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規劃

《寧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規劃》,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

簡介,工作回顧,進展及成效,經驗及做法,面臨的形式,主要目標,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主要政策,

簡介

寧夏中南部地區包括原州區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等9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區),以及沙坡頭區中寧縣的山區。國土面積4.3萬平方公里,占全區的65%;人口256.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萬人,占全區回族人口的59.1%,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
這一地區處於我國半乾旱黃土高原向乾旱風沙區過渡的農牧交錯地帶,生態脆弱,乾旱少雨,土地瘠薄,資源貧乏,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南部陰濕低溫,北部乾旱少雨,年平均氣溫5℃—8℃, 晝夜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650毫米,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量少質差,區域水資源總量2.4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36.5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只有0.758億立方米,為全國最乾旱缺水的地區之一。區域內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協調。截至2009年底,該地區GDP為150.3億元,占全區的11.3%;地方財政收入6.37億元,占全區的5.9%;財政自給率僅為6.5%(遷出縣基本情況詳見附表1)。該地區還有貧困人口近150萬人,特別是有35萬人居住在交通偏遠、信息閉塞、外出務工不便、生態失衡、乾旱缺水、自然條件極為嚴酷、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乾旱山區、土石山區。
改善這一地區民眾的基本生活條件,事關寧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這一地區民眾的脫貧致富作為促進全區發展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把移民工作作為解決自然條件惡劣地區民眾生存和發展問題的一項重要扶貧舉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組織實施了吊莊移民、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累計搬遷移民50餘萬人,在改善民眾生存條件、解決溫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自治區在強力推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加快嚴沿黃經濟區發展的同時,把中南部地區的扶貧開發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考慮,實施了以勞務創收和特色種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主要目標的中部乾旱帶生態移民工程,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十分明顯。實踐證明,採取傳統的扶貧方式,投入巨大,難以從根本上改善貧困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移民,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地區的貧困問題,逐步扭轉山川差距擴大的趨勢。同時,實施生態移民,有利於最佳化產業布局和勞動力資源配置,促進山區農村人口的有序轉移,推進灌區農業開發和沿黃經濟區建設,從而實現山川共建共享。
由於中南部地區生態環境問題與貧困問題通常表現為相互制約、互為因果的關係,對生活在這一地區的農民實施搬遷,對恢復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為加快扶貧開發進程、實現民生大改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實施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的決策部署,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五年規劃綱要》要求,特編制本規劃。本規劃對“十一五”移民工作進行了回顧,並在深入調研、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提出了“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總體思路、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建設任務,明確了搬遷對象、安置方式、投資估算及籌措方案,提出了有針對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本規劃期限為2011年—2015年。

工作回顧

進展及成效

為加快中南部地區扶貧開發進程,從根本上解決生存條件惡劣地區民眾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區在總結以往扶貧移民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實施了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工程,規劃利用5年時間,對6個縣(區)520個自然村20.68萬人實施生態移民。自工程實施以來,在自治區和市、縣(區)的精心組織下,奮力拚搏,積極整合項目和資金,移民工作總體進展順利。截至2010年底已累計批覆了16.08萬人的移民工程建設任務,占規劃的77.8%;開發安置移民農田27.7萬畝,占規劃的78.9%;累積投資26億元,占規劃的91%。生態移民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1.極大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通過加快安置地基礎設施建設,不僅使移民民眾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而且為他們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移民新村實現了“七通七有兩轉變”,即通電、通(自來)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車、通廣播電視、通郵、通電話;有學校、有村級活動場所、有醫療服務站、有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廣場、有環保設施;民眾的生產方式、生活觀念發生了根本轉變。移民搬遷到近水、靠城、沿路的區域後,方便了就近務工,保障了飲水安全,子女享受到了良好教育。移民集中居住,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運行成本有效降低,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2.大幅拓寬了移民致富空間。為促進移民增收致富,戶均安排一畝拱棚,發展設施農業;引導移民走高效節水的農業生產路子,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扶持移民發展畜禽養殖,積極推進設施養殖業。通過這些舉措,徹底改變了過去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生產方式。移民從以往低效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依託靠城、沿路居住的便利條件,從事勞務、商貿、交通運輸業,拓寬了致富空間,勞務收入已成為移民的主要收入渠道。
3.有力促進了山川了互濟。山區50%左右的勞動力進入川區及周邊地區,40%—50%的收入來源於外出務工。生態移民不僅推動了中南部地區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促進了山區民眾收入的穩定增長,而且解決了沿黃經濟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為沿黃經濟區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促進了山川互濟、共建共享。
4.充分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通過對現有四大揚黃工程和庫井灌區進行節水改造,解決了生態移民項目區的用水問題。移民安置區耕地大部分採取節水灌溉方式,實行管道輸水、低壓管灌;引進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設備與管理經驗,積極開展高效節水農業生產技術的示範推廣,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結束了移民民眾祖祖輩輩沒有水澆地的歷史。
5.有效遏制了生態環境惡化。移民搬遷後,人為破壞生態壞境的行為明顯減少,大大減輕了遷出區的生態環境壓力,既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又達到了恢復生態的目的,實現了脫貧致富與生態建設的“雙贏”,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初步估算,僅實施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工程,在遷出區可退出300萬畝土地用於恢復生態,並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護,有效遏制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6.切實增進了民族團結。中南部地區是回族聚居區,特別是涇源、西吉、海原、同心四縣的回族人口均超過當地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通過實施生態移民工程,不僅進一步樹立和提升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使回漢搬遷民眾在開始新的生活中不斷交流融通、增進感情,促進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實踐充分證明,生態移民是一項重大的扶貧工程、開發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南部地區貧困問題的治窮之方、治本之策,是一條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以川濟山、山川共建,具有寧夏特色的扶貧開發之路。

經驗及做法

一是把健全工作機製作為推進生態移民工作的重要保障。堅強的組織保障是做好生態移民工作的先決條件。自治區成立了由主席任組長,副書記、副主席任副組長,發展改革、財政、水利、民政等32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各移民縣(區)相應成立了移民工程建設指揮部,全面加強對生態移民工作的組織領導。通過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任務分工,一方面將生態移民工作納入移民區各級領導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範圍,另一方面把工程建設考核任務細化分解到各鄉鎮、各部門,做到了組織領導到位、任務落實到位、監督檢查到位和協調服務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民眾支持、群策群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把高起點規劃和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作為生態移民工程的重要基礎。堅持規劃先行,制定了《寧夏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規劃》及其年度實施方案,保證了移民工作有計畫、分步驟推進。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在抓緊移民住房建設的同時,同步建設移民新村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積極發展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為移民及時搬遷定居奠定了堅持基礎。
三是把整合最佳化資源配置作為推進生態移民工程的有力抓手。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建其賬、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自治區發展改革、財政、扶貧、水利、交通運輸、教育、農牧等17個部門23類支農資金用於工程建設,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科學配置項目,突出各項目區灌溉水源、可用水量、水利工程布局、種植模式和灌溉方式的科學性,根據年度建設目標,按照行業標準,組織相關部門聯合審查各項目區建設方案,確保項目建設達到規範要求,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四是把培育和發展產業作為移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以促進移民增收為核心,通過培育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產業,切實解決移民的發展問題。按照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產業化經營的思路,制定了移民安置區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產業示範點,幫助各縣(區)開展節水農業、設施農業、優勢特色農業試驗示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強移民技能培訓,促進移民生產方式逐步由粗放旱作農業向高效節水農業轉變,由廣種薄收向精耕細作轉變。大力發展勞務產業,實行政府引導、部門主抓、中介搭橋、能人帶動“四個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化外出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推進勞務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使勞務收入成為移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五是把完善政策作為推進生態移民工程的重要支撐。為確保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統籌解決好土地調整、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社會發展等問題,自治區先後出台了《關於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涉及土地有關問題的決定》(自治區十屆人大常委會第49號公告)、《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中部乾旱帶生態移民規劃區土地權屬處置的若干政策意見》(寧政發[2008] 99號)、《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生態移民享受扶貧優惠政策的通知》 (寧政辦發 [2006] 200 號)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扶持生態移民新村發展的若干意見》(寧黨發[2010] 46號)等政策性檔案,進一步完善了移民政策保障體系,有力推進了生態移民工程的順利實施。

面臨的形式

必要性和重要性
“十二五”時期是寧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統籌山川城鄉發展、改善民生的攻堅階段。隨著寧夏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沿黃經濟區勞動力短缺將進一步加劇,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已成為必然趨勢,為生態移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實施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是一項重大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南部地區貧困問題的困難舉措,對寧夏加快扶貧攻堅進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民生大改善、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必要性:一是貧困程度深。中南部地區是典型的“老、少、窮”地區,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是寧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地區。2009年該地區人均GDP為全區平均水平的29%,為川區的22%;農民人均純收入為全區平均水平的72%,為川區的55%。仍有貧困人口近150萬人,農村低保對象13.5萬戶。二是生存條件差。這一地區自然條件惡劣,交通偏遠,信息閉塞,乾旱少雨,生態失衡,民眾居住分散,公共服務成本高,農民生活負擔重,特別是有35萬人居住在生存條件極差的偏遠山區。三是發展難度大。這一地區資源貧乏,農業收入低而不穩,民眾外出務工不便,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總體看,中南部地區乾旱氣候環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根本變化,水資源的瓶頸制約仍長期存在,生態退化短期內不可逆轉,土地荒漠化的危機依然存在,人口超載壓力持續增加,長期貧困激化社會矛盾的風險依然存在。按照抓重點、帶全面,加快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再上新台階的思路,實施重點區域生態移民,既是多年扶貧實踐探索出的成功道路,也是解決現實貧困問題的迫切需要。
重要性:一是扶貧開發工程。中南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還很落後,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經濟開發。只是生態移民,將有35億元以上的資金投入山區,通過大幅改善當地基礎設施條件,重點突破,全面開發,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從而消除絕對貧困,為寧夏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提供保證。二是山川互濟工程。儘管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山川發展不協調,發展差距還在拉大,山川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差距由2000年的1713元擴大到2009年的2344元。實施生態移民,有利於藉助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以及沿黃地區經濟開發的優勢,把寧夏作為一個城市規劃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產業布局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推動中南部地區勞動力穩定轉移,拓寬民眾增收途徑,同時解決沿黃經濟區勞動力短缺問題,從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山川互利共贏。三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實施生態移民,將生存條件極差地區的人口搬遷安置到打工近、上學近、就醫近、吃水近的地方,適度集中居住,集中布局建設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即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徹底改變35萬最困難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使這些民眾享受到發展改革帶來的實惠,又可降低建設成本,減輕財政負擔。通過集中居住,也可為加強農民教育管理、開展文化活動、增進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四是最大的生態保護工程。中南部地區是涇河、葫蘆河、清水河的發源地,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功能獨特,生態區位十分重要。由於自然和歷史等原因,這一地區人口嚴重超載,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水資源短缺、自然災害頻繁等問題十分突出。實施生態移民,既可促進川區農田防護林、新村綠化、經果林等生態建設規模的擴大,實現開發保護並舉,又可減輕山區人口的壓力,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將遷出區300萬畝土地用於恢復生態,有效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五是惠及全區的拉動內需工程。實施生態移民,在全區將有100億元以上的投資用於移民住房、農田水利、產業開發、公共服務、生態恢復等各項工程建設,既能產生巨大的建材、生活資料、勞動力資源等消費需求,又可帶動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機遇和有利條件
1.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南地區部貧困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深入中南部地區視察,幫助民眾解決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中南部地區的關懷和支持。特別是2010年,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李克強副總理、周永康常委來寧視察時,都對中南部地區扶貧開發和生態移民做出了重要指示,表示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把生態移民這件民生大事辦成,中央將給予支持。《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8]29號)提出,要切實解決寧夏中南部地區的貧困問題,積極穩妥地組織移民搬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1號)指出,要全力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攻堅工程、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穩步推進生態移民、適當提高中央補助標準。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表示將列專項支持寧夏生態移民工程。這些都為寧夏實施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2.民眾有搬遷的強烈願望。通過以往移民工作的實施,已搬遷移民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增收來源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給未搬遷民眾提供了很好的示範效應,“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的傳統觀念明顯轉變,自願搬遷的積極性高漲。民眾為了子女能夠接受良好教育,企盼早日搬遷。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農民,大部分在外務工,他們渴望徹底走出大山,到城市、沿黃地區生活的願望十分強烈。
3.積累了豐富的移民工作經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先後實施了吊莊移民、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在組織領導、搬遷方式、安置模式、資金整合、項目管理、後續產業發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為今後開展生態移民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4.經濟發展對移民搬遷的支撐能力增強。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寧夏的扶貧開發支持力度。同時,寧夏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區、市、縣經濟實力和財力明顯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穩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尤其是沿黃城市帶的建設,一批工業園區、產業基地迅速崛起,為實施生態移民、勞務移民以及拓寬增收渠道創造了良好條件。
5.通過挖掘水土資源潛力能夠基本滿足多種方式安置移民的需要。安置生態移民的土地主要通過充分挖掘利用現有國有、集體、企業及個人經營的各類耕地和中北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並在引、揚黃灌區和庫井灌區通過節水改造適度開發部分宜農荒地、對山區原耕地改造等多種途徑解決。寧夏是國家批准的節水型社會試點省區,成功探索了節水方式、灌溉模式和運行機制,尚有較大的節水潛力。利用現有耕地安置移民的,基本上不增加灌溉用水量。通過中北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適度開發部分宜農荒地安置移民的,在北部引黃灌區,主要通過實施灌區節水改造,調整種植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現水資源最佳化配置;在中南部地區,主要通過對已建成的固海揚水、固海擴灌、鹽環定揚水、紅寺堡揚水灌區和庫井灌區的節水改造,新建一批水源延伸工程、水庫、集雨場和田間水櫃等措施,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和集雨補灌農業,解決農業用水問題。通過各種措施可以解決移民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當前寧夏生態移民工作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扶貧搬遷任務繁重。寧夏中南部地區貧困人口規模大,貧困程度深,生存條件差,發展難度大,經調查摸底,這一地區有35萬人急需搬遷安置,扶貧搬遷任務十分艱巨。二是移民安置資源制約因素多。山區有地缺水,川區有水缺地,按傳統單一的農業安置方式難以保證“十二五”移民任務的完成,必須創新移民安置方式、拓展移民安置途徑。三是資金籌措困難。生態移民建設內容多,資金需求量大,自治區財力弱,國家補助資金少,民眾自籌能力差,工程建設標準低,制約和影響移民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四是政策有待完善。生態移民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生產生活、社會事業、生態建設等多方面內容,需要不斷完善計畫生育、土地、房屋、戶籍管理、社會保障以及遷出區生態建設等配套政策。五是移民社會管理急需加強。當前,寧夏多種形式的移民並存,沒有形成統一的移民管理機制,對遷入地的社會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六是移民自我發展能力弱。移民的文化、技能素質總體偏低,消化吸收現代生產方式和技術的能力弱,發展意識、求知慾望不強,移民區經濟社會發展難度大。

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搶抓中央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按照“山內的問題山外解決,山上的問題山下解決,面上的問題點線解決”的思路,圍繞“水源、生態、開發、特色、轉移”五個重點,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以改善民生為核心,以整合資源為保障,著力拓寬安置途徑,著力發展勞務和特色農業,著力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著力提高勞動力素質,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全面加快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進程,用5年時間將生存條件極差地區的貧困民眾搬遷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區域;再用5年時間發展致富,努力把寧夏建設成為國家生態移民扶貧開發示範區,確保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

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穩步前進
科學制定生態移民規劃和實施方案,區分輕重緩急,優先搬遷生存條件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的最貧困人口。合理確定目標任務,統籌移民住房、產業發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科學選址,防止從一個貧困地區搬到另一個貧困地區。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堅持山川共濟,全區一盤棋,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源調配、組織協調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各市縣區、機關單位、人民團體、企業及社會各界都要創造條件,積極參與和支持移民工作,形成推進移民工程的強大合力。
因地制宜,分類安置
遷入地根據移民實際情況和安置條件,創新思路,多策並舉,採取山區川區結合、城市鄉村結合、有地無地結合、宜工宜農結合、集中插花結合等多種方式,對移民進行妥善安置。
培育產業,增收致富
增強移民自我發展能力,重點發展勞務和特色產業,形成以特色種養收入為基礎,勞務收入為主體的可持續增收致富新格局。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加強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就業技能培訓,鼓勵職業院校面向移民招生。
整合資源,注重實效
在全區範圍內整合人力資源、土地資源、水利資源和財力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自力更生為主與爭取國家支持相結合,整合各類資金,推進生態移民工程。
保護生態,持續發展
堅持扶貧開發與保護生態相結合,移民遷出後收回的土地全部用於生態建設,並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有效的保護,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加強移民新村綠化和農田防護林帶建設,達到消除貧困和改善生態的雙贏目標,促進區域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主要目標

“十二五”期間,對中南部地區7.88萬戶34.6萬人實施移民搬遷,涉及原州、西吉、隆德、涇源、彭陽、同心、鹽池、海原、沙坡頭9個縣(區)91個鄉鎮684個行政村1655個自然村。規劃縣內安置2.84萬戶12.11萬人,占移民總規模的35%,縣外安置5.04萬戶22.49萬人,占65%。規劃建設安置區274個,其中:生態移民安置區234個,安置移民5.87萬戶25.95萬人,占移民總規模的75%;勞務移民安置區40個,安置移民2.01萬戶8.65萬人,占25%。
到2015年全面完成搬遷安置任務,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以特色種養收入為基礎、勞務收入為主體的新格局。到2020年,實現脫貧致富,移民人均純收入接近全區平均水平,移民安置區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全區平均水平。

主要政策

繼續執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扶持生態移民新村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制定完善以下政策。
住房政策
建房資金實行政府補助、農戶自籌、企業參與、社會捐助等多種籌措。生態移民每戶建設54平方米的住房,政府每戶補助2.5萬,其餘由農戶自籌,產權歸農戶所有,移民搬遷後拆除原有住房;移民住房10年內個人不準出租、轉讓。勞務移民每戶建設40平方米的周轉房,建房資金自治區承擔70%,市縣、企業承擔30%;周轉房由移民租出,不得轉租,房屋由市縣相關部門或企業負責管理。
土地政策
在全區範圍內,鼓勵支持採取各種措施,充分挖潛利用現有國有、集體、企業及個人經營的各類耕地資源,同事時,根據水資源條件改造、開發耕地。對生態移民,規模開發土地集中安置的,原則上人均安排一畝水澆地,支持戶均發展1畝設施農業,收回原承包土地使用權;適度集中建房、改造原承包耕地安置的,新建集雨場和田間水櫃(戶均建設270平方米集雨場、50立方米水櫃),有條件的支持戶均發展1畝設施農田或1座高效養殖圈棚,土地承包關係不變。對勞務移民,在城市和工業園區安置的,不安排耕地。制定完善生態移民涉及土地權屬變更、建設用地指標調整的政策。通過權屬調整用於安置生態移民的土地,由市縣、農墾局提出方案,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移民辦)委託中介機構依法評估土地價格,自治區財政部門核定並按縣(區)實際補助標準的70%給予補助。建立健全移民區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允許移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
戶籍政策
移民戶籍實行屬地管理,免收在戶籍轉換和戶口遷移中的一切行政收費。放寬移民進城落戶條件,探索實行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等級制度。
財稅政策
積極探索財政、金融、稅收扶持移民政策。對於吸納一定比例移民穩定就業的企業,地方稅種和稅收地方留成部分予以適當減免。對於自主創業的移民,享受各地、各級出台的全民創業優惠政策,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由財政全額貼息,並提高擔保貸款額度上限。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優先覆蓋生態移民新村。
惠農政策
加大移民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移民享受自治區出台的各類優勢特色產業扶持優惠政策,享受遷入地的各項支農惠農補貼政策。 在原居住地享有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政策繼續執行。
社保政策
生態移民和勞務移民搬遷後,與當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等社會保障政策。
其他政策
移民子女國中畢業未考入高中、高中畢業未考入大學的,可在職業院校免費享受兩年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制定完善促進勞務輸出的政策、移民計畫生育政策、農業用水配水節水辦法以及企業參與生態移民建設的辦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