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並發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的併發症,常發生在臨床症狀惡化的早期。有75%~95%的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現室早、室速、室顫等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特別是心肌梗死後的3日內。早期室顫可能主要由於浦肯野纖維與心肌交界處折返激動所致,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腎上腺素能神經活動增強、低血鉀、低鎂、細胞內高鈣、酸中毒、局部心肌缺血等。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心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心臟
  • 常見病因:與心肌疾病、植物神經的反應、代謝異常和藥物等有關
  • 常見症狀: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出汗,嚴重者可出現暈厥,甚至猝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心肌缺血壞死後代謝產物聚積、兒茶酚胺增多、低氧血症、代謝性酸鹼平衡失調等體液因素改變,間接影響心律失常的發生。
2.合併心力衰竭時,心肌缺血加重,更易產生和誘發心律失常。
3.心肌缺血、壞死引起心肌電生理改變會導致心律失常。
4.植物神經的反應、代謝異常和藥物的作用引起的體液因素改變則是促發心律失常的誘因。

臨床表現

心肌梗死期絕大多數患者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特別是室性心律失常。輕度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偶發的房性期前收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等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快速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可引起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出汗,嚴重者可出現暈厥,甚至猝死。

檢查

1.聽診心音??
了解心室搏動的快、慢和規則與否,結合頸靜脈搏動所反映的心房活動情況,有助於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診斷。
2.心電圖
正常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點為P波規律出現,且P波形態表明激動來自竇房結。正常竇性心律的頻率一般為60~100次/分鐘。

診斷

體表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心律失常發作時的心電圖記錄是確診心律失常性質的重要依據。

治療

1.原發病治療
首先應加強針對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的治療。溶栓、血運重建術、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均可預防或減少心律失常發生。
2.心律失常治療
(1)持續性單形性室速不伴有肺水腫、低血壓、心絞痛時可選擇藥物治療,常用藥物為胺碘酮。如伴心絞痛、肺水腫或低血壓,應選擇直流電復律。持續性多形性室速應直接給予直流電復律。
(2)室上性心動過速或心房顫動,如心動過速發作時伴隨低血壓或心絞痛,應給予直流電復律治療;如不伴低血壓或心絞痛,可首選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胺碘酮等。
(3)心室顫動或無脈性室速應立即給予直流電復律,如電復律無效,可以靜脈注射胺碘酮後再次嘗試電復律。
(4)症狀性竇性心動過緩、Ⅱ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可先用阿托品治療。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停搏可行臨時起搏治療。
(5)房性早搏以及單個室性早搏、二聯律通常無需特殊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