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

武陵山

武陵山(脈)或武陵山區,盤踞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的交界地帶,屬雲貴高原雲霧山的東延部分,山系呈東北-西南延伸,弧頂突向北西,新華夏構造帶之隆起。

武陵山(山脈或山系)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頂保持著一定平坦面,山體形態呈現出頂平,坡陡,谷深的特點,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位於貴州省銅仁地區江口縣(湖南境內最高壺瓶山海拔2098.7米湖南省西北部的石門縣境內,與湖北省的鶴峰、五峰兩縣交界)。武陵山脈山原土地地貌發育自關向南分為3支,武陵山和重慶永川石筍山頗有淵源,江津的石筍山因鐵拐李修道和發現紅寶石而聞名遐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陵山(脈)
  • 所屬山系:雲貴高原雲霧山的東延部分
  • 地理位置: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的交界地帶
  • 走向:東北-西南
  • 主峰:貴州江口縣鳳凰山,湖南石門縣壺瓶山,等
  • 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
  • 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
  • 一般海拔:在1000米左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位置境域,支脈山峰,地理要素,區位,氣候,土壤,地形,水文,資源,植物資源,水能資源,礦產資源,動物種類,旅遊資源,交通,

位置境域

武陵山(脈)的位置、走向武陵山(脈)的位置、走向
武陵山(脈)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山系呈北東向延伸,弧頂突向北西,新華夏構造帶之隆起,山原土地地貌發育自北向南分為3支。
北支:分布於湘、川、鄂邊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峰、壺瓶山、太清山等;
中支:沿澧水幹流北側,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山張家界白雲山等;
南支:從貴州省境延伸過來,進入湖南省有臘爾山羊峰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為武陵山脈的主脈,是澧水與沅水的分水嶺。
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武陵山脈縱貫湖北省西南部(五峰)、湖南省西部(張家界湘西州)、重慶市西南部(秀山、酉陽、貴州省東北部(銅仁松桃江口),成為東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地,構成東西交通的通道。

支脈山峰

由南西至北東走向的武陵山貫穿州境龍山、保靖、古丈、永順等縣,其支脈綿延全境,構成奇峰競秀,氣勢磅礴的武陵山系。
武陵山
湘西州境內主要支脈分為三支:
北支為保靖白雲山、龍山八面山,連線桑植八大公山、石門壺瓶山一線,逶迤於湘、川、鄂邊境;
中支為永順大米界,緊連張家界市朝天觀、張家界;
南支為鳳凰臘爾山、永順羊峰山並張家界天門山一線為主脈。三支余脈,均沒於洞庭湖平原
較高山峰有:
大靈山,在龍山縣北部,略呈東北一西南走向,長38公里,主峰海拔1736米,為州境最高峰;
武陵山板塊之一-湖南省西部武陵山板塊之一-湖南省西部
洛塔界,在龍山縣中部,由兩列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平行山組成,長35公里,寬5公里,最高峰海拔1409米;
八面山,在龍山縣西南部,南北走向,長40公里,最寬處5公里,最高峰海拔1414米;
羊峰山,在永順縣東部,東北一西南走向,面積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438.9米,為該縣最高點;
永龍界,在永順、龍山兩縣邊境,南北走向,長28公里,最高峰海拔1048.7米;
白雲山,在保靖縣西北部,東西走向,長7公里,寬4.5公里,最高峰海拔1320.5米,為該縣最高點;
呂洞山,在保靖縣南部和吉首市西北邊境,東北一西南走向,面積3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227米;
武陵山板塊之一-湖南省西部武陵山板塊之一-湖南省西部
高望界,在古丈縣東北,東北一西南走向,長7公里,寬5公里,最高峰海拔1146.2米,為該縣最高點;
蓮花山,在花垣縣西南部,東北一西南走向,面積2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197米,為該縣最高點;
蓮台山,在吉首市西部,最高峰海拔964.6米,為該市最高點;
八公山,在鳳凰縣、瀘溪縣邊境,面積1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9米;臘爾山,在鳳凰、花垣縣邊境,東北一西南走向,為高山台地貌。
武陵山脈 距城東南33公里,與豐都、武隆縣交界處。山脈主脈走向北東,至武隆縣木根鄉以西轉北西向,為海拔2000米左右的背斜中山,主要由二迭系、三迭系灰岩組成。最高部分在大木、龍塘兩鄉與武隆縣交界處。山脊呈錐狀伸展,山頂岩溶地貌發育,峰叢、窪地密布。主要山峰有:磨槽灣(2033米)、歇馬台(2016米)、大山堡(1977米)、貓兒山(1944米)等。主要窪地有:落東壩、龍塘壩等(海拔1000米左右)。

地理要素

區位

武陵山位於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境內。
山脈主體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整條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為中國第2階梯與第3階梯過渡帶,烏江和沅江、澧水分水嶺。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梵淨山,海拔2494米,在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江口縣、松桃苗族自治縣三縣交界處。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位於江口縣內。
武陵山綿延了渝鄂湘黔4省市,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武陵山是褶皺山,長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貴州的鳳凰山,海拔 2570米。山脈為東西走向,呈岩溶地貌發育,主峰在貴州的銅仁市,梵淨山。武陵山脈覆蓋的地區稱武陵山區

氣候

山區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類型,夏涼冬冷,雨量適中。以龍山八面山和石門東山峰兩站為例, 年均溫分別為10.3℃與9.2℃, 1月均溫為-0.8℃與-1.9℃,7月為21.1℃與19.6℃;年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82%,積雪日數分別為49與63天。
武陵山大峽谷武陵山大峽谷

土壤

因成土母質、地勢和水熱條件的影響,武陵山主要發育石灰土和黃壤以及山地黃棕壤

地形

這裡在構造上屬揚子準地台武陵山褶皺帶北部,古生代末期沉積了厚達500多米的濱海相碎屑物,其中主要是泥盆紀石英砂岩。這種岩石質地堅硬,膠結緻密,產狀平緩,垂直節理髮育,後經地表流水切割及物理、生物風化,形成了奇妙的峽谷、方山、石峰、石牆、石柱等多種地形。大小石峰約有3000多個,著名的如金鞭岩、羅漢岩、三姊妹峰、仙人橋等,它們像玉筍、筆架、石林、利劍、天門、拱橋、玉屏、城堡、燈塔,更多的像人物、鳥獸。

水文

金鞭溪從武陵山中流過,形成了“水繞四門”、“十里畫廊”等勝境,具有“奇、野、險、幽、秀”特點的“世上絕景”、“天下奇觀”。現已建立了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遊覽區。武陵山地峰奇、石怪、谷幽、水碧,有翠染碧空的林莽,虬龍蟠曲的蒼松,遨遊綠宮的珍禽異獸。境內有烏江清江、澧水、沅江、酉水河、阿蓬江資水等主要河流。

資源

植物資源

植物種類
森林是梵淨山區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資源是其生物資源的核心。它既是生態系統的第一性生產者,又是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樞紐;同時因其特殊的層次結構,形成了動物、微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地。森林類型劃
分原生性的栲樹林、青岡櫟林、珙桐林、黃楊林、高山柏林等以及次生性的響葉楊木、樺木林、楓香林、楓楊林、馬尾松林、毛竹林等44個森林類型。在梵淨山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森林活立木蓄積為3378000立方米。
植物物種多樣性 在梵淨山自然保護區,植物種類有277科、795屬、1955種,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14屬19種,占全國種類數的9.5%,種子植物144科460屬1155種,占全國種類數的4.6%;苔蘚類50科127屬245種,占全國種類數的11.1%;蕨類38科85屬183種,占全國種類數的7.0%,大型真菌45科123屬372種,占全國真菌數的4.7%。植物區系分比較複雜,是一個相當豐富和相當古老的溫帶、亞熱帶的植物區系。
區內森林覆蓋率達53%,是中國亞熱帶森林系統核心區、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屏障。生物物種多樣,素有“華中動植物基因庫”之稱。
植被屬性
植被為華中區系,屬櫟栲、光葉水青岡、猴樟、楠木林、桕木、黃杉林、油桐林植被區。代表種類有水杉黃杉、鐵堅杉、巴山榧樹、大果槭、杜仲、鞘柄木、貓兒屎、珙桐、水青樹、紅豆杉、連香樹、鵝掌楸、傘花木、滇楸、毛紅樁等,其中多古老孑遺種屬。經濟林木有油桐、烏桕、核桃、漆樹、杜仲、厚朴、雪花皮、五倍子等。

水能資源

河流眾多,水能資源蘊藏量大。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品種多樣,錳、銻、汞、石膏、鋁等礦產儲量居全國前列。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獨特,組合優良,極具開發潛力。

動物種類

梵淨山區擁有東洋界的華中、華南和西南三個區系成分的動物。梵淨山自然保護區已初步記錄在案的動物有800多種,其中獸8目23科68種,占全國種類數的13.6%,鳥類16目39科191種,占全國的6.2%;爬行類3目9科41種,占全國的10.9%;
兩棲類2目8科34種,占全國的12.2%;魚類4目9科48種,陸棲寡毛類2科21種;昆蟲18目,當前已知400多種,尚有不斷的新屬新種報導。除此之外,梵淨山尚有眾多低等動物無脊椎動物類群的研究還未涉及。

旅遊資源

武陵山景區
武陵山風景區的景點分布可為主景區和外圍區兩大部分,主景區以香山寺、真武觀、武陵險峰石林群雕為主體。外圍景區沿國道“319”線向東延至兩會壩,梅子關兩片景觀。
香山寺位於武陵主峰下,國道“319”線舊道東側,原為朝山香客沐浴、靜心、休息之地,故名香山寺,又名接官殿。清朝又為驛道石塔鋪地,占地面積1067.3平方米,建築面積554平方米,木質結核,長方形四合院。
經復興橋拾級而上進入香山寺山門,山門口有亨哈二將守門,由穿斗式7柱3間木架結構組成,屋脊正中“瓷嵌”(壽)字,立於山門中頂,頗有古風。進入山門第一院壩,左面屋內有一佛塔,據傳是供修建香山寺,真武觀的始祖,晝夜香燈長明。
右邊是廚房,臨山門處是豬圈和碾米房。再往裡走上第二台院壩,正中有一台三腳鼎,生鐵鑄就,上口1.5尺的直徑,高約1.7米,用於香客燒香之用。左側是庫房,右邊是知客房,再往前走是正殿,共五大間,供觀音菩薩,十二園覺,二十四諸天。
山門前還殘存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火焚,二十一年培修的石碑,字文雖剝落,其意尚能明。民國32年焚毀,35年重建。山門旁還有一方清代黔彭營千總楊成榮被革職的石碑和新豎立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香山寺碑。香山寺由於歷代香火旺盛,不少名人文士留下了寶貴的字畫楹聯,也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香山寺山門有一醒目的門聯,昭示人們誦經參禪,朝山訪仙,其聯是:地結叢林通覺路,人來圯上訪仙蹤
大裂谷景區
大裂谷距離涪陵城42公里,是一條經歷了數億年風雨浸蝕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裂谷。裂谷長約10公里,山峰、台地、溝谷等景觀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谷底至峰巔落差達1380多米。
景區集山、峽、林、泉、瀑、崖、洞、潭、溪、坑、縫於一體,其狀如薄刀、連綿上千米的絕壁石峰屬中國罕見。在綠蔭蔥蘢的主游道上,分布著一處處奇觀異景:薄刀嶺、石夾門、萬卷書、將軍頭、如來神掌、銅牆鐵壁、五猴下山……此外,還有水晶湖、情人谷、捨身崖、一線天、萬丈坑等。
大裂谷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植物種類超過2000種,珍稀樹種四處分布,珍禽異獸閃躍林中,素有“動植物王國”及“地質博物館”之美譽。景區內有豐富的高山湧泉,其泉水質清澈純淨,長流不息。
景區內最險峻的景觀,莫過於大裂谷盡頭一條長約1.5公里的地縫。地縫最窄處只能一個人側著身子小心翼翼地通過。
角邦寨景區
被譽為“千里烏江第一寨”的角幫寨,始建於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此寨原名“穆角寨”,至清代方改名為“角幫寨”。
角幫寨方圓25平方公里,“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岩稱奇、以水顯幽”。寨內土地平曠,低矮的山巒比比皆是,素有“百頂村”之美譽。古寨的北、西、南三面都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東面是滔滔奔流的烏江天塹,僅有懸崖絕壁上一條小路與外界相通。
寨內,有樹齡上千年的古松和古銀杏樹。也有穿梭於懸崖隙縫間的猴群、野豬、金錢豹、大靈貓、赤腹松鼠、紅腹錦雞、啄木鳥、貓頭鷹等飛禽走獸。
金山寺
金子山是位於武陵山鄉境內的幾個山峰,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最高處1800餘米。清涼宜人的金子山上,林木茂密、野花繽紛、谷黃豆綠、瓜香果甜,是重慶市最美鄉村之一,被譽為重慶市高山平原避暑勝地。
站在高高的金子山頂,一覽眾山,可眺望周圍百里之遙。山頂有建於清代的殘存廟宇,眾多石雕碑刻古蹟尚存,氣勢恢宏;附近有諸多溶洞,洞中遍布石鐘乳、石筍,各具形態,栩栩如生。
這些廟宇中,金子山核心地帶的金山寺最為壯觀。金山寺又名佛臨寺,因如來佛到此降服為害人間的妖魔金獅而得名。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重慶市涪陵區國有大木林場,距重慶市區180公里,距涪陵市區64公里、2001年建園,面積為1633.33公頃。海拔1620—980米。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北抵長江、兩臨烏江,山上森林茂密,峰巒疊峰,具有中國少有的千頃柳杉林之奇、“鳥鳴谷”之幽、“攬月峰”之雄、“千尺崖”之陸、“常春谷”之野。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觀果,冬可滑雪,稱得上:“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大”。公園內林海茫茫,花果纍纍、奇峰異洞,風光旖旎,令人種往。
攬月峰:既是公園最高峰,也是涪陵區海拔最高點。不僅山體高聳壯美,而且,當遊人沿著山道蜿蜒而上,隨著山勢變化,步移景異,可觀望眼前群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迥異景象。到得頂峰,宛若在泰山之巔,“會當凌絕項,一覽眾山小”。浮雲掠過,腳下薄霧輕紗,如置身九天之上。
貓兒溝:深入千尺崖底部,只見兩面如刀削斧砍的懸崖,怪石嶙峋。溝的最狹處不過數米,堪稱“一線天”。放眼千尺崖,溝壑縱橫,如蛛網,草木森森,既神秘又幽深,適旅遊者探險。

交通

涪陵合智廣場可乘坐班車直達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自駕車:重慶—涪陵—白濤山窩—武陵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