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備道

兵備道

全稱整飭兵備道,明朝時在邊疆及各省要衝地區設定的整飭兵備的按察司分道。兵備道道官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僉事充任,主要負責分理轄區軍務,監督地方軍隊,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清朝沿置,乾隆時定為正四品,多由守、巡二道兼任。兵備道集軍事、監察大權於一體,成為明清時期一項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備道
  • 外文名:Officials of Rectifying Armed Force in Ming Dynasty
  • 別稱:兵憲、兵道
  • 性質:官制
淵源,設立及演變,兵備官,職權,軍事職權,監察司法職權,其他職權,明代兵備道一覽,

淵源

”在漢代就被用為地方區劃名稱,特指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與縣同級(縣有蠻夷曰道)。
到了唐代,道成為監察區,其轄區廣大如行省,設採訪處置使(後改為觀察處置使),為中央派出監察地方的臨時官員。後跟軍區性質的道結合後,在藩鎮割據時期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
宋代改道為路,設轉運使,掌管一路軍需財賦以及監察大權,又設提點刑獄司疏理刑獄。
元代的道在行省之下,設宣慰司道,為行省派出機構;設二十二道肅政廉訪司,直屬中央御史台,負責監察地方,兼管農事。
明代,布政司按察司轄區廣大,實行分司管理,由參政、參議、副使、僉事分司諸道。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置按察分司為四十一道,副使、僉事分道巡察,為分巡道。永樂時,又令參政、參議分守所屬府州縣,為分守道

設立及演變

史料並無明確記載兵備道最早設立的具體時間。
洪熙年間(1425年),仁宗鑒於武臣疏於文墨,遂遣包括參政沈固、副使劉紹在內的文臣前往各地總兵官駐所整理軍機文書,為文臣參贊地方軍務之始。
正統年間,出現了以都察院官員整飭兵備、提督兵備的例子。正統元年(1436年)的陝西整飭兵備右僉都御史曹翼,是最早記載加整飭兵備銜的文臣;正統十一年(1446年),寇深任右僉都御史提督松潘兵備。這些可視為兵備道官的前身。
《明實錄》中記載的由按察司官員出任的兵備官,最早出現於天順八年(1464年)二月,皇帝賞賜了一批文武官員,其中有“整飭松潘兵備四川按察副使王用”。
從成化到弘治年,為了穩定地方治安,在各地不斷增設兵備官員,尤以四川、山西、雲南、廣東等邊地較多。到了弘治末年,沿邊地區的兵備道基本已成定製。
到了正德、嘉靖年間,由於各地民變增多,沿海地區倭寇為患,以及蒙古俺答汗的威脅,又在全國範圍內大量增設兵備道,或者用分守道、分巡道兼理兵備,而兵備道也逐漸演變成常設。
到了明末,民亂四起,東北又出現了女真人的威脅,為了加強防禦,又廣設兵備道。但是由於衛所制早已敗壞多年,軍田大量被占,軍戶大量逃亡,再加上兵備道本因事而設,然而事畢後卻未撤銷,造成其無兵可練,無餉可支,無法整飭兵備的尷尬境地。
清朝入關後,為了戰爭需要,也在各省要衝廣設兵備道,到了局勢抵定後,以八旗、綠營分駐各地,在康熙時罷去各省道員的管兵事務,大舉裁撤兵備、兵巡、巡海三道,此後又逐漸復置(清代的道,早期轄區只有一個府,後來演變為三四個府),乾隆年間,全國共有八十多個兵備道。
兵備道雖由按察司官員出任,但是它的設定和裁革皆由兵部負責。

兵備官

兵備官,多由按察司副使或僉事充任,又稱兵憲、兵備副使、兵備僉事。期初是因事專設,事畢即罷,裁革不定,屬於臨時差遣,後演變為常設,但其品秩仍取決於本官官銜。兵備道道官有專任的,也有分守道、分巡道、巡海道等兼任的,比如嘉境年間,東南沿海兵備多由分巡道兼職。由於並非祖制,兵備官赴任,由皇帝給予敕書規定其具體許可權,除由分巡道兼任的兵備官以外,專任兵備官只有關防,沒有正印。兵備官可節制衛所軍隊,但受督撫節制。
清朝沿置,康熙時多有撤銷,但之後又逐漸復置。乾隆十八年,將各道道員正式定為正四品官,罷去參政、參議、副使、僉事銜。清代兵備官多由分守道、分巡道加兵備銜兼領。

職權

軍事職權

兵備道主要為穩定地方治安而設,同時又要協助巡撫處理軍務,其軍事職權主要包括分理軍務,操練衛所軍隊和地方民快,緝捕盜賊鎮壓民亂,管理衛所兵馬、錢糧和屯田,巡視江湖防禦等。

監察司法職權

兵備官為按察司官員,本身具有監察權、司法權。包括監督官兵,問理刑名,禁革奸弊等。

其他職權

兵備道與布、按二司其他諸道在職權、轄區等方面上會有重疊,為避免官員冗餘,有時會讓兵備道兼職或帶管其他事務。包括整飭文教、興修水利、修築城牆、管理鹽政馬政驛傳等。
各地兵備道的職權因地制宜,不盡相同。

明代兵備道一覽

明代兵備道設定一覽表
地區名稱設定時間備註
北直隸
薊州兵備道
弘治年間
昌平兵備道
嘉靖三年(1524)
永平兵備道
嘉靖二十九年(1550)
密雲兵備道
弘治年間
霸州兵備道
正德六年(1511)
天津兵備道
弘治三年(1490)
紫荊兵備道
正德年間
井陘兵備道
嘉靖二十年(1541)
大名兵備道
正德年間
懷隆兵備道
嘉靖三十六年(1557)
口北兵備道
不詳
兼口北分守道
赤城兵備道
嘉靖三十八年(1559)
兼口北分巡道
南直隸
徽寧池太兵備道
不詳
徐州兵備道
正德六年(1511)
潁州兵備道
弘治四年(1491)
蘇松常鎮兵備道
不詳
淮揚兵備道
嘉靖三十三年(1554)
山東
濟寧兵備道
嘉靖年間
兼分巡道
曹濮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武定兵備道
正德七年(1512)
沂州兵備道
弘治年間
兼分巡道
臨清兵備道
成化二十年(1484)
兼分巡道
青州兵備道
正德五年(1510)
兼青州、萊州分巡
登萊兵備道
弘治十二年(1499)
兼山東海道及登州分巡
遼東都司
遼東兵備道
成化十四年(1478)
寧前兵備道
嘉靖四十二年(1563)
開原兵備道
嘉靖二十二年(1543)
廣寧錦義兵備道
嘉靖三十九年(1560)
兼遼海東寧分巡道
金復海蓋兵備道
嘉靖四十二年(1563)
山西
大同兵備道
嘉靖年間
兼冀北分巡道
朔州兵備道
不詳
兼冀北分守道
雁平兵備道
成化元年(1465)
陽和兵備道
不詳
左衛兵備道
嘉靖年間
潞安兵備道
嘉靖七年(1528)
兼冀南分巡道
岢嵐兵備道
嘉靖二十一年(1542)
寧武兵備道
嘉靖三十一年(1552)
冀寧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河東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河南
開封兵備道
不詳
大梁兵巡道
不詳
睢東兵備道
不詳
磁州兵備道
不詳
汝南兵備道
正德年間
兼分巡道
河南兵備道
嘉靖三年(1524)
兼分巡道
陝西
西安兵備道
不詳
兼關內分守道
涇邠兵備道
不詳
商洛兵備道
不詳
潼關兵備道
嘉靖年間
漢羌兵備道
不詳
兼關南分巡道
靖邊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神木兵備道
隆慶五年(1571)
榆林兵備道
成化年間
寧夏河西兵備道
弘治十七年(1504)
寧夏河東兵糧道
不詳
固原兵備道
成化五年(1469)
洮岷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延安兵備道
不詳
臨鞏兵備道
正德十六年(1521)
鞏昌兵備道
不詳
兼隴右分巡道
靖虜兵糧道
萬曆五年(1577)
陝西行都司
肅州兵備道
弘治年間
西寧兵備道
弘治年間
莊浪兵備道
不詳
四川
重慶兵備道
萬曆三年(1575)
兼上川東分巡道
松潘兵備道
天順元年(1457)
安綿兵備道
成化十二年(1476)
威茂兵備道
弘治十六年(1503)
夔州兵備道
成化二十一年(1485)
兼下川東分巡道
敘馬兵備道
成化年間
建昌兵備道
成化二年(1466)
兼分巡道
江西
南瑞兵備道
萬曆五年(1577)
廣建兵備道
萬曆二年(1574)
兼分巡湖東道
袁州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湖西道
九江兵備道
弘治十二年(1499)
兼分巡道
贛州兵備道
成化二十三年(1487)
兼分巡嶺北道
湖廣
岳州兵備道
嘉靖七年(1528)
兼分守上荊南道
武昌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沔陽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蘄州兵備道
嘉靖三十七年(1558)
鄖襄兵備道
嘉靖年間
兼下荊南分巡道
荊州兵備道
不詳
兼上荊南分巡道
郴桂兵備道
不詳
靖州兵備道
不詳
辰沅兵備道
成化十五年(1479)
浙江
杭嚴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嘉湖兵備道
嘉靖年間
兼分巡道
寧紹兵備道
嘉靖三十九年(1560)
兼浙江海道
台州兵備道
不詳
兼寧紹台分巡道
溫處兵備道
嘉靖年間
兼分巡道
金衢兵備道
嘉靖四十五年(1566)
兼分巡道
福建
福州兵備道
嘉靖四十年(1561)
福寧兵備道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兼分巡道
建南兵備道
弘治三年(1490)
兼分巡道
興泉兵備道
嘉靖三年(1524)
兼分巡道
漳州兵備道
嘉靖九年(1530)
兼福建海道
地區名稱設定時間備註
廣東
廣州兵備道
不詳
兼廣東海道
韶南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惠潮兵巡道
不詳
高肇兵備道
成化四年(1468)
兼嶺西分巡道
羅定兵備道
萬曆五年(1577)
雷廉兵備道
成化四年(1468)
兼海北分巡道
瓊州兵備道
成化七年(1471)
南雄兵備道
不詳
廣西
蒼梧兵備道
萬曆八年(1580)
兼分巡道
永寧兵備道
不詳
兼桂林分巡道
賓州兵備道
不詳
兼分巡道
左江兵備道
嘉靖二年(1523)
府江兵備道
弘治十年(1497)
兼平樂府分巡
雲南
臨安兵備道
成化十二年(1476)
騰衝兵備道
成化十二年(1476)
瀾滄兵備道
成化十二年(1476)
曲靖兵備道
成化十二年(1476)
貴州
畢節兵備道
嘉靖元年(1522)
兼貴寧分巡道
都清兵備道
嘉靖十八年(1539)
兼新鎮分巡道
思石兵備道
萬曆十三年(1585)
兼思仁分巡道
威清兵備道
成化年間
兼安平分巡道
(註:兵備道稱呼並不統一,比如神木兵備道又名榆林東路兵備道,上表只取其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