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鎮(雲南省通海縣河西鎮)

河西鎮(雲南省通海縣河西鎮)

河西鎮位於通海縣西北部,總面積188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河西村委會距縣城12公里,是歷代縣治所在地,為玉溪市四大古城之一。該鎮東與四街鎮、興蒙鄉接壤,南連九街鎮,西與峨山縣、紅塔區交界,北與江川縣毗鄰。少數民族(回、彝、哈尼、蒙古等)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3%。

2019年1月,河西鎮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西鎮
  • 位置通海縣西北部
  • 總面積:188平方公里
  • 轄區人口:4.8萬人
地 理 位 置,歷 史 沿 革,自 然 狀 況,經 濟 狀 況,文教科技衛生,基 礎 設 施,風 景 名 勝,河 西 人 物,

地 理 位 置

河西鎮位於通海縣西北部,總面積188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河西村委會距縣城12公里,是歷代縣治所在地,為玉溪市四大古城之一。古有“儒學名邦”之譽稱。該鎮東與四街鎮、興蒙鄉接壤,南連九街鎮,西與峨山縣、紅塔區交界,北與江川縣毗鄰。2002年轄區人口為4.8萬人,少數民族(回、彝、哈尼、蒙古等)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3%。
雲南通海縣河西鎮

歷 史 沿 革

河西,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設河西州,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降為縣,河西作為縣一級行政區自此始(轄今河西鎮、興蒙鄉、四街鎮、納古鎮、九街鎮九街村大部及峨山縣小街鎮等地)。建國後,縣屬滇中(玉溪)地區,1956年12月22日,與通海縣合併稱西城公社(含今河西鎮、興蒙鄉)。1982年7月26日更名為河西公社,1984年1月改稱河西區,1987年10月撤區建河西鎮至今,同年原鎮轄興蒙鄉劃出為縣轄鄉。2002年,轄區內共有83個自然村,15個村民委員會, 108個村民小組,其中3個回族村委會,3個山區村委會(其中2個彝族村委會)。

自 然 狀 況

河西鎮全年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山區、半山區面積約占總面積的70%。地勢西高東低,形成了以紅旗河為主的排灌系統。公路縱橫交錯,土地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主要有石英砂、花崗岩。鏡內有全縣最高峰螺峰山(海拔2441米),最大水庫甸基壩水庫,最長河流紅旗河。森林覆蓋率54.7%。全年無霜期約265天。主產水稻、小麥、蠶豆;盛產烤菸、蘿蔔、蔬菜。

經 濟 狀 況

該鎮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發達,尤其是手工副業,逐步形成一個以瑪鋼、軸承、水泥、農機配件等為骨幹,鐵雜農具、白鐵皮製品、石材石雕、釀酒、農特產品等“一村一品”產業結構合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生產體系。2002年底,境內鎮辦、村辦、私營及引進各類行業1143家,完成現價總產值61209萬元,從業人員6528人。農業以糧食、烤菸、蔬菜、畜牧為重點,形成 糧食高產穩產,烤菸優質、優作,蔬菜產業區域化、規模化,養殖專業村,花、果、林、油料、漁業協調發展的多元化格局。在第一、二產業的帶動下,以小城鎮建設為契機,商飲、服務、交通運輸業也迅速發展起來。 2002年全鎮實現經濟總收入58067萬元,人均總收入123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現價農村社會總產值75572萬元,其中農業產值占19%,農村工業產值占60.8%,建築業占0.4%,交通運輸業占13.8%,商飲業占4.7%;實現財政總收入79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39.83萬元。
該鎮大力進行了農業科技措施的推廣和落實, 糧食、油料生產樣板,穩產高產,進行集團聯產承包。特別是近年來著重實施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合理安排種植面積,努力提高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和複種指數,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加快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逐步形成了糧食、烤菸、蔬菜、畜牧四大支柱產業,花、果、林、油料、漁業協調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格局。出現了一批專業村、專業戶,逐步走上了“一村一品”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糧食生產堅持“良種良法為主,其他措施為輔”的嚴則,在穩定糧食單產的基礎上,播種總面積、總產量逐年下調,引進示範推廣先進成果項目和優良品種;烤菸生產以“穩定種植面積,優質優作,增加經濟效益”為指導,發展了名特新優蔬菜產業。2002年,優質糧作品種達98%,優質煙種植面積12670畝,優質主料煙中上等比例77.9%,產值1875萬元,占農業總產的18.5%,蔬菜種植面積10724畝,以蘿蔔為主的蔬菜生產得到全面提升,出現了以上片蘿蔔為主,下片豆類和葉菜為主的區域產業化。上片的清水河、漢邑、東渠(今大回)、曲陀關等村成為了蘿蔔絲(條)生產加工重要基地。而且產銷一條龍,形成以漢邑為中心的蘿蔔絲專業集散市場,產品進入國 際市場,年創產值3340多萬元,輻射帶動了周邊縣市的蘿蔔種植(曲陀關村還發展了高產玉米,產量從1988年的單產280公斤上升到2002年的787公斤,為雲南省前列,面積達2500畝)。以寸村為龍頭的蔬菜新品種實驗示範推廣基地建設和琉璃河片區農業綜合農藝措施項目成效顯著。2002年,全鎮孢子甘藍、食莢小豌豆、日本南瓜、花椰菜等名特優新品種種植達到了總面積的92%,糧經種植比例為4.6:5.4,農民人均蔬菜收入1216元。
畜牧方面,甸高村的釀酒育肥豬專業村,解家營,石山嘴、代文、甸心等村的仔豬養殖,清水河、大灣、曲陀關的牛羊以及改水溝的土雞和牛羊養殖漸成規模。2002年,全年畜牧不變價總產值2222萬元,比1990年的864.57萬元增162%,占農業總產的49.7%,成了該鎮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另外,該鎮的花卉、林果、水產業也在進一步發展中,農副產品豐富多彩,各具特色。
第二產業蓬勃興起,逐步發展起來,形成一批專業村。出現了如解家營、石山嘴的石材石雕,羅吉的炊具、五金,小回村的白鐵皮製品,石山咀的匠作工具,甸高村的釀酒等效應明顯的專業村。全鎮共有鄉鎮企業1143個,從業人員6528人,其中個私企業1142個,實現營業收入63913萬元,占鄉鎮企業收入的98.9%,完成現價總產值60474萬元,占98.8%,實現利稅總額3330萬元,個私企業的快速發展,使非公經濟成為該鎮經濟新的亮點。
第三產業重點抓了以市場建設為龍頭,改善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及創造優良環境,並以小城鎮建設為契機,對鎮容村貌進行了改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重點,強化市場管理及服務,大力發展了個體私營經濟,形成了以鎮集貿市場為中心,南門到北門商業一條街,各種商業購銷點遍及各村,以距鎮政府15公里的漢邑為中心的老通玉公路一帶還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羅卜絲(條)分揀、加工、行銷的專業市場。2002年,全鎮共有商飲服務等各類服務網點1724個,從業人員2536人,年創產值798.4萬元,第三產業總收入占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8.9 % 。

文教科技衛生

該鎮堅持把“科教興鎮”放在優先發展戰略位置,多方投入,先後建起能容納全鎮中學生的高標準公立中學2所,建黨校1處,對通海八中(原鎮一中)逐步進行整體搬遷 。境內共有各類學校19所,其中:縣屬高中1所,國中2所,國小15所,機關幼稚園1所,共有在校學生9009人,學生入學率和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普九”標準。
畜牧養殖配套技術、抗旱節能技術、烤菸提質增效等先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在經濟社會生活中得到充分體現。2002年全鎮共有鎮級農業科技部門8個,科技人員33人,農業科技普及率達95%以上。
文化方面,全面開展文學、音樂、攝影、戲曲、書法等創作活動,民眾文化活躍繁榮。1961年6月建成影劇院1座,1972年建文化館,19891992年修復了文廟,並於1999年在此成立了玉溪市圖書分館,擁有圖書1萬5千多冊,1998年起先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安全文明村寨”、“無毒社區”等的創建活動,2002年全鎮共有詩書畫協會1個,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3個,電影院1個,新華書店1個。民族文化、民眾文化,娛樂體育活動日益豐富,廣播電視覆蓋率100%。
衛生方面,相繼成立了衛生院、衛生工作者協會、聯合診所,全鎮以河西中心衛生院為主,對全鎮40多個衛生所進行改革,恢復了集體辦醫,建立起以農村社區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醫療網站15個,中心衛生院還先後被認定為“一等甲級醫院”和“愛嬰醫院”,全鎮實現了農村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

基 礎 設 施

河西鎮把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及小城鎮建設作為重點,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拓寬集市街道,安裝上自來水,新建、擴建、整修、綠化公共場所,集市場地,鎮容面貌煥然一新。建成並投入使用配套設施齊全的總投資960萬元,占地2.5萬平方米的農貿市場,改造了環城路,完成了西代路、文明路和寸村路的基本建設,配套完善了公共衛生設施,對集鎮面山、琉璃河水庫、圓明水庫徑流區和部分村委會進行了退耕還林,順利改造了農村電網,郵電、通訊建設發展迅速。到2002年底,實現了全鎮自然村村村通路,水利化程度達84.4%,通電率100%,固定電話用戶達4583戶,電話普及率和每百人9.4部,下回村成為全縣首家市級行動電話村,一個覆蓋全鎮、日臻完善的數據網路基本形成。

風 景 名 勝

圓明寺:位於縣城西北15公里,離河西鎮駐地僅1公里許的普應山麓。風光旖旎,古樸典雅,景色清幽,始建於元至正年年間(1341-1368)。明洪武、宣德、景泰各年間曾擴建修葺,清鹹豐六年(1856)因戰亂被毀。光緒十四年(1888),先妙禪師圓泰募資重建。圓明寺殿姿崔嵬,依山就勢,逐級疊層,四進一大院,結構巧妙,配有樓、閣、水榭,規模宏大。院內有歷代遊客詩人、著名書法家讚頌的匾額楹聯,文化底蘊濃厚。從重建寺至今600餘年,該寺一直是佛教聖地,清代就已成為滇中南的遊覽勝地,建國後是原河西縣首屈一指的名勝,稱“圓明寺公園”,仍是滇南遊覽勝地之一。1964年定為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遊人不絕,1988年11月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西遺址:曲陀關都元帥府遺址:曲陀關都元帥府遺址位於河西鎮北12公里的一個平頂山上,山勢宏敞,周圍樹木蔥鬱,歷史上曾是滇中南軍事戰略要地.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曲陀關建立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兼管軍民萬戶府,管轄滇南地區.元代末年升格為“ 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元皇慶、延裕年間,曲陀關“人物繁盛,市肆輻輳”.泰定乙丑年(1325)“建學立師”.至正壬午年(1342)述律元帥建臥龍祠、武按王廟,並在帥府周圍植松種桃千餘株.明初,由於戰爭,曲陀關的元帥府被毀.至今曲陀關地名依舊。
木城遺址:木城遺址位於河西西北面4公里的木城山上.據清乾隆[[河西縣誌]]載:“元設兵站於此.”相傳此城是用木材在城恆石基上圍造,故稱“木城”.據1986年省、地、縣聯合考古組調查:山頂尚村高1.6米,寬22.1米,進深20米的將台遺址和向東延伸長300餘米的城恆遺址,一條通往迤南的路基尚存。
休臘縣城遺址:休臘縣城遺址位於河西鎮螺吉上村。元憲宗七年(1257)屬阿棘萬戶,名休臘縣,設治所於螺峰山下的螺吉上村。明成化七年(1471)治所遷至普應山下的鄉坤村(今河西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小龍潭遺址:小龍潭遺址位於河西鎮石山嘴鳳凰山東面山腳。1983年,省地質局在這裡採集到犀、豹、麂、鹿、金絲猴等哺乳動物骨骼化石。
河西文廟:位於河西鎮內東南部,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治所遷此後重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大修。占地9000多平方米,大成殿,五間通寬19.2米,進深11.3米,高11米,單檐硬山頂抬梁式木構架,檐下坊雕刻花鳥圖案,古獅古柱,文明坊為牌樓式樣,高8米,寬13.5米,四棵飛天圓柱直承屋頂,中間兩礎石上前後有石雕獅子、麒麟各一對,青石雕刻護欄板夾柱,屋架用小型斗拱疊架支撐,宏偉壯觀,2001年4月30日,列為玉溪市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寺:坐落在河西城正中,又名“大興福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寺為二進院,正殿五開間,重檐歇山頂抬架式木構架,前後檐計拱用材較大,雕刻粗糙,檐枋、柱頂元裝飾,斗拱部分架遺元代構件,保存著元、明代建築風格,是通海縣遺存最早的建築物。2001年4月30日列為市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濟橋:俗稱馬鞍橋、蜈蚣橋。位於河西鎮北門外,橫跨琉璃河,始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492),清康熙45年(1707)河西貢生蘇繼詢重修。橋型美觀,宛如彎月。永濟橋為紅砂石單孔拱橋,全長34米,寬5.3米,高7米,跨度10米,呈虹狀。橋拱圍石用縱橫砌置法,無鉸拱石,橋面用規格不一的砂石板鋪築,兩側以長條砂石砌成護欄。古為商旅通往迤南(思茅、景洪等地)之津橋,至今已歷400餘年,仍結構牢固,保存完整,是通海縣古代橋樑建築藝術中的珍品。2001年4月30日,列為玉溪市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樹:位於河西文廟西南牆角,屬名貴榛柏樹種。據民國《續河西縣誌》載:“此柏樹種於唐初,距今一千多年,元代建立文廟前就稱古柏”。今古柏深色古香、軋枝婆娑、喬嬌如龍,高15米,根圍4.5米仍聳然屹立。有明天順年間河西舉人王僅所寫的《古柏詩一首》,相傳:古代杞麓湖水位高時,港口離樹不遠,漁人常繫舟於此柏樹上。現樹上還留有繫舟的銅釘,古時有“古柏參天”之稱,是原河西縣內八景之一。2001年4月30日列為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 西 人 物

葛中選(1577~1636),字見堯,號譫淵,精律呂,河西縣城東門人,幼聰慧,傳說能識鳥語。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中庚子科舉人,歷任湖北嘉魚縣令、廣西思恩知府、廣西按察使副使、南京大理寺右評事、陝西苑馬寺正卿等職。葛中選博覽群書,善詩、書、畫,尤其精於律呂,晚年回鄉潛心研究,有古代樂理專著《泰律》12卷形式世。學生金聲大學士曾題“絕學名儒”匾贊他。
王善量(生卒年不祥),字懷范,號風樓,河西縣城人。自幼讀書甚多,知識廣博,清同治庚午科舉人。中舉後,主講螺蜂書院十餘年,河西舉人王東英等多名舉人,皆出自他的門下,王善量的詩文造詣頗高,所撰文、詩、聯,選入《續河西縣誌》,所撰螺峰書院長聯與昆明大觀樓長聯同出一風格,上聯寫河西八景名勝,下聯寫河西歷史人物,長聯共280字,情真意切,為後人所頌。
蘇心谷(1885~1961),名世德,號雲溪,河西人。童年時勤苦好學,喜愛書畫,工余之暇,研習書畫、篆刻,並有一定的造詣。他對家鄉文化建設積極熱心,曾為圓明寺撰寫多塊匾額,楹聯“坐下無塵想,吸袋煙,喝杯茶,何等風味;到此盡佛緣,說家常,話鄉土,各具慈悲”,讀來耐人尋味。新中國成立後,為昆明市政協委員、雲南省美術協會會員。1959年,《送公糧》等幾幅作品參加西南第二次畫展。生前精心創作的一套“春夏秋冬”畫屏,由女兒蘇為邦珍存,1984年送西城文化站保存。
高應美(1861~1932),河西縣城南街人,木雕工匠。幼時隨其父學雕刻,年稍長,拜木匠名師呂義山為師,曾隨呂師修建通海縣城聚奎閣閣。光緒末年至民國初期的17年間,高應美先後雕刻成木格門四台。小新村三聖宮木雕格門為高應美一生的代表作,乃木雕藝術中的精品。
李瑞蘭(1869~1927),原名李會賢,河西北門李家巷人。工青衣花旦,自幼喜好滇劇,嗓音明亮甜美,聲情並茂,唱作俱佳,很富感染力。1916年加入昆明“群舞台”演出,曾轟動一時,被稱為“高音小旦”。當時曾流傳“李瑞蘭一腔定天下”之說,並有“水仙花(藝名)的樣子,李瑞蘭的嗓子”之稱。有“小旦狀元”之譽稱。1927年病逝。
李景三(1881~1946),名芳春,原河西城南街人。光緒間癢生,喜愛滇劇,能扮演生旦淨末醜多種角色。民國初在昆與羅香圃、李瑞蘭等名搭班演出。晚年州滇劇曲牌、鑼鼓、唱腔、表演及洞經音樂等作過研究,對其中的某些部分有所創新。其書畫頗有造詣,今圓明寺內北山房壁上還留有四幅花卉圖。
羅樹昌(1893~1945),字文象,河西縣城人。幼時就私塾讀書兼習武。因不滿清廷封建統治,帶頭剪辮,受師長責備,憤然輟學。後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學堂。在學期間,適值武昌起義,雲南講武堂師生舉旗出師,羅因戰功為唐繼堯所器重,畢業後即授上尉連長軍銜。1915年參加蔡鍔領導的護國軍出師討袁,屢建功勳,晉升為團長,先後被委任為大理鎮守副使、維西鎮守使兼滇西保全司令等職。任內,於地方頗有建樹,滇西人民在太保山麓立有“中央陸軍步兵少將羅樹昌功德紀念碑”以昭後世。羅戎馬多年,對唐繼堯存有戒心,1924年出師倒唐,失利後,考入中央軍官指揮學校特別班,畢業後,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將高參,由於對蔣介石不滿,1937年棄職回滇被龍雲任命為中將高參。1944年出任進入雲南的中央遠征軍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兼任車裡縣縣長,積勞成疾,1945年6月病故於任所。當地人民感其恩德,資助引柩回籍,葬於河西普應山麓。
楊玉川(1893~1950 ),名寶昌,字玉川,原河西縣東渠村(今河西鎮大回村)人。1913年留學日本,在日期間加入了同盟會,學成回國,先後任雲南官印局長、大理縣長兼十二縣承審、騰越(今騰衝)、昆明等縣縣長。在任期間反帝愛國被譽為模範縣長,尤其是在騰越時,為除地方民害,不畏生死,帶領武裝包圍英領事館,迫使其交出藏匿罪犯並依律嚴處,一時震驚中外傳為美談。1946年李公朴先生遇刺後,記者以“憤怒的話語”為題進行多人專訪,楊發表談話表示不滿。解放前,任省府參議處參議,擁護盧漢雲南起義,並進言相機起義。1950年被錯處,1992年玉溪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重新審理,予以楊平反昭雪。楊玉川工書法,喜詩、聯。書法擅長魏碑體,現河西鎮園明寺、解家營柳湖亭等處留有其遺聯。
馬克昌(1906~1931),字敬德,河西漢邑村人,1924年到昆明讀書時加入了共青團,此後便投入了中共雲南地下組織領導的革命活動。1929年冬被迫離開昆明輾轉至上海,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上海江灣區區委書記。1930年12月9日被當局逮捕,受盡折磨不屈節,於次年英勇就義。臨刑時,為革命視死如歸,高唱國際歌高呼共產黨萬歲,連飲數彈,嘴巴打爛,手還在揮舞,犧牲時年僅25歲。葬於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園。
戴學孔(1906~1987),字魯生,通海縣河西南街人。民國25年(1936)任河西國小及縣立初級中學兩校美術、勞作教員,併兼任國小高級部主任。民國26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組織宣傳全國統一抗日口號,繪製《占我領土,殺我同胞》等宣傳畫進行宣傳,鼓舞人民抗人意志。1949年任易門縣工商聯合會主任委員,1952年調任易門縣文化館館長。1966年退休回鄉,應聘到河西文化館工作,工作出色,受省地縣表彰。1984年,被推舉為縣政協委員,當選為河西鎮人民代表。
柏松雲(1916~1980),字燦霞,男,漢族,河西鎮,滇劇生角演員。幼年即登台演出,曾先後投師栗成之,江雲初學藝,主工鬚生、老生、並擅長音樂武場,是彈洞經的能手,即是雅集仙后期骨幹。善演滇劇《哭收園》、《八義圖》、《小進宮》、《空城計》、《武家坡》、《碧玉劗》等,尤其是50年代主演新編滇劇《啊吒哩》的趙雲峰頗受歡迎,不幸於1958年受衝擊,1980年去世。
解 瑄 (1903~1981),字毓靈,河西鎮解家營人。幼時隨兄到昆明讀書,1921年省立一中畢業後,到蒙自中、國小任教。後到南京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在江西廬山辦墾殖教育,抗戰後回滇,應聘江川私立江華鑄民中學校長。1944年應家鄉之邀,回河西任縣教育科長,兼河西中學校長,與師生同甘共苦,艱難辦學。解放前夕,代表各界人士到小街 (今峨山縣小街鎮)解放區迎接解放軍來解放河西,圓滿完成任務。解放後,任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縣人民政府副主席、建設科長等職。1952年,解到省革命大學學習結業後,分配到昭通、魯甸從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雖年事已高,仍保持勤勤懇懇的工作作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