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祖國醫學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

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穴位按摩
  • 指導:祖國醫學理論
  • 基礎:經絡腧穴學說
  • 主要施治:按摩
  • 目的:防病治病
  • 手法:按、摩、推、拿、揉、捏、顫、打
功能,方法,主治,消食健胃,落枕,月經不調,注意事項,

功能

穴位按摩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保健按摩;以經絡穴位按摩為主,其手法滲透力強,可以放鬆肌肉、解除疲勞、調節人體機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延年益壽之功效。

方法

按摩手法,並不一致,但歸納起來,常用手法可選如下八種:按、摩、推、拿、揉、捏、顫、打等法。應該知道,上述八種手法,不是單純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幾種手法相互配合進行的。

主治

消食健胃

一.用雙手拇指貼於胸前,其餘四指貼於兩腋下,相對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鬆一下,同時由內向外移動,重複3遍。
二.用雙手拇指從膻中穴向兩側乳中穴分推,並沿肋間繼續向外平推至胸側,然後向下移一個肋間隙,再從胸中線開始至肋間向外分推至胸側,循序而下。
三.從腹中線向兩側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覆3遍。
四.用雙手拿捏腹部。從一側腹部向對側進行,上下腹各拿捏1遍。拿捏時,用雙手拿起一塊腹部肌肉(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輕輕提起稍停片刻,鬆開前移,再拿捏起一塊肌肉,放鬆再做,重複3遍。
五.用手掌按摩腹部,先從腹中央開始,順時針環轉摩腹,並由內逐漸向外環轉,做30~50次。再以逆時針方向由外向內環轉30~50次。
實踐證明,以上按摩方法對腹脹、腹痛、胸悶不暢及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疾患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落枕

一.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併攏,在肓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二.用小魚際有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2分鐘左右。
三.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四.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五.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月經不調

一、搓揉手掌:雙手掌相對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雙手掌溫熱,溫暖手上三陰經。
二、按摩三陰交穴:翹起二郎腿,用拇指按摩三陰交穴49次,一般內分泌失調患者經常在本穴有明顯壓痛。三陰交穴位在足內踝尖直上三寸(約四橫指),靠脛骨後緣處。
三、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側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內髁上二寸。
四、按摩小腹:用手掌輕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脈關元氣海關元穴位於臍正中直下三寸(約四橫指)處;氣海穴位在肚臍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五、按摩腰部腎俞穴:雙手掌向後放在腰部,在腎俞穴上面來回按摩49次,腎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一寸五分。

注意事項

推拿即按摩,是目前人們最常用到的一種治療頸腰椎勞損、緩解疲勞緊張等疾病的中醫特色療法。其中,中醫穴位按摩的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呢?從西醫角度,如何理解穴位按摩呢?
“穴位”即肌肉、肌腱、骨頭連線的關鍵點
按中醫的觀點,中醫稱之為“穴位”的部位,是推拿按摩等療法主要的施術部位,相對於身體別的位置要更加敏感一些,按摩後治療效果會更好一些。
現代西醫解剖也有相關研究,西醫認為,所謂穴位即“肌肉、肌腱、骨頭”相連線的關鍵點,通過按摩讓這個關鍵點鬆了,整個一條肌肉都會隨之放鬆。
錯誤的按摩手法會導致疼痛
如果只是單純按摩肌膚,會導致損傷,那患者可能會覺得痛,但如果找到“關鍵點”,用巧勁彈撥幾下,整個人就會放鬆了。
這就是為何有的人按摩完以後,第二天會覺得不適,甚至全身疼,那就是按摩的手法不正確、過度了;正確的按摩後,只會帶來舒服放鬆的感覺。
建議將推拿按摩列入規範管理之中
推拿按摩行業魚龍混雜,大多數都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考核的,沒有掌握人體的結構以及專業的醫療知識,中醫推拿按摩的效果也十分差,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國家能將推拿按摩列入規範管理中,如執證上崗等,會更利於民眾對於中醫推拿的正確認識、以及避免因按摩而導致的醫療事故。因此,建議廣大民眾,最好去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推拿、正骨等。
以下是按摩的具體方法:
一、預備動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坐姿端正,正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於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角,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呼吸均勻。
二、按揉太陽穴:按揉太陽穴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拍,約做32拍。做此按揉的功效為疏風解表、清腦明目、止頭痛。
三、按摩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緊貼百會穴旋轉,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此按摩可降血壓、寧神清腦。
四、按揉風池穴:以雙手拇指螺紋面按揉雙側風池穴,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拍,約做32拍。
五、摩頭清腦:兩手五指自然分開,用小魚際從前額向耳後分別按摩,從前至後弧線行走一次為一拍,約做32拍。此按摩功效為舒筋通絡、平肝熄風、降血壓、清腦。
六、揉曲池穴降血壓:先用右手再換左手先後按揉肘關節處曲池穴,旋轉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功效可清熱、降血壓。
七、揉關寬胸: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內關穴,然後用左手按揉右手內關穴,以順時針方向按揉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功效為舒心寬胸。
八、引血下行:分別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足三里穴,旋轉一周為一拍,共32拍。此法功效為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九、擴胸調氣:患者兩手放鬆下垂,然後握空拳,屈肘抬起,提肩向後擴胸,最後放鬆還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