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鎮

琅岐鎮

琅岐鎮是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下轄鎮,位於福建省閩江入海口。東面臨海,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其他三面環江:北與連江縣的粗蘆島壺江島,西與福州郊區亭江鎮,南與長樂區浮岐村的浮岐洲接壤和潭頭鎮、梅花鎮隔江相望。琅岐鎮是一個島鄉。全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總面積92平方公里,為福建省的第5大島,是福州著名的葡萄之鄉。全鎮有39個村和一個居委會,人口7萬多人,另有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45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琅岐鎮
  • 外文名稱:Langqi Town
  • 別名:劉岐、嘉登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 下轄地區:39個村
  • 面積:92平方公里
  • 人口:7萬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 著名景點:白雲山,朴樹林,金雞報曉
  • 車牌代碼:閩A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自然環境,鄉鎮經濟,經濟發展,名優產品,旅遊資源,琅岐龍鼓度假村,鰲頭山,福州琅岐大橋,金牌炮台,佛教寺廟,姓氏宗祠,其他建設,海島建設,鄉鎮衛生,文教事業,人文景觀,

鄉鎮概況

琅岐鎮位於閩江入海口,東經119‘33’,北緯26’5’,為閩江口沖積平原。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五大島,島三面環江,東臨大海,土地平坦肥沃,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周邊無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是一塊無公害的淨土,是福州著名的葡萄之鄉。琅岐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中亞熱帶南沿,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9.3℃,1月均溫10.2℃,7月均溫28.3℃,無霜期312天,年均有霜天數26天,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38.8mm,多年極端低溫零下3.8℃,極端高溫38.0℃,多年平均初霜期12月24日,終霜期2月13日。夏無酷暑,歷年最高溫超過35度的年份最多為14天,最少為0天,另外據晉安區志上的資料顯示,琅岐1951-1980年平均氣溫18.5℃,變幅為18~19℃。
琅岐島琅岐島
島南面跨江琅岐大橋與長樂區相接,距長樂國際機場26公里,距福廈高速公路25公里,距松下港口35公里,距福州中心48公里;島西面三艘80噸的輪渡對開,緊臨104國道,距福州經濟開發區及馬尾港20公里,距福州市中心40公里,隔海馬祖列島18海里,距台灣基隆港146海里,交通十分便捷。
琅岐島,素有“閩江口明珠”之稱,島內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此外,可供開發的土地10萬多畝。海岸線30公里,灘涂面積37平方公里,可供海產養殖。山丘約占全島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最高的白雲山,海拔275米,此外還有九龍山、鼓尾山等,層巒綿亘10餘公里,組成一個小丘陵群體。山下有溪,主要的有九龍山下的羅溪,自北向南,流入閩江“南港”。島內河渠縱橫。琅岐鎮的氣候屬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沒有空氣污染,生態環境良好,物產豐富,生產水稻、柑桔、蔬菜、西瓜、魚蝦、縊蟶、文蛤、紅蟳、水禽和鴨蛋,還蘊藏有大量的高嶺土和沙石等。

歷史沿革

琅岐島古稱“琅琦島”、“琅琦山”、“嘉登島”,因劉姓人家較早遷居島上,俗稱“劉岐”。唐代屬閩縣晉安鄉海畔里。宋代屬閩縣晉安東鄉,里名不變。元代,海畔里與海曲里(壺江、川石島,現屬連江縣琯頭鎮)合併為嘉登海曲里。明代,改為嘉登里。清代,為閩縣東南二區嘉嶼區。民國23年(1934年)屬閩侯縣四區;民國24年改屬閩侯縣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8月17日琅岐閩江口軍民辦事處。同年12月琅岐屬閩侯縣二區。1954年11月,二區轄閩琅鎮和衙前、三平、吳莊、海嶼、雲龍、金砂、鳳窩、龍台、公婆等鄉。1956年6月,琅岐劃歸連江縣,同年,10月又劃歸閩侯縣。1958年8月,琅岐拆區並鄉,改為琅岐鎮;同年11月成立琅岐人民公社。1961年11月,琅岐由閩侯縣劃入福州市郊區。1963年6月,琅岐設區公所,轄10個人民公社、36個生產大隊。1970年,琅岐從福州市郊區劃入連江縣。1975年12月,從連江縣劃歸福州市郊區。1984年,琅岐人民公社改為琅岐鄉。1991年10月,琅岐鄉改為琅岐鎮,轄9個管理區,3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995年11月,琅岐鎮劃入福州市馬尾區
琅岐島琅岐島
1997年,琅岐鎮轄26個村委會(農旗、光輝、星輝、光明、勤耕、群星、星光、紅光、紅星、勞豐、勞光、爭豐、樂村、建光、勞團、東紅、榮光、吳莊、海嶼、雲龍、龍台、後水、院前、南兜、董安、鳳窩)和1個居民委員會(閩琅居委會),全鎮人口7.23萬人。

自然環境

琅岐鎮地處閩江入海口,系閩江口的一個島嶼。閩江環於三面,東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相距18海里,西面隔江與亭江鎮毗鄰,南面出琅岐大橋與長樂市猴嶼鄉浮岐洲接壤,北面與連江琯頭鎮粗蘆島、壺江島對峙。距福州市區40公里、馬尾區20公里、連江縣15公里、福州長樂國際機場25公里、松下深水碼頭35公里、福廈高速公路25公里、台灣基隆146海里。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灘涂面積37平方公里;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島中部為丘陵地,四周為平原,海拔最高的白雲山為275米,其次為九龍山海拔255米。環島海堤42公里,其中萬畝片海堤20公里。境內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3.8℃,無霜期312天,日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為月份6月的212.3mm,降水量最少的月份為1月29.0mm。
琅岐鎮琅岐鎮
琅岐的四季,琅岐各月平均氣溫均較福州市區低1度以上,琅岐是福建沿海有氣象冬季最南的地方之一,琅岐氣象意義的冬季從1月上旬開始到2月下旬結束,春季從3月上旬開始到5月下旬結束,夏季從6月上旬開始到10月上旬結束,秋季從10月中旬開始到12月下旬結束。琅岐春季受沿岸寒流影響,氣溫經常會比福州市區低得多,經常出現大霧天氣,琅岐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一般會出現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2度的倒春寒過程,三年一遇。入夏時間較福州遲半個月,六月會進入梅雨天氣,這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時期,夏季比福州市區涼爽是受海洋調節,超過35度的天氣少見,島中部的白雲山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秋季是琅岐少雨的季節,琅岐一般從9月下旬會開始出現23型秋寒,一年一遇。10月中旬秋意漸濃,冬季是琅岐一年中最單純的季節,乾燥少雨,刮強烈東北大風,會出現霜凍天氣,琅岐冬季凍害比福州市區強烈,琅岐地形是東北開口的馬蹄型,冷空氣易於侵入,在實地農業調查中也證實了這一說法。下雪天氣少見,不過部分年份是會下起小雪,最近一次為2018年2月3日,島上飄下小雪,田野草地上有薄薄的積雪覆蓋。
受潮汐影響,潮水落差6米,最大潮水達羅零6.8米,每年有影響的颱風平均2~3次,風力最大達12級。島東部靠海為鹹水,潮流暢通,餌料豐富,適合海水、灘涂養殖。島西部沙蘆口為淡水,從雁行江注入,日進水150萬立方米,供島內人畜、農業灌溉用水;島上地下水資源豐富,水井尤多,可供生活用水。

鄉鎮經濟

1994年琅岐鎮柑桔園的面積8000餘畝,年產量25萬擔,年產值1500萬元。“琅岐紅蟳”歷史上負有盛名,曾列為貢品。1984年開始人工養蟳,年產量達5萬多斤。此外對蝦的年產量1.3萬多斤,蟳的年產量1.6萬多擔,文蛤的年產量1.6萬多擔。1994年,省、市、區政府作出《關於加快琅岐島開發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把琅岐島建設成福建省最大的現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休閒度假區。是年,琅岐鎮已建成有5000畝的蔬菜基地、2000畝興業養殖場水產養殖基地和年產20萬隻肉鴨基地、25萬隻蛋鴨基地、萬頭商品豬基地、千頭奶牛基地。是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3.1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1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25億元,財政收入602萬元,人均收入2000元,糧食總產量20480噸,上市蔬菜25000噸,生豬23000頭,家禽85萬隻,牛奶2400噸,蛋品4522噸,水果10420噸,水產品5200噸。琅岐島被譽稱為“蛋島”和“福州的菜籃子”,成為福州郊區的“小康鎮”之一,並榮膺福建省“科技示範鄉”稱號。
琅岐鎮琅岐鎮
琅岐島於1979年開始建輪渡碼頭,置方舟輪渡汽車,福州第40路班車可直通琅岐鎮。此後不斷加強基礎設施,鎮內有環島公路,皆鋪設水泥路面,此外,另有上岐、鳳窩等輪船碼頭,有輪船可通福州、馬尾、長樂、連江等地,1987年又在鳳窩建300噸的滾裝碼頭。2008年來,擴建萬噸水廠,設萬門程控電話模組局,建3.5萬伏變電站,改造琅岐舊街為商業新街,完成萬畝片海堤加固達標工程,圍海造地2000畝,已建“雁行江大橋”和正在籌建琅岐通往長樂國際機場的“琅岐大橋”,便於開發和投資。1994年在福州招商月活動期間,琅岐鎮是重點的招商地區,有海濱度假村1000畝綜合開發等12個大項目對外招商。
琅岐鎮

經濟發展

琅岐鎮是傳統農業區。農業以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為主,農產品有稻米、甘薯柑橘、無公害蔬菜、西瓜、葡萄、枇杷、甜瓜、蓮藕、鴨蛋、牛奶、水禽、縊蟶、文蛤、紅鱘、蘆蝦、螃蟹、淡水魚等。鄉鎮企業主要是機磚、汽車裝潢、農產品加工、冷凍廠、冰廠、建築、手套出口加工、台甲草編等。在農業產業中,種植業約占50%,畜牧業占20.5%,漁業占29%,林業占0.5%。島上九龍山高嶺土蘊存量500萬噸,已部分開採。琅岐鎮自古以來就是閩江口農副產品集散地,市場繁榮。全鎮現有農貿市場12個,總面積3850平方米,商業戶805戶,年集市貿易成交額985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7830萬元。琅岐“雙圈牌”出口磚曾榮獲農業部部優產品稱號,琅岐台甲草編參加北京國慶十周年展覽,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讚揚。琅岐味蛋出口日本、新加坡,琅岐葡萄被評為優質綠色產品,琅岐西瓜在歷次質量評比中均名列前茅。琅岐作為“禽蛋之鄉”被列入全國《名都、名鄉、名號》一書,1988年琅岐跨入全省億元鄉、1990年跨入全省科技示範鄉、1996年跨入全省小康鎮的行列。1997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達8.18億元,比增22%,工農業總產值3.9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63億元,農業總產值1.34億元。村鎮企業總收入2.1億元,出口交貨總值4327萬元,鎮財政收入169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05元。提供蔬菜4.5萬噸,生豬出欄4.05萬頭,家禽出欄188萬隻,蛋品上市5905噸,水產品上市8296噸,牛奶上市2804噸,水果上市11905噸。
琅岐鎮琅岐鎮

名優產品

⒈文蛤;文蛤,福州稱“青敖”,固殼上有條條青褐花紋而得名,文蛤粒大剛,滋味鮮美,脆嫩醇香,素有下第一鮮的美稱,文蛤是珍貴的海產品之一,其個體最大於一般粒重15~200克,最重的可達500克左右,因而被譽為王中之王。
琅岐鎮琅岐鎮
2、縊蟶:縊蟶是蟶的學名,也叫做海蟶,產於沿海灘滁琅歧靠海的村素有養殖縊蟶習慣,代代相傳,現己發展到:余畝,年產五六於噸。現採用蓄水養蟶,蟶在水中越冬,十肥美。
3、花跳魚:花跣魚學名“彈塗魚”,又叫“跳跳魚”,拇指,青斑色,生泥穴中,善於跳,難以捕捉。花跳魚多在海邊灘徐、河浦、河難上,挖洞而居.漁民捕捉時,在口上尋找花跳魚的洞,挖而捉之.產量較少,市場上難以買目魚
4、紅蟳:蟳,學名擬穴青蟹,百姓將鱘分為菜鱘和紅鱘兩種,菜鱘即是普通的蚜,紅是處繁殖季節的雌鱘,也叫紅膏鱘,營養價值極高,對小孩夜尿、老人腎袁尿頻、神經衰弱、身體虛弱、貧血、小孩佝僂症、病後產後均有益處。
5、貼沙魚:琅岐島地處閩江口,江海交匯,潮流暢通,灘涂廣闊,餌料豐盛,盛產貼沙魚。琅岐貼沙魚久負盛名,古時,福州著名飯店、酒樓多從琅岐採購貼沙魚,作為酒席壓軸菜。貼沙魚是琅岐島特產,現在一斤重的貼沙魚都為少見,竭澤而漁的現象必須嚴加制止,以保護珍貴魚類。

旅遊資源

琅岐龍鼓度假村

琅岐龍鼓度假村位於琅岐島東部。依山靠海,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沙灘平坦。總規劃面積9000畝,現開發900畝。內有福建夏威夷四季度假中心(三星級度假酒店),國元大酒店、海威大酒店、各類培訓中心,度假中心及私家休閒度假別墅,總建設面積達76000平方米,客房1000多間,床位2000多個。配備有20個多功能會議廳,s座游泳池及保齡球館、沙灘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壁球場、遊艇俱樂部、射擊場等娛樂健身場所。這裡有200多年歷史的、面積達200畝的朴樹林奇現。有白雲山絕頂莢蓉峰、八仙岩、仙腳印景觀、白雲現日台、海濱岩礁奇觀、龍鼓石、金雞礁、白猴嶼、海堤觀潮、硯池湖等自然景現。

鰲頭山

鰲頭山位於革命根據地基點村——上岐村,是一座高六十餘米,方圓五十多畝,形似鰲魚頭的小山,故稱“鰲山”。

福州琅岐大橋

福州琅岐大橋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始建於1995年9月22日,1997年8月17日建成,10月1日舉行通車典禮。琅岐大橋北起琅岐島,南接長樂浮岐村,跨越閩扛梅花水道,其長973米.寬11米,總長1956米,66個燈柱,29個橋墩,57個橋孔,兩場之間最大跨度30米,橋墩最深達80多米.總投資人民幣6000萬元。由琅岐鎮政府籌肆.島上民眾踴躍獻資建設而成。“福州琅岐大橋”橋名為時任福建省委書記賈慶林命名並題寫,字跡雄渾蒼勁。
琅岐鎮琅岐鎮

金牌炮台

金牌炮台,位於琅岐鳳窩村金牌山崩,古稱金牌塞,與連江縣官頭鎮長門炮台隔水相望,成椅角之勢,古時為防守福州,扼控閩海第一門戶。金牌山,原名鳳山,因山下江邊有塊高寬厚達數丈的淺江色岩石,像塊牌子屹立江岸,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而得名。又傳說是明太祖朱元璋起義軍船隊到此敕封的。金牌山一帶於明代開始設防,金牌炮台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相傳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為防止英軍攻福州而重修金牌炮台.光緒甲申(1884年)中法馬江戰役中,金牌炮台官兵為保衛祖國,抗擊法國侵略者,譜寫了曲愛國主義的凱歌。金牌炮台系由若干炮台組成的炮台群,有山崩的主炮台、山腰炮台、山麓岸炮台。現岸炮台和山腰炮台已毀,現存山巔的主炮台,清兵營房的殘牆,山上練兵操場,露天坑道等遺址。主炮台由兩個炮位組成,露天,呈凹形,低於地平面,三合土結構,炮位均深1,43米,直徑分別為124米和7.6米,營房面寬8米,縱深4.2米,殘牆高2.75米。金牌炮台毀於抗日戰爭,為1986年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佛教寺廟

琅岐島上有四個佛教小叢林--白雲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

姓氏宗祠

琅岐各姓氏宗祠是琅岐的旅遊特色景點之一。全島大小宗祠10餘座,各具特色,有最早始建於南來時期的金砂陳氏宗祠,最晚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廬江何氏宗祠,有全島規模最大,裝飾最美始建於明嘉靖初年(約1522年)的琅琦董氏宗祠。

其他建設

海島建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琅岐鎮加快海島建設。“七五”期間,海島建設總投資1530萬元,先後完成人畜飲水等建設工程。1991年以來,繼續投資2億元,作為島上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到1997年底,建有一座11萬伏變電站,日供水1萬噸的自來水廠及6個自來水供水站;建有萬門程控電話模組局,已開通9240門程控電話。開闢商業街750米,拓寬改造舊街1000多米。全島人均住房面積24平方米。
琅岐鎮琅岐鎮
琅岐島江海通津,水陸交通便捷。琅岐港為閩江下游三大港口(福州港馬尾港、琅岐港)之一,為閩江門戶港口。江闊港深,不凍不淤,為良好避風港和對外通商口岸,島西北部江岸可建2萬噸泊位的碼頭,利於對外、對台通商。島西部新道建有300噸輪渡滾裝碼頭,與104國道接連。島南面建有福州琅岐大橋及接線公路,與長樂國際機場、松下深水碼頭、福廈高速公路接軌。建成環島水泥路及江濱水泥路、度假村公路等綠色通道。已開闢琅岐至福州40路班車,輪渡碼頭(東岐)至福州36路班車,琅岐至福州中巴車站,長樂金峰至連江縣城,以及閩東至閩南的車輛多由琅岐島過境,陸上交通四通八達。島上設有閩江下游航管站,福州至琅岐的班船、快艇以及福州至連江粗蘆島的班船均在琅岐客運碼頭靠泊。全鎮有運輸單位5家,大小貨運船隻200多艘,農用運輸汽車100多輛,貨車10餘輛,還有中巴、小汽車、的士100多輛。
琅岐島為濱海生態旅遊區。有龍鼓海濱度假村的夏威夷四季會議度假中心、金雞花園、琅岐會議接待中心、金雞遊艇碼頭、園元山莊、電信培訓中心、郵政培訓中心等賓館、別墅。旅遊景點有:白雲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金牌山古炮台遺址、天后宮泰山廟昭烈王廟、尚書墓,以及朱、董、江、陳氏宗祠,還有度假村的硯池湖、古樸樹林、金雞、白猴以及濱海田園風光的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如綠豐、萬葉園、鑫泰盛四季果園等。

鄉鎮衛生

為了維護新農合資金安全,確保參合民眾真正受益,推動我區新農合工作更加規範運行,我合醫中心近期分別對琅岐鎮衛生院和亭江鎮衛生院進行了督導檢查。
琅岐鎮琅岐鎮
此次,區合醫中心採取抽查資料、上門走訪、醫院檢查等手段對07年度亭江鎮衛生院的補償情況及08年調整補償政策後琅岐鎮衛生院的補償情況進行詳細檢查。本次共抽查資料35份,上門走訪民眾5人(次),對外傷民眾進行現場認定;對醫院不符合規範的補償提出整改,要求在4月1日前整改到位;對已違規報銷給民眾的補償金要求由醫院墊付,經檢查琅岐鎮衛生院墊付483.48元,亭江鎮衛生院墊付1218.5元。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中心將加大宣傳,加大培訓,規範政策引導,完善監督機制,不斷加強新農合監管工作,規範定點醫療機構診療行為,規範審核補償程式,保證新農合工作健康運行。

文教事業

進入20世紀90年代,琅岐鎮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涵蓋了國小至大學的教育體系。1997年,全鎮有琅岐中學、金砂中學龍山中學、海雲中學4所中學,其中琅岐中學為完全中學。還有1所福州私立章英學校(為九年制學校),國小15所,其中有中心國小3所。幼稚園12所,其中私立欣貝幼稚園1所,為福州市實驗幼稚園。建有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全島在校中學生4963人、小學生8791多人,教職員工662人,幼兒保教人員80人。全鎮有影劇院4家(鎮文化宮、紅旗影劇院、雲龍影劇院、金砂影劇院),有文化中心站、文技校、退休老幹部活動中心,村“老人之家”35所,敬老院1所,小公園6處,鎮衛生院2所,村衛生所10所,卡拉OK歌舞廳6家,旱冰場3所,業餘閩劇團1個,十番樂隊5班,管弦樂隊2班。民眾文化生活有閩劇、肩頭戲、高蹺、評話、伬唱、舞龍燈舞獅龍舟、陸地行舟、腰鼓、歌舞、詩會、盤詩、燈謎、象棋、攝影、錄像、琴、劍、書、畫等,編有《琅岐民間文學三集成》。
琅岐鎮琅岐鎮
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位於琅岐島的東端濱海。成立於2002年,是一所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

人文景觀

琅岐島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人煙。唐辟海陬,宋稠廬宇,明標宦績,清振科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島。島上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眾多。歷史上中進士、舉人的有40多人。宋明時期,出過3位尚書:宋朝參知政事、禮部尚書林存,兵部尚書王祖道,明代禮部尚書陳文肅。還有貴州左布政使董和、戶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馬董廷欽、工部員外郎董養河,清代川東兵備道陳燮,民國海軍中將任光宇、北京高等法庭庭長翁敬棠,民革福建主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劉通等。琅岐已公布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金牌炮台衙前陳氏宗祠董廷欽墓(附屬文物下岐董氏宗祠)。已開放的寺廟有:白雲寺天安寺南山寺天竺寺、下岐天后宮海嶼天后宮,基督教堂有村前里堂、海嶼堂及金砂、鳳窩、雲龍等基督教活動點。
琅岐島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眾多。如:宋兵部尚書王祖道、宋參政林存、明禮部尚書陳文肅、戶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馬董廷欽、工部員外郎董養河、清川東兵備道陳燮、民國海軍少將任光宇。從宋代到清代,琅岐曾出進士、舉人40多名。民革福建主委劉通、中共閩東特委常委、軍事部長江濤等均是琅岐島精英。
琅岐島上現有古剎四座(白雲寺天竺寺天安寺南山寺),有古廟宇、古宗祠、古炮台、名人古墓葬10餘處。基督教堂2座,基督教活動點3處,摩崖石刻10餘處,宋、明古井10餘口,古湖一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文物保護點一個。
島上琅山十景有:白雲觀日、雲龍潮音、雙龜把口、五虎守門、天竺聽泉、蘆洲宿雁、金雞報曉、白猴鎮江、大橋臥波、朴林探幽。其中白雲觀日最勝。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義大利茂麗財團、日本東帝士財團、台灣羽田財團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曾先後到琅岐考察。1994年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在琅岐建設現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休閒度假區;隨後,琅岐又成為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實驗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