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寺(通海圓明寺)

圓明寺(通海圓明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圓明寺(WonmyongTemple)位於通海縣城以西14公里的善應山麓,始建於元代,清光緒年間重修,內設大雄寶殿玉皇閣、天王殿等建築。1964年該寺被定為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1988年11月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圓明寺建於元至正年間,清鹹豐年間毀於兵患,光緒年間重建。位於距通海縣城14km的河西鎮,東接九龍池公園,西北與新蒙蒙古族鎮相鄰。周圍環境優越,綠樹掩映,小橋流水,是宗教文化旅遊的極佳場所。已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0年代以來,政府對大雄殿、玉皇閣、瑞蓮池進行了維修。附近鄉紳投資30餘萬元對大雄寶殿的十八羅漢、匾聯、釋加牟尼和觀音座進行維修,用金鍍之,甚是富麗堂皇。廟在原址上修建,東側有條水泥馬路,大門朝東開著,寺院南、北、西側都是居民院落,被居民包圍著。寺院占地很小,面積不足兩畝;建築很精緻,充分利用空間;一切都是嶄新的,看不到任何歷史的痕跡;院內非常安靜,是拜佛誦經的好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圓明寺
  • 外文名稱:WonmyongTemple
  • 地理位置:通海縣城以西14公里的善應山麓
  • 始建於:元代
寺名由來,寺廟歷史,寺內建築,走進寺廟,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寺內佛經,地圖信息,

寺名由來

圓明一詞出於佛教經典,《貝葉經欏嚴經》卷二說:若能移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圓明指佛的智慧,圓滿普照之意。據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圓明禪碑載:"南陽郡西北四十餘里,有寺名圓明者,興建於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於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國16年(1927)均有重修。圓明寺為宛北重要古剎之一,總面積約3000餘平方米,院內松柏合抱,亭台樓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該寺為三進宮殿式建築,主體工程如大雄寶殿均系磚木結構,雕梁畫櫟,殿角高翅,特別是透花木雕的門窗,精雕細刻,石刻飾物,都富有極濃的宗教色彩。現存三間中殿全系古磚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著各 類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鳥獸和花紋圖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鶴、蓮花等浮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龍飛鳳舞。殿內暖閣木刻的花草、禽鳥枝藝細賦,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讚嘆不已。中殿西側排列著直徑一尺多粗的紅漆柱子。殿內的大梁直徑約三尺,真是飛檐斗拱、氣宇不凡。寺以地勢而建,有山門,兩邊有威嚴的石刻雄獅,聳立的鐘鼓二樓、中佛殿、後殿,兩側有對稱的廊房、月門等,各個建築座落有序,這些建築均在一條中軸線上,整個建築形式宏偉典雅,實屬宛北古剎名寺。另外,後殿前後有一高一低六棱形兩座古塔,高的十餘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翅角上系有銅鐘。在其中一座塔上有漢的玉塔志銘,銘為長方形,正中分兩行書鳥,傳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禪師之塔銘,前書"金峰山官司圓明禪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長孫心功所立。
圓明寺圓明寺

寺廟歷史

圓明寺位於鹹陽市畢塬路和文林路東段的塔爾坡。是唐時的資善院,金朝時更名為圓明寺。姜子牙、王昭君、慈 禧太后都曾在這裡留下了歷史傳說。清末因戰亂,寺內古蹟被全部燒毀。民國二十年,熱愛佛教的信眾出資在原址上修一小廟名台台”,文革期間又遭重創,淪為雜草叢生的一片廢墟。一九九七年冬,當地居民在建房時挖出了圓明寺的寺碑,鹹陽的佛教眾生得知之後,通過各方努力,邀請到了具有中央美術學院與廣州佛學院雙重學歷,當時在陝西乾縣鐵佛寺出家的性空法師,一九九八年農曆正月初九,性空法師被諸弟子恭迎至鹹陽,開始了圓明寺的籌備重建工作。為了弘揚我國的古典文化,發展旅遊事業,搶救保護祖國的名勝古蹟,圓明寺急遷建。參考《南陽地區宗教志》以及圓明寺現存各通石碑。南陽宛北古剎圓明禪寺,又稱葫栗扒寺,位於南陽市宛城區小寨街以北三公里處的山巒間,距城區約20公里。據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圓明禪碑載:"南陽郡西北四十餘里,有寺名圓明者,興建於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於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國16年(1927)均有重修。
圓明寺圓明寺
圓明寺圓明寺
圓明寺是南陽宛北一大名勝古蹟,也是弘揚祖國佛教文化的場所,它鼎盛之時全寺有僧人二百八十多人,時常接濟南下北上的僧客。該寺由於民國後期戰亂年代,佛事衰落,住持遠道遁跡,殿舍大部倒塌,1982年時雖經原宛縣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但該寺被國小占用至今,現僅存中佛殿一座。縱觀歷史,凡修建寺廟之大業,無不是有昌明賢達之達官土人在繁榮盛世所興。值此國泰國民之時代,能夠藉助社會各界力量在省、市、區宗教主管領導下,將日益衰敗的園明寺修建宏大,的確是大樁青史有載利國利民的功德好事。性空圓明”是佛教的一個常用成語,其大意是經過修行佛法?>明心見性後得到圓滿的智慧而入佛知見,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之空理。不可思議的是,“性空圓明”恰巧是性空法師法名並其住持的陝西省鹹陽市圓明寺寺名的奇妙組合,這個組合給這個有著一千餘年歷史的梵剎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與神聖的色彩。

寺內建築

圓明寺進四層,由山字形照壁、山門、魚池、西花台、滌塵樓、天王殿、天井、月台、南北客堂、文房四寶、構 成主體。大雄寶殿右側有圓禪被寺大鐘。右側迴廊有通禪大師畫像,海拔1870M?處為圓通寶殿,木格子門,雕鑿精美。寶殿右側有高達9M的千佛塔。大雄寶殿前有一尊銅鑄香鏤。整個建築和裝點顯示出濃厚的宗教氛圍和莊嚴、肅穆。白華殿(PaekhwaHall)是主體建築物,它是翼拱式建築,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內部為多間;極樂殿(KuknakHall)七星閣(ChilsongPavilion):涼亭浮圖:僧侶的墓地。圓明寺位於通海縣城以西14公里的善應山麓,始建於元代,清光緒年間重修。內設大雄寶殿、玉皇閣、天王殿等建築。寺內現存明代重修園明寺碑載,其形勢之勝,峰戀疊翠,美茂而肥也。圓明寺是南陽宛北一大名勝古蹟,也是弘揚祖國佛教文化的場所,它鼎盛之時全寺有僧人二百八十多人,時常接濟南下北上的僧客。該寺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滄桑,寺殿失修,至民國後期,佛事衰落,住持遠道遁跡,殿舍大部倒塌,現僅存中佛殿一座,寺內明、清碑數方,存有塔志銘一方。善應山麓的茂林修竹中。圓明寺始建於元至正年間,清光緒年間重修。寺院沿主軸順山勢疊層四進,山門雄踞於台階之上,進山門有滌光樓、雨花台(台前建魚龍噴池)和天王殿。中心建築大雄寶殿威嚴壯觀,塑如來金身佛像。大雄寶殿後是高聳雲表的兩層宮殿式建築——玉皇閣,閣下是百級陡峻石階,攀上閣樓,眼前白雲飄渺,恰似身處天宮之中。周圍環境優越,綠樹掩映,小橋流水,是宗教文化旅遊的極佳場所。
寺內建築寺內建築
寺內建築寺內建築
大殿為廡殿頂,覆青瓦,面闊5間,長約15.3米,進深4間,寬約9.7米。檐柱梭柱造,柱有側腳,兩側有升起,檐柱上有高厚的闌額與扁薄的普柏枋,出頭處做丁字形。普柏枋上施六鋪作斗栱,共30朵,第三跳華栱上,出交叉斜栱,並以斜栱代令栱,上托蟬肚形替木,承撩檐枋。殿內為徹上明造,各梁架榑枋間,分別置有隔架的駝峰、櫨斗、單栱、耍頭、替木等裝飾性的構件。內外檐的梁架和栱眼壁分別繪有和璽等彩畫。殿頂正脊前後立面有行龍雕飾,兩端有鴟吻。前坡瓦壠中間,鑲嵌菱形黃琉璃瓦心1方。大殿四周地面日久墊高,現台基與檐牆埋入地下深約50厘米。因翼角出檐深,後期維修時已加小柱支撐。大殿構架舉折不高,兩側有側角和升起。其中正殿斗拱碩大,布置疏朗,補間各間朵數不等,有交叉十字形斜拱、翼形拱、駝峰等構造,個別有偷心造,具有金、元時期的建築風格。大殿構架舉折不高,兩側有側角和升起。

走進寺廟

進入大門,左拐朝西上台階是寺院朝南的正門,正門是三孔拱形紅門,中門上方書有圓明寺,寺院坐北朝南,四 座大殿,層層疊疊,雄偉壯觀。進得正門,門後供奉兩尊韋馱菩薩,東西兩側有鐘鼓樓,正前方是大雄寶殿,大殿前有香樓,在此拜佛燒香。大雄寶殿里塑有一尊座佛,有位僧人在禮佛。大雄寶殿後側是地藏寶殿,供奉著地藏菩薩,殿的東西牆上有很多做完佛事留下的姓名卡。從地藏殿兩側登樓梯可以上到三聖寶殿,大殿沒有僧人,大門緊閉,只能從窗戶往裡看,店裡有三尊菩薩座像,三聖寶殿的上層是萬佛寶殿,地藏寶殿、三聖寶殿和萬佛寶殿為同一座四層建築,去萬佛殿必須通過三聖寶殿。只能在三聖寶殿往上觀望了萬佛寶殿,在紛繁的鬧市,能有這么一塊清淨的寺院,讓人周末放下塵世的情緣,進入佛界修真養性。做人身靜易心靜難,難就難在人有思維、思想和想法,特別在紛爭的環境中,人為欲所困,為情所擾,很難心靜,苦惱繁多。周末來這裡上香拜佛,遊覽休閒,靜坐養心,潛心誦經,調節心態,超凡脫俗,佛在心中,心能清淨,心就安靜,心胸開闊,煩惱就少,人緣也好,一切融入自然,一切順心如意,盡情享受心靜的快樂,周末進入圓明寺的感覺真好。
走進寺廟走進寺廟
圓明寺圓明寺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民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同時,寺廟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築、繪畫、書法、雕刻、音樂、舞蹈、文物、廟會、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廟會如火如荼,不僅豐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圍,同時促進了地方旅遊業的發展。

自然景觀

圓明寺依山就勢,層層迭起,各殿都採用大木材作柱樑,給人以雄偉壯麗、莊嚴肅穆之惑,但進入寺中又被金碧 輝煌的佛像匾聯所吸引而透出的古趣幽然,寺中的佛教香火自元代就沒有斷絕過,就是在文革中,和尚們仍然終守寺院。在歷史上圓明寺曾出過在全省知名的高僧圓泰、普法和尚。如今圓明寺是滇中的名剎。位於通海縣河西鎮(城)西門400米許的普應山下。據明·景泰《重修普應山圓明寺碑》載“普應山去河西縣治百步許,有元長老妙光、鄉人趙亮等至正年間開創也。”明末清初遭戰亂毀壞,現存為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寺緊靠普應山,為中軸線一進四院五重式建築,由大悲閣大雄寶殿、天王殿、東西廂房(客堂)滌塵樓、山門,外場院和大門,左邊又設瑞蓮閣和池塘、望海樓、地藏殿、臥佛殿組成,總面積為1.8萬平方米。1998年被雲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人文景觀

圓明寺是原河西(今通海)的著名風景名勝地。寺在距河西鎮一里的普應山麓,初建於元至正間,現存《重修普應山圓明寺記》碑一方。載有:“普應寺去河西縣治百步許,有元長老妙光,鄉人趙亮等至正年間開創也。洪武己巳講主明田豎建正殿叄間,內安毗盧、彌勒、彌陀像位。宣德甲寅,耆民蘇性善等募眾起蓋圓通閣、四天王殿、禪房僧室以次漸具……令尹南川楊公仕敬治政之暇,召耆老而指示曰:此殿坍塌隘陋,何以行舞蹈之禮,展臣子之敬,妥佛聖之靈,舒遠邇之瞻?適有縣民葛胤、李海等樂施金谷,梓人董敬、王庭等獻技協謀,度地揆材而卜築之基址改辟廣袤,倍蓰於前,規模高大壯麗什百其舊。虹梁彩檻高出虛空,鴛瓦朱甍翬飛霄漢。柱礎鞏湖山之固,窗牖納天日之光。經始景泰甲戍功畢……”述之圓明禪寺雖幾經毀壞,但屢圯屢修,清·光緒十四年,圓泰和尚率眾大修擴建,民國期間闢為公園,成為河西最為名勝之地。圓明寺在河西古代所列的內外八景中名列第一,與秀山涌金寺一樣聲名遠播,常有外州縣香客慕名來此敬香拜佛。如今也是縣內與涌金寺一樣的縣內最大最負盛名之佛寺。
人文景觀人文景觀
承蒙諸佛菩薩慈悲佑護和龍天護法的護持、諸位大興護法居士及各界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以及鹹陽市政府、統戰 部、宗教局對中國共產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認真落實,性空法師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與辛苦,於一九九八年夏季在攝氏38度的高溫下打“餓七”為眾生消災,並獨具匠心,巧妙構思,在圓明寺原址上親自設計、修建了一座把古建築藝術與現代化的建築材料與技巧完美結合的佛教叢林,成為佛教界乃至陝西省屈指可數並聞名遐邇的人文景觀。僅一九九八年,就出現佛光三次,在二零零七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紀念法會上,性空法師被拍出了十幾張周身被佛光照耀的照片。他努力踐行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朴初倡導的“人間佛教”,多次力行賑災、放生、助學、助貧、解救病苦等善舉,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口碑被傳遍了關里關外、泰山東西、黃河兩岸,不少山東、東北、陝西、山西、北京、深圳、上海等人士紛紛投奔性空法師請授三皈依。目前,弟子已遍布全國多個省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明師難遇。願所有與性空法師和圓明寺有緣的眾生都能入佛“性空圓明”之妙境。

寺內佛經

佛教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能深入淺出的認知。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朝有雍正刻龍藏,乾隆續藏。
寺內佛經寺內佛經
宋、元、明諸版本,多半亡佚,只有南宋磧砂版尚存孤本,藏於西安臥龍、圓明兩寺之中。師經東魏天平年中,高王時人所感得之觀音經。續高僧傳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稱為觀世音救生經,又稱為高王觀世音經佛祖統紀五十四稱為十句觀音經,稽古略二稱為救苦觀音經。續高僧傳二十九: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孫敬德,於防所造觀音像,及年滿還,常加禮事,後為劫賊所引,禁在京獄,不勝拷掠,遂妄承罪,並處極刑...夢一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經有佛名,令誦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覺已,緣夢中經,了無謬誤,比至平明,已滿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欲加刑,誦滿千遍,執刀下斫,折為三段,三換其刀,皮肉不損,怪以奏聞,丞相高歡,表請免刑,仍敕傳寫,被之於世,今所謂高王觀音經是也。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圓明禪寺(145鄉道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