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冠徒跣

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著腳。冠,帽子;徒,空的,光著;跣,光腳赤足。該成語出自《戰國策》卷二十五——魏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中“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基本介紹

  • 典故名: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
  • 典故出處:《戰國策·魏策四》
  • 作者:西漢·劉向
  • 相關成語:免冠徒跣
成語信息,出自,課文研討,整體把握,問題探究,重點字詞,練習說明,教學建議,戰國策,唐雎其人,唐雎的劍,有關資料,說話技巧,

成語信息

【成語】:免冠徒跣
【發音】:miǎn guān tú xiǎn
【出處】:戰國策卷二十五——魏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成語解釋】: 摘掉帽子,光著腳。冠,帽子;徒,空的,光著;跣,光腳赤足。

出自

《唐雎不辱使命》
選自《戰國策·魏策四》,標題為後人所加,又名《唐雎安陵君劫秦王》。唐雎,也作唐且。不辱使命,不辜負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唐雎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釋
①選自《戰國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標題是後人加上。《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又稱《國策》。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②[秦王]即秦始皇帝趙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
③[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的一個小國,在現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④[易]交換。
⑤[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⑥[加惠]給予恩惠。
⑦[說]通“悅”,高興、愉快。
⑧[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在始皇十七年(前230),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⑨[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錯意,置意。錯,通“措”,安放,安置。
⑩[請廣於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①[與]疑問語氣助詞。
②[直]只,僅僅。
③[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④[公]相當於“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⑤[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⑥[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徒:光著。跣(xiǎn):赤足。
⑦[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⑧[士]這裡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⑨[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裡,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蒼鷹擊於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本文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繫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⑩[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聶政,戰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⑪[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後,慶忌逃到衛國,公子光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通“蒼”,青。
⑫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心裡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休祲,吉凶的徵兆。休,吉祥。祲,不祥。
⑬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的,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法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⑭[若]如果
⑮[怒]發怒,動詞
⑯[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裡指穿喪服。
⑰[是]這樣,代詞
⑱[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⑲[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跪時上身挺直,表示莊重。謝,道歉。
⑳[諭]明白,懂得。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的國的王)說:“我想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很好;即使這樣,我從先王那接受的封地,願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聽後)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況且秦國滅了韓國亡了魏國,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他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封地並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有百萬人死去,鮮血流淌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徵兆。(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只會倒下兩人,血濺出不過五步遠,但是天下百姓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的時候)了。”說完(唐雎)拔出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久久的(直身)跪著,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為何會到了這種地步呢?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會滅亡,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啊!”
重點句子翻譯
①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雖然這樣,我從先王那接受到這塊封地,願意終生守護著,不敢用它來交換。
②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不高興了,安陵君於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③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然而安陵君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是把他當做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④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千里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里呢?
⑤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
這三個人,都是百姓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
⑥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

課文研討

整體把握

這篇文章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一場外交鬥爭的情況。戰國時期的最後十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相繼翦滅各諸侯國,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政治騙局不戰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遷移之名行滅國之實),由此引起安陵君唐雎出使秦國一事。文章用人物對話生動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現了唐雎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布衣精神,從而揭示了弱國安陵能夠在外交上戰勝強秦的原因。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一直熠熠生輝。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這是一個明顯的騙局,因為安陵只是一個方圓五十里的附庸小國。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絕,並派唐雎出使秦國,意在修好。唐雎在吞併和反吞併鬥爭的背景下出使秦國,任務的艱巨程度可以想見。這一部分是為下面的情節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唐雎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的經過。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段),寫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出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對安陵君提出嚴厲的指責。他一面裝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臉孔,指責安陵君“逆寡人”“輕寡人”,一面以“滅韓亡魏”來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企圖迫使唐雎屈從他的意志。唐雎對此則洞若觀火,立即重申“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的嚴正立場,斷然拒絕“易地”。這種尖銳的對立,勢必促使雙方間的矛盾進一步發展。這是鬥爭的第一個回合。
第二層(第3段),寫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騙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於是進一步用戰爭進行恫嚇,極力描繪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戰爭的可怕場景。對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過話題,以“士之怒”進行反擊,自然而然地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並表示自己要效法他們,意即要跟秦王拚命。說罷,立即付諸行動,“挺劍而起”。這是鬥爭的第二個回合,也是這場鬥爭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寫唐雎在這場鬥爭中得到了勝利。秦王沒有料到唐雎敢於跟他拚命,只好“長跪而謝之”,表示屈服。這種表示雖屬權宜之計,但也反映出他確實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這件事情上的作用。這是鬥爭的結局。

問題探究

作者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長,卻繪聲繪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這兩個人物放在一場尖銳的矛盾衝突當中,通過對話,鮮明地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唐雎是一個有膽有識的謀臣。文中雖然只有他的兩段話,卻不難看出他對秦王的陰險狡詐是有認識的,如何應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這場面對面的交鋒中,他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當秦王以“輕寡人”相責難時,他立即堅決予以駁斥:“否,非若是也。”不僅如此,為了掌握鬥爭的主動權,他有意激怒秦王,以“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進一步揭穿秦王的騙局,表達維護國土的強硬立場。當秦王惱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相威脅時,他毫不驚慌,而是以非凡的機鋒轉問秦王是否聽說過“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話點出“士之怒”這個要害,然後慷慨陳辭,歷數專諸、聶政、要離三個刺客,以“懷怒未發,休祲於天”歌頌他們的壯舉,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對方。待到最後說出“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並且“挺劍而起”時,秦王就只剩下“長跪而謝之”一條退路了。這一場鬥爭,表現了唐雎凜然正氣和不畏強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驕橫狂暴和陰險狡詐的形象也被刻畫得很鮮明。他開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時,就用了發號施令的口氣,所謂“其許寡人”,就是一定要服從他,不得違抗,實際上是把一個明顯的騙局強加於人,表現出十足的驕橫。在會見唐雎時,劈頭就是嚴厲的質問,而且不容對方分說,就立即炫耀起自己“滅韓亡魏”的武功來,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來吞併安陵的意思,但由於還想兜售“易地”的騙局,又虛情假意地稱安陵君為“長者”,用“不錯意”來麻痹對方,顯得極其狡詐。這樣軟硬兼施之後,又進一步向唐雎施加壓力,以所謂“逆寡人”“輕寡人”大興問罪之辭。短短的幾句話,其盛氣凌人之態觸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強硬立場後,他不顧剛剛說過的好話,立即進行戰爭恫嚇。但他錯誤地估計了這個小國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當唐雎反過來問他什麼是“布衣之怒”時,他還說什麼“免冠徒跣,以頭搶地”,依然是一副驕態。直到最後唐雎“挺劍而起”,他才氣焰頓減,“色撓”,“長跪而謝之”,並極力稱頌唐雎的膽識。
可見,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為襯托的,它們共同構成了這正義與非正義間拚死較量的一幕。

重點字詞

唐雎(jū)
以頭搶(qiāng)地
亦免冠徒跣(xiǎn)
縞(gǎo)素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樣的用心?
2.秦王是怎樣恐嚇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應秦王的?
此題意在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禍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堅決不答應。具體答案依學生見解,不求統一。
2.參見“課文研討”。
二、下列各組加粗的詞各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什麼詞,表示什麼語氣?
1.安陵君不聽寡人,何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2.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
技亦靈怪矣
3.大王嘗聞布衣之怒
4.與臣而將四
泯然眾人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課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對話,寫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虛詞運用得恰當,能妥善表達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才能把人物的神態描繪得更形象、逼真。藉此可以讓學生熟悉、積累更多的文言文語氣詞。
1.“也”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這裡有反問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斷語氣,不譯。
2.“哉”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呢”,這裡表示反問;“哉”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呀”。
3.“乎”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嗎”;“乎”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
4.“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的不同。
1.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2.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3.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有先生也。
此題意在使學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內容,幫助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文言詞語,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秦王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國,安陵君一定要答應秦王呀!
(古):交換。(今):簡單。
2.雖然這樣,但我是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
雖然(古):即使這樣。(今):錶轉折。
3.韓國、魏國滅亡了,而安陵國卻憑藉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古):只。(今):白白地。
四戰國時期,“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社會階層。請你請教老師,查找有關資料,說說戰國時期的“士”是指哪一類人,舉出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講講他們的故事。
此題意在以本課為契機,讓學生了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士”這一社會文化現象,引導他們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或人物傳記,並互相討論增加文化積累。

教學建議

一、本文故事情節生動,富有戲劇性,學生樂於接受。教學時,仍應以朗讀為主,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講解文章主要內容,教師只需要對個別詞句略加點撥,其餘由同學自主思考,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朗讀時應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說話人的語氣。甚至可以讓學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這段對話,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導學生從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學生對文言詞語、句式的理解也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辦法。
三、在中國歷史上,像唐雎這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著凜然正氣的布衣之士還有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他們的事跡,鼓勵學生學習他們的品格。
四、《戰國策》中的許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實。如課文,唐雎是不可能帶劍接近秦王的。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可以給予解釋。主要還是體會人物形象,不必過分認真計較史實。

戰國策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原師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注》。總共三十三篇,按國別記述,計有東周一、西周一、秦五、齊六、楚四、趙四、魏四、韓三、燕三、宋、衛合為一、中山一 12國策,共33篇。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周貞定王十六年,下迄秦二世元年。以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反映出這一時期各國政治、外交的情狀。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雖然習慣上把《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它的情況與《左傳》、《國語》等有很大不同。有許多記載,作為史實來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寫唐雎在秦廷中挺劍脅逼秦王趙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一類內容,與其說是歷史,還不如說是故事。《戰國策》的思想觀念,就其主流來說,與《左傳》等史書也有截然不同之處。劉向序說:“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戰國時代,是春秋以後更激烈的大兼併時代,過去還勉強作為虛飾的仁義禮信之說,在這時已完全被打破。國與國之間,如今講的是以勢相爭,以智謀相奪。那些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適的買主換取功名利祿,朝秦暮楚,毫不為怪。如蘇秦始以連橫之策勸說秦王併吞天下,後又以合縱之說勸趙王聯合六國抗秦。他游秦失敗歸來時,受到全家人的蔑視;後富貴還鄉,父母妻嫂都無比恭敬。於是他感慨道:嗟夫,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作者以欣賞的筆調,描繪了蘇秦躊躇滿志的神情。這些在今天看來也許是不值得讚賞,但在當日的歷史條件下,原本受貴族壓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這樣寫比虛假的說教更富於真實性。另一方面,由於策士以一種比較自由、可以擇君而輔之的身份,在當時的政治與外交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而
今本共33卷:東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齊策6卷、楚策4卷、趙策4卷、魏策4卷、韓策3卷、燕策3卷、宋衛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戰國策》一書對司馬遷的《史記》的紀傳體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戰國策》歷來為研究者稱讚其文學價值,但是對它的思想卻是眾說紛紜。這是由於該書與後世的儒家思想不符,過於追逐名利。而且過於誇大縱橫家的歷史作用,降低了史學價值。

唐雎其人

戰國時代魏國著名策士。為人有膽有識,忠於使命,不畏強權,敢於鬥爭並敢於為國獻身。有90歲高齡西說強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國。曾經在魏國滅亡後出使秦國,冒死與秦王抗爭,粉碎秦王吞併安陵(魏國屬國)的陰謀。《戰國策》中對此有詳細記載。
“布衣之怒”的故事
秦王氣勢洶洶地對唐雎說:“你聽說過什麼是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不曾聽說過。”秦王說:“如果天子發怒,那么要死幾百萬人,血流要上千里。”唐雎說:“您聽說過平民百姓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百姓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牆罷了。”唐雎說:“那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有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竟然出現一道白光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竟有一隻蒼鷹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百姓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倒下的雖然只有兩個人,血流僅僅五步遠,可是整個天下的人都要穿喪服!今天的情況就是這些!”於是拔出寶劍站起來。
秦王嚇得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先生請坐!哪裡會到那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和魏國滅亡了,而安陵國卻以五十里地生存下來,是因為有先生您啊。”
原文: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魏國的信陵君錐殺了晉鄙,解救了邯鄲,擊破了秦軍,保存了趙國趙孝成王親自到郊外去歡迎他。
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
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說過:對於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記的,有不可不忘記的。”信陵君問道:“這是什麼意思呢?”唐雎回答說:“人家厭惡我,對此我不可不知;我厭惡別人,卻不應讓他得知。別人對我有恩惠,我不應忘記,我對別人有恩惠,卻不應老放在心上。如今您殺晉鄙,救邯鄲,破秦軍,保趙國,這是很大的恩惠了。現在趙王親自到郊外來迎接您,傖促之中見到趙王,我希望您忘掉自己的大德吧!”信陵君答道:“我一定牢記您的指教。”
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臣願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
不過,《史記·刺客列傳》:“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臣尚不可帶劍入殿,作為敵國使者的唐雎,焉能持劍立於朝堂之上?何況,其時秦國正與東方諸國全力相搏,面對來意不善的敵國之使,焉能如此麻痹大意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誕劇
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讀者誤作史傳,以為實有其事,國中語文《教參》的分析不能不說是極有影響的: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政治騙局進行併吞,由此引起了兩國之間的一場外交鬥爭。這篇文章記敘唐雎出使秦國,義正辭嚴地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終於折服秦王的經過,表現了唐雎不畏強暴的精神。
其實,秦王是否有必要設計這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騙局”?兩國之間是否存在這番驚心動魄的“外交鬥爭”?一介之使唐雎是否可能輕而易舉“折服秦王”?探究有關史實,結論只能是否定的。
戰國末期,天下紛爭,遊說之士活躍於政治、外交舞台。唐雎是魏國的策士,《戰國策》對其人其事之記載,真假參半虛實有之。該書詳錄唐雎四次遊說之辭,茲據于鬯戰國策年表》編年如次: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齊楚攻魏,魏安厘王遣唐雎入秦求援,唐雎以“亡一萬乘之魏,而強二敵之齊楚”為由,說動秦王發兵救魏,“魏氏復全,唐雎之說也”。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魏信陵君竊符救趙,志得意滿居功自矜。“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唐雎以此語誡之,信陵君幡然醒悟謙恭“受教”。
秦始皇六年(前241),唐雎說楚春申君合縱,“相萬乘之楚,御中國之難”,“為天下梟”(《戰國策·楚策三》),率諸侯合力抗秦,事未果。
第四次,即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該章載錄秦王“滅韓亡魏”之語。始皇十七年(前230)韓滅,後五年魏亡,故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廷見秦王政事,《戰國策年表》繫於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按照《戰國策》的記載,唐雎活動於戰國末期約四十年間(前266-前225),其一生行事多與抗秦存魏攸關,從《戰國策》所錄其人言辭看,此人乃一“辯其談說”(《荀子·儒效》)的策謀之士。《唐雎不辱使命》的記載與唐雎的這一身份似乎也沒有扞格難通之處。然而,《戰國策》關於唐雎的記載卻存在一個難以彌合的破綻: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餘,謂魏王曰:“老臣請西出說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諾。”遂約車而遣之。唐雎見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至於此,甚苦矣……”
這便是《戰國策》所載唐雎首次使秦事。是年唐雎“九十餘歲”,自稱“老臣”,秦王則以“丈人”呼之。照此推衍,十年後說信陵君,十五年後說春申君,唐雎已過百歲,至為安陵君使秦而面見秦王政,上距說秦昭王四十餘載,唐雎已為一百三十餘歲之朽然老丈矣!元代吳師道《〈戰國策〉校注補正》析曰:“唐雎為魏說秦時,九十餘,至與信陵君語,相去十年,為安陵使秦……上去說秦四十二年,決不存矣。”吳氏之說切中肯綮。《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其人之存歿已屬一大疑問,遑論奉命出使懾服秦王了。一百餘歲之老朽面折廷爭折衝樽俎,而令秦王驚惶失態俯首聽命,這只能是編排出來的幕滑稽劇,而絕非真正的歷史。在這一點上,《戰國策》的記載是不能自圓其說的。①
退一步說,即令兩次使秦的唐雎非為一人②,該文的歷史真實性依然是大可懷疑的。
安陵,即鄢陵。安、鄢古韻同屬元部,可行通用,《唐雎不辱使命》亦見《說苑·奉使》,其文“安陵君”作“鄢陵君”,可見其地實一。楊寬先生《戰國史》所附歷史地圖於“安陵”下括注“鄢陵”,亦可證之。安陵原為魏之屬地,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秦相穰侯魏冉興兵擊魏,斯時鄢陵已入秦境:
魏昭王)謂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廣陶,攻齊得剛、博以廣陶,得許、鄢陵以廣陶,秦王不問者,何也?以大梁之未亡也。今日大梁亡,許、鄢陵必議,議則君必窮。為君計者,勿攻便。”
此為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事。由引文可知,早在魏冉攻魏之前,迫於秦之壓力,魏國已割鄢陵以增廣穰侯之封域定陶。也就是說,唐雎安陵君使秦前五十八年,安陵已落秦人之手。秦莊襄王三年(前247),魏信陵君有言:“無忌將發十萬之師以造安陵之城。”可見此時安陵之歸屬尚無變化。沒有材料可以證明,此後安陵復歸於魏,又成“魏的附庸小國”。誠如歷史地理學家顧觀光所云:“鄢陵久為秦有,而安陵至戰國末尚存,此則傳聞異辭,當在闕疑之列矣。”(《七國地理考》卷五)
從時間、地點、人物的矛盾情形看,《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虛妄,當可定論。當代學者繆文遠先生在《戰國策考辨》一書中斷定,是章出自秦末漢初縱橫家之“擬托”。朱東潤先生也認為:“本文情節當出於虛構,不能視為真實的歷史記載。”(《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遜上編第一冊137頁)斯誠不刊之論。倘對該文內容深入剖析,這一點可以看得更為清楚。
首先,基本情節不合事理。作為一方域僅“五十里”之小國,當天下板蕩之際,只能成為臣服大國強國的附庸,事實上是很難作為一個“國家”獨立存在的。即令魏國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尚存”,以秦王橫掃六合之兵威,但遣偏師一支以擊,彈丸之地旦夕可下,何須卑詞“易地”,自討沒趣,進行一嘲外交鬥爭”?秦王舉措固然令人費解,而唐雎之行則愚昧至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魏國既滅,安陵豈能以“五十里之地”對抗虎狼之秦?即令以“劫秦”手段換取秦王一紙承諾,在“兵革不修、詐偽並起”“涽然道德絕矣”(劉向戰國策書錄》)的戰國末期,缺少實力保障,這種承諾也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戰國策》注者鮑彪認為:“唐雎之使愚矣!雖抗言不屈,豈終能沮之乎?”戰國策士的遊說活動皆有明確的功利目的,唐雎怎么會“知其不可而為之”呢?
其次,人物形象有欠準確。該文的兩個人物唐雎和秦王,與真實的歷史人物之間存在著鮮明的反差。歷史上的唐雎,是一位縱橫捭闔巧舌如簧的策士,並不是專諸、聶政、要離之類的玩命角色。“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的恫嚇,“挺劍而起”一拚死活的架勢,非唐雎一類的策士所願為所能為。而作為唐雎對手的秦王政,絕不是懦弱無能易於就範的庸主,那種色厲內荏前倨後恭的性格,和喑口惡叱吒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的個性特徵難以吻合。只要讀一讀《史記·刺客列傳》就可以知道,面對荊軻鋒利的匕首,猝然之間,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見其人身手矯健處變不驚,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角色。那種“色撓,長跪而謝之”的形象,和歷史上的秦王政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複次,重要細節嚴重失實。矛盾的徹底解決依靠了那柄來歷不明的“劍”。《史記·刺客列傳》:“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臣尚不可帶劍入殿,作為敵國使者的唐雎,焉能持劍立於朝堂之上?何況,其時秦國正與東方諸國全力相搏,面對來意不善的敵國之使,焉能如此麻痹大意?
由此觀之,《唐雎不辱使命》不僅違背了歷史的真實,作為文學作品,也違背了生活的真實;其文出於虛構“擬托”,而且虛構“擬托”的手法也實在算不上高明。
對照《史記》對唐雎其人其事的記載,對準確理解《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不無啟迪。太史公處置《戰國策》中關涉唐雎的材料,採取了三種方式。一是載錄其事直書其名:《魏世家》記唐雎說秦昭王援魏事,文字與《戰國策》悉同。一是載錄其事諱涉其名:《魏公子列傳》載唐雎說信陵君事,不書“唐雎”之名,而雲“客有說公子”者。史遷下筆審慎,無疑對其時唐雎之年齡及緣何由魏入趙俱生疑惑。一是對《戰國策》中有關材料棄置不用:《唐雎不辱使命》即屬此類。照一般讀者看來,《唐雎不辱使命》情節生動文字鮮活,絕不比《刺客列傳》中的“曹沫之劫齊桓公”遜色。《史記》何以作如此取捨?合乎邏輯的解釋是,太史公已辨其偽。可以說,早在二千年前,司馬遷即以史家銳利的目光對唐雎劫秦王之真偽作過甄別。秦帝國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秦始皇仁義不施積怨天下,故漢初縱橫之士假託唐雎之名,向秦始皇潑了這盆污水。③這就是《唐雎不辱使命》產生的社會背景。“易地”是秦始皇的祖宗們常常祭起的法寶,而“劫秦”之事,在秦的歷史上也不鮮見。這無疑給“擬托”者提供了歷史素材和想像空間。在此基礎上,塞進漢初方士們特別感興趣的“白虹貫日”“慧星襲月”“倉鷹擊殿”之類“天人感應”之談,迷人心竅惑人耳目,所有這一切拼湊一處,便借著“唐雎”的亡靈,上演出幕“折服秦王”的歷史荒誕劇。
[注釋]①《戰國策》系西漢劉向據六種書合成,文字非出一人之手,有此矛盾,並不奇怪。②《戰國策》整理者南宋鮑彪認為,兩次使秦之唐雎非為一人。然魏有兩唐雎之說舍此別無根據,故多數治《戰國策》者並不認同。③楊寬先生認為,《戰國策》某些章節,“只是用作練習遊說的腳本的,就不免誇張失實,甚至假託虛構”(《戰國史》529頁)。《唐雎不辱使命》很可能正是講究“揣摩”的策士們虛擬的供“練習遊說用的腳。”
史實是一個原因,還有個原因讓人想起來都好笑。
秦王,當時他雖然沒有統一六國,但文中書“且秦滅韓亡魏”,一句話就說明了當時韓國和魏國都被秦所滅,所以秦王也算是半個武夫,那么他會怕一個唐雎么?且不論唐雎的年齡,但他還只是一個謀臣,秦王會為這樣一個人懼?
還有,秦王不可能連政治上的紛爭都不懂吧,那么經歷了那么多的秦王會在會見唐雎的時候不要侍衛的么?他會全無防備的就接見一個外國,還是一個附屬小國的使臣么?不太可能吧。
綜上所述,西漢的劉向,他恐怕不了解全部的事實。否則,如何上演了一出滑稽又荒誕的歷史劇呢?

唐雎的劍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至今熠熠生輝的人物形象,他便是戰國末年的弱國臣子唐雎,他的凜然正氣千百年來仍然令人震撼。
不久前,我帶領學生學習《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重溫那一豪壯的場面。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一個頗有深度的問題:唐雎之所以能使安陵國避過一劫,緣於他的拚死一搏。可唐雎的劍是從哪裡來的?
文章對此沒有任何交代。
秦始皇
唐雎是否帶劍而入呢?根據當時的法律,使臣上殿禁止攜帶武器,因此還演繹了許多盪氣迴腸的故事:荊軻刺秦王把匕首藏在地圖當中,專諸刺王僚更是巧妙,把匕首藏在魚肚子裡。唐雎長長的劍自是匿之不住。難道是秦王狂傲到了極點,任由使者攜劍以示氣度?這種僥倖之說恐怕難以站住腳。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25—公元前221年間,秦王早已有過前車之鑑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荊軻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史記·刺客列傳》)。雖然說堂堂秦王,蠻橫驕縱,但絕對不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斷不會有如此舉動。
唐雎“挺劍而起”時該不會是使秦王之劍吧?秦法雖然規定“群臣、使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但秦王本人不在此列。秦王倒是有劍的,可諸位不要忘了,唐雎前來乃是“秦王不悅”之後,是想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亡國危機的。秦王會把一區區小國使者放在眼裡嗎?即便接見,也只能殿下侍候。因而,唐雎根本沒有接近秦王之機會,拔出秦王之劍無異於痴人說夢
既然如此,唐雎的劍到底從何而來呢?
該文出自《戰國策》,我們先來看一看《戰國策》吧。它是一部介於子、史之間的古書,主要記錄戰國時代以縱橫家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論、外交辭令和政治主張,同時也有一些歷史事實。其中歷史記載有的是民間傳說,有的引寓言故事。評論家吳小如在《古文精讀舉隅》中談到,《戰國策》並非全部實錄。蔡守湘於《先秦文學史》中所持也是“記言記事具有藝術虛構”之論。馬積高黃鈞在其《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則明示,《戰國策》是史家之筆兼策士之辭,“為了聳人聽聞,游士的言詞有誇張渲染和虛構的特點”。《戰國策·魏策四》之《秦王使人謂安陵君》(課文節選於此)是一篇游士說客的文字,唐雎也作唐且。秦王稱天子之怒是“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則稱布衣之怒為“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秦王只好“長跪而謝”。《戰國策》就是用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敷張揚厲的語言,來突出唐雎作為布衣之士的英雄氣概——這類誇張和近乎虛構的筆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歷史散文的文學色彩。
朱東潤先生認為:唐雎脅迫秦王之情節當出於虛構,不能視為真實的史料記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歷史上的安陵國是一個方圓五十里的旁邊附庸小國,正史對它的滅亡幾乎沒有記載。《資治通鑑·秦紀二》則說,“二十二年,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臣受地於魏之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王義而許之。”安陵國能夠暫存與唐雎似乎沒什麼關係。《戰國策·魏策四》之《秦魏為與國》記曰:“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餘,謂魏王曰:‘勞臣請出西說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諾。’遂約車而遣之。”而同樣節選自《戰國策·魏策四》之《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的《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且不但年輕了,還神功蓋世,能夠與年富力強的秦王相抗衡,把秦王嚇得跪地求饒。兩者前後矛盾,必有一記載有虛構成分。而《史記》中乾脆沒有唐雎這個人。正如古文學家游國恩所說,“《戰國策》最長於說事,但記述事件的後果不盡可靠”。唐雎劫秦王極有可能是文學作品的藝術誇張,也可能是子虛烏有
如此說來,故事似乎沒有流傳下來的理由。黃岳洲、茅宗祥在《中華文學鑑賞寶庫》中告訴我們,文章內容未必盡合歷史事實,但所表達的思想有積極意義。作為小國之臣,在孤立無援的危難情況下,折服秦王,不辱使命,唐雎堪稱一個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從“道義”上暗刺了秦王的不義,是一反抗強暴、蔑視王侯的義俠和高士,這種無畏品格為時人和後人所讚賞。同時,唐雎的“不易”顯示了安陵國土的神聖不可侵犯,“守”住的是正義,是尊嚴。秦人企圖用欺騙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料卻為他人所屈,又平衡了許多亡國者和將亡者的心。故事本身的真實與否倒是次要問題了。

有關資料

專諸、要離、聶政補充資料
專諸,春秋時堂邑(今江蘇六合縣北)人。吳王諸樊的公子光欲謀殺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專諸。乘吳對楚用兵國內空虛之機,公子光設宴請王僚,使專諸刺殺他。王僚戒備極嚴,“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夾道排班站立著),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佯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
(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要離,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既殺王僚以自立為王,王僚之子慶忌逃往衛國。公子光使要離去刺殺他。要離詐負罪出奔,使吳戮其妻子,而見慶忌於衛。與之俱渡江,至吳地,乘慶忌不意刺殺之。要離後亦自殺。
(事見《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聶政,戰國時韓國人。殺人避仇至齊,以屠為事。嚴仲子(韓國的大夫)與韓國相韓傀(一名俠累)有仇怨,嚴仲子恐被害而逃離韓國。得知聶政是個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聶政以侍養老母為辭。其母死後,去見嚴仲子願為他殺仇人。聶政獨行仗劍至韓。韓傀方坐府上,戒衛森嚴,政直入,上階刺殺傀,並擊殺數十人。“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暴屍於市,購問莫識。其姊聞而往哭之,後自殺於屍旁。時人稱其姊為烈女。
(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中國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貴族(一般是國家君王的後代),所以後人尊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

說話技巧

唐雎為什麼能不辱使命?這是他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鬥爭的結果。
在這場鬥爭中,唐雎十分講究說話的技巧,主要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一是“巧”在言辭委婉,言之有“節”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純是詐欺。當遭到安陵君拒絕後,“秦王不悅”,於是當著唐雎的面露出威脅之意,並盛氣凌人地責備安陵君“輕寡人”。對此,唐雎先用屈從的口吻說:“否,非若是也。”這一回答,既緩和了秦王以強凌弱的氣勢,使會談能夠繼續下去;又強調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後從容地說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為“受地於先王而守之”,並非故意違背秦王的意願。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節”,一個“守”字,含義豐富;既說明願忠於先王的遺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寧“守”不“易”,這是一種崇仰先王、不為利誘的明顯反映;又表明安陵國並無擴張之意,倒有禦敵之心,這不僅婉言拒絕了秦王的易地要求,還暗暗告誡秦王不要輕舉妄動。“守”是一種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的具體表現,顯示出安陵國土的神聖不可侵犯。“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這一反語,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國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願意易地。因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搶”的同義語。可見,“守”是不畏強暴、堅守國土的具體表現。由於唐雎堅持原則,言之有“節”,從“道義”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義,觸犯了他的尊嚴,難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針鋒相對、言之有“據”上。秦王見詐欺不行,便用“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的所謂“天子之怒”進行威嚇。唐雎正氣凜然,針鋒相對,用“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進行回擊。在這場圍繞天子與布衣之“怒”的交鋒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動而變為主動。當秦王以“亦……爾”的口吻鄙視“布衣之怒”時,唐雎立即駁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視“士之怒”。接著用語勢強烈的排比句,列舉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的史實,對“士之怒”加以渲染說明。這三個史實,猶如鋥亮鋒利的匕首,直刺貪生怕死的秦王心窩;又好似撼天動地的警鐘,警告秦王必須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自蹈死地。但是,這些有根有據的“士之怒”,畢竟是歷史上的事,已經過去了,它對秦王雖有所觸動(威脅),但還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於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與臣而將四矣”。這是暗示他將效法三人,刺殺秦王。這樣就把血淋淋的史實,變成對秦王的直接威脅,迫使秦王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危急處境。
三是“巧”在以行證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戰,不輔以武攻,秦王勢必會存僥倖心理,絕不會輕易折服。以行證言,就能使“言”更富於懾敵的威力。唐雎輔以“挺劍而起”這一義無反顧的行動,來證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實在性和尖銳性,這就從根本上徹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長跪而謝之”。
總之,在這場鬥爭中,唐雎的說話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於抓住對方的弱點,從“道義”和“威力”兩個方面,針鋒相對,據理力爭,從而震懾論敵,不辱使命。當然,如果唐雎手中沒有真理,沒有尊重客觀實際的科學態度,那么,說話技巧再高明,充其量也只能是詭辯而已。
(選自《古文鑑賞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