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河

北京永定河

北京五大水系(見河流)之一,海河五大水系中最大的一支,市域最大水系。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及豐臺區的界河。流經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5省市27個縣市,從河北省懷來縣幽州村南流入北京市,經門頭溝區、石景山區、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自大興崔指揮營村東出市境域。全長650千米。上游分南北兩大支流,北支為洋河,發源於內蒙興和縣,南支為桑乾河,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兩大支流在朱官屯匯合後稱永定河,於官廳水庫下游流入市境,市境域內主河道長189千米,流域面積316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積的18.9%,其中山區面積2491平方千米,河床最寬處為38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永定河
  • 全長:650千米
  • 河床最寬:3800米
  • 流經:豐臺區、房山區
  • 發源地:內蒙興和縣
  • 流域面積:3168平方千米
永定河介紹,名稱變遷,河道,水患,河道治理,主要支流,

永定河介紹

北京五大水系(見河流)之一,海河五大水系中最大的一支,市域最大水系。
流經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5省市27個縣市,從河北省懷來縣幽州村南流入北京市,經門頭溝區、石景山區、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自大興崔指揮營村東出市境域。全長650千米。
上游分南北兩大支流,北支為洋河,發源於內蒙興和縣,南支為桑乾河,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兩大支流在朱官屯匯合後稱永定河,於官廳水庫下游流入市境,市境域內主河道長189千米,流域面積316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積的18.9%,其中山區面積2491平方千米,河床最寬處為3800米。主要支流有媯水河、清水河、天堂河等。
流域內有筆架山、青水尖、九龍山黃草梁、百花山風景區、靈山風景區,以及永定河紀念林區、永定河峽谷、永定河綠野高效農藝園、永定河觀光旅遊帶、珍珠湖龍泉水上樂園、東方騎士中心及鷹山森林公園等。
古蹟有盧溝橋靈岳寺川底下村金門閘南海子沙龍遺址、求賢壩遺址、十里舖古渡口、門頭溝臥龍崗、豐臺鷹山及明代石堤等。河上有大、中型橋樑48座,京廣鐵路、京原鐵路豐沙鐵路等跨河而過。
建有官廳水庫、齋堂水庫、葦子水水庫等大型水庫。1985年被列入中國四大重點防洪河道之一。
1987年7月,第一屆“醒獅杯”越野賽跑(見杯賽),利用永定河河床的灘地,劃定路線,進行比賽。
2003年大興永定河流域建立沙地綜合治理開發與旅遊觀光相結合的示範區。

名稱變遷

永定河曾用名稱較多。
秦和西漢時,稱“治水”;東漢時期,下游仍稱“治水”,上游因源於累頭山,則稱“氵纍 水”;三國、兩晉、南北朝,一直相沿稱“氵纍 水”;在西晉時,北京以下河段曾名“清泉河”。398年拓跋部的拓跋珪建國“魏”,當時位於今山西朔縣洪濤山下的河水,命名為“溹涫水”。
後“索乾”又轉成“桑乾”。隋代,上游、下游皆稱桑乾水(河)。
此河又因河灘地區生長大量蘆和菰,故宋人又稱之為蘆菰河,由於菰黑粉菌污染了的河灘,被誤認為是河水黑所致,則又曾稱之為黑水河。
盧即黑,遂將蘆菰之“蘆”改為盧,以解水之“黑”意,“菰”與“溝”諧音,因而由蘆菰河轉訛為盧溝河。
遼金至清初,皆稱“盧溝河”。元、明以來,因涿鹿、懷來以下河水含沙量大,故又有“小黃河”、“渾河”等別稱。
因其遷徙無常,俗稱“無定河”。永定河的名稱始於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據《南惠濟廟碑文》記載,清政府盧溝橋以下至狼城河築堤後,為使河道永久安定,造福民眾,因而賜名為永定河,並封為河神。
現從河源至官廳水庫一線稱桑乾河。官廳水庫以下河段稱永定河。

河道

永定河歷史上曾留下多條故道,其中離北京最近的大型故道有3條:第一條是由石景山區衙門口東流,沿八寶山北側向東北,經海淀,循清河向東與溫榆河相匯,為永定河在沖積扇上最古老的故道。
第二條是自盧溝橋開始,經看丹村南苑,到馬駒橋。據文獻記載,此為三國至遼的永定河河道,歷時900多年。
第三條是從石景山區衙門口一帶東流,經田村、紫竹院,由德勝門附近入城內諸“海”,再轉向東南,經石碑胡同、人大會堂西南、正陽門箭樓鮮魚口、長巷三條、蘆草園、孔橋灣、後池、紅橋、龍潭湖西部,在賈家花園處流出城外。
因通過北京城內諸“海”,故有人稱之為“三海大河”,此故道大約是從更新世末期到西漢時代的永定河故道。
遼以後,永定河自石景山南大荒進入豐臺地區,流經東河沿、劉莊子、盧溝橋後,由北天堂流入大興區境,形成現在的河道走向。
清順治至光緒年間,永定河下口共有14次改道。

水患

從金開始至1949年的834年間,永定河共決口81次,漫溢59次。其中僅清代的268年中,洪決口漫溢達78次,平均不到4年就有1次洪災發生;1912—1949年盧溝橋以下堤防大的決口就有7次,受災面積達2 000多平方千米。

河道治理

永定河自金代開始,歷代政府均在河床兩岸進行大規模的河道治理。其中有重大影響的有元代郭守敬的治理永定河、明代李庸修築堤壩、清代康熙帝根治水患、李鴻章治水以及1924年開始的盧溝橋分洪側閘等。1949年後在河上修建了官廳水庫。1967年第一次較系統地加高、加固盧溝橋至衙門口段石堤。1973、1974年將盧溝橋至龐村的大部分左堤加高、加固;1976年再次加高盧溝橋至石景山段河堤;1983、1984年進行盧溝橋至雙峪路口左堤基礎加固、加高及延長部分堤段工程等。關於盧溝橋以下左堤加固工程,1973年制定《盧溝橋至梁各莊河段規劃》,標準是盧溝橋以下洪峰流量2 5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為準。2005年4月至2005年6月,永定河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完工,施工期間拆除龍泉務水電站一座,引水渠2400米,房屋2411.77平方米,改移電纜、光纜等線路15條。2006年啟動永定河綜合治理二期工程,經過治理,永定河有望在2008年成為繼密雲水庫後第二個飲用水源。

主要支流

河流名稱 長度(千米)
媯水河 18.5
湫河 2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