、鄆、沈、曹王。正隆元年(1156),卒。
田文鏡
田文鏡漢軍正黃旗人,字抑光,監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讀學士,雍正朝授兵部尚書銜,兼河東(河南、山東)總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任久淹州縣官、福建長樂縣丞,康熙末年為內閣侍讀學士。雍正元年(1723年)出任山西布政使,雍正二年(1724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任河南巡撫。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晉河南總督,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為河南山東總督,管兩省之行政;雍正十年(173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病卒於河南,家無餘財。謚端肅。著有《撫豫宣化錄》、《欽頒聖諭條例事宜》。清朝總督,雍正給他很高的評價:田文鏡老成歷練,才守兼優,在任督撫時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除暴,不避嫌怨,庶務具舉。
蘇靈芝
唐開元、天寶年間武功人。天寶中(約750)任易州(今河北省易縣)錄事參軍。著名書法家。其筆力遒勁端莊,與同時代書法大師北海李邕和平原太守顏真卿相比美。後來,評論家說,蘇靈芝書法“視北海(李邕)則加莊,視太師(顏真卿)又多雋”。靈芝書寫的易州《鐵像頌》、《夢真容束力 》和易州刺史《田仁琬德政碑》及范陽《憫忠寺寶塔頌》等歷來被稱為精品。《鐵像頌》現存河北易縣,列為國家級文物。
張元素
張元素,字潔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縣軍士村,今水口村)人,中醫易水學派創始人,生卒之年無以確切考證而不詳。其所處時代略晚於與其同時期的醫家劉完素。著有《醫學啟源》、《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藥注難經》、《醫方》、《潔古本草》、《潔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其中《醫學啟源》與《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最能反映其學術觀點。
張元素以研究臟腑病機弟子李東垣為中心,成為一派醫家之開山。對於脾胃病的治療方法成為易水學派師弟相傳的家法,其弟子李東垣王好古均為中國醫學史上青史留名的人物。張氏對藥物學的貢獻很大,其所撰《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一文,探討藥物功效及臨床套用,後被李時珍收入《本草綱目》之中,可見其學術影響之一斑。
李廷珪
五代時南唐易水(今河北易縣)人。造墨名家奚鼐之孫,徽墨的奠基人。其製造的墨號稱“天下第一品”,現存“翰林風月”墨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唐朝末年,社會動亂,隨父李超攜家至安徽歙州(今歙縣)居住。父子以造墨為生,李家造墨松煙輕、膠質好、調料勻、錘搗細,據說存放五六十年後,仍“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李廷珪造墨技術尤高。所造墨“其堅利可削木”,抄寫《華嚴經》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數百年,研磨時尚有“龍腦氣”。宋人稱之為“天下第一品”。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賞賜功臣,宋太祖以後,凡皇帝寫詔書,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進貢1000斤墨。由於統治者的壟斷,市上很難買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間,竟出現“黃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現象。慶曆年間,一枚廷珪墨,賣到一萬錢。
張孝忠
張孝忠(730年-791年),原名阿勞,奚族乙失活部人,唐朝中期藩鎮。
張孝忠原為安祿山部將,安史之亂後歸順朝廷,並追隨李寶臣,鎮守易州,累封至易州刺史、太子賓客兼御史中丞、范陽郡王。後來,李惟岳叛亂,張孝忠再次支持朝廷,被授為成德軍節度使。李惟岳死後,唐德宗三分成德,張孝忠為易定節度使。
此後,張孝忠一直效忠朝廷,拒絕與朱滔、王武俊聯合反叛,並在奉天之難時派兵勤王。貞元七年(791年),張孝忠病逝,贈魏州大都督,追封上谷郡王,賜謚貞武。
何瑋
易洲人(今河北易縣)人,何伯祥子。襲父親職,知易州。後從圍襄樊,夏貴援襄陽,瑋當其沖,率眾死戰,使貴敗走。從丞相伯顏征宋,屢為先驅,累立戰功。後官至中書參知政事、御史中丞,剛直不阿。武宗時,官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陳雲誥
陳雲誥(1877~1965),字紫綸,又字子綸、璜子,號蜇廬。直隸易州人。清光緒29年(1903)進士,癸卯科翰林,授翰林院編修。宣統3年,任奕劻內閣弼德院參議。1951年受聘於中央文史研究館,為首任館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其工書法、文學、史學、詩詞等項,尤擅書法。1956年同張伯駒溥雪齋鄭誦先郭風惠、章士釗等國學大師建立中國書法研究社,並親任社長。書社培養、教育了啟功沈鵬劉炳森王雪濤、王崑崙等後輩書畫家,為我國書法藝術之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代表作主要有成都杜甫草堂楹聯,北海公園三希堂匾額等。
任詢
任詢(1133~1204)[金]字君謨,一作君謀,號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縣)軍市人,其父任貴,有才幹,善繪畫,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間,離鄉遠遊江、浙,生任詢於虔州(今江西贛州)。正隆二年任詢(1157)進士及第,歷省掾、大名總幕、益都都勾判官、北京鹽使。課殿,降職泰州節廳。時無借力者,故連蹇不進。年六十四致仕,優遊鄉里,晚年家藏書法名畫數百軸,日夕展玩,後皆散失。卒年七十。
唐澍
唐澍(1903—1928年)字東園,易縣南賈莊(今徐水縣)人。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歷任省港罷工委員會工人糾察隊總教練兼模範大隊大隊長,國民聯軍軍事政治學校主任教官。中共陝西省委軍委委員,西北工農革命軍總指揮等職務。是西北著名的清澗起義渭華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萬民英
其先祖為江夏人。大寧都司人,明嘉靖庚戌進士,歷官河南道監察御史,出為福建布政司,右參議,是編取舊時星學家言。對星相、命理研究造詣很深,明永樂年間,祖父萬義由御史貶為戍大寧都司衛,居易州城內,明嘉靖二十八年中舉,二十九年中進士,先後任河南道監察御史、福建兵備參議等職。他的《星學大成》及《三命通會》,均被收錄於《四庫全書》之中。
劉因
劉因(1249年—1293年),字夢吉,號靜修,易洲人(今河北徐水縣)人,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
劉因父祖皆為金朝人,故他自視為亡金遺血,元滅南宋,他屢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與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辭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徵召,劉因以病拒絕。至元三十年(1293年),劉因病逝,朝廷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
劉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學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學大家,為理學由宋到明的過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劉因初為經學,以朱熹為宗,但又不嚴守朱熹門戶,在天道觀方面,將生生不息的變化歸之於“氣機”,主張專務其靜,不與物接,物我兩忘。在為學方面,主張讀書當先讀六經、《語》、《孟》,然後依次讀史、諸子,主張讀書“必先傳注而後疏釋,疏釋而後議論”。他的“古無經史之分”之說,對後來章學誠“六經皆史”的觀點產生過一定影響。
劉斯潔
劉斯潔明朝人。順天府昌平人,入易州籍。
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歷任祠祭郎中光祿寺卿隆慶四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平九絲蠻。萬曆六年,巡撫江西。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著作有《太倉考》。
張弘范
張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疇,易州定興人,大蒙古國和元初的將領。曾參加過襄樊之戰,後跟隨元帥伯顏侵攻宋境。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民族英雄文天祥張世傑。後來在元朝廷官居極品,深受元朝皇帝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當時四十三歲。張弘范的後代在元朝貴族的爭權鬥爭中盡數被害。
張柔
張柔(1190―1268年),字德剛,金末元初時期中國中原地方武裝首領之一,字德剛。易州定興(今河北定興河內村)人。世代務農。
1213年蒙古軍南下中原,河北大亂。張柔聚集鄉鄰親族數千家結寨自保,金當局任為定興令,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興府事。1218年與蒙古軍戰於狼牙嶺,兵敗被俘,降於蒙古。任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1232年,奉調伐金,隨速不台汴京(今河南開封)。汴京守將降,張柔獨至史館運走《金實錄》和秘府圖書;又訪耆舊望族,護送北歸。1234年,張柔入覲窩闊台汗,升萬戶,兼管軍民,成為獨據一方的漢軍首領之一。1243年,大帥察罕調張柔鎮杞縣。1254年,移鎮亳州。1259年從忽必烈攻鄂州。忽必烈北還,令張柔領蒙古漢軍留駐白鹿磯待命。中統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詔班師。中統二年,張柔獻《金實錄》於朝廷,以年老致仕,受封為安肅公。至元三年(1266),又起用為判行工部事,建設大都。
至元四年進封蔡國公,第二年(1268年)去世,子十一人。子弘略襲父職,任順天路管民總管、行軍萬戶,李璮叛亂後被解除兵權;九子張弘范,領益都淄萊萬戶,伐宋有功,官至蒙古漢軍都元帥。
是蒙古三大漢族武裝勢力之一,為蒙古征服中國立下赫赫戰功,歷任榮祿大夫,河北東西路都元帥,昭毅大將軍。
姜師度
姜師度在易州刺史及河北道監察兼支度營田使任內,於薊門之北引水為大溝,以防奚人及契丹入侵;又考魏武帝曹操修渠舊事,“傍海穿漕”,修平虜渠,避開了海運艱險,使中原腹地至北疆前線的糧運得以暢通無阻。
王須拔
隋朝時民變領袖,上谷(今河北省易縣)人。
隋朝大業十四年(618年)在攻幽州(今北京)時,不幸身中流矢死亡,其部眾遂歸亞帥魏刀兒統領。
另一說,大業十四年為竇建德所敗,王須拔逃往突厥
宋金剛
宋金剛(?—620年),上谷(今河北)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在上谷地區聚眾反叛。之後,跟隨山西的劉武周。南下與李世民交戰,戰敗後逃亡到突厥,後被殺害。
武德二年(619年),當時活動於易州(治今河北易縣)的農民起義軍首領宋金剛,擁有一萬多人馬,和魏刀兒相連結。魏刀兒為竇建德消滅,宋金剛率軍救援魏刀兒,被竇建德打敗,於是帶領四千人馬向西投奔劉武周。
柳公濟
唐代節度使名。歷任唐穆宗、文宗、敬宗等朝。
在《舊唐書·卷十六·本紀第十六》中,有關柳公濟的記載有:“唐穆宗長慶元年,冬十月)戊寅,王廷湊兵寇貝州。易州刺史柳公濟奏於白石嶺破燕軍三千。”“(長慶次年,六月庚申朔)丁卯,以易州刺史柳公濟為定州刺史、義武節度使(822-829年)。”
唐文宗李昂繼位唐敬宗之後,在剿滅李同捷軍的過程中,“元年十一月初一,易定節度使柳公濟奏稱攻占李同捷在滄州西部的堅固寨,繼而又在堅固寨東擊敗同捷軍。”“(太和二年)八月己巳,王廷湊反。壬申,義武軍節度使柳公濟及廷湊戰於新樂,敗之。己卯,劉從諫又敗之於臨城。”“九月癸卯,柳公濟又敗之於博野。”
楊福同
楊福同,直隸易洲清苑人。同治七年,投軍,累擢游擊,從討朝陽教匪。
嗣以副將駐營大名,專力緝捕,以功記名總兵,分統練軍左翼馬隊,兼統天津馬步隊各營。近畿拳匪蜂起,淶水尤甚,總督裕祿檄福同率隊往。至史家莊,伏匪邀擊,力御之,擒數人。次日,又敗匪於石亭鎮,擒首要梁修。福同不忍多誅,令限日解散,留馬隊三十人鎮之。無何,匪以千餘眾攻留隊,福同率步兵數十馳援。將及石亭,群匪自溝中突出,白刃交下,創甚,猶格殺數人,力盡死之。從弁孫裕清、盧璵璠俱力戰死,賜恤如例。
麻九疇
麻九疇(1183~1232)金代文人、醫家。字知幾,號征君,初名文純,易州(今河北易縣)人,一說莫州(今河北任丘)人。正大三年賜進士及第,應奉翰林文字,未幾謝病而去。晚好醫方,與名醫張從正游,盡傳其學。天興元年卒於戰亂。其為文雄麗巧健,詩則精深峭刻,力追唐人,頗為趙秉文所賞。元好問《中州集》卷六選其詩三十一首。
張璧
金代醫家。號雲岐子,易州(今河北易縣)人。為張元素之子,其脈法研究頗為精當,系以《內經》、《脈經》為本,參以仲景及後世諸家脈論,並闡以己見,著成《雲岐子脈法》,以七表八里九道脈為綱,論述各脈之主證及方治。尚有《傷寒保命集》(又稱《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為論述傷寒證之著作,後編入《濟生拔萃》。另有《脈談》、《醫學新說》等,亦皆行於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