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翅(海產品)

鯊魚翅(海產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鯊魚翅在民間通常以“魚翅”簡稱。作為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始見於《宋會要》,是山珍海味中的一種,“鮑參翅肚”中的“翅”所指的正是魚翅。魚翅以鯊魚的鰭製成,通常與雞湯等煮成魚翅羹。有說中國人食用魚翅的習慣源於鄭和。《本草綱目》載“(鮫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香港則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魚翅轉口站及銷售點。日本亦有生產人造魚翅(素翅)。鯊魚翅本身無味且營養價值較低,但由於人們長時間捕殺鯊魚獲取魚翅,如今鯊魚已經因此岌岌可危,這對海洋平衡產生了負面影響。

基本介紹

簡介:,爭議,

簡介:

在浩瀚的海洋里,被稱為“海中霸王”的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鯊魚的種類很多,世界海洋中至少有350多種,在中國海就有70多種。大部分鯊魚對人類有利而無害,鯊魚的確有吃人的惡名,但並非所有的鯊魚都吃人,只有30多種鯊魚會無緣無故地襲擊人類和船隻。
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鯊魚食肉成性,兇猛異常,連“海中之王”鯨魚見了它也得退避三舍。它那食餌時的貪婪兇殘本性,給人們留下了可怕的形象。因此,一提起鯊魚,人們往往會有談虎色變之感。鯊魚捕捉食物更比老虎高出一籌,它可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嗅覺,探測食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而老虎只是用眼睛和鼻子尋找食物。
鯊魚的鼻孔位於頭部腹面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溝,連線在鼻口隅之間,嗅囊的褶皺增加了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面積。有人測定,1米長的鯊魚的嗅膜總面積可達4842平方厘米,因此鯊魚的嗅覺非常靈敏在幾公里之外它就能聞到血腥味,海中的動物一旦受傷,往往會受到鯊魚的襲擊而喪生。
鯊魚一般只吃活食,有時也吃腐肉,食物以魚類為主。有人在鼬鯊胃中發現了海豚、水禽、海龜、蟹和種魚類等;在噬人鯊胃中曾取出一頭非常大的海獅雙髻鯊的食物是魚和蟹;護士鯊星鯊的餌料以小魚、貝類、甲殼類為主。
鯊魚在尋找食物時,通常一條或幾條在水中游弋,一旦發現目標就會快速出擊吞食之。特別是在輪船或飛機失事有大量食餌落水時,它們群集而至,處於興奮狂亂狀態的鯊魚幾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為爭食而相互殘殺。
鯊魚屬於軟骨魚類,身上沒有魚鰾,調節沉浮主要靠它很大的肝臟。例如,在南半球發現的一條3.5米長的大白鯊,其肝臟重量達30公斤。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鯊魚的肝臟依靠比一般甘油三酸脂輕得多的二醯基甘油醚的增減來調節浮力。
曾有一則錯誤的傳聞這么說:“鯊魚極少患癌症,即使把最可怕的癌細胞移植到鯊魚體內,鯊魚仍安然無恙。因為它的細胞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抑制癌物質,而且還能使癌物質逆轉。”
事實上,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看,魚翅(即軟骨)並不含有任何人體容易缺乏或高價值的營養。2012年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魚翅因為含有高濃度神經毒素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症。研究顯示魚翅被水銀污染的程度高達70%,可能造成男性不育,損害中樞神經及腎臟,引起胎兒的畸形,產生血液疾病。
時至今日,全世界主要的魚翅消費依舊集中在東南亞。而如果魚翅真的可以抑制癌症,那么全世界財富集中的美國和歐洲早就對這種食物趨之若鶩了。事實是:在科學比較發達的歐美地區,早已經證實魚翅不僅對癌症沒有任何效用,反而對人體健康有害。
[pre]鯊魚屬於軟骨魚綱,生活在中國的就有70餘種。 海南萬寧市神州半島的碧海情深景區飼養的150多頭鯊魚屬於護士鯊和白鰭鯊。還有,淡水鯊魚(藍、白鯊),黑鯊.中國南海海域分布著軟骨魚綱的8 個目,17個科,93種鯊魚.

爭議

魚翅的爭議
反對食用魚翅的聲音指出,因為魚翅的價格甚高,吸引世界各地漁民爭相在海中捕殺鯊魚。由於鯊肉價值很低,因此魚翅漁業者在捕鯊後,僅割下鯊魚的鰭部分,便將鯊魚拋回海中以保持更多的空間存放價值更高的魚翅。這些鯊魚並不會立刻死亡,但會因失去游弋能力窒息而死,或者被其他鯊魚捕食。部份關注動物及生態團體落力宣傳請求大眾不要吃魚翅,主要原因不僅是捕殺魚翅的過程殘忍,更因為由此導致鯊魚總數大幅減少——30年來下降了90%。大量捕殺海洋生態系統金字塔頂端的鯊魚,也會導致大量中小型魚類因失去天敵而數量暴增,從而嚴重打亂整個海洋生態平衡
現時魚翅主要來自並未瀕危的藍鯊青鯊,但現時捕鯊地區未有對瀕危品種立法禁捕, 故對瀕危品種已構成重大的生存威脅。專家指出隨中國經濟起飛, 魚翅需求已大幅上升, 故對整體鯊魚將構成重大的生存威脅。
各界反應
2009年12月18日,“護鯊大使”姚明,“攜手同心,無限生機——姚明攜手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護鯊公益廣告全球投放”儀式在上海舉行。在儀式上,姚明攜上海男籃鄭重發出宣言:“拒吃魚翅,保護野生動物,從我做起!”
2010年5月28日,美國夏威夷州州長林格爾簽訂法案,並獲得參眾兩院通過,禁止餐廳出售及嚴禁民眾買賣魚翅。違者會被罰款5,000至15,000美元,三犯者除罪款外更會判監一年。
2011年2月14日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矽谷華裔方文忠和南加州眾議員霍夫曼在州眾議院聯合提出AB376議案,9月先後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獲得通過,從2013年起禁止出售、擁有和銷售魚翅,議案已送交州長傑瑞·布朗,等候簽署成為法律。
2011年10月,台灣公布2012年禁止進口淨鯊魚鰭。
2011年10月25日,加拿大多倫多市議會續Brantford市、Oakville市及密西沙加(Mississauga)市通過禁售魚翅的法律。
2011年11月21日,香港半島酒店宣布由2012年1月1日起暫停供應魚翅菜式,是香港首家全面停售魚翅的酒店食肆,但之前已確認菜式的酒席則不受影響。
2011年3月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人大代表丁立國郭廣昌聯合三十多位人大代表提出《要求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規定的建議》,提議通過立法手段,禁止魚翅貿易,保護海洋生態平衡。
2012年1月17日,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旗下酒店、餐廳及宴會場所全面停售魚翅食品。
2012年6月29日,網上有訊息稱中國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已採納丁立國等人提出的《要求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規定的建議》,正式發函(國管函(2012)21號)給丁立國。同年7月2日,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確認了該傳聞的真實性,表示將在三年內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2012年7月20日,中國水產加工協會主辦的“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在北京舉行。業內人士反對“吃魚翅導致鯊魚面臨生存危機”的說法,認為中國漁民捕撈經濟魚類的同時,不可避免兼捕了鯊魚。魚翅消費非但不是對瀕危物種的消費,而是廢物利用。
2013年5月7日,美國紐約州參議院以全票通過了禁止魚翅貿易的提案。
拯救鯊魚,拒絕消費魚翅,並非文化異相。
4億年以來,正是由於鯊魚的存在,才使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維持穩定,從而塑造了這個世界以及整個陸地的生命史。可是,這一存在於地球幾億年的古老的物種,如今卻遭遇滅頂之災。由於魚翅交易所帶來的暴利,大批鯊魚被捕殺,由於對於鯊魚缺乏科學的認識,捕殺鯊魚的行為並未受到過多限制,鯊魚正在以驚人的數目銳減。
有個別論述說,“ 鯊魚在西方社會被大量捕殺,獵取其中的魚油等成分,其魚翅被大量丟棄,但是美國等地禁止食用魚翅。” 事實並非如此。西方社會已經開始大規模或者全面禁止對鯊魚的捕獵。
以下內容源於 百度文庫 - 專業資料 - 《大白鯊及鯊類現狀》
如今完全禁止捕鯊的有哥斯大黎加、巴西、加拿大和阿曼等國。美國已頒髮禁止在大西洋、夏威夷、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的領海捕鯊。澳大利亞禁止全聯邦所有捕鮪魚的漁船捕鯊,禁捕範圍自海岸算起為200 - 300平方海里,禁止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和南澳大利亞三州的一切漁船捕鯊,但在南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領土和領海範圍內不可禁止,也包括全聯邦的非鮪魚的海洋漁撈。 這一切對鯊魚的保護法規,並非單單針對魚翅業。
有些國家開始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防止本國領海內鯊魚的滅絕。2001年,剛果共和國在其領海內實施全面禁止捕鯊。印度推行類似的禁捕法令,但由於商界和捕魚者的強烈的參議和申訴,未能全面地執行。
英國政府正計畫就鯊魚保護計畫與CITES 在2000 年進行接觸,尋求將Bassking鯊魚例如第二類保護動物並禁止這種鯊魚製品的交易。澳大利亞政府建議將大白鯊列入世界第一類保護動物名單,並在全世界禁止大白鯊製品的交易。虎鯊如今在美國、宏都拉斯、馬來西亞、印度、泰國、馬爾地夫和其他許多國家受到保護。這個品種也將由於強烈的呼籲而被列入第一類保護物種名單。
原形態
1.白斑星鯊,體細長,一般在1m以內。頭寬,吻稍厚,前端鈍。眼橢圓形,瞬褐平橫外露,眼後有小型噴水孔。鼻孔位於口至吻的1/3處,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有唇褶,上唇褶寬扁而長,下唇褶狹而短。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鰓孔5個,前3個較寬,比眼徑較大。最後2個較狹,位於胸鰭上方。背鰭2個,第1背鰭約於體腔中部上方,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2背鰭稍小,形狀相似。臀鰭小,起點約與第2背鰭基底中部相對。胸鰭中大,始於第5鰓孔下方,後緣斜直或微凹。腹鰭位於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內角較尖。尾鰭狹長,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部微突,中後部有一凹缺,後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沿側線及側線上方散布著許多不規則的白色斑點;鰭褐色,邊緣較淡,下側面和腹面銀白色。
2.體細而延長,體長1m左右。頭平扁,吻中等長,背視近三角形。眼橢圓形。鼻孔寬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狀突出,出水孔半露。口頗小,三角形,兩側斜行,前端圓鈍,下頜稍短,口閉時上頜牙全露,下頜牙只在縫合處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細而較長,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噴水孔小,橫橢圓形,兩端尖,位於眼角下後方。鰓孔5個,狹小,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背鰭2個,第1背鰭頗大,較後位,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2背鰭稍小,上角鈍圓,後緣深凹,下角延長尖突。腹鰭比第2背鰭稍小,鰭腳平扁延長。胸鰭中等大。體背側面為褐色,腹面白色,各鰭紫褐色,後緣較淺淡,體無白色斑點。
3.體較細長,體長1-1.5m。頭寬扁而長,吻長,前緣窄尖。眼橢圓形,無瞬膜,鼻孔中等大,幾平橫,口淺弧形,近於橫列,上唇褶寬扁,下唇褶較短。齒上下頜同型,下頜齒稍寬。噴水孔腎形,頗大,鰓孔5個頗小。背鰭2個,各具1硬棘。第1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後,第2背鰭小,距腹鰭較近。臀鰭消失。胸鰭頗寬大,鰭端伸達第1背鰭硬棘下方。腹鰭近方形,位於兩背鰭之間的後半部下方。尾鰭寬短,帚形,上葉發達,下葉後部無缺刻。體灰褐色,腹面白色,幼體背面及上側面具圓形或長形白斑2縱行,隨年齡增長而白斑減少,成體僅在上側留存幾個不顯明白斑。各鰭暗褐色。
等級分布
魚翅按顏色分,有黃、白、灰、青、黑、混(黃白色)等六種,其中以黃、白、灰三色較優。由於產地和焙制方法不一,又有淡水翅鹹水翅之分。淡水翅系用日光曬乾,或用石灰水浸漬而成,質量較好;鹹水翅用鹽水浸漬,質量次於淡水翅。魚翅還可按形態完整與否分類。漲發後成為整隻翅的稱為排翅,為上品;漲發後散開成一條一條的叫散翅,為次品。
魚翅主要產於我國沿海的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山東等省及南海諸島。日本、美國、印尼、越南、泰國等地均產。一般來說,進口魚翅以菲律賓的呂宋黃為上品。
營養
魚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為鯊魚的鰭含有一種形如冬粉狀的翅筋,其中含80%左右的蛋白質,還含有脂肪、糖類及其他礦物質。魚翅是比較珍貴的烹調原料,但營養價值不十分高,因魚翅所含的蛋白質缺少一種必需的胺基酸(色氨酸),是一種不完全蛋白質。
來源
鯊魚翅鯊魚翅
藥材基源: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棲息於近海。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卵胎生,每產10餘仔。
2.棲近海暖溫水域。主要食甲殼動物。胎生,每胎產10餘仔。
3.棲息於近海沿岸區域,適溫為6-14℃,隨水溫季節變化而回遊,主食小型魚類及無脊椎動物。卵胎生。每胎產10-13仔。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於黃海和東海等水域。
2.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3.我國分布於黃海和東海。
鯊魚翅(海產品)
化學成份
鰭含彈性素(elastoidin)及多種胺基酸。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腎;肺;胃經
【功能主治】益氣;補虛;開胃。主虛勞;胃虛;腹瀉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或煅炭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現代醫學解釋】科學研究者證實,一碗魚翅的營養價值並不比一顆雞蛋多。
【毒性和有害成分】
有害成分一個環境調查組的研究表明,在鯊魚魚翅湯內含有高濃度的毒性物質──水銀,而水銀對人高級神經系統有害。在對曼谷銷售的鯊魚魚翅進行的兩項隨機檢測毒性試驗表明,魚翅這種美味高檔的營養品被水銀污染的程度高達70%,含有可被人體吸收的水銀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許含量42倍。而水銀的來源是未被處理過的廢水。澳大利亞紐西蘭也向國人提出警告,特別提醒那些懷孕的婦女儘量不要食用鯊魚肉。因為攝入過量的水銀會對孕婦和她們的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會影響孩子大腦和神經細胞的生成。魚翅中的水銀成分大都來自污染的海水,而鯊魚在食物鏈中處於最高的位置,因此它們體內的水銀成分總是能夠越積越多。
鯊魚翅鯊魚翅
當今人們視魚翅為美味佳肴、滋補佳品,出現了吃“魚翅熱”。據統計,這次由市科協、國際野生動物協會和廣州海洋館聯合舉辦的科普掛圖展示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市民重新了解鯊魚、不吃魚翅。
廣州市海洋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一項有關魚翅的研究。研究發現,魚翅含有水銀或其他重金屬的分量均比其他魚類高很多。這是因為人類把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不斷地排入海洋,使得海水中水銀和其他重金屬含量較高,海洋生物也隨之受到影響。鯊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體內往往會積累大量的污染毒素。而水銀除了可能造成男性不育外,若人體內含量過高還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及腎臟。因此,多吃鯊魚肉、魚翅可能會對人體有害。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今晨報導,一項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製作魚翅不僅讓大量鯊魚瀕臨絕種,而且還因為含有高濃度神經毒素,可能會導致老年痴呆症
報導稱,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海洋藥物》雜誌上,美國邁阿密大學科學家經過分析佛羅里達州海域的鯊魚鰭後發現,鯊魚含有高濃度的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這是一種與腦退化症和葛雷克氏症有關的神經毒素。專家認為,食用鯊魚肉與鯊魚軟骨,都可能會危害食用者健康。
科學家們共測試了7種鯊魚,分別為黑吻真鯊、黑鰭礁鯊、窄頭雙髻鯊、牛鯊、大雙髻鯊、檸檬鯊與護士鯊。這些鯊魚肉樣品中的BMAA濃度為每毫克144到1838奈米克,這樣的濃度跟老年痴呆和葛雷克氏症患者腦中發現的濃度相當。
研究人員稱,樣本中的BMAA濃度令人擔憂,而且它不只是在魚翅,也在人類攝取的保健品等其他食物當中。儘管如此,每年仍有多達7000萬隻鯊魚的魚鰭遭割除,然後扔回海里死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有助勸阻割除鯊魚的行為。
這種神經毒素能破壞神經
鯊魚翅(海產品)
“β-甲氨基-L-丙氨酸的結構和胺基酸有些類似,但比胺基酸里的丙氨酸多了甲氨基,就變成了不能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了,且具有神經毒素。”武警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劉慶春說。 這種神經毒素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壞,進而導致肌肉萎縮,影響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最終不能吃飯而死亡。但β-甲氨基-L-丙氨酸這種物質並不常見,因此其毒性致死量並沒有一個標準。
這種物質可存在於蘇鐵科植物種子中,被發現於鯊魚身體中,那么食用就可能對身體有危害,我們最常見的跟鯊魚有關的食物就是魚翅。
少吃魚翅
IUCN鯊魚專門小組的專家茱莉亞·鮑姆博士在美國波士頓參加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時透露了將鯊魚列入瀕危物種名單的計畫。鮑姆是美國聖迭哥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海洋生態學專家,她在會議上說:“我們的海洋中的鯊魚將要消失殆盡,而且這個問題是全球性的。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措施,那么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很可能看到數種鯊魚滅絕。”
社會觀點
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魚翅,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它和鯊魚有何關係。魚翅,在中國,從來就不只是一道菜這么簡單。2012年6月底,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就明確表示,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有人說,一場關於魚翅的“戰爭”剛剛開始。
劉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魚翅的消費群體一般比較高端,主要集中在有錢的商人、官員和明星藝人。“我們就是定位在1%的人群,可以消費得起我們這個產品。”
一些高檔餐飲企業對於魚翅的態度開始發生改變。
1月,豪門吉品餐飲集團向太原市民免費發放魚翅湯。公司董事長表示,為保護鯊魚,該企業決定自2012年元旦起放棄魚翅產品,但因庫存太大,銷毀可惜,於是將其免費送給市民品嘗。
南京、西安、杭州等地都有少數酒店宣布停止魚翅供應。而這種變化,和以姚明拒食魚翅公益廣告為代表的民間環保行動有很大的關係。
日益激烈的“魚翅戰爭”姚明“拒食魚翅”公益廣告的廣告主是世界野生救援組織(WildAid)中國辦公室(下稱“WildAid中國辦公室”)。這是一家全球性的環保志願者組建的非營利組織。WildAid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子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為了提高公眾的動物保護意識,2006年WildAid中國辦公室邀請姚明拍了公益廣告,並擔任護鯊大使。此外還邀請了李寧、郭晶晶等體育明星做了保護動物的公益廣告。
北京魚翅消費一天一個億北京魚翅消費一天一個億
越來越多的演藝明星和知名企業家的參與,無疑讓“拒吃魚翅,保護鯊魚”的呼籲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
2009年4月,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WildAid中國辦公室等聯合發起的公益倡議行動中,柳傳志、王石、馬雲等數百名企業家呼籲,從自身做起,“保護鯊魚,拒吃魚翅”,用行動影響魚翅的主力消費群體,並簽署了“我不吃魚翅;我不以魚翅為禮品送人;積極以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的承諾。
2011年8月,俏江南集團總裁汪小菲在其微博上發起拒絕食用魚翅的行動,並表示,從10月開始,俏江南的新選單中取消一切和魚翅相關的菜品。此舉得到了舒淇、王菲、蔡康永等眾多明星的支持。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微博上表示,簽名支持全國政協委員、雅昌企業(集團)董事長萬捷關於“拒吃魚翅”的提案。丁立國等30多位人大代表還共同提交了《禁止公務宴請和消費魚翅案》的議案。
子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4年WildAid中國辦公室成立時,很多中國人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概念。近幾年,中國在環保方面進步明顯,發展速度之快不可思議。比如2005年我們做了一個調查,75%的人都不知道魚翅就是鯊魚的魚鰭,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又做了調查,56%的人表2011年4月,中國IT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據媒體報導,開會之前,深圳市政府就向論壇組委會表示,“大家放心來,深圳市政府的宴會上沒有魚翅。”
2012年6月初,全國鯊魚製品的集散中心蒲岐鎮所在的浙江省樂清市出台公務接待新規定:魚翅、鮑魚不上席。
2012年6月底,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明確表示,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示都看到了我們關於保護鯊魚的公益廣告,其中82%的人表示拒食魚翅或減少食用魚翅。這次特別鼓舞人心的是,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出來發聲之後,絕大多數的媒體和公眾表示支持拒食魚翅。”
而在“魚翅之都”香港,抵制魚翅的風潮則更加猛烈。2010年,香港花旗銀行推出“刷信用卡魚翅打折”活動,引發輿論聲討,該活動只得草草收場。自11月香港半島酒店集團宣布停售魚翅至今,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已有112家企業與機構承諾停止吃魚翅。
這無疑讓魚翅相關行業感覺到了些許寒意。
業內寒意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一些環保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亞洲是魚翅的最大市場。在全世界的魚翅主要進口地中,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2000年到2005年,鹽漬乾制鯊魚鰭的進口量排名中,前三位分別是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大陸地區和中國澳門地區。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翅轉口貿易中心,根據海洋環境保護組織(Oceana)和國際著名生態學期刊EcologyLetters資料顯示,全球魚翅貿易量中有50%以上要經過香港。
2005年,香港進口了5776噸的乾制魚翅和4572噸的冷凍魚翅。深圳東門海味市場的一位批發商表示,魚翅的批發價格在1200元至2500元/斤。以2000元/斤的價格粗略估算,2005年,香港進口的魚翅總額超過400億元。
浙江省樂清市蒲岐鎮有“中國鯊魚加工基地”之稱。有媒體報導稱,每年被捕獲後進入中國的鯊魚90%會被送到這座僅11平方公里的小鎮上,在20多家鯊魚廠進行加工;2010年全鎮水產業年產值4億元,其中,鯊魚加工占去1個億,魚翅是最值錢的,占利潤的70%以上。
長期從事鯊魚保護和研究工作的山東大學(威海)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的魚翅主要靠進口,國內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魚翅主要的收益流到了貿易商、加工商和末端食品提供商那裡,魚翅效益驚人,幾乎是暴利。”
在深圳東門海味市場和福田農批市場,魚翅的價格五花八門,最低10多元/斤,最高上萬元/斤。一位批發商告訴記者,魚翅有兩種:真魚翅和人工合成翅。真魚翅的批發價一般來說在1200元~2500元/斤。人工合成翅也叫素魚翅,由澱粉做成,一斤售價20元,銷量很好,平均每天都能賣出去幾百斤。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般的飯店大多採購的魚翅價格在600元至800元/斤,一碗貨真價實的魚翅湯成本價大約在60元左右。而20元一斤的素魚翅做出的魚翅湯,一碗的成本只有幾元錢。國內市場上消費的魚翅中,約四成是“素魚翅”。魚翅業的暴利不在加工、批發環節,而在餐飲業。
廣州一德路,被稱為東南亞最大的海味乾貨批發市場。“現在大環境不好,一邊是成本上漲,一邊是魚翅賣不出價,利潤率低到只有5%~10%。”廣州市海味乾果行業商會秘書長伍惠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0多年前,一德路占全國海產品交易量的70%,而現在的銷量不到當初的一成。”
香港海產品進出口貿易商會生態保護委員會的負責人林丁貴稱,香港約有1萬人從事魚翅貿易行業,不少同行生意做少了,有的還轉了行。
除了鯊魚數量的減少,民間環保人士的抵制魚翅行動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魚翅的銷量。
由民間公益組織倡導的“中國零魚翅”活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幾年,香港的政府部門及一些社團、個人聚餐都主動減用魚翅,多用燉湯代替。香港魚翅銷售額下跌約15%。
《紐約時報》調查發現:2011年夏季,魚翅在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三地的銷售量銳減三分之一;因需求持續低迷,魚翅的批發價已下跌20%。種種跡象表明,魚翅產業中心地(香港)的保護行動已經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5月,香港海產品進出口貿易商會(MPA)針對香港環保組織向香港政府請願、希望出台公務宴請拒絕魚翅的行為,進行公開抗議。
7月,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下稱“中國水產協會”)主辦的“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在北京舉行。會上,一些專家表示,中國沿海的鯊魚捕撈都是兼捕所得,不存在專門捕撈鯊魚的作業,鯊魚基本保持了種群數量的平衡。此外,只要有經濟魚類的捕撈,就必然會有鯊魚的捕撈,被撈獲的鯊魚基本上無法再存活,不利用它反而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有人說,國內魚翅行業開始反擊了。
保護鯊魚
在北京舉行的一個“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主辦方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認為中國傳統魚翅消費文化受到了國際社會不公正的評價,給廣大消費者造成了誤解,使中國漁業的國際形象受到損害。若拒食魚翅將是一種極大的浪費。(2012年8月16日《廣州日報》)
魚翅是不是飲食文化傳統?吃魚翅的人主要是亞裔華裔,而魚翅一直都被視為名貴食材,從這一點上講,魚翅作為飲食文化傳統,毫無問題。
那么,魚翅究竟是不是該被拋棄呢?筆者認為,任何傳統飲食是否應該被拋棄,並不取決於它是否有營養,如果那樣,中國的月餅早該當“糟粕”被拋棄了。殘忍也只是反對者找出的虛偽藉口,因為鯊魚捕撈在肉類加工行業里根本排不上殘忍。水產商們也通過分析鯊魚價值指出割鰭棄鯊並不存在,如果反對者認為割鰭棄鯊是普遍現象,就需要拿出證據。歸根結底,一個文化傳統是否應該被拋棄,主要看其是否違背道德、正義和環保這些硬性因素。(如果這樣,那么中國女人裹腳、文人寫八股文這些傳統是可以保留的了?因為這不違背道德,女人裹腳是符合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審美,八股文是一種文學體裁而已,這些就不該摒棄?魚翅之所以被視為名貴食材,它本身的價值是微乎其微甚至沒有,一切都因為中國人這種早應該被拋棄的虛榮、奢侈到糜爛的“傳統”。)
例如,筆者也一直反對西方人吃鵝肝、吃魚子醬(真正的高檔魚子醬只能活取自三種稀少的魚類)。但是,法國人最終證明腫大的鵝肝是“鵝變異的結果”,並非讓正常的鵝得脂肪肝,然後總統先生出面支持了這個法國“文化傳統”,筆者也只能接收這個說法。至於魚子醬,也沒人管,大佬們仍然該吃就吃。
關於鯊魚捕撈的數字問題,是支持食翅的水產協會一方與反對食翅的各環保組織之間爭論的一個焦點。NGO只說每年有7300萬條鯊魚(順便問一句,說7300萬每年都說十好幾年了,究竟有多少條鯊魚啊?)因為魚翅湯而喪身所以鯊魚面臨瀕危,而支持方屢次發問NGO讓其解釋7300萬的由來,NGO從未正面回應。筆者也研究了一下,這個數據是通過在香港市場的一些樣本調研得出的。當初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新加坡發布的報告裡,這個數字是一個很不確定的區間值,從2600萬到7300萬,也就是說WWF和研究者自己並不敢對數字有一個準確判斷,甚至相當不準確。NGO將這個數字增加到每小時11000條鯊魚被捕殺,相當於每年1億條!水產協會的支持者香港海產進出口商會則一再強調FAO的數據,也就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是靠全球成員國匯報統計數字彙總得出結論的,雖然未必完全,但是樣本數卻大很多。海產商會聲稱,FAO的數字遠遠低於NGO公布的數字。但是,筆者並未從FAO的網站上查到相關數據,期待海產商會能拿出FAO的報告證明這一點。總之,究竟鯊魚真實的生存狀況是什麼,誰能給出權威的證據和說法?
其實,魚翅戰的焦點根本就不是文化,甚至不是瀕危和環保。魚翅的本質是兩個社會階層的角力,而從人數上講,其中一個占有絕對優勢。魚翅本不屬於老百姓的日常消費,那么也就說吃魚翅的人都是有錢人或者有權人。因此,不吃魚翅的人準備聯合起來,讓那些人也不能吃魚翅。但是,這就算真正的勝利嗎?
單從禁翅來保護鯊魚,現在看來,是有些牽強。我們是否要淘汰自明代延續至今的魚翅文化?保護鯊魚不是拍拍廣告喊喊口號,我們需要看得見的事實,需要說得過去的理由,需要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護鯊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