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

三峽庫區

三峽庫區是指受長江三峽工程淹沒的地區,並有移民任務的20個縣(市)。庫區地處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結合部,跨越鄂中山區峽谷及川東嶺谷地帶,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它包含了長江流域三峽水電站的修建而被淹沒的湖北省宜昌市所轄的秭歸縣、興山縣、夷陵區,恩施州所轄的巴東縣重慶市所轄的巫山縣巫溪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忠縣涪陵區豐都縣武隆縣石柱縣、長壽區、渝北區巴南區江津區及重慶核心城區(包括渝中區北碚區沙坪壩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江北區)。庫區地處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結合部,跨越鄂中山區峽谷及川東嶺谷地帶,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為建設三峽工程,中國政府進行了三峽大移民

2014年12月三峽庫區3年投入4300萬尾魚苗修復資源環境。2019年2月16日,三峽庫區水位消落至170米以下。

基本介紹

位置境域,文物景觀,白鶴梁,張桓侯祠,漢代石闕,皇華城,寶劍峽,石寶寨,庫區生態,生態屏障區,三峽大壩,環境,生物,氣候,地質災害,2008年,2012年,2014年,社會評價,泥沙淤積,考古發現,

位置境域

根據三峽水庫淹沒處理的規劃方案,總面積約7.9萬平方千米,淹沒耕地1.94萬公頃,涉及移民117.15萬人。全庫區規劃農村移民生產安置人口40.5萬人,在庫區淹沒涉及縣內安置32.2萬人,出縣外遷安置8.3萬人;規劃搬遷建房總人口44萬人(湖北省6.5萬人,重慶市37.5萬人),縣內搬遷建房32.2萬人(湖北省4萬人,重慶市28.2萬人)。
三峽庫區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涪陵等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總投資中45%用於移民安置。
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位於重慶市東部,屬重慶市第二大區,地處長江上中游結合部,三峽庫區腹心,幅員2.4萬平方公里,人口738萬,955家工礦企業需搬遷,全區淹沒耕、園地25萬畝,直接淹房人口57萬,最終將動遷移民80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開發區。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過就地後靠、就近搬遷、舉家外遷等開發性移民,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造和產業建設,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庫區整體產業空心化的狀態和經濟成長緩慢,需要著力解決。
2019年2月16日,三峽庫區水位消落至170米以下。

文物景觀

長江三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它起自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蜿蜒約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沿途地形險峻,山川秀麗,古蹟眾多。在水庫滿蓄水後,三峽庫區開闊,兩岸山勢依舊高拔陡峭,“夔門天下雄,而且一些幽深的景區開始便於遊人探訪。
三峽蓄水後,在一批文物古蹟永沉江底的同時,一些古建築則乾坤大挪移,同時,一些新景觀隨著高峽平湖浮出水面。三峽庫區景點被完全淹沒的總計25處,而新增有遊覽價值的景點可能超過77處。風景名勝管理委員會對三峽新景觀調查、評價、命名計畫已經啟動。

白鶴梁

白鶴梁題刻位於重慶涪陵區城北長江江面上,是一組天然石樑,長度約1600米,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揭示當地自唐代至清代間的72個年份的枯水資料,是世界上所發現的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三峽蓄水完成後,白鶴梁將永遠淹沒水中,文物部門已經在其周圍建設了巨大的水下無壓透明容器以方便遊客觀賞和學者研究,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水下的博物館。
同時水中沉睡的還有夔州古城(奉節縣城)等無法搬遷保護的建築物和地標。

張桓侯祠

張桓侯祠位於重慶市雲陽縣縣城的對岸,依山傍水,是紀念三國名將張飛的巨大祠廟建築群,古建、碑刻等頗多。廟前有“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從長江上抬眼望去,極其宏偉。張桓侯祠西飛32千米,穩落在新雲陽縣城的對岸,這得歸功於2002年至2003年文物部門對其的整體搬遷,搬遷後看上去會有一種時空飄逸的感覺。

漢代石闕

丁房闕—無銘闕均為位於重慶忠縣境內的漢代石闕。丁房闕為雙闕,坐落在忠縣縣城,是罕見的廟前闕。無銘闕位於忠縣縣城外的古驛道旁,原為雙闕,今僅存右闕,如今這兩組漢闕都已搬到了地勢較高的忠縣白公祠內。 此外,地方政府還對千年古鎮大昌鎮屈原祠等實行了整體搬遷。

皇華城

三峽蓄水完成,重慶市開縣形成了一片方圓58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域,昔日無數的山丘將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島嶼,出現類似“千島湖”的壯麗景觀;占地面積達6000畝的古軍事遺址“皇華城”,將成長江中最大一個孤島。忠縣的乾井河、玉溪河、東溪河將城市團團包圍,呈現出一派“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江南景色。

寶劍峽

隨著江水的上漲,昔日的“兵書寶劍峽”,“兵書”依然高高在上,而“寶劍”卻永沉江中。巫山小三峽將一改往日的激盪跳躍,呈現出平靜的湖泊景觀。馬渡河小小三峽上游支流當陽河中也將出現了一個風景綺麗的“小小小三峽”。昔日叢林掩映中的奉節白帝城,原本三面臨水,蓄水後成了獨聳江中的“白帝島”。而有著悠久歷史的草堂河搖身一變成了“草堂湖”。

石寶寨

石寶寨位於重慶市忠縣石寶鎮,其35米高的寨樓,是中國唯一一座穿-{斗}-式構架的高層木建築,被譽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寨後有山,拔地而起,四面陡峭如印,名“玉印山”,山與寨渾然一體。由於地勢較高,石寶寨在三峽蓄水後將會成為一座孤島,四面被水環繞。考慮水中山石有可能軟化、崩解,現今的石寶寨成了“諾亞方舟”,其周圍建造了一道巨型圍堤,整個山寨被環抱其中。

庫區生態

生態屏障區

國務院三峽辦三峽水庫生態屏障區造林綠化工作交流會上獲悉,根據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到2020年,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50%,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95%,基本形成複合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出席會議的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三峽辦主任聶衛國說,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明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而生態文明建設是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的重要目標。
2009年特別是三峽後續工作以來,庫區生態屏障區造林綠化工作穩步推進並有了良好開端。森林生態系統質量逐步改善,生態服務功能得到有效提升,水土流失呈逐年減少趨勢;生態經濟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相關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促進了當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移民民眾增收致富;配套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農村面貌有了較大改觀。
據悉,為完成規劃目標,三峽庫區各地將按照生態保護帶、生態利用區和封山育林區3個區域規劃建設生態屏障區,著力抓好100米生態保護帶建設、著力加快生態建設產業化發展、著力發揮科技支撐和試點示範作用、著力加強後期管護工作、著力加強監督管理,全面完成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建設任務。

三峽大壩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宣布開工,位於三峽河段的西陵峽,壩址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下距葛洲壩水利樞紐38千米。整個三峽建築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壩、泄水閘,一座堤後式水電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閘和一架升船機,分別用於蓄水、發電和通航。三峽工程分三期。一期1992一1997年,除準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修築混凝土縱向圍堰,及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並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爬機及左岸部分石壩段的施工。二期1998-2003年,主要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及機組安裝、同時完成永久特級船閘、升船機的施工。三期2003一2009年,主要修築右岸大壩和電站,完成全部機組安裝。
迄今,三峽庫區已是一座長遠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風光旖旎的峽谷型水庫。三峽庫區不僅可以蓄洪,並為長江流域的灌溉提供豐富的水源,也將建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為華中、華東、西南等地區提供電力,將對長江沿岸經濟繁榮,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平衡東西差異,產生巨大的作用。
三峽工程對庫區環境、生物、氣候和人們生活的影響非常廣泛和直接。

環境

三峽庫區水環境的保護,正在通過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的興建,來解決兩岸城鎮居民、遊客和小型工業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移民科學可持續的開荒,減少水土流失,尋找和建設新的生活水源水,同時杜絕污染物直接排入水體。
庫區水域面積的擴大,涵養的土地適宜植被的成長,同時水電的建設減少了對火電的依賴,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引起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空氣品質可以進一步最佳化。
三峽水庫庫容極大,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土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庫區面臨的主要地質災害。三-斗坪附近的岩體比較完整,斷裂少,歷史上也極少發生有感地震,地質條件良好,因此不大可能發生破壞劇烈的強震。三斗坪的上游地區,地質條件主要是碳酸鹽岩,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較大,但烈度估計最高也不會超過6度,而三峽的主要建築物都是按照防7度地震烈度來設計的。

生物

根據葛洲壩水電站的運行經驗,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的衝擊。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現均已遷植。

氣候

三峽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庫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庫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分布均勻。土地類型多樣,丘陵、山地面積大,平地面積小,土地結構複雜、垂直差異明顯。因特定的地理條件,地震、崩塌、滑坡、土石流等災害也時有發生,水土流失嚴重,該區水土流失面積達1.4萬多平方千米。

地質災害

2008年

2008年以來,三峽工程已經進行了3次以上175米試驗性蓄水,國內外水庫建設的普遍規律顯示:新建水庫蓄水後至高水位初期的3到5年內將集中產生大量的新生滑坡和塌岸,三峽水庫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非常嚴峻。2012年4月,國土資源部相關負責人透露,大約10萬人將因此面臨搬遷。
沿路隨處可見滑坡沿路隨處可見滑坡
數字統計顯示,單是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庫區發生的地質災害災情超過七成都是突發性地質災害。三峽水庫從135米到156米直到175米試驗性蓄水的多次水位升降,也使庫區的部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點災情、險情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

2012年

2012年,三峽庫區新建水庫蓄水後至高水位初期3到5年內將集中產生大量的新生滑坡和塌岸。
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三峽庫區滑坡共1150處,主要分布在重慶萬州至巫山地段。這些滑坡集中分布在峽谷地段以外的低山區,而這些地區又是庫區城鎮移民搬遷重建的主要區域。

2014年

2014年9月1日至2日,位居重慶三峽庫區腹地的雲陽縣、巫溪縣、奉節縣暴雨引發地質災害,損失慘重。
在雲陽縣,滑坡山洪已造成16人遇難,16人下落不明,該縣10個鄉鎮28萬民眾受災。而 重慶市奉節縣的暴雨引發的地質災害已經導致10人死亡,10人失蹤。
2014年9月1日至5日,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發生25處滑坡。348國道秭歸沙鎮溪鎮兩處中斷,一座1000千瓦的水電站被完全損毀。
滑坡體總體積約80萬立方米,整個滑坡面積約有3個足球場大。滑坡山上本有百餘畝柑橘林,河邊本有一個裝機容量1000千瓦的利豐源水電站(原大嶺山水電站),以及水電站的5層樓宿舍,已被完全沖毀。

社會評價

2014年9月2日13時19分,湖北省秭歸縣沙鎮溪鎮三星店村杉樹槽發生重大岩體滑坡。初步估算,滑坡體總面積3萬平方米,估計總方量約80萬方。在這次滑坡中,裝機容量1000千瓦的利豐源水電站被完全損毀,這也是三峽庫區首次有水電站被滑坡沖毀。
三峽庫區
利豐源水電站是三峽庫區準備衝擊蓄水175米時建的,當時叫大嶺山水電站,水電站的發電來源是鑼鼓洞河,水是通過水渠從上游的兩河口河引過來的。這個水電站以前的裝機容量是800千瓦,一年發電600多萬度,每度電賣給國家電網3毛多,一年的利潤在100萬左右,又增容200千瓦。因為地質條件惡劣,水渠平時總有修補。2014年上半年,2米寬的引水渠垮塌了一段,花了80多萬耗時7個月才剛整好發電。
負責人表示,水電站還沒有完全修好,幾個股東就發生了矛盾。負責人和其他4個股東就把這個水電站盤下來了,當時買下來是600多萬,改造節能滑梯又花了300多萬。
負責人表示,當時水電站選址的時候,就是選在鎮外淺灘低坡邊,隔著電廠幾百米。水電站並不在滑坡監測點上,鎮裡也嚴禁在監測點修房子。事發當時滑坡監測員首先是在監測點發現裂縫的,監測點在水電站兩邊。結果整個山倒了一半,把水電站直接沖毀。這裡的廠大多都修在坡邊上,基本沒有平地,企業發展生產困難,還經常有小型滑坡。
雖然電站被沖毀了,但負責人表示還想在三峽庫區投資水電站,因為乾水電站收益是細水長流,但負責人不會再在原址重建了。但是這裡到處都是滑坡,重建要去上游稍微安全一點的地方,並一定要請專家對地質進行勘察。

泥沙淤積

2015年12月,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外發布的《長江泥沙公報》,三峽庫區淤積泥沙情況遠好於預期,2014年庫區淤積泥沙僅0.449億噸,僅為原預測值的一成多。這一數字僅為原預測值3.3—3.5億噸的一成多;水庫排沙比為19.0%。專家表示,三峽水庫泥沙淤積量少於預期,有利於延長水庫使用壽命和綜合效益的發揮。
長江三峽水庫水下實測地形表明,水庫蓄水以來,橫斷面以主槽淤積為主;從沿程變化來看,94.1%的淤積量集中在寬谷段,且以主槽淤積為主;窄深段淤積相對較少或略有沖刷;深泓最大淤高64.6米。
同時,《公報》分析了三峽庫區泥沙淤積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庫群攔截泥沙、水土保持和退耕還林減少了水土流失面積、上游降雨量總體偏少等因素導致水庫上游來沙大幅減少。三峽水庫採用了“蓄清排渾”的運行方式,使得汛期約3成的泥沙被排除庫外。此外,長江委通過科學調度,在汛期開展沙峰調度,有效減少了水庫的泥沙淤積。

考古發現

重慶三峽庫區發現新石器至商周時期大規模遺存,並於近日完成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專家介紹,涪陵區古墳壩遺址位於長江右岸,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50米,埋葬面積約3000平方米。該院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866平方米,出土陶、瓷、銅、石等各類遺物及標本近千件,時代涵蓋新石器、商周、漢、宋元和明清等多個時期。
考古專家說,其中,新石器時代遺存以一座土壙石室瓮棺墓為代表。該墓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剖面呈筒形平底。墓室以砂岩石板砌築,墓底平鋪石板二塊,左右壁各圍石板二塊,前後壁各圍石板二塊。葬具為口部相互套合的2件格線紋夾砂陶瓮,瓮內骸骨已經不存,葬式不明。
商周遺蹟包括窯、灶等,出土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其中,陶器以夾砂陶居多,石器以打制石器為主,有少量磨製石器,器類有斧、錛、鑿、鏟以及石核和石片等。
考古專家指出,遺址堆積自新石器時代至商周,並延續至明清時期,為三峽地區聚落考古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