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山

花鳥山

花鳥山為浙江省嵊泗縣花鳥鄉政府駐地。位於嵊泗縣東北端,馬鞍列島北部,是舟山群島最北的一個島嶼。東南與壁下島相望,西南鄰東綠華島,距縣城菜園鎮25.9公里。東西長3.7公里,寬0.96公里,陸域面積3.59平方公里,海岸線曲折,總長16.81公里。島上峰巒起伏,最高點為中部的前坑頂,海拔236.9米,頂部光禿,視野開闊,能鳥瞰本島大部和附近海域,也是列島的最高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鳥山
  • 所屬地區:浙江省嵊泗縣
  • 地理位置:嵊泗縣東北端,馬鞍列島北部
  • 人口:2431人(2000年)
旅遊信息,花鳥山燈塔,張謇與花鳥山,

旅遊信息

境內山秀水清,景致動人,具有海瀚、礁美、灘佳、石奇、洞幽、崖險等特點,有各種人文及自然景點9處,其中以國際燈塔、霧露峰、南灣秀色最為著名。花鳥山山勢峻峭,風光秀麗,並有“雲霧”、“猿猴”、“老虎”三古洞,向有“東海花果山”之稱。位於島西北的花鳥燈塔建於1870年,是遠東第一大燈塔,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霧露峰,四季迷霧繚繞,頂上原有迷霧洞,上向天際,下通大海,山墩旁有一猿洞,據傳,昔日猿猴甚多。
花鳥山因島形如飛鳥展翅、山上花草叢生得名。1934年,與綠華島合建花洛鄉。1950年7月10日解放。同年11月設定花鳥鄉,屬嵊泗縣。1956年3月復併入花洛鄉。1956年9月又設定花鳥鄉。
花鳥山有7個自然村,分3個行政村,2000年有居民846戶,2431人。

花鳥山燈塔

5月18日,《花鳥山燈塔》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正式發行。這是花鳥山燈塔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獲得的又一項殊榮。
花鳥山又稱花鳥島,位於舟山群島北端,嵊泗列島的東部,東臨公海,陸地面積3平方公里;島形似飛鳥展翅東翔,島上多野生菊花、水仙花,因而得名花鳥島。花鳥山燈塔就建造在花鳥島西北魚山嘴上,由英國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在這裡建造,燈塔外觀呈圓柱形,上黑下白,共4層,塔高16.5米,下部為混凝土磚石結構,上部為鐵板,圓頂為銅鑄。塔內設定四周圓柱形頭等鏡機牛眼透鏡,每面透鏡用8圈三菱形水晶玻璃拼裝,直徑1.84米。花鳥山燈塔是護衛長江口的重要標誌,是中外船舶進入上海、舟山、寧波等港口的重要門戶,也是上海至韓國、日本以及經過太平洋的遠洋國際航線絕不可少的重要燈塔。花鳥山燈塔在歷史上曾被稱為“遠東第一燈塔”,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花鳥山燈塔曾經歷了多少次戰火的洗禮,但至今仍完好無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由於花鳥山燈塔本身的特殊性,發生在花鳥山燈塔身上及附近的故事和傳說頗多,這也許是許多遊客特意趕來參觀的又一個原因。不過除了燈塔聞名外,花鳥島上的奇花異草、奇異怪洞,同樣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特別是花鳥島瀕臨公海,海天景色奇特,漁鄉民風淳樸,對久居都市的人們來說,更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張謇與花鳥山

1870年,花鳥山燈塔建成後,英帝國主義又在花鳥山島上大肆圈地,並築圍牆禁止中國漁民正常通行。英國人還通過誘買、騙契、強行收買等一系列手段獲取島上土地使用權。
1904年,時任清政府商務部頭等顧問官的張謇創辦了江浙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購置“福海”號漁輪,以嵊山、花鳥山等島為捕撈根據地,開發東海嵊泗漁場。聽到英國人強占花鳥山土地之事後,張謇義憤填膺,力奏朝廷,強烈要求收回花島山上被英國人強占、誘買的土地,並願親往辦理此事,終獲準。
隨後,張謇乘“福海”號赴花鳥山,一方面令賣地者與英國人協商,要求退契,另一方面言明立場,要求英國人退還強占的土地。張謇還親赴花鳥山燈塔與英方主管馬力斯商談,要求英方允許島上的中國漁民在燈塔周圍自由行動以方便生產。經過張謇的一番努力,馬力斯最終答應了張謇提出的各項事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