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南孫

朱南孫

朱南孫(1921年-),女,漢族,江蘇省南通人。上海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系“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其祖父朱南山、父親朱小南先生是中國著名的中醫婦科學家。朱南孫教授是朱小南的長女,幼小天資聰穎,性格堅毅,她繼承和弘揚祖業。在朱氏兩代名醫的薰陶與教誨下,以其睿智好學、鍥而不捨的精神,發奮努力,終成一代婦科大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南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南通
  • 出生日期:1921年
  • 職業:醫生
  • 畢業院校:上海新中國醫學院
  • 主要成就:1991年定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
  • 性別:女
人物履歷,榮譽稱號,學術觀點,證治經驗,用藥特色,科研成果,成功醫案,從醫醫話,經驗驗方,

人物履歷

朱教授畢業於上海新中國醫學院,1942年畢業前就隨父襄診,初涉醫林,即熔身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中,漸漸成為小南先生的得力助手。
1952年,朱南孫隨父同入上海市衛生局主辦的中醫門診所(上海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及上海中醫學院附屬岳陽醫院門診部的前身)。歷任上海中醫學院婦科教研組副主任、岳陽醫院婦科副主任、岳陽醫院婦科研究室主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中醫婦科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學會副理事長兼婦科學會主任委員、上海計畫生育研究會理事、岳陽醫院婦科顧問等職。現任上海中醫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員。曾獲1983年全國“三八”紅旗手及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是上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1991年定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朱教授學有淵源,臨診圓機活法在握;辨證論治進退有序,至晚年醫術更為精湛。平日坐堂及至寓所,求診者企踵相接,憂戚而至,開顏而去者,不可勝數。診務倥傯之際潛心於歷代經典,兼收並蓄,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總結和發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識的見解,還擔任《婦科手冊》(星火計畫叢書)、《中醫婦科臨床手冊》的主編和副主編。尤其是經她珍藏而倖免於“文革”之難的朱氏婦科集精萃《朱小南婦科經驗選》得以付梓,使肇始於南山公、奠基於小南先生的朱南孫婦科最終匯集發展,在醫林中一幟獨樹,因此而享有“三代一傳人”之美稱。
朱南孫

榮譽稱號

2017年6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朱南孫 “國醫大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待遇。

學術觀點

乙癸同源肝腎為綱
肝腎同源,而沖任隸屬於肝腎。朱南孫認為故婦女疾患雖與五臟六腑皆有關,
然與肝腎最為密切。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陽,主生殖而系胞胎。女子的天癸來源於腎氣,天癸是腎氣充盛之後的產物,又是促進女子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腎氣腎水充足則精血充足,天癸按期而至,生長發育健旺。婦女經、帶、胎、產、乳之生理變化,與腎主生殖的功能健全密切相關。其生殖、生理功能,從七歲腎氣盛,二七天癸至,三七腎氣平均,直至七七天癸竭,皆受腎氣盛衰之主宰。肝則為藏血之髒,與沖任血海有關。其性喜條達,主疏泄,主情志。女子以血為用,其一生中,經胎產乳,數耗陰血,故肝經血虛,血海不充,是常見之病理改變。婦女有“善懷多郁”之心理特點,易於怫鬱,易致肝鬱氣滯,氣滯則血亦滯,而罹患多病。肝經布脅肋,乳頭為其所轄,乳部疾病亦常與肝有關。故歷代許多醫家,如葉天士等都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 總之,朱南孫認為女子在生理上依賴腎氣充盈,肝血旺盛,經帶胎產乳均受肝腎所統,肝腎協調則經候如期,胎孕乃成,泌乳正常。在病理腎虛稟賦不足,則臟腑功能、生殖機能發育不全。肝經失調則血海不充,藏血疏泄失司。故在臨床上肝腎兩髒失調與婦科疾病密切相關。青春少女如腎氣虛弱,癸水不足,則沖任失養,難以按月催動月汛,月經失調,該來不來,該去不去。成年婦女如腎陰虧損,血衰水虧;或肝血虛少,血海不充,則經來量少,經候衍期,甚至經行閉止。如肝木腎水濡養,肝陽肝火遂致偏亢,則經血妄行,經期提前。肝腎封藏失司,則經漏不止。肝鬱不疏則經亂,前後不定,經前乳脹,臨經頭痛。肝鬱氣滯,氣血阻滯則痛經;血滯日久,甚則徵瘕積聚。婦人胎孕,發端於天癸,憑藉於沖任,植根於胞宮,皆賴肝腎精血充養,肝腎精血不充,則胎孕難成。婦女孕胎期,腎氣不足系胞無力,或肝血不足無以養胎,則胎漏、胎墜,滑胎。婦女產後多易損傷腎氣,或流血過多肝經血少,肝腎虧損,常有腰背酸痛,或陽越陰虧常自汗不止。更年婦女腎元虛衰,或腎水虧乏,肝火偏亢,沖任不攝崩漏不止,或腎虛肝鬱,陰陽失衡,潮熱自汗,憂慮煩躁,諸症迭出。
古有乙癸同源即肝腎同源之說,治療肝腎失調之婦科疾病應肝腎同治。肝腎為母子,腎主閉藏,肝主疏泄。兩者同居下焦,二髒俱有相火。肝腎之陰精陰血可以相互為用,肝腎之相火又可以相互影響,故肝腎是同源的。明代醫家李中梓《醫宗必讀》中有“乙癸同源,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則所以瀉腎”之論述,也從一個側面指出了肝腎同治的論點。肝為剛髒,陰常不足,陽常有餘,平日賴腎水以滋養,柔其剛悍之性;腎為肝之母,肝鬱腎也郁。治肝必及腎,益腎須疏肝。肝旺者,腎常不足,滋腎則所以平肝。滋補肝腎又需伍疏達肝氣之藥,以助滋補之力。
朱南孫說:婦科臨床辨證用藥時,多應以肝腎為綱,肝腎同治,肝腎在月經周期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如經前患者肝氣偏旺時,治偏疏肝理氣調經;經後陰血去,腎氣偏虛則著重補益肝腎,以顧其本。對不孕患者,除調理月經外,在排卵期前後,還加用溫腎促性助孕之品,如仙茅、仙靈脾、石楠葉蛇床子等。在治療各種婦科疾病中,常在疏肝清肝方中加女貞子、枸杞子桑椹子續斷、桑寄生等補腎藥;在補腎方中又常佐疏肝理氣之青皮川楝子。在臨床常用的“健壯補力膏”“怡情更年湯”“促卵助孕湯”均為滋補肝腎之良方。“健壯補力膏”用菟絲子、覆盆子、金櫻子、五味子補肝腎,攝精氣、固沖任;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石龍芮補腎強壯,孩兒參補氣。廣泛運用於肝腎不足,沖任虛損之崩漏、帶下、閉經、月經不調、不孕症、胎漏等疑難雜病;“怡情更年湯”以滋養肝腎之陰的二至丸為主,加巴戟天、肉蓯蓉、桑椹子加強滋補肝腎之力,紫草、玄參清肝降火,淮小麥炙甘草健脾養心除煩,首烏藤合歡皮解郁怡神。治療更年期綜合徵和其他年齡婦女屬腎虛肝旺,症見心煩易怒,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烘熱汗出等症者。“促卵助孕湯”用女貞子、肉蓯蓉、桑椹子益肝補腎,巴戟天、仙靈脾補腎壯陽,加參芪四物益氣養血調經,輔以石楠葉石菖蒲川芎醒腦怡神,共奏益氣養血、補腎助精、促卵助孕之效。

證治經驗

朱南孫從醫多年,成功治療了不少的病例,積累了很多經驗,下面講述的是他對治療月經失調的一些個人見解。
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的症狀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月經周期異常、經期異常、經量異常、和經期並發其他症狀等。如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經期延長崩漏閉經,痛經,經間期出血經前期緊張症等等。其病因病機也複雜多樣,月經異常是婦女機體受病的反映,是臟腑、氣血和沖任二脈功能失調的反映。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云:“女子屬陰,以血為主,故女科治法,首重調經。”。
1、益氣養血,擴充經源
女子月經正常來潮,與氣血的盛衰密切相關。氣血充實,血海滿盈,則經水自調,按月來潮。反之,血海不充,經源缺乏,就會出現經水量少而色淡,排血時間縮短,月經逾期不至,甚至經閉不行等症狀。《景岳全書》有“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在女子則上化為乳汁,下為月水。女子以血為主,血旺則經調而有子嗣,身體之盛衰,無不肇端於此。故治女子之病,當以經血為先。”和“唯臟腑之血,皆歸沖脈,而沖為五臟六腑之血海,故經言太沖脈盛,則月事以時下,此可見沖脈為月經之本也。然氣血之化由於水谷,水谷盛則血氣亦盛,水谷衰則血氣亦衰。”的論述。
氣血虛損這一病機變化在月經失調疾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經水源於水谷精氣,生化於脾,藏受於肝,施泄於腎。臟腑安和,血海充盈,經水自調。遇到閉經、月經後期、經量減少等月經失調病人,首先應詢其有無失血、耗傷氣血之病史,辨其有無脾胃損傷、氣血化源不足之症候。稟賦不足,幼年經水過多致失血;生產、人流等手術致沖任受損、氣血受損而匱乏;脾胃素虛,健運失職或情懷不遂,肝鬱犯脾致氣血乏源,都能導致沖脈空虛,血海不滿而月經失調。對此類經閉、經少、經事逾期不行者,其治療不宜見澀而用攻破之藥,應以充養經源為治本之道,氣血得養,經源得以擴充,月水自通。如《丹溪心法》所云之:“經水澀少為虛為澀,虛者補之,澀者濡之。”臨床常可用“參芪四物湯”益氣補血。然氣血生化,由於水谷,水谷盛則氣血也盛,水谷衰則氣血也衰。水谷旺盛又賴脾胃之健運,對此類病人,猶重調理脾胃之功能,黃芪四物湯方中加用健脾和胃淮山藥、陳皮、山楂六曲、木香等,待氣血充足之時,方予通經活血以催經,始能獲效。
2、重視肝腎,調整周期
《內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寓元陽,主生殖。女子的天癸來源於腎氣,腎氣盛,天癸至,月經能按月如期來潮。又有”經病之由,其本在腎“之說。“經水全賴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水日以乾枯。”(《醫學正傳》)。青春少女如腎氣虛弱,癸水不足,則沖任失養,難以按月催動月汛,月經失調,周期紊亂。成年婦女如腎陰虧損,則月經量少、延期甚或閉經。肝為藏血之髒,與沖任血海有關。其性喜條達,主疏泄,主情志。月經的正常來潮,與肝氣的條達疏暢,肝血的充足有密切的關係。肝氣鬱結,沖任二脈疏泄失常,可致經亂,經來斷續,先後無定。肝血虛少,血海不充,則經來量少,經候衍期,甚至經行閉止。
肝腎在月經周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經水盈虧滿溢是一個動靜平衡的過程,調經之法應有經前、經間、經期、經後之別,注重調補肝腎在調整月經周期中的作用。治療常分階段,即分期治療,以調整月經周期。各期都圍繞補益肝腎,調整肝腎功能為治:1、經後期。此期因經血剛淨,陰血去,腎氣偏虛,患者常血海空虛,胞宮在腎氣作用下要行使“藏精而不瀉”之功能,則著重補益肝腎,以顧其本,為姻韞之時打下物質基礎,為下次行經提供經源,故本期宜補益肝腎或合健脾益氣,以補氣養血為主。2、經間期。此期血海漸盈,腎氣漸充,卵泡已趨成熟,應加強溫陽助孕之力,加用仙靈脾、石楠葉鹿角粉紫石英等溫腎助陽藥促其順利排卵。3、經前期。為調經佳期,月經不調者著重調經,月經正常者則以滋陰護陽為原則如經前患者肝氣偏旺時,治應疏肝理氣調經;肝火偏亢者,治應益腎平肝清熱;4、月經期。則以通經、調經,改善經期症狀為主。
3、祛瘀通絡,調經大法
人體之血氣,運行於脈道之中,環流不休,以奉養全身,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謂:“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女子以血為用,《校注婦人良方》說“血氣宜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說明婦女的月經、胎孕等生理功能,更與血氣流暢關係密切。而氣滯血瘀,經絡受阻,是婦女疾病,尤其是月經病的主要病因病機之一。如肝氣鬱結,氣滯脈絡,血行受阻;或氣鬱而化熱,灼傷脈絡,血溢出於脈外;或經期感寒,寒凝胞宮,經血失暢;或氣虛乏力,無以推動血行,血滯成瘀;或血室未淨,誤犯房事,熱瘀互結等等,均可導致崩漏綿延、痛經、閉經等月經不調。
朱南孫朱南孫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還有血分藥,除了以四物湯丹參為調經主方外,臨證根據病因病機變化加減、變通。如對於崩漏綿延日久之症,必有內瘀,治當祛瘀澄源,方可止血塞流。藥用四物、丹參,加炮姜炭、熟大黃炭等藥。熟大黃炭清熱涼血,祛瘀致新,引血歸經。炮姜炭去惡生新,溫經止血。一寒一熱,亦走亦守,攻補兼施。對瘀血內阻,經行不暢之痛經,加生蒲黃五靈脂乳香沒藥等,蒲黃五靈脂祛瘀止痛,乳香辛溫香竄,活血祛瘀,調氣止痛,沒藥活血祛瘀定痛。對血滯經閉者,常加三棱、莪術,破血行氣,痛經散瘀。對原發性痛經膜性痛經患者,加血竭粉、三七粉使蛻膜消散、止血、行瘀、而止痛。對挾肝鬱氣滯,沖任脈絡不疏者,加柴胡、延胡索、香附川楝子、川牛膝等理氣行滯,疏通經絡。對經期房緯不慎,濕熱侵入胞宮,熱瘀交結,漏血綿延不止者,加蒲公英地丁草活血散瘀,化濕清熱。寒凝經脈而痛經者,加艾葉小茴香溫經散寒止痛。

用藥特色

朱氏婦科善用藥對,組方簡捷,或二味成對,或三、四味成組,藥精不雜,絲絲入扣。
1.黨參黃芪參芪健脾培中,益氣昇陽,凡婦科脾腎氣虛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宮脫垂白帶綿綿、胎漏滑胎等症皆為首選之藥。對氣血兩虛閉經,月經過少等,參芪入四物湯治崩中漏下,補氣以生血。
2.黨參沙參二參相伍,益氣養陰,宜於氣陰兩虛之不孕症、內異症、崩漏以及流產後、癌症術後放化療等症。病後虛羸,神疲倦怠,食少納呆咽乾疼痛,舌質暗紅,苔乾少津者。
3.黨參丹參黨參益氣,丹參活血,氣行則血行,氣充則血活,宜於氣虛血瘀之痛經、經閉、月經過少等症,氣血兩虛兼有瘀滯者,再配當歸川芎丹參且能涼血安神,兩藥合用,又適於血虛血熱,心煩不寐等症。
4.當歸熟地當歸乃補血調經要藥;熟地乃治陰虧血虛之主藥,兩藥相伍,通守兼備,是婦科陰血虧虛之血枯、血燥之侍品。
5.當歸白芍當歸養血活血,調經止痛,為血中氣藥;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柔肝,靜而斂陰,為血中陰藥,兩藥合用,動靜結合,養血理血,對血虛而瘀之證有效。
6.熟地白芍熟地基溫入腎,白芍酸養入肝,肝腎並補,滋水涵木,宜於肝腎陰虛之諸症。
7.熟地砂仁熟地膩膈,久服滯脾礙胃;砂仁行氣調中,醒脾開胃,且引氣歸腎。砂仁(或用砂仁殼)配熟地,既可防熟地滋膩之弊,又可引熟地入腎。
8.當歸丹參養血活血,補中有通,通補結合,治血虛經閉、經少者必用,用量宜大,多至20~30g。也用於慢性盆腔炎症、輸卵管通而欠暢之不孕症,有疏通血脈之功。
9.生地白芍甘酸化陰,甘寒生津,養陰清熱,柔肝斂陰,適用於陰血不足、虛火內盛之經行先期、月經過多、經行煩中、妊娠惡阻、排卵期出血等,常配淡芩加強清肝之功。
10.生地熟地生地養陰涼血,熟地補血滋陰,凡肝腎不足、陰血虧虛而兼虛熱月經失調、不孕症、痛經、更年期綜合徵等皆可運用。

科研成果

加味沒竭湯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加味沒竭湯(又名化膜湯)是朱南孫教授擷失笑散血竭散通瘀煎中諸藥化裁而成,對婦女原發性痛經、膜樣痛經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實證痛經均有顯著療效。從1984年起,朱教授便指導學生運用現代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該方進行了系統的臨床和實驗研究。1986年又被列為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92年通過了市級鑑定。臨床收集“膜痛”患者30例,年齡在17~44歲。病程最長者24年,最短3年。無生殖器官實質性病變,基礎體溫雙相。治療前予T3(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4(3,5,5’,5’-)四碘甲狀原氨酸)檢測,明確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並分別在治療前末次月經、治療後首次月經的第1天予以住院留膜及觀察。
30例3個月經周期的全療程治療及治療後3個月經周期的隨訪,痊癒13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86.7%;無效4例,占13.3%。觀察治療前後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提示:“膜痛”患者在行經腹痛時的血液粘滯性較高,而經治療後則大致恢復正常。治療前後血E2、P,經與對照組比較,提示治療前黃體中期的E2非常明顯地高於對照組,而經治療後則與其他各期的E2及四期P一樣,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表明加味沒竭湯有調整“膜痛”患者黃體中期異常升高的血E2作用。
治療前的經潮脫落物均經H.E.病理檢查,與正常者比較,絕大多數無上皮或僅有少量上皮,腺體很少或未見。治療後無脫膜,痊癒者的診刮內膜基本上同正常對照者。加味沒竭湯對鼠血E2、P及子宮內膜的影響。有降低鼠血中異常升高的E量,使之恢復正常。加味沒竭湯並對動情期高雌組大鼠子宮內膜的肥厚程度及其微觀結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朱南孫工作室朱南孫工作室
研究證實,活血化瘀中藥組成的加味沒竭湯套用於臨床所得的效果,及其具有降低患者中異常升高的E2水平這一前提下,進行動物模擬實驗,結果與臨床相符。加味沒竭湯對小鼠離體子宮收縮張力、強度(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
加味沒竭湯對前列腺素所致的小鼠離體子宮收縮上具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加味沒竭湯對在體豚鼠子宮運動、痛覺以及子宮內膜、子宮肌中cAMP、cGMP含量的影響研究也證實,對前列腺素引起的在體豚鼠子宮運動的興奮具有抑制作用。能使子宮骨膜中cAMP含量降低,從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成功醫案

朱南孫從醫多年的一些成功案例,講述的是他對治療病症方面的過程。
案1、葉×,27歲,未婚。
朱南孫著作朱南孫著作
初診:1992年9月2日。14歲月經初潮,次年起經行量多,2年後又恢復正常。1990年起經轉提前,每3周1行,經量偏多。末次月經8月31日,為先期9天而轉,量少色暗,乳房微脹,大便溏薄。舌質紅,苔薄膩,脈細軟。證屬月經先期脾腎不足,沖任統攝乏力。治宜健脾益腎,調理沖任。
焦潞黨參12g焦白朮9g炒淮山藥12g補骨脂9g椿根皮12g煨肉果12g桑寄生12g桑螵蛸海螵蛸(各)12g芡實須、蓮子須(各)9g玉米須2g焦山楂炭12g7帖
二診:9月9日。經行9天方淨,經量初少後為中量,伴腹痛隱隱,大便溏薄,日1~2次,納可。脈細軟,舌暗偏紅,苔薄膩。脾腎氣虛,沖任統攝乏力。治宜健脾益腎,統攝沖任。
焦潞黨參15g焦白朮9g炒淮山藥12g補骨脂9g椿根皮12g赤石脂(包)12g禹餘糧12g牛角腮12g煨金櫻子12g玉米須12g芡實須、蓮子須(各)9g7帖
三診:9月16。經後便溏轉實,但時而反覆,神疲乏力,舌邊尖紅,苔薄,脈細軟。治宗原法。
焦潞黨參12g焦白朮9g炒淮山藥12g補骨脂12g椿根皮12g菟絲子12g煨金櫻12g芡實須、蓮子須(各)9g玉米須20g海螵蛸12g制狗脊12g14帖
1個月後複診,經期已準,經量中等,且納可便調,而予健壯補力膏調治,以資鞏固。
按:其經者常候也,每月如期一至,太過不及均為不調。古人均認為“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不盡然,亦有責之脾虛者。本案患者稟賦不足,脾氣素虛,經常便溏,脾氣不足,腎氣亦虛。脾主統血,腎主封藏,故脾腎均虛則封藏失職經水不及期而行,治當健脾益腎,統攝沖任,調治3次,服藥28帖周期已準,後予健壯補力膏常服,以資鞏固。

從醫醫話

從醫多年來的朱南孫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治病思想。
止血四法
出血乃婦科一大症,如崩漏、月經過多、經行吐衄、經間出血、
胎漏以及惡露不絕等,其中以崩漏最常見。止血歸納四法,以求探討。 1、通-祛瘀止血
瘀血阻絡,血不循經而致崩漏乃臨床所常見,其因不一,或肝氣鬱結,氣滯血凝,或郁久化熱,血熱煎熬成瘀,或經期感寒飲冷,寒凝血滯,或產後殘瘀未盡,新生不得歸經,或氣虛運血無力,留滯成瘀,也有因血室未閉,誤犯房事,熱瘀交結。由瘀致崩漏,必先祛瘀,瘀散脈通,出血自止。常用祛瘀止血藥蒲黃炭大黃炭山楂炭花蕊石牛角腮茜草三七末,以及仙鶴草合益母草。常用中成藥震靈丹血瘀有氣滯、氣虛、陽虛血寒、外傷脈絡以及與寒、熱、濕、痰等邪氣夾雜之別,故運用祛瘀止血藥需酌情與理氣、清熱、溫經散寒、益氣養血、滋補肝腎等法相結合。妊娠胎漏下血,前人忌用活血化瘀之品,血貴濡潤宣通,安胎之方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以促進血供,達到養血活血安胎之效,孕前有內異症、盆腔炎經常酸痛者尤宜。久漏病人常伴全身乏力,少氣懶言,腰膝酸楚,乍見一派虛象,萬不可見虛誤補,細審常屬虛中挾瘀之證,所謂“久漏必有瘀”,往往瘀血排出,流血即止,所伴症狀也會隨之減輕。
2、澀-止血塞流
止崩有“塞流、澄源、復舊”三(步)法。三法需密切結合。出血是一症狀表現,其因有寒熱虛實之別,故止澀塞流應與澄源並舉。若不審病源盲目止澀,往往塞而不止,即使暫時止住,也易復發。臨床選擇具有雙相調節或雙重作用的止血藥組方,如活血止血藥:生地炭、地榆炭側柏葉椿根皮、槐花、貫眾炭;養陰止血藥,生地炭、旱蓮草、鹿含草藕節炭;益氣止血藥:焦潞黨參焦白朮、炒淮山藥、欠實須、蓮子須;補血止血藥:地黃炭、蒲黃炒阿膠;固腎止血藥:炒杜仲、炒續斷桑螵蛸、旱蓮草、苧麻根、覆盆子、山茱萸、五倍子;溫經止血藥:炮姜艾葉、赤石脂等。
3、清-清熱涼血
從醫醫話從醫醫話
婦科“崩症熱多寒少”,熱有實熱虛熱之分。其因有過食辛辣,有風熱外襲,熱入血室,有郁怒傷肝,有火內熾,熱迫血行,有非時行房,熱瘀交阻,也有時屆更年,陰血虛損,有肝旺腎虛。血“靜則歸經,實勢出血,勢急色紅,煩熱口渴不欲飲,舌深紅,苔薄少津,脈弦數,而陰虛出血,多見舌暗紅,脈細弦數。實熱出血,常用生地大小薊、地榆、側柏葉椿根皮、炒丹皮、白頭翁玉米須貫眾炭等;若經行吐衄,多選白茅根藕節炒梔子;盆腔炎之熱瘀交結經淋腹痛者,需加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如蒲公英地丁草、敗醬草、紅藤柴胡、延胡索、川楝子、熟大黃炭之類。陰虛出血,常用二至丸、苧麻根、桑螵蛸龜版膠鹿含草、生地炭等,注重在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桑椹子、山茱萸、枸杞、麥冬均可選用,俾肝腎陰血充足,血無熱迫,則寧靜如常。
4、養-扶正固本
沖為血海,任主胞宮,若沖任受損則經血失約。肝腎乃沖任之本,肝主疏泄而司血海,腎主胞宮而藏精氣,精血同源,肝腎一體,故前人謂“補肝腎鄧補沖任”。臟腑經脈虛損多由稟賦不充,後天失養,勞傷過度,將息失宜,或由郁怒驚恐,損及臟腑,而致沖任不固,崩漏不止。脾虛失統,治以健脾攝血;腎陽虛衰,精血不固,治以溫腎固沖;腎陰不足,肝火偏亢,治以滋腎平肝,固攝沖任。心主血,“心和則血生”,崩漏出血病人情緒極易緊張,心神不定,血海難寧。遇此多選用遠志、帶皮茯苓、酸棗仁、淮小麥合歡皮首烏藤之類養心疏肝安神,療效頗顯。崩漏日久,氣血耗傷,臟腑虛損故需復舊善後,既恢復臟腑氣血功能,又防止復發。
復舊善後需注意幾點:①純虛無邪則補益兼以固澀之品,治從脾腎,可用八珍、歸脾、左歸、右歸等方;②本虛兼有宿疾,如內異症、子宮肌瘤,治宜補虛兼以祛瘀、清熱、軟堅消瘤;③青春期、生育期婦女崩漏之復舊,要促排卵、復周期,而更年期婦女則需促其絕經;④慎房事、勿勞作、怡情志。
通、澀、清、養是常用的止血四法,由於崩漏出血病人症情複雜,臨證實踐中四法多兼而用之。
經行乳脹非獨肝鬱
足厥陰肝經上膈,布胸脅,繞乳頭而行;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從缺盆部直行之脈經乳中直至足背上,故“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之說。肝之性最急宜順而不宜逆,順則氣安,逆則氣動。恚怒憂思抑鬱則傷肝,疏泄失常,乳絡阻滯不暢,經前陰血聚於下,沖脈氣盛

經驗驗方

朱南孫的對治療一些疾病的個人經驗配方。
加味沒竭湯(又名化膜湯)
組成:生蒲黃(包)24g炒五靈脂(包)15g三棱12g莪術12g炙乳香
沒藥(各)3g生山楂12g青皮6g血竭粉2g(沖服) 主治:婦女痛經,尤其膜樣痛經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經。
按:本方以蒲黃血竭為主藥,破氣行滯,活血化瘀月經間期起服,連服10帖,對膜樣痛經有化散膜志和,膜散經暢,其痛自止。月經過多,蒲黃、山楂炒用,去三棱、莪術,加三七粉、炮姜炭、仙鶴草等,通澀並用,祛瘀生新。偏寒,酌加小茴香艾葉、炮姜;熱瘀互結,加蒲公英紅藤地丁草、敗醬草、柴胡延胡等。本方成藥名:加味沒竭片、痛經三號口服液(岳陽醫院制)。
組成:蒲黃炭(包)12g炒五靈脂(包)12g大黃炭6g炮姜炭6g茜草12g益母草12g仙鶴草15g桑螵蛸海螵蛸(各)12g三七末2g(包吞)
主治:虛中夾實血瘀)之崩漏
按:將軍斬關湯由朱南山先生所創,小南先生承之,並撰文傳之於後世,系朱氏婦科家傳方。原方組成是:大黃炭3g巴戟天18g仙鶴草18g茯神9g蒲黃炒阿膠9g黃芪4.5g炒當歸9g三七末0.9g紅茶汁送服。全方“補氣血而驅余邪,祛瘀而不傷正”,適用於虛中夾實之嚴重血崩症。宗原方之旨加減化裁,方中以蒲黃炭大黃炭為君,蒲黃炭合炒靈脂(失笑散)祛瘀止血定痛,五靈脂生則活血,炒則止血,且能制約蒲黃散血之過。大黃炭“不僅無瀉下作用,反而能厚腸胃,振食慾,並有清熱祛瘀之力”,合炮姜炭,一熱一寒,一攻一守,通澀並舉。益母草伍仙鶴草,亦為通澀之帖,且仙鶴草乃強壯止血帖,通補兼施。茜草活血化瘀而止血;桑螵蛸海螵蛸益腎攝沖;三七末化瘀止血之聖藥,宗全方通澀並用,以通為主,寓攻於補,對於產後惡露不絕徵瘕出血、崩漏不止屬虛中挾實,瘀熱內滯者,用之屢屢奏效。
健壯補力膏
組成:太子參菟絲子覆盆子金櫻子桑寄生五味子石龍芮仙鶴草
經驗驗方經驗驗方
主治:肝腎不足,沖任虛損之崩漏、帶下、閉經、月經不調、不孕症、胎漏等症。
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肝藏血,罷極之本,肝腎乃沖任之本。肝腎虛損,則精血滑脫,帶下綿綿,神疲嗜臥。本膏中太子參補氣力薄,虛人為宜;菟絲子、覆盆子、金櫻子、五味子補肝腎,攝精氣,固沖任;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石龍芮前人用於治療脫癤腫毒、瘰癧病結核等症,予以補腎強壯之用;仙鶴草補澀之帖,屬強壯性止血藥,寒、熱、虛、實之出血皆可用之。諸藥配製成膏,藥性溫而不燥,補而不膩,是虛損的日常滋補之帖。
怡情更年湯
組成:女貞子12g旱蓮草12g桑椹子12g巴戟天12g肉蓯蓉12g紫草30g玄參12g首烏藤15g合歡皮12g淮小麥30g炙甘草6g
主治:更年期綜合徵屬腎虛肝旺,症見心煩易怒,烘熱出汗,胸悶心悸,失眠多夢舌質暗紅,脈細弦帶數。
按:時值更年,腎氣衰退,精血不足,陰陽失和,本方以二至丸為主,加巴戟、蓯蓉、桑椹子滋養肝腎;紫草、玄參清肝降火,淮小麥、炙甘草健脾養心除煩;首烏藤、合歡皮解郁怡神。經前乳脹,加夏枯草12g生牡蠣30g(先煎)等;汗出甚者,多加癟桃乾15g糯稻根15g麻黃根10g;血壓高,頭目眩暈者,加潼白、蒺藜(各)12g鉤藤12g(後下)或天麻9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