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在大陸

台灣人在大陸

寶島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後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後,由於國民黨敗退台灣,導致海峽兩岸相互敵對,台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的狀態。50多年來,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台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台灣與福建隔海相望,台灣海峽寄託著詩人余光中濃濃的《鄉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人在大陸
  • 記載文獻:《三國志
  • 地址:寶島台灣
  • 性質: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簡介,行政區劃,名稱由來,歷史概要,鄭成功,劉銘傳,旅遊景點,旅遊資源,風味小吃,地方文藝,地理人文,地理位置,人口統計,地貌特徵,氣候類型,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歷史沿革,發展歷程,收復台灣,中法戰爭,節目,簡介,主持人相冊,

簡介

行政區劃

寶島台灣:台灣省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 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台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5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16個縣。後來台灣當局於1967年將台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後,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名稱由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台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台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範圍北至淮河,東面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台灣。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灣府志》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台灣。日本學者尾崎秀真也認為“島夷”就是台灣最早的名稱。“島夷”,台灣的第一個名稱。
人們對海的知識逐漸增加,從水中走出來的人類開始把大海為人所用。春秋戰國時,近海交通有所發展,因此出現許多關於海上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藥的傳說流傳至今。《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後人認為“瀛洲”即為台灣。徐福沒有回來,但是兩岸的來往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
作為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記載台灣的是在《前漢書》。進入漢代,關於台灣的記載開始多起來。在《前漢書·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在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20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許多學者認為“東鯷”應該指的就是台灣。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更是把台灣分為三部分,“東鯷”即為北台灣,“夷州”為中台灣,“澶州”為南台灣。在三百年前的荷蘭人連少挺(Linschoten)所繪的台灣地圖中,也把台灣分為三個島。把台灣分成三部分,說明對台灣的認識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灣情況的是在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範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和海外的關係較為密切。《三國志》中談及在孫權黃龍2年(230年)派軍隊出海遠征夷洲。不少學者認為“夷洲”就是台灣。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台灣學者,在他的《臨海水土志》對當時被稱為“夷洲”的台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只是此書已經流失,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從所記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台灣的文字資料。當然也有人說此時的“夷洲”就是廣東或海南某地,但是從方位、氣候、地形、古蹟、物產、習俗等方面考證,應該是指台灣。通過《臨海水土志》,使得遠離台灣海峽的許多內地人,知道了儘管是有限的、但是極為難得的台灣的具體情況。
頗有大志的隋煬帝,施政並無多少值得誇耀的紀錄,但對外對內征戰卻有特殊的喜好,當然也對早有前朝前代所關注的台灣起兵。據《隋書·東夷傳》所載,隋煬帝曾於大業6年(610年)發動遠征琉求之戰。“琉求”是何處?歷來爭議較大。但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琉求”即為台灣,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對台灣已經相當了解。在《宋史·外國列傳》中則明確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稱“澎湖”,煙火相望。趙汝適的《諸蕃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然所記內容不詳細。
對於台灣的名稱有不少人進行過研究。台灣政治名人連戰出生於當地世家,他的祖父即為著名歷史學家連橫。連橫在代表作《台灣通史》中說,“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因為明代時期的閩南人歷盡艱辛到達台灣後,因水土不服和勞累困苦,病死者眾多,死後連屍骨都無法運回故鄉,“故以‘埋冤’名之。”因為“埋冤”不吉利,而閩南話“埋冤”又與“台灣”同音,所以易名為“台灣”。這種分析不無道理,因為移民確實有過令人難以忘懷的痛苦經歷。 但是,連橫先生的結論也有牽強附會之處,因為同音的字很多,為什麼用“台灣”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灣”吉利又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台灣”名稱的由來並非如此。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台灣的稱呼最初起於對台南地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台灣時稱為“Tayan ”或“Tai-An”,荷蘭人拼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台南一帶稱為“台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台員”轉音為“台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台灣地區。自明代起,“台灣”之名正式流行。
在明代閩人周嬰所著《遠遊篇·東蕃記》中,以“台員”稱台灣。在明代萬曆年間(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台灣”。清代張眉的《瀛濡百詠》一書指出:周嬰把台灣稱為“台員”,“這是閩南語所造成的錯誤,從此台灣之名始進入中土。”“台灣”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歷史概要

封建社會興盛起來後,中原的王朝與台灣之間有著許多來往。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極大推動了人類文化的傳播,當然也記下了中華兒女共同開拓台灣、建設台灣、保衛台灣的辛勤和犧牲,也記下兩岸來往的史實。
第一次遠征台灣發生在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台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台灣的聯繫。他們的台灣之行歷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台灣居民回到大陸。事實上,這類軍事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範圍的常用手段。 帶回來的台灣人,介紹了許多台灣的情況。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沈瑩根據從台灣返回的吳國官兵和帶來的台灣居民介紹的情況,在公元264至280年間寫下《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第780卷 )一書。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還介紹了當地的物產、人民、風情、工具、古蹟等,其中的“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則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台灣為越國的版圖。 書中地描述讓人們對當時的台灣有了形象的認識:夷州在臨海郡東南2000里,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種植五穀,多產魚肉,紡織細布,冶煉銅鐵。居民為在高炎熱氣候中保存食物,把魚肉鹵在在大陶罐中,不僅自己當作佳肴,還用來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決定,女孩子出嫁後都要打掉上面的門牙。居民分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領。首領召集民眾時,用木棍敲擊中間掏空的木頭,聲音可傳四、五里遠,居民聽見後紛紛趕來。打仗時將敵人的頭砍下來,掛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以彰顯自己的戰功。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較為完整記載台灣風情的文字,中原人對台灣有了肯定、明確的認識。
到隋代,隋煬帝在大業3年(607年)先後派出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等人兩次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台灣,因語言不通,第一次帶回一名台灣人,第二次帶回一些布甲。大業6年(610年),隋煬帝又派出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廣東義安潮州)起航,前往台灣,當地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商船,這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常前往經商,也說明台灣人已經熟悉經商貿易。只是陳稜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名當地居民返回大陸。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彰化市,有一條街名叫“陳稜街”,它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隋朝將領的。
經過三國到隋唐的長時期的演變,閩粵一帶向台灣的移民也逐漸增加,到宋代時已經出現較多的往來和經濟活動,為便於管理,開始在台澎地區設立管理機構,澎湖已列入福建晉江縣版圖,這在台灣開發史上是第一次。台澎地區正式納入宋代版圖,儘管在後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台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 中華少數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的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地區後,按照慣例需要進軍沒有到達過的疆土,故於至元28年(1291年)10月,派出海船副萬戶楊祥宣撫使,與禮部員外郎吳志斗和兵部員外郎阮鑒率兵6000餘人進軍台灣。由於語言不通和航海知識不足,無功而返。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巡檢司,級別不高,屬九品。“職巡邏,專捕獲”,捕捉罪犯,兼辦鹽課,但這是中央政府派駐台澎地區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自此以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台澎地區。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淵,他到過許多地方遊歷,在至正年間搭商船到台灣和澎湖,後寫出《島夷志略》。書中說台灣:“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地產沙金,黍子、硫磺、黃臘、鹿豹……海外諸國,蓋始於此。”從人們可以到台灣旅行及兩岸商業活動中,可以看出當時台灣和大陸的來往已經很多,已經成為互補性的經濟活動和日常性的社會往來。

鄭成功

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保衛沿海地區不受海盜侵擾,明朝朝廷在基隆、淡水二港派駐軍隊,防止海盜利用台澎地區作為搔擾東南沿海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島內駐紮軍隊,保衛海防。高雄鳳山有特產“三寶姜”,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到達台灣時留下的,這是中原到達台灣的第一支大規模的商隊。為保衛台灣,在以後的歲月中,先後出現了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皇帝統一台灣等重大軍事活動。
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在台灣本土內正式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後改為2府8縣4廳。清政府對台灣地區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統治機構、制度,進行有效管理。 西方殖民者東侵以來,美國、日本、法國等列強先後在台灣進行軍事挑釁,加劇了中國邊疆領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上層在如何治理台灣的態度和方式開始出現變化,由“防內變為主”改為“防禦外侵為主”,清朝督辦南洋海防事務的福建船政大臣、後任欽差大臣沈葆楨、福建巡撫丁日昌等人,把台灣稱為“七省藩籬”、“南北洋關鍵”、“中國第一門戶”,一再反覆強調台灣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還多次上奏摺,建議在台灣設立行省,以加強吏政,有效管理孤懸海外的台澎地區,鞏固海防。 在台灣設省的建議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下,有了實現的可能。這一建議最早是丁日昌在1874年間提出來的。第二年11月沈葆楨提出,在閩浙總督名下設立“福建巡撫”,“冬春駐台灣,夏秋駐福州”。1876年春新任巡撫丁日昌無法按期駐台灣,奏請朝廷另派重臣常駐台灣,改設“台灣巡撫”,這樣實行3年的“冬春駐台”改為台灣單設巡撫。

劉銘傳

直到1884年6月,清朝才派出直隸提督劉銘傳加封巡撫銜,督辦台灣政務和防務。不管影視作品把他說成什麼樣子,劉銘傳確實是一個有作有為的官員。 劉銘傳到任不久,正逢中法戰爭爆發,從總體上看軍事上沒有失敗的中國,在政治上再次慘敗,面對危機,加強台灣防務尤為必要。閩浙總督楊昌浚、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於7月再次上書,要求在福建台灣兩地“巡撫分駐”、“建省分治”。光緒11年(1885年)10月12日,垂簾聽政慈禧太后,在下旨創建海軍的同時,下旨同意詔請左宗棠的奏請,福建政務由閩浙總督兼管,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正式下詔在台灣建省。到1888年正式實現閩台分治,台灣單獨設省,由原來的2府8縣4廳增為3府11縣4廳1直隸州,後又增設南雅廳。首任福建台灣巡撫為劉銘傳。正是這位巡撫,打開了台灣的近代經濟發展之門。
歷史沿著應該有的軌跡,在“巡檢司”設立、充滿風雨的550年之後,台灣成為清朝的第20個行省。台灣省建制的建立,對外主要是為了鞏固東南海防,防禦外國列強的侵略,加強軍事防務;對內則開始近代工業化過程,開礦、郵政、交通、墾荒、教育事業等相繼發展起來。從此,台灣社會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 正是歷史上兩岸的來往,聯結起兩岸人民的心靈,台灣與大陸不可分離。大海向我們訴說的大陸在台灣的這么多“第一”,不僅僅是時間先後的意義,而是包含著多少先行者的勇氣,開拓者的艱辛,奮鬥者的犧牲;包含著多少台灣對中原腹地的嚮往,多少大陸人民對台灣同胞的關懷。同樣也告訴我們,正是在這種延綿千年的交往中,中華文化浸透了台灣;台灣同胞則在連續持久的中華文化的環境中,也成為這一令世界感到驚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議的中華文化的創造群之一。因此,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沉澱。

旅遊景點

旅遊資源

其地貌複雜,處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又有喀斯特地貌與海蝕地貌,故多山水勝境、火山群與溫泉群。西海岸沙灘平緩,多海水浴場,而東海岸斷崖陡峭,奇石怪岩。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更有‘蝴蝶王國‘之稱。清代即有‘八景十二勝‘之說,包括:阿里山雲海、雙潭秋月、玉山積雲、清水斷崖澎湖漁火大屯春色、魯谷幽峽、安平夕照和草山、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頭埤、獅頭山、太平山、大里筒、旗山及霧社。文物資源豐富,或與反抗荷蘭、日本侵略者有關,或為台灣與大陸關係的歷史見證。如赤嵌樓安平古堡、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宮凌霄寶殿、雲林北港媽祖廟、台北與台南孔廟等。高山族人口達30餘萬,又分為阿美、泰雅、排灣、賽夏、布農、曹、魯凱、卑南、雅美等9個族群。雅美族的甩髮舞與雕船本領,阿美族的對位唱法與多姿的舞蹈,排灣族的刺繡與雕刻,布農族的“打耳祭”與“成年祭”大典,賽夏族的“矮靈祭”與佩鈴叮咚的舞蹈,泰雅族的繡衣與播種節,卑南族的“剎猴祭”與“狩獵祭”等,是那樣五彩繽紛。為發展旅遊業,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桃園縣興建“小人國”,更豐富了旅遊資源。

風味小吃

類似閩、粵,但加以變化而有台灣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醬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湯燉煮。風味小吃品種極多,如:鳳梨酥 太陽餅 鹽酥雞等。台北新店碧溪潭香魚,基隆豆簽羹、“甜不辣”,桃園石門沙鍋魚頭,台中菜根香原汁牛肉,新竹“貢丸”,嘉義“四臣湯”和香菇魚翅羹,台南“棺材板”(油炸包餡麵食),高雄六合夜市貝類海鮮及“山河肉”(大山鼠肉)等,都使人垂涎欲滴。

地方文藝

閩語區有褒歌、採茶歌,粵語區有客家山歌,較通俗。而南管則較“雅”。劇戲多承閩、粵,有梨園戲、高甲戲、粵戲、皮影戲等。高山族文藝絢麗多姿。

地理人文

地理位置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它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
台灣島
由於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光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裡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裡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裡。

人口統計

據台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占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1萬人。
台灣居民中,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占2%,約38萬人。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台灣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地貌特徵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臥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氣候類型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颱風和暴雨。由於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台灣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 以上。

自然資源

台灣雖然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屬礦產也較少,金、銀、銅、鐵等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但是台灣卻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
淡水資源 :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地資源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
日月潭;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林資源 :台灣森林面積約占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樟油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70%。
漁業資源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經濟發展

台灣六十年代起已開始注重發展工業,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闢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北起基隆,南至高雄
台灣回歸祖國紀念幣
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台灣的旅遊業也相當發達,寶島名勝有日月潭、阿里山、陽明山北投溫泉、台南赤嵌樓、北港媽祖廟等。
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優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灣,自古有“扼台灣之要,為東南門戶”之稱。自宋代以來廈門與台灣同屬一個行政單位,大陸移民始從廈門移往台灣。相似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與生活習性溝通了廈門與台灣人民密切關係與往來,正如《台灣府志》所載:“台郡與廈門如鳥之兩翼,土俗謂廈即台,台即廈”。台灣人民70%的祖籍地源於閩南地區,兩地人民情同手足故鄉情。這種特定的地理與歷史淵源關係使廈門成為與台灣各項交流交往的中轉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經貿交往的集中地。

歷史沿革

發展歷程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線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吳王孫權曾派1萬官兵到達台灣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的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併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

收復台灣

鄭成功收復台灣
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占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鬥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定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訊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鬥,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鬥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契約,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節目

節目名稱:《台灣人在大陸》
製作方:台灣年代電視台
節目類型:綜藝
導演:林政賢
主持人:林奇葳(KIWI)
節目簡介:
台灣年代電視台創立於1992年,由年代新聞台和年代much台所構成。年代新聞台主要是提供時政新聞資訊,年代much台則是提供以娛樂性為主的節目,年代電視台的收視率在全台灣地區排名前五名。
《台灣人在大陸》欄目組導演林政賢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這個欄目主要是向台灣觀眾介紹台灣人在大陸創業、發展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並向觀眾介紹大陸的風景名勝和美食文化。此次來景一行共5人,外景主持人林奇葳,兩名攝像和一名助理導演。

簡介

台灣節目主持人,美女主播。林奇葳曾做過模特,媒體曝料其身材火辣,美背誘人。 
林奇葳林奇葳
英文名字:KIWI
出生日:1980年01月27日。
星座:水瓶座
血型:O型。
身高/體重:165cm/46kg。
學歷:美國東華盛頓大學-藝術學系。
興趣:爵士鼓、繪畫、看電影、藝術、旅遊、搞自閉。
語言:國語、英語、台語。
經歷:年代新聞主播。
現職:《台灣人在大陸》、《玩美生活家》、《塵封歲月》主持人。
現職:《台灣人在大陸》、《玩美生活家》、《塵封歲月》主持人。
個人經歷 華航空服員。
英文童書插畫–《傑瑞的暑假歷Jerry'sSummer Adventure》
《兇巴巴的芬妮GrumpyFanny》
年代新聞台時尚藝文單元。
《年代品味風》製作及主持。
年代新聞台–主播。
廣告 思薇爾 完美女人篇。
活動主持出席。
2009年。
外貿協會開幕活動主持。
台灣大哥大黑苺機出席。
Coach春夏時尚show出席。
101時尚周Diesel出席。
《M年代》行動售票服務 上線發表會。
《Nokia 諾基亞》發表記 者會主持。
2007年
科技論壇《華信航空》-16周年慶。
《年代電視台》年終尾牙。
節目主持 2009年。
中視《周五八點黨》
中天《頂尖對決》
2008年
年代MUCH台。
《台灣人在大陸》
《玩美生活家》
《塵封歲月》
《明周報報》代班主持。
《魔法音樂學院》音樂特輯。
人物介紹 還是單身的林奇葳說自己並沒有男朋友 有的只是一些談的來的男性朋友藝術氣息濃厚的她坦承,對於感情她確有“潔癖”,因此如果哪天有企業家看上了她林奇葳笑說,“應該不太能接受吧”。年代主播林奇葳以報導藝文、時尚新聞見長外型、身材出色的她被爆進入新聞圈前曾拍攝內衣廣告,她大方承認也因拍該廣告當時片中男主角Daniel相戀和廣告男主角拍拖林奇葳曾擔任過空服員也是“費司”經紀公司業餘模特兒三年前她通過試鏡為“思薇爾”內衣拍系列電視廣告她說:“我跟媽媽很親,當時她說好,我就拍了”。 酬勞約十萬元,但經紀公司抽三成佣金廠商還想找她拍平面廣告但她不想內衣的人形立牌在大街小巷出現婉拒揚名機會,她因拍該廣告,與男主角Daniel成為男女朋友 Daniel已退出伸展台,幫父親處理美國的地產事業是否擔心拍內衣廣告影響主播形象? 她說:“這是進新聞圈前的事,我現在專心新聞工作也花很多心思在《品味風》節目上,希望過去的事不會影響”。 是否因得罪人才被爆此事? “我的個性應不會得罪人吧,或許無意間得罪了也不知道”。 她強調:“進年代時曾向當時的副總編輯廖若松報備拍過內衣廣告長官表示沒問題”。
2009年11月1號和黃子佼參加《愛唱才會贏》,原定2010年10月10日在國外結婚 但後來又突然決定不結。參加綜藝節目 《康熙來了》2010.09.22/23 主題:康熙明星調查局(上)(下) 嘉賓:趙小喬、蝴蝶、小幀、GIGI、鐘欣怡、林奇葳、謝忻、小8、潘慧如劉容嘉
《康熙來了》2010.10.25 主題:藝人身體不能說的秘密 嘉賓:白雲、林奇葳、安心亞包偉銘宏都拉斯

主持人相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