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藥(唇柱苣苔屬植物)

紅藥(唇柱苣苔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藥,別名:芍藥,拉丁文名:Chirita longgangensis W. T. Wang var. hongyao S. Z. Huang多年生草本。屬五椏果目,芍藥科芍藥屬芍藥組多年生草本。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粗0.6~3.5cm。芍藥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花期5~6月,花一般著生於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原種花白色,花瓣5~13枚。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複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上百枚。果實呈紡錘形,種子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藥
  • 拉丁學名:Chirita longgangensis W. T. Wang var. hongyao S. Z. Huang
  • 別稱:芍藥
  • 二名法:Chirita longgangensis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苦苣苔科
  • 分布區域:中國廣西。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屬下種類,栽培技術,種植方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圓柱形,粗4-7毫米;分枝長8-15厘米,頂端被貼伏短柔毛,節間長0.4-2厘米。葉密集於根狀莖頂端,3-4個輪生,無柄,乾時堅紙質或革質,長圓狀線形,長9-16厘米,寬1.5-2.9厘米,頂端微鈍,基部漸狹,邊緣全緣,兩面密被貼伏短柔毛,側脈每側3-6條,上面平,下面隆起。聚傘花序腋生,直徑3-7厘米,2-3回分枝;花序梗長3-7.5厘米,被開展短柔毛;苞片對生,披針形,長1.2-2厘米,寬3-6毫米,密被貼伏短柔毛;花梗長0.7-3厘米,密被短腺毛。花萼5裂達基部,裂片狹披針狀線形,或鑽形,長8毫米,寬0.9毫米,外面被短柔毛並疏被短腺毛。花冠白色,有紫紋,長約3.4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在雄蕊之下被短柔毛;筒長約2厘米,口部直徑1厘米;上唇長約8毫米,2裂,下唇長約12毫米,3裂至中部,裂片圓卵形。雄蕊的花絲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1毫米處,長約14毫米,下部寬2毫米,被短柔毛,上部變狹,寬0.7毫米,無毛,在近中部膝狀彎曲,花葯長約3毫米,兩端被白色髯毛;退化雄蕊3,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0毫米處,無毛,側生的細鑽形,長5-7毫米,頂端頭狀,中央的長約0.5毫米。花盤環形,高約0.8毫米。雌蕊長約2.8厘米,子房線形,長17毫米,寬1毫米,密被白色短腺毛,花柱被短柔毛,柱頭長2毫米,2裂至中部,裂片狹卵形。花期10月。
紅藥紅藥

生長環境

生於石灰岩山林邊石上,海拔250-320米。

分布範圍

產廣西龍州[山/弄]崗。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紅藥不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藥用。根鮮脆多汁,入藥,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據分析,紅藥根含有紅藥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種而異。中藥里的白芍主要是指紅藥的根,它是鎮痙、鎮痛、通經藥。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紅藥栽培種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後的成品質量好。野生的紅藥因其根瘦小,僅作赤芍出售。中藥的赤芍為草紅藥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瀉肝火之效,主治月經不調、痰滯腹痛、關節腫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為主要藥物的數以百計,如“桂枝湯”用紅藥和肌表之榮衛;“黃芩湯”用紅藥和腹中之榮氣;“炙甘草湯”用紅藥補血脈之陰液。在婦產科臨床上,紅藥更是得到廣泛套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腎並補。於血氣虧虛之症,可少女發育偏遲,月經推遲,經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湯”,取芍、地為主藥。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補陰血,益腎生精。
白芍配當歸──補血和營,兼以安胎。臨床對於血氣不足,氣血失調,經常二藥等量相配,養血補血,和血斂肝,使營血充盈。對氣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動不安,我們也常取當歸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滿意效果。
紅藥配川芎──守中有動,血暢氣化。川芎號為補肝之氣。氣盛者,必須用酸的東西來使它收斂,白芍味酸,號為斂肝之液,白芍與川芎各用9克(二藥均微炒),對氣機不調,月經先後不均,來潮不暢者,能鼓舞氣化,調整月事。如經期量多,則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紅藥配柴胡──最得力於“逍遙散”這一古方。古人認為婦女以血為本,常不足於血而有餘之氣,若情志不遂,木失條達,肝失柔和,則肝氣橫逆,脅痛寒熱等症最為多見。
“逍遙散”以白芍養血以涵其肝體,配柴胡辛散以順肝之勝。臨床上,我們還常以此二藥配香附八月扎鬱金烏拉草、桔葉等用於經前乳脹、乳房小葉增生及肝鬱乳汁不行等,都甚應手。
此外,臨床婦科還用赤芍配製大黃及清熱破行之品,治療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朮治療肝、脾二髒失職所致的崩漏,月經過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徵;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紅藥以其養血斂陰,補而不膩,柔肝緩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醫臨床上得到廣泛套用,尤其是在婦產科方面。可以說,婦女一生的用藥常見紅藥,紅藥真不愧為女科之花,婦女之良友。

觀賞價值

紅藥花大艷麗,品種豐富,在園林中常成片種植,花開時十分壯觀,是近代公園中或花壇上的主要花卉。或沿著小徑、路旁作帶形栽植,或在林地邊緣栽培,並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時單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賞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完全以紅藥構成專類花園稱紅藥園。紅藥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籃。如在花蕾待放時切下,放置冷窖內,可儲存數月之久。作切花用的主要為重瓣品種;單瓣的插瓶,幾天就辨落花謝。古人評花:紅藥第一,牡丹第二,謂牡丹自吹為花王,紅藥為花相。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
紅藥的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摻合油漆作塗料用。根和葉富有鞣質,可提制栲膠,也可用作土農藥,可以殺大豆蚜蟲和防治小麥稈鏽病等。
觀賞聖地
北京、洛陽、瀋陽市植物園、茱萸灣風景名勝區、曹州百花園、甘肅牡丹芍藥園、揚州儀征芍藥園。

屬下種類

[山/弄]崗唇柱苣苔(廣西植物)
Chirita longgangensis W. T. Wang in Guihaia 2(4) : 171. 1982; et in Bull. Bot. Res. 5(3) : 60. 1985.
紅藥(廣西天等)(變種)
C. longgangensis var. hongyao S. Z. Huang in Guihaia 2(4) : 173, cum fig. 1982; W. T. Wang in Bull. Bot. Res. 5(3) : 60. 1985.
紅藥紅藥
與 [山/弄]崗唇柱苣苔的區別:聚傘花序的苞片條形,長4-15毫米,寬0.5-1.5毫米,花冠淡紫紅色,外面被短柔毛,內面無毛。花期11-12月開花。
產廣西天等縣。生於石灰岩山陰處石縫中。
全株供藥用,有溫補養血的功效,是廣西天等縣生產的成藥“桂花膏”的原料之一。
紅藥的品種分類
中國芍藥品種很多,在晉代已有重瓣品種出現。至於品種分類,則始於宋代。當時對芍藥的記載很多,品種大約有30多個,如宋代《芍藥譜》記載31種;宋代《揚州芍藥譜》,記有34種。明代《鮮芳譜》記載芍藥39種。清代《花鏡》,記載88種。清代乾隆時,揚州芍藥品種達100個以上,有“楊妃吐艷”、“鐵線紫”、“觀音面”、“冰容”、“金玉交輝”、“蓮香白”、“胭脂點玉”、“紫金觀”等。民國初年,上海一家私營花圃自稱擁有400個品種,其中包括《花鏡》所載的大部分,以及自己育成的新品種和進口的品種,但其中半數未正式起名。當今世界上,芍藥品種己發展到1000個左右。由於芍藥花型富有變化,從而使分類方法也有多種,多採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的花型分類法。
芍藥根據顏色可分為白、黃、綠、粉、粉藍、紅、紫紅、紫、黑、復等多個品種。根據花型可分為薔薇型、皇冠型、千層台閣型、托桂型、金環型、菊花型、繡球型、樓子台閣型、單瓣型等。
中國產的芍藥組植物有八種和六個變種,其中通常直稱為芍藥的,是近代芍藥品種群的主要原種。八種芍藥分別是:草芍藥美麗芍藥、芍藥、多花芍藥白花芍藥川赤芍新疆芍藥窄葉芍藥
草芍藥別名山芍藥、野芍藥,花白色、紅色、紫紅色。其變種有毛葉草芍藥
美麗芍藥花紅色。
芍藥花白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其變種有毛果芍藥
多花芍藥花白色。
赤芍的花多為紫紅色或粉紅色。其變種有毛赤芍光果赤芍單花赤芍
新疆芍藥的花紅色。
窄葉芍藥花紫紅。有變種塊根芍藥
紅藥品種舉例
品種特徵:花白色,少有紅色斑點,花型端莊、整齊,花朵橫徑16厘米,縱徑6厘米;花瓣多輪、質硬,房衣乳白色,雌蕊變小,花朵直立、硬挺,花朵直上,有側蕾,晚花品種。
形態特徵:其株型中高、直立, 當年生枝硬、粗壯,高達70厘米,葉被面、枝外被絨毛,葉黃綠色,生長勢強,成花率高,株型緊湊,萌芽少但大。根皮顏色深褐色,根質纖維多,粗而開叉多。
用途:本品種適合於園林綠化美化,庭院栽植,切花栽培。
2、雪白紫玉
品種特徵:花粉白色,花朵大,橫徑17厘米,縱徑8厘米,外瓣一輪大瓣,粉紫色、質硬,內瓣褶皺、豐滿,花初開為粉白色、盛開為白色,花朵直立、硬挺,中花偏晚品種。
形態特徵:其株型高、直立,當年生枝硬、粗壯,高達90厘米,葉片深綠色,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芽少且大,根皮顏色黃褐色,根長,質地好。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紅藥性耐寒,在中國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質以深厚的壤土最適宜,以濕潤土壤生長最好,但排水必須良好。積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紅藥肉質根腐爛,所以低洼地、鹽鹼地均不宜栽培。紅藥性喜肥,圃地要深翻並施入充分的腐熟廄肥,在陽光充足處生長最好。
繁殖
紅藥的繁殖有播種、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為主。
分株
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為宜,將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刀切開,使每個根叢具2~3芽,最好3~5芽,然後將分株根叢栽植在準備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叢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長良好。根從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長不良或不開花,一般要培養2~5年。
分栽時株叢不要太小,否則第二年不能開花。栽植深度以覆蓋芽以上3厘米-4厘米為宜,過淺易受凍害,過深則不易萌發。栽後澆一次透水。次日傍晚進行淺中耕,使土壤通氣良好。冬季嚴寒地區入冬後在栽植穴上培土約20厘米-25厘米厚,以利安全越冬。
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後,及時將培土扒掉。新芽萌發時即時施肥澆水,並進行中耕除草。當新芽長到10厘米左右時,要進行剝芽,去掉過密、細弱的芽。留芽過多,花開得小。以後隨著芽的長高,展葉,開始現蕾,到4月上旬,蕾有櫻桃大小時,要及時疏去側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主蕾發育生長,這樣開花肥碩豐滿,花大色艷。對莖稈細弱的品種要立支柱,以防倒伏。
播種
種子成熟後採下即播種為宜,越遲播發芽率越低。紅藥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現象,播種後當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後芽才出土。幼苗生長緩慢,有的芽3~4年才可開花,還有到第5~6年才開花的。
扦插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莖插。秋季分株時可收集斷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莖插法在開花前兩周左右,取莖的中間部分由二節構成插穗,插溫床沙土中約一寸半探,要求遮蔭並經常澆水,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後既能髮根,並形成休眠芽。

田間管理

1、扒土:上一年冬季的堆土必須在芍藥嫩芽出土前4―5天扒除、平整。如此項工作不及時做,嫩莖已向上頂,用鋤扒土時,必須注意不能把嫩莖扒斷。如不扒土,則嫩莖基部衰弱,影響生長。
2、中耕除草:扒土後至綠葉枯落期間,需要經常中耕除草。中耕時,綠葉封田前和花期前後要耕得深,孕芽後要耕得淺。在正常情況下,每年應中耕除草10-12次。
3、施肥:芍藥好肥性強,特別是花蕾顯色後及孕芽時,對肥料要求更為迫切。根據芍藥不同時期的需要,施肥期:一、展葉顯蕾後,綠葉全面展開,花蕾發育旺盛,需肥量大;二、花才開過,花後孕芽,消耗養料很多,是整個生育過程中需要肥料最迫切的時期。這時如果肥料跟不上,會影響新芽飽滿和翌年生長發育;三、為促進萌芽,需要在霜降後,結合封土施1次冬肥。施用肥料時,應注意氮、磷、鉀三要素的配合,特別對含有豐富磷質的有機肥料,尤為需要。
4、澆水:芍藥不耐澇,但過於乾燥也會生長不良。適度濕潤是它良好生長的必要條件。因此在乾旱時要注意澆水,多雨時要及時排水,保持乾濕相宜。
5、摘側蕾:芍藥開花前除頂蕾外,其下有側蕾3―4個,為了頂蕾花大色艷,應在花蕾顯現後不久,摘除側蕾,使養分集中於頂蕾。但是為了防止頂蕾受損,除頂蕾外,可先留一個側蕾,待頂蕾開始膨大,正常發育不成問題時,再將留下的側蕾迅速除去。
6、立支柱:芍藥花桿軟,多數品種開花時往往花頭下垂,容易倒伏。可在花蕾顯色後,設立支柱,支柱形式有兩種:一是單桿式,以扶持花特大而桿又軟的品種。綁紮時,用小水竹竿插於花桿背部土上,然後用細麻絲分三道呈“8”字形綁紮。但不能綁紮太高,太高花頭僵硬,有失美觀;二是圈套式,用於一般品種,將鬆散植株用塑膠圈圍起來,使花桿相互依附而挺立,切忌縛扎莖桿。否則莖稈中的養液受阻,會導致種子尚未成熟而植株已經枯萎。塑膠圈的大小要適當,太大仍舊鬆散,無法依附;太小緊攏在一起,有失美觀,以舒適又能相依挺立為好。
7、搭花棚:芍藥開花時,氣溫已較高,同時雨水多,為了免遭雨打,遮蔽日光、調節棚下小氣候,以延長花期,保持花色艷麗,可搭棚架。棚高約2.5米,遮以葦簾。有花棚遮蓋的芍藥,可延長花期8-10天。
8、割稈封土:芍藥開花後,有些品種能夠結實,除有目的保留外,一般都將果實剪去,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不是種在遊覽觀賞區的芍藥,有時還用草將植株下部綁縛,促使養科下貯,以利孕芽。霜降後,芍藥地上部分枯萎,這時應剪去枝桿,掃除枯葉,集中燒毀,以防止黑斑病菌下土越冬,同時施冬肥,封土。

病蟲害防治

1、炭疽病
症狀:葉、葉柄及莖上均可受感染。葉部病斑初為長圓形,後略呈下陷;數日後擴大成不整形的黑褐色不規則的大型病斑。天氣潮濕時病斑表面出現粉紅色發粘的孢子堆,為病菌分生孢子和膠質的混合物。嚴重時病葉下垂,葉面密生病菌的孢子堆。莖上病斑與葉上產生的相似,嚴重時會引起折倒。
病原:牡丹炭疽病病原菌為Gloeosporiumsp.,屬腔孢綱、黑盤孢目、盤長孢屬。分生孢子盤圓盤狀,初埋生於寄主表面下,後外露。分生孢子橢圓形或圓柱形。
傳染途徑:以菌絲體在病葉或病莖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盤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侵入危害。8~9月份降雨多的年份發病重。盆栽放置過密,澆水不當,如晚間澆水,水分容易在葉面滯留,有利病菌分生孢子融化和萌發侵入,易病重。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病害流行期及時摘除病葉,防止再次侵染為害。秋冬徹底清除地面病殘體連同遺留枝葉,集中高溫腐漚,減少次年初侵染源。
2、藥劑防治:噴藥最好在發病初期,常用藥劑可選: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500~800倍液;365甲基托布津浮劑500倍液;5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等。每七八天噴一次,連噴二三次,噴藥遇雨後補噴。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單一使用好。
2、黑斑病
危害嚴重。先在葉面發生黑褐色小斑點,而後擴大成不整形輪紋,相互聯接,使綠葉枯死。可噴射波爾多液,或500倍代森鋅或代森錳;被害部分剪除燒毀;芍藥栽後三、四年進行分株繁殖時,不再連作。
3、白絹病
嚴重時全株死亡,或全葉枯死。感染的病株基部,先發生黑褐色濕病,隨後在土表或植株基部,出現白色菌絲體。在夏季多雨高溫時節里,土壤潮濕,發病嚴重。為防治病害發生,可在栽植時,進行土壤消毒或更換無菌土壤;剪除或拔掉病株燒毀,發病前,定期噴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4、鏽病
開花時,從葉面開始發生淡黃褐色小斑點,不久擴大出現橙黃色斑點,而後散出黃色粉末,就是孢子。芍藥的枝、葉、芽、果實都可受到傷害。可定期噴射500倍代森鋅,或0.3-0.4%石硫波美合劑,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3―4次。
5、蠐螬
4―9月危害最重,在地下咬食芍藥根。嚴重時,能使地上部分枝葉變黃枯萎。
防治方法:冬耕深翻,可使蠐螬越冬代死亡;危害期間可噴射50%馬拉松乳劑。
6、蚜蟲
以口器刺入葉子,吸食汁液,使葉緣向底面捲曲,變成黃色。待幼苗長大時,蚜蟲又常聚集在嫩梢、花柄、葉背上,使幼苗莖葉捲曲萎縮,嚴重時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消除越冬雜草;噴射4%樂果或2.5%魚藤精液;保護蚜蟲的天敵,如七星瓢蟲、食蚜蠅、草蛉等,以蟲滅蟲。

植物文化

紅藥,見於宋代詞人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中的“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紅藥”是指紅色的芍藥花。二十四橋又名紅藥橋,附近盛產紅芍藥花。這幾句是說,想橋邊的紅芍藥,還是一年一度地盛開著,可它們是為誰生長為誰開放呢?可見已經無人來欣賞它們了。經過戰亂,這裡的人有的死去,有的逃亡,即便留下來的,也沒有賞花的心情了。芍藥花的情懷是多么的寂寞啊,物尚如此,何況是人?結處含不盡之意於言外。
紅藥學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別名將離、離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藥等。屬於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虎耳草目(Saxifragales) 紅藥科紅藥屬紅藥亞種。原產中國以及亞洲北部。被列為中國六大名花之一。紅藥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更有相當重要的藥用價值。紅藥因其花形嫵媚,花色艷麗,故占得形容美好容貌的“婥約”之諧音,名為“紅藥”。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早在《詩經》鄭風篇目中便有“伊其相謔,贈之以紅藥”。古代男女交往,以紅藥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唐代詩人柳宗元及宋代詩人陳師道均譜寫過生動的、讓人回味的詠紅藥詩篇。
花卉傳說
開元天寶遺事》中有個故事,後來經人渲染擴張,說的是芍藥因姿色超群而險遭橫禍,無論是功是過,她都難逃薄命的結局。
沉香亭,是唐明皇歡宴群臣,與楊氏姐妹縱情遊樂的地方。不僅亭榭軒昂,而且終年花草樹木非凡。聖上也常常詔命各地園丁到御花園種植,有成者賞,無功者罰。各地養花能手無不終日惴惴。
有個老者名叫宋單父,專養芍藥,能將揚州芍藥移植北方,色澤更鮮,花朵更大。宋單父也被召入宮中,在沉香亭畔種植芍藥,有命須使牡丹開過芍藥繼之。白天有帝王嬪妃達官貴人遊玩,老翁必須迴避,只在三更之後才能耘植養護。宋單父準備夜辛勞,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證。可是偏這一年陰陽不和,暖氣不動,到了開花季節偏不見蓓蕾萌發,聖上就要加罪了。
芍藥仙子們心田是極善良的,況且又夜夜得到宋單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報答的,陽氣不動而要呈芳艷必須要打破常規,於是眾花仙議定,大家合力在天內各開放一株一莖,眾力合一定能勝天。於是,在次日清晨芍藥忽然天放,每一枝頭開放兩朵,姿態各異,在朝露煦風中皆呈深紅色,宮內喧然,明皇、貴妃,文武官員,皆來觀賞。正在讚嘆不已時,天已正午,芍藥突然變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眾人大奇,觀者愈多。待到暮色降臨,一片片芍藥花瓣皆呈深黃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兒又變成粉白色。隨著色澤的變化,香氣也各異。時而幽香,時而濃郁,眾人如醉如痴。眾芍藥仙子在一日之內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裝點得勝過瑤池。眾嬪妃在芍藥仙子映襯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聖上見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來,說定是花妖作怪,有意將芍藥刈除並降罪宋單父。
眾芍藥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間帝王的淫威勝過天上玉帝。為救宋單父,芍藥仙子也顧不得理論功過是非了。
這一夜唐明皇與楊貴妃,醉臥華清宮。芍藥仙子便連夜赴驪山開放。次日清晨皇與貴妃宿酒初醒,更是驚異不止,便攜手並肩同賞芍藥。唐明皇本是風流天子,楊貴妃正是專寵得意之時。明皇便親折一枝芍藥送到貴妃面前,貴妃含笑嗅其香,觀其艷。唐明皇見愛妃如此怡悅,便說:“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憂,芍藥的花香色艷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從唐明皇一句話以後,用芍藥花香來醒酒的風氣便風靡一時,朝野上下,凡有宴飲必定將各色芍藥折下,入在海盤之內,擺在餐桌中心。
為君王、嬪妃、達官貴人們一笑,芍藥便淪到了劫難之中。
人們終日沉浸在傳杯把盞、燈紅酒綠的歡樂中,卻忘了種花的宋單父,這位給人間帶來萬紫千紅辛勤耕耘的老者,只是免於一死,便是最高的獎賞了。
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馬嵬坡上的芍藥、百花、百草,只是冷眼看著那帝王夫婦的生離死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