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乾河

桑乾河

桑乾河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朔州朔城區南河灣一帶。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乾涸,故得名。上源為山西省的元子河恢河,兩河於朔州附近匯合後稱桑乾河。在河北省懷來縣朱官屯匯洋河後入官廳水庫。長506千米,流域面積2.39萬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壺流河、御河、渾河。幹流建有冊田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桑乾河
  • 英文名稱:Sang-kan River
  • 所屬水系海河水系 
  • 地理位置:山西,河北
  • 流經地區: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張家口市 
  • 發源地:寧武縣管涔山分水嶺村(恢河)左雲縣截口山(源子河) 
  • 主要支流:壺流河、御河、渾河 
  • 河長:(cháng)506千米 
  • 河流面積:2.39萬平方千米 
  • 河長:(zhǎng)高建民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名稱演變,幹流概況,主要支流,地理位置,流域,發源地,走向,治理,古代治理,現代治理,現狀,相關作品,

名稱演變

大約在第四紀更新世晚期,大同盆地、陽原盆地等古湖泊的湖水大都已消失,變成湖積平原。古代豐沛充盈的泉水、連同降落在這些盆地及其周圍山區的雨水,匯集一起,總成大河,順勢東注,過涿鹿一懷來盆地,與“三家店河”聯為一體,今桑乾河的雛形大致形成了。
桑乾河,是一條名稱多變的河流。先秦典籍《山海經》中稱它為浴水。《山經·北次三經》:“又北五百里曰諄於毋逢之山,……浴水出焉。”譚其驤先生認為,浴水即治水,也就是今永定河。《漢書,地理志》稱它為治水,其於雁門郡陰館縣下云:“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人海,過郡六,行千一百里。”《漢書,燕刺王傳》又記作台(音怡)水。上述的浴水、治水,實為一水,或因字形相似而傳抄致訛,或因讀音相近而用字有別,一般多以治水為是⑤。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又稱其為㶟水,文云:“㶟水出雁門(郡)陰館(縣)累頭山,東人海,或曰治水也。由此可知桑乾河戰國稱浴水,西漢稱治水,東漢至北魏時期稱㶟水,隋唐至今稱桑乾河。而桑乾河下游在不同歷史時期卻有著更為繁雜的名稱變化。如永定河曾有過清泉河(漢魏)、高粱河(漢魏)、盧溝(金),元、明以後又有渾河、小黃河、無定河等稱謂。而河流名稱的變化,反映出隨著流域內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水文狀況亦日益惡化,尤其是明清以後變得易淤易決,水患頻仍。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規模整治河道、修築河堤之後,下游始有永定河之名,一直延續至今。

幹流概況

桑乾河是永定河的上游,永定河屬海河水系,其正源為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北麓廟兒溝的恢河,恢河與源子河在朔州市馬邑村匯合後稱桑乾河。桑乾河在陽高縣南徐莊流出山西省境,在河北省懷來縣朱管屯與洋河匯合稱永定河,此後流經河北省和北京市,在天津市匯人海河流入渤海。
桑乾河上游地處山西省北部,流經的行政區劃主要是今朔州市的大部分。其中流經應縣的河段長約35.1公里(經Google earth 測量),為應縣境內最大的河流,也是最古老的河流。

主要支流

白泥河:出山陰縣東南榆林峪,蓋夏屋(山)之支蜂也。其水東北流至應州界內,入桑乾河。《清一統志,大同府·山川》謂“白泥河在山陰縣(舊城)東,一名白迷河,源出縣東南界榆林峪,東北流,人應州界,曰盆子峪河。即《水經注》之夏屋山水。
夏屋山水:《水經注》:桑乾水“又東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又東北,右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夏屋山之東溪,西北流經故城北…..又西北人桑乾枝水。”按夏屋山在山西應縣南,東與北嶽恆山相連,夏屋山水即源出夏屋山北麓,北經應縣附近,流注桑乾水的一條河。
木瓜河:山陰縣水,源出水上村,經侯家嶺東北,又南入應州,折而東流,繞大營村之西南,入桑乾河。《清一統志,大同府·山川》:“木瓜河在應州西北二十里,東流入桑乾河。”
清水河:“懷仁縣水,出韭畦村南,流至臧家寨,南人桑乾河。“。《清一統志》謂“清水河在應州西北,東南流經黃瓜堆北,東流入桑乾河”。按今有清水河村,在懷仁縣南。臧家寨省稱臧寨,又在清水河村南。
白土河:俗呼應州水,分東、西二支,其西南出夏屋山馬跑泉,為西支,東北流;其東南出邊城下者,直北流而合之。又經應州城東而北,入於渾河。
大石峪水:“石峪水,在應州東南三十里,有大石峪、小石峪二水,合而北流,經州城東北,又北合渾河,入桑乾河”
唐泉水:在應州東二十里安邊鎮,自石澗流出,下入渾河。
鹽、鹼二河,鹽、鹼二河水無源,因土人挖鹼成渠,水所匯遂曰為河耳。注鹽河者有:湖峪水(出代州北馬湖山,北流出口),茹越口水(出應州南四十里茹越嶺),峙峪口水、大、山門口水(三源並道,匯而北流,經應州西南之峙峪一帶),小石口水(出應州南雲峰護駕岡諸山)。一水流經州東南……入桑乾,一水流經州東南……人鹽河。入鹼河的有馬蘭口水。
北樓口水二道,東河一道舊渠流經州東南北樓村、東上寨交界七里,接連新渠,流至州東羅 家莊、東小寨交界五里,歸入渾河。西河一道舊渠流經北樓村、東上寨、東辛寨、臨河村交界,共十三里,接連新渠,流至羅家莊、安樂營,共七里,歸人渾河。
大石口水二道,東河一道流經州東南下社村、石家莊、鎮子梁交界,共十五里,系舊渠歸入渾河。西河一道舊渠流經下社村、唐家莊、張家寨、城下莊交界,共二十里,接連渠,流經州東北郭家寨、西輝耀、啞鶻莊、楊家莊交界,共二十三里,歸入桑乾河。
小石口水二道,東河一道舊渠流經東南小石村、北河種交界,共十五里,接連新渠,流至州東南姜家莊、灰泉子、東關、州北范家寨、州西北吳家莊交界,共四十二里,歸人桑乾河。兩河一道舊渠流經州東南鮑家堡、南河種、接馬峪交界,共十五里,接連新渠,新渠,流至州東南灰泉子、席家堡、州南入里坡、三里寨、州西南李家慶雲、寇家寨交界,共二十三里,歸入鹽河。
茹越口水二道,東河一道舊渠流經州東南下寨村、王宜莊、北曹山交界,共二十二里,歸入鹽河。西河一道舊渠流經州西南南曹山、上甘港交界,共十六里,接連新渠流至州西南何家疃、鄭家莊、張家坊、師家坊交界,共十六里,歸人鹽河。
馬蘭口水一道,舊渠流經州南馬蘭莊、下馬峪交界,共十一里,接連新渠,流經至州西南望 岩村、大南頭、大北頭、馮家序、新房兒、劉家莊交界,共二十八里,歸人鹼河。
胡峪口水一道,舊渠流經州西南西安峪、下瞳村交界,共十二里,接連新渠,流至州西南望岩村、大西頭、安銀子、南湛村、永盛莊、卞家黃巍、張家坊、大黃巍交界,共四十里,歸人鹽河。
渾源河,出渾源州東北二十里汗土峪,今名神頭村。唐置渾源縣、金昇州,皆以水得名,古謂之崞川水……其水流經州西南十五里故崞縣(麻家莊)。《明史,地理志》所謂州“西南有渾源川”者也,分流繞城西北,又經應州東北趙壩岡、唐泉東流注之。又西,經東小寨、安樂營、北馬莊諸村,左得大石、北樓口之水。又經南柳會、邊耀村,循邊耀山麓北出,轉經大同縣南之小長城,懷仁縣東南之西安堡,東北注於桑乾河。(摘自清光緒《山西通志·山川考一三》)
小峪口水,出縣南二十里,東流經縣南十五里,名磨疲乏河。又東經路家莊,又東南經乾溝,並由應州界人桑乾。(摘自清光緒《山西通志·山川考一三》)
大峪口河,即左雲縣南之馬頭河,由峪口(大峪口)人縣境,東經曹家莊、田家莊、水磨村,又有經山峪水自西南來與合,東北入應州,大同界,入桑乾。(摘自清光緒《山西通志·山川考一三》)

地理位置

桑乾河(Sang-kan River,亦作Sangkan Ho或Sanggan He)。又名桑乾河、治水、濕水、索涫水、小黃河、渾河。
桑乾河屬海河流域永定河 ,由上游源子河、恢河在朔城區馬邑匯合後為桑乾河,流經朔城區山陰縣應縣懷仁市,在懷仁市古家坡附近進入大同市,經河北省匯入永定河。朔州市界以上流域面積8618平方公里,省界以上流域面積為17744平方公里,河道長度為241km,其中朔州段長為124km。在朔城區東榆林村建有一座中型水庫,總庫容為6500萬立方米,水庫大壩控制流域面積3430平方公里。本段河道主要支流有兩條即黃水河與渾河,分別於應縣西朱莊、懷仁市新橋附近匯入桑乾河。並在幹流東榆林水庫下游東榆林村、新橋村附近分別設有兩個水文測站。東榆林水庫下游至懷仁市新橋(渾河入口),全長81.3千米。

流域

發源地

桑乾河上游及其支流從大同盆地周邊的崇山峻岭奔騰而下,在地勢相對平坦的大同盆地上隨意地擺動、宣洩,形成了大片的洪積沖積扇,既造就了肥沃的土壤,又留下了大量湖沼和豐富的地下水。正是這片豐澤膏腴的土地,哺育了朔同地區最初的文明,也為應縣古今的發展變遷提供了優越的地域空間。
桑乾河主流恢河發源於山西省北部寧武縣的管涔山分水嶺村,源子河發源於山西省左雲縣的截口山,靠近長城。兩河在朔州朔城區馬邑村會合後始稱桑乾河。桑乾河流經朔州市、大同市,至陽高縣尉家小堡村進入河北省境內。桑乾河在山西境內的河流長度為252公里,流域面積達17142平方公里。桑乾河上的主要支流有黃水河、渾河、御河等。

走向

河流先沿槽谷同恆山走向平行流向東北,之後在河北省宣化附近折向東南,在沙城南側與洋河匯合後稱永定河,注入官廳水庫,然後注入海河,爾後流入黃海的一個大海灣——渤海

治理

古代治理

桑乾河上遊河段流經乾旱的山西北部黃土高原,稱之為桑乾河。其下游常遭洪水之患,因而常改變河道,故原俗稱無定河。17世紀末,在採取廣泛的防洪措施之後,下游始稱永定河。此後,在1698、1726、1751年和19世紀又陸續採取了進一步的防洪措施。桑乾河總是帶有大量的泥沙,致使河道隨清隨淤。

現代治理

1950年代初,在北京西北部山區建起發電、灌溉、防洪的官廳水庫大壩。隨著海河水利工程中各種排水設施的建設,洪水也得到了疏解。
桑乾河
桑乾河也是塞北一條古老的河,它從西向東,流過張家口境內陽原、蔚縣、涿鹿,綿延不斷的河水滋潤了兩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這裡悠久的文化,它留下了人類千百萬年進步的印跡,也記載了人類學家探尋的腳步,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埋藏著許多與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有關的史前信息。該河河長為高建民。

現狀

自1997年後,桑乾河許多河段基本上處於常年乾涸的狀態。現已基本全面斷流,沿岸農田飽受乾旱影響,河道采砂現象嚴重,面目全非,昔日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已經一去不復返。經過3年綜合治理,涿鹿縣2014年完成桑乾河縣城段4.5公里蓄水,使其成為一道靚麗的生態景觀。為留住涿鹿人的“桑乾記憶”,重現“桑乾煙雨”、“桑乾晚渡”等歷史美景,從2012年開始,涿鹿縣實施了桑乾河綜合開發治理工程。項目全長10公里,總投資3.5億元,分兩期實施。在保證防洪標準的前提下,該縣還將通過對河道灘地、兩側護岸、堤防、灘地的設計,建設休閒、娛樂等設施,讓桑乾河真正成為居民可以親近水景的健身、休閒、娛樂的場所。
乾涸的桑乾河乾涸的桑乾河
主要原因:
1、植被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使得桑乾河流量不能得到保持。
2、上游修建水庫,截流流量。
3、地下水過量開採,桑乾河得不到補給。

相關作品

1.唐劉皂《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2.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遊記》中生動描寫的永定河(桑乾河下游)上的盧溝橋,稱它“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西方稱盧溝橋為“馬可波羅橋”。
3.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著名作家丁玲1948年寫成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小說即為此河,詳見該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