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移民

生態移民(ecomigration),亦稱環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地區、生態脆弱區以及自然環境條件惡劣、基本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區的人口, 搬離原來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並重建家園的人口遷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移民
  • 外文名:ecomigration
  • 亦稱:環境移民
  • 原因:生態環境因素
基本概述,什麼是生態移民,生態移民定義,生態移民意義,生態移民原則,生態移民範圍,生態移民對象,移民分類,主導對象分類,決定權屬分類,遷移屬性分類,遷移產業分類,指導思想,科學發展必然,人口計算規範,安置選擇周全,區域安置科學,農業安置靈活,產業安置引導,勞務輸出有序,教育培訓支助,問題思考,提前規劃公布,科學區域移民,力爭各方共贏,加速生態移民,合理分攤成本,

基本概述

什麼是生態移民

從導致人口移動的因素來看,生態移民主要不是由於生產方式、產業結構變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新地區的開發等經濟因素引起,也不是戰爭、宗教活動等非經濟因素等所致;而是由於遷出區的人口規模遠遠超過區域生態環境容量和承載能力, 因生態環境因素所致。從移民的目的來看, 生態移民通過將生活在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居民搬遷到生存條件更好的地區, 一方面可以減輕人類對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繼續破壞, 使生態系統得以恢復和重建; 二是可以通過異地開發, 逐步改善貧困人口的生存狀態; 三是減小自然保護區的人口壓力, 使自然景觀、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移民定義

生態移民是指為了保護或者修復某個地區特殊的生態而進行的人口遷移,如三江(長江、黃河、瀾滄江)之源地區的大規模移民。三江之源是中國最大的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地,對廣大中下游地區乃至全國的可持續發展起著生態屏障作用,由於人類活動加劇了這個地區生態的退化,採取自然修復的辦法,將當地居民移往他處。
生態移民也指因自然環境惡劣,當地不具備就地扶貧的條件而將當地人民整體遷出的移民,如貴州省麻山地區,因水土資源不斷流失而呈現“石漠化”(石質荒漠化)現象,當地人民失去生存的基本條件,因而不得不遷往他鄉。
中國是從2000年開始實施生態移民的,僅西部地區約有700萬農民已實現了移民。

生態移民意義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992年裡約熱內盧宣言中指出:“為了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使所有人都享有較高的生活素質,各國應當減少和消除不能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並且推行適當的人口政策”。同時,聯合國1982大會宣言也指出:“因人類活動而退化的地區應予恢復,用於能配合其自然潛力並符合受損害居民福利的用途”。
生態移民是指為了保護某個地區特殊的生態或讓某個地區的生態得到修復而進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環境惡劣,不具備就地扶貧的條件而將當地人民整體遷出的移民。
三峽工程庫區5000多公里的庫周帶(規劃庫周綠化帶2000多公里),庫周壩前蓄水175米水位加2米風浪線接20年一遇回水線至第一道分水嶺脊線之間,除庫區搬遷建設的城集鎮、工礦企業和後靠的農村移民外,還有部分貧困人口居住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或生態環境脆弱區、敏感區。由於庫區貧困區縣較多,部分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在生態環境惡劣的地方,人多地少、資源貧瘠、經濟落後、水土流失嚴重是偏遠山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重要原因。
三峽生態移民的意義及目的。生態移民規劃研究的主要內容。有關對策:加強政策研究,依法生態移民;及時規劃設計,推進工作實施;注意整合資源,多方籌集資金;強化宣傳教育,創造輿論環境;健全組織機構,強化管理職責;科技幫扶發展,促進安穩致富。
長江三峽工程庫區生態移民(以下簡稱生態移民)是為了保護三峽地區生態環境,確保三峽水庫水資源環境和水質安全而進行的移民。進行生態移民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快建設庫區生態屏障帶、保護和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證三峽水庫水資源環境和水質安全的戰略性措施;是堅持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執政理念,調整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實施空間轉移戰略,把三峽庫區不適宜人口居住地區以及生態環境脆弱區、敏感區的居民遷移到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地區,解決生存條件差、環境惡劣的農民反貧困、走向全面小康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性出路。生態移民對於解決三峽庫區人口超載和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敏感,快速提高移民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加快三峽庫區城鎮化的步伐,促進三峽庫區移民、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確保三峽水庫水資源環境和水質安全,建設庫區和諧社會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為了搞好生態移民工作,必須根據三峽工程庫區水庫管理總體規劃綱要及重慶市、湖北省三峽庫區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有關規劃,及時開展生態移民規劃研究工作。

生態移民原則

生態移民堅持自願原則,並充分尊重民意、民俗。移民新村的建設不但生活條件齊全,而且教育、衛生等均須統籌考慮,讓移民“遷得出、穩得下、富得起來”。具體有如下幾項原則:
⑴市場引導的原則。生態移民以市場引導為主,政府幫助為輔。
⑵民眾自願的原則。生態移民必須自始至終堅持民眾自願,不搞強迫命令。
⑶政府幫助的原則。實施生態移民,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積極組織協調,給政策,給幫助,充分發揮政府對生態移民工作的領導作用和幫助作用。
⑷資金多方籌措的原則。生態移民資金要多方籌措,實行國家補助,地方配套,受益地區生態補償,民眾自籌相結合,實現多方式、多渠道、多層次的資金投入。
⑸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實施生態移民,不搞統一模式,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要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及民眾意願,採取農業、二三產業、自謀職業、勞務、教育等多種形式進行安置。
⑹統籌安排、政策保障的原則。生態移民要全面考慮,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統籌安排,研究和制定相關政策,確保生態移民工作逐步實施,穩步推進。
⑺生態移民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的原則。生態移民要與庫區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小流域水土治理、地質災害治理、生態屏障帶建設、生態環境重點治理工程等各項治理措施相結合,努力實現人口減載、生態環境治理等多重目標。
屬地管理的原則。生態移民必須實行一頭落戶,屬地管理,確保生態移民民眾生產生活正常有序、安置穩定。

生態移民範圍

根據三峽水庫管理的基本要求,為保證庫區水資源環境安全和水庫水質安全,長江三峽庫區20個縣區市庫周區域淹沒線上至第一道分水嶺脊線以下都是生態移民的範圍。

生態移民對象

⑴國家規劃的三峽庫區壩前175米蓄水位接5年一遇回水線上斜坡300米範圍內的庫周生態屏障建設帶,其間的移民遷建區、集中居住區的農村村民不考慮,只考慮5戶及其以下的散居農戶人均耕園地面積不足0.7畝,耕地質量較差且水利不配套的村民。
⑵庫周生態屏障帶至第一道分水嶺之間生產生活條件極其惡劣的部分村民:一是住房結構差、人均面積少;二是生產條件差,人均耕園地不足1畝,且水利不配套;三是村民子女上國小超過3公里,就醫超過5公里的村民。
⑶水庫蓄水後成為孤島,庫區規劃孤島上沒有納入搬遷安置的村民,且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的村民。
⑷庫區少數就地後靠安置質量較差的農村移民。人均耕園地在0.3畝以下,且土地質量差,水利難配套,搬遷後生活水平顯著下降的移民,需二次搬遷安置。
規劃年限及目標
根據三峽庫區實際情況,結合庫區移民積累的經驗,本著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為與重慶市、湖北省“十一五”發展規劃相協調,生態移民建設規劃年限為2007-2010年,共4年。
力爭經過4年努力,納入規劃的生態移民基本搬遷完畢,庫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循環經濟有較大發展,移民人口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顯著提高,三峽庫區初步形成城鎮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經濟繁榮的集鎮和農村結構體系,城鄉和區域發展步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移民分類

主導對象分類

分為自發性生態移民與政府主導生態移民。
所謂自發生態移民是指由於生態環境惡化造成生產、生活困難而不得不離開原居住地到外地謀生的一種遷移活動以及遷移人口。這種類型的移民主要體現了生態移民 的原因。
政府主導生態移民是指政府有組織地把生態惡化地區或自然保護區的人口遷移出來, 以恢復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 同時兼顧扶貧和提高經濟收入的遷移活動以及遷移出來的人口。這種類型的移民, 既體現了生態移民的原因, 也體現了生態移民的目的。如果我們分為廣義和狹義的生態移民的話, 廣義的生態移民包括了這兩種類型, 而狹義的生態移民就是政府主導的生態移民。

決定權屬分類

分為自願生態移民與非自願生態移民, 或叫非強制生態移民與強制生態移民。自願與非自願的分類是一種最常用的移民分類法。這種分類法同樣也適用於生態移民的分類。這種分類不是根據移民是否願意遷移, 而是根據移民對自己的遷移行為是否有決定權。如果一項生態移民工程中, 移民自己能選擇或決定是否遷移, 就是自願生態移民。如果對遷移沒有選擇餘地, 就是非自願生態移民。

遷移屬性分類

分為整體遷移 生態移民與部分遷移生態移民。如果原居住地社區全部人口整體搬遷到新的地方, 叫整體遷移生態移民。原居住地社區只有一部分人口遷移出來的叫部分遷移生態移民。這種分類是根據遷出地社區結構是否完整地帶到了遷入地的角度進行分類的。社區整體遷移的優點在於原有社會關係、基層組織, 還有大部分原有文化可以保留下來, 移民比較容易適應新的生產生活環境, 同時對遷出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更為徹底。從理論上來說, 這種生態移民類型, 可以是自願的, 但是實際上整體遷移多發生在自然保護區和禁牧區, 因此多為非自願的生態移民。

遷移產業分類

分為牧轉農業型、舍飼養畜型、非農牧業型和產業無變化型等。牧轉農業型的生態移民是指原來從事傳統畜牧業的牧民遷移到政府開發的農業開發區從事農業生產的遷移類型。內蒙古阿拉善盟孿井灘農業開發區的生態移民就屬於這一類型。舍飼養畜型雖然保留了畜牧業生產方式, 但由傳統的放牧生產方式改為舍飼圈養的生產方式。

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必然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構建庫區和諧社會為出發點;堅持以保護三峽工程庫區生態環境,確保庫區水資源環境和水質安全為落腳點;運用生態環境學、生態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遵循自然和社會的客觀規律,依靠科技進步,有效地協調好發展、移民、脫貧、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在社會轉型和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過程中,重視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環境;堅持庫區生態移民與生態建設並舉;堅持市場引導、民眾自願、政府幫助、各方參與,穩步推進,講求實效等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切實改善庫區生態環境,促進移民脫貧致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調整、和諧社會建設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努力推進庫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

人口計算規範

庫區生態移民人數的計算方式與三峽庫區水淹移民一致,是指農村村民失去土地搬遷後需安排生產出路的人口,它包括就業人口和供養人口。生產安置人口的計算,只考慮自然增長人口,人口年增長率為12‰。通過計算,三峽庫區生態移民規劃安置人口為20萬人。其中:庫區生態屏障帶區域分散居住村民的生態移民人數8萬人,在不搬遷的孤島農民中生態移民3萬人,庫區後靠農業安置需要二次搬遷的移民人數1.5萬人;庫區生態屏障帶至第一道分水嶺脊線以下需要生態移民人數7.5萬人。

安置選擇周全

⑴農業土地資源較為豐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較為齊全,生態移民有安穩致富、可持續發展的物質條件;
⑵有安置容量的功能轉換區或專業功能區;
⑶有就業安置容量或潛力的中小城集鎮。

區域安置科學

⑴重慶市庫區的長壽、渝北、巴南、江津、重慶城區,湖北省庫區的夷陵區等區縣的生態移民的農業安置主要採取就地就近安置和在本區縣的鄉鎮內進行調劑安置。
重慶市庫區的涪陵、武隆、豐都、忠縣、石柱、萬州、開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等區縣的生態移民的農業安置主要採取在重慶市內外進行外遷安置;湖北省庫區的秭歸、興山巴東等區縣的生態移民的農業安置主要採取在湖北省內進行外遷安置。
⑵重慶市內生態移民外遷的農業安置地初步定為江津、合川銅梁、墊江、梁平、永川等6個區縣;湖北省內生態移民外遷的農業安置地初步定為草埠湖、江漢等國營農場。
⑶重慶市外生態移民外遷的農業安置地,建議通過國務院協調,將其安置在受益三峽工程的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等7個省市的國營農場或農村。
⑷進重慶市、湖北省內有就業安置容量或潛力的中小城集鎮安置。
⑸有計畫有序地組織大批生態移民勞務輸出到沿海沿江地區安置。

農業安置靈活

農業安置主要有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及外遷安置三種安置模式:
⑴集中安置
①建設農村居民點。採取徵用、租用、調劑土地等方式,將土地承包給生態移民經營,繼續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使移民有長期穩定的經營權。
②在國有農業企業安置。國有農林牧場及農墾系統企業占地面積較大,土地產權又屬於國家,便於安置生態移民。
③“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國家徵用或租用土地後承包給企業,由企業進行開發,建立生產基地,在基地內安置生態移民。國家對開發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
計畫集中安置約5萬人。
⑵分散安置
對生態移民採取插花分散安置。國家通過徵用、租用、調劑土地等方式,將土地承包給生態移民長期經營。
根據三峽庫區淹沒特點和受淹程度,對湖北省庫區夷陵區及重慶市長壽區以上區縣需要搬遷安置的生態移民,原則上以區縣為單位實行就地後靠安置,儘可能在原有行政村基礎上,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較少,耕地較多的地方建設移民新居。
計畫分散安置約3萬人。
⑶外遷安置
對庫區生態屏障帶及第一道分水嶺脊線以下剩餘需要生態移民的農戶,以及庫區孤島、滑坡避讓的農戶,通過國務院協調,將其安置在受益三峽工程的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等7個省市的國營農場或農村。
計畫外遷安置4萬人。

產業安置引導

對具有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30歲以下的生態移民,經過相關職業培訓或技能培訓,進工礦企業、商貿、旅遊、餐飲等二三產業安置。
計畫二三產業安置2萬人。
對具有一定市場經濟意識及條件或勞動謀生技能的生態移民,可以採取進城集鎮自謀職業方式進行安置。通過市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他們進城集鎮經商,這些移民戶通過政府引導,利用自身特長,發揮集鎮商品集散地的優勢,依靠務工經商走上致富道路,以加快小城鎮規模的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
計畫進城集鎮自謀職業安置3萬人。

勞務輸出有序

有計畫有序地組織符合條件的大批生態移民勞務輸出到沿海沿江地區安置。
計畫勞務輸出安置2萬人。

教育培訓支助

國家採取適當補助的方式,組織安排符合條件、具有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輕生態移民進入中等、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通過2-3年的學歷培訓或技能培訓,使其擁有勞動謀生的技能,靠自己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自主擇業
計畫教育培訓後自謀職業安置1萬人。

問題思考

提前規劃公布

生態移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物色接受地和解決安置問題。生態移民要提前幾年規劃、提前公布,讓擬搬遷農民有充分準備,且減少房屋減少,以降低損失。農村,特別是貧困農村對自建住房需求強烈,如果國家計畫對某一區域實施生態移民,應該提前幾年規劃並公布,這對當地農民逐步適應搬遷,非常有必要。

科學區域移民

從“兩高原”向“兩平原”移民勢在必行。“兩高原”指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下同),屬生態移民重點遷出地;“兩平原”指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下同),是生態移民比較理想的遷入地。
第一、兩平原區有充足的糧食和淡水,有比較大的人口承載空間。東北平原的黑龍江、吉林兩省低限承載人口為12019.3萬人,高限承載人口為14423.1萬人,2000年普查(含外來不含外出)實有人口為6417萬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湘、鄂、皖、贛、蘇5省低限承載人口為38013.5萬人,高限承載人口為45637.8萬人, 2000年普查(含外來不含外出)實有人口為30032萬人,這兩平原區有很大的人口承載空間。近10年來,兩平原區是中國主要的餘糧區,僅黑龍江省每年餘糧達800萬噸。第二、移民遷入兩平原不會破壞遷入地的生態環境。兩平原地勢平坦,水土流失極輕。東北平原半年耕種,有植被覆蓋;另外半年有冰雪覆蓋,加之氣候潮濕,極少揚塵。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稻———稻———油菜一年三熟,終年植被覆蓋,移民遷入兩平原不會產生新的生態環境破壞

力爭各方共贏

生態移民要和農民到城市務工及定居、城市化進程聯繫起來考慮。有的農民本來就在城市工作多年,像這樣的農民,就應該有區分地提供扶持措施,直接鼓勵其舉家移居城市,而不是在另外一個農村區域幫助其建立安置房,即使建好了也未必能使用,還是浪費。具備這樣條件的人員,即使只占到生態移民的10%,今後也是一個巨大的數據,而且減少了資源浪費,順應了城市化流程,何樂而不為,政府部門的工作應該做得更細化,細分不同人群的需求,並多層次多方案滿足和推進。

加速生態移民

扶貧攻堅和生態保護,都到了必須採用生態移民方法的時候了。首先,現在的剩餘貧困人口主要居住在生態脆弱地區,而且就地扶貧難度太多。如果移民扶貧,在既解決了這些地區條件惡劣扶貧難度大的問題,有很好地解決了生態保護的問題。通過有步驟、有計畫地實施生態移民工程,無疑是解決生態退化和農牧民生活困難的最佳選擇。扶貧組織應該深入跟蹤,幫助移民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可見,生態移民能快速推進,也是國家財力越來越雄厚的表現。

合理分攤成本

生態移民成本由全體國民共同負擔比較公平。北京師範大學自然災害研究室的劉學敏老師表示:生態移民不應僅僅是當地人的事情。例如,西部的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影響著東部的生態環境。長江發洪水、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保護西部生態環境的受益者是全體國民及其後代子孫,所以生態移民成本由全體國民共同負擔比較公平。”共和國海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