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公主(當利公主)

衛長公主

當利公主一般指本詞條

衛長公主(當利公主),名、字皆不詳,一般認為是漢武帝長女,母為皇后衛子夫。因於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級封為長公主湯沐邑為最富庶的鹽邑、兩任丈夫皆貴震天下,被認為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同母弟為漢武帝嫡長子戾太子劉據

衛長公主沒有陷入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也並非死於腰斬。一般認為衛長公主逝世於巫蠱之禍以前。

根據茂陵陪葬墓分布,衛長公主很可能去世後與其夫平陽共侯曹襄合葬於茂陵

基本介紹

史籍記載,兩次婚姻,《史記》記載,《漢書》記載,家族成員,人物爭議,排行,封號,食邑,“腰斬”,生卒,墓葬,宗族後裔,

史籍記載

兩次婚姻

史記》和《漢書》中對衛長公主的記載,都只是關於她的兩次婚姻。
第一次,親上作親,衛長公主下嫁第五代平陽侯曹襄。平陽曹氏門楣顯赫,其祖為西漢開國功臣曹參。曹參身經百戰屢建戰功,在《史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功第二而表在首位,封平陽侯,其戶數在西漢立國初年已達到一萬六百三十戶。司馬遷特為平陽曹氏撰《史記 曹相國世家》。
曹襄是漢武帝大姐平陽公主的兒子,也即衛長公主的姑表兄弟,於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承嗣侯位。衛長公主與曹襄生有一子曹宗。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曹襄為後將軍跟隨衛青出戰。後由於情況有變,衛青所率五萬騎兵,包括後將軍曹襄,改由定襄出發,北上進擊左賢王。匈奴精兵於漠北對漢軍以逸待勞,衛青下令以武剛車排成環形營壘,又命五千騎兵縱馬賓士以抵擋匈奴的一萬起兵,時大風起,沙礫擊面使得兩軍不得相見,而漢軍攻勢不減,匈奴單于西北突圍而逃,匈奴軍隊四散奔走。漢軍連夜追擊,雖未追到單于,卻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餘人,到達窴顏山趙信城,獲得匈奴積存的糧食以供軍隊食用。漢軍留住一日而回,把城中剩餘的糧食全部燒掉才歸來。此役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使得危害漢朝百餘年的匈奴邊患已基本上得到解決。可見曹襄並非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同其先祖戰將曹參一樣,曹襄也是馳騁疆場殺退匈奴的好兒郎。曹襄逝世於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
第二次,衛長公主下嫁方士欒大。欒大身材修長、容貌俊美,說話周到而有策略,敢說大話,神色自若。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寵信欒大,以為欒大可通神仙,封他為五利將軍,又拜為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天道將軍,後又封為樂通侯,時欒大身佩六印,貴振天下。武帝賜欒大天道將軍印璽時,命使者穿著羽衣,夜間站在白茅草上面,把印賜給五利將軍,五利將軍也穿著羽衣,夜間站在白茅上受印,以此表示不是天子的臣子。可見欒大身份顯赫。漢武帝又為他建豪宅,置車馬帷帳充其家。欒大升官封侯,因此得以迎娶衛長公主。後因方術不驗,漢武帝知曉欒大使者不敢出海卻謊稱見到其師、欒大並不能通神,方知自己受騙,更誤了愛女婚事,於是腰斬欒大,對欒大的推薦人樂成侯丁義亦處以非常嚴厲的棄市之刑。今當利故城之南,有一大冢,傳為“欒大墓”。據1957年調查,該墓為較高規格的覆斗狀,長寬各約61米,高約13米。欒大因欺君之罪在長安被腰斬,卻有如此規格的墓葬,或許是漢武帝看在衛長公主面上默許。
嫁與欒大之前,漢武帝送金萬斤(漢書記載為金十萬斤)給公主,並將公主的封地改名為當利,衛長公主又號當利公主。當利產鹽,有鹽官,即是“鹽邑”,是膠東半島最富裕的地方,武帝其他公主的封地皆不如她。衛長公主也是東西兩漢唯一受封鹽邑的公主。而據《漢官六種》,黃金萬斤是漢代皇帝聘皇后的規格,可見衛長公主之受寵。
其後,史書再沒有公主的記載。征和二年,《史記》記衛長公主的兒子平陽侯曹宗坐衛太子死,但《史記》征和年以後之事多為後人補記,錯誤甚多;《漢書》記曹宗入財贖此死罪,被改處以完刑,為城旦
曹宗的子女無遇害記載。漢宣帝元康四年,衛長公主之孫曹喜奉詔復家。

《史記》記載

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召其兄衛長君弟青為侍中。而子夫後大幸,有寵,凡生三女。
○索隱按:謂諸邑石邑衛長公主後封當利公主是。一男。男名據。○索隱即戾太子也。
陽侯窋,高后時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為侯。立二十九年卒,謚為靜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謚為簡侯。子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癘,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謚夷侯。子襄代侯。襄尚衛長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謚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國除。
賜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輿斥車馬帷帳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衛長公主妻之金萬斤,更名其邑,曰當利公主
◇集解孟康曰:“衛太子妹。”如淳曰:“衛太子姊也。”蔡邕曰:“帝女曰公主,儀比諸侯。姊妹曰長公主,儀比諸侯王。”駰案:此帝女也,而雲長公主,未詳。
◇集解地理志雲東萊有當利縣

《漢書》記載

《外戚傳上》
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召其兄衛長君、弟青侍中。而子夫生三女,元朔元年生男據,遂立為皇后。
《郊祀志》
是時,上方憂河決而黃金不就,乃拜為五利將軍。居月余,得四印,得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印。制詔御史:“昔禹疏九河,決四瀆。間者,河溢皋陸,堤徭不息。朕臨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遺朕士而大通焉。《乾》稱‘飛龍’,‘鴻漸於般’,朕意庶幾與焉。其以二千戶封地士將軍大為樂通侯。”賜列侯甲第,童千人。乘輿斥車馬、帷帳、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衛長公主妻之,齎金十萬斤,更名其邑曰當利公主
《蕭何曹參傳》
窋嗣侯,高后時至御史大夫。傳國至曾孫襄,武帝時為將軍,擊匈奴,薨。子宗嗣,有罪,完為城旦。

家族成員

母親 衛思後衛子夫
同母姐妹諸邑公主石邑公主陽石公主(據《史記索引》《漢書注》)
丈夫平陽共侯曹襄、五利將軍欒大
兒子曹宗
孫子:曹喜
舅舅侍中衛長君衛青、衛步、衛廣
姑姑\婆婆\舅母平陽公主
公公平陽夷侯曹壽曹時
姨母衛君孺衛少兒
姨夫丞相公孫賀詹事陳掌
表兄弟霍去病、宜春侯/長平侯衛伉、發乾侯衛登、陰安侯衛不疑、太僕公孫敬聲
其他姐妹:夷安公主鄂邑長公主

人物爭議

排行

《史記》中無諸邑公主記載,只載陽石公主為帝女;《漢書》中未雲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的生母,也未出現石邑公主此人,同時代史籍中可確定的衛皇后女兒只有衛長公主一人。唐初顏師古注釋《漢書》雲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為衛氏另外兩女,而唐玄宗時期司馬貞在《史記索隱》注釋雲衛氏另外兩女為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 二人同處唐朝注釋彼此矛盾,皆為孤證,或有一人錯注或二人皆錯。陽石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的出生年份皆不詳,因此無法得知她們與衛長公主的排行。但幾位公主里唯獨衛長公主擁有“長公主”身份,一般認為她是衛子夫長女。
而鄂邑公主在漢昭帝朝,因為是漢昭帝唯一在世的姐姐而受封長公主,養育漢昭帝;又因鄂邑公主年長於燕王劉旦,年紀遠大於漢昭帝被記載為“長姊”;且鄂邑公主在武帝朝身份一直為“公主”,因此不能確定鄂邑公主為漢武帝長女。
通過《史記 外戚世家》中對衛子夫【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的記載,一般推斷衛長公主為漢武帝長女、也為漢武帝第一個孩子。
衛長公主的出生打破了漢武帝不能生育的謠言。劉徹自七歲起做太子九年、即位二年一直無子,武帝舅父田蚡甚至在建元二年淮南王劉安來朝後與其言【“方今上無太子,大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即宮車一日晏駕,非大王當誰立者!”】淮南王聽聞大喜,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物品,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雖然並無史料表明此時漢武帝沒有女兒,但若武帝即位初便生育公主,即便此時皇帝無子,淮南王也無可質疑皇帝的生育能力。而其時漢武帝未滿十八歲,何來晏駕之說,武帝無子則國無本,滋生他人謀逆的野心。田蚡言武帝晏駕是假,淮南王謀逆是真。但衛子夫的懷孕證明漢武帝並非不能生育,或許這是衛子夫懷孕後“尊寵日隆”的原因。也不難得知衛長公主出生後,漢武帝為何對長女尤為寵愛。

封號

西漢時,皇帝的女兒(帝女)稱公主,姐妹稱長公主,姑姑稱大長公主。比如漢昭帝朝鄂邑公主因撫養昭帝而以帝姊身份封為鄂邑長公主
衛長公主在武帝朝以帝女身份越級稱長公主,其待遇遠超她的其他妹妹,引起後世史家註解的不解。如裴駰注“此帝女也,而雲長公主,未詳。
其實在兩漢,地位特別崇高受到尊崇的公主可以帝女之身而封長公主,並非只有皇帝姐妹可以封長公主。衛長公主作為武帝朝唯一一位為長公主的帝女,可見她的受寵。
西漢對皇子、公主、皇孫、翁主等皆有以母姓稱之的習慣。如竇太后館陶公主又稱竇太主;齊厲王劉次昌生母紀太后之女又稱紀翁主;栗姬之子劉榮為太子時又稱栗太子;衛皇后之子劉據又稱衛太子;史良娣之子劉進又稱史皇孫等。故衛長公主的封號相當特殊,不同於其他以湯沐邑地名丈夫(列侯)食邑地名為封號的公主,“衛”表明了其母為衛氏,而“長公主”則強調了其“長公主”的身份。
有人以衛長公主二嫁欒大時又號“當利公主”而非“當利長公主”,認為衛長公主的身份並非長公主,但只要通讀《漢書》關於各公主身份的記錄,便知即便對於長公主,亦有稱其為“公主”之時,而非時刻稱其為“XX長公主”。
漢文帝館陶長公主為例,《漢書 外戚傳》載【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女為館陶長公主。】而在《漢書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則記為【孝文三年,侯午嗣,尚館陶公主,四十八年薨。元光六年,侯季須嗣。十三年,元鼎元年,坐母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只稱其為公主;同樣地,在《漢書 東方朔傳》中記載【初,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董君綠幘,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敗男女之化,而亂婚姻之禮,傷王制,其罪二也。”】也未稱其為長公主大長公主,只以公主稱之。
無獨有偶,《漢書 薛宣朱博傳》中關於漢宣帝女敬武長公主也有類似記載【初,宣復封為侯時,妻死,而敬武長公主寡居,上令宣尚焉。及宣免歸故郡,公主留京師。】也稱長公主為公主。
故可知,稱衛長公主為“當利公主”並不意味著衛長公主的身份不是“長公主”,稱“長公主”為“公主”是史家及當時人臣的一種習慣說法。“衛長公主”的稱號已經明確其為“長公主”,其長公主身份毋庸置疑。

食邑

衛長公主第一次出嫁時,或因當時其姑母平陽公主尚在世,衛長公主並未以丈夫曹襄的食邑“平陽”為稱號被稱為“平陽公主”;公主自己的食邑未記名。再嫁欒大時,武帝將公主的食邑改名為當利,衛長公主又號“當利公主”。
《漢書 地理志上》載:東萊郡,高帝置。屬青州。戶十萬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萬二千六百九十三。縣十七:掖,莽曰掖通。腄,有之罘山祠。居上山,聲洋水所出。東北入海。平度,莽曰利盧。黃,有萊山松林萊君祠。莽曰意母。臨朐,有海水祠。莽曰監朐。曲成,有參山萬里沙祠。陽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有鹽官。牟平。莽曰望利。東牟,有鐵官、鹽官。莽曰弘德。<巾弦>,有百支萊王祠。有鹽官。育犁,昌陽,有鹽官。莽曰夙敬亭。不夜,有成山日祠。莽曰夙夜。當利,有鹽官。莽曰東萊亭。盧鄉,陽樂,侯國。莽曰延樂。陽石,莽曰識命。徐鄉。
東萊郡地處富裕的齊國舊地,有鹽官。齊國是東方大國,也是富國。春秋時管仲在齊國廣開鹽田,鼓勵農民曬鹽,支持百姓大力發展煮海鹽的事業,然後與中原各國交易,大獲其利,齊國也因此走上富強的道路,這是齊國暴富的一個大宗。所以武帝給衛長公主一個鹽邑作為湯沐邑,其意義不下於文帝賞銅山給。
古代的富商,最賺錢的職業一為開礦,一為販鹽。《漢書 食貨志》里記載,南陽的宛氏,是靠冶鐵起家的。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也是靠鹽、鐵起家的,因為四川自貢自古多鹽,只不過產的是岩鹽。漢武帝任命掌管國家經濟的大司農東郭鹹陽,同樣是資產累千金的大鹽商出身,可見販鹽有多么暴利。衛長公主的封地在當利,有鹽官,則這個地方產鹽,肯定有富有的鹽商,那么向他們征的賦稅就其量來說是相當可觀的,更何況國家對於鹽業課以重稅。且為了便於運輸,鹽產地必交通便達,從而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成為富庶之地。
就衛長公主而言,除當利的正常稅收外,因為鹽是她的封地所產,商人是她食邑上的人,所以她對鹽商仍有權抽稅且是重稅,這是天經地義的。以20世紀所知的歷代公主的封地,封到鹽邑的只有衛長公主一個人,可見她受寵程度和家產之豐厚。

“腰斬”

關於現今網路上流傳的“衛長公主和當時的一系列涉案人員中的主犯因為巫蠱而被漢武帝判了腰斬及衛長公主發瘋”的傳言,正史、野史都未有相關記載,是網友無根據編造的詆毀之詞。
元鼎五年被腰斬的是衛長公主第二任丈夫欒大,與衛長公主無關。史書記載中衛長公主從未陷入征和二年的巫蠱事件,就是征和二年因巫蠱而“坐誅”的陽石公主諸邑公主也沒有腰斬記載,何況未被牽連的衛長公主!
且巫蠱冤案乃後世史家定論,是江充及劉屈氂李廣利等幕後欲奪太子位的人的陰謀:
【《漢書 蒯伍江息夫傳》江充造蠱,太子殺。】
【《漢書 武五子傳》武帝末,衛後寵衰,江充用事,充與太子及衛氏有隙,恐上晏駕後為太子所誅,會巫蠱事起,充因此為奸。】
正是因為劉據至死太子身份都未被武帝下詔廢黜,武帝派宗正收走衛皇后璽綬卻未令其遷宮、亦未遣有司下廢后詔書,儘管劉據自盡,他仍是太子和長子的大宗身份。衛太子不同於其他封王的皇子卻未能即皇帝位,故此篇記錄武帝皇子的傳記名為《武五子傳》而非《武五王傳》,開篇更是把大宗身份的太子劉據置於漢昭帝之前。【《漢書 武五子傳》孝武皇帝六男。衛皇后生戾太子,趙婕妤生孝昭帝】。
太子無辜、皇后被牽連、公孫敬聲無辜是漢武帝晚年失妻喪子後的苦痛反省,“巫蠱主犯”一說何其荒謬!
【《漢書 車千秋傳》會衛太子為江充所譖敗,久之,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答;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罷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是時,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乃大感寤,召見千秋。至前,千秋長八尺余,體貌甚麗,武帝見而說之,謂曰:“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公獨明其不然。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公當遂為吾輔佐。”立拜千秋為大鴻臚。數月,遂代劉屈氂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閱功勞,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嘗有也。】
【《漢書 車千秋傳》勸上施恩惠,緩刑罰,玩聽音樂,養志和神,為天下自虞樂。上報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與貳師陰謀逆亂,巫蠱之禍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樂之聽?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雖然,巫蠱始發,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聞九卿廷尉有所。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宮人,轉至未央椒房,以及敬聲之疇、李禹之屬謀人匈奴,有司無所發,令丞相親掘蘭台蠱驗,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頗脫不止,陰賊侵身,遠近為蠱,朕愧之甚,何壽之有?敬不舉君之觴!謹謝丞相、二千石各就館。書曰:‘毋偏毋黨,王道蕩蕩。’毋有復言。”】
這場冤案除長平侯衛伉,並未牽連到衛氏族人,衛氏男子大概為了護佑太子劉據、史皇孫劉進和剛出生月余的曾孫劉病已而死傷殆盡,故被記載“衛氏悉滅”,但“滅”與“族”不同,衛氏並未滅族。後來宣帝時期衛青之孫得到賜錢五十萬並復家:
【《漢書 外戚恩澤表》 元康四年,詔賜青孫錢五十萬。復家。永始元年,青曾孫玄以長安公乘為侍郎。 元始四年,賜青玄孫賞爵關內侯。 】
真正詛咒皇帝被腰斬和滅族的是左丞相劉屈氂和貳師將軍李廣利,他們詛咒漢武帝,欲立李夫人之子昌邑王劉髆為太子,且在征和二年巫蠱之禍中有所圖謀、曾誣陷太子劉據謀反。
【《漢書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廣利曰:“願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如立為帝,君侯長何憂乎?”屈嫠許諾,昌邑王者,貳師將軍女弟李夫人子也。貳師女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時治巫蠱獄急,內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數有譴,使巫祠社,祝詛主上,有惡言。及與貳師共禱祠欲令昌邑王為帝。有司奏請案驗,罪至大逆不道。有詔載屈氂廚車以徇,要斬東市,妻子梟首華陽街。貳師將軍妻子亦收。貳師聞之,降匈奴宗族遂。】

生卒

其母衛子夫於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三月初三的上巳節被武帝“獨說”(說通悅)而得幸入宮,“歡甚”的少年天子賜平陽公主千金,可史書中衛子夫這第一位在漢武朝出現“幸”之記載的女子在入宮一年多時間內“竟不復幸”,直到建元三年,武帝真正掌兵權——發虎符出兵救東甌、建立期門軍,衛子夫得到復幸而有孕,而後“尊寵日隆”、“大幸”、“有寵”,因此衛長公主的生年不會早於建元四年
衛長公主逝世時間不詳,她並未陷入征和二年巫蠱之禍。但從當時江充劉屈氂等人慾置衛氏及太子劉據之外家(公孫賀家,平陽侯家)於死地來看,陽石公主諸邑公主都被坐誅,向來受寵的衛長公主當時若在世,必然首當其衝。史書無衛長公主陷入巫蠱的記載,只能說明衛長公主在征和二年之前已經去世

墓葬

漢武帝茂陵東側平陽公主墓旁,有兩座並列排布,其間幾乎沒有間隙的覆斗型大墓,完全符合西漢同塋不同穴的合葬制,疑為衛長公主與其夫曹襄合葬墓。

宗族後裔

漢書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臣表第四》
(平陽侯)
【六世 元鼎二年,侯嗣。二十四年。征和二年,坐與中人奸,闌入宮掖門,入財贖,完為城旦戶二萬三千。
七世 元康四年,參玄孫之孫杜陵公乘喜,詔復家。
九世 元壽二年五月甲子,侯本始以參玄孫之玄孫杜陵公士紹封,千戶,元始元年益滿二千戶。
十世 建武二年,侯宏嗣,以本始子舉兵佐軍,紹封。
十一世 侯曠嗣,今見。】
衛長公主與曹襄的兒子曹宗,在元鼎二年承嗣平陽侯位時,平陽侯位的戶數已由初封時的一萬六百三十戶增至兩萬三千戶。
《史記》中記載曹宗在征和二年巫蠱之禍中坐衛太子死,《漢書》記載曹宗的罪名為“與中人奸,闌入宮掖門”,而曹宗入財贖此死罪,被改處以完刑,為城旦。曹宗子女無遇害記載。
漢宣帝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為初陵,更名杜縣為杜陵。遷移丞相、 將軍、列、 吏二千石、 資產在百萬者到杜陵。曹參玄孫之孫,即曹襄與衛長公主之孫曹喜並無官職,而三年後以杜陵公乘身份復家,故應屬資產百萬者。
漢哀帝元壽二年,曹本始紹封。平陽曹氏復侯,戶數滿千戶。到漢平帝元始元年,平陽侯戶數達兩千戶。
東漢漢光武帝建武二年,曹宏嗣侯位。
曹宏去世後,曹曠嗣侯位。到班固著《漢書》時,曹曠仍襲著平陽侯之爵。
東漢光武帝只襲封了西漢所有侯中的兩個,一個是平陽曹氏,另外一個是富平張氏(張安世家族)。而富平張氏因娶漢宣帝女敬武公主,也與平陽曹氏也有血緣聯繫,二族同有衛氏血脈。衛長公主與曹襄的後嗣到東漢還享著侯位,可謂是風光的百年侯爵。
公乘之爵
在漢代的二十等爵中,從第一級公士到第八級公乘都是“民爵”,其身份都是老百姓。第五級大夫以上才有資格叫做貴族。。而第九級五大夫至第十八級大庶長則為“官爵”。第十九級關內侯、第二十級徹侯及諸侯王、王子侯以及一切貴族食邑者為“貴族爵”。而在“民爵”中,只有公乘是可以繼承的,第一級公士到第七級公大夫都沒有繼承資格
漢代的爵位和宅邸的大小直接相關。由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 戶律》有關民爵之田的記載:“公乘廿頃,公大夫九頃,···公士一頃半頃,···公卒、士伍、庶人各一頃”;有關民爵之宅的記載:“宅之大方卅步。公乘廿宅,公大夫九宅,···公士一宅半宅,···公卒、士伍、庶人各一宅”。
關於“公乘廿頃”,可以理解為:以一戶百畝為租稅計算單位,“田一頃”即取得一戶五口之家的租稅所有權。公乘的“食邑”數量在“二十頃”即二十戶以上
關於“公乘廿宅”:西漢時一步6尺,一尺=0.23米,一步=1.38米,30步=41.4米,方三十步的宅之面積約為1713.96 平方米,相當於 2.6市畝。而公乘20宅,折合52市畝
平陽曹氏因其六世萬戶侯的家底、平陽長公主和衛長公主兩代長公主的豐厚遺產, 經歷曹宗以巨額財產贖死罪失侯後,仍為買得起民爵中最高級----公乘的富家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