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漢字辭彙)

狄(漢字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狄,di,從犬從火。通

古代北方部族。“犬”指當時的“犬戎人”:犬是狗,戎是持武器的人,合起來就是“拿著武器帶著狗的牧獵部族。

狄也是姓氏。源於周代。周代的時候狄人活動於齊、魯、晉、衛之間。後世的子孫於是以族名為自己的姓氏,稱為狄氏。又是以國為氏的姓氏。出自參盧氏,為炎帝的後裔。他們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發源於山東省境內。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後裔,因為在參盧居住,所以又叫做參盧氏。周成王封他於狄成(今天的山東省高青縣南),他在那裡建立了狄國。這個國家滅亡以後,國人便以國為氏,姓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狄
  • 詳細釋義:古代中原人對北方各部族的泛稱
  • 北方部族:春秋時赤狄白狄長狄通稱北狄
  • 姓氏:以族命名的姓氏
  • 主要支派:長狄﹑赤狄和白狄
  • 歷史名人:狄仁傑、狄青
  • 當代名人:狄鵬
詳細釋義,典故,北方部族,唐堯,文字考據,姓氏,相關事物,主要支派,長,赤,白,歷史名人,當代名人,示例,

詳細釋義

狄【dí】
1、我國古代北部的一個部族或古代中國漢人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
2、通"翟dí".野雞尾巴上的長毛。
狄【tì】
  1. 謂往來疾速。參見"狄成"。
2.邪辟;邪惡。
3.通"剔"。剪除。
4.通"逖"。遠;疏遠。
5.通"趯"。跳躍。參見"狄狄"。

典故

北方部族

先秦時期北方部族﹐又用以泛指北方民族。狄字或作“翟”。狄人部落眾多﹐春秋時以赤狄﹑白狄﹑長狄最著,通稱北狄。赤狄隗姓﹐即殷及西周之鬼方﹐甲骨卜辭與金文皆有記載﹐為西北大國﹐略當今陝西﹑甘肅﹑寧夏及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周易》記載:“(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末其勢仍盛﹐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至周成王時﹐命盂率兵伐鬼方﹐“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可見其人徒之眾。春秋之初﹐赤狄東山秦﹑晉之北而入於晉﹐並據太行而建群國﹐其勢力大盛﹐又東向滅掉邢國(都今河北邢台)﹑衛國(都今河南淇縣)。這時﹐楚國也興起於南方﹐形成“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的嚴酷局面。雖值齊桓公霸業盛時﹐邢﹑衛二國重建﹐但仍無力恢復其故土。是後狄人西擾周﹑晉﹐並與王子帶勾結﹐將周襄王逐出王都。晉文公出兵勤王﹐大敗狄師﹐殺叔帶。狄乃東渡黃河﹐進入河南﹑山東﹐侵擾宋﹑衛﹑齊﹑魯。後狄人發生分裂﹐力量削弱﹐晉遂攻滅潞子﹑甲氏﹑留吁﹑鐸辰等國﹐赤狄大衰。白狄原與秦同居雍州﹐在晉國西﹐後亦漸徙晉東﹐更東至魯西﹐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鮮虞三國最大。肥﹑鼓後為晉所滅﹐春秋末鮮虞改稱中山﹐戰國時成為與燕﹑趙﹑韓﹑魏同時稱王的千乘之國。20世紀70年代在河北平山縣發現中山國都遺址及中山王墓。出土文物表明﹐白狄正在逐步融合於華夏﹐並在戰國中期與華夏文化趨於一致。春秋中葉活動在今山東﹑河南﹑河北間的長狄﹐又名鄋瞞﹐以其服屬於赤狄而蒙狄稱﹐因其族人體形高大故名長狄﹐其各部分別滅於晉﹑齊﹑宋﹑魯﹑衛。
狄
狄族為涼州荒民,據傳乃太古神裔巨神封峻與人類女子誕生下的後裔。狄族宣稱封峻將北方之地賦予了他
北狄們,因此他們一直居住于山海世界的北方。然而,在那片近乎寸草不生的土地上,惡劣的環境只能允許包括狄族在內的少數生物存活下來。
北方荒蠻的土地造就了狄人堅韌並且野蠻的個性,他們不相信幾乎所有的外族,對別的部族的人抱有極強烈的敵意和不信任。狄人經常會不分緣由的襲擊外來者,對於他們來說,除了自己部落的人都是敵人,或者,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食物提供者。
狄族以殺戮,好戰,以及冷兵器鑄造聞名于山海世界,和所有的部族都無法好好相處。其中,與軒轅更是有血海深仇。

唐堯

《墨子·節葬篇下》云:“堯北教乎八狄”。狄與堯並稱,狄族形成於唐堯 以前,居北方。狄,來源於狄歷,簡稱北狄,是北方部族的統稱或泛稱。古音“顛連”是匈奴語“天”的象徵,是北方民族至高無上的天神。
狄

文字考據

漢族學者釋“狄”,多從字形字義和字的結構上探討。系從犬,從火,從犬 戎之族,從拜火之俗。“狄”來源於民族語言,與漢文字形字義並無聯繫,用 漢字釋義殊有南轅北轍之嫌,越深入則越牽強。“狄”字是狄歷的簡稱,漢魏以 降稱丁零,字雖易,音未變。各史寫法不一,有寫丁令、丁靈者,有解釋丁零、 丁靈為不同種族者,所釋皆非。丁零、丁令、丁靈皆一音同義,一語的異書,皆 讀做“顛連”,是北方民族語中對“天”的尊譽。如:稱天山為祁連山,劉勃勃 改姓赫連,謂:“王者系天為子,是為徽赫,實與天連,今改姓赫連氏,庶協皇 天之意。”(見《十六國秦秋·夏錄·赫連勃勃》。)狄歷、丁零、祁連、赫連 皆“顛連”之讀音。狄歷居北方,史稱北狄,即“流共工於幽陵,以燮北狄”( 見《史記·五帝本紀》“舜歸而言帝曰……”。)之“北狄”。凡是敘述蒙古民 族歷史之經典著作,皆以“北狄”為蒙古民族之始。《多桑蒙古史》第一章云: “在遠古之時,中亞遊牧民族概名之曰‘北狄’”。《蒙古源流》和《蒙古大黃冊》也說:“東渡騰吉思海,行至布爾汗哈勒都納出,逢‘北狄’人眾。”翦伯贊著《中國史綱》(見翦伯贊《中國史綱》第2卷,第13頁,三聯書店,1950年。) 云:“殘留在蒙古高原瀚海盆地一帶的人群,一部分北徙貝加爾湖沿岸,成為韃靼人(這裡的韃靼人指的是祖居貝加爾湖的蒙古先民。)的祖先。另一部分已沿黑龍江東徙……再有一部分則向北陝北部一帶南徙,成為北狄的祖先”,“大約 在紀元前一千七百年代,在正北一帶如蒙古、察哈爾、熱河、綏遠、山西、河北北部,北及貝加爾湖,東至黑龍江流域布滿了諸狄。”(見翦伯贊《中國史綱》第2卷,第159頁,三聯書店,1950年。)《魏書·高車傳》云:“高車,蓋古赤狄之種,初號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這短短的四句,卻說出了不同時期的狄歷與丁零。《墨子·節葬篇》有八狄之說。赤狄最大,白狄次之。長狄等諸狄在歷史的進程中隱退了。高車是赤狄之族。所謂“高車”,是他稱,稱呼乘高輪車的人。敕勒是蒙古語“車”的音譯,亦有寫做“鐵勒”的。所謂“高車丁零”不是兩個孤立的稱謂,而是乘高輪車的丁零人,以與遠古的北丁零區別之。此篇記事雖名之為《高車傳》,實乃乘高輪車的丁零之歷史。狄歷雖有赤白之分,丁零雖有乘車騎馬之別,然狄歷、丁零源出一系,有小別而無大異。 高車之俗雖屬赤狄,與白狄蒙古亦大略相同。所不同者一尚赤,一尚白,習俗略 有小異而已。
狄
周武王組織各部聯軍,進商之都城朝歌,亡紂滅殷,周部族統治了中原,諸狄之族隨滅殷大軍南下,在山西、河北、陝西、河南等許多地方建立諸狄之國,與中國諸侯角逐,也曾鬧得天翻地覆。顛覆過朝廷,殺過周王。但也曾與周室聯姻與諸侯結親。經過八百年的兼併融合,諸狄之國先後並於諸侯,諸侯並其地,並融其人。《中國史綱》云:“以戎與狄最富有歷史活力,在春秋時把黃河中游一帶鬧得天翻地覆。由於燕趙的強盛,北狄之人,除一部分在河北定縣建立了一個中山國,其餘大部分退出中原回到蒙古。”《史記·匈奴傳》云:“唐虞以上, 有山戎、獫狁、葷粥,居北北蠻。”服虔注曰”堯時曰葷粥,周曰獫狁,秦曰匈奴。”葷粥又寫作獯鬻、薰育。獫狁又寫作[犭嚴]狁、嚴允。這兩個族稱同時出現在唐虞以上,很明顯的是兩個民族同時並存。服虔又說:“堯時曰葷粥,周曰獫狁,秦曰匈奴”,是一個民族在不同時代的不同稱謂。近世學者考證,亦謂葷粥、獫狁、匈奴是一個民族。

姓氏

1、是以族命名的姓氏。源於周代。周代的時候狄人活動於北方的齊、魯、晉、衛之間。後世的子孫於是以族名為自己的姓氏,稱為狄氏。
2、是以國為氏的姓氏。出自參盧氏,為炎帝的後裔。他們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發源於山東省境內。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後裔,因為在參盧居住,所以又叫做參盧氏。周成王封他於狄成(今天的山東省高青縣南),他在那裡建立了狄國。這個國家滅亡以後,國人便以國為氏,姓狄。
3、出自北方和西方民族的高車氏,漢化改姓,據《北史》記載,中國的西北部有回鶻族,其中有一支叫高車氏的,後來分化出來改叫狄姓
4、唐昭宗賜姓。根據《五代史》的記載,唐昭宗的時候,曾經捕獲契丹族的首領楊隱。
【關於狄姓】狄姓起源於我國北方地區,主要分布在山東、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省。由於狄姓是我國姓氏當中比較罕見的姓氏,所以相關的史料記載並不多見,說法也是不盡統一。狄,在古代是北方部族的泛稱。商朝時狄人活動於今甘肅、陝西、寧夏內蒙一帶。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壇父為首領時,在陝西豳地(今旬邑縣)發展農耕,經常受到周圍戌人、狄人侵擾,於是沿渭水而下遷居周原(今陝西省歧山縣),後發展成周國,兒子季歷即位後,打敗了戌族、狄族的侵擾,周國逐漸強大起來。當時狄族部落眾多,以赤狄、白狄、長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當時也稱鬼方(辭海稱鬼方為殷周部族名。)各種史書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記載。春秋初,赤狄東出秦、晉之地而入於晉,並據太行而建“群國”,其勢力大盛,後又東向滅掉刑國(今邢台)、衛國(今河南省淇縣)。是後狄人西擾周、晉,並與周王子 帶 勾結,將周襄王逐出王都。晉文公出兵勤王,大敗狄師,殺叔帶。狄乃東渡黃河,進入河南山東,侵擾宋、衛、齊、魯。後赤狄內部發生分裂而衰落,被周邊國家侵占驅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帶,在晉國西,後亦漸徙晉東、魯西,建立多個小國,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鮮虞三國最大。春秋末鮮虞改稱中山,戰國時成為與燕、趙、韓同時稱王的千乘之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河北平山縣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國都遺址的文物,說明當時狄人融於華夏文化之中。漢朝,置狄道(道即縣也,少數民族居住的稱道)屬隴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晉朝改為武始縣。隋復為狄道,屬蘭州。唐天寶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肅臨洮縣。(《漢書·地理志·下》有記載)。公元前的一千年,狄人一直活躍於今陝、甘、寧、內蒙鄂爾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東西部一帶。公元後才銷聲匿跡。狄族和狄姓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當時強盛的狄人有關。據明嘉靖甲午(1534年)修的狄氏家譜記載:“梁公(即狄仁傑)出於太原,吾郡之狄,則由太原而遷閩,由閩而遷太。”狄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狄
狄姓可以上溯到西周時期,周成王封他的舅舅孝伯於狄城(今山東省博興縣西南高苑鎮),建立了諸侯國狄國,他的子孫後代就以封地名“狄”為姓。因此,狄姓起源於周朝王室之姓,姬姓。狄姓後來向外遷徙,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 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是唐朝狄仁傑(關於梁國公狄仁傑,是海內外盛知的著名歷史人物,漢族,他是地地道道的唐朝太原人,故里在今市區東南的狄村。他活動於初唐,以明經舉第,先後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豫州刺史等職。任官期間,剛正廉明,明察善斷,多平冤獄,扶善除惡,倍受世人稱讚。在武氏則天執政時代,仁傑數次被佞官酷吏誣陷,被謫被貶,甚至落入牢獄,幾喪性命。但是,每次都智破羅網,安度險關。後來,他的聰明才智和公正無私得到武氏的賞識,遂成為武周時期的肱股之臣,官拜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成為初唐至盛唐之際的風雲人物。 傍臨山西省博物館和三晉名剎崇善寺的狄梁公街,全長二百米,寬八米左右,是一條地地道道的小街。原名狄公祠街,因該街有奉祀唐初名相——梁國公狄仁傑的祠堂,故名。據地方史料記載,當年的狄公祠並不在太原城中,也不在今天的狄梁公街。“舊祠在(城南)狄村”,即南距太原城十里之遙的狄仁傑故里。隨著時代的推移,狄村的狄氏人家先後遷徙,不知所處,狄公祠亦因無人祭祀、維修,逐漸頹壞。一直到明代為續祀狄公,才將狄公祠由狄村的廢址上遷入城中崇善寺北端東側,仍用舊名。 現其子孫已傳至50多代),狄孝緒,漢族,唐朝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唐朝政治家、宰相狄仁傑的祖父,在唐太宗貞觀年間,擔任過尚書左丞。宋朝名將狄青

相關事物

主要支派

因其分布地區主要在成周雒邑以北﹐又稱北翟﹑北狄。秦漢以後﹐狄﹑北狄成為中原人對北方各部族的一種泛稱。春秋時﹐狄人分為三個支派﹕長狄﹑赤狄和白狄。20世紀70年代在河北平山縣出土中山王墓,出土文物表明,狄人逐漸與古華夏人融合,在戰國末期狄人已完全融入華夏。

又名長翟。分布於齊﹑魯﹑宋﹑衛之間﹔一說流動於西起山西平陽﹑潞安﹐東至山東邊境一帶。曾攻打過齊﹑魯﹑宋﹑衛等國﹐公元前 607年為齊﹑衛所滅。

主要分布於今山西長治地區﹐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狄人部落。主要由 6個氏族組成﹐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鐸辰氏﹑廧咎如氏。公元前 7世紀60年代﹐赤狄因受晉國壓迫﹐東下太“伐邢”﹑“滅衛”﹔齊桓公率領鄭﹑宋等華夏國抵禦狄人﹐“救邢安衛”。此後﹐赤狄還攻打過鄭﹑東周﹑齊等國。前594年晉滅潞氏﹐接著又滅其餘諸部。

春秋前期主要分布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前 6世紀中葉﹐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東遷後的白狄主?上視菔烯p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後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前 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境內)﹐領有土地“方五百里”﹐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歷史名人

狄黑:名,字,或作皙子、子皙(《孔子家語》為字皙之)。春秋末年衛國人,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狄仁傑: 字懷英。唐朝太原人。為武則天時名相。力勸武則天力唐嗣。以舉賢為意,凡舉之臣,皆為唐朝中興之臣
狄(漢字辭彙)
狄青: 字漢臣。宋朝人。善騎射。為延州指使,勇而善謀,經略尹株,范仲淹待之甚厚。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佑四年(1052)上元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當代名人

狄鵬: 公路名師,山東嘉祥人,筆名天雲葉落。
狄文: 娛樂明星

示例

戎狄懷之。――《國語·晉語
夷狄益甚。――《史記·貨殖列傳
堯北教乎八狄--- ---《墨子·節葬篇下》
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周禮·天官下·內司服》
鐘磬竽瑟必和之,乾戚旄狄以舞之。――《禮記·樂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