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北京南苑)

南苑(北京南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苑三代的皇家苑囿,因苑內有永定河故道穿過,形成大片湖泊沼澤,草木繁茂,禽獸、麋鹿聚集。 南苑又稱“南海子”,元代是皇家獵場,史稱“下馬飛放泊”。“下馬”,指離城裡不遠,騎上馬,一會兒下馬就到了。“飛放”,指飛鷹放狗,“泊”自然是指“海子”。皇太極進攻北京,遭到袁崇煥抵抗那次,就曾到南海子放馬休兵,因為那裡有水有草,並且將看守南海子的太監故意放走,讓太監進城去誣告袁崇煥私通皇太極謀反。清代皇帝多次到南苑打獵和閱兵。民國時期南苑長期作為兵營,中國陸軍第29軍的軍部曾設在南苑,1937年7月28日,發生了南苑抗戰,大批日軍進攻南苑軍部,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都犧牲在南苑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苑
  • 特徵: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
  • 範圍:今北京市豐臺區和大興區境內
  • 地址:古永定河流域
  • 地區:北京
發展歷史,南苑機場,

發展歷史

民國時期南苑郵戳民國時期南苑郵戳
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因苑內有永定河故道穿過,形成大片湖泊沼澤,草木繁茂,禽獸、麋鹿聚集。 南苑又稱“南海子”,元代是皇家獵場,史稱“下馬飛放泊”。“下馬”,指離城裡不遠,騎上馬,一會兒下馬就到了。“飛放”,指飛鷹放狗,“泊”自然是指“海子”。皇太極進攻北京,遭到袁崇煥抵抗那次,就曾到南海子放馬休兵,因為那裡有水有草,並且將看守南海子的太監故意放走,讓太監進城去誣告袁崇煥私通皇太極謀反。清代皇帝多次到南苑打獵和閱兵。民國時期南苑長期作為兵營,中國陸軍第29軍的軍部曾設在南苑,1937年7月28日,發生了南苑抗戰,大批日軍進攻南苑軍部,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都犧牲在南苑地區。
南苑的範圍很大,位於今北京市豐臺區和大興區境內。基本覆蓋了從南四環到南六環,從京開高速到京津塘高速之間的廣闊範圍。
南苑地處古永定河流域,地勢低洼,泉源密布,多年的河水、雨水和泉水匯集,形幾個很大的水面,那時紫禁城北的積水潭有北海子之稱,於是這裡就叫成了南海子,包括飲鹿池、眼鏡湖、大泡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一系列水域。加上流經這裡的涼水河、小龍河、鳳河等為生物的繁衍創造了理想的水文條件,使得這一帶水生和喜水的動植物繁盛起來。
位於天子腳下、皇城近郊的這方水鄉澤國自然不會無人問津,自遼金時起封建帝王就在這裡築苑漁獵;出生在草原又善騎射的蒙古人也看中了這塊水豐草茂的遊獵勝地。元世祖忽必烈來到燕京,在這裡圈建了一個“廣40頃”的小型獵場,取名“下馬飛放泊”。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趕走了所有居住在海子裡的居民,擴建殿堂宮室,四周修砌圍牆120里,謂之“南海子”。把元朝的獵場擴大了數十倍。明代的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風”,就是指南海子一帶。周辟四門,內建衙署,設總提督一人、提督四人負責管理。苑內分為四部分,各有一名提督管理,管轄海戶400人。苑內設立二十四園,養育禽獸,種植果蔬,供皇帝和官僚貴族打獵享樂。後日漸荒蕪,明隆慶年間,南苑已經很衰敗。
清朝入主中原後,南海子稱南苑,雖然後來建起了西苑、北苑,但這裡仍是當時北京地區最大的獵場。
清代繼續經營,修建4處行宮、若干廟宇,原明朝的兩處提督衙門改建為行宮(舊衙門行宮、新衙門行宮),新建團河行宮。南苑一部分作為操兵練武之所,築晾鷹台,作為檢閱台,清帝多次在此校閱八旗軍隊。平時嚴禁平民進入,同治間於此設神機營。苑內多獐子、野兔、麋麂(四不象),並圈養老虎,作為狩獵之用。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日軍闖入園中焚毀建築、射殺動物。1901年後荒廢,由皇家發行“龍票”,準招佃屯墾,始有人於苑內搶占土地建立莊園。後神機營營房建南苑機場。
南苑主要是四座行宮,分別為舊衙門行宮(又稱德壽寺,現地名舊宮), 南紅門行宮(現地名南宮),新衙門行宮(現地名新宮),團河行宮。現僅存團河行宮。南苑為禁苑,苑內幾乎不住人,不耕種,只有一些維護的人稱為海戶。明代時,南苑開四個苑門,北為大紅門,南為南大紅門,東為東紅門,西為西紅門。大紅門,又稱“北紅門”,是清代南苑周圍九門中的正門,位於今南四環路大紅門立交橋所在地,是由南苑往永定門的必經之路。後增設為九個,包括小紅門等。後來又增設了角門。《帝京景物略》記載:“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四達為門,庶類蕃殖,鹿、獐、雉、兔,禁民無取設海戶千人守視。” 隨著乾隆後期,西苑(包括三山五園)興建後,逐漸停建。
可惜好景不長。清末,帝國主義列強闖入南苑後,明清兩代苦心經營的南苑一蹶不振,《辛丑條約》簽訂後,為了彌補國庫的空虛,在光緒二十八年六月設立了“南苑督辦墾務局”,出賣南苑裡的土地,將“南苑內閒曠地畝招佃墾荒”。從此,封閉了六百多年的南苑得以開發。比如大太監李蓮英廣德莊、富源莊,北洋軍閥段祺瑞的振亞莊等,後來,許多莊名都化為地名一直流傳至今。到了今天,獵場、行宮、莊園的輝煌已難再重現,見證這段歷史的只有一些沒有燒毀的石碑和大紅門、小紅門、舊宮、鹿圈、角門等等這些單純的地名了。
辛亥革命後仍為駐兵重地。馮玉祥在1924年建“思羅堂”,又稱“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南苑鎮福音堂”,位於南苑鎮西二道街1號,建築面積167.1平方米,可容納500多人聚會,李昌源為本堂首任牧師(1894—1973,山東省泰安人,畢業於北京匯文神學院)。
1949年後發展為北京近郊重要農業區和工業區。位於西南隅的清團河行宮遺址已闢為公園,南海子麋鹿苑也建在苑中。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南郊農場和紅星人民公社的出現,使這裡成為北京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剛改革開放,就曾有台商意在亦莊附近建立外向型為主的經濟開發區,終於,1992年,亦莊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面孔出現在北京的地圖上。

南苑機場

民國初年,軍隊占據南苑,將其闢為兵營。日偽統治期間,日軍在“南苑獵場”的北部修建了一個機場,這就是今天的南苑機場。
南苑機場從只供航空學校培訓駕駛員到上個世紀30年代成為華北最大的機場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