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形超綱

魚形超綱

魚類最早可能從寒武紀晚期開始出現,經歷了約5億年的進化發展。至今奧陶紀和志留紀早、中期的化石記錄很少,僅在北美、歐洲斯匹茲卑爾根、澳洲和亞洲少數幾個地點的海相沉積中發現無頜異甲類的一些破碎骨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形超綱
  • 詞義:魚類起源
  • 進化時間:約5億年
  • 學科:生物學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魚類
起源,外型特徵,骨骼系統,肌肉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分類概念,

起源

魚類最早可能從寒武紀晚期開始出現,經歷了約5億年的進化發展。至今奧陶紀和志留紀早、中期的化石記錄很少,僅在北美歐洲斯匹茲卑爾根、澳洲亞洲少數幾個地點的海相沉積中發現無頜異甲類的一些破碎骨片。這些證據表明了兩個事實,一是無頜類的多樣性在奧陶紀的中期已經出現,另一是無頜類的魚類最早起源於海洋之中。從志留紀晚期到泥盆紀早期,魚類已經繁盛起來,化石記錄增多,除無頜類占多數外,已有了相當多的原始有頜的魚類,此時是一個無頜類和原始有頜類並存繁盛階段。一般常說泥盆紀是魚類的時代,如果更確地說,它應在泥盆紀的中、晚期。此時魚類不論在多樣性、數量和地理分布方面,還是在進步性方面都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魚類時代。志留紀晚期和泥盆紀早期繁盛的無頜類和原始有頜類繼續繁盛,做為此後3億多年魚類進化主體的兩大類群,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不僅已經出現,而且相當繁盛並達到了非常高的進化階段,演出了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重要一幕。至泥盆紀晚期,是繁盛一時有厚重甲冑的無頜類和原始有頜類的絕滅;另一是進步的有頜魚類的繁盛。軟骨魚類在泥盆紀中、晚期以相當進步的面貌突然出現,它已經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進化歷史當無疑問,但因其骨骼軟弱,身體結構不強,終沒擺脫對水體的依靠。硬骨魚類此時的進化是最成功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泥盆紀晚期從肉鰭魚類進化出了征服陸地的兩棲類,揭開了艱難而生動活潑的陸生脊椎動物進化發展的序幕;另一是後來繁盛的硬骨魚的輻鰭魚類也亦出現。
泥盆紀以後魚類的進化是軟骨魚類和硬骨魚的輻鰭魚類平行發展的時期。軟骨魚類經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進化,因食肉的關係,數量一直不多,保持著平穩的狀態。其中向兇猛捕食發展的一支成了水中的霸王,身體流線型,運動迅速,它也是進化成功的一類,至今仍在海洋中保持著相當的數量;在海底吃食軟體動物的一支,身體變得非常平闊,平衡的鰭變成了運動器官,移動緩慢,推進器官的尾巴變成細長的鞭狀,起平衡作用。硬骨魚的輻鰭魚類,在泥盆紀之後向著減少身體鱗片的重量、脊椎骨逐步骨化、偶鰭基部變窄、靈活性加強的方向發展,經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進化更替,經歷了發展的三個明顯階段,即晚古生代的軟骨硬鱗魚類階段;中生代的全骨魚類階段,脊柱部分骨化,硬鱗層變薄;新生代的真骨魚類階段,脊柱的椎體亦全部骨化。在兩個階段之間,前、後兩階段的許多類群交叉交存。

外型特徵

魚體多為紡錘形,但小中環境複雜非凡。尤其在廣闊的海洋中,深淺、遠近、表底情況均截然不同。同時各種魚對於適應環境的能力亦各異,因而就出現了形形色色的體型。
1.魚體的外部區分:魚類的身體可以清晰地劃分成頭部、軀幹部和尾部等三個部分。頭部和軀幹部的分界在圓口類和板鰓類等沒有鰓蓋的種類為最後一對鰓孔,而在具有鰓蓋的硬骨魚類,則為鰓蓋骨的後緣。軀幹部和尾部的分界一般以肛門或尿殖孔的後緣為限。對少數肛門特別前移的種類,以體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脈弓的椎骨為界。
2.魚類的體型:魚類的身體與其它脊椎動物一樣,也是左右對稱,並具有三個體軸,即:⑴頭尾軸:由頭至尾縱貫體中央;⑵背腹軸:與頭尾軸垂直而通過身體中心點、橫貫背腹;⑶左右軸:橫貫身體中心,與頭尾、背腹軸垂直。四種基本體形:⑴紡錘形:最為常見,身體較勻稱,即頭尾軸最長、背腹軸次之,左右軸最小。大部分游泳迅速的魚類為該體型。如鮐、鯔。⑵側扁型:頭尾軸縮短,背腹軸延長,左右軸變為最短,側扁而高。此類型也較常見,如鯿、魴。多生活在水流緩靜的水域,運動不甚敏捷。⑶平扁型:背腹軸縮短,左右軸特別延長。具該體型的魚類如鰩,常營底棲生活,運動較遲緩。⑷圓筒形:頭尾軸特別延長,背腹軸和左右軸特別縮短,如鰻鱺、黃鱔等。大多潛伏水底泥沙中,善於穿石鑽泥,行動不甚敏捷。其它特殊體型:⑴帶型:體延長而側扁,形如帶狀,如帶魚。⑵箱型:體為骨質鱗片所封固,如箱魨。⑶球型:體短而圓,近似圓球形,遇危險時吞氣、水膨脹成球狀,如刺魨,東方魨。⑷海馬型:海馬,頭似馬頭,與身體幾乎成直角。⑸翻車魨型:體高而側扁,尾部縮短,如翻車魨。⑹箭形:吻部向前延長,頭和軀幹部也相應延長,使體略曾圓筒狀,背鰭和臀鰭位於體後端,且同形相對,頜針魚、飛魚均近似這種類型。⑺不對稱型:兩眼位於頭部一側,口、齒、體色均不對稱。如鰈,牙鮃等。
3.頭部器官:位於最前端,分水前進是首當其衝,故一般總是前端較尖銳逐漸向後方加高增厚,雖如此也有一些變化,如鰩等。主要器官有口、唇、須、眼、鼻孔、鰓孔和噴水孔等:
⑴吻:吻的形狀隨魚類種類不同,板鰓魚類和鱘類的吻都較發達,有輔助攝食的作用。真骨魚類的吻一般不甚發達,呈正常狀。但有些魚類的吻變異很大,例如白鱘的吻向前伸得很長,可用來挖掘泥中食物;煙管魚的吻呈管狀,很適於伸至草叢或亂石隙間取食;旗魚、箭魚的吻呈劍狀,作為自衛或用來攻擊其它魚類。⑵口:撲捉食物的器官,也是呼吸時入水通道。形狀和位置有較大變化:1、圓口類:無上下頜 ,漏斗狀;2、軟骨魚類:位於頭腹面,鯊新月型、鰩裂縫狀;3、硬骨魚類:依所在的位置和上下頜長短,可分為上位、端位、下位口,其大小與食性有關,肉食性口大,溫和、植物食性小。(須:在一部分魚類的口的附近,長有須,須上有味蕾,依其著生的位置而命名,有頦須、頜須、鼻須、吻須等。如鯉有吻須、頜須各一對,泥鰍須有5對,吻須2、頜須1、頦須2,淡水中鰍科、鯰形目種類須較多,有些深海種類,其頜下常具一長須,可一再分叉或呈樹枝狀。須的位置、長短、數目是分類特徵之一。⑶眼:多位於頭的兩側,但隨體型或生活方式的變更而有許多不同的特徵。水底生活的平扁型魚類,如鰩眼移往頭的背部,便於察看來自上面的物體;鰈形目種類習於側臥水底,眼移向一側;鮎類大多生活在渾濁的水中,視覺功能不大,所以眼較小;黃鱔等穴居魚類,眼更小,趨於退化。魚眼構造簡單,無淚腺、無眼瞼,但有些鯡形目和鯧形目魚類,眼的大部或一部具有透明的脂肪體--脂眼瞼;有些鯊魚有瞬膜和瞬褶的構造。
⑷鼻:1、圓口類:單個、位於頭背部或前端。2、軟骨魚類:成對、位於頭腹面,口前方,有些具鼻口溝。3、硬骨魚類:成對、且每邊有2,由瓣膜隔開成前後鼻孔。但有的分隔較遠,如黃顙魚、鰻鱺,少數每側只有一個鼻孔,如除內鼻孔亞綱的種類外,鼻孔不與口相通,魚呼吸無關。⑸鰓孔(鰓裂)、鰓蓋孔:在頭部後方兩側,常有由消化管通往體外的孔裂一個或多個,即鰓孔或鰓裂。板鰓類的鰓孔有5-7對,全頭類具一皮褶的假鰓蓋,從外面看只有一對鰓孔,所有的硬骨魚類均具鰓蓋,並有骨骼支持外面僅見一對鰓蓋孔或鰓蓋裂。黃鱔左右鰓孔在腹面癒合為一,雙孔魚每側具上下2個鰓孔。⑹噴水孔:大部分軟骨魚類和少數硬骨魚類,在眼後方尚有一孔,即為一退化的鰓孔。胚胎時和後方的鰓孔無甚差異,成魚亦常殘留有部分鰓絲,板鰓類的噴水孔可能與呼吸有關。
4.魚類的鰭:為主要的運動和平衡器官,分奇鰭和偶鰭,依所在位置命名。鰭的構造:由內骨骼的支鰭骨和鰭條組成。鰭條:1、 角質鰭條:不分枝、不分節,軟骨魚類特有。2、 鱗質鰭條:⑴ 軟條:柔軟、分節:a、分枝鰭條:末端分支;b、不分枝鰭條:末端不分支。⑵ 硬刺:堅硬:a、真硬刺(棘):鰭條變形,1根,不分節。如鱸魚的背鰭。b、假硬刺(假棘):兩鰭條骨化成,水煮可分開,分節。如鯉魚的背鰭的前三個鰭條。
形態和功用:⑴背鰭(D):維持身體直立的平衡器官,位於背部正中。低等魚類僅一個。由軟條組成,稱軟鰭魚類。高等魚類多為2個。由棘和軟條共同組成,稱為棘鰭魚類。斑鰶、大海鰱的背鰭最後一根鰭條特別延長;鮣的第一背鰭變為吸盤;鮟鱇的第一背鰭特化為細長的釣絲;⑵臀鰭(A):位於肛門與腹鰭之間,形狀和功能與背鰭差不多,許多純由鰭條組成,有的具若干枚棘。有些鱂形目雄魚的臀鰭的一部分特化成為交配器;⑶尾鰭(C):具推進和轉向的作用,純由鰭條組成。除海馬、黃鱔等少數魚類由於生活習性特殊而缺尾鰭外,其它絕大多數種類均具尾鰭,不過形態上有很大的差異。鯊、鱘尾鰭不對稱;真骨魚類外觀上大多數對稱,但外形也有不同。彈塗魚的尾鰭為一種副呼吸器官。⑷胸鰭(P):位於頭部之後,位置變化不大,僅有上下移動。幫助前進、控制方向剎車等作用。軟骨魚類:鯊一般較大,為強有力的平衡器官。鰩更擴大呈盤狀為主要運動器官;硬骨魚類:除特殊種類外,一般都較小。行動緩慢者寬闊或呈舌片狀,速度快者則狹長或呈鐮刀狀。飛魚:胸鰭特別擴大和延長,可進行滑翔;紅娘魚:靠下幾枚鰭條呈指狀。⑸腹鰭(V):協助維持身體平衡,形狀一般較小,但位置變化大。低等硬骨魚類:位於腹部,腹鰭腹位,如鯉;高等硬骨魚類:腹鰭胸位:位於胸鰭的前後,,如花鱸、鱖;腹鰭喉位:位於胸前、喉部下方,如䲁亞目。特例: 鰕虎魚腹鰭癒合成吸盤狀。爬岩鰍腹鰭、胸鰭連成一橢圓形大吸盤。⑹脂鰭和小鰭:鮭形目和鮎形目的絕大多數種類,在背鰭的後方有一肉片狀突起,通常內無鰭條,充滿疏鬆的結締組織或脂肪組織,稱脂鰭。鮎形目的脂鰭較大,有的還有幾枚鰭條。鯖亞目及鯵科的一些種類的背鰭後方常有一個或一系列的分離小鰭,每一小鰭由一枚分枝鰭條組成。鰭式:記錄魚類鰭的組成和鰭條數目的方式。各鰭以D、A、P、V、C代表。以大寫的羅馬數字代表棘的數目,阿拉伯數字代表鰭條數目。小寫的羅馬數字代表小鰭條的數目。

骨骼系統

1.主軸骨骼:一軟骨魚類的主軸骨骼。一腦顱:由整塊軟骨構成,故稱原顱,外觀頗似小提琴。⑴背面觀:① 吻軟骨,突出於腦顱前方的三條棒狀軟骨,前中央有一小孔,腹面中央的一條為中央棒,兩側為側棒,前端彼此癒合,為支持吻部的骨骼。② 鼻囊,位腦顱前部兩側一對薄壁的橢圓囊,內包嗅覺器官,其腹面為鼻孔,在鼻孔的前後方各有突出的軟骨瓣,即鼻瓣軟骨。③ 前囟,吻軟骨後方中央一個橢圓形孔,上覆有纖維薄膜。④ 眼窩,鼻囊後方兩側,容納眼球的凹窩,其後上方的突起稱眶後突,側壁內有大小不等的腦神經和血管通孔。⑤ 耳囊,眼窩後方兩側的隆起,透過透明軟骨可見埋藏半規管的痕跡,是為耳囊,其腹面的軟骨是構成口腔頂壁的基板。⑥ 內淋巴窩,位耳囊之間的中央部,內有2對開孔。外側1對較小的為內淋巴管孔,內側1對較大的為前庭窗或稱外淋巴管孔,這些管道均與內耳相通。⑦ 枕髁及枕骨大孔,位腦顱最後端的1個大孔,稱枕骨大孔。是延腦與脊髓相通的部位,也是腦顱與脊柱相連部分,孔兩側的突起稱枕髁,為腦顱與第一脊椎骨相關節的部位,其兩側具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的通孔;⑵腹面觀:① 鼻囊與鼻孔,前端兩側膨大的軟骨囊為鼻囊,內藏嗅覺器官的嗅囊,腹面的孔即鼻孔。② 齶突關節面,鼻囊後側的一對凹窩,與上頜的齶突相關節。③ 舌頜骨關節面,在眶後突的側面,有一對凹窩,與舌頜軟骨相關節,其內側各有兩對開孔,外後方一對為外頸動脈孔,前內方一對為內頸動脈孔。
二咽顱:包括7對軟骨,第十對支持上下頜為頜弓,第二對為舌弓,第三對至第七對為鰓弓。⑴頜弓:囤上頜骨,亦稱齶方軟骨,為一對大而扁平的軟骨,中部較窄,兩端較寬,其前背方有一突起,稱齶突此突起借韌帶與腦顱鼻囊後方兩側凹窩相關節。齶方軟骨的後 端與下頜米克爾氏軟骨相關節。②下頜骨,亦稱米克爾氏軟骨,為一對扁平軟骨,其後背側有凹關節面與上頜的齶方軟骨相關節,後端外背方借結締組織與第二對舌弓的舌頜軟骨相關節。⑵舌弓:由五塊軟骨構成:① 舌頜軟骨,位於舌弓背面的一對軟骨,背面與顱骨耳囊的外側緣相接,腹面與米克爾氏軟骨相接,這種與腦顱的連線方式稱舌接型,其後緣附有許多細長的鰓條軟骨,支持鰓間隔。② 角舌軟骨,位於舌頜軟骨腹面的一對軟骨,呈弧形棒狀,其外側亦附有細長鰓條軟骨。③ 基舌軟骨,位於腹面前中央,左右角舌軟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軟骨,為支持舌的軟骨。⑶鰓弓:共5對,前方3對均由左右成對的八塊軟骨所組成,後2對稍有變異,從背至腹為:① 咽鰓軟骨,共4對,位咽的頂部,鰓弓的背部,緊貼在脊柱下方,呈扁平狹長三角形,背端游離,腹端與上鰓軟骨相關節,第4、第5對鰓弓的咽鰓軟骨癒合成一塊較小的三角形軟骨。② 上鰓軟骨,位於鰓弓背面,咽鰓軟骨與角鰓軟骨之間,其背面有縱溝,血管經此而入鰓,第1—4對上鰓軟骨啟緣附有支持鰓間隔的鰓條軟骨。③ 角鰓軟骨,位於鰓弓腹面,前端與下鰓軟骨相接,後端與上鰓軟骨相接,第1—4對角鰓軟骨上也附有鰓條軟骨。
2.附肢骨骼:附肢骨胳即支持鰭的骨骼。一、奇鰭的支鰭骨(擔鰭骨、鰭擔):1、背鰭、臀鰭支鰭骨:⑴軟骨魚類:板鰓類3節,全頭類1節。一面支持鰭條,同時支持整個鰭部。鰭條數目大大超過了支鰭骨數目。⑵硬骨魚類:低級種類3節,高等一般為2節,少數為一節。支鰭骨埋在肌肉中,僅鰭條起著支持整個鰭的作用。鰭條數目與支鰭骨數目一般是一致的(新鰭魚類,從全骨類起)。低等硬骨魚類(多鰭魚、鱘魚)鰭條數多於支鰭骨數(古鰭魚類)。2、尾鰭支鰭骨:較複雜,主要推進器官,與脊柱末端緊密配合,最後幾個椎骨常需作出較大形態變異以適應尾鰭的附著。⑴軟骨魚類:只限於尾鰭上葉、下葉,支鰭骨與脈棘癒合,不獨立存在。鰭條靠脈弓支持。⑵硬骨魚類:尾桿骨及尾上骨 、尾下骨(為支鰭骨和髓棘或脈棘的癒合體),另外,緊接尾桿骨前方的一些脊椎關節突或其它成分也多少發生變化,形成若干扁平形骨片,往後延伸。所有這些成分都構成了尾鰭的支鰭骨。根據椎骨末端位置及尾鰭分葉的對稱與否,可將尾鰭分為如下幾種基本類型:A、原尾型:脊柱後端平直的伸入尾鰭中央。上下葉完全對稱,大多數硬骨魚類的仔魚和胚胎與此近似。
B、歪尾型:脊柱在尾鰭中向上翹,上下葉不對稱,例如:板鰓類、鱘魚
C、正尾型:外觀上下對稱,內部結構上脊椎骨仍上翹。例如:真骨魚類多為此型。
D、矛尾型:具中央葉,呈矛型,外表與內部都對稱。例如:矛尾魚
E、等尾型:鱈類的尾鰭在其發生過程中,原有的成分,包括鰭條和支鰭骨全都消失,重新由背鰭和臀鰭的一部分向後延伸至尾鰭的位置上,聯合重組成新的尾鰭,因其成分都來自背鰭和臀鰭,故又稱其為假尾鰭。
F、半正尾鰭型:內部骨骼近似歪尾型,外部形態又與正尾型相仿,為一中間類型。例如:弓鰭魚
二、偶鰭的支鰭骨和帶骨:帶骨:用來支持支鰭條的骨骼。1、胸鰭的支鰭骨及肩帶:⑴、軟骨魚類:支鰭骨數目比較多,基部往往癒合成鰭基骨(一般不超過3塊,前鰭基骨、中鰭基骨、後鰭基骨)。其肩帶位於咽顱後方呈“V”型,在腹面為烏緣部,背面為肩胛部。⑵、硬骨魚類:支鰭骨小,而且數目少(一般不超過5枚,如鯉魚、鰱魚為4枚),有的甚至全部消失,鰭條直接連在帶骨上。軟骨魚類肩帶的肩胛部和烏緣部分別骨化成肩胛骨、烏喙骨,有些低等類群還具有中烏喙骨。由於上述骨胳是軟骨化骨,所以由其組成的肩帶稱為初級肩帶,而後來出現的膜骨,如上匙骨、匙骨、後匙骨等組成的肩帶則稱為次級肩帶。由於無鰭基骨,所有支鰭骨直接與肩帶相連。因為支鰭骨數減少,致使少數鰭條越級而直接連在帶骨上。2、腹鰭的支鰭骨及腰帶:⑴、軟骨魚類:支鰭骨少,鰭基骨少⑵,腰帶為一“一”字型軟骨,橫於腹面,合併或分離。⑵、真骨魚類:支鰭骨與腰帶癒合或僅存很少幾個。例如:鯉魚鰱魚僅1塊,有不少鰭條直接依靠腰帶支持。腰帶由一對軟骨化骨組成,稱無名骨。在高等真骨魚類如鱸形目等,由於腹鰭前移,腰帶與肩帶的匙骨部分發生直接的關連。

肌肉系統

1.肌肉的類別:一、肌肉的命名:一般依肌肉所在位置、附著部位、動作功能來命名,舉例如下:⑴依肌肉所在位置命名的,如鰓弓連肌,此肌肉附於前後鰓弓間。也可依所處位置的深淺,分為深肌或淺肌。⑵依肌肉所附部位命名,如基枕骨咽骨肌,此肌肉起點在基枕骨,止點在咽骨背面。⑶ 依其收縮時所起的作用命名,如鰓蓋收肌,收縮時使鰓蓋關閉;肩帶淺層層肌,收縮時使胸鰭往前下方伸展;肩帶伸肌,收縮時使胸鰭往下伸轉;尾鰭上背屈肌,收縮時使尾鰭背葉屈曲;鰓蓋提肌,收縮時可提起鰓蓋;背鰭降肌,收縮時使背鰭的鰭條或鰭棘向後下方傾倒;背鰭引肌,收縮時使背鰭豎直,背緣隆起;腹絹縮肌,收縮時使腹部彎曲;鰓蓋開肌,收縮時使鰓蓋張開;瞳孔括約肌,收縮時使瞳孔變小。
2.肌肉的結構:一、軀部肌肉:(一)大側肌:大側肌是魚體最大最主要的肌肉,白頭後直至尾基。由結締組織所成的隔膜截成一節一節的構造,每一節叫做肌節,結締組織的隔膜叫做肌隔。肌隔和肌節相間排列,在外觀上呈“子”形,但在橫切面上呈同心圓狀。沿水平體軸還有一條水平肌隔。因此將大側肌分成背腹兩部分,背部的叫軸上肌,腹部的叫軸下肌。軸上肌和軸下肌之間有呈暗紅色的條狀肌肉,叫做紅肌。紅肌脂肪含量高,且富有血管,白肌收縮慢,持久性強,不易疲勞,特別是大洋洄游的魚類,紅肌十分發達。除紅肌外,魚體大側肌的其餘部分的肌肉色較白,叫做白肌。白肌脂肪含量低,肌紅蛋白含量少,故呈淡白色。白肌收縮快,持久性差,易疲勞,在捕捉食物、逃避敵害,能產生短促而急速的反應。大側肌是魚體的主要運動器官,當魚體兩側的大側肌有節律的交替收縮時,能形成運動波傳到尾部,這種波狀運動向後方作用於水,產生了反作用,可將魚體推向前進。(二)棱肌:硬骨魚類的軀幹部和尾部的肌肉除大側肌外,還有棱肌。棱肌分上、下棱肌兩種。上棱肌又分為背鰭引肌和背鰭縮肌。背鰭引肌收縮時使背鰭豎直,也能使魚體背部彎曲;背鰭縮肌收縮時使背鰭向後傾,尾鰭前上部往前傾。具有2個背鰭的魚,尚有背鰭間引肌,為兩背鰭間的一對縱條形肌肉,收縮時使第一背鰭後縮,第二背鰭豎直。下棱肌包括腹鰭引肌、腹鰭縮肌及臀鰭縮肌。腹鰭引肌收縮時使腰帶往前牽拉,又能使腹部成曲折動作,當產卵時,此肌和腹鰭縮肌合作,能使腹腔變小,把卵排出;腹鰭縮肌收縮時使腹部彎曲,腹鰭回縮,臀鰭向前伸展;臀鰭縮肌收縮時使臀鰭往後縮。
二、頭部肌肉:一眼肌:魚類的眼肌,跟其它脊椎動物一樣每個眼球有6條,即4條直肌,2條斜肌。直肌有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和外直肌;斜肌有上斜肌和下斜肌。這些眼肌收縮,能使眼球向不同方轉動。二鰓節肌。三、附織肌肉:附肢肌肉分為奇鰭肌和偶鰭肌,它們都是小而簡單的肌肉,由大側肌分化而來,管理支配附肢的運動。(一)奇鰭肌肉:包括背鰭肌、臀鰭肌和尾鰭肌。背鰭肌位於背鰭每廣鰭條的基部,都是小的肌肉,可分傾肌、豎肌和降肌三種。收縮時可使背鰭向一邊傾斜,或豎直,或向後傾倒。臀鰭肌跟背鰭肌相同,都是一系列的小形肌肉,也分傾肌,豎肌和降肌三種。尾鰭肌較為複雜,包括有尾鰭上背屈肌、尾鰭下背屈肌、尾鰭腹收肌、尾鰭上腹屈肌、尾鰭中腹屈肌、尾鰭下腹屈肌和尾鰭條間肌等,止點均附於尾鰭各鰭條基部。收縮時可使尾鰭向各方向運動。(二)偶鰭肌肉:硬骨魚類的偶鰭肌可分肩帶肌和腰帶肌。這些肌肉收縮可使胸鰭向前或向下或靠近魚身,並保持身體平衡。此外還有肩帶伸肌和胸鰭條間肌。肩帶伸肌收縮時使胸鰭展開成乾橫狀和向下轉動;胸鰭條間肌收縮時使胸鰭的各鰭條彼此接近。腰帶肌也分淺層和深層的展肌和收肌。展肌收縮可使腹鰭向外轉動,離開魚身;收肌的功能跟展肌正好相反。此外還有提肌和降肌,此兩肌的功能是使腹鰭提起或下降。
3.發電器官:魚類的發電器官,絕大多數的發電器官由橫紋肌演變而來,通常是由許多扁平的細胞叫做電細胞(電板)組成,每個電細胞有神經分布。但發電器官的形狀、大小、位置以及放電的強弱,則是因種而異的。例如生活於大西洋西部沿海的電瞻星魚,發電器官位於眼後,起源於眼肌,其放電電壓通常在1OV以下,最高可達50V。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的電鰩科魚類,全部是電魚,發電器官位於體盤兩側,起源於鰓肌,放電電壓一般是20—80V。生活在南美河流電鰻,發電器官位於尾部兩側,由尾部肌肉演變而來,其放電能力是現在知道最強的一種,最高電壓可達600—800v。更為有趣的是產在非洲淡水的一種長頜魚用尾部的發電器官向四周發射電波,而在背鰭有特殊的器官能感受反射回來的電波,這樣的結構很象個雷達。發電器官在神經的支配下起放電作用,如果受到外界刺激連續放電時,電流將逐漸減弱,最後甚至消失,此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休息才能恢復其放電功能。魚類放電有多種作用,利用其放電進行獵取食物和防禦敵害,探測水下目標,以及作為它和同伴間的聯繫。

消化系統

消化管及連附於消化管附近的各種消化腺所組成、能直接或間接的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
1.體腔和系膜:起源於中胚層,在魚體發育初期為一大的空腔,但在之後的發育過程中,魚類的體腔不久出現一橫隔――圍心腹腔隔膜,把體腔分隔為腹腔、圍心腔兩部分。一、腹腔:容納消化、生殖等內臟器官。魚類的體型不同,腹腔的形狀也不同,例如:鰻鱺—延長形;魴—側扁形。二、圍心腔:容納心臟,較腹腔小。三、系膜:是懸系各個內臟器官的,使它們保持一定的位置,懸系內臟器官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胃脾系膜、精巢系膜。
2.消化管:消化管是一肌肉的管子,自口向後延伸經過腹腔,最後以泄殖腔或肛門開口與體外。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腸等。它們的分界在有些魚類不明顯,可借不同的管徑,不同性質上皮,一些腺體導管的入口加以辨別。一、口咽腔:魚類的口腔和咽無明顯界限,故稱口咽腔,內有齒、舌及鰓耙等構造。一般肉食性種類口咽腔較大,但濾食性種類亦大。一齒
咬住不使其逃脫,有些尚能撕裂、咬斷食物。齒的形狀、大小、數目、排列、利鈍因種類而異,與食性關係密切。⑴齒的性質:a、角質齒:表面細胞角質化; b、真 齒:表皮+真皮。⑵齒的類型:a.頜齒;b.犁骨齒;c.齶骨齒;d.翼骨齒;e.舌齒;f.咽齒。⑶齒的形態:a、犬齒:兇猛肉食性魚類;b、臼狀:多以底棲軟體動物為食;c、門狀:多以低等藻類為食;d、鋪石狀:底棲生物;e、錐狀:肉食,f、絨毛狀:碎食。⑷咽齒:鯉科魚類第五對鰓弓的角鰓骨特別擴大,上生咽齒,基枕骨的角質墊和咽齒相互摩擦而研磨食物,其形態、數目、排列狀態是分類的主要依據。但在稚魚時均為圓錐狀,食浮遊動物。大部分硬骨魚類咽齒和頜齒的發達程度成反比。二、舌:魚類的舌一般比較原始,不能活動,僅為基舌骨的突出,外覆黏膜而成(圓口類的舌富含肌肉,因營半寄生生活而非常發達),有些種類前端游離,如鰻鱺科,有些不遊動,如鯉科。三、鰓耙:位於鰓弓的內側,每一鰓弓上長有內外兩列鰓耙,鰓耙是魚類的一種濾食器官,亦有保護鰓絲的作用。鰓耙數目與食性有關。兇猛魚類一般鰓耙數較少,且粗、疏、短,而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其鰓耙細、密、長。鰓耙數目在分類上有時亦作為分類標誌之一,常以第一鰓弓的外鰓耙數代表某魚鰓耙數。鰓耙數記數用上鰓耙數(咽、上鰓骨)和下鰓耙數(角、下鰓骨)表示。板鰓類不發達,但姥鯊、鯨鯊有密生的長鰓耙。冬天脫落,春天生。
二、食道:魚類的食道短而寬,管壁較厚,大多數的食道內壁具縱行的黏膜褶,以擴大食道容積,並能分泌粘液利於製成食物團吞咽下去,因具有味蕾及發達的環肌,對食物有選擇作用。鯧亞目具食道側囊;魨亞目腹面有一氣囊。三、胃:位於食道後方,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靠近食道的部分為賁門部,連腸的部分為幽門部。胃的形態大小在各種魚是不同的。一般肉食性的種類胃較大。有些種類無胃,如鯉科,食道後雖擴大,但無胃腺。有些種類在胃的幽門部具有一些盲囊,稱為幽門盲囊,可擴大吸收面積,其數目亦為分類指標之一,脂眼鯡約1000,玉筋魚1個。四、腸胃後方的消化管為腸,魚類的各個部分分界大多不明顯,但軟骨魚類的板鰓類的腸可明顯分出小腸和大腸。小腸又分為十二指腸及迴腸,十二指腸較細,在前,迴腸在後,比較膨大,內有螺旋瓣的構造,以增加吸收面積,為腸壁向腸管腔內突出的螺旋形褶膜。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二者以直腸腺為界。腸的長度一般與食性有關,肉食性魚類腸通常較短,如狗魚,一般不及體長一半,而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魚類,腸較長,一般是體長的2-5倍,雜食性種類介於二者之間。五、肛門與泄殖腔: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在此排出體外,一般位於臀鰭前,但位置有變化,有的移到胸鰭附近,如鰈。
3.消化腺:一、胃腺和腸腺。胃腺一般呈單盲囊狀,埋在胃壁中,能分泌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兇猛魚類的胃蛋白酶含量一般較高。除鱈科外,總的來講魚類缺乏真正的腸腺,鱈腸中段具有類似腸腺多細胞管狀腺。二、肝臟:是魚類最大的消化腺,其前端常在圍心腔隔膜的後方,由此向後延伸,有些鯊魚甚至達泄殖腔。肝的形狀與體型有關,如鰻鱺為長形,鰩寬闊,鯉科無固定形狀,彌散在系膜上。一般為黃到褐色,鮟鱇白色,其主要機能之一是製造膽汁,膽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促進脂肪的分解,一般儲藏在膽囊中。膽囊卵圓形或細長,深綠色,圓口類無,軟骨魚埋在肝組織中,硬骨魚明顯。肝還有貯存糖元和抗毒功能。三、胰臟:軟骨魚類的胰臟一般具有固定形態,位於胃的末端與腸相連處,而硬骨魚類的胰臟為一彌散的腺體,常分散在腸的彎曲之間、系膜上,並常有一部分或全部埋在肝臟中,如鯉科,稱肝胰臟。胰臟能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澱粉酶、麥芽糖酶等。能消化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糖類,是重要的消化腺

呼吸系統

呼吸器官的任務是執行血液與外界氣體交換,從外界獲得足夠的氧氣,排除二氧化碳,使體內組織細胞能不斷的進行氧化與分解,產生能量。作為魚的呼吸器官,必須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條件(水中氧氣小於空氣中的):1、具備十分豐富的血管;2、呼吸器官的壁膜必須極薄,氧氣能迅速通過;3、有一適當的“機械裝置”使水能不斷的接觸呼吸面。魚類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此外,還有一些輔助呼吸器官,如:皮膚、口咽腔黏膜、鰓上器官、腸等。
1.鰓:鰓位於弓的外側,新鮮時顏色鮮紅。一、鰓裂:頭後口咽腔兩側的孔裂。板鰓類一般有5對鰓裂,少數6對或7對,硬骨魚5對。1、鰓裂道:相鄰的兩個鰓弓之間的空隙。2、內鰓裂:鰓裂開口於咽喉一側的孔裂。3、外鰓裂:鰓裂開裂於體外的孔裂(硬骨魚有鰓蓋,所以外鰓裂仍在鰓蓋內)。4、鰓蓋裂:鰓蓋後方的孔裂、鰓孔。二、鰓的構造:1、鰓片:鰓弓外方鰓間隔兩側發生的鰓絲狀或板狀突起,為鰓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每一鰓弓上有兩片。2、鰓絲:組成鰓片的絲狀物,排列緊密,使鰓片成梳狀。3、鰓小片:鰓絲兩側長出的互相平行的許多突起,是氣體交換的真正場所。每一鰓小片只有兩層細胞,內包含血管(竇狀隙)。血液與水中間僅隔著血管壁與鰓小片兩層細胞壁。這樣就與氣體交換的機能相適應。4、鰓間隔:位於同一鰓弓上的兩列鰓片之間,軟骨魚類尤其是板鰓類特別發達,長於鰓絲,而硬骨魚類退化,僅殘留基部。5、半鰓和全鰓:鰓弓上每一片鰓片成為一個半鰓,同一鰓弓上的兩列鰓片合稱為一個全鰓。一般魚類有4對全鰓,第5對鰓弓無鰓。軟骨魚類舌弓上有一半鰓,故有9個半鰓。6、偽鰓:許多硬骨魚類在鰓蓋內面具一偽鰓,結構同鰓,但無呼吸功能。另外鱘、板鰓類具噴水孔偽鰓。少數低等硬(鱘)鰓蓋內是舌弓半鰓,是真鰓。7、幼魚呼吸器官(外鰓):有些魚類的幼魚在正式的鰓沒有發達之前,在體外出現鰓片狀構造――外鰓,具呼吸功能,例:板鰓類,從鰓孔伸出:⑴內胚層性外鰓:與真鰓同源,吸收養料;⑵外胚層性外鰓:與皮膚同源,肺魚、多鰭魚。
2.魚的呼吸運動:魚類靠口和鰓蓋的運動,使水進出入鰓部,營呼吸作用,多數硬骨魚類有兩種呼吸瓣,口腔瓣(位於上下頜的內緣),可防止吸入口內水倒流出口外,鰓蓋瓣,可防止水從鰓外倒流入鰓腔。吸水時鰓蓋向外擴張,原來稍伸出的鰓蓋膜在外部水的壓力下靠近了鰓孔,將其關閉得很緊,因而鰓蓋內形成了真空的間隙。張開口,水便由外界進入口咽腔,排水時,口及口腔瓣緊閉,鰓蓋膜張開,鰓蓋內壓,口咽底部上升,水即由鰓裂中排出,呼吸時相鄰兩半鰓的鰓絲末端緊密相接,構成狀似漏斗的鰓柵。
3.輔助呼吸器官:大多數魚類一離開水就會死亡,通常鰓孔大的比鰓孔小的死得快。但有些魚類可以暫時離開水或在氧量極少的水中生活,這是由於它們具有一些能直接呼吸空氣的特殊結構,如皮膚、腸、口咽腔、鰓上器官等,這些魚類大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一、皮膚呼吸:鰻鱺能夠離開水很長時間,可在夜間由水中游上陸地,經過潮濕的草地,遷移到別處水中。這時它們就是以皮膚來呼吸。血液透過極薄的皮膚直接從空氣中進行氣體交換。特別是降河入海產卵的親鰻,就是靠這種方法,由一個水團轉移到另一個水團。鮎、彈塗魚、雙肺魚、黃鱔皮膚血管較多,也有些作用。二、腸呼吸:泥鰍在夏季水溫升高,水中含氧量很低時,會將口伸出水面,吞取空氣。在無氧水中70次/小時。這種呼吸方式主要是腸的作用。在夏季,泥鰍腸壁的柱狀上皮細胞――扁平上皮細胞,細胞間出現微血管,它所吞的空氣可以透過很薄的腸壁與血液交換。多餘的空氣及血液中放出的二氧化碳由肛門排出。
三、口咽腔黏膜呼吸:黃鱔口咽腔內壁的扁平細胞下面布滿血管,可利用它來呼吸空氣,故可在無水的泥洞中幾個月不死。它的鰓退化,平時也依靠口咽腔黏膜協助呼吸。彈塗魚、電鰻的咽喉表皮,也有呼吸作用。四、鰓上器官:鬍子鯰、烏鯉、龜殼攀鱸及鬥魚等的鰓弓一部分骨骼特化成一種鰓上器官,可以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鬍子鯰的鰓上器官是分別由第二及第四鰓弓上的鰓絲突出特化而成,在鰓弓背面呈二簇樹枝狀結構,富含血管,沒有骨骼支持。鰓上器官包藏在鰓腔後背方的鰓上腔內。它在乾燥季節時,營穴居生活,靠這種器官可以數月不死。烏鯉的鰓上器官由第二鰓弓的上鰓骨和舌頜骨內面的骨質突起所構成。骨片上覆有黏膜組織,位於鰓腔上背方的鰓上腔內。鰓上腔四壁覆有一層黏膜,鰓上腔及鰓上器官布滿血管。攀鱸的鰓上器官由第一鰓弓咽鰓骨及上鰓骨特化而成,構造與上同。鬥魚的鰓上器官亦由第一鰓弓咽鰓骨及鰓骨特化而成。
龜殼攀鱸龜殼攀鱸
五、氣囊:囊鰓類有一對管狀長囊,自鰓腔往後穿過脊椎附近肌肉至尾部,內布滿血管,充滿空氣,能在陸上生活一段。大多數魚類一離開水就會死亡,通常鰓孔大的比鰓孔小的死得快。但有些魚類可以暫時離開水或在氧量極少的水中生活,這是由於它們具有一些能直接呼吸空氣的特殊結構,如皮膚、、口咽腔、鰓上器官等,這些魚類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一、皮膚呼吸:鰻鱺能夠離開水很長時間,可在夜間由水中游上陸地,經過潮濕的草地,遷移到別處水中。這時它們就是以皮膚來呼吸。血液透過極薄的皮膚直接從空氣中進行氣體交換。特別是降河入海產卵的親鰻,就是靠這種方法,由一個水團轉移到另一個水團。鮎、彈塗魚、雙肺魚、黃鱔皮膚血管較多,也有些作用。二、腸呼吸:泥鰍在夏季水溫升高,水中含氧量很低時,會將口伸出水面,吞取空氣。在無氧水中70次/小時。這種呼吸方式主要是腸的作用。在夏季,泥鰍腸壁的柱狀上皮細胞――扁平上皮細胞,細胞間出現微血管,它所吞的空氣可以透過很薄的腸壁與血液交換。多餘的空氣及血液中放出的二氧化碳由肛門排出。三、口咽腔黏膜呼吸:黃鱔口咽腔內壁的扁平細胞下面布滿血管,可利用它來呼吸空氣,故可在無水的泥洞中幾個月不死。它的鰓退化,平時也依靠口咽腔黏膜協助呼吸。彈塗魚、電鰻的咽喉表皮,也有呼吸作用。四、鰓上器官:鬍子鯰、烏鯉、攀鱸及鬥魚等的鰓弓一部分骨骼特化成一種鰓上器官,可以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鬍子鯰的鰓上器官是分別由第二及第四鰓弓上的鰓絲突出特化而成,在鰓弓背面呈二簇樹枝狀結構,富含血管,沒有骨骼支持。鰓上器官包藏在鰓腔後背方的鰓上腔內。它在乾燥季節時,營穴居生活,靠這種器官可以數月不死。烏鯉的鰓上器官由第二鰓弓的上鰓骨和舌頜骨內面的骨質突起所構成。骨片上覆有黏膜組織,位於鰓腔上背方的鰓上腔內。鰓上腔四壁覆有一層黏膜,鰓上腔及鰓上器官布滿血管。攀鱸的鰓上器官由第一鰓弓咽鰓骨及上鰓骨特化而成,構造與上同。鬥魚的鰓上器官亦由第一鰓弓咽鰓骨及鰓骨特化而成。
4.鰾:大多數硬骨魚類的體腔上部,消化道與脊椎間有一大而中空的囊狀器官—鰾,內充滿了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等一、鰾的構造:多數魚類的鰾是單個囊狀構造,不少種類可分為兩室,也有三室的。其前後室有孔相通。鯡形目、鯉形目等的鰾有鰾管與食道相通,稱之為喉鰾類,鱸形目等的鰾管退化,稱之為閉鰾類。閉鰾類的鰾前腹面內壁有紅腺(氣腺)及微血管網,紅腺能分泌氣體,鰾內氣體由此產生。鰾的後背方有一個較薄的卵圓窗,此處有環肌及輻射狀肌,窗內布滿血管,當輻射狀肌收縮時,卵圓窗面積擴大,此時鰾內氣體通過卵圓窗滲入鄰近的血管中,當環肌收縮時,卵圓窗縮小時,停止呼吸氣體。紅腺的形態依種類而異,如大黃魚腹面有7-8個花朵狀;鱸為樹枝狀。喉鰾類也有氣腺和氣體呼吸區。圓口類和軟骨魚類都沒有鰾,真骨魚類的鰾比較複雜,有些不發達或不存在,尤其是底棲魚類如比目魚。泥鰍的鰾很小,包在骨質囊中。淡水密度小,淡水魚鰾占整個身體體積的7-11%;而海水魚鰾占整個身體體積的4-6%。
二、鰾的機能:1、比重調節:在不同深度借放氣或吸氣來調節魚體比重,使其和周圍水的比重一樣,可毫不費力的停留在水的各層,在緩慢升降有用,急速時反成妨礙。但鰾只能幫助升降,升降運動主要靠鰭和肌肉。如馬鮫、鮪魚。2、呼吸的作用:肺魚、多鰭魚、雀鱔弓鰭魚的鰾有肺的功能,內有許多小氣室,其又分為許多小泡,可直接呼吸空氣。肺魚在夏季枯水季節鑽入洞穴中,體外分泌粘液形成一個“繭 ”,其上有一個小孔,可透入空氣,此時它處於“夏眠”狀態,完全以鰾呼吸,可達數月之久,待雨季來臨,“繭”溶化,又回到水中生活。3、感覺機能:魚在受到壓力變化時,鰾中氣體壓縮或減稀,鰾能起到測壓計或水中傳聲器的作用。有些魚鰾與內耳發生聯繫,往往有較強的聽覺和感覺壓力的能力。例如:沙鯔魚鰾的前端有兩條細管與內耳相連,鯉科的韋伯氏器等。4、發音作用:能對附近器官所產生的聲音起共鳴的作用,如鱗魨科匙骨與後匙骨相摩擦及咽齒摩擦而發聲時,鰾能起共鳴作用,使聲音擴大。鰾管放氣時往往會發出聲音,如歐洲鰻鱺及一些鯉科魚。另有一些魚如大黃魚、小黃魚具有特殊的發音肌,在鰾的外面附有兩塊長條狀色稍深的肌肉,稱為鼓肌。此肌收縮時,使鰾發出咕咕聲,為集群。漁民根據音調音量能判斷魚群的種類、大小、距離,甚至雌雄。

分類概念

世界上魚的種類共約2萬餘種。其中圓口綱約73種,軟骨魚綱約800種,硬骨魚綱約2萬種左右。中國魚的種類3000種左右。其中海水魚類約2100餘種。淡水魚類1010種左右。魚類分類學就是要對如此繁多的種類進行分門別類,摸清他們的系統演化關係。它的基本任務不僅要識別魚類,鑑定名稱,而且要探討魚類彼此間的相同相異及它們相同相異的程度,進而研究物種的親緣關係和分類系統、物種的起源、分布中心及魚類進化的可能過程與趨向等。它是進行漁業研究的一種必要的基礎知識,在進行魚類資源調查,開發新的漁業對象時,都必須對所研究的對象予以分類上的認識。
1.魚類分類的階元和範疇:魚類分類的階元與其他生物的分類方法相同,在脊索動物門下,分為亞門、總綱、綱、亞綱、總目、目、亞目、總科、科、亞科、屬、亞屬、種及亞種。其基本單位是物種,由相近的種合成一級比一級大的階元。
一、種(species)的定義:形態學:同一物種在形態構造上應有相同的特徵。生物學:生理上的相似是主要的,也就是說,在自然狀態下,種是能夠相互配育的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它這樣的類群在生殖上相互隔離。鑑定物種有兩個基本要求:⑴特徵分明(間斷性),沒有中間類型;⑵特徵穩定(不變性)。物種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元,因而也是分類的基本階元,通過種間間斷而隔離發展,間斷性是相對的,有種間的基本間斷,還有屬級、科級、目級等較大間斷。綜上所述,物種的定義是: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又間斷的種群所組成;物種是進化單元,又是分類單元。亞種是種以下僅有的分類階元,又是種類繁殖單元,亞種有一定的形態特徵和地理分布,是種內個體在地理上和生殖上充分隔離後所形成的種群。亞種間可交配。
一、屬的概念 Genus:屬是一個聚合的分類學階元,包括一個或一群推測起來在系統發育上具有共同的形態特徵相區別。科與科之間有確定的間斷、科的分布不少是泛世界性的。受模式屬限制,如模式屬名變動,則科名也要變動,根據國際命名法規,科這一級是各階元中在命名法上受到實際的屬、種和模式標本所限制的最高一級階元。二、目、綱、門的概念 order class phylum:目、綱、門已被證實為分類體系中最穩定的階元,象屬、科那樣,它們之間也有間斷。不受模式屬、種的限制。綜上所述,屬是一群相關的種,科是一群相關的屬,目是一群相關的科,每一個這樣的類群是由下一級較低的單元所組成。這些單元具有一系列生物學和結構上的性狀使有別於其他類群。根據一般慣例,目、科等學名均用一定字尾來表示,一般採用貝爾格的意見。
2.命名法:世界各地由於語言不同,給魚起了不同的名稱,如鯉英文為carp。國內各地由於方言不同,也有這種情況。如白鰱、鰱子、扁魚、胖頭等,給相互交流帶來麻煩。因此有必要使用一種統一的名稱。國際上現採用林奈氏Linne1758年在《自然系統》中提出的“雙名法”作為學名,即屬名+種名+原始定名人的姓。拉丁文屬名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種名用斜體字,最早定名人的性始終保持。
優先律:命名法和優先權自1759年起生效,故物種的命名,應依據優先權律,用其最初命名的有效名稱,而對一些學名廢除。ex 同物異名,在定名時,由於文獻掌握不夠等原因,同一種定了不同名,命名法規定,任何一個種名都以最早訂立的有效種名為準。異物同名(同屬中)、無物命名。另外,我們在一些雜誌上還可看到,在種名後有n . sp . 或 sp . nova . species 新種或屬名+sp. 此為未定種。如鰟鮍 Rhodeus sp,單名制:Leucisucs Cuvier;三名制: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Bloch)模式標本(Type):在原始描記發表時由原始命名者所指定或示意作為“模式標本”的單個標本,新種以此來描記。應選用完好的。
3.分類的主要性狀和術語:目前仍以形體構造為主,以魚類在形態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或相異性總和為基礎。大的方面:D棘,V、P位置、鱗類型、骨骼等。具體鑑定時,常用主要性狀和術語:可數性狀:鰓耙數、鰭式、鱗式、咽齒數、幽門盲囊數、脊椎骨數、須。可量性狀:各部位量度、比值。其它,外部:口的位置、須的位置、腹棱、體色、斑點。內部:腹膜顏色、鰾的形狀、齒的形狀及骨骼。骨骼非常重要,因其不易受外界影響,變化較緩、較小。此外,生活習性、地理分布也要參考。
4.魚類分類系統:繆勒(Muller,J.,1844)提出的分類系統是最早的科學分類體系,他將魚列為脊椎動物中的一個綱。貝爾格(Berg,L . S .,1944,1955)在《現代和化石魚形動物及魚類分類學》一書中所提出的分類系統,是近代較完善的一個分類系統。他將現生和化石魚形動物和魚類分成12綱,119目,每一綱、目和科都有特徵描述。在貝爾格基礎上,1971年拉斯和林德貝爾格在《現生魚類自然系統之現代概念》一書中提出了新的分類系統,將現生魚類分成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但因篇幅所限,未將魚形動物包括在內。
5.下屬分類:
無頜總綱 Agnatha
盲鰻綱Myxini
鰭甲魚綱Pteraspidomorphi
頭甲魚綱Cephalaspidomorphi
有頜總綱 Gnathostomata
盾皮魚綱Placodermi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棘魚綱Acanthodii
肉鰭魚綱Sarcopterygii
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