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河北省唐山市青龍山)

青龍山(河北省唐山市青龍山)

青龍山是與碣石山盤山齊名的三大名山之一,古稱清涼山,又名截龍嶺。青龍山是與碣石山、盤山齊名的三大名山之一,青龍山群峰布列,曲徑通幽。

既有懸崖陡立,也有雲海迷離,有九廟十八寺的宗教遺蹟且多有神話傳說。1959年闢為國營林場,遍植柏松等樹木,有林面積達80%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龍山
  • 又名:截龍嶺
  • 位置:唐山灤縣新城西北約25公里
  • 三大名山:青龍山、碣石山、盤山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青龍山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是與碣石山盤山齊名的三大名山之一,古稱清涼山,又名截龍嶺,青龍山群峰布列,曲徑通幽。既有懸崖陡立,也有雲海迷離,有九廟十八寺的宗教遺蹟且多有神話傳說。1959年闢為國營林場,遍植柏松等樹木,有林面積達80%以上。
記載
青龍山原名清涼山,因群山環繞,遍生松柏,輕風徐來,盛夏不熱而得名。後來此地為道家看重,道家認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分掌四方。站在北京,面向正南,“左青龍,右白虎”,他們認為“右白虎”指的是京西白虎洞,“左青龍”就是指灤州清涼山。並且引用《淮南子·天文訓》里的話,說“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於是改名為青龍山。後來佛家也來建寺修行。百姓們則認為這裡東峰頂天立地,陡峭挺拔,像龍首望日;向西逐漸延伸平緩,確實像龍身起伏,且林木蔥蘢,終年青綠,也就認可了青龍山這個名字。
但舊志一直寫作清涼山,據記載“清涼山在宜安山西北,距城六十餘里,山之北,即與盧龍遷安二縣分界處,群峰攢簇。有延古寺,旁二井,水流成溪。又有羅漢洞,勒石佛數十。中有黃土山院,其巔有三霄宮,古樹插天。相傳廟中有鼠大如犬,道士以殘飯飼之。所產有滑石、金礞石,又有金絲草等藥材十餘種……”文中所說延古寺和羅漢洞是佛家遺蹟,所說“三霄宮”則是道家建築,並有法本道師及其師爺、師父三代墳塋。
青龍山與佛教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很遠。近年在延古寺復建過程中,出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延古寺記事碑》,碑文即上溯至漢明帝劉莊(58~75年),詳情待考。確切的物證是青龍山南區羅漢洞內的佛像石雕,計三列六區九組,佛像58尊,線條自然流暢,形態栩栩如生,硬是讓堅硬的石頭顯出肌膚的豐滿和衣履的柔韌。每個佛像各持不同法器法物,惟妙惟肖。手法細膩。考其年代,上限為北魏,下限為遼金,即公元386~1234年之間,距今至少800年的歷史。

地理環境

青龍山位於唐山灤縣新城西北約25公里,距唐山40公里,與唐山古冶區豐潤區毗鄰。景區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南距205國道15公里,北靠102國道,距京瀋高速公路榛子鎮出口僅兩公里。京山鐵路京秦鐵路和正在修建的津秦客運專線穿境而過。青龍山主峰娘娘頂海拔439米,屬燕山余脈,其山南北走向,山中套山,山外疊山,群峰布列,山勢環繞,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20公里,總面積300平方公里。景區內的1700餘畝、30餘種植物藥材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青龍山景區古代建築遺址非常豐富,除三霄宮和延古寺外,歷朝歷代先後建有望海樓羅漢洞龍興寺雲居寺興隆寺戲樓、碑林、山神廟、土地廟、財神廟、黃山士院、望海紅崖寺等,同時還有臥佛、象山、陰陽二井等自然天成景觀,每一處遺址和景觀都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蘊藏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和宗教文化。
清末進士劉東美曾題詩讚山頂望海樓,詩曰:“百尺危樓矗嶺巔,登臨會飲醉中仙。北瞻鷹磧雲橫塞,難忘蛟宮浪接天。松壑煙嵐飄檻外,山泉琴築落階前。戈船橫海雄心在,嗟我歸田已暮年。”又云:“清涼絕頂有高樓,極目南天海國秋。萬派朝宗恢眼界,千年往事注心頭。乘桴願繼尼山志,銜石難銷精衛愁。更上一層望畿甸。可憐虎嘯據福州!”
經過近五年的人文和自然資源開發,青龍山已成為全國民族民俗文化體驗中心、冀東生態旅遊宗教名勝、冀東養生保健調養基地、冀東植物藥材實地博物館、冀東天然氧吧、自然風光休閒區及北方新農村開發典範示例。

主要景點

青龍山以峰頂為界,東西兩側曾經各有一座規模宏大的佛寺。西側山間平坦處為延古寺,因在山下,俗稱下寺。寺內三層宮殿,正殿精塑“西天我佛”和十八羅漢,旁殿有十大閻君,前殿是四大護法大王。形象巍峨莊重,精美絕倫。下寺門外是聞名遐邇的大戲台,戲台以條石砌造,兩廊寬敞,台頂壯麗,是評戲創始期和灤州影的重要演出場所。每年清明節朝山、四月十八呂祖聖誕、十月十五下元節廟會,均有盛大演出,每場都有數千人上萬人觀看。延古寺前有一株古代孑遺“活化石”植物公孫樹,俗稱銀杏,樹高25米,樹圍8.50米,數人才能合抱。樹形奇特,八條主幹像八條龍形,自天外盤虬而來,連最下方的殘存樹杈居然也呈龍首望天之像,民間俗稱“九龍朝聖”。此樹是南方僧人移植,樹齡已逾800年,可見此地的佛緣之遠。
青龍山延古寺也稱夏寺或下寺。始建於漢明帝劉莊(58~75)時代,是一所道教寺院,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八年(644)東征高麗歸來後,曾命尉遲敬德重修此廟,並建碑以志。以後多次重修。這張圖片是民國22年(1933)重修後拍攝的。原廟已毀,現存《重修延古寺及戲樓碑記》
青龍山東側懸崖下曾有“清涼禪寺”,早已被突然傾倒的一塊巨石壓塌而毀。據殘存《清涼禪寺碑記》,記述了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再由南方傳入北方的脈絡:始祖達摩,二祖惠可,至六祖慧能,輾轉再由臨濟而傳至青龍山。
但是,這座佛寺卻在一次突然變故中毀滅了。《碑記》說:“俄頃之間,人亡事變,棟宇□□(註:原字模糊)。”究竟是什麼變故呢?歷史上青龍山曾經遭逢多次巨大災變。如縣誌載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雷震清涼山,削山如溝水立丈余,如有物憑以行……”不過,從碑文措辭來看,“俄頃之間,人亡事變”,強調的不是自然之災,而是“人”、“事”兩端,似乎是在一場難於明言的政治變革或宗教衝突中遭到了滅頂之災。下文是:
“□□(註:原字模糊)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有一高僧飛錫據此山巔創寺……”飛錫即高僧的法號,他重修的禪寺後來也因故而傾頹了。到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住持淨羲重新修造,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僧人道至又添置槽碾套用之具,並增修佛殿,裝飾聖像,碑記稱之為“侖焉矢焉,金碧交輝”,想來必定是頗為壯觀的吧。可惜後來又被懸崖旁邊突然崩裂的巨大“臥梁石”徹底壓毀了。
從望海樓遺址以南,在荊棘山石之間小心翼翼地走下近百米高的山崖,即到千層崖以南的青龍山東側崖壁以下。放眼四望,半山間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三三五五,隨處點綴著幾房高的“飛來石”。這種巨石,高達兩三丈,上面可坐一二十人,與附近石色不類,石脈不連,不知何處飛來,可以想見遠古地殼變化的劇烈。飛來石隨形命名,有猴面石、鋤桿石、八仙石、夾門石、將軍石、老鵡石、蓋經石、臥梁石、虎頭崖、老牛槽、馬耳石、關臉子、螺螺石……
順崖壁南行,是清涼禪寺舊址。再南,有泉水潺潺,四季不涸,旁有4字石刻“御井長封”。再往南,抬頭仰望,懸崖之間有一條窄縫,窄縫中不知是人工雕琢,還是天成地就,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反正那裡竟出現了一道道石階,可直通山巔娘娘頂,名叫天梯。距離縮短,但險峻至極,是為勇敢者留下的捷徑。
穿過山花荊榛,越過危坡山徑,到達馬耳山的羅漢洞。山勢彎環,又來到一處叫做“金鴿子淚”的小小名勝之區。
據傳說,當年山裡有一匹金馬駒和一對金鴿,而一戶農家正在生長著的長柄葫蘆就是開山的鑰匙。貪心的戶主不容它長滿一百天就用它開山,希望得到金馬駒和金鴿。結果,山開而閉,金馬駒只露出兩隻耳朵,就是馬耳山。金鴿子未能飛出,終生流淚,化作山泉,從石縫中流到四四方方的凹槽里,就叫“金鴿子淚”,鄉民視為聖水。
品賞聖水之後,穿花度柳,順勢下坡,欣賞著千畝果園,又回到趙家溝清溪農舍。以上是為東區主步道。
西區主步道是從韓新莊東行,進入山門,來到延古寺,欣賞銀杏樹,品味古井水。西北行,途經“仙山宮”、“道家墳塋”,向東南方放眼,但見一列青峰,極像一位菩薩安詳靜臥,向西伸來一道山樑,正像菩薩的右手;而“道家墳塋”正處在那隻巨手之中。拜佛峰下有拜佛石,有兩棵松樹生為一體,名叫連枝松。峰迴路轉,半山腰突出一塊石,是八仙相會之處,名叫八仙石。越過八仙石,越攀越高,穿過“澗門”、“臥虎峰”、“南天門”,也到了主峰娘娘頂,尚有“聚仙門”石匾。暢遊三霄宮,一覽眾山小。然後轉而下山,西行千米,半山腰有一口亘古不乾的“甘露井”。再行千餘米,便是三霄娘娘的木魚法器戰勝四腳蛟之後化成的“木魚石”,然後陸續來到何仙姑洞和韓湘子避雨處“避仙洞”。在小青龍峰兩端的青蛇溝里,還有一處奇妙的陰陽井。站在山頭俯視,恰如一幅道家“陰陽魚”,青蛇溝中間的曲線,兩口井恰是兩側魚眼,井壁為石砌圓筒形。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左井常年水寒刺骨,冬春結冰尺余,端陽才化。右井卻是常年水溫可人,數九寒天依然馨馨有暖意。再往北行就又回到延古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