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現貨黃金

國內現貨黃金

現貨黃金成色AU9999,規格100克/條,指定國內知名廠商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經交易所認定方可用於交割;可以進行黃金現貨交易及黃金現貨延期交收交易,可以進行黃金實物交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內現貨黃金
  • 規格:100克/條
  • 黃金成色:AU9999
  • 用於:交易
黃金歷史,發展,

黃金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4000年前)人類就已識別了黃金。千百年來,擁有著如此悠久歷史的黃金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又被人們賦予怎樣的功能?黃金課堂帶你一起去尋找不同歷史時期黃金的功能演變。
在19世紀之前,黃金基本為帝王獨占的財富和權勢的象徵,或為神靈擁有,成為供奉器具和修飾保護神靈形象的材料。而黃金價值高,產量稀少,運送成本高,鑄造困難的特性,使得黃金的價格十分穩定,這決定了其具備充當貨幣功能的屬性。1816年,英國頒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開始實行“金本位制”,黃金開始轉化為世界貨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自由輸出人。直至世界大戰爆發,物價飛漲打破了金本位制的施行環境,“金本位制”崩潰。
1944年5月,美國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的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會議,簽定了“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了的人類第二個國際貨幣體系。在這一體系中美元與黃金掛鈎,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然而好景不長,20世紀60年代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美元開始貶值,各國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搶購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倫敦金價暴漲, 布雷頓森林體系逐漸瓦解。
1973年,黃金迎來了它非貨幣功能的時代,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正式取消黃金雙價制,這意味著國際貨幣體系黃金非貨幣化的法律過程已經完成。
當然,黃金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並沒有完全退出金融領域,當今的黃金分為商品性黃金和金融性黃金,國家放開黃金管制不僅使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同時也促使金融黃金市場迅速地發展起來,黃金作為一種公認的金融資產開始活躍在投資領域
自從2002年10月30號國內第一家合法黃金交易機構成立以後(上海黃金交易所),在國內黃金投資就開始吸引很多投資者朋友的眼球。如期金,紙黃金,實物金條金塊,黃金首飾等等。國家允許個人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來從事黃金產品的投資。但是國家並沒有禁止個人投資現貨黃金,所以個人是可以通過境外的一些合法投資機構去從事現貨黃金的投資。

發展

黃金30年的牛熊歷程(資料)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視窗,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衝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原油飆漲達一桶30美元,金價漲到244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10月,美國通脹率衝破12%。
1980年元月的頭兩個交易日,金價達到634美元,美國財長米勒宣布財政部不再出售黃金,之後不到30分鐘金價大漲30美元達715美元,元月21日創850美元新高。美國總統卡特不得不出來打壓金市,表示一定會不惜任何代價來維護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當天收盤時金價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價重挫145美元。
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 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1981年,金價每盎司的盤勢峰頂是599美元。到了1985年,盤勢降到 300美元左右。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後,黃金價格觸及486美元的峰頂後便一路下滑。
1988 年至1999年的有關黃金市場的評論:
1988年2月8日:上周五每盎司金價以439美元收市,令黃金好友捏一把冷汗,因為金價支持點正好在此水平,技術分析告訴我們,此水平一旦跌破,金價就如入無支持之境,要跌至什麼價位才能企穩,技術派已不敢肯定,艾略特理論的指示是180美元。
1988年8月20日:既然投資者憂慮經濟衰退遲早來臨,那么黃金是不應忽略的投資工具。在30年代股市大崩潰時,最有代表性的金礦股 Homestake的股價從1929年的7美元上升至1932年的46美元(期間道指跌幅達90%)。
1989年2月1日:金價從1980年1月20日的歷史高位850美元計,到 1988年年底,美元金價已跌去52%。在這十年內,美國的通脹率升幅共達 90%,以低通脹率見稱的日本也在20%的水平,而黃金的這段走勢說明它沒有抗拒通脹的能力,黃金應從“保值商品”上除名(有意思的是,若以日元計,這十年的金價跌幅最厲害,達75%。)。
在80年代,黃金無息成本的弱勢凸現。因為在70年代,債券及銀行利息都低於通脹率,也就是“負利率”,這時黃金無息可以忽略不計,到了80年代,債券和其他固定利息的投資工具所提供的收益高於通脹率,令黃金的魅力驟然失色。
1989年2月13日:名畫和古董與金銀一樣是無息產品,為什麼前者在80年代的價格大漲?原因是物以稀為貴。名畫和古董往往是獨一無二的,而金銀能不斷生產。
1989年11月15日:金價從9月中旬的350美元回升至11月14日的391.5美元收市,兩個月升幅達11%,令“金甲蟲”興奮不已,但往上已難有作為。
1989年12月9日:金價在11月27日見427美元之後,市上傳出蘇聯大量拋售黃金的訊息,令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事實上,在過去十多年中,作為世界第二大黃金出產國的“蘇聯賣金”傳聞,對下降的金價發揮了巨大作用。
金價確實與通脹率無關。1981年,美國通脹率上升8.9%,當年金價卻大跌32%;1986年通脹率跌至1.1%,但當年金價上升19%。
1990年5月24日:市場出現18.7噸(每噸為二萬七千盎司)黃金的沽盤,是美國清盤官將最近申請破產的儲貸銀行及財務公司所持黃金集中推出套現,金價大跌,推低至360美元。
1990年7月12日:1989年新產黃金加上舊金翻碎金整合(鑄成金條)等來源,黃金總供應量為二千七百二十三噸。在需求方面,首飾用去一百三十八噸、電子業用了一百三十八噸,金幣消耗量一百二十三噸,其他(主要為實金持有者)購進了六百五十一噸。
首飾金的需求占了黃金總供應量的67%,而且1989年的首飾用黃金較 1988年的約一千五百噸增長了23%。儘管如此,金價仍是不振。1988年,各國央行買賣黃金出現淨購額285噸,1989年則為淨賣額二百五十五噸。
由於冷戰式微,黃金作為政治保險效用也消失了,無利息還得付倉租的黃金恐非精明的投資人所選。
1990年9月5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價從370美元反彈至417美元,又往下打回383美元。由於美國財赤日趨嚴重,美元匯價搖搖欲墜和全球信貸危機呼之欲出,金價長期看有向500美元的“頸線”靠攏的趨勢,一旦升至 500美元,最低升幅可令金價見700 美元,中間數為850美元,最高可見1000美元。
1991年1月12日:現在是“現金為王”,這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現金是垃圾”,簡直天壤之別,黃金已成為“一沉百踩”的商品。但金價仍有可能凌厲反彈。
1991年6月13日:金銀一齊上升,卻有不同的理由。盎司白銀價在3 月曾跌至4美元以下,不及其最高價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大家以為白銀供過於求。但5月中旬,美國一家機構認為白銀恰恰是求過於供,1991年白銀產量為四億八千一百萬盎司,需求則達五億九千萬盎司。於是白銀大幅上揚,最高見4.64美元。走勢派指出,白銀好淡的分水嶺在4.22美元,已進入上升軌道。
至於黃金,則是窮極思變。大部份機構投資者組合已沒有黃金,美國大規模互惠基金Kemper上月解散屬下的黃金基金。買賣黃金礦股票的華盛頓Spokane證券交易所宣布暫時停業,等等。人們終於開始反向操作,令金價反彈。
還有一個“恐懼指數”也有意思。美國的一位投資顧問根據美聯儲存金時價與美元(M3)供應量的關係,製成一項恐懼指數。五月底盎司金價360.75 美元,美聯儲存金二億六千一百九十萬盎司,M3發行量為四十億七千六百萬,等於每百美元含金值226美元,這便是恐懼指數2.26,它已接近尼克森在1971年宣布取消金本位創下的恐懼指數2點的紀錄。美元含金量2.26%,意味著其餘97.7%美元都是無中生有靠美國政府信用支持,而美國政府負債累累,這97.74美元全是借貸而來。於是,人們拋美元買黃金。恐懼指數的最高點是10點,正在1980年黃金歷史天價時。
1994年10月8日:英國著名的裁縫街的西裝,數百年來的價格都是五、六盎司黃金的水準,是黃金購買力歷久不變的明證。盎司金價若突破396美元,下一個目標是406美元,此關一破,黃金牛市便告誕生,可看1200美元。
1996年2月5日:上周五盎司金價一度升達418.5美元,打破了1993年高價409美元,技術專家認為,此關一破,金價有機會破445美元。
各國央行不但賣金,而且租金。賣金方面,最高的是1992年賣了六百噸,1995估計為三千噸。金商看淡未來金價,因此設法向儲存大量黃金的中央銀行租金,租期三年至五年不等,然後在市場沽出。對金礦主而言,這不過是把三五年後的產金以當前價格賣出,等於把未來利潤先行兌現,而央行則“盤活”了資產。據英倫銀行12月上旬公布的數據,僅倫敦金商就向央行租借一千五百噸。
若不算央行和售金,其它早已供不應求。1995年和1994年其金產量差不多,同為二千七百八十七噸,而消耗量在四萬噸水平,黃金赤字在一千一百噸至一千二百噸之間。
1997年7月8日:西方各中央銀行有秩序地消減黃金儲備。資料顯示,荷蘭央行直接沽金,比利時鑄造金幣變相售金,瑞士央行計畫分期出售約值五十億美元黃金,建立“大屠殺黃金”,以示該國二次大戰期間大做納粹生意的悔意。上周四,澳洲公布今年上半年陸續賣出約值十七億美元的黃金,雖然售金量不大,卻占該國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二,說明不再把黃金視為主要貨幣和儲備。澳洲居南非、美國之後,是世界第三大產金國。
結果,盎司黃金美元價在370至400美元之間徘徊約兩年之久,上周四突然在紐約市場急挫,周五倫敦跌至324.75美元,為198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1998年3月24日:每盎司金價在1月9日跌至278.7美元的最低價,昨在294美元水平徘徊。黃金盛極而衰,現在其市價已低於平均生產成本每盎司315美元,世界有一半金礦虧本,相繼停工勢所難免,這令過去二年出現新出土黃金供不應求,所提煉的黃金供應比需求少約一千噸,只是由於央行拋金及民間藏金在金價前景看淡之下紛紛沽出,以致金價下挫之勢未能扭轉。
加拿大巴烈克金礦計畫大規模鑄造“創世紀金幣”,計畫用一千噸至二千五百噸黃金造此幣。如果計畫落實,將是耗金量最大的金幣鑄造,因為以往南非克魯格蘭金幣一共耗金一千四百噸,1986年日本裕仁金幣用金量一百八十二噸,1991年明仁金幣用金六十噸。對黃金市場而言,這是一大利好。去年各國央行售金量是八百二十五噸,“創世紀金幣”將可完全消化。
1999年7月6日:英倫銀行周二以每盎司261.2美元售出二十五噸黃金,籌集得二億九百八十萬美元,這是英倫銀行近二十年的首次拍賣,也是該行五次拍賣的第一次。自英國公布計畫在未來三至五年出售其七百十五噸黃金儲備的四百十五噸以來,金價已跌逾一成。訊息宣布後金價隨即跌破 260美元水平,達256.4美元,創下20年新低。
黃金不會人間蒸發、磨損的“永恆價值”,為市場留下禍根。因為數千年來存世的黃金估計達十二萬五千噸,其中約三分之一在各國央行的金庫里,其餘為私人藏金和首飾物。
一邊是央行大肆拋售(瑞士央行也計畫估售一千三百噸左右黃金),另一方面金礦主開採數量有增無減。原因有二:第一是黃金單位生產成本下降, 1998年跌20%,每盎司平均美元生產成本只有206美元;第二是礦務公司已發展出“產銅為主產金為副”的生產模式,估計副產的黃金1995年占黃金總產量的9%,2005年將增至17%。黃金隨黃銅而來,意味礦場愈來愈不會把黃金產量與價格掛構。
有人已預估下世紀初金價見150美元,目前金價真的不知伊於胡底了。作為貸幣商品甚至純粹商品,黃金已失去“長期持有”的價值,這是投資者不得不承認和留意的。
市場的供求與市場價格相互作用。
從實際需求看,黃金是供不應求的,每年大約有一千噸的缺口。但各國央行的儲備買賣卻是追漲殺跌,讓黃金市場變得求不應供。“黃金跌得愈低,官金出售的可能性愈大”的規律。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揚,從1982年的375美元漲到1987年股市崩盤後的500美元左右,就少有中央銀行出售黃金。之後,黃金再次轉勢,到1992年時降到350美元左右,這段期間各央行總共兌清了五百噸黃金。從1992年到1999年,黃金跌到300美元以下,各國央行總共出售了三千噸左右黃金,一年約四百噸。各國央行最後發現敵人就是它們自己。只要中央銀行持有的官金過剩,每次官金出售就會成為頭條新聞,金價就會下跌,出售所得相應減少。
下跌的金價可能刺激了它的實際需求。1990年,用於首飾和電子工業的黃金比1980年高出50%以上,比1994年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單單用於首飾生產的黃金就比1850年高出一百倍,由於人口在此期間只成長了五倍,因此,平均每人的金飾消費增加了二十倍。
1999年8月26日,每盎司金價跌至251.9美元,創下二十年來低位,在底部橫盤兩年後,於2001年再次發力上攻,到2003年年底為414美元,漲幅達60%
國內現貨黃金特點:
國家承認的合法的黃金交易
1:12.5倍槓桿,用人民幣交易,交易保證金8%,一標準手是1000克,採用與倫敦盤聯動報價,手續費為交易額的萬分之7,固定的點差是2.2元人民幣。當天沒有平倉的話,倉儲費:多單每天收取29元人民幣(暫定)。空單每天返給客戶13元人民幣(暫定)。可以隨時進行黃金實物交割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是由國務院批准的做市商交易模式的黃金等貴金屬交易市場並由銀行來資金託管。
1. 全國唯一採用24小時交易的金融衍生品
2. 全國唯一採用國際同步報價的金融衍生品。
3. 全國保證金槓桿最高(只需要8%保證金)的金融衍生品
4. 全國唯一做市商交易機制
5. 客戶資金由交通銀行進行第三方託管
6. T+0 雙向交易,可即時買賣,可以做多做空
7. 交易費用低 成交金額的萬分之7
8. 國務院批准的合法保證金產品
簡介:
交易所以倫敦現貨黃金市場價格為基礎,綜合國內市場黃金價格及中國銀行人民幣兌美元的基準匯率,連續報出現貨黃金的人民幣每克買價賣價。也就是1克黃金兌人民幣的價格。
三個因素:1.倫敦現貨黃金價格
2.中國人民銀行美元兌人民幣的報價
3.國內市場黃金價格
三、報價單位:人民幣/克,報價保留兩位小數。
四、每周一至周五開市24小時交易,國家法定節假日及國際市場休市除外;周一早8點至周六早4點;結算休市時間交易日內,凌晨4點至5點具體開市休市時間以交易所通知為準。結算休市時間:
夏季:凌晨1:30至2:00;
冬季:凌晨2:30至3:00
1.投資者可以通過電話或網路與綜合會員進行現貨全額交易和現貨延期交收交易,可以做多和做空t+0雙向交易
2.現貨全額交易必須在賬戶記憶體入欲購買金條等值的人民幣,買入的金條可以選擇提貨或者再次賣出,已經提貨的金條可以到綜合會員櫃檯賣出。
3.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指的是按即時的價格買賣金條,延遲至第二個工作日後的任何工作日進行實物交收的交易行為,交易時支付8%的保證金,如果需要實物交收時,結清剩餘貨款;交易時最少交易量為1000克或1000克的整數倍。
4.現貨全額交易與現貨延期交易都可以向綜合會員提出交割情報,提取或交收實物金條,
同時需要交納提貨費每克14元人民幣和交貨費每克6元人民幣。實物交割的費用比現貨延期交收交易的費用要高很多。
交易制度是做市商制度,是不同於競價交易方式的一種證券交易制度,一般為櫃檯交易市場所採用。做市商是指在證券市場上,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證券經營法人作為特許交易商,不斷向公眾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雙向報價並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做市商通過這種不斷買賣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滿足公眾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做市商通過買賣報價的適當差額來補償所提供服務的成本費用,並實現一定的利潤
現貨延期交收交易(電子盤交易)採用預付交易保證金的形式進行。投資者預付保證金不低於成交金額的8%。只需要付8%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交易,是12.5倍的槓桿交易,是目前中國槓桿最高的交易產品。
投資者在參與金條交易過程中,需要支付如下費用:手續費、倉租、提貨費、交貨費等。
手續費收取標準不超過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七,其中交易所收取萬分之三,其餘部分由綜合會員收取。
倉租收支標準由交易所價格監督管理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提貨費包括加工費、運輸費等,收取標準為每克14元人民幣;交貨費包括檢驗費、重鑄費等,收取標準為每克6元人民幣。提貨費、交貨費由綜合會員收取。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綜合會員以及客戶的資金統一由交通銀行委託管理,客戶天津貴金屬交易所,以及會員單位的資金全部由銀行託管,給與客戶資金很好的安全保障。
現貨延期交易實行t+1的集中資金清算原則
和股票一樣當日平倉後當日不能提取現金等第二日銀行和交易所清算後方可取錢。
交易所對投資者實行單筆最大交易限額為10手(每手1000克),最大持倉量為100手;當投資者持有最大倉量的時候不得開倉交易。
當投資者賬戶風險率達到50%的時候系統會將投資者買入或賣出的黃金進行全部強行平倉
風險率=投資者權益/持倉頭寸所占用的保證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