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州

濮州

濮州(pu zhou):治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濮城鎮。隋開皇16年(596年)置濮州,領鄄城、范縣、觀城、朝城、臨濮、雷澤等縣。元代鄄城仍為濮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鄄城縣,濮州降為縣。景泰三年(1452年)因黃河水患,濮州徙治濮陽王村(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濮城),屬山東東昌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濮州升為直隸州,十三年(1735年)降為散州,改屬山東曹州府。1913年1月,濮州改為濮縣,直屬山東都督府東臨道。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屬濮陽專區。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屬山東省聊城專區。19563月,山東省濮縣撤銷,轄區劃歸山東省范縣 ,1964年隨范縣由山東省聊城地區劃歸河南省安陽地區,1983年。隨范縣由河南省安陽地區劃歸河南省濮陽市,同年設鎮,即今天的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濮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濮州
  • 外文名:pu zhou
  • 朝代明代
  • 相關文獻:《元和郡縣圖志》
  • 優點:交通便利
  • 州治: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濮城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平原省、河南省
歷史,明洪武,明永樂,明弘治,明嘉靖,明萬曆,明天啟,明崇禎,沿革,郡縣圖志記載,境域,位置,貢賦,轄縣,姚墟,臨濮,濮陽,典故,

歷史

明洪武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 濮陽縣併入開州,治所今濮陽縣城,不再設縣,並領長垣、東明2縣, 與南樂、清豐均屬北直隸大名府。因歷代天災兵禍,居民銳減。嘉靖《開州志》載:“居民僅存七 姓,壯丁不滿千人”。後從山西洪洞等地移民於州境。 同年,鄄城縣撤銷,地並濮州。 洪武三年(1370年) 壽張縣撤銷。其地分併入陽穀、須城(今山東東平縣)。 洪武四年(1371年) 清豐縣署創建今縣城東南方。此後歷代擴建,相繼沿用。民國中期,日 本侵略軍侵占清豐後,大部建築遭毀。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復置山東壽張縣,屬山東東平州(洪武八年,山東東平府降為州),隸山東濟寧府。時, 黃河決口楊靜口,潰水淹沒壽張城,縣治設王陵店(今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壽張鎮,與今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治 隔金堤相鄰)。明朝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山西洪洞等地首次向北直隸開州一帶移民。

明永樂

次年及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 、永樂八年(1410年)移民又相繼入濮陽、南樂、莘縣、范縣、清豐等地。 成祖永樂九年(1411年) 尚書宋禮督挖會通河,開挖新河,過沙灣(今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東)接舊河,並 建沙灣支河大閘。 永樂十三年(1415年) 朝廷詔命,戶部遣官核實大名府、州、縣戶口,給錢買牛,鼓勵農耕 。 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 自上年冬至本年六月不雨,清豐、南樂等地禾苗盡枯;秋,飛蝗成 災,朝廷下詔免租。 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年) 黃河決口滎陽,濮州、曹州等地成災。 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 濮州河患,州治遷王村(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濮城鎮,河南省濮陽市濮城之源)。 景泰四年(1453年) 十月,朝廷命徐有貞為僉都御史,治理沙灣漕河河運工程。徐提出治河 三策——設渠以疏之,起張秋金堤之首,西南行延過澶淵,“接河、沁,築九堰以御河流旁 出者,長各萬丈,實之石而鍵以鐵”。至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治河工程告竣,沙灣之決 垂十年始塞,漕運得以恢復。徐有貞在沙灣村北立碑(此碑乃華夏治水之名碑,碑文由徐有 貞撰寫並書。載《治河方略》)紀念。 憲宗成化九年至二十二年(1473年至1486年) 開州多遭水患,旱災四次,重時人相食。

明弘治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清豐普照寺修繕。院內創建大雄寶殿(今中共清豐縣委院記憶體重建 大殿古蹟)。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清豐、南樂縣等地久旱不雨,遭特大災荒,飢殍載道,人相食。 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 黃河決於封丘荊隆口,北沖金堤。 弘治四年(1491年) 各州、縣實行里甲制(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里,一里有十大戶輪流管 理,並五年或十年查證一次),此制沿襲至清末。 弘治五年(1492年) 春,濮州(范縣,濮城)地生白毛,長5寸許;5月地震。後大旱。 弘治六年(1493年) 春大旱,壽張等地饑民掘鼠為食。濮陽東南一帶發生5?2級地震。 弘治十三年(1500年) 開州知州李嘉祥役使民工增修城池。城高三丈五尺,厚三丈,挖城壕 三丈,闊一丈五尺;四門城樓高凡五丈,分別命名為迎春(東門)、成秋(西門)、朝陽(南門) 、拱州(北門);並建有女牆(牆上之垣)。 弘治十五年(1502年) 九月七日(《台前縣誌》載:十五日)戌時,濮州、壽張一帶發生6?5 級地震,有聲如雷,地有開裂,井水溢平,湧泉出沙,餘震30餘次,民死數百人,房毀千餘 ,波及千里,“動搖泰山”。 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 開州、清豐、南樂等州、縣地震。 正德五年(1510年) 范縣,三月某日,風自西來,晝晦,自己至末方息。黃河泛濫,陸地行 舟。 正德六年(1511年) 薊州農民起義軍首領劉六、劉七率部數萬,先後進入開州、清豐、壽張 等州、縣城池,未克范縣城而退,並與明將許泰部戰於南樂境內。 正德九年(1514年) 四月,開州冰雹成災,大者如卵、如拳;五月,南樂雹災,大如卵似碗 。麥多毀,人畜傷甚眾。 正德十三年(1518年) 開州知州潘侯遷鄉民千餘戶入城,建街11道,集市11處。 正德十五年(1520年) 八月二十二日,壽張東部一帶發生強烈地震。

明嘉靖

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三月,南樂、清豐、開州一帶,風晝晦,旬日始息。夏秋霪雨,致 災荒,民飢亡甚眾。 嘉靖三年(1524年) 濮州觀城地震。二月,黃霾障天,晝晦如夜。 嘉靖五年(1526年) 十一月,開州見隕星明如月,向西北去,良久始息,空中聲如雷鳴;十 二月,地震,南樂有震感。 嘉靖六年(1527年) 李公聘修《濮州志》。 同年,南樂三至六月不雨,旱災;清豐發生4?5級地震。 嘉靖七年至十九年(1528年至1540年) 各州、縣,春夏常不雨,多旱災或蝗災;或秋大雨不 止,成水災,以南樂為重。嘉靖七年大旱,人大飢,有相食者。 嘉靖十三年(1534年) 十月,王崇慶主持編修《開州志》,書成。 嘉靖十四年(1535年) 時泰、王繹纂《河南范縣縣誌》。 嘉靖十八年(1539年) 知縣葉本主持纂修首部《河南南樂縣誌》。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開州知州龍大有在城內創建明道書院。州人邢琦(嚴州知府)在州東北 四十里邢家村,建聚魁書院。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開州知州李一元役使民工修葺城鋪84座,城角建樓4座,重修門樓 和女牆。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開州城內興建中心閣(俗稱四牌樓,建在今濮陽縣城老城十字街中 心,路基漸成高台),樓高8?6米,長寬各6?6米,四角頂式,頂2?5米見方。該牌樓經後 代多次修葺。於今20世紀80年代修繕一新,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清豐、南樂徵發大批車輛、丁夫戍邊。 嘉靖二十八年至神宗萬曆二十七年(1549年至1599年) 開州有水災、旱災、蝗災、風災、疫 災和饑荒計16年次。其中,嘉靖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連續遭災。 嘉靖三十年(1551年) 四月二十八日,壽張境,大雨,降冰雹,大如雞蛋、拳頭,麥禾無存 ,房舍損毀。十一月,范縣地震4?5級。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濮州、壽張大水災,斗豆值千錢,大飢,“人相食”。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南樂地震。次年十二月,地震,“臥榻動搖,屋宇震響”。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九月,首部《清豐縣誌》由知縣李汝寬主修完成。 同年,清豐縣境西南馬廠村,重修子路墳,遂有“仲墓寒煙”一景。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南樂大旱,一至七月不雨,樹木枯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知縣楊守誠主持纂修《河南南樂縣誌》。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南樂知縣楊守誠為倉頡陵立碑,並為南樂境內26所社學題匾額校名 。 嘉靖年間(1522年至1566年) 壽張人陳守愚編修《山東壽張縣誌》,未刻印。 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 南樂知縣劉弼寬主持修葺倉頡陵,立石碑坊及石獸翁仲。 隆慶六年(1572年) 九月十七日午一時許,南樂縣東羅疃村有隕石落地。 同年,知縣錢博學主持續修《河南南樂縣誌》。
元代濮州治鄄城舊城元代濮州治鄄城舊城

明萬曆

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 范縣大水,連續三年。 萬曆九年(1581年) 開州始行新稅制——“一條鞭法”。 萬曆十年(1582年) 李先芳修《山東濮州志》。 萬曆十三年(1585年) 三月十三日傍晚,南樂境內,黑風驟至,拆屋飛瓦,至十七日止,地 表積沙盈尺。 萬曆十五年(1587年) 八月,山東范縣境大霜,莊稼盡枯。 萬曆十六年(1588年) 壽張大旱,民飢食樹皮、草根。范縣疫病流行,人死甚眾。 同年五月,潘季馴第四次治理河道,“束水攻沙” 。黃河水道由分流變獨流入淮。范縣境 內,黃河再次斷流。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 八月十二日,龍捲風襲擊壽張縣境,樹斷房毀,人畜有卷至空中者 。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六月,壽張境,飛蝗蔽日,食禾過半。七月,蝗蝻復生。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 閏六月,壽張境大水,泛水繞城,田禾淹沒,房屋傾倒,壓溺漂死 者甚眾。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 開州知州李之藻役使民工重修州城,更東門為德勝門,西為昆吾門 ,南為開德門,北為鎮守門。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 知縣張洵主持續修《河南南樂縣誌》。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 山東范縣境,飛蝗蔽野。巡撫黃克纘命以米易蝗,民捕之。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 薛之屏續修《河南范縣誌》。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 四月某夜,清豐境有隕星火光閃爍,聲震如雷,自西而東墜入縣城 西南,入地尺余。隕石色如墨,形如杵。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濮州等地自春至秋不雨,大旱。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 清豐縣城文廟前創建一書院(名無考),為該縣已知最早書院。次年 ,縣署前創建崇寧宮書院。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 開州一帶先旱,後蝗,繼地震4?5級。 萬曆年間(1573年至1620年) 知縣周三錫主持編修《山東壽張縣誌》。刻版於清順治四年(1647 年),後為火焚。
濮州

明天啟

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 三月某夜,清豐境地震4?5級,自西北向東南,聲響如雷。 同年,山東白蓮教義軍入濮、開州境,遭官兵鎮壓,出境。此後數年,各地白蓮教義軍紛起 。 天啟二年(1622年) 山東境有農民起義軍入清豐,知縣潘士聞奉命帶兵於境東部鎮壓,義軍 首領張士禎等被害。 同年,濮州等地大地震。 天啟三年(1623年) 十一月五日晚八至十時許,南樂地震,4?78級。 天啟四年(1624年) 八月二十二日已時,清豐境地震,響聲如雷。

明崇禎

思宗崇禎五年(1632年) 各地義軍四起。開州知州王直臣為抗義軍,重修開州城樓,環繞城 門築瓮圈及雉堞(女牆)。 崇禎十一年(1638年) 清豐、南樂縣築修城垣,改土城為磚城。 同年,春,壽張縣大旱,井泉竭,黃風時作,飛沙蔽天;開州飛蝗蔽日,成災。 崇禎十二年(1639年) 濮州、壽張、清豐、南樂等州、縣大旱,蝗食禾草樹葉一空,秋禾絕 收,大飢,人相食,疫行。 崇禎十三年(1640年) 開州、濮州、范縣、清豐、南樂等州、縣,大飢、大疫,煙火幾絕, 甚有父子相食者,饑民蜂起。濮州張七、任七,范縣梁敏等率眾起義,號榆園軍與梁山義軍 李青山相呼應;開州、清豐等地義軍起,大名府義首彭捷率眾萬餘攻濮州受阻,義軍損千餘 人,屍體被饑民爭食立盡。 崇禎十四年(1641年) 濮州、開州、南樂、范縣等地,春無雨,蝗蝻食麥,斗米售銀三兩; 夏,流行疸病,大疫,民死者十之有七,人相食。 崇禎十五年(1642年) 清兵相繼攻陷濮州、壽張、范縣、清豐等縣、州城,大掠而去,官紳 、民眾死者甚。濮州知州張其瑾、范縣知縣吳光寅死於清兵。 同年,范縣農民吳廷賓率義軍乘亂入范縣城,踞東郊。翌年八月,巡撫袒德、臨清總兵劉澤 清分兵六路攻義軍吳部,吳被俘,為官軍殺害。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永昌元年,清世祖順治六年,1644年) 三月,李自成義軍占開州,設定 官吏;六月,李自成撤出北京,開州義軍及官吏隨李撤走。州人張光聚眾居州抗清;李餘部 首領鄧右揚、蘇自興、李躍、劉文明聚眾數萬,圍攻清豐縣城數晝夜,消滅擁清地方武裝數 百人。八月,清總兵王國寶及中軍參府白進寶破城;張逃逸,其弟等首領戰死;鄧、蘇等人 先後遇難;范縣知縣高其讓抗清至死不交印綬。

沿革

隋開皇16年(596年)置濮州,鄄城縣(治今山東鄄城北12公里舊鎮)為州治,領鄄城、臨濮、雷澤等縣。大業3年(607年)省臨濮縣入鄄城縣,廢濮州,鄄城、雷澤2縣改屬東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濮州,鄄城縣為州治,復於西南境置臨濮縣,並由鄄城縣析置永定縣,由臨濮縣析置長城縣、安丘縣。武德5年(622年)省長城縣、安丘縣入臨濮縣。8年(625年)省永定縣入鄄城縣。北宋仍為濮州治,濮州屬京東西路。
金改屬河北大名府路,貞元2年(1154年)省臨濮縣、雷澤縣併入鄄城縣,臨濮、雷澤降為鎮。元鄄城仍為濮州治。明洪武2年(1369年)廢鄄城縣,其地直屬濮州,濮州降為縣級政區。景泰3年(1452年)因黃河水患,濮州徙治王村(今河南省范縣濮城集),屬東昌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濮州升為直隸州,13年(1735年)降為散州,改屬曹州府。 1913年改濮州為濮縣,屬濟西道(1914年改稱東臨道)。1913年1月,濮州改為濮縣,直屬山東都督府東臨道。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屬濮陽專區。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屬山東省聊城專區。19563月,濮縣撤銷,轄區劃歸山東省范縣。

郡縣圖志記載

濮州,濮陽。上。開元戶四萬六千九百二十一。鄉九百一十三。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衛國地,《左傳》“齊桓公會諸侯於”,注曰:“鄄,衛地,今東郡鄄城縣也。”戰國時屬齊。在漢為濟陰郡之鄄城也。後漢獻帝於此置兗州。晉置濮陽郡,後改為濮陽國,封王子允為王,後為郡。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濮州,大業三年,廢濮州入東平郡。隋末陷於寇賊。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於此重置濮州。

境域

東西二百三十五里。南北一百三十五里。

位置

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五十五里。西南至東郡七百九十五里。東北至鄆州一百七十里。南至曹州二百一十里。北至黃河二十里。西南至滑州二百一十五里。

貢賦

開元貢:絹二十匹。賦:綿,絹。

轄縣

鄄城雷澤,臨濮,濮陽,范。鄄城縣,緊。郭下。本漢舊縣,屬濟陰郡。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濮州,鄄城縣屬焉。大業三年廢濮州,縣屬東平郡。武德四年重置濮州,鄄城縣又隸焉。黃河,北去縣二十一里。州理城,在故鄄城中。魏文帝以臨淄侯植為鄄城侯。雷澤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漢成陽縣,古郕伯國、周武王封弟季載於郕,漢以為縣,屬濟陰郡。隋開皇六年,於此置雷澤縣,因縣北雷復澤為名也,屬濮州。歷山,在縣北十六里。《史記》曰:“舜耕歷山,耕者讓畔。”

姚墟

在縣東十三里。生於姚墟。堯母廟,在縣西南四里。堯陵,在縣西三里。自堯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記於碑。貞觀十一年有詔,禁人芻牧,春秋奠酹。

臨濮

北至州六十里。本漢成陽縣地,屬濟陰郡。隋開皇十六年,分鄄城南界、雷澤西界置臨濮縣,屬濮州。南臨濮水故以為名。大業二年廢,武德四年重置。清丘,在縣西三十五里。

濮陽

東至州八十里。本漢舊縣也,古昆吾國,即帝丘,顓頊之墟也。昆吾即夏諸侯,為五伯之首。《左傳》曰:“狄滅衛,遷於帝丘。”衛侯自楚丘徙濮陽縣。秦置東郡理此,漢仍為東郡及濮陽縣也。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濮州。黃河,北去縣一十五里。瓠子河,上承黃河。《漢書》武帝時,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

典故

上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輒復壞。是時武安侯田邠奉邑食鄃,鄃在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乃言“江、河之決皆天事,非易以人力塞之”,乃不復塞。後二十餘歲,歲比不登,梁、楚尤甚。上使汲人、郭昌率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河,沈白馬玉璧,自將軍以下皆負薪,下淇園之竹以為楗。上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於是,卒塞瓠子,築宮於其上,名曰宣房。其後王尊為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率佐吏民,沈白馬,祀水神,親執玉璧,使巫策祝,請以身填金堤。水盛堤壞,吏民皆奔走,尊立不動,而水漸退。
濮州
范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舊縣,屬東郡。春秋時,晉大夫士會之邑也。高齊廢,隋開皇六年又置范縣,屬濟州,十六年改屬濮州。
故顧城,在縣東二十八里。夏之顧國也,詩曰“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注曰:“三國黨於桀,皆為湯所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