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

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間方廳為核心,周圍是一圈柱子,三面鑿幾間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禪室,窟外為柱廊。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窟
  • 外文名:rock cave
  • 原為:印度
  • 宗教:佛教
  • 我國: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石窟藝術,中國主要石窟,

石窟藝術

石窟與印度佛教建築形式
從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這個時期,黃河流域是中國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被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
石窟藝術與宗教文化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我國現存的主要石窟群均為魏唐之間或宋朝前期作品,其中以石刻負盛名的是大同雲岡、洛陽龍門、天水麥積山和重慶大足四大石窟。
石窟藝術與佛教藝術
石窟藝術與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藝術是為當時信佛的人們服務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階級、各階層人物不同,他們所屬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樣,因而在造像與壁畫的題材上,也要根據自己那一宗派的經典造像。所以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時間、地點的不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後漢人所開的窟畫出一些大乘經變以外,其餘早期開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經中的故事造像。這些石窟群中,遺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釋迦和菩薩等單獨的形象,其次則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尋求解脫)等故事畫像。這些畫像多數是根據《聲聞藏》各經創造出的,與外國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學小乘教唯禮釋迦的記載相同,與法顯玄奘等人所記天山南麓各國信仰小乘教的記錄也完全吻合。
石窟藝術佛教藝術,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它所創造的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因而它不能割斷與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聯繫,它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生活,但它卻曲折地反映了各歷史時期、各階層人物的生活景象。這應該是石窟藝術的一個特點。

中國主要石窟

莫高窟
簡介
莫高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敦煌莫高窟佛像群敦煌莫高窟佛像群
莫高窟莫高窟
歷史
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
價值
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雲岡石窟
簡介
石窟依山而鑿, 雲岡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歷史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雲岡石窟雲岡石窟
結構
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像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
石窟雕塑
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貴資料。
東西綿延約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個,佛雕51000多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
簡介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裡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自古以來,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
歷史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餘品,佛塔70餘座,造像10萬餘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餘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期,於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更加動人,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栩栩如生。
麥積山石窟
簡介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周圍山奇林郁,溪石聯映,風景優美,有小江南之稱,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譽。
得名原因
“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
自然景色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
歷史
麥積山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勢陡然起獨峰,最初有許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它的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始於後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不斷地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遊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民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石窟藝術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么,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貼上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麥積山麥積山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來。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麥積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達16米,最小者僅為10餘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 、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緻地繪出了圖案。建於七十餘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壁畫構圖之經典之作。
大象山石窟
甘谷大象山石窟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城郊約三公里。山體正看如旗,橫看如龍,因為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有一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在甘谷縣八景中稱之為“懸崖大像”。
甘谷大佛石窟造象可遠溯至北魏,具體年代已經無從稽考。現存釋迦牟尼大佛像始鑿於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趨完美。大佛石胎泥塑,身高23.3米,腰闊10.4米,結跏跌坐於蓮座之上,高大魁梧,溫順善良,坐於30.2米高、窟頂呈圓拱形的石窟內,頤面豐滿,肉髻高突,兩耳下垂,頸短並飾三道弦紋,短須作蝌蚪狀,施拔濟眾生印,足踩豐蓮。窟內還殘存懸塑達摩、頻伽、飛天、捲雲、蓮葉等,栩栩如生。
石窟
大象山橫嶺之上樓閣鱗次,祠宇相望。自山腳攀登而上,經韋陀殿,再穿越飛棧閣道直上至最高處三聖殿,上有石刻:“白雲封處”。山上樓閣殿宇建築,依山就勢、密布山嶺,層層樓閣,座座殿院、逐台登高。計有土地廟、墨翟殿、伏羲殿、接引佛殿、文昌閣、魯班殿、財神殿、無量殿、韋陀殿等。相傳魯班殿為大象山建築全部竣工後用所剩零塊木料拼湊為梁架而建造,殿宇結構奇巧,玲瓏剔透,獨具匠心,充分顯示了精湛的建築技藝。窟龕以大像窟為中心向左右羅列,西側緊倚飛雲岩,有七窟,東側攘連松花崖,有十四窟,大佛洞窟兩旁依山勢建有長長的走廊將窟龕相連。這些窟龕大部分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此為大象山窟龕的特殊之處。
大象山是歷代文人墨客前往覽勝,賦詞作詩讚頌之地。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有廟會,遊人絡繹不絕,熱鬧不凡。登山屹窟北望,渭水煙波東瀉,鐵路、公路橫貫渭川通濟渠水暢流,渭北山丘莽莽,景象秀麗壯觀。
大象山自從以大佛聞世更名後,世人一直沿稱大像山。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歷史、典故後,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為起名大象山更為確切。雖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義深遠。從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為大象山了。
2001年06月25日,大象山石窟作為北朝至唐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大足石窟
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窟藝術的代表作。
大足石窟大足石窟
北山的石刻造像近萬。主要的造像集中在長約1里、形如新月、名為佛灣的地段上。這裡的石刻群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五代、兩宋,前後經營了達250年。這些石刻像的特點是刻工精細,形象生動,其中最精彩的是幾座觀音、文殊和普賢的造像。
四川大足縣佛教石窟群,創建於唐末至南宋間,民國三十四年由楊家駱等人發現,石窟計分七個區域,以龍岡區和寶頂區最重要。龍岡一稱北山,位於大足縣城北二.五公里處,由佛彎等五段組成,造像二九○龕,內碑二、摩崖四、圖一、石經一、經幢四、立體造像三六六四軀。唐乾寧二年(西元八九五年)昌州刺史韋君靖建永昌寨時,首次雕造佛像,附見題記中,有乾寧、永平、乾德、廣政、紹興、乾道、大觀、淳熙、元祐、嘉泰等年號。石窟中以一二五龕、一三六龕、一八○龕、二四五等龕內佛菩薩像,妙相莊嚴、刀筆細緻、花飾繁麗、最為可觀。寶頂摩崖在大足縣城東北十七公里處,大佛彎與小佛彎中,明確可數的佛像達二五五一軀,連同殘毀者在萬數以上。大佛彎崖壁高約十五公尺,長二八○公尺,為南宋米糧里孝子趙智鳳一手經營而成,規模宏大,結構嚴密,系統完整。全區窟號三十一,以佛誕生及涅盤聖跡為中心,左岩由千手千眼觀音至十力菩薩,右岩由孔雀明王至柳本尊行化圖,左右二壁相對呈一狹谷,有水自佛誕生處,龍口吐出,即大足川之導源處。三十一窟中地獄變相、牧牛圖等,禪義深遠,風格獨特,表現生活氣息,是現存石窟之僅有者。
歷史上,從官方到民間、從文獻到口傳,都無“大足石刻”這一稱謂。此名稱是1945年著名歷史學家楊家駱先生率團考察大足石刻後所定,久而久之便約定俗成並沿用至今。1999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也沿用此名稱。
石窟寺
位置
石窟寺,位於霞浦縣北壁鄉池沃村西北向,相對高度150米,其洞由三塊巨石疊蓋,洞深8米,寬3米,內高2.4米。洞內依岩鐫刻石佛六尊,上排釋迦牟尼、迦葉、阿難,下排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每尊高45厘米,線條粗獷,形象臃腫。在其四周石岩分別鐫刻北宋天聖六年(1028)、熙寧甲寅年(1074)、元佑內歲年(1086)的題刻。其依岩刻佛及石刻年鑑,均屬霞浦縣發現最早的一處石刻。2003年11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淨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區重要的佛教石窟。據唐龍朔二年(662)《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相繼於此造窟鑿像。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 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2則、時代不詳的30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石窟寺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石窟寺現存洞窟五座,千佛龕一個,小型佛龕二百五十五個,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題記二百餘塊。
石窟寺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後開鑿的,它把佛教藝術的外來影響同中原漢族藝術相結合,擺脫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點,代之以面貌方圓,神態安詳,多呈靜態造像風格。因此,這裡的雕刻既保留著北魏濃重的藝術特點,又孕育著北齊、隋代的雕刻藝術萌芽,形成由北朝向唐朝過渡的一種藝術風格,在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鞏縣石窟寺在總體設計上突出的是利用窟內外壁面上端寬大的二方連續形式的邊飾,造成整體格局上的完整和宏麗基調。窟內雕像位置的安排則以觀者進門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坐佛二立佛為主,加上兩壁整齊劃一的小千佛,給人以一種繁盛崇高的審美感受。當觀者返身離開石窟面對大門內側又是場面肅穆的大幅禮佛圖,尤能加深觀者虔敬的宗教印象。  石窟寺的十五幅《帝後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文昭皇后的供養情形,構圖嚴謹,技法嫻熟,人物性格鮮明,可謂佛教藝苑中的珍品,又因另一處位於洛陽龍們石窟的《帝後禮佛圖》被盜往國外,石窟寺的《帝後禮佛圖》就成為國內孤品,更顯其珍貴。  在題材方面,鞏縣石窟寺對“維摩變”的處理是很突出的。  “維摩變”屬“經變”系列,維摩詰作為在家修行的居士,對佛義理的深刻研究使佛祖也有所敬服。居士的形象對漢族士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佛教在逐漸為漢族接受的同時,維摩居士在佛教藝術中的表現比重也在不斷增加,在形象塑造上,也越來越顯得生動而富於內在力量的表現。  鞏縣第一窟東壁北側第一龕有“維摩、文殊對坐說法”的畫面。維摩舒眉垂目,眼光略有下視,左手舉起一麈扇,食指上翹,一副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神態,似乎正在辯說“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的真正通達佛道的“菩薩行”。  維摩詰形象所蘊含的精神正反映了漢族士人審美意向對北魏石窟造像的潛在影響。  石窟寺內壁下端的壁腳雕刻的伎樂天、神王和力士也都富於表現力。第三窟東壁壁腳和第四窟西南隅壁腳均有伎樂天雕刻,也都是世俗樂隊演出時的寫照,篳箴、琵琶、竹笛、雙面鼓無一不是現實樂器的再現;伎樂天頭作雙髻,內著圓領衫,外披短袖對襟袍,神態專一,氣氛悠然,給人以親切的生活感受。  壁腳高浮雕還有所謂“神王”的形象,面相均較為豐滿,神情自得,儼然是當時有權勢的貴族、將軍形象的翻版。處於壁腳下端、雙手上托的力士、異獸則筋肉飽綻,孔武有力,有千鈞之勢。這些題材無一例外用高浮雕手法完成,手法相當粗獷而造型形神兼備,顯出石窟寺簡約質樸的雕刻風格。  第三窟又有“飛天”一對,下方均以弧形忍冬紋相托,飛天造型瘦俏靈秀,體態輕盈,清癯的面龐和修長的十指都隱現出南朝士人的清羸之風。而後掠的飄帶和衣裙下擺上舉張揚的幅度甚大,加強了飛動的節奏感。形象平面上陰刻的衣褶線條流暢簡約,也增添了飛天凌空神遊的動感。  鞏縣石窟寺的雕鑿刀法相當洗鍊,形象造型的藝術概括性很高,如第一窟的主佛頭像,眉棱骨至鼻兩側的輪廓線條明確幹練,雙目不作細部加工,只雕出圓形弧球狀,再加淺線刻出上下眼瞼,唇部兩角微上翹,均有含蓄生動的效果,重疊的衣褶處理也顯示了利落幹練的平刀技法是十分嫻熟的。  鞏縣石窟寺的主佛造像以坐姿為主,衣紋自然下垂,座前下擺重疊,轉折柔和,合乎結構,反映了雕刻技藝在不斷成熟和豐富。
石窟寺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餘塊。  第一窟最小,約四公尺平方,門內兩側雕有‘帝後禮佛圖’,餘三壁雕佛像和佛傳故事。於壁角雕神王、怪獸、樂伎等。帝後禮佛圖分為三層六組,每層由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導,帝後、侍從,前呼後擁,反映皇室之宗教信仰。此等雕像多已破損,且經後世加塑補彩,大抵失去本來面目,然其構圖簡練生動,是我國現存浮雕中較為完整者。  第二、第三兩窟,由其構造判斷,殆為同一人之作品,中央方柱之每面作有三尊佛、兩羅漢等之佛龕,四面壁上並雕有千體佛像、奏樂天人及供養行列等。第四窟系由東、西二窟組成。東窟有北魏所造之三尊佛,上有唐鹹亨元年(670)十月之銘文,其左右並有二佛龕。西窟前面西方之側壁上亦有大小之三佛龕,其一即刻有唐乾封二年(667)八月之銘文。又東西二窟之界壁上,尚有三層之佛龕,佛像中並有唐龍朔二年(662)及三年之銘文。蓋此等石窟之最初,只刻三尊佛而已,至唐代開始開鑿更多之佛龕。第五窟呈方形,面積最大,縱橫及天井高各約七公尺。外壁入口之左右安置金剛力士像。入口東方之側壁已崩壞,西方則有小佛龕,刻有唐延載元年(694)、久視元年(700)、鹹通八年(867)等之銘文。中央有約三公尺之方柱,其四面各刻有大佛龕,窟內東西北三壁上,各開四佛龕,安置三尊佛,上部並造千體佛。前面入口之左右壁同於第二、第三窟,三層浮雕上,刻有供養人物行列之圖,上面亦有千體佛。四壁之腰壁如同第二、第三窟,其前面及左右均刻有天人奏 樂之圖。  總之,五窟共同之特色,系在各窟內築造大方柱,觀其手法,則是承雲岡、龍門之後,於北魏開鑿而成。然或因年久破損,或經塗抹塑土,故在第一窟除存有東魏天平三年(536)之造像銘外,其他之北魏銘刻已不見。第四、第五窟岩壁間有佛龕,內置三尊摩崖大佛像,其巨大之佛龕大半破壞,左脅侍菩薩已失;右脅侍菩薩之頭部亦損,然頗能顯出北魏雕刻之特質;本尊為釋迦立像,表現北魏風格,惟膝以下埋沒地中。此外,本寺大殿之外壁間所嵌入之碑中,保存有唐代禪宗大德演公(明演)之塔銘並序,寺之前庭亦存有宋紹聖三年(1096)十二月建立之淨土寺寶月大師(惠深)碑。〔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四三四〕(參閱‘石窟’2118、‘鞏縣石窟’6198)
劉滄(唐)《游石窟寺》 苔徑紊回景漸分,倏然空界靜埃氛。一聲疏磬過寒水,半壁危樓隱白雲。雪下石龕僧在定,日西山木鳥成群。幾來吟嘯立來檻,風起天香處處聞。李紳(唐)《宿石窟寺》 一剎古崗南,孤鐘撼夕嵐。客閒明月閣,僧閉白雲庵。野鶴立枯樹,天龍吟淨潭。因知不生理,含自此中探。寄此鄙言辭,尚質箇中人。宋昱(唐)《題石窟》 梵宇開金地,香龕鑿鐵圍。影中群象動,空里眾靈飛。檐牖籠朱旭,房廊挹翠微。瑞蓮生佛步,瑤樹掛天衣。邀福功雖在,興王代久非。誰知雲朔外,更睹化胡歸。叢文俊:《河南鞏縣石窟寺北魏造像之供養飛天》   “河南鞏縣石窟寺北魏造像,窟壁有高浮雕之帝王及后妃禮佛圖及供養人等,皆極精美,蜚聲海內外。此飛天造像亦為高浮雕,捶拓頗難,非巧者精工而五以臻此。余曾多次考察石窟佛教藝術,於實物狀態暗熟於心,故知拓難得,善拓尤難得也。得此之雕刻傑作及其善拓,堪稱兼乎二美,當慎為寶藏焉。又此為供養飛天,是以頭飾蓮花、手持蓮花,與伎樂飛天之異亦在於此。古之匠心與藝已備其梗概矣。丁亥深秋 文俊觀題”馮驥才:千古興衰佛不語,萬眾憂患石能言。北魏到今千年過,多少心從鞏縣安。
浙江龍游石窟
千古謎題龍游石窟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在地下埋沒千年的奇蹟也許很難被喚醒。抓藥買到“龍骨”,上面的甲骨文將中國文字的起源向前推進了上千年;道士清掃莫高窟積沙,不經意找到洞壁裂痕後的密室,讓淹沒於沉沙中的北宋藏經洞重見天日;農民車水溉田,無意驚醒了沉睡3000年之久的三星堆文明;社員打井刨出的陶片,成為開啟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鑰匙。把歷史的書頁翻回到1992年6月的一天,浙江衢州市龍游縣,又一個沉睡千年的奇蹟偶然浮出水面。突發奇想,涸澤令石窟驚現 位於浙江省龍游縣境內的鳳凰山,在20世紀50年代前,一直林木青翠,植被繁茂,荒蕪人煙。後來山對面河心沙洲上居住的村民為躲避洪水,才遷至山上,於是便有了這個叫石岩背的小山村。村邊臨江處有一座竹林禪寺,始建於明,重建於清,至今香火裊裊,佛音陣陣。站在村前眺望遠處,衢江環繞而過,視野開闊,風光無限。山間散布著許多大小相近的方形水潭,清涼深邃,似如無底。自村民搬到此處,潭中水就成為村民生活用水的唯一來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村裡的老人說,這些都是“無底塘”,即使大旱之年也不見變淺,舊時曾作竹林禪寺的放生池,寺中僧人時常會把一些魚鱉在塘中放生,也常有村民從潭中釣起大魚。幾十年來,村里人一直過著清貧而寧靜的日子,誰也沒有探究過水潭的水到底是何處而來。村里原有幾畝水田,第一天充滿水,第二天莫名其妙地漏光了,再澆再漏,沒有辦法只好改種旱作,村民們曾懷疑與這些無底塘有關。村民們也經常議論此地先民們是怎么開鑿這些深塘以及這些深塘為什麼這么深?有好事者用竹竿想試試水潭的深淺,發現個個深不見底。這些質樸的農民也自然不會想到大膽地潛下水去探個究竟。1992年6月的一天,村民吳阿奶等四個人突發奇想,索性想抽乾一個水潭,下去探探水中的究竟。至於吳阿奶等人為什麼突發想起要靠自己的力量來進行這樣一項工程,外界傳說不一。有人說他們是為了涸澤而漁,還有更神奇的說法是他們四人都做了同一個詭異的夢,夢中看見一個菩薩模樣的神靈在其屋後的池塘中隱現,悽然地哀求他們將其從水中救出。但是他們自己解釋說,其實是想萬一發現天然溶洞之類地,他們就能做旅遊開發掙點錢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無底洞的奧秘畢竟激發了人類好奇的天性。吳阿奶他們籌集了1萬多元錢,租來抽水泵,以農民特有的執著精神和獨特的想像力,抱著必定要水落石出的雄心,開始了這項看來異想天開的工程。他們選中了水面面積僅有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水泵飛速運轉,抽出的潭水緩緩地流向不遠處的衢江,一道石壁漸漸顯露。人們似乎看到了希望,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裡伸展。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階!他們沿著濕漉漉、滑膩膩的台階,小心翼翼地將抽水泵往水下移過去。連續幹了八天八夜,兩截巨大地魚脊狀石柱顯露出來!籌集地錢很快花光了,吳阿奶他們心裡也直打鼓,不想繼續幹了,害怕觸犯了洞中的神靈,不然洞中怎么會有奇特的石柱呢?眼看工程就要停下來,縣政府經過考察覺得這個洞窟很有開發價值,依靠政府撥款,抽水工程才得以繼續。17天后,深塘見底,所有人都驚呆了――眼前出現的並非天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一個造型奇特、氣勢恢宏的人工開鑿石窟,面積1200多平方米,宛如一座地下宮殿。洞高20多米,四周高低落錯的石柱支撐著呈45度傾斜的洞頂,整個石洞如同一隻倒扣過來的簸箕。簸箕上方方口就是村民平時打水的水潭口,石洞中鑿有石梯,一直通向地面。發現石窟,令村民們頗受鼓舞,一鼓作氣又抽乾了周圍的六個水潭,它們的結構基本類似,只是占地大小各不相同。村民們對這些空曠陰暗的洞穴感到疑惑,覺得應該有價值,卻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發現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下建築群。在縣政府的關注下,經過勘查,人們發現在方圓幾平方公里的石岩背村中,類似的石窟竟有20多個。加上淤填淹沒在梯田里的深塘,村民們估計石岩背村周邊原有“石窟”不少於50個。溯江而上,在距這群石窟約2千米處又發現一批石窟,在衢江下游3千米處也有一批石窟存在。深埋水中的龍游石窟群就這樣橫空出世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謎團叢生的巨大石窟群。龐大工程,謎團令學者難解 村民們抽乾的七個水潭也就是現在龍游石窟中已經開發的七個石窟(後出於保護目的,又用水回填了其中兩個)。龍游石窟在國內外引起轟動,有專家考察後評價:龍游石窟是繼埃及金字塔、萬里長城等八大奇蹟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這樣的石窟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第一次發現。國內考古界、建築界、史學界的專家學者紛紛到龍游石窟探秘。龍遊人工石窟群的發現,讓人們驚嘆不已,隨之而來的謎團也讓人頓生懸念。一個又一個謎使人費解,費解的謎更吸引人去探尋,去破譯。關於它們的形成,用途、年代、構造等等的無數謎團,使石窟群疑團重生,神秘倍增。
其實,龍游石窟沒有“謎”!
浙江西部馳名的龍游石窟背倚衢江,隔江而望龍游縣城。從縣城今日的繁華來看,旅遊業確實給這裡注入了生機。
龍游石窟曾經深藏水底,當地俗稱深水潭。從石窟陳列館展示的圖文、錄像資料中了解到,關於石窟形成之謎,說法有多種,囤兵、囤糧,祭祀、採石……甚至稱旅遊界已譽此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使人產生豐富的遐想,探謎的遊人絡繹不絕。
我們一行十多位語文老師也懷著好奇心來到龍游石窟,而當我們探訪之後,卻對石窟之“謎”產生了懷疑。在我們看來,龍游石窟只是個廢棄的地下採石場,並沒有那么多的謎團。你看那一律的鑿紋,與紹興柯岩和吼山、臨海長嶼硐天的痕跡大同小異。
龍游石窟為什麼要向山中、地下採石,而不是露天開採?有過生活經歷的老師說:“山體內部的石頭,往往比山殼上的要鬆脆些,這對原始採石來說比較容易。”石窟里為何有那么多廳、柱?也因為石質鬆脆,所以古人要在各採石區(就是今天看到的廳)之間保留石壁,在廳中留幾根石柱,以支撐山體,以致形成幾個廳互不相通的格局。至於廳壁為什麼能那么薄?這並不需要什麼高科技手段,經驗豐富的採石工憑藉敲擊聲就可以判斷自己和對方的距離,煤礦營救不也常常藉助敲擊聲嗎?
石料運向了哪裡?緊鄰石窟的衢江江闊水深,水運四通八達,還怕消耗不了小小的地下採石場嗎?再看今日蘇州規模浩大的採石場,吃掉了多少座石山,一千年後,誰能查知這些石料運向了哪裡,難道這也可以歸入千古之謎?
有人說石窟是囤兵的。遙想石窟的開鑿,歷時數百年,而兵家勝負,瞬息萬變,哪一個將軍想囤兵,能先花幾百年去建造一個石窟?石窟形成後的千百年間,也許囤過糧、兵,也許曾用於祭祀,甚至住人,但都稱不上謎。唯一能稱謎的一處“石刻”,也許是山體自然的裂縫,也許是古人有意或無意而為之,但真有必要深究嗎?
在最大的石廳里,壁上遍布八仙題材的巨大浮雕。只聽一名遊客責問講解員:“這就是你們所謂的世界第九大奇蹟嗎?”原來他發現這浮雕竟是水泥鑄成。查龍游地區旅遊資料:石窟所在景點原稱小南海,發現、開發至今已有十多年,只是一直沒有做響,當地想了許多辦法,在石窟里建神話浮雕也是其中一項“傑作”,近幾年更名為龍游石窟,用許多“謎”包裝成“世界第九大奇蹟”。浙江古採石場眾多,發展成旅遊點的,以紹興的柯岩、東湖、吼山最為馳名,但都實話實說,龍游又何必要故弄玄虛憑空為世上添一個“謎”?
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鼓山,分南北兩處,相距約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們談笑、拂袖、走動均能發出鏗鏘的回聲,故名響堂山石窟。現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餘龕,大小造像5000餘尊,還有大量刻經、題記等。它是河北省現已發現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藝術價值
響堂山石窟在藝術和文化上的獨特性和原創性是敦煌石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諸多大石窟無法比擬也無法取代的。因此在1961年,響堂山石窟與諸大石窟一起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學者范文瀾、郭沫若等響堂山石窟藝術均有很高的評價。魯迅先生對響堂石窟藝術也多有偏愛,曾多次在北京琉璃廠購買響堂山石窟石窟造像和刻經拓片精心收藏。並記錄在他的日記中。
石窟象石窟象
最早對響堂山石窟開展研究工作的是日本的學者長畈大丁。1922年,他曾先後三次考察了響堂山石窟。並在日本發表了調查報告。1935年我國學者開始對石窟藝術這一領域開展研究,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考古組徐炳旭、顧頡剛老先生選擇的第一個研究點不是敦煌雲崗龍門等石窟,而是選擇了響堂山。他們帶領學生在南、北響堂進行了拍照、拓片、記錄、整理了有關造像題記,校刊刻經、編制碑目、文字記錄現狀的工作,其後印行出版了《南北響堂及其附近石刻目錄》一書,確認了響堂是以北齊石刻為主的石窟群,這是國內研究響堂的最早著作,也是我國對石窟寺藝術研究的創始。1936年11月,營造學社劉敦楨繼徐、顧二老之後又考察了響堂山石窟,其主要觀點闡述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同年,日本學者水野清一、長廣敏雄也對響堂進行了為期七天的調查,並出版了日文版《河北磁縣河南武安響堂山石窟》一書。其後著名學者王去非,劉慧達、蘇白、馬世長等對響堂山石窟都進行過調查和研究。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共出版響堂山石窟專著5本,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新中國考古學上第一個博士,也就是北京大學考古系博士李玉群先生的博士論文就選擇了響堂山和鄴城的佛教藝術。此外在美國日本義大利台灣韓國等高等院校也有專事響堂山石窟藝術研究的學者。
石窟
洞窟形制
堂山北齊洞窟的形制可分為以下幾種:
中心方柱塔廟窟:南響堂第一、二窟,北響堂第四、九(以下簡稱南一、南二、北四、北九窟,
其它類同),窟平面方形、平頂,中心為方柱,三面開龕或一面(正面)開龕(北四、南二),後壁上部與洞窟後的山體相連,下部形成低矮甬道,供禮佛時通行。窟內四壁鑿佛龕,前壁正中為窟門,門上有明窗二,明窗間平浮雕大型帝後禮佛圖(北六)或阿彌陀淨土變(南一、南二),均以場面宏大,場景壯觀為特性。
石窟
中心方柱塔廟直接繼承了雲岡中心塔柱窟的形式,只是將雲岡繁複、瑣碎的“三層或五層每層三面每面各鑿一佛龕的樓閣屋檐形中心塔柱”的形式改為“三面(或一面)每面開一佛龕”的簡捷、明快、大方的中心方柱的形式,從而體現出了北朝石窟中心柱窟由繁到簡的發展趨勢。
三壁三龕佛殿窟:有南三、五、七、北三。窟分前廊後室(南七、北三)面闊為三間四柱,明間正中開窟門,次間各開大龕,龕內雕踏山力士像,明間上部為印度式拱,次間額枋上為一斗三升拱。窟檐雕出仿木結構建築形式的滴水、圓椽、筒瓦等,瓦壠上有八層疊澀基,基上浮雕大型山花蕉葉覆蓋窟頂,大蕉葉擁托覆缽丘,丘上雕出象徵塔剎的雙層火焰寶珠。窟內平面方形、穹隆頂,正、左、右壁各開帷幕帳形龕,龕內雕一鋪三尊(南五)、五尊(南七)、七尊(北三)像,窟頂浮雕蓮花藻井及飛天伎樂,地面浮雕大蓮花,蓮花中間置博山爐(南五)窟門兩側刻大番卷草紋和連珠紋,上部刻飛天。
這種窟的形制基本上因襲了北魏後期龍門產生的三壁三龕窟(如龍門的石窟寺、魏字洞等)形式。
四壁設壇窟:分方形平面平頂(南四)和方形平面覆斗頂(南六)兩種,這種窟的主要特徵是四壁設環壇,壇上圓雕造像。正、左、右壁為一鋪五身或七身組合,前壁窟門兩側壇上雕力士像。
這種窟形,在過去的研究中,也將它與三壁三龕窟劃入一類,這種形式在北朝石窟中屬於新樣式。隋唐以後的龍門石窟才出現。
劍川石寶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中,有片奇石區———遠看這些石頭,猶如一堆堆碩大的松果球,又像一隻只巨龜盤臥。在這片奇石區中,隱著10多個美妙絕倫的石窟———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寶山石窟。
劍川石寶山石窟劍川石寶山石窟
石窟雕鑿在崖壁上,共16窟,約百餘造像,大多數為南詔(公元649—公元902年間崛起於西南地區,和唐朝並存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時期的作品。內容以南詔王室宮廷生活及佛教為主,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歷史研究價值,是西南地區獨有的與雲岡、龍門、大足等石窟齊名的石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