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鱸(龜殼攀鱸)

攀鱸

龜殼攀鱸一般指本詞條

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攀鱸亞目(Anabantoidei)攀鱸科(Anabantidae)攀鱸屬(Anabas)的小型亞洲淡水魚。原產於中國南方、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分布於亞洲,產於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屬(endemic genus)。攀鱸屬(Anabas)全球僅有2個種,中國僅龜殼攀鱸一種,拉丁文學名: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分布於香港、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澳門、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濕地、稻田,屬中國原生魚類。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1870年首次引入倫敦動物園附近的水族館,在海外是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龜殼攀鱸
  • 拉丁學名: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
  • 別稱:攀鱸、過山鯽
  • :動物界
  • :鱸形目
  • 亞目攀鱸亞目
  • :攀鱸科
  • :攀鱸屬
  • :龜殼攀鱸
  • 分布區域:分布於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南亞地區,為亞洲特有。
  • 是否有毒魚類:無毒
魚類名稱,物種故事,龜殼攀鱸,攀鱸之意,外形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繁殖,生長環境,飼養環境,繁殖水族箱,飼養水族箱,食譜,關於混養,原生物種,病害防治,水霉病,創傷性眼球凸出,白點病,蒙眼病,爛鰭病,豎鱗病,攀鱸魚趣聞,寓言故事,其它攀鱸科魚類,尾點非洲攀鱸,斑點非洲攀鱸,穆氏非洲攀鱸,斑非洲攀鱸,安氏細梳攀鱸,岬圓鱗攀鱸,人工繁殖和種苗培育,

魚類名稱

學名:漢語-龜殼攀鱸;英語:Climbing perch;拉丁語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俗名:漢語—攀鱸、過山鯽、巴摩(潮汕地區俗稱)、飛鯽、太陽魚;英語:Climbing perch,Anabas 。
中文學名:
中文別名:
攀鱸、步行魚、過山鯽、巴摩魚、辟邪魚、飛鯽、爬樹魚、刺魚、刺鯽、攀木魚、攀木鱸、攀山鱸、太陽魚、海菩薩、海南婆魚
英文名:
Climbing perch
拉丁語:
Anabas testudineus(Bloch,1792)
命名人:
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
界:
綱:
目:
亞目:
科:
屬:
攀鱸屬
種:
龜殼攀鱸
分布:
中國南方、越南、高棉、緬甸、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紐幾內亞、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地。

物種故事

龜殼攀鱸

在1792年,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註:德國的醫生和博物學家。他被普遍認為是18世紀最重要的魚類學家之一 )在外地魚類的自然史第6卷中(Naturgeschichte der auslandischen Fische),采自亞洲的標本,以Anthias testudineus(龜殼花鮨)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攀鱸屬,是在1816年,由法國醫生、解剖學及博物學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1787~1840),在法國動物及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1832)的胞弟弗雷德里克·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1773~1838)所編自然科學字典(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第二卷的附錄中,根據1797年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Baron Dagobert Karl de Daldorff 或 IngobartCarl de Daldorf)在倫敦林奈學會會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第三卷之論文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Perca scandens)所載之攀鱸(Perca scandens=A . testudineu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為Amphiprion testudineus、Anabas testudineus、Anthias testudineus、Sparus testudineus,次定同物異名甚多,有Amphiprion scansor、Anabas elongatus、A. macrocephalus、A. microcephalus、A. scandens、A. spinosus、A. testudineus lacustri、A. t. ricei、A. t. riveri、A. trifoliatus、A. variegatus、Lutjanus scandens、Perca scandens、Sparus scandens等。
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

攀鱸之意

在九世紀末,一名叫索利曼(Soliman)和另一個不知其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來到了印度。在這裡,他們聽說有一種魚會從水中躍出,翻越陸地,攀爬上一種生長在印度的棕櫚樹,吸食這種棕櫚樹上含有酒精成分的果汁,然後再回到水裡去。
18世紀,有一位名叫約翰( John )的傳教士,為贏得幾名信徒而前往印度,收穫到幾條這種想像中的魚,並以此得到了被寫入科學書籍的殊榮。 約翰( John )送給了當時著名的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五條爬樹魚(Baumklettere),並在信中告訴布洛赫,爬樹魚這個名字實際上是該魚在印度名稱的直譯,因為這種擁有鋸齒狀鱗片和鋒利魚鰭的魚能夠在雨水衝垮棲息地的時候爬上岸邊的棕櫚樹。爬樹魚可以在乾燥的環境下生活,藉助奇妙的身體曲線向前挪動。
“爬樹魚”與棕櫚樹“爬樹魚”與棕櫚樹
1791年,丹麥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Daldorff)在當時還是丹麥在印度的殖民地的特蘭奎巴(Tranquebar)探險的時候,竟然在一棵樹上發現了魚,而且還是活著的!根據當地居民的說法,這種魚會爬樹,它們還經常爬上岸邊的棕櫚樹上高達5英尺高的地方去吸食果汁,這個發現轟動了當時的西方社會。
1797年,達爾多夫(Daldorff)在與倫敦林奈學會(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的研討中分享了他的這一研究,並將這種魚描述為一種新的物種,以拉丁名Perca scandens或者攀爬魚Kletterbarsch命名。達爾多爾夫(Daldorff)描述了當時魚正在一顆離水塘不遠的樹的樹縫裡向上爬。它用張開的鰓蓋上的刺在縫隙的壁上托住自己,來回地擺動尾巴,用肛鰭上的刺支撐著縫壁,向前推進,然後再次用鰓蓋托住自己,並以這種方式向上運動。即使在被逮住後,它還在一個屋外的沙地上來回跑了好幾個小時。這種攀樹魚在後來的旅行者和研究者的報告中並沒有出現,唯一一次還是出現在達爾多夫和約翰約定會談的結果中,在這次會談中達爾多夫(Daldorff)向約翰( John )道歉,因為之前達爾多夫曾經嘲笑過約翰的這一發現,但是這一次他們對這一現象達成了共識,即Pannei-Eri這種魚確實可以偶爾在陸地上活動,他們也證實了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和泰奧弗拉斯(Theophrast)的理論:這種魚在乾旱季節的幾近枯竭的水域會身陷淤泥之中。達爾多夫是對這種存活於世的魚類作研究報導的第一個歐洲人,雖然這種魚其實已經於1792年被德國動物學家布洛克命名為testudineus(名字取自這種魚身上如同龜甲殼般堅硬的鱗甲),因此達爾多夫遵從命名上的優先法則,沿用了testudineus這個更貼切一些的名字。儘管如此,攀爬魚Kletterbarsch這個其實並不貼切的名字還是在英語語系中和以英文書寫的文獻資料中被大量套用了。這個名字本來是描述一種限定在美洲,歐洲和北亞地區的鱸魚的分支,這個分支其實並沒有很大程度上遠離鱸魚的主種,但是這裡所指的並不是這個鱸魚種類。由於最先作為種類綱目名登錄的名字按照目錄名稱的標準而言過短,於是在1816年博物學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補充命名了新的種類屬名Anabas,將其歸於攀鱸科的東方譜系,其中著名的品種還有中國鬥魚,暹羅鬥魚和絲足鱸魚。
在1927年,這個關於攀鱸的神話被一位印度的魚類專家B.K Das 撰寫的研究報告澄清,由於這種魚在雨天有時會上岸遷移,常常被鳥捕捉,比如池塘旁的烏鴉,這些鳥把魚叼走然後把魚放在樹梢和樹杈。
種魚經常在樹冠處被發現,發現它有的時候會懸掛在樹上,還有時呆在有水的棕櫚樹的罅隙間的水窪里,於是人們認為這種魚可以遷徙爬樹。但之後又有研究學者通過觀察研究,對這一種說法提出質疑,當這些鳥類或其它動物在捕捉到這些魚之後,它們銳利的嘴和爪能直接使這些魚喪命的。雖然攀鱸會爬樹的說法沒有得到有效的科學證實,但這個名字還是被用在整個攀鱸家族。註:拉丁文:testudineus,原意為龜或龜狀。
英國的著名動物學家朗西斯·戴(Francis Day,1829 年 3 月 2 日~1889 年 7 月 10 日)博士在印度和緬甸生活多年並發表一本關於這些國家的魚類的大作(1876至1878年:印度的魚類)。有一份關於現實中龜殼攀鱸魚成功離水遷移個例的記錄材料,此記錄材料是朗西斯·戴博士在泰國暹羅半島觀察所得。這條龜殼攀鱸魚生活在一個獨立的圓形花園中的一個小水塘里,這個花園密植了花卉和灌木。這條魚在屋主準備進行池塘清理的時候被發現,隨即被一位員工從池塘中移出,以將其放生到臨近的一條河流中去。途中這位員工因為別的事被臨時喊走了,員工將裝了這條魚的筐子就這么放置在了河流附近。期間這條魚竟然從筐子中自行爬出,而且,與預料的逃入河流中截然相反,這條魚竟然爬回了小池塘的方向。它越獄行動前半部的行為是通過推測而得,但是它行動的後半部被發現並觀察記錄了下來:首先它橫穿了草地區域,然後進入了房屋間的堅實路面。當它到達了花園之後,繼續跋涉他的通往天堂之路,在小小的轉了個彎之後,它頑強地穿越了花池,然後讓自己成功地再次落入了那個小池塘里。這段崎嶇的歸家之路長約100米,它用了大概30分鐘。
這種龜殼攀鱸魚除了具有在乾燥地表活動和大氣中呼吸的能力之外,還具擁有進化良好的可適應從水中折射到空氣折射光線改變的視覺系統(這對於魚類是極其罕見的!),而且看起來還有良好的方位感本能。
只有當魚離開它們的在池塘、沼澤或通道的停留地點或去其他生存條件可能更好的水域時,攀鱸魚(Anabas)的攀爬能力才有效。通過這種變化,魚與旱地接觸,並且這一特點被當地居民熟知。
暹羅,朗西斯·戴博士經常遇見攀鱸魚(Anabas),通常在晚上,它們穿過塵土飛揚的街道,越過乾旱的草原,或漫遊在田地中。它們離開的水域很容易被發現,但並不能每次事先確定他們想要移進的水域。
在有些情況下新水域的水質並不比離開水域的水質好。
魚爬過的幹掉的通道和池塘的河岸通常又高又陡,需要有技巧和耐心去解決它們。然而為了到達一個新的水域,魚需要十分小心謹慎,偶然能看到動物從陡坡摔下去,消失在水中。
在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土著語言中以及一些馬來西亞方言中有一種叫“Baumkletterer”(攀樹魚)的魚,表示這種魚有爬樹的能力。但這種說法被大部分印度早期的魚類學家質疑或否認。沒有任何原因能解釋為什麼這些攀鱸魚要爬樹。過去在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暹羅(泰國的舊稱)、法屬印度支那馬來半島(亞洲馬來半島)、菲律賓和在一些澳大利亞靠近亞洲的島嶼上見過這種魚,有的就在樹幹下,但沒有一條是在樹上或正在樹幹上向上攀爬的。朗西斯·戴所了解到的關於這種魚能在水域以外活動的信息並不足以打消人們對達爾多夫(Daldorff)觀點的懷疑或偏見。對一條攀鱸魚來說,爬上一棵枝幹粗糙、葉柄離地面不過幾公分的棕櫚樹並不比攀爬垂直的柳筐內壁難。想必對於一條數周甚至數月都只需要一點水的魚來說從棕櫚樹幹上留下的雨水就是它們的不竭動力吧。

外形特徵

龜殼攀鱸身體側扁延長略呈長方型,口端位,上下頜具細齒,尾柄短而側扁,尾鰭圓型。體表底灰色略帶灰綠,體後方具許多黑色散點,腹部略淡,鰓蓋兩強棘間及尾鰭基中央各具一黑斑,體側具約十條黑綠色橫紋。無須,具平行背緣中途斷裂的側線,吻兩側淚骨及鰓蓋緣均具強鋸齒,體表被有硬而厚的櫛鱗,背鰭及臀鰭各具鋒銳硬棘,背鰭硬棘16~20枚;背鰭軟條7~10枚;臀鰭硬棘9~11枚;臀鰭軟條8~11枚,體長可達25厘米以上。魚的體色會受生活環境影響,有銀灰色的,也有顯金黃色的。在鰓內部上方具有輔助呼吸器官,稱鰓上器或迷路器,能納入空氣進行呼吸,在缺氧的滯水裡亦能生存。龜殼攀鱸在整個攀鱸科中擁有最發達的鰓上器或迷路器,也常被認為是最原始的家庭成員。(龜殼攀鱸的上器官由第一鰓弓的咽鰓骨、上鰓骨突出,形成骨質瓣,形似似花朵)。
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

地理分布

龜殼攀鱸原產於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攀鱸屬分布於亞洲,西達印支半島,南至越南,全球僅有2個種,產於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屬。中國僅有1個種,也是唯一一種分布在中國攀鱸科魚類。在香港,龜殼攀鱸分布於各大小河溪下游至河口及其鄰近濕地池沼、稻田。內地見於華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曾於早期標本館中有紀錄,但可能因平原區污染而已經滅絕。普遍見於中國大陸閩江及其以南至海南島各地,因此於台灣紀錄中,暫時保留本種的描述。)、澳門、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濕地、稻田,屬中國原生魚類。基本性格溫順,易於飼養,對水質要求較低,能廣泛生活於各類淡水至鹹淡水環境,卻較易受驚而躍出魚缸外,離水一旦觸怒即豎起吻側及鰓蓋鋸片,不宜赤手處理,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在海外是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由於多年生態環境變化和人們的過度掠捕,海南省野生攀鱸魚分布區域逐步縮小,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成為瀕危品種。
晝行性,在河溪石穴或水生植物間隱棲,野外觀察時絕不易發現,唯當它到水面呼吸時可知其存在,每年豪雨低地河沼及魚塘泛濫時,可欣賞眾多大小攀鱸在淺水塘壆上友好地齊齊攀爬,遷散往鄰邊澤地及魚塘,在朦朧雨景中能添上一番自然界生命的浪漫。
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

生長繁殖

生長環境

龜殼攀鱸是攀鱸科的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或獨居、晝行、雜食性偏肉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成魚及幼魚均屬近水錶之自由游泳動物,主要攝小型水生動物包括蚯蚓昆蟲、小魚以及浮萍和一些鮮嫩水草等。棲息於靜止、水流緩慢、淤泥多的水體。當生活的環境被污染,水質變質發臭,其它魚類都無法生存相繼死亡時,這種小魚依然頑強的活著,但它並不喜歡生活在受污染的水裡,每當大雨過後,水位上漲後,魚兒們就會集體爬上岸,去尋找良好的新環境裡生活。常依靠擺動鰓蓋、胸鰭、翻身等辦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潛伏於淤泥中。龜殼攀鱸的鰓上器非常發達,能呼吸空氣,故離水較長時間而不死,當水體缺氧、離水、或在稍濕潤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較長時間。龜殼攀鱸對鹹淡水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故能廣泛分布於低地及近河口基圍等澤地,在華南區域受豪雨響而有洪汛,珠江下游的龜殼攀鱸則能乘洪水沖至香港西部大嶼山北及流浮山一帶,在極淡的海面游到沿岸各大小河溪,周而復始,是本港少數能自內地不斷地以二次性擴散形式補充個體的淡水魚類。在香港的魚類組成中,屬下游低地淺水及澤地的中至表層魚類,主食小型動物,隱棲石隙或植物叢。對污染不太敏感,生存個數卻可反映嚴重水污染,作指標物種。
龜殼攀鱸約一年半達至成熟,體長約12厘米就能繁殖。最大體長可達25厘米以上。兩性異型不明顯,雄性頭略大圓鈍,具較濃暗的婚姻色,雌性頭小略尖,腹部略脹。繁殖期於春夏五至七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處產卵,大型成熟個體可產約二千粒浮性卵,具領域及親代撫育行為。適應適宜:pH6~9,硬度 : 36~447 PPM,生長水溫:18~35℃,最適生長水溫:25~30℃,低於15℃停止攝食,臨界水溫:10℃,致死亡水溫:約5℃,屬熱帶、亞熱帶淡水魚。親魚按1或接近1配對。雌 雄:1:1。雌雄親魚的鑑別繁殖季節雌魚生殖孔凸出且尖,腹部較大,輕壓肛門可擠出少許成熟的卵粒,尾部黑斑略顯菱形;雄魚普遍個體較小,體型較長且不夠豐滿,生殖孔內凹,成熟的雄魚輕輕擠壓肛門有白色精液流出,尾部黑斑略顯橢圓形
龜殼攀鱸幼魚龜殼攀鱸幼魚
龜殼攀鱸一個月齡龜殼攀鱸一個月齡

飼養環境

此物種在水族貿易市場不是特別流行,但無疑魚是有趣的,獨特的生存能力,與人良好的互動性。
1870年首次引入倫敦動物園附近的水族館,是首批引入歐洲的觀賞魚類;偶爾在當地的水族商店有出售,每條魚價格在8至12英磅。
1960年首次引入俄羅斯

繁殖水族箱

建議使用不小於800毫米×500毫米×450毫米水簇箱,親魚1對,需要種植大量的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如:水蘭蜈蚣草水蕨浮萍等(註:龜殼攀鱸會啃食浮萍和一些鮮嫩水草),繁殖期需要給魚投餵大量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小魚、昆蟲等,繁殖行為多發生在雨季或雨天的夜晚(註:安靜和陰暗的環境是繁殖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產卵分數次產完,每次約產200粒浮性卵,直徑大約1毫米。產卵結束後需將親魚與魚卵隔離。繁殖下限水溫的要求約23℃,繁殖水溫應控制在26至28℃,高於30℃孵化成活率明顯會下降, 產卵後24小時內~72小時內孵化出魚苗,孵化出苗時間與孵化成活率受水溫影響。剛孵化出生魚苗漂浮在水面,體長約2.5毫米。小魚苗靠吸取卵黃囊的卵黃為營養,三天后開始攝食,可以投餵熟蛋黃,或用單細胞藻類輪蟲等開口餌料,需保證投餵足量的餌料,每天投食6次。10天后可搭配投餵粉狀水族飼料;15天后小魚體長約4毫米可投餵豐年蝦;一月齡小魚體長約1厘米可搭配投餵薄片飼料;小魚生長到2厘米可逐漸減少投餵次數。

飼養水族箱

尺寸建議使用不小於1200毫米×500毫米×450毫米。
尺寸過小的魚缸會影響魚的生長,小魚在適合的魚缸環境裡才能快速的生長,從小魚苗長到15厘米生長迅速,只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因性別不同,魚的生長速度也不相同;15厘米之後開始緩慢生長。
超強的跳躍能力和獨特的鰓蓋是魚成功逃離魚缸的利器,缸蓋是必不可少的,需預留通氣孔(註:通氣孔套用網擋住,小魚經常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從這些小孔中逃離)。水位與缸蓋保持10~15厘米的距離,缸蓋的應避免使用過硬的材料,降低在魚跳缸時撞擊缸蓋時對魚造成的傷害,更重要是為魚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魚自然能在魚缸里安心的生活;能種植大量的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最好,一層柔軟的沙子,放置一塊大沉木陶瓷罐等躲避物,無種植水草的魚缸也需配置光線柔和的水草燈用於誘色,魚會因不同的生活環境出現不同的體色。
良好水族過濾裝置是必需的,應避免強大的水流,魚喜歡在靜止、水流緩慢的水體環境中。
註:新入缸的魚應放置躲避物,如果因魚跳缸後受傷或生病而遊動困難的魚,應按置於靜水的治療缸中靜養,並降低水位(水位低於10厘米),以減少魚游浮到水面換氣的負擔。

食譜

 小魚:如食蚊魚等。可多投放一些1~3厘米的小飼料魚在魚缸內供龜殼攀鱸自行捕食,也能防止龜殼攀鱸因過於飢餓發生的打鬥。
小蝦:含有紅色素,投餵前需去除頭尾和硬殼。
小昆蟲:如飛蛾螻蛄螞蚱麵包蟲等,是龜殼攀鱸非常喜愛的食物,投餵前要用剪刀把雙翅、爪子、口器或頭部去除,有鱗毛的飛蛾還需要輕甩去除鱗毛,這些是龜殼攀鱸不易消化或無法消化的;麵包蟲應投餵剛脫殼的白色幼蟲,應避免餵食甲殼類的成蟲
水族飼料:應選用偏肉食性魚類的顆粒飼料或薄片飼料,相對於小飼料魚,龜殼攀鱸更多的時候表現出對水族飼料更感興趣,在能提供充足的水族飼料的情況下,甚至能和魚缸里的其它小飼料魚和睦相處。應避免投餵劣質水族飼料。
蜈蚣:是龜殼攀鱸魚非常喜愛的食物,投餵前應去除齶牙。
蔬菜:偶爾餵一些新鮮的菜葉,如菠菜葉、通菜葉、生菜葉等(註:蔬菜不能做為魚的主要食物,菜葉有時需在水中泡1~2天才會啃食)。
註:應投餵多種食物,避免食物單一;龜殼攀鱸會吃多種食物,但有些食物魚吃後的消化情況並不好,應避免餵食米飯、麵條、豬肉等。

關於混養

需要大型的水族箱,應選擇與體型相當的魚類一起混養,避免與體型過小的魚類和攻擊性強的魚類一起混養,不少人在赤手捕抓龜殼攀鱸時常被其豎起的吻側及鰓蓋鋸片刺傷,因此認為此物種兇猛異常。其實在不受到攻擊和合理的飼養環境下此物種更多的時候表現出溫和、和平甚至是安靜的。但過於飢餓或飼養空間過小的情況下此物種會表現得很具有攻擊性的。

原生物種

龜殼攀鱸象徵著頑強、不屈服,深受到一些人的喜愛。但有時這份頑強並沒有給它們帶來好運氣,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來殘虐交換快意的資本。
在一些受外來物種入侵的水域,如埃及鬍子鯰羅非魚清道夫外來物種入侵的水域,眾多土著魚類減少或消失,龜殼攀鱸成為少數能與其抗衡的土著魚類(但數量上仍處於弱勢),但卻常被人拿來與這些外來入侵物種相提並論,一起被扣上導致當地其它土著魚類減少的罪名;或某些水域受污染,可以僅剩頑強的龜殼攀鱸,於是又被扣上導致當地其它土著魚類消失和破壞生態環境的罪名。其實比龜殼攀鱸兇猛的土著魚類還有很多,如:大口鯰鱧魚等,共存在同一片水域的土著物種之間的被捕食者從不會因捕食者而滅絕,這就是千百萬年來形成的生態平衡,破壞這種平衡的更多是人類造成的。或許僅僅是因為頑強的龜殼攀鱸在一些人眼中因其體型小,外型其貌不揚,捕捉易傷手,鱗片硬而難宰,無法滿足一些自私的人的口福,被視為無用的垃圾魚,他們並不在意是不是土著物種,對他們沒有的都可以消滅。

 在國內一些地方引入養殖的一種藍鰓太陽魚已入侵當地江河,外形和龜殼攀鱸很像,有些人誤以為兩者是同一物種,而且有共同的俗稱:太陽魚
註:在一些大量外來物種入侵和污染日趨嚴重的水域也已經很難看到原本就有的龜殼攀鱸了,頑強的龜殼攀鱸也需要保護。

病害防治

雖然此物種常被認為是生命力非常頑強的魚,但一旦生病也是有脆弱的一面的。

水霉病

魚體受傷或水溫低、放養密度過高等都易引發魚類水霉病。表現為病魚體表形成肉眼可見的灰白色柔軟棉絮狀物,魚體負擔過重,遊動失常,食慾減退,以致衰弱而死。熱帶魚感染黴菌時,還受其光照時間長短的影響。較長時間的陰雨連綿,或室內燈光、日光等光源不足,這些因素都能促使黴菌的孳生。受黴菌感染的魚體,通常皮膚布滿白翳一層,尤其是黑色、紅色魚最為明顯,從而失去魚體應有的光澤。隨後活動遲鈍,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若不及時治療,魚體黴菌蔓延,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導致死亡。[治療方法]膚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現,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見。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應注意操作時儘量防止損傷魚體和寄生蟲咬傷,並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病時,可用3%食鹽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加1%海鹽浸泡20~30分鐘,或將水族箱中水溫升至30℃,加1%的粗鹽,天換三分一的水。在水族箱頂端安裝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創傷性眼球凸出

野外捕抓時被魚鉤刺傷魚眼球周圍,出現眼球帶有血絲和魚眼凸出的症狀。應將病魚單獨靜養,避免受其它魚碰撞導致傷勢加重。用清水靜養或加入少量粗鹽(註:應避免鹽度過濃),應保持良好的水質,事先做好困水的準備,建議兩至三天換一次水,每次換三分一的水,及時清除魚糞,可用小水管虹吸的方法。靜養期間建議投餵魚能一口吞下的鮮活小昆蟲,如去除翅膀、爪牙的蟋蟀或蚊子,以減少水質污染。靜養期間除換水、投食外應儘可能的避免人為的干擾。因傷情而異,約需數天至數周可恢復。

白點病

又稱小瓜蟲病
[病原體] 為凹口科小瓜蟲屬、多子小瓜蟲。這是一類體型比較大的纖毛蟲。它的形態在幼蟲期和成蟲期有很大的差別。小瓜蟲的幼蟲侵襲魚的皮膚和鰓,尤以皮膚為普遍。當幼蟲感染了寄主後,就鑽進皮膚或鰓的上皮組織,把身體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內,在胞內生長發育,變為成蟲。成蟲衝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遊動一段時間後落在水體底部,靜止下來,分泌一層膠質的胞囊。胞囊里的蟲體分裂法繁殖,產生幾百甚至成千的纖毛幼蟲。幼蟲出來,在水中自由遊動,尋找寄主,這就是小瓜蟲的感染期。幼蟲感染了新寄主,又開始它的生活史。
[症狀] 熱帶魚因小瓜蟲寄生而發病的病例較為普遍。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分布,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遊動遲鈍,食欲不振,體質消瘦,皮膚伴有出血點,有時左右擺動,並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遊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就會開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採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
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也可用1%鹽水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或用百萬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潑灑,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外傷
魚體表面有一層黏膜,起著保護體表不受細菌侵襲。當魚受外傷後(如跳缸後受傷),容易感染細菌或黴菌,引起二次性疾病。因此,當魚受外傷時,應及時治療,以免感染。
治療時,可直接在外傷處塗抹紅藥水(應避免塗及眼部),或將病魚浸泡在百萬分之一至二的抗生素(如四環素、土黴素青黴素、呋喃西林等)稀溶液里。還可在受傷處塗抹消炎藥物軟膏(如紅黴素軟膏、四環素軟膏),然後浸泡在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四環素藥液中。

蒙眼病

蒙眼大多是因為水質差引起的,污濁的水中各種有害細菌滋生嚴重。症狀:患病的魚,眼部會出現一層白色的不透明物,若置之不理的話,數天之內魚眼就會失明甚至死亡。
蒙眼病治療方法:
1、使用的治療眼病特效藥。
2、水中加1%的粗鹽浸泡魚體,第二天換水1/2。
3、加抗菌素。
4、加黃粉。
5、加殺菌水。

爛鰭病

當水質不良,長期處於混濁狀態,受新水刺激過多,pH值不適宜,以及魚體吃不飽而相.互廝咬導致細菌感染,致使魚鰭腐爛。
防治方法:可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消毒;或用100千克水加入3~5片痢特靈,進行浸洗消毒;或在100千克水中加入5~8片土黴素進行浸洗;或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10小時;或用慶大黴素溶液浸洗。此外,必須注意調整水質的酸鹼度。

豎鱗病

——又稱立鱗病松鱗病、松皮病等。
[病原體] 為一種與水型點狀極毛桿菌類似的細菌。
[症狀] 病魚表現的症狀特點是體表粗糙,多數在尾部部分鱗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張開,而鱗片基部的鱗囊水腫,它的內部積聚著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滲出液,以致鱗片豎起。在鱗片上稍加壓力,含有液狀物從鱗囊噴射出來,鱗片也隨之脫落,有時伴有鰭基和皮膚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脹等症狀。病魚遊動遲鈍,呼吸困難,身體側轉,腹部向上,2~3天后即死亡。當水質不清潔,光照不足,水中缺氧,飼養水溫過高,以及當魚體鱗片被劃破等情況下易患此病。每年春季較流,此病難以治癒,即使治癒後,色彩、光澤、體態都不如以前好看。
[治療方法] 可將病魚浸入濃度為五萬分之一單位的四環素溶液中洗浴1小時;還可用2%的氯化鈉溶液與3%碳酸氫鈉溶液混合洗浴10分鐘;或用氯黴素溶液,或呋喃西林粉加痢特靈溶液,或慶大黴素溶液浸洗,還可用上述藥液的1%稀釋成低劑量潑灑,堅持數日均可見效。

攀鱸魚趣聞

龜殼攀鱸在馬來西亞,馬來人稱為“Ikan Puyu”,當地華人稱為“辟邪魚”或“過山鯽”,人們認為龜殼攀鱸有辟邪的作用,養在家裡有預知邪惡(降頭)的作用還能帶來好運,據說巫師很怕見到它那兩顆殺氣騰騰的眼睛,所以在馬來西亞的人們通常喜愛在家中養幾條又稱辟邪魚的龜殼攀鱸,龜殼攀鱸在魚缸里很容易飼養,雜食偏肉食性魚類,也能在魚缸內繁殖。雖然偶爾會在魚缸里相互打鬧,但如果是其它種類的魚攻擊其中任何一條龜殼攀鱸,其它龜殼攀鱸就會義無反顧一起幫忙反擊,對抗外敵。
龜殼攀鱸魚善跳躍,魚缸里飼養需要加蓋,在野外龜殼攀鱸雖然生性警惕,但飼養過一段時間後也能與人有很好的互動,餵食時可將食物拿在手指間,離水面一段距離,龜殼攀鱸便會跳出水面搶食。
玻璃市加央出現罕見白色攀鱸(俗稱過山鯽),由一名當地70歲老者飼養了約5個月。 在一次為魚缸換水時,才赫然發現這隻白色攀鱸,讓他驚奇不已。
龜殼攀鱸龜殼攀鱸
一名商人購買3條灰色“過山鯽”飼養,其中飼養的一條,竟全身變黑色,猶如一塊黑炭,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這名來自馬口的商人在一間寵物店購買3條又稱“咖哩汁”的過山鯽,每條3令吉。他把3條過山鯽放入魚缸飼養,供顧客觀賞,然而其中一條在上周,全身竟然從灰色變黑色,另兩條則保持原狀,顧客紛紛嘖嘖稱奇。
龜殼攀鱸龜殼攀鱸
商人深表驚訝,因為如果是飼養的水質有問題,導致魚只變黑色,應該是3條一起變黑,而非只是一條。

寓言故事

攀鱸魚歷險記
河面上密密地覆著一層垃圾,水質烏黑惡臭,攀鱸魚在這裡生活很不愉快,不僅找不到食物,還要深受污水的危害。他決心去尋找新的優質的水源。
當攀鱸魚下定離開的快心後,一刻也不想耽擱,行裝沒有準備,就高高興興地跳上岸,向生他養育他的母親河告別:
“再見了,我生活過的地方!”上到陸地他行走緩慢,左右地擺動著尾巴,路過一片森林,遇到一隻狐狸。狐狸遠遠看到攀鱸魚的到來,喜在心頭,喜在心頭,“提著燈籠也難找啊”他暗自思忖。狐狸坐在一塊大石上,專等攀鱸魚來上鉤。這時攀鱸魚也發現了狐狸虎視眈眈,他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從五加樹頂上掉下一片葉子,說:
“攀鱸魚大哥,別害怕,你就鑽到我身下去,狐狸找不到你的。”
“謝謝五加葉子,救命之恩我永遠記住。”攀鱸魚感激地說。他不慌不忙地鑽進五加樹葉底下,接著樹上還跳下了許多葉子。攀鱸魚走到哪裡,五加樹的葉子就蓋到那裡。狡猾的狐狸等了老半天,不見攀鱸魚的蹤影。他跑到發現攀鱸魚的地方尋找,一點影子都見不著,知道上當了。狐狸垂頭喪氣地添一添嘴邊的口水,灰溜溜地回去了。
攀鱸魚一路上不僅有狐狸等動物的追截,還有人類的獵捕,有時摔得頭破血流,口乾舌燥,忍飢挨餓,從不叫苦叫累。為了不遇到獵手,他只好白天休息夜間才趕路。沒有月亮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前進路上有荊刺、懸崖,這一切都難不倒攀鱸魚尋找新水源的決心。每到夜幕降臨,一閃一閃,提著燈籠的螢火蟲們就主動聚飛過來,說:“攀鱸魚先生,你如不嫌棄就拿著我這把手電筒為你照明吧,”
“謝謝,太好了,有了像手電一樣的光束,我走路不會迷失方向了。”攀鱸魚說。
攀鱸魚高興得五體投地千恩萬謝。就這樣,攀鱸魚一路上行進十分順利,終於在大森林的盡頭找到了優質的山泉溪流。
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頑強原生物種,獨特生存之道,共同保護珍惜
攀鱸魚面對生活的挑戰,堅定地改變惡劣的環境,即便存在很大風險也義無反顧。

其它攀鱸科魚類

尾點非洲攀鱸

目:鱸形目
亞目:攀鱸亞目
科:攀鱸科
屬:非洲攀鱸屬
拉丁學名:Ctenopoma kingsleyae
命名人:Guenther,1896
英文名:Kingsley's Ctenopoma
別名:國王梅花
產地:分布在西非流動的水域內;從薩伊到甘比亞境內。
體長:24厘米
習性:屬於非常羞怯的魚種,避免與太好動的魚或是一大群小魚一起混養,建議最好單獨飼養在單一的水族箱內。
食性:肉食性、雜食性,可餵非常小的小魚或是有活動能力的活餌,如蚯蚓與水生昆蟲的幼蟲,也可投餵大型薄片及錠狀飼料。

斑點非洲攀鱸

目:鱸形目
亞目:攀鱸亞目
科:攀鱸科
屬:非洲攀鱸屬
拉丁學名:Ctenopoma acutirostre
命名人:Pellegrin,1899
英文名稱:Spottted Climbing Perch
近親:絢麗紩蓋鱸
斑點攀鱸斑點攀鱸
科:攀鱸科
全長:15厘米
食性:肉食
魚缸遊動水層:中層、底層
性情:好鬥
橢圓形,棕綠色的身體上覆蓋著豹狀斑點。尾鰭基部有一個深色斑點。嘴能伸長形成一管狀物,魚就靠它吞噬食物。頭部極尖,上部凹陷,下部凸尖。背鰭和臀鰭鰭條成絲狀,向後延伸至尾鰭,幾乎沒有尾柄。
棲息地:薩伊等中非地區的緩慢溪流中。
別名:豺紋叢林魚、枯葉、梅花、豹斑魚。

穆氏非洲攀鱸

目:鱸形目
穆氏非洲攀鱸穆氏非洲攀鱸
亞目:攀鱸亞目
科:攀鱸科
屬:非洲攀鱸屬
拉丁學名:Ctenopoma muriei
命名人:Bonlenger,1906
英文名:Nile Ctenopma
別名:枯葉虎
產地:分布於沼澤或是流速緩慢的水域。如尼羅河
體長:8.5厘米
習性:它的活動力強,體長從6厘米起就可與其它強壯的魚種相處一起。
食性:肉食性雜食性,可餵活餌及薄片飼料

斑非洲攀鱸

目:鱸形目
亞目:攀鱸亞目
斑非洲攀鱸( Ctenopoma maculatum )斑非洲攀鱸( Ctenopoma maculatum )
科:攀鱸科
屬:非洲攀鱸屬
拉丁學名:Ctenopoma maculatum
命名人:Thominot,1886
英文名:Single-spot Ctenopoma
別名:黑雲虎
產地:產於喀麥隆南方及薩伊北方水域。
體長:20厘米
習性:對於其它大型的底棲性魚類相當能容忍。
食性:肉食性、雜食性,可餵大型薄片及錠狀飼料。
注意事項:幼魚體色的模式與成魚不同,幼魚在眼後有兩道深棕色的條紋,而且腹鰭原來是黑色的。

安氏細梳攀鱸

目:鱸形目
亞目:攀鱸亞目
安氏細梳攀鱸( Microctenopoma ansorgii )安氏細梳攀鱸( Microctenopoma ansorgii )
科:攀鱸科
屬:細梳攀鱸屬
分布:剛果
大小:8厘米左右
食物:鮮活以及冷凍食品。
飼養溫度:18~27℃
pH:5.0~7.5

岬圓鱗攀鱸

目:鱸形目
亞目:攀鱸亞目
岬圓鱗攀鱸岬圓鱗攀鱸
科:攀鱸科
屬:圓鱗攀鱸屬
英文名:Cape Kurper
分布:南非
大小:20.3~21.8厘米
飼養溫度:17.8~22.2℃
pH:6.5~7.2
食物:肉食性,其食物包括紅蟲等。
壽命:8~15年

人工繁殖和種苗培育

進行人工繁殖與開發野生攀鱸魚資源是拯救瀕危滅絕優質淡水經濟魚類攀鱸魚的有效途徑在開發的同時注意攀鱸野生原種資源的保護。
攀鱸魚為一年多次產卵型經濟魚類"卵粘性"產卵較為集中,約在30-40分鐘內可全部產完。孵化出苗時間與水溫密切相關。
攀鱸魚幼苗階段具有互相殘殺的習性。為此,培育期保證足量的餌料是提高培育成活率的關鍵。
攀鱸魚在同一群體中"雌、雄個體規格差異較大。雌魚個體重是雄魚體重的2-4倍,且雄魚生長體重達到100克左右時生長速度就受到遏制。為此,在育種中應注意搞好提純復壯。如能套用現代魚類遺傳育種技術對攀鱸魚進行三倍體育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