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性

盈利性是指銀行經營貨幣資金以取得利潤的內在動力和經營目標。西方商業銀行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所遵循的三個基本原則 (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 之一。銀行是經營貨幣資金、授受信用的特殊企業,它通過吸收存款、發行債券等負債業務,把社會上一部分企業、單位和個人的暫時閒置資金 (貨幣收入) 集中起來,再通過發放貸款、證券投資等資產業務,把集中起來的資金運用出去、彌補社會上另一部分企業、單位和個人的暫時資金短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盈利性
  • 外文名:profitability
三性統一,三性矛盾,三性協調,

三性統一

1、較強的流動性是提高盈利性的條件和降低風險的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必須圍繞著利潤最大化這一中心運轉。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理財人員的基本職責就是要使企業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有較強的支付能力以償還到期債務、分配現金股利、增加非現金資產、滿足付現費用、保證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當流動性較強時,企業一方面有足夠的現金支付各項費用,為盈利提供保證;另一方面償債能力提高,進而提高企業信譽,創造出良好的理財環境,使企業籌資能力增強,為企業取得更多盈利提供資金保證。  2、盈利能力的高低決定著企業流動性的強弱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盈利是企業承擔風險的主要保證,當企業資產發生損失時,首先要用積累起來的收益來彌補。在收益不能抵償虧損時,就會使資本發生損失。因此,較高的盈利對企業資本起著保護作用,可使企業經受住較大的損失。從短期來看,盈利能力提高,對流動性似乎沒有什麼影響,但從多個會計期間來看,由於權責發生制和現金收付制的計量結果趨於一致,盈利能力和流動性也趨於一致。利潤水平的提高最終將會在現金流量上得到反映,這無疑為企業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各項財務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促進作用,甚至引起資本結構的合理調整,從而增強企業的籌資能力及資產的變觀能力,增強企業的流動性。

三性矛盾

雖然流動性。風險性、盈利性之間具有統一性,但它們之間的矛盾也是客觀存在的。  1、過分追求流動性,會使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一般情況下,企業增強流動性有兩條途徑:一是儲存流動性,即在資產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變現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和短期有價證券等,以應付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二是購入流動性,即靠籌措新的資金來實現流動性。無論企業採取哪種方式來滿足流動性,均不能使“三性”達到一均衡。若企業採取儲存流動性的方式,就必須在資產總額中提高易變現資產的比重。由於易變現資產的非盈利性;使得流動性的提高以盈利性的降低為代價。若採用購入流動性的方式,以負債等資來滿足流動性,又會因負債內部各項目的償還期不同,導致新的矛盾。在負債內部,流動負債的資金成本相對較低,流動負債的比重越大,企業的收益率就越高,但由於流動負債的風險大於長期負債的風險,當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重過大時,企業的營運資金(流動資產一流動負債)就會減少,甚至出現負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無法清償債務的可能性就增大,提高流動負債比率而獲得的收益將被企業承擔的較大風險所抵消,甚至出現負效應。這種負效應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為不至於破產,不得不削價出售若干非流動資產來抵債;二是不得不以高利率舉新債還舊債。出售資產的損失或籌資成本的提高都將大大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企業的形象和經營發展。
2、過分強調降低風險,又會削弱盈利性。風險貫穿於財務活動的全過程,不同的籌資、投資和分配活動的風險是極不相同的,相應取得的收益或減少的損失也是個相同的。投資的必要報酬率是由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和通貨膨脹貼補率一二部分構成。風險報酬率是投資者冒風險進行投資獲得的超出時間價值率的那部分額外收益率,它是人們對可能遇到的風險的一種價值補償,企業一味強調降低風險或不冒風險,就不能獲得風險報酬,勢必降低投資報酬率,削弱企業的盈利性,同時也不利於企業的創新和理財家的進取;反之,高風險的投資可為企業帶來高收益,但損失的可能性將增大。因此,降低風險也有個合理界限的問題,應以盈利性來權衡,否則,就可能出現以下情況:在籌資場合,企業既面臨高風險也必須支付高的籌資成本或者只承擔低風險而又不肯多付籌資成本,以致不能籌集到所需的資金。在投資場合,企業既面臨高風險,而收益並未相應增加,企業投資意願不強、或者既承擔低風險,又要求多付收益或報酬,受資者就不願接受投資。
3、盈利性與流動性的反差在大多情況下,盈利性與流動性是一致的,但在一些情況下,兩者又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第一,盈利性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來衡量的,而流動性是以收付實現制來衡量的。在權責發生制下,某些本期未收到的現金收入也確認為收入,導致本期盈利虛增,收入與費用的發生和現金的流入流出不一致,淨利就不能充分體現流動性。如果企業經營是以非現金銷售為主,會計利機的增加就會抵減流動性。反之,若企業過於注重流動性,一味強調實現現金銷售,又會減少銷售量,降低盈利、第二、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折舊政策、無形資產攤銷、低值易耗品、開辦費的處置辦法、壞賬準備的計提、會計估計的利用程度都會導致會計科潤的金額現金流量金額反向變化、第三、目前很多企業通過股權置換資產重組等手段粉飾企業會計報表致使會計利潤提高,但若不能產生更多的現金流量、可能會因增加會計利潤要多納稅和多分配利潤而降低流動性。因此、盈利性與流動性兩者的矛盾是客觀存在外企業有盈利並不意味著流動性狀況一定良好。反過來流動性狀況良好也不意味著盈利性一定很強。

三性協調

綜上所述,流動性、風險性、盈利性三者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在財務工作中我們應認識到:要降低風險,提高流動性,往往會削弱盈利性;要提高盈利性,往往又不能保持較低的風險和較高的流動性。一般而言,企業要追求盈利能力的提高,就必須承擔風險。如果不肯承擔風險,企業將失去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基本條件、企業理財的藝術就在於使“三性”得到最佳統一,達到資金總效用的最大化,即在保持適當的流動性、承擔既定風險的條件下,爭取收益最大化;或在滿足流動性、收益一定的情況下,實現風險最小化。要使“三性”協調,有企業理財中應注意保持資產負債規模、期限結構的協調,同時注意企業產品處於不同生命周期時對 “三性”的要求。  1、資產與權益的規模、結構對稱以上企業資產各項目變現能力不同,收益性、流動化風險性不同權益的來源渠道不同,資金成本不同,流動性、風險性、收益性也有差別。要使“三性”統一、就必須合理配置資產和權益的結構。
正常情況下,資產和權益的協調應遵循流動資產由短期資金來融通,長期資產(主要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投資)由長期資金來融通的原則。由於在流動資產中有一部分最低的產品和原材料儲備是經常占用的。也屬於長期占用的資產,我們稱其為永久性流動資產。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逐步增加,這些資產依靠權益資本長期負債和“自發性”負債來解決。“自發性”負債是指非有意識的籌資,是伴隨著銷傳業務的發展自然產生的負債,如應付帳款、應付工資、應付費用等。除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外。還有臨時流動資產,它是周期性流動循環,當它處於高峰時期就意味著要用短期負債來解決其來源。
如果企業不是採用流動資產由短期資金來融通,長期資產由長期資金來融通的原則,而是將部分長期資產由短期資金來融通,這雖然會降低資金成本,減少利息支出,增加企業的收益,但卻增大了企化的財務風險反之,企業將部分流動資產時長期資金來滿足,雖然降低了風險,但成本較高,會使利潤減少。因此,權衡風險與報酬,就應遵循流動資產由短期資金來滿足、長期資產由長期資金滿足的原則,使資產和權益對稱協調。
2、企業生命周期對“三性”的要求一切產品、企業和產業都要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都具有周期性特徵。典型的產品壽命周期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即初創期、成長期、穩定期和衰退期。在四個階段中,產品的資金占用量與需求量各不相同,從而影響“三性”的協調。
在初創階段,人多數企業面臨著很高的風險,產品剛進入市場,顧客對新產品不了解,產品銷售量增長緩慢某些技術問題暫時難以克服,生產批量未達到合理規模,生產成本較高,利潤較低甚至出現虧損,企業被大敗的陰影所籠罩,處丁高風險狀態。此時、企業的現金流出遠大於現金流入,理財辦地很小,一筆小額的到期債務就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面對這些風險,出了流動性的考慮,處在初創期的企業應儘可能地從股東那裡籌集全部所需資金以滿足流動性,而不應該採取債務方式來融資。雖然債務融資的成本相對較低,且可享受債務利息、免稅的優惠,但由於此時的債務具有很高的風險,可能導致企業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初創期的債務是比股權更昂貴的資金來源。另外,由於投資者對投資回報是採取股息方式還是資本收益方式並不介意,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企業在開始的幾年內不支付現金股利也是合情合理的,這更有利於企業的理財。
當企業度過困難的初創期,便進入了成長期。這一時期企業所因對的風險就小得多。成長期的產品由於已被用戶所了解,並受到歡迎,銷售量增長較快,產品由試產試銷開始轉向大批量生產,利潤由負值轉為止值或大幅度增長。處在快速成長時期的企業對現金的需求是巨大的,由於這一階段企業仍面對較大的經營風險,並且仍然缺乏債務利息的稅收優惠,舉債成本仍然很高。因此,處於這階段的企業最好還是保持較低的債務比率,採取各種方法籌集額外的股權資金來滿足流動性。可供採用的方法有三種:將大多數利潤作為保留盈餘;對現內股東發行新股認股權;在股票交易所公開上市。企業在快速成長時期對資金的需求是持續的,由於流動性的要求,企業可繼續保持不支付現金股利的政策,但如果企業打算在不久的將來公開上市,應開始交付現金股利,以向市場顯示經營業績。
在快速成長之後,企業就進入了成熟階段。企業的利潤水平開始較為穩定、儘管現有固定資產可能更新,在不存在高通貨膨脹的情況卜,企業絕大部分資金需求應當出折舊基金來滿足;如果不存在實際的擴張,企業原則上應將全部稅後利潤用於支付現金股利。在成熟階段,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已經相當穩定,經營風險也處於較低水平,這時可用負債籌資替代股權等資,以滿足流動性;企業也可用舉債來增加現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以便更快地調整資本結構
在衰退階段,銷售量顯著減少,出現產品滯銷或被淘汰的趨勢,利潤大減甚至降為零。由於折舊費可能足以超過固定資產的更新投資,企業內源性現金流量可能人於財務報告利潤,出現流動性化過剩現象。處在衰退期的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放現金股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