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

塞北

塞北,古代以長城為界,以北地區已出邊塞,故名塞北。其中塞有邊界的含意,意指歷史上不同時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部落的分界線。

雍正皇帝曾言:“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北
  • 拼音:sài běi
  • 注音:ㄙㄞˋ ㄅㄟˇ
  • 解釋長城以北的塞外地區
  • 出自:後漢書·袁安傳
引證解釋,名稱由來,歷史沿革,先秦,秦代,漢代,隋代,唐代,兩宋,明代,清代,基本含義,地理劃分,

引證解釋

《後漢書·袁安傳》:“北單于為耿夔所破,遁走烏孫 ,塞北地空,餘部不知所屬。”
南朝梁江淹《侍始安王石頭》詩:“何如塞北陰,雲鴻盡來翔。”
江總《贈賀左丞蕭舍人》詩:“ 江南有桂枝,塞北無萱草。”
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萬斛之舡。”
劉過《清平樂》詞:“新來塞北,傳到真訊息:赤地居民無一粒,更五單于爭立。”
吳偉業《贈遼左故人》詩:“雁去雁來空塞北,花開花落自江南。”

名稱由來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烽火戲諸侯——驪山烽火台
長城:
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方城:
稱長城建築為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漢書·地理志》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
塹、長塹、城塹、牆塹:
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長城過。《史記·秦本紀》在記載秦簡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築長城時,就只用了“塹洛”兩字,《北史·契丹傳》載:“契丹犯塞,文帝北討至平州(今河北盧龍縣)遂西趣長塹。”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如《史記·匈奴列傳》載:“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後漢書·烏桓傳》載:“秦築長城,漢起塞垣。”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
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示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如: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晉書·唐彬列傳》載:“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條下載:“密雲縣東北至長城障塞一百十里。”
中國歷代長城
壕塹、界壕:
壕塹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多指在不易築牆的地方,挖有深廣各若干丈的深溝,並將所挖取之土堆於溝的一側,其防禦作用同修築牆體是一致的。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除金之外,基本沒有使用界壕一詞來稱長城的。
邊牆、邊垣:
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一帶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牆或邊垣。如《明史·戚繼光傳》載:“薊鎮邊垣,延袤兩千里。”《明史·兵志》載:“請修宣、大邊牆千餘里。”

歷史沿革

塞北,古代以長城為界,以北地區已出邊塞,故名塞北。其中塞有邊界的含意,意指歷史上漢族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部落的分界線。不同時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樣。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
長城
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蹟。

先秦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韓、魏、、燕、、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先秦長城根據防禦對象,大致可分為北長城和南長城。
北長城
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諸夏文化與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彼此攻伐不斷。
戰國長城
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以前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戰車,行動遲緩,很難抵禦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1.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國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惠文王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秦昭王,滅義渠,置北地郡,秦國北部邊境與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2.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破中山,國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下令築長城,自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置代郡雁門郡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
3.燕國北鄰為東胡,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昭王即位後發憤圖強,命大將秦開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後方穩定後,燕國也開始修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抵禦東胡。
南長城
南長城主要以楚、齊、魏、韓、中山國等為代表,主要目的是為了抵禦其他諸侯國的進攻。
1.楚國長城:楚長城築於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其位置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用於防禦鄰國的進攻。
南長城
2.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線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遺蹟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千米。《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齊長城西起濟南長清區,東至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
3.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
4.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
5.韓國長城: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

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鞏固帝國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示意圖
秦始皇長城大致為:西起於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向北至臨洮縣,由臨洮縣經定西縣南境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由固原向東北方向經甘肅省環縣,陝西省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折向北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長城則由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向東直插大青山北麓,繼續向東經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縣境。由尚義向東北經河北省張北圍場諸縣,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向東南,終止於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長城不僅在構築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防禦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築見稱。
秦長城
秦長城第一階段的重點是維修、連線秦趙燕等戰國長城,新築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還沒有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線軍民共同完成,後期則大力修建長城。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
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長城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這一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如《過秦論》中所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漢代

漢初,匈奴乘華夏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
漢長城
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程不識是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
漢武帝登基後,連續發動多次對匈奴的戰爭,將其驅逐至漠北,修復了蒙恬所築秦長城,又修建了外長城,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千米的長城。此時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其軍事防禦作用也隨之終結。
漢武帝修築長城驅逐匈奴,對維護西漢帝國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安全,有著非凡的歷史意義。

隋代

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隋文帝楊堅自建國伊始,就把修築長城、鞏固邊防,視為重要國防政策。隋煬帝楊廣即位以後,除了繼續防禦北方突厥的襲擾之外,還要著力對付來自西北方面吐谷渾的侵襲,為此曾先後兩次修築長城,動用勞力之多隋代前所未有。自開皇元年至大業四年的28年中,隋朝兩代統治者先後7次調發近200萬勞力,於北部和西北部邊境修築長城、增建城壘,在前代北魏和周、齊修築長城的基礎上,使東迄紫河,中經朔方、靈武之境,西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隋長城
2007年,在山西省岢嵐縣發現了一方隋朝築長城的刻石,這方長城施工碑記是現今出土的最早的有紀年的施工碑記,也是隋代長城遺址出土的唯一一方施工碑記。2009年勘測,隋長城遺蹟位於山頂,為石築,已塌為石灘狀,高約50一80厘米。山腰部為土築長城,地表殘高約1.5米,夯土層13厘米。
2010年,長城資源調查隊對陝西省延安榆林渭南三市16個區縣的早期長城資源進行了野外調查。共調查戰國、秦、漢、隋等時代長城近1700千米。新發現戰國秦昭襄王長城200餘千米,在榆林市榆陽區、神木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5區縣新發現隋長城約500千米。隋長城大部分段落沿用了秦昭襄王時期長城,而隋長城又被明長城沿用。
2010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博物館長城調查小組在鄂前旗文物管理所的協助下,通過察看航空影像、地形,定位GPS,查閱文史資料,分析衛星照片以及專家論證後,確認鄂前旗上海廟境內發現一處隋長城遺址。隋長城位於鄂前旗上海廟鎮特布德嘎查境內,共有3段,牆體為堆築土牆,不堅固,泛白色,呈魚脊狀凸起,寬約3到6米,殘高約0.5到1米,均在明長城以北約90到200米處,約6.8千米。更多的遺址位於明長城大邊和二邊以北,距離明長城50到300米,牆體筆直,與明長城走向一致。

唐代

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但唐代確實修過長城,位於山西省榆社縣,但與傳統意義上的“拒胡長城”不同,建築這條長城是為了統一戰爭。
牡丹江邊牆
《新唐書·地理志》載:山西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現唐長城遺址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自然村),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後至儀城(轄於和順縣)。
唐朝建立的最初幾年,同時並存的還有14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支勁旅就是依附突厥,並自封為皇帝的劉武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占李淵發祥之地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分地方,威逼關中。唐王朝迅速採取強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禦劉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構築防禦設施,從平城至魯口的長城由此出籠。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有三段古老的古代邊牆,始建於唐代渤海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此段古邊牆未見於任何歷史文獻記載,根據考古調查,斷定邊牆是古代的一條軍事防線,與長城的性質一樣,屬長城型山城。這道邊牆與當地渤海國早期山城和金代沿用並修築的山城相似,據此認為,邊牆是渤海國為防止黑水棘鞴而建。

兩宋

山西省宋長城西起岢嵐縣青城山,東至荷葉坪山。岢嵐境內現存的38千米宋長城牆體全部由片石砌成,保存完好處高約4.2米,頂寬約1.6米,有些段落保留著30厘米左右的女牆,有的地段還有炮台遺蹟。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發現有炮台遺蹟。
宋長城
中國長城專家成大林在岢嵐考察長城後認定:岢嵐境內的長城為北齊、隋、宋三個王朝修築。這是中國首次發現宋代長城,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長城史研究的空白。
寧夏發現的宋代長城遺蹟,位於固原市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南北兩側。雖然保存狀況較差,但考古人員根據其構築特點和現場遺物,認定為宋代修築。而時間跨越千年以上的戰國長城與宋代長城在同一地區並存,則充分說明這一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具有延續的文明歷史。
金長城開始修築於明昌五年(1194年),因旱災及張萬公等大臣反對而停建。承安元年(1196年),在完顏襄、宗浩的力主下全線開築,於承安三年(1198年)築成。金長城(明昌界)北起內蒙古莫旗七家子村東南1千米處嫩江岸邊,經扎賚特旗額爾吐村北,至吉日根,再經阿勒坦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營子,折向西行,經達里諾爾北岸至商都縣上二股地,再至四子王旗白音希勒,終止於武川縣上廟溝。金長城全長約1650千米,設有副壕馬面、烽燧,邊堡和屯兵城。

明代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區別於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明長城示意圖
明朝建立以後,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後,女真族又興起於東北地區,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明代長城的修建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明前期(1368年—1447年)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勢強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出兵15萬分二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定甘州、莊浪諸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將軍馮勝藍玉經略東北,將邊界推進到大興安嶺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在永樂八至二十二年(1410年—1424年)的15年間,先後5次發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韃靼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明王朝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旁開井……”,“自長安嶺(今宣化境內)迤西,至洗馬林(今山西天鎮),皆築石垣,深壕塹”(《明會要》卷六三),即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局部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長城
明中葉(1448年—1566年)長期的大規模興築。“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百餘年間建成眾多長城重鎮。
明後期(1567年—1620年)隆慶萬曆之際,蒙古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里,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清代

清長城名稱甚多,但清人王安定在其所著《湘軍記》卷十六《平捻軍篇》中明確稱之為長城:“清長城之築,蓋三晉、燕、齊以至秦築長城限胡騎之禦敵方略之延用。”
雖然清代有過康熙的“不修邊牆”令,但只是形式大於意義,實際上清代長城的規模相當大,且地域跨度之大空前,其修築範圍基本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黃河以北尤為密集。
清長城
清朝統治者禁止漢人進入內蒙古和東北,實行種族隔絕,在遼寧和內蒙古修建壕溝,沿壕植柳,稱柳條邊。柳條邊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極其反動的措施,在一個國家內,漢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遼東自戰國時代的燕國起就納入中華版圖,明末的時候,遼東地區仍然生活著數百萬漢人,然而後來遼東漢人或被後金軍隊屠殺,或被強行遷出關外,禁止漢人進出東北。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人口銳減,導致沙俄輕而易舉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了中國1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直到民國時期,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用火車將大量人口運輸進東北,才避免了東北再次遭帝國主義國家瓜分的厄運。
清長城與明長城及歷代長城不同,是用於對內血腥鎮壓農民起義和民族起義的工具,對內而不對外。清長城是滿清政府的權益之計,相對粗糙且保存不多,作用單一,故而很少提及,更無法同明長城比肩。
王惲《秋澗集·總管范君和林遠行圖詩序》:“國家興王地,據上游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西域,盤盤鬱郁,為朔土一都會。”虞集《道園錄·送蘇子寧北行詩序》:“控制要害,北邊重藩。”“又嘗有大臣鎮撫經理之,富庶比於都會。士有不次之擢,賈有不資之獲,而僥倖之民爭趨之。”柳貫《柳待制文集·蘇志道墓碑文》:自予游京竊從廷臣知邊事者一二言:“和林其地沃衍,河流左右灌輸,宜雜植黍麥,故時屯田遺蹟,及居人井臼,往往而在。蓋陰山大漠,益南數千里,控扼形勢,此為雄要。”朱思本《貞一齋稿·和寧釋》:“和寧即哈刺禾林,乃聖武始都之地,今嶺北行省治所,常以勛舊重臣為之,外則諸王星布棋列,於以藩朔方,控制西域,實一巨鎮雲”
國中地理上講過亞歐大陸由於帕米爾山結的存在極大阻礙東西方的交流。中原想要到達歐洲,只能通過絲綢之路翻越帕米爾高原,但北方情景就截然不同,隨著緯度半徑不斷減小地貌也越平整,是北大西洋暖流以北受到北冰洋濕潤氣流影響的區域,騎兵可以一路從漠北杭愛山快速機動到喀山汗國境內,僅僅只有3000多公里,遠不如東漢首都洛陽到西域喀什的距離。所以歷史匈奴遠遁歐洲、蒙古西征歐洲看似很遠,其實難度和漠北機動到杭州是一樣的,任何勢力從漠北右臂打歐洲,據上攻中原是相當方便。
從漠北出土的遺蹟以及突厥碑文證實漢唐曾在這裡設定過統治機構,但漢唐都以為這地方不適合耕種,忽必烈卻建五衛,每衛萬人,其中屯田者2000 人,屯田軍與其他軍人為二與八之比。京師六衛,每軍抽兵士二人屯田,以供兵士八人之食。這就告訴我們,十分之二屯田, 即滿足其餘十分之八的糧食需要。之後,其他各衛抽調的屯田軍有多有少,都與2000戶相去不遠,雖然中原有的地方屯田軍人數要高出,但還是少數。歷史上中原軍民不斷打走一波總會有另一波不知名的遊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淵源不斷的涌下,為此元朝從漠北扼守北方成為重中之重。元朝百年來通過農牧互補把和林打造成“生殖殷富埒內地”的大元雄關,朱元璋與他的謀臣武將正是深知利害毅然北伐但在嶺北之戰遭遇失敗。而自土木堡之後更是少有出塞之軍,自此嶺北行省成為明朝唯一沒有拿下的元朝實土行省。史達林亦有這樣的思想。向東可抄東北戰區的後路,向南直接壓迫京畿重地,向西矛頭指向河西走廊,威脅通往新疆的後勤補給線,用一個蒙古壓迫中國的三個“北”,冷戰時期的蒙古是蘇聯的寵兒,是蘇聯面向東方的戰略前進基地,它使蘇聯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基本含義

塞北,一般是指中國長城以北的漠南漠北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屬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古代遊牧民族集居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地和畜牧業基地
是指邊塞、要塞,這裡所謂的既指歷代長城,而以此為界,以北的部分已經出邊塞,故名“塞北”,偶爾會與塞外一同使用。
塞北一詞,在作為劃分地理區域時並不像東北、西南之類單純的方位概念。塞有邊界的含意,塞北有邊界國界之外的意涵在,隱約地認為這些地方並不是中國領土,而事實上塞北省區都是中國領土,所以如今的塞北、塞外應該算塞內才對。
解放後,由於外蒙古獨立,而另外四省在行政區重置後全數撤銷(省名僅留下“寧夏”,但省區大量縮小),部分區域劃入河北省及寧夏回族自治區外,皆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由於只剩一個行政區,加上內蒙本身也不僅包含塞北還有東北的西部部分,再加上上述原因,在地理區劃時劃入華北,表示是中國領土的北部,而非中國領土以北的地區。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塞北的區劃方式與概念仍在地理教科書上繼續使用,直至20世紀90年代教改開始及教科書開放後,為順應現實劃分,已多半不再使用,但地理位置劃分和大陸不同,而是將內蒙古劃入西北地區,與新疆同區,而蒙古地方(即外蒙古)則移到世界地理。

地理劃分

清代的塞北大約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等以蒙古人居住為主的地理區域。民國以後,用來做為地理劃分的區域,包括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蒙古地方五個省區,國民政府承認蒙古國政權期間,塞北用以代指其他的四個省份。
清代的塞北地區清代的塞北地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