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

濕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shī,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又稱濕邪,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
  • 外文名wet
  • 拼音:shī
  • 部首:氵
  • 總筆畫:12
  • 部外筆畫:9
  • 反義詞
基本字義,字形結構,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常用詞組,英文翻譯,中醫概念,

基本字義

濕
五筆86:IJOG五筆98:IJOG倉頡:EATC
筆順編號:441251122431 四角號碼:36112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E7F
繁體字:溼濕
漢字首尾分解:氵顯漢字部件分解:氵顯
筆順讀寫:捺捺橫豎折橫橫豎豎捺撇橫
意思
感動、流淚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與“乾”相對:~度。潮~。~潤。~熱。~漉漉。
中醫學名詞:~氣。~邪。~瀉。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氵顯
漢字部件分解: 氵日業
筆順編號: 441251122431
筆順讀寫: 捺捺橫豎折橫橫豎豎捺撇橫

詳細字義

〈形〉
(會意兼指事。從水,顯( xiǎn或 jìn)聲。本義:潮濕)
同本義 [wet; damp;humid]
溼,幽溼也。從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東漢·許慎《說文
腎其畏溼。——《素問·五常正大論》。註:“溼,土氣也。”
必因角乾之溼以為之柔。——《考工記·弓人》。註:“溼,猶生也。字多以濕為之。”
濕,濕水,也東郡東武陽入海。從水,濕聲。桑欽雲,出平原高唐。——《說文》。按,本指水名,假借為濕。
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孟子·公孫丑上》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唐·杜甫兵車行
又如:濕洳(低濕);濕漬漬(濕漉漉);濕風(濕潤的風);濕薪(潮濕的柴薪);濕浸浸(濕答答。形容潮濕的樣子或給人以潮濕的感覺);濕淥淥(潮濕的樣子)
遲緩;不通暢 [delayed;impassable]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
力貴突,智貴卒。得之則儵為上,勝之則濕為下。——《呂氏春秋》。高誘註:“濕猶遲久之也。”
〈動〉
沾濕,淋濕 [wet]
散入珠簾濕羅幕,孤裘不暖錦衾薄。——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有書生避雨檐下,衣濕袖單,影乃益瘦。——清·周容芋老人傳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𦒣《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托合切,𠀤音踏。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
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𠀤音𥌁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
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司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
又鄂合切,音𡀾。濕陰,漢侯國名。
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𩔰以形相借。《集韻》漯㶟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為濕,又轉以濕為乾溼之溼。𩔰字原從糹作,不從亞。

常用詞組

1.濕地shīdì
[wetland] 富含土壤水分的土地(如沼澤、泥炭地)
2.濕度 shīdù
(1)[humidity;degree of wetness]
(2)指空氣中水分的含量 :森林濕度達到80%
(3)常指一定物質中所含水分的比例。
3.濕度計 shīdùjì
(1)[moisture meter]∶ 通常通過測量電阻率來確定材料(如木材,麵粉,土壤或菸草等)濕度百分比的儀器
(2)[hygrograph]∶自動記錄大氣濕度變化的儀器。
(3)[hygrometer]∶測量大氣濕度的幾種儀器中的任何一種。
4.濕紡 shīfǎng
[wet spinning] 化纖和人造纖維製造工程中,紡絲溶液由紡絲泵壓入噴絲頭,然後,以細流形式從噴絲頭細孔中噴入凝固浴中,凝固成為纖維絲。
5.濕風 shīfēng
[wet wind] 一種經常隨之降雨或雪的風。
6.濕乎乎,濕呼呼 shīhūhū,shīhūhū
[moist] 形容物體濕潤的樣子
雨後場院上濕乎乎的
7.濕季 shījì
[rainy season] 指多雨的季節
8.濕津津 shījīnjīn
[wet] 形容出汗濕潤的樣子
走了七八里山路,渾身有點濕津津的
9.濕淋淋 shīlínlín
[dripping wet; soaking wet;sopping wet;drenched] 形容全部濕透,往下滴水
濕淋淋的衣服
10.濕漉漉 shīlùlù
[wet] 潮濕的樣子。也作“濕淥淥”
盧進勇惶惑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七根火柴
11.濕蒙蒙 shīméngméng
[humidly hazy] 形容空氣中的水氣多而導致視物朦朧的樣子
到處都是濕蒙蒙的水氣
12.濕氣 shīqì
(1)[moisture]∶液體(如水)以比較微小的量散發或凝結並彌散在氣體中成為一種看不見的蒸氣或是霧;特指大氣的水汽
(2)[eczema]∶中醫指濕疹、手癬、腳癬等症
13.濕熱 shīrè
[hot and humid] 潮濕炎熱
濕熱天氣在這個地區很普遍
14.濕潤 shīrùn
(1)[moist]∶土壤、空氣等潮濕而滋潤
空氣里也帶有一股清鮮濕潤的香味。——《百合花
(2)[be moist with tears]∶因心裡難過或激動而眼含熱淚
她眼睛濕潤了
15.濕生 shīshēng
[wet feet] 植物生長時根部有過量水分的情況
16.濕透 shītòu
[drench] 被液體浸透
汗水濕透了他的衣服
17.濕疹 shīzhěn

英文翻譯

wet; damp; moist

中醫概念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外濕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濕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發生在夏秋之交,屬六氣之一。但這種氣候或環境狀態會使正氣虛弱或體質濕盛的人發生疾病,對這些人來說,外濕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屬六淫之一。內濕則指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生理功能失常、體內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外濕與內濕雖有不同,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在發病過程中常相互影響。外濕致病,易傷及脾臟,使濕濁內生,而脾失健運,水濕停聚,又易招致外濕侵襲。
無論外濕或內濕,都有阻遏氣機、傷人陽氣和侵襲脾臟的特點。在病證上又都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等特性。沉重是指感受濕邪後,患者常可見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關節疼痛重著等症狀。這是因為濕邪侵襲肌表,留滯於經絡關節,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營氣衛氣不能調和的緣故。穢濁多指濕邪致病後,人體各種分泌物穢濁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瀉,下痢膿血黏液,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黏滯一指因感受濕邪而引起的病證病程較長,纏綿難愈;一指病灶部位多潮濕不淨,排出物黏滯,舌苔膩等。此外,濕邪致病還多見於人體下部,如婦女白帶增多、淋證泄瀉痢疾等,水腫也多以下肢較為明顯。
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里的傳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郁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內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睏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症狀。內濕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濕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症狀;或胸絡痹阻,發生胸痹胸痛。如壅結於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狀。其病證性質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臨床診斷濕邪,主要依據症狀來進行,並結合當時的氣候環境以及患者體質、情志和飲食起居等情況綜合分析。治療上依病證特點,或芳香化濕,或淡滲利水,或健脾,或燥濕等,也可幾法合用以增強療效。
.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1)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 濕性屬於陰,濕邪侵犯機體可損傷機體的陽氣;濕為有形之邪,侵犯人體,易留滯臟腑經絡,阻礙氣機的運行。
(2)濕性重濁 “重”,即沉重、重著之意。濕邪侵犯人體可使人體出現沉重、重著的症狀。“濁”,即渾濁、穢濁不清之意。濕邪為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性質具有穢濁不清的特點。
(3)濕性粘滯 粘,粘膩;滯,停滯。濕邪致病具有粘膩停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症狀的粘滯性,如濕滯大腸,大便粘膩不爽;二是病程的纏綿性。由於濕性粘滯,停滯於某些臟腑組織,難以化解,故濕邪為病,多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纏綿難愈。
(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濕性類水,水性趨下,故濕邪為病易侵犯人體的下部。
《醫源資料庫》濕:
①潮濕,與“乾”、“燥”相對。《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②自然界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素之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  ③病因。“六淫”之一的濕邪。《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④水濕停滯一類的病證。《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