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詞語)

念佛(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佛藏經念佛品雲,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汝當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唯愛涅槃畢竟清淨。如是教者名為邪教。謂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為惡知識。是人名為誹謗於我助於外道。亦為他人說邪道法。舍利弗。如是惡人我乃不聽受一飲水以自供養。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即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念佛
  • 外文名:Nembutsu
  • 拼音:niàn fó
  • 注音:ㄋㄧㄢˋ ㄈㄛˊ
詞語概念,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基本含義,他自二力念佛法門,達摩破相,相關概念,佛號利益,

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1、[Nembutsu] 淨土宗信徒對阿彌陀佛名號的反覆念誦,以此作為往生淨土的手段。
2、[chant the name of Buddha;pray to Buddha] 信佛的人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
隔壁的毛奶奶吃齋念佛一輩子。

引證解釋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類,約分稱名念佛、觀想念佛與實相念佛三種。一般指前一種,即口誦“阿彌陀佛”或“南無(nāmó)阿彌陀佛”。
①五代 齊己 《贈念法華經僧》詩:“念經念佛能一般,愛河竭處生波瀾。”
②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黃慎軒之逐》:“近來縉紳士大夫,亦有捧呪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數珠,以為律戒。”
③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以為你父親吃齋念佛就有人心嗎?”
④明 施耐庵《水滸》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李逵看時,見娘雙眼都盲了,坐在床上念佛。
2、用以表示感謝佛的保佑。
①《紅樓夢》第九十回:“不說 黛玉 病漸減退,且說 雪雁 、 紫鵑 背地裡都念佛。”
②老舍 《茶館》第二幕:“可是呀,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能有個事兒作,也就得念佛!”

基本含義

念佛:心中不出聲想念,或出聲稱念。佛這裡特指佛的名字。佛教有很多法門,念佛就是其中的一個,也叫念佛法門。雖然在佛教中也有不同的解釋但根據《佛說阿彌陀經》中的一段經文:“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明確了念佛的定義,念佛的定義是指持念佛的名字。
念佛的意義:阿彌陀佛在過去修行的時候有四十八個心愿,其中有一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白話的意思:假設有一天我得到成佛,十方世界各種生命,真實相信喜愛,嚮往到我修建的世界,即使少到十次這樣想念,如果不能轉生到我的世界,我絕不成佛。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請參考相關解釋。
根據阿彌陀佛的這條心愿,念佛的意義就是憑藉著阿彌陀佛這條心愿的力量,讓我們都可以去淨土生活。.
念佛之人:
故知:念佛之人,縱使是愚痴卑賤、惡病污穢,其人現生已是人中妙好人、最勝人,佛凡一體,彌陀光照,諸佛護念,菩薩相隨,天神擁護,消災延壽,而命終往生,證大涅盤,遠遠超勝世間上任何人。
念佛的人,縱然是愚痴卑賤的不淨凡夫,可是他現生就是大白蓮花,是妙好人、最勝人,能夠跟阿彌陀佛一體,被彌陀的光明常加照攝,被諸佛團團圍繞而護念,被諸大菩薩緊緊相隨,被天神所擁護,自然消災延壽,免除一切障難,而臨終自然往生淨土,遠遠超過世上的任何人。

他自二力念佛法門

他力指的是十八願,即徹底投誠皈依,仰仗彌陀願力。自力指的是修淨業三福和自性念佛。能否往生靠的是他力,往生後品位的高下靠的是自力,自力和他力之間相互促進,共同增長。
此法門屬於理事雙修的彌陀中道圓融信仰,既符合淨土三經的整體邏輯思想,又與善導大師的教理要點一致;既有特異法門之方便,又有通途法門之內涵。
只要建立起堅如金剛、固若磐石的信心並維持到臨終不改變,就已經拿到了往生的保證書,因為由信啟願,由願導行,只要真信,“信願行”三資糧就自然具足。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極少數善根極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以外,其他絕大多數人,都要學而信之和修而信之,即通過教理的學習、念佛、修淨業三福等來培育、建立和鞏固信心,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修淨業三福雖非往生的必要條件,但也應依照個人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性的修持,既可促進信心的增長,亦可提高往生的品位,一舉兩得。自性念佛指的是明了自身本具佛性,當體具足自性彌陀的大乘原理後,字字清楚,句句不亂,耳聽心入、自念自聽的念佛,這種念佛就是彌陀念彌陀。有了堅固的信願心和明晰的教理認識,再隨著功夫的深入,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逐漸進入“事一心不亂”及“理一心不亂”的高層次念佛,這與修天台宗的止觀、密宗的三密相應、唯識宗的轉識成智、禪宗的開悟等他宗修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經》曰:“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印光大師也教導我們要“老實念佛,莫換題目”。因為念佛可以得到修他宗的利益,但修他宗卻得不到念佛殊勝圓頓的利益。當然從能否往生的目標來說,只要信願堅固,散心稱名一樣能成就,但還是鼓勵取法為上,儘可能地嘗試和實踐自性念佛。

達摩破相

問:經說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以此一門即應成佛,何假觀心?求於解脫。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佛者覺也,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如是義,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在口曰誦,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即是音聲之相。執相求理,終無是處。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王。涅槃常樂,由息心生。三界輪迴,亦從心起。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知門戶者,豈慮難成?知關津者,何憂不達?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己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擾;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悟在須臾,何煩皓首?真門幽秘,寧可具陳?略述觀心,詳其少分,而說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三昧的心來自一顆訓練的心,訓練萬緣放下,一念提起。經典裡面有一個比喻:在一百碼以外有一個紅心點,我們剛開始用步槍射擊的時候,怎么也打不中,可是經過特殊的訓練,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最後一槍就中,成了神槍手。意思就是我們要進入三昧,沒有妄想,就要重複訓練放下,自己要想辦法降服自己,放下所有的執著和分別,一心在佛號裡面,這個就是辦法,沒有任何的捷徑。

相關概念

△ 念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二六時中心中常有阿彌陀佛,即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現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時間多,念佛的時間少。故經云:“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 念佛人講求一心不亂,一心即是心中沒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諸佛菩薩弘法利生,並未動心起念,凡夫把動念與不動念分為兩個,而佛是無住生心,所生之心統是無住,所動之念統是無念,生心與無住不二,生心與無住同時,即無分別,能所均斷,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即是見性。
△ 四緣:(1)親因緣,又譯為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如眼根對色塵時,識即墮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緣,亦即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每一眾生均有十法界之種子,各各俱足,取什麼緣即得什麼果,若取成佛的緣,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運的在我們自己手中。(2)等無間緣,又名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繼而起,相續不斷。(3)所緣緣,又名為緣緣,是心裡攀緣之對象,不能間斷,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以念佛而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親因緣;二六時中綿綿不斷是等無間緣;很想往生,念茲在茲是所緣緣;一切道場及善知識是增上緣。
△ 眾生心淨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聞法亦如是,如以清淨心看經,其義如泉涌。見解行持不同於世俗,一動感情即起障礙,如想得自在,無其他路可走,只有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此是過來人的經驗談。
△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只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淨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淨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大涅盤道。
△佛法就是求清淨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為打個妄念沒有關係,其實關係大了,息掉妄念很難,與其令阿賴耶識中種其他的種子,就不如種念佛的種子。凡夫執有,錯了;二乘執空,有體無用,也錯了;不執空也不執有,又錯了,恐怕走到無想定的路子,必須照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就對了。
△ 正念是沒有妄念,就是自性起用。此處最易錯認,因未離心意識故。以不正念還有個“念”,那就錯了。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算不算正念?如果以絕對的標準來講,這句“阿彌陀佛”還是妄念,清淨心中沒有阿彌陀佛。為什麼淨宗將這句“阿彌陀佛”當作正念?因阿彌陀佛名號雖是妄念,此一妄念最接近正念,故淨宗用此一妄念的方法達到正念。(無住生心集)
△ 真發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亂。如果不能發菩提心,但有菩薩之大願,用識去念佛,求帶業往生,謂之事念,專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無雜事,今生即可以生凡聖同居土,淨土法門之殊勝在此。
二六時中念念均有佛號謂之執持,斷掉即為失念。失念時雖無妄想,但墮在無記性中,亦屬煩惱;若再起煩惱,則問題更多。故在行往坐臥中,心裡要存有佛號。使用念珠原為記數,手中持著念珠可隨時提高警覺以防失念。
△ 以理心智心念佛必有成就,以散亂心念佛得福報而已。必須有恆心;一曝十寒,無濟於事。
△ 千經萬論就是令人求清淨心,即無分別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之“照”,一動分別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見,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亂即是信心清淨,一天念十萬聲而仍有煩惱,是培福報,不可能往生。
△ 念佛有止有觀,一切雜念萬緣統統放下是止,一心專念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是觀。念佛就是修定,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得不到受用。經論上教我們要誠敬,誠在內心,敬在外表,內外徹底誠敬,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 不念佛還好,愈念念頭愈多。不要怕!繼續念,慢慢地念頭就會熄滅了,千萬不要不念。
△ 不念佛還好,一念佛妄想更多,但是知道它是妄想即不要理它,仍然念佛。如果妄想不斷,距一心不亂還有一段路程,要照顧佛號,不要照顧妄念,久而久之,妄念自然會減少。
△ 自古以來,念佛人均是佛號與妄念同時而起,只要不理會妄念即是以清淨心念佛。有人臨終往往現起瑞相,他人看到自然生起信心,所以求生淨土,自利中便有利他作用。
△ 修行人世間事儘量少管,佛門中事也少管。不要有是非人我一心念佛,有空時間就看經,與佛菩薩交往談天,豈不甚好?
△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
(一) 寂靜念。寂滅清淨已經與三昧相應,禪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禪定,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
(二) 清淨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這種念法即真心現前。
(三) 不濁念。濁是雖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並不太認真;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上,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淨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而已。
△ 念佛功夫雖未至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亦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到了極樂世界即不退轉。不退是初住地位,念佛一生即可辦到,若修他法須經久遠劫數。此方便之方便,今幸聞此法,豈可交臂失之
△ 修淨土念六字洪名,字字分明,能念所念俱遣,能念的心是空的,所念的佛是空的,才能開智慧、斷煩惱。
△ 每一眾生從無始以來,住於生死,受盡苦惱,輪迴世間,是可恥的事。修行固然是苦事,而苦盡甜來,並不是做不到的;若做不到,佛就不說了。有信有解必可往生,上根利智之人一天就能往生,最鈍者七天亦能往生,千萬不可看輕自己。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受苦,比菩薩修六度萬行之苦大的多,修行之苦有限度,六道輪迴無限度,學佛吃苦,吃了有好處,生死輪迴之苦是白受的。
△大空三昧亦稱大三空三昧,即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心中絕對清淨,世間一切有為法毫無牽掛,佛法也不牽掛。念佛講理念,念到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花開見佛。世間事要放下容易了解,佛法也要放下難懂,不放下又不能見性,大乘佛法放下與不放下是同時的,正在提起時也是放下的時候。譬如念佛,依照大勢至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修楞嚴大定;心地清淨,度化眾生而不為六塵所纏,心中什麼念頭都沒有,沒有能念的自己及所念的佛。無能無所是寂,念念分明是照,無論修什麼法門都離不開此法,步步踏在道上。欲接近華藏世界必須先破四相,世間第一難事是求人,破四相是求己,自己同意如此作,還有什麼難處?到了極樂世界是學本事的,學成之後就要離開這個地方,正同行願品之參訪善知識給我們的榜樣,每個位置均不留戀。從今以後,一切是非人我都看淡一點,絕不執著,學吃虧、學忍讓。假如真能與空寂相應,無人無我,誰受生死,當下即得解脫。此境界如能轉得過來,歇即菩提
華嚴經所說的是一真法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屬有為法,有生有滅。我們所了解的佛法只是皮毛,沒有甚深的功夫不能了解佛法的真實義,只能隨分研究,隨分演說。最要緊的還是念佛,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入佛境界。如佛念好了,把身心世界都放下了,到了極樂世界,所讀的不是八十華嚴,而是大本華嚴。
△ 經云:“不於業中分別報,不於報中分別業。”通達華嚴經的真實義,能於一句兩句經文中,時時起觀照,一生受用無窮。業是造作的時候所發生之事,身口意三業,造善業有善報,造惡業有惡報,絲毫不爽。在造善業的時候,不可用分別心,一動分別心即是用了意識心,不分別與法性理體相應。只是按照理論去修行,不必一生求生西方,若求生之心殷切,只能生凡聖同居土,不能生實報莊嚴土,因實報莊嚴土無分別心。不於果報上研究他的業因,得人身是果報,周圍環境也是果報,既然是果報,只有隨緣消舊業,不必想像其從前發生的原因,因為想也沒有用,只要今生勤修戒定慧,求出生死苦海就成了。
△ 凡是不變的是真的,有變的即非真。凡夫執有,二乘執空,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兩邊均不著,對於宇宙人生一切通達,謂之般若。無始以來,我們被煩惱所薰習,實在太久了,財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條根,天天以五欲薰習,樂此不疲。
△ 現在我們所用的心,是念念逐外籌量,一切煩惱由此而生。佛法教人破執著,此與外道處處執著恰好相反。心念念向外執著,則迷惑顛倒,沉淪三界六道無法出離。修淨土法門放下一切萬緣,不但五欲六塵不攀緣,弘法利生也不攀緣,把心拴在阿彌陀佛聖號上,綿綿密密,功夫純熟自然得到一心不亂,生死可得自在。
△ 一聞到佛法即至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此乃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所致。凡夫學佛以泛泛心情聽經,亦念誦、亦禮拜、亦隨喜,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其實得不到什麼受用。
△佛法太難了,學小乘也要先做到無我,談何容易!若想成佛,就要經過三阿僧祇劫。設佛不說淨土法門,吾人對於佛法只有徒生仰慕之心,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很難達到究竟的目的。佛大慈悲開示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當生就能成就。但不可誤解,以為造業之人念佛均可往生。祖師說“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是指學佛之後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可再造新業。在日常生活當中,平常只以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念在心中,無論遇到什麼境界現前,即以一句聖號對付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不要思量,老老實實守著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此一句聖號與一切法均不相應,自與六道均不相應,故可脫離六道,超出輪迴。
△ 念佛是了不起的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老師教其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常念佛,心就變成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言其心力平等,外道念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均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念佛佛現前也不要歡喜,見如不見,你作得了主宰就行,禪家說魔來也斬,佛來也斬,就是這個道理。
△ 念佛是清淨念,修念佛法門與三善道三惡道均不相應,只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可以生淨土。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從初住到等覺都得修念佛法門,近代祖師大德無論研究那一宗的無不提倡念佛法門。江味農居士提倡般若與淨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亂若是未能達到,還可以保持事一心,品位亦高。一般學佛的人不知此項要義,以為能帶業往生就算不錯了,如萬一修得不到家,則轉眼又受生死輪迴之苦。
△ 念佛就是止觀。止一切境界,都要放下,息一切妄念,就是定。觀是幫助止,觀一個法門。持六字洪門,清清楚楚就是止觀,就是靜慮,就是參禪。初學要有一個清靜地方,不被外界環境所牽走。
念佛法門本為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若僅為自了,以欣厭心情希求,則最上乘大法竟變為小乘,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開見佛,因與佛之悲願相違;若不稱性起修,甚至往生下品亦不夠資格,只能生到疑城,經長時間方能生安養,豈不可惜?所以學佛先要開智慧,多讀大經大論,體會經論中之真實義理,並非研究佛經文學及其詞藻。必須屏除外緣,收攝身心,令心攝在一處而不馳散,乃能起觀。
△ 修道是修通大涅盤之路,修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大定,心中有定就是在道。修淨土,念念之中有阿彌陀佛;若心中一時無阿彌陀佛,即離了道。阿彌陀佛即是信號,心中無即失了航線。
△ 一個人能接受佛的教訓,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塌地地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人。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應以修淨土為正行。
△ 發了大心之後,欲紹隆佛種,度脫一切眾生盡成佛道,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但是人事環境太複雜了,若不離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轉,而退了道心,前功盡棄。如舍利弗發大心,因人乞眼,示現難行之法,以及阿難想學大菩薩,平等乞食,而遭摩登伽女之難,均是給學人之警惕。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冤家無機可乘,俟為國師,皇帝賜沉香座,生得意想,冤家乃得其便,遂有人面瘡之厄。由是可知,發大心修大行實在不容易,然而有勝方便在,即念佛求生西方,難而不難。須知念佛法門正為發大心者說,幸勿輕視,否則實在大誤大痴。
△ 往生極樂世界,除本師阿彌陀佛外,並可親近諸佛如來,此系四地菩薩的境界。如肯老實念佛生到極樂世界,等於四地菩薩的地位。我們修淨土法門已經是如此占了便宜,卻不肯死心塌地地念佛,還要取巧,還要再貪便宜,實在是自暴自棄。
△如來三昧與菩薩、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為楞嚴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則與佛的定相應,所以佛在各種經典中提到念佛法門,極稱讚其殊勝功德
△ 欲報父母恩亦得先往生極樂世界,到那時就有天眼通,可以看到過去父母現在在那一道中,再去救度他們,不生極樂世界沒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其地位可與大菩薩相比,一剎那頃遊行無量世界。所以現在要死心塌地地老實念佛,不但世緣要放下,佛法的緣也要放下,其他的經典不要念了,要專修淨土,歷代祖師均如此說,賓主要分清,念佛是主行。
△ 世間萬事皆是相對而有,虛幻不實。修行人不在世間一切對待事理名相上認真,心中存有漸漸擺脫之意,勿令間斷。復於此際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心專念,亦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會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上與十方如來心心相印,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此種念法與實相相應,與一真法界相應,與心淨土淨之義相應。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並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乃學佛人之邪知邪見。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理,不可執理廢事。眾生迷惑顛倒,不攀緣佛即攀緣六道,念頭是剎那不停的。與其攀緣俗念,不如攀緣淨念。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很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緣,豈可輕視持名念佛法門
△ 修淨土者以阿彌陀佛為所緣的名號。古德開示念佛要念“阿彌陀佛”四字;有稱六字名號者,加“南無”二字,即恭敬歸依禮拜之意。昔蓮池大師說:教他人念應念六字,而大師自己則念四字。何以故?大師說:念四字者是一心一意地求生淨土,表示決心。四字比六字方便簡單,容易念到一心。教人念可念六字,因其未必有決心,先令其種植善根,此祖師教人之苦心也。
△ 持名念佛,不必觀想,如要觀想亦未嘗不可,須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號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福而後有名,名相皆不離一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與心有密切之關係,一句名號功德無量無邊。
△ 一念不生為正智正見,如念佛,在二六時中念念有阿彌陀佛在心中,謂之正見。如念妄想則為邪念,一動念即非正見。
△ 修行要常想六字洪名,口念不關重要,心中要常念,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相續不斷。初學通常要用念珠,每晨念三串珠,念三聲佛號撥一珠,一直念下去,絕不中斷;以後再五句撥一珠,或十句撥一珠。在念佛時任何閒事都不要管,行也念,坐也念,句句分明,不清淨場所及睡時不必出聲,心中仍念,久而久之,即得念佛三昧
<<佛藏經>>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
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複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複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

佛號利益

南無多寶如來
(脫離三惡道去除貧窮果報)
南無寶髻如來
(命終之後 生三十三天)
南無寶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 聞是佛名 畢竟不墮惡道 常在天上 受勝妙樂)
南無毗婆尸佛
(聞是佛名 永不墮惡道 常生人天 受勝妙樂)
南無寶相佛
(聞是佛名 生恭敬心 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南無日月燈如來
(若稱彼名者 當得不退轉 若有女人聞此佛名者即為最後女身更
不復受)
南無寶華游步如來
(能滅謗法罪)
南無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能滅謗法罪)
南無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
(能滅謗法罪)
南無須彌山如來
(聽到此如來名號者 甚至在夢中也不會誹謗聖者)
南無
南無阿閦如來
(假若墮入惡道 於地獄中受無量苦 如果在世或前世中 有曾經稱念過 阿閦佛名號 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 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
南無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 若有眾生 造諸惡業生在無間黑闇之處 大地獄中受諸苦惱 由彼前身聞我名字 我於爾時身出光明照受苦者 由是力故彼見光時 所有業障悉皆消滅 解脫眾苦生人天中 隨意受樂乃至菩提)
南無歡喜莊嚴珠王佛
(若有四眾 聞彼佛名 五體投地 歸依頂禮 即得超越五百萬億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南無帝寶幢摩尼勝光佛
(若有四眾 聞彼佛名 五體投地 歸依頂禮 即得超越七百萬億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南無內豐珠光如來
(及受天上人中快樂恆沙劫中所作眾罪 悉當棄捨不受)
南無殊勝月王佛
(聞是佛名 恆得值佛 於菩提心 得不退轉 即得超越十二億劫極重罪業)
南無寶俱蘇摩身光明勝佛
(超越世間不可數劫)
南無無量香勝王佛
(超越世間無量劫常得宿命)
南無三昧勝奮迅佛
(得千三昧 超越世間無量千劫)
南無寶輪光明高勝吉祥王佛
(阿僧只俱眂那庾多百千劫背於生死 而能攝集無量福蘊)
南無寶光月殿妙尊音王佛
(棄捨生死超若干億 劫亦如江河沙)
南無德內豐嚴王佛
(卻一億劫生死之罪)
南無虛空功德清靜微塵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華波頭摩琉璃光寶體香最上香供養訖種種莊嚴頂髻無量無邊日月光明願力莊嚴變化莊嚴法界出生無障礙王如來
(假使如閻浮利地變為微塵 一一微塵成於一劫 是人有若干劫罪 稱是佛名號禮一拜者 悉得滅除)
南無阿彌陀佛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後生極樂世界 一生成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如來
(若稱彼佛如來名者 一切殃罪悉皆除滅)
南無華明至尊古佛
(滅無量阿僧祗劫所集眾罪)
南無現種種寶華威德嚴 獅子吼 幻化威德相如來
(念誦一遍能消除無量無數大劫種種罪障)
南無具種種三摩地 滅除疑惑 初發心怙主不動如來
(念誦一遍能消除罪障直至成就佛果 不墮三惡道 決定成就究竟圓滿之佛果 蓮花化生不動如來淨土)
南無一切諸佛海會如來
(念誦一遍能消除毀犯密乘三昧耶罪障)
南無大勢精進真實定如來
(念誦一遍等同於念誦所有經藏之功德)
南無金剛勇士威猛寂靜柔軟降服敵勢如來
(念誦一遍等同於念誦所有三藏之功德)
南無怙主無量光 聖光明遍吉祥王 大悲功德寶王如來
(念誦一遍從今乃至九十六億劫 無量無數恆河沙數劫往生極樂世界 決定無疑)
南無金剛堅強消伏壞散如來
(超十萬億那術劫生死之罪)
南無悲精進如來
(卻千億劫生死之罪)
南無不退轉輪成首如來
(卻千億劫生死之罪)
南無斷疑拔欲除疑佛
(卻三十六億劫生死之罪)
南無善樂自在音光明如來
(念一遍滅五百千萬億劫生死罪)
南無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念此佛號能增長信心)
南無法海雷音如來
(念此佛號能增長信心)
南無輪遍照吉祥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 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長夜流轉劇苦 隨在所生常識宿命)
南無妙功德柱吉祥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 便得超越一切八難 隨在所生常識宿命)
南無寶華光吉祥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 便得具足勝念慧行 處四眾中說法無畏 言詞威肅聞皆敬受)
南無超無邊跡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 其心泰然無所擾亂)
南無妙香王如來
(若有得聞彼佛名者 身心調暢離諸粗重 惡業消滅煩惱輕微)
南無樹根花王如來
(聞彼佛名不懷疑結信吾道眼 則於現世至德具足逮受五法)
南無造王神通焰花如來
(聞彼佛名不懷狐疑 篤信於道自所宣說 所生之處致演光明三昧正定 尋復隨逮十阿僧只億百千垓諸三昧門入於六十不可計會億百千垓諸總持門 如海總持寶藏總持 然後不失諸定意法 臨壽終時目見十方各十億垓諸佛正覺 十方諸佛所說法者 皆能啟受不失道教 至成佛道越五百劫生死之難。住於斯學如是不久 尋即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南無月殿清淨如來
(越若干百千億垓生死之難 立在初學疾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南無善寂月音王如來
(越九十九億百千劫生死之難 菩薩疾近無上正真之道 不以劫數生死為礙 如自晃出天下大明)
南無無數精進願首如來
(聞彼佛名不懷結網信吾道眼 世世所生未曾懈怠 不習貪慾不戀父母 不著妻子兄弟姊妹 不慕親屬中外種姓 不貪親友交識所知 世世所在身未曾離 三十二相莊嚴其體 少淫怒痴身無疾病 不多憂慮安隱無量 至成佛已 常逮得不可稱計億百千垓功勳之德)
南無無量功德寶莊嚴威德王如來
(東方 一切法功德莊嚴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即能滅除六十千劫生死之罪 轉身得陀羅尼 名為樂說無礙 凡所說法 常為十俱胝剎諸佛世尊 授以辯才令得無畏)
南無功德寶勝莊嚴威德王如來
(南方功德寶莊嚴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轉身當得日輪光明遍照三昧 於諸佛剎隨願往生 亦當攝受無量功德莊嚴佛土 生彼剎已 具三十二相 獲無斷辯才 轉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一切法殊勝辯才莊嚴如來
(西方離一切憂闇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毒不能害 刀不能傷 火不能燒 水不能溺 舍此身已當受化生 獲陀羅尼名為百旋 )
南無積集無量辯才智慧如來
(北方離塵闇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則為奉事六十俱胝那由他佛 得遍一切處陀羅尼 無盡藏陀羅尼 乃至未成無上菩提 終不更入三惡趣中 常得往生諸佛剎土 修菩薩行 度脫無量惡趣眾生 當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南無千雲雷吼聲王如來
(東南方勝妙莊嚴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轉身得佛四無所畏 四種神足 大慈大悲 十八不共法 所得國土功德莊嚴 亦如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異也 若有女人能受持者 皆悉轉為丈夫之身)
南無最上妙色殊勝光明如來
(西南方無量莊嚴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則為奉事九十俱胝諸佛如來 得度脫一切眾生三昧 何故名為度脫一切眾生三昧 若善男子 善女人 依此三昧演說法時 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 惡趣眾生悉皆解脫 得生人天普獲安樂 決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猶如悅意如來剎中 所有眾生常受安樂)
南無種種勝光明威德王如來
(西北方離垢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轉身得無量辯才莊嚴陀羅尼 悉能受持八十俱胝如來所說之法 所得國土功德莊嚴 亦如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異也)
南無無數劫積集菩提如來
(東北方無憂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即為供養八十俱胝諸佛世尊 轉身具足六十種言音辯才)
南無虛空吼聲淨妙莊嚴光明照如來
(上方無量功德莊嚴威德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所生之處 種族尊豪 識性聰慧,善能通達世俗文詞 凡所發言人皆信受 於諸地中具足清淨戒 定 智慧及於解脫知見 獲宿命智 得五神通 亦當得佛十八不共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一切法鬥神變威德光明照耀如來
(下方種種音聲世界 受持彼佛名者 轉身得陀羅尼 名成就正覺 當能受持九十俱胝諸佛如來所說之法 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寶英如來
(若使三千大千佛剎滿中七寶 持用布施滿百歲中不如有人得聞寶英如來名號 持諷誦者作禮之德 十萬億倍過出布施功德者上)
南無大名稱如來
(作七寶阜如須彌山 持用布施滿百歲中不如有人持大名稱如來名號作禮之者 得其功德巨億萬倍 過出布施功德者上不得為比)
南無無限淨如來
(歡喜信樂持諷誦者大千世界滿中七寶持用布施不如捉持無限淨如來名者 所得功德百千萬倍 過出布施功德者上無以為比少功德人不得聞此如來名號 於千佛所造立德本 爾乃得聞此尊佛名 卻生死罪四十八劫 )
南無無限名稱如來
(計於其人所得功德 若積七寶如須彌山 持用布施滿百歲中不如得聞無限名稱如來名者 持其名號歡喜作禮 其福甚多 比於布施過出百倍無以為比)
南無鼓音王如來
(三千大千一切世界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有人持此佛名 功德甚多 過出施上百千萬倍)
南無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
(若有眾生暫得聞此如來名者 消除五逆之罪)
南無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
(若能志心稱念一百八遍 如此短命眾生復增壽命 或但聞其名號,志心信受遵崇之者 是人亦得增益壽命)
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
(諸佛子等 若聞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名號 能令汝等獲得五種功德一者於諸世間最為第一 二者得菩薩目端嚴殊勝 三者威德廣大超過一切外道天魔 如日照世 顯於大海 功德巍巍 四者得大自在所向如意 似鳥飛空而無阻礙 五者得大堅固智慧光明 身心明徹如琉璃珠諸佛子等 此七如來以誓願力 拔濟眾生永離煩惱 脫三塗苦安隱常樂 一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
南無賢吉祥如來
南無蓮華光嬉戲智如來
南無財吉祥如來
南無喜吉祥如來
南無光明吉祥如來
南無無憂吉祥如來
南無吉祥花如來
南無無邊光如來
南無寶幢如來
(不動世界)
南無寶幢如來
(寶幢吉祥世界)
南無精進吉祥如來
功德
(所有如來名號若人聞已 恭敬受持書寫讀誦廣為人說 所有五逆等一切罪業悉皆消除。)
南無普光佛
南無普明佛
南無普淨佛
南無多摩羅跛旃檀香佛
南無旃檀光佛
南無摩尼幢佛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
南無慧炬照佛
南無海德光明佛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金光佛
南無大強精進勇猛佛
南無大悲光佛
南無慈力王佛
南無慈藏佛
南無旃檀窟莊嚴勝佛
南無賢善首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廣莊嚴王佛
南無金華光佛
南無寶蓋照空自在力王佛
南無虛空寶華光佛
南無琉璃莊嚴王佛
南無普現色身光佛
南無不動智光佛
南無降伏眾魔王佛
南無才光明佛
南無智慧勝佛
南無彌勒仙光佛
南無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無世淨光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日月光佛
南無日月珠光佛
南無慧幢勝王佛
南無獅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無妙音勝佛
南無常光幢佛
南無觀世燈佛
南無慧威燈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須彌光佛
南無須曼那華光佛
南無優曇缽羅華殊勝王佛
南無大慧力王佛
南無阿閦毗歡喜光佛
南無無量音聲王佛
南無才光佛
南無金海光佛
南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南無大通光佛
南無一切法常滿王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焰帝幢王佛
南無善游步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善游步佛
南無周幣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華游步佛
南無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
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餘一切眾生 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 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祗劫不墮惡道 若復有人能稱念是五十三佛名者 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 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 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 以是諸佛本誓願故 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
一切眾生 若有身具五逆十惡重罪之者 萬劫千生不通懺悔 應須頂禮三十五佛 至心懺悔 一切最障 皆得除滅 )
南無月光佛
南無阿閦佛
南無大莊嚴佛
南無多伽羅香佛
南無常照曜佛
南無栴檀德佛
南無最上佛
南無蓮花幢佛
南無蓮華生佛
南無寶聚佛
南無阿伽樓香佛
南無大精進佛
南無栴檀德佛
南無海佛
南無巨海佛
南無幢德佛
南無梵德佛
南無大香佛
南無大生佛
南無寶輞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施德佛
南無大金柱佛
南無大念佛
南無言無盡佛
南無常散花佛
南無大愛佛
南無師子香勝佛
南無養德佛
南無帝釋火炎佛
南無常樂德佛
南無師子華德佛
南無寂滅幢佛
南無戒王佛
南無普德佛
南無普德像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優波羅香佛
南無大地佛
南無大龍德佛
南無清淨王佛
南無廣念佛
南無蓮花德佛
南無舍花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花聚佛
南無香象佛
南無常觀佛
南無正作佛
南無善住佛
南無尼瞿嚧陀王佛
南無無上王佛
南無月德佛
南無栴檀林佛
南無日藏佛
南無德藏佛
南無須彌力佛
南無摩尼藏佛
南無金剛王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無壞佛
南無善見佛
南無精進德佛
南無大海佛
南無覆娑羅樹佛
南無跋瑳德佛
南無佛天佛
南無師子幢佛
南無毗頭德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德智佛
南無厚德佛
南無花幢佛
南無象德佛
南無精進德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德生佛
南無寶聚佛
南無德婆瑳子佛
南無論義佛
南無普見佛
南無寶多羅佛
南無普舍佛
南無大供養德佛
南無大網佛
南無斷一切眾生疑王佛
南無寶德佛
南無普蓋佛
南無大蓋佛
南無勝德佛
南無千供養佛
南無寶蓮花奮迅佛
南無厚德佛
南無智幢佛
南無寶月德佛
南無尼瞿嚧陀婆瑳王佛
南無常德佛
南無普蓮花佛
南無平等德佛
南無龍護救濟佛
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現在諸佛名號 能受持者 一切魔眾於是人所不得其便 一切惡人亦不得便 獲得無量無邊甚深功德 隨所生處具菩薩行 得宿命通顏容端正眾相具足 常得親近供養諸佛 乃至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舍利弗 若有聞是諸佛名號 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書寫供養展轉教他 所得功德無量無邊
爾時佛告舍利弗 若有一心受持讀誦憶念不忘此佛名者 所生貪慾嗔恚愚痴諸怖畏等即得除滅 未生貪慾嗔恚愚痴諸怖畏者能令不生
爾時佛告慧命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佛名已 深信清淨髮菩提心 愛樂受持晝夜精勤 讀誦書寫廣為他說 得無量無邊廣大功德 得不退轉乃至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眾魔不能嬈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