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鄉

武陵山鄉

武陵山鄉位於武陵山脈烏江下游東岸,距涪陵城區42公里,幅員面積112.64平方千米。2003年,武陵山鄉黨委和鄉人民政府堅持以十六大精神為指針,緊緊圍繞涪陵區“加快工業化、建設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發展戰略和133奮鬥目標,按照既定的思路,心無旁騖謀劃地方經濟發展,鄉域經濟凸現出特色魅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陵山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重慶涪陵區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8019
  • 面積:112.64平方千米 
  • 人口:7212人(2017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渝G
概況,沿革,鄉鎮概況,地理位置,村鎮體系,經濟狀況,交通狀況,基礎設施,歷史地位,鄉鎮特色,旅遊資源,黨政建設,鄉鎮機構,

概況

涪陵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南部,武陵山脈烏江下游東岸,與武隆縣接壤。面積112.6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212人(2017年)。轄百花、石夾溝、武陵山、金子山、角幫寨5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學府路1號,距涪陵城區40餘千米。地處武陵山脈中段,為後山中低山地帶。境內海拔高度大多處於1000至1400米之間,最低海拔150米,最高點歇馬台2016米。烏江自南向北入境。龍(塘)白(濤)路和渝懷鐵路橫貫全境。

沿革

清代時境內有龍慶場,1931年置龍慶鄉,1940年併入木根鄉。1942年其地劃歸武隆設治局管轄,後復置更名為龍塘鄉,隸武隆縣羊角區。1958年劃入涪陵縣隸白濤區。……1992年併入山窩鄉,1995年恢復龍塘鄉建制。1996年,面積98.6平方千米,轄水淹、金子、連坑、茶園、大吉、上龍、田壩、上寨、角幫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水淹塘。
1999年經區政府批准搬遷場鎮,鄉政府駐地由水淹村一社遷至茶元村二社塘堡。2000年末,面積103.3平方千米,總人口7292人,轄9個村,65個村民小組。2002年4月30日,重慶市政府(渝府[2002]50號)批覆同意龍塘鄉更名為武陵山鄉。2004年末,面積103.3平方千米,人口2010戶7315人,轄5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
【郵編】408019【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2208:~201 220百花村 ~202 220石夾溝村 ~203 210武陵山村 ~204 220金子山村 ~205 220角幫寨村

鄉鎮概況

地理位置

武陵山鄉位於北緯29°26′—29°31′,東經107°30′—107°35′之間。地處涪陵區東南端,座武陵山脈,濱烏江河道,與武隆仙女山一脈相承。東與武隆縣木根接壤,東北與武陵山林場邊界,北與山窩鄉毗鄰,西北與白濤鎮緊連,西與武隆縣興順隔江相望,南與武隆縣白馬鎮連山鄰水。全境南北15公里,東西寬13公里,渝懷鐵路斜貫鄉域東南。
重慶市涪陵區武陵山鄉

村鎮體系

武陵山鄉幅員面積103.3方公里,現轄5個行政村,32個農業社,共7212人(2017年)

經濟狀況

武陵山一、二、三產業特色突出,一產穩步發展,二產迅猛增長,三產長足遞增。全產2007年GDP值達1.78億元,其中種植烤菸5000畝,產菸葉12000擔,菸農收入528萬元,二產業採煤完成經營收入1.6億元,煤礦從業人員達1100餘人,工資性收入超2200萬元。三產以石夾溝景區為龍頭,旅遊收入達350萬元,2007年全鄉財政收入達1500萬元,農民純收入達3261元。
重慶涪陵區武陵山鄉黨委、政府始終把發展農村經濟放在首位,通過多次深入基層,反覆地對市場前景、地理位置等進行可行性調查研究後,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農業產業化調整路子——煙菜輪作種植模式。這種煙菜輪作種植模式已經在全鄉菸農種植戶中廣泛推廣。所謂煙菜輪作種植模式,就是在烤菸採收後的冬閒地上進行集中、成片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種植。武陵山鄉是涪陵區的烤菸種植基地鄉,全鄉種植烤菸5000多畝,烤菸採收後到次年烤菸移栽近半年時間土地空閒。煙菜輪作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閒土地,提高了土地複種指數。武陵山鄉地處海拔1000米以上,交通條件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發展和出售反季蔬菜的理想場所。
武陵山鄉武陵山鄉
據了解,為了積極推動煙菜輪作種植模式在全鄉的發展,武陵山鄉黨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一是對菸農中種植蔬菜的農戶的菜種每畝補貼10元;二是對菸農中種植蔬菜的農戶每畝補助烤菸燃料費50元;三是開展蔬菜種植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四是建立蔬菜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三民”原則,使全鄉蔬菜種植走上規範化、專業化、規模化之路;五是努力創建武陵山無公害蔬菜品牌,逐步占據市、區兩級市場,確立其良好的市場地位
武陵山鄉武陵山鄉
通過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廣泛宣傳,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煙菜輪作種植和種植反季節蔬菜的積極性。武陵山鄉計畫種植白菜蘿蔔等反季蔬菜4000多畝,可以為農民創收近120萬元。僅此一項,全鄉人均收入可增加150元。

交通狀況

全鄉通車公路總長83公里,多為4級公路,其中硬化公路為31公里,主要對外公路為雙龍路,現完成泥結石路面,等級為三級,已拿入2008年的通達工程,可望2008年底實現硬化通車,將會徹底改變我鄉的區位優勢,縮短了石夾溝景區和武陵山森林公園遊客的行程,成了我鄉物流的快捷通道。另有兩條公路(武—白路,龍—山路)也是對外和旅遊發展配套的三級路,除公路外,鄉域西南面的烏江河口碼頭,可集散煤炭、建材等大宗貨物運輸。

基礎設施

全鄉實現村村通電話、閉路電視和寬頻網路,農村電網經過改造,已消除尾電現象,貓兒溝飲水工程已竣工,使集鎮和部分村社已用上了優質自來水,容量可滿足五年規劃的要求。

歷史地位

武陵山鄉集鎮原名為龍慶場,(至清末民初屬重慶府涪州城長里下三甲,民國20年名龍慶場鄉,1929年劃入武隆木根鄉,31年武隆縣治局,後復置鄉,更名龍塘,隸屬武隆縣羊角區,解放後幾經變遷,於1958年涪陵專置批准,將龍塘鄉劃入涪陵縣,隸屬白濤區,後改為龍塘人民公社,文革期間為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撤公社建鄉,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併到山窩鄉,設龍塘為辦事處,1995年恢復建鄉,2002年龍塘鄉更名為武陵山鄉,鄉政府於1999年9月由原駐地水淹上遷龍塘壩,位於鄉域東北部,武陵山村中部,與西南的百花橋村地界接壤,成為涪陵區的“新興工業鄉、特色農業鄉、旅遊重點鄉” 。

鄉鎮特色

經過三年的多次選育及科學飼養,涪陵區武陵山鄉野豬養殖基地的特種野豬擴繁已初具規模。存欄特種野豬達200餘頭,並逐步開始向外銷售,經濟效益初步顯現。據了解,該養殖基地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在政府大力扶持、畜牧防疫等部門的科技支援下,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拉動了地方養殖產業

旅遊資源

主要有:(1)石夾溝自然風景區。境內懸崖絕壁,奇峰異石,山間清泉,青山綠水,景點有石夾門、如來掌、情人谷、五十五道拐、萬丈坑、 “鱷魚出水”,還有全國最大的地下瀑布、娃娃魚等,數不勝數。(2)角幫古寨風情。寨境海拔1000米,一面臨溝,面積10平方公里;寨內有99個“寶頂”,素有“百頂村”之稱;景點有大小寨門、歇馬台寨門、神仙岩寨門、紅岩、令牌石、吊嘴、“烏江放跑”遺址等;兩人合抱的古松、千年銀杏樹、眾多的野生動物如錦雞、猴群等。(3)金子山宗教旅遊區。金子山佛臨寺,海拔1397米,可遠眺百餘里之遙。傳說,西天如來佛來此收伏作惡多端的金獅子得名(金子山,又各金獅山)。佛臨寺是涪陵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歷來香火鼎盛。金子山地處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與石夾溝景區之間,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
武陵山鄉武陵山鄉
在中國的土地上,有一座綿延了渝、鄂、湘、黔4省,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大的山脈,那就是巍巍武陵山。武陵山是褶皺山,長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貴州的鳳凰山,海拔2570米。山脈為東西走向,呈岩溶地貌發育,主峰在貴州的銅仁地區,梵淨山。武陵山脈覆蓋的地區稱武陵山區,也習慣稱武陵山片區。這些地區主要包括:重慶市的黔江區,酉陽,秀山,彭水,石柱;湖北省的恩施州,所轄恩施、利川、建始、巴東、宣恩、鹹豐、來鳳、鶴峰八個縣市和紅廟開發區;湖南省的湘西州,所轄縣市為: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湖南省張家界市,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貴州的銅仁地區,轄銅仁市、萬山特區、玉屏侗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思南縣江口縣石阡縣德江縣等。
在武陵山深深的腹地,滿眼所見的,是山連著山,山套著山,山銜著山,山抱著山。千山萬嶺,峰巒疊蟑。農民們在狹窄的坡地上種瓜點豆,連一尺見方的泥土都不肯放過,統統被墾為耕地。山里漢子在那裡犁地,三五步便到了頭,半站在懸崖邊,既不能進,也不能退,於是,人們只得從泥土裡提起沉重的犁轅,使勁兒往後拉,身子後坐,幾乎懸空在山崖外。這裡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居住,有著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和秀麗的風景,其中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奇峰石怪,為五大佛教聖地之一;烏江畫廊穿越其中;張家界,為世界著名的國家森林公園;湘西鳳凰為古代的南長城;黔江的小南海為世界保存完好著名的地震遺址;恩施的清江河和黔江的阿蓬江、酉水河,為土家族的發源地。這裡山同脈,水同源,樹同根,人同俗,經濟文化長期落後,不為外人所知,但是這裡的民族卻有著悠久的歷史,為共和國的誕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武陵人已經走出“有武陵人捕魚為業”的桃花園式夢想生活的禁錮,他們正在走出大山,在發生著歷史性的變革,這塊土地正在成為中華大地腹心地帶的一顆倍受關注的璀璨明珠。
武陵山武陵山

黨政建設

2007年9月21日,武陵山鄉黨委、政府結合“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在機關、事業單位幹部中採取“三抓”(即:抓學習、抓紀律、抓工作)硬措施,轉變作風,強勢推進各項工作。“抓學習”就是要求廣大幹部加強四個層次的學習,讓學習形成規律、形成制度。一是黨委中心組學習,每月兩次;二是機關幹部的學習,以學習政治理論、先進典型為主,每月兩次;三是各部門的學習,以業務知識、法律法規為主,每個星期一次;四是黨員黨小組學習,保證每季度一次。“抓紀律”就是要一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要求廣大幹部嚴守工作、學習、生活紀律,並通報了涪紀委發[2007]80號檔案關於對全區幹部違紀通報和處理情況及組織學習了公務員“七不準”等內容。“抓工作”就是要求廣大幹部抓工作業績,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就是加強我鄉今年“項目推進年”中的七個大類、36個項目的實施,從而保證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和產業結構調整、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二是社會穩定和安全工作,在我鄉經濟發展迅猛,各類社會矛盾凸現的同時,全鄉煤礦企業的安全工作壓力較大,因此保障全鄉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我鄉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緊抓好;三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主要是加強愛國衛生、文明場鎮、文明單位、文明農戶、星級農戶的創建活動,特別是我鄉創建市級文明村鎮活動,要腳踏實地,不走過場,通過以上創建活動,真正提高我鄉廣大幹部民眾精神文化素質

鄉鎮機構

武陵山鄉黨政辦公室:主要承擔黨的組織建設、紀檢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武裝、編制、人事、民宗僑台、工青婦、老齡、目標管理、文秘等方面職責,同時負責承辦政協工作方面的具體事務;武陵山鄉經濟發展辦公室:主要承擔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社會經濟統計、扶貧開發和統籌協調村鎮規劃等職責
武陵山鄉社會事務辦公室:主要承擔民政、人口和計畫生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社會救濟、殘疾人事業、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務輸出、社區管理等方面的職責;
武陵山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要承擔法制建設、人民調解、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方面職責,統籌協調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森林防火等工作;
武陵山鄉財政辦公室:主要承擔財政收支、預決算、財務管理、各項農民補貼兌付和耕地占用稅、契稅徵收管理等工作;
武陵山鄉人民代表大會辦公室:主要承擔人大具體日常工作;
武陵山鄉農業服務中心:主要承擔農技、農機、林業、水利水保、水產等方面的重大技術推廣、信息服務、資源環境保護、災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工作;
文化服務中心:主要承擔文化、宣傳、體育、科技培訓等方面服務工作;
武陵山鄉人口和計畫生育生殖健康服務站:主要承擔宣傳諮詢、技術服務、人員培訓、藥具發放等工作;
武陵山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主要承擔車輛、船舶、礦山、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事務等職責;
武陵山鄉建設環境保護所:主要承擔轄區內建設、環保、場鎮共用事業、場鎮環境衛生和村鎮規劃事務等方面職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