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中國古代石窟群)

雲岡石窟(中國古代石窟群)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岡石窟
  • 外文名稱:Yungang Grottoes
  • 地理位置:東經113º20’,北緯40º04’。
  • 開放時間:【4月15-10月27】8:30-17:20 【10月28-4月14】8:30-17:00
  • 景點級別:AAAAA
  • 門票價格:旺季120元 
  • 著名景點:曇耀五窟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省大同市
  • 建議遊玩時長:半天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歷史沿革,建造歷史,發展時期,分窟介紹,遺產價值,所獲榮譽,遺產保護,旅遊信息,開放時間,行程線路,

歷史沿革

建造歷史

雲岡石窟
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唐代,據金皇統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貞觀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涼傳》卷上(古今勝跡三)記載,當時有一位儼禪師"每在恆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鹹亨四年(673年)終於石室"。初唐以後,平城呈現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建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有大項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檐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靈岩棟宇,掃地無遺"(《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金皇統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師稟慧重修"靈岩大閣"(今第三窟外的閣樓),"自是,山門氣象,翕然復完矣。"(《金碑》)。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廟院尚存。
明代,大同雲岡再度荒廢。雲岡之稱始於明嘉靖年間,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路經大同,留部將張天琳駐守後清軍入關攻占大同,雲岡寺院再遭兵燹,淪為灰燼。
清代,清順治八年(1651年)雲岡寺院得以重修。現存第5、6窟的木構窟檐和寺院即為此時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於冬日迴鑾巡幸雲岡寺並御書匾額"莊嚴法相"。清乾隆年間雲岡石窟亦曾有修葺。
近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設定專門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發展時期

雲岡石窟佛教藝術按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的發展,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稱為曇曜五窟。根據《魏書·釋老志》(卷114)記載:“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於復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於路,御馬前銜曜衣,時人以為馬識善人,帝後奉以師禮。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文中記述的開窟五所,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曇曜就選擇了鐘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期石窟:是雲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471-494年),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雲岡石窟是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其國力為保證,進而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雲岡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遷都前,皇家經營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歷時40餘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也是積極於改革創新的時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過程。這多種因素的綜合,也就產生了所謂富麗堂皇的太和風格,主要特點是漢化趨勢發展迅速,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一時期起步並完成,這個時期即雲岡中期石窟,它所呈現的內容繁複、雕飾精美的雕刻藝術特點大異於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後(494年),雲岡石窟大規模的開鑿活動雖然停止了,但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餘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出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後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這一特徵和風格在龍門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分窟介紹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3窟第3窟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線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曇曜五窟曇曜五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第11窟第11窟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中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套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所獲榮譽

  • 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點);
  • 2002年1月,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區”;
  • 2002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 2002年12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 2004年2月,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2002~2003年度山西省文明景區;
  • 2005年被大同市政府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工作單位;
  • 2006年3月,雲岡石窟研究院被山西省人事局、山西省檔案局評為“十五”期間全省檔案工作先進集體;
  • 2006年5月,被中國新聞社評價中心評為“中國最具人氣十大風景名勝區”;
  • 2006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文物保護模範單位”;
  • 2006年8月,被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標兵”;
  • 2006年9月,被首屆中國旅遊勝地品牌推廣峰會評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 2006年10月,被中國旅遊電視協會評為“2006年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
  • 2006年,大同市勞動競賽委員會為雲岡石窟記消防安全“集體一等功”;
  • 2007年1月,被亞太旅遊協會等多家單位評為“中國魅力景區”;
  • 2007年4月,被全國民族文化旅遊十大品牌組委會評為“2006年度全國民族文化旅遊十大品牌五十強”;
  • 2007年5月8日,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全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2007年6月11日,被大同市委宣傳部、大同報社等多家單位評為“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首位;
  • 2007年11月,被中國旅遊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優秀旅遊景區”。
  • 2008年中國最佳旅遊品牌景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休閒旅遊景區。
以上內容來自:

遺產保護

雲岡石窟歷經1500年的滄桑,由於石窟區所處的地質及環境條件的變化,不同程度地經歷了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歷史上雲岡石窟也經歷過不同方式的保護與修復,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雲岡石窟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保護,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整理環境保護修繕時期(1955年~1959年)
自1955年雲岡石窟成立專門管理機構以來,老一代文物保護工作者先後翻修了第5、6、7窟木結構窟檐,增設了別墅院圍牆護欄,整修了窟前道路。維修了山門前清代戲台;擴展了山門前廣場。修整了東、西廂房,改建了第5窟前正南的5間辦公接待室和第7窟前正南的3間辦公室。補墁了山門院、5窟院、6窟院的地面磚。平整了五華洞即第9~13窟窟前地面,同時在其南側壘砌約80厘米高的擋土牆,再往南壘砌了高約2米的護壁石牆。1958年,經過兩年的籌建,專項投資架設的電路正式開通。同年,在第9、10、12、13窟窟內鋪墁了磚地;在第20窟窟前台地東側鋪建了台階;繪製了參觀遊覽路線圖;規劃制定了雲岡石窟保護範圍。
石窟保護試驗研究時期(1960年~1965年)
20世紀60年代,國家科委將石窟保護項目列入十年科研規劃之中。
1960年文博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前身)與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前身)聯合組成了調查組,對雲岡石窟展開了大規模的地質勘察、病害調查及保護材料和方法的研究,建議採取修建護壁、排水防滲、大佛的保護、對已風化的造像、雕刻進行加固的綜合性保護措施。
雲岡石窟雲岡石窟
1961年成立“雲岡石窟保護委員會”。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決定以“雲岡石窟第1、2窟為試點”進行修整試驗。這項試驗工程的設計方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實施。
1964年和1965年,完成了為期兩年的第二期試驗工程。該期工程採用土建隱蔽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將第21~51窟絕大多數洞窟的前立壁危岩支頂加固,並對其中第26、30、34、42窟前壁面上部進行了錨桿牽拉加固,套用聚甲基丙烯酸酯類材料和環氧樹脂材料灌漿粘結歸安了第22、23窟坍塌的間牆和頂板,第32窟頂板和第1窟門拱懸石。
1965年2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由文化部、山西省政府批准的“雲岡石窟保護範圍與安全規則”,包括重點保護區、安全保護區、地下保護安全線三個部分,使雲岡石窟形成地上、地下網狀立體式的保護體系,確保了石窟的安全。
防止石窟崩塌搶險加固時期(1973年~1976年)
從1974年開始至1976年結束,對雲岡石窟展開了大規模的維修保護。稱為“三年保護工程”,保護原則為“搶險加固、排除險情、保持現狀、保護文物”。
全面維修時期(1977年~1989年)
菩薩菩薩
自“三年保護工程”之後,又先後完成了第5窟及東部無名窟,第6窟,第7窟和第8窟間牆前壁落石(1979年7月18日)後的殘存崖面,第1、2窟窟外佛龕,第3窟,第3窟前室及頂板(1980年7月7日、7月8日、8月3日三次坍塌),第3窟外上方立壁面,第4窟,第4、5窟之間過橋,第12、13窟前立壁上方懸石,第25~29窟,第33、35窟,第48窟懸石和第51窟的維修加固。完成了第1~3窟護坡工程,第1窟東圍牆工程,第5、6窟木結構及附屬建築物抿,第5窟東無名窟清理,第20~51窟鋪石工程,第50窟路基工程,第13、14窟沖溝蝕空帶加固工程,第5~53窟崖頂排水渠修整工程,龍王廟溝考古發掘及修整、垂花門修整工程等。同時,建立了氣象站、文物保護實驗室,完成了供暖設施和接待院修建等工程。
石窟風化治理規劃實施階段(1990年~2005年)
從1992年起,拉開了“雲岡石窟風化治理工程”(“八五”維修工程)的序幕。5年中先後完成的項目有:
  1. 降低窟前地面,考古發掘,修建排水渠道,增設安全監控、輸電線路,硬化地面,
  2. 修建保護性窟檐,包括恢復第8窟窟檐、設計第9、10、19窟窟檐;
  3. 保護性圍牆:崖頂修建保護性圍牆、舊圍牆翻修擴建;
  4. 洞窟保護維修加固工程;
  5. 窟頂防滲排水試驗研究工程;
  6. 制定《雲岡石窟規劃》,編制《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條例》。
其後,1998年109國道雲岡段得以改線;2001年,雲岡石窟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功;2002年,雲岡石窟防水保護工程全面啟動。
石窟防水試驗工程及第11窟維修等(2005年~2018年)
2005年以來雲岡石窟主要進行了三項本體保護工程,分別為西部窟區防水試驗工程、11窟維修加固工程及洞窟除塵。
西部窟區防水試驗工程:2007年初,研究院詳細調查了雲岡西部窟區的地理環境和石窟現狀,經過縝密的設計,做出最終的試驗方案,並於4月份全面啟動。該工程分兩部分:一是進行頂部護坡的防滲處理;二是進行前立壁的加固。
11窟維修加固工程:2007年,首先著手於對第11窟進行搶救性保護維修。針對11窟北壁岩石成片狀大面積脫落和泥塑壁畫殘塊、剝離、空鼓、起甲、昆蟲動物污染等病害,進行全面加固與修復。
洞窟除塵:雲岡石窟研究院於2009年對第5-13窟進行了除塵。具體方法是用軟羊毛刷除掉石雕身上的沉積物,同時用A4紙收集承接這些沉積物,這樣做既可以避免除塵過程中對文物本體的損害,又可以防止二次揚塵。此次工程歷時一個月。
2018年8月1日起,《雲岡石窟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夏季:4月15日-10月27日,8:30-17:20;冬季:10月28日-4月14日,8:30-17:00;節假日適當延長開、閉館。

行程線路

曇曜廣場——佛光大道——禮佛浮雕牆——靈岩寺(山堂水殿)——寫經院——石窟群——周總理紀念室——雲岡北魏皮影、木偶館——雲岡陳列館——演藝中心——食貨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