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

天然林

天然林又稱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其特點是環境適應力強,森林結構分布較穩定,但成長時間較長,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為原生林次生林疏林

天然林是中國森林資源的主體,全國林地面積的64%是天然林,全國森林蓄積的83%以上來自天然林。中國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東北、內蒙古和西南等重點國有林區。

2000年,天然林保護工程正式實施。2017年3月,中國國家林業局宣布,中國全國範圍內已經實現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截至2018年,天保工程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任務2.75億畝,中幼齡林撫育任務1億畝,使19.32億畝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工程區天然林面積增加近1億畝,天然林蓄積增加12億立方米,增加總量分別占全國的88%和6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然林
  • 含義:依靠自然能力形成的森林
  • 分布:東北、內蒙古
  • 又稱自然
分類,功能,生產功能,生態服務功能,分布,問題,保護,

分類

典型的熱帶天然林典型的熱帶天然林
原生林是未經開發利用,仍保持自然狀態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頂級群落,有豐富的物種,良好的森林的結構和防護功能,生態系列穩定上,有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次生林是經人為採伐和破壞後,天然恢復起來的森林,一般由先鋒樹種組成,鬱閉較低,大多喪失原始林的森林環境,生態穩定性和生態功能較差。在中國的東北,有一大部分就是屬於次生林
一般來說,天然林的生物鏈條完整獨立,物種的分布立體而豐富,有較強的自我恢復的能力,物種的多樣化程度極高,對環境及氣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世界上現存最著名的天然林包括:非洲中部熱帶雨林,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俄羅斯北部的寒帶針葉林,美國大峽谷地區等天然林。

功能

生產功能

天然林的資源木材產中居主體地位,支援了國家建設,創造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在非木質副產品生產中也創造了可觀的價值。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生態服務功能

1、固體二氧化碳,調節大氣組成
森林每生產1克乾物質需要吸收1084克二氧化碳。單位面積的森林體儲存的碳是農田的20-100倍。全
2、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3、淨化空氣,降低污染
森林在抗性範圍內通過呼吸、吸附和吸收等可以減少大氣中的有害氣體、灰塵、煙霧和酸雨
4、涵養水源,減少自然災害
天然植被通過冠、凋落物根系三個層次對降水再分配,並影響土壤結構,使林地的非毛管孔隙度和水分的下滲速度顯著地大於荒地。降雨部分被林冠和地被物截留,更多的降水滲入土壤。使雨後林地表徑流顯著小於荒地,這就是天然林蓄水的主要原理。
5、保持水土,保障農業生產
中國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頭和部分農業產區周圍,對維持長江、黃河、黑龍江、松花江、珠江、錢塘江、渭河等流域的生態穩定性,保障農業持續的穩產高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6、結構複雜,保證生物多樣化
天然林結構複雜,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多種動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棲息地,因此成為最豐富的生物和基因資源率。

分布

中國的大地上曾經分布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新中國成立前,由於種種原因,中國森林受到過度開發利用,並受到國外列強的資源掠奪,森林資源的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在森林面積減少的同時森林質量也明顯下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東北、內蒙古林區和西南地區,其次是在西北和南方集體林區。

問題

1、總量不足
2、分布不均
3、結構不合理
4、生態功能下降
5、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保護

中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共分為三步實施,2015年全面停止內蒙古、吉林等重點國有林區商業性採伐,2016年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區國有林場天然林商業性採伐,2017年實現全面停止全國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2017年中央一號檔案繼2013年、2015年中央一號檔案之後,又一次明確提出要加強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中國《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提出,將重點在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等七大區域,打造和培育20個國家儲備林建設基地。力爭到2030年,木材對外依存度在30%以下。
2000年,天然林保護工程正式實施。從一期到二期,從試點到擴面,從保護重點區域天然林到“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20年間,天保工程不僅改變了林區生產經營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方式,還帶動全國重塑國土生態空間格局、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國際國內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作為中國自然資源保護史上的“天字號”工程,截至2017年底,國家共為天保工程投入專項資金3313.55億元,約相當於兩個三峽工程的動態總投資。
20年來,天保工程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任務2.75億畝,中幼齡林撫育任務1億畝,使19.32億畝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工程區天然林面積增加近1億畝,天然林蓄積增加12億立方米,增加總量分別占全國的88%和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