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闕

太室闕

太室闕(Taishi Towers),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石闕為漢安帝元初五年時的陽城長呂常所建,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為“中嶽漢三闕”。

1961年國務院公布太室闕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1日包括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中嶽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室闕
  • 所屬年代:東漢
  • 地理位置:河南省登封縣
  • 保護級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概要,中嶽廟和漢三闕,中嶽廟,太室闕,交通提示,相臨景點,

概要

太室闕,Taishi Towers,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國家文物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公里嵩山南麓中嶽廟前500米處,始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石闕為漢安帝元初五年時的陽城長呂常所建。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2010年8月1日審議通過,將“天地之中”8處11項歷史建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和中嶽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
太室闕

中嶽廟和漢三闕

中嶽廟

中嶽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道宇,位於登封市城東4公里的太室山東南麓黃蓋峰下,四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中嶽廟原名“太室祠”,始建於秦(公元前221--207年),西漢元封元年,漢武帝游嵩岳,令祠官加增擴建。隋唐時期香火最為興盛,有“飛甍映日,傑閣聯雲”之稱。到明末“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岳廟火,大殿兩廡俱燼”。清乾隆年間對中嶽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重修。現存廟制基本上保留著清代重修以後的規模。中嶽廟的建築制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設計重建的,現存的殿、閣、宮、樓、亭、台等建築四百餘間,石刻碑碣百餘座,占地達37萬平方米,建築雄偉,布局嚴謹,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群之一。
中嶽廟前風光中嶽廟前風光

太室闕

太室闕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中嶽漢三闕,這是我國現在僅存的幾座漢代建築之一,據說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闕是一種裝飾建築,表示尊嚴,一般立於城、宮、廟門前的甬道兩旁。在中嶽廟門前500米的中軸線兩側相對而立的就是太室闕。太室闕分東西兩闕,用青石壘砌,闕門間距6.75米,東闕高3.92米,西闕高3.96米。兩闕的結構完全相同,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組成。每闕又分正闕和子闕,正闕和子闕闕身連成一體,從立面看正闕高、子闕低;正闕在內、子闕在外。闕身的石面除了鐫刻有銘文外,其餘都是以石塊為單位雕刻畫像。
闕身用長方形石塊壘砌而成,共砌成八層,闕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四阿頂,南面刻有“中嶽太室陽城”六個篆字,西闕有隸篆參半的銘文,記述造闕的經過,上書“元初五年四月陽城□長左馮詡萬年呂常始造作此石闕”等字。闕身四面用減地平雕的雕刻方法刻出了人物、車馬出行、馬技、劍舞以及動物等畫像五十餘幅,再現了漢代貴族的生活場面,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實物材料。
中嶽廟中軸線上建有有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崇高峻極坊、峻極殿、寢殿、御書樓等建築殿堂建築十一進,前後相距1.3華里,面積十萬多平方米。在這些建築中,最宏偉的是峻極殿,亦稱中嶽大殿。紅牆黃瓦、金碧輝煌,是中嶽廟的正殿,和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仿,建於高約3米的大月台上,高達20餘米,面闊9間,進深5間,面積為920平方米。重檐黃瓦,高大雄偉。殿內裝有天花板並飾有彩色繪畫以及盤龍藻井,相傳是用柏樹根雕刻而成,工藝精緻,巧奪天工。殿內神龕中央坐像武則天加封的中嶽大帝中天王,像高5米多,姿態雄偉,據說是商代的聞聘聞太師,不知典出何源。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龕外兩側,塑有身穿盔甲,手執金瓜斧,高約6米的鎮殿將軍方弼和方相,雄偉莊重。在崇聖門東面的一座“古神庫”。據說宋代重修中嶽廟時,把舊有的神像埋於此地。庫旁立有宋代鑄造的四尊“鎮庫將軍” 鐵鑄人像,高約3米,各重3000多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風凜凜,造型生動。這樣的鑄像,在別的寺廟絕無僅有。廟內有漢至宋代種植的古柏三百三十五株,這些古柏不但樹齡古老,且樹形奇特,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態,形象逼真,更為中嶽廟增添幾多神奇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