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魚類的一種)

黑魚(魚類的一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黑魚,是烏鱧[lǐ]的俗稱,又名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

黑魚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農本草經》與石蜜蜂子蜜蠟蜂膠)、牡蠣龜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鯉魚等列為蟲魚上品。

黑魚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經濟價值高。黑魚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黑魚作為藥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外科手術後,食用黑魚具有生肌補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魚
  • 拉丁學名:Channa argus
  • 別稱:生魚、雷魚、黑魚、烏魚、烏棒、蛇頭魚、烏鱧、火頭、文魚、才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鱸形目
  • 亞目:鱧亞目
  • 鱧科
  • :鱧屬
  • 烏鱧
  • 英文俗名:Snakehead, Snakeheaded Fish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境,食性特徵,繁殖,護幼習性,價格行情,養殖,放養技術,專養技術,魚病防治,人工繁殖,養殖現狀,主要價值,營養價值,食療價值,有關典故,

形態特徵

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吻
短圓鈍,口大,端位,口裂稍斜,並伸向眼後下緣,下頜稍突出。牙細小,帶狀排列於上下頜,下頜兩側齒堅利。眼小,上側位,居於頭的前半部,距吻端頗近。鼻孔兩對,前鼻孔位於吻端呈管狀,後鼻孔位於眼前上方,為一小圓孔。鰓裂大,左右鰓膜癒合,不與頰部相連鰓耙粗短,排列稀疏,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輔助功能的鰓上器,能呼吸空氣。
黑魚2黑魚2
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暗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側各有2 行黑色斑紋。奇鰭黑白相間的斑點,偶鰭為灰黃色間有不規則斑點。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鱗片,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鱗片,行於體側中部,後延至尾部。
背鰭頗長,幾乎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始於胸鰭基底上方,距吻端較近。腹鰭短小,起點於背鰭第4~5根鰭條下方,末端不達肛門胸鰭圓形,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於背鰭,起點於痛鰭第15~16根鰭條下方。尾鰭圓形。肛門緊位於臀鰭前方。背鰭軟條為49~54條,臀鰭軟條為32~38條。
黑魚
單室,細長,前端圓形,末端較尖,延至臀鰭基底上方。胃呈囊狀,幽門垂2個,粗長,約為腸1/3。腸短雙曲,長於體長二分之一。
黑龍江亞種主要特徵為:背部顏色為深綠黑色,體側有不規則黑綠色,背鰭尾鰭與背部同色,胸鰭臀鰭色淺。
斑鱧的主要差別是:烏鱧體較長,斑鱧缽較短;兩者頭頂部斑紋也有明顯差別: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斑紋;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長,更似蛇。

分布範圍

黑魚1黑魚1
分布於熱帶的非洲及亞洲等的淡水流域。中國各大水系均有分布,朝鮮半島和日本亦有分布。我國除西部地區陝西合陽洽川的黃河灣濕地較多外,其他西北地區就極少分布,銀川黃河流域近幾年黑魚泛濫,各地有信佛者借用黑魚放生,因而在陝西的部分水庫中有放生點黑魚,西安的灃河流域黑魚也很多見,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溝塘、池沼中均產。

生境

營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黑魚棲息環境,遍布於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於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
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強,尤其對缺氧、水溫和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將頭露出水面。後部側扁。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藉助在鰓腔內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因此即使在少水和無水的潮濕地帶,也能生存相當長時間。烏魚的生存水溫為0~41℃,最適水溫為16~30℃。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活動於水體的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遊動緩慢,常潛伏於水深處;冬季水溫接近0℃時,則蟄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動。具有很強的跳躍能力。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黑魚往往會躍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衝擊時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餌料不足時,亦會向他池轉移,轉移時其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當溫度範圍為 10℃ 到 15 ℃時,能離開水面達 3 到 4 天。

食性特徵

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且較為貪食。捕食對象隨魚體大小而異。體長3厘米以下的苗種主食撓足類枝角類及搖蚊幼蟲等,體長3~8厘米以下的苗種以水生昆蟲的幼蟲、蝌蚪小蝦仔魚等為食,體長20厘米以上的成魚則以各種小型魚類和青蛙為捕食對象(小型魚類主要指鯽魚餐條赤眼鱒泥鰍及各種幼魚)黑魚的遊動速度緩慢,但捕食一般不追趕獵物,而是隱藏於水草或其他隱蔽物附近,並高度注視四周的動靜,一旦發現有魚類等適口活餌游經附近時便迅速出擊,一舉捕獲。黑魚的攝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體長一半左右的活餌,胃的最大容量可達其體重的60%上下。據解剖,一條500克重的烏鱧,在較短時間內吞食10厘米長的草魚種8尾。黑魚還有自相殘殺的習性,能吞食體長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類個體。其食量大小與水溫有密切的關係。夏季水溫高時相當貪食,攝食量大;當水溫低於12℃時即停止攝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當動物性飼料不足時,也能以豆餅、菜餅、魚粉等人工配合飼料為食。
黑魚(魚類的一種)

繁殖

產卵季節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在華南地區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水溫為18~30℃,最適水溫為20~25℃。
黑魚6黑魚6
性成熟年齡,在不同的地區也略有差異。在華南地區通常體長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魚性腺已成熟,而長江流域一帶則需要2冬令和體長30厘米左右才能產卵。烏鱧能在池塘、河溝及水庫等水域內自然繁殖,產卵場一般分布在水草茂盛的淺水區。懷卵量、產卵量與親體個體大小有關。烏鱧的懷卵量通常每公斤體重約為2~3萬粒,0.5公斤重斑鱧產卵量一般為0.8~1萬粒,個別可達1.1~1.2萬粒。產卵方式是營造巢類型。產卵前,性成熟的雌雄親魚成對地遊動在產卵場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營築略呈環形、直徑約0.5~1米、漂浮於水面的魚巢.巢築成後,在風平浪靜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魚相互追逐、發情,然後雌魚在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處,腹部向上呈仰臥狀態,身體緩緩搖動而產卵於巢上。與此同時,雄魚以同樣姿態射精於此。

護幼習性

親魚有著護幼的習性。每當繁殖季節來臨,雌雄親魚將產卵地點選擇在沼澤、湖泊、水底、小河的水草叢中的岸邊,或是長有蘆草的淺水灘中。
黑魚7黑魚7
產卵前,雌雄親魚共同銜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構築魚巢。巢的大小視其個體大小而定,巢略呈環狀,卵產於巢中。產卵後,一對親魚或僅雄魚潛伏於魚巢中,或巢的附近守護魚卵,不讓別的魚類或蛙類靠近,以免受其傷害。
剛孵出的仔魚,卵黃囊使其身體前段顯著膨大,而側臥於水面輕輕浮動,親魚則守護於仔魚下方。隨著仔魚的發育,卵黃囊的消失,幼魚能作垂直遊動,但只限於魚巢附近。親魚的防禦活動更為強烈,若有其它魚類或蛙類企圖對幼苗偷襲,親魚將全力以赴驅趕之。
幼苗長至10~30毫米時,活動能力加強,行動活潑,活動範圍也隨之擴大,此時親魚與幼魚群集於一起,穿梭在魚苗周圍,加強保護。直至幼苗至40~50毫米時,魚體體色由黃綠轉成墨綠,各鰭出現鰭條,有較強游泳能力,這時幼魚開始分散營獨立生活,雌雄親魚到此時也就結束其一年一度的護幼生活,離開魚巢,尋找自己的棲息環境。
2014年12月5日,媒體報導,小盾鱧(Channa micropeltes)被釣起,上千隻紅色幼魚“相救”。(小盾鱧會夫妻倆一起帶小魚,小魚平時就會聚在父母身邊,並不是為了保護父母。)
黑魚(魚類的一種)

價格行情

據調查,2014年10月10日黑魚批發市場價格為19.98元/公斤,超市價格為29.77元/公斤,批發市場價格下調,超市價格上調。

養殖

放養技術

親魚池的選擇:放養池的大小應根據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對,基本上按每10平方米放養1對的原則,則選擇 0.6~1畝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40對,則選擇0.3~0.6畝的池塘。其主要原因是,當親魚性腺已成熟時最好是一次捕撈,一次催產,不宜多次捕撈。因為烏鱧拉網捕撈起捕率較低。一般是將池水抽乾捕捉,對親魚刺激很大。池塘過大,親魚過分集中,多次抽乾,多次捕撈,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多次強烈刺激,會造成親魚的性腺退化,影響後面幾批的催產效果。所以應採取每池的放養量和每次繁殖量配套的原則選擇親魚池的大小。池深1.5~2.0米為宜,灌水1.0~1.5米,池埂高出水面0.5米以上。若池深只有1.0~1.2米,水仍可灌到0.8~1.0米,四周插上竹籬笆或舊魚網圍欄,高1.5 米,防止烏鱧跳出池塘。
放養的準備工作:放養前作好魚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採用乾塘消毒。若淤泥過厚的要挖掉過多的淤泥,留下20厘米左右。每畝用 50~75千克生石灰清塘,灌水10天后可以放養親魚。在池中養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以供烏鱧隱避棲息,同時有防逃作用。如果選擇的親魚是野生的,親魚池中可放養一些小雜魚,規格要小,不宜過大。
親魚的放養要點:親魚的放養關鍵是密度、時間和雌雄比例。密度一般按每畝放養100~150千克,最多不超過200千克。應按親魚的規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左右。密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過高會影響親魚的活動空間,過低不容易馴養,特別是野生親魚,這些都會影響親魚的性腺發育。時間安排於9月份。9月份水溫在25~30℃,從高溫逐漸轉涼,有利於親魚越冬前的培育,攝食比較旺盛。親魚通過捕撈、運輸,特別是野生親魚到了新的生態環境中,常不會覓食。而9月份放養尚可通過2個多月的馴養,使之適應新環境主動攝食,恢復體質,而且可以促進性腺的發育,提高雌魚的懷卵量。放養時雌雄基本上按1:l的比例混養。這時雌雄比較難以判別,所以只能說基本上放養數要比實際需要量略大一些。親魚下池前採用2%~3%的食鹽水消毒或用30毫克/千克的福馬林溶液藥浴10分鐘左右,消毒後放入已準備好的親魚池。

專養技術

1.魚池選擇魚池要求通風向陽,水源充足,面積1~5畝,水深1~1.5米,四周種植一些水浮蓮或水花生,並在較低的地方用網片圍攔,這樣既可防止烏魚外逃,又可隱蔽、遮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於烏魚的生長。
2.清塘消毒魚池選定後,先將池水排乾,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勻潑灑,並用耙等工具翻動淤泥,充分消毒。烏魚种放養前一周,將池水注至1米深,並施適當基肥培肥水質。
3.魚种放養魚種來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野生的,一種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種來源的魚種,下塘前均要進行篩選,將規格基本一致的魚種用3%~5%的食鹽水洗浴5~10分鐘,然後放入同一個魚池。放養密度視水源、注排水條件、餌料魚來源等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3~5厘米長的魚種,667平方米放養6000~10000尾;10~15厘米長的魚種,放養4000~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魚種,放養約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條件好,餌料魚來源充足,放養密度還可適當加大一點。
4.餌料投餵人工精養黑魚,主要以低值新鮮小魚蝦為主要餌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魚種是吃活餌的,所以魚種下池後應先停餵一兩天,然後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餵適量的死餌進行馴化,以後逐步移到池塘一處投餵。魚吃食死餌習慣後,每天上午9時和下午4時各投餵1次,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5%~10%,並根據天氣、水溫、生長、攝食等情況靈活掌握。
飼料選用正規單位生產的粉狀飼料,其粗蛋白含量為45%,粗纖維3%,飼料的主要原料為魚粉、骨粉、大豆粕、麵粉、維生素及礦物質預混料等。輔以蚌肉、 小魚等鮮活餌料。
5.日常管理黑魚在天然水體中或稀養情況下是不易發病的,但在人工精養情況下,若防治不當,則會暴發魚病,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從筆者幾年的實踐情況看,烏魚常見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爛鰓病等。若防治措施得當,魚很少發病或不發病。因此,在烏魚養殖過程中,應經常查看水質、魚情、打撈殘餌、防止外逃等,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6.捕大留小,適時上市因烏魚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餌料不足時會自相殘殺,所以,每隔1個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規格相差較大,且數量較多,可分養到其他同種規格的魚池或網箱中。市價較好時,可將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魚上市銷售。這樣,既可賣得好價錢,又有利於小規格魚的生長。

魚病防治

黑魚疾病的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在整個養殖期間,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魚種下塘1月後消毒1次,以後每隔半月消毒1次。消毒藥物有:二溴海因、 二氧化氯、生石灰、漂白粉等,用量根據水質情況及藥物使用說明而定。定期在餌料中添加維生素、大蒜素、三黃散等,有利於增強黑魚的體質和抗病能力。在養殖期間要多注意觀察,發現疫情及時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人工繁殖

催產孵化設備
其設施是利用四大家魚繁殖用的設備,產卵池為圓形,直徑8m,深1.5m魚苗孵化設備是拋水式孵化缸,每隻缸盛水500kg左右,濾水缸罩為60目;魚巢是棕片和蚌殼。
親魚的選擇及培育
親魚選購於本場附近的河溝、湖泊中的天然捕獲物,從3月1~10日選購運回親魚61kg,2冬齡以上,規格為80g/尾左右,體形正常,無病無傷。購回的親魚放在池塘中培育,水溫15℃以上時,投餵少量的小魚蝦、螺蜆肉、豆餅等,並經常巡塘觀察,適當加注新水。
親魚的雌雄鑑別、配比及催產孵化
雌雄鑑別:雌魚個體明顯小於雄魚;雌魚具有圖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時腹部膨大而柔軟,生殖孔微紅外翻;雄魚只有一個泄殖孔。雄雄配比及催產:親魚的雄雄比例為1:1.2配組。池塘自然產卵沒有注射催產藥物,在4月上旬水溫達18℃,發現沙塘鱧在池邊水體上層游轉時,即在池邊布設棕片和吊掛大的蚌殼若干,並注水使池水呈微流以刺激親魚發情,讓其在棕片和蚌殼中自然產卵。在產卵池中催產的親魚,注射促排卵素2號(LRH—A)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為胸紹基部,每年4月6日水溫19℃時第一次注射 LRH—A,間隔12小時第二次注射LRH—A與HCG的混合藥物,注射後放人產卵池中,用微流水刺激親魚發情,並布設棕片和大的蚌殼,讓其自然產卵。孵化:受精卵淡黃色,圓形.,卵膜透明,粘性較強。池塘及產卵池中的親魚產卵結束後,及時取出帶有受精卵的棕片和蚌殼,並輕洗去泥漿、污物,移送至孵化缸,將棕片和蚌殼吊掛在水中。
苗種培育
魚苗出膜後3天待腰點出現,魚苗都能乎游時,即可出缸計數,放入清整並施過基肥的池塘,池水深70cm;魚苗早期的開口餌料為輪蟲、小型枝角類和橈足幼體等(主要靠施基肥培養),輔助投餵雞蛋黃、魚肉漿、豆漿等,每天投餵3~4次,並定期測定成活率、生長速度。

養殖現狀

中國的鱧科魚類共有7個種,它們分別是烏鱧、斑鱧、月鱧、寬額鱧、紋鱧、線鱧和長身鱧。其中只有烏鱧是一個廣布種,分布於全國各大水系,產量也最大,斑鱧、月鱧和寬額鱧僅分布在華南地區,包括台灣省海南省;而紋鱧、線鱧和長身鱧則相當少見,分布區十分狹窄,僅見於雲南省的怒江瀾滄江水系,經濟價值小。人們習慣於將鱧科魚類通稱為烏魚、黑魚(北方和華東地區)、財魚(湖北、湖南)、生魚(廣東、香港地區)、烏棒西南地區),此外還有斑魚、孝魚、蛇頭魚文魚等名稱。
四川內江江龍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過大的吹噓白烏鱧,無非是為了提升白烏鱧的價格,純屬炒作,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同時希望各位養殖朋友能將這一訊息告知親朋好友,不要被它騙了!從這個角度分析,白烏鱧的市場也快盡頭了,希望養殖戶在選擇養殖品種的時候,對它要小心下手。
烏鱧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湖泊、水庫、河川、溪溝、塘堰還是水田、渠道,甚至連一般魚類難以生存的沼澤、積水潭、窪凼等都能生長、繁衍。它們的生長速度也比較快,符合“頭年魚種、二年成魚”的生產要求。烏鱧的含肉率高,又無肌間細刺,是老少皆宜的魚品之一。據測定,每100克鮮魚肉中,含蛋白質19.8克、脂肪1.4克、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據醫籍記載,烏鱧還有去瘀活血、滋補壯陽、收肌生津、怯寒調養等藥理作用,在東南亞及我國兩廣、港澳台地區一向被視作佳肴兼補品,故而身價不凡。此外,與其他魚類不同,烏鱧離水後不易死亡,死後肌體也不易腐敗變質,所以更便於長途運輸與加工。
黑魚的畝產量近2萬斤,是四大家魚的10倍,每斤售價在12元左右,是四大家魚的兩倍左右。更重要的是,重慶、四川兩地的烏魚養殖基本為零,每年至少要從廣東、湖北、湖南等地引進2000萬斤。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味道鮮美,非常有營養,吃黑魚還有給傷口消炎的作用。
烹調方法主要有:黑魚絲薄餅、玉帶黑魚卷、汤滷黑魚、豉油黑魚、醋椒黑魚湯、翡翠米湯魚、紅糟魚絲、酸菜黑魚、乾燒黑魚、清蒸黑魚、紅燒黑魚、清燉黑魚蒜煨黑魚等。
每100 g黑魚肉含蛋白質19.8 g ,脂肪1.4 g,熱量384.6kJ,鈣57mg ,磷163mg, 鐵0.5mg, 硫胺素0.03 mg,核黃素0.25 mg ,尼克酸2.8mg。尾部肌肉含瓜氨酸、脯氨酸、絲氦酸等18種游離胺基酸等,食藥俱佳。
一般飯店的酸菜魚很少用黑魚做,大部分用草魚(混子)做的,價格比黑魚要便宜,市場上不太容易買到野生黑魚,家養的黑魚反應遲鈍,營養價值比野生的低,大家購買時,看看黑魚的精神狀態、質感等綜合判斷來考察是否為野生的。
  1. 黑魚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胺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2. 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廣西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
  3. 黑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
  4. 黑魚生命力指數為0,但是防病指數為6.41。
注意: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有些人會對黑魚過敏,食用後症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症狀。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食用後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
若出現過敏症狀,可以服用抗過敏藥來緩解,通常24小時內會緩解;若症狀較為嚴重,請去醫院就診,遵醫囑。

食療價值

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
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
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症。
去鰭、鰓、內臟等,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寒。能補脾益氣,利水。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煙酸,並分離出組氨酸等。
[用途]用於脾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氣血不足,經閉,久患瘡疥等。
[用法]煮食,煨熟食,入菜餚。
烏鱧: 肉性寒, 味甘、平,有去濕利尿、通氣消脹、祛風之作用,可治浮腫、濕痹、小便不利等症。
  1. 胸悶、胃脹: 取10cm大小個體的烏鱧1000 g, 去內臟、洗淨、焙乾, 研成末。 睡前用黃酒送服,每次10~15g。
  2. 肺結核、體虛: 取烏鱧 500 g,去內臟、洗淨, 加生薑3片,紅棗3枚,水1000g,煎煮成為400g。每周服2~3次,分早、晚兩次服用。
  3. 補脾開胃: 取鮮活烏鱧 l條, 宰淨, 切成5cm見方的魚塊,用開水煮透, 取出後撕去魚塊上的白膜。將炒勺放油炒透,倒入蒜泥及其它調料(黃酒、醬油、白糖、豆腐乳、蔥白各適量),炒出味,倒入魚塊,放湯,鍋開後移小火煨30min,待湯汁濃稠時,放味素、香油,即成蒜泥腐乳烏魚,食用。
  4. 腎形水腫去濕利尿: 取烏鱧500g ,去內臟、洗淨。將炒鍋放豆油, 燒熱,投入烏魚稍煎,待魚頭煎至焦黃色, 放入適量蔥白、鮮姜,加水燉煮至魚肉熟,放入事先洗淨的冬瓜塊500g ,至冬瓜爛熟即可。取冬瓜烏魚湯服用。
  5. 頑固性浮腫: 取烏魚1條,宰淨,取大蒜瓣25g塞入魚腹中,將赤豆50g填滿魚腹空隙,用食用棉皮將魚身包裹,用棉線縛緊,置清水中浸泡至內外濕透,放入熱火灰中煨熟, 成為赤豆煨烏魚,食用。
  6. 腸痔下血:取烏鱧 1 條, 重約300~ 400 g, 加大蒜子、白芨適量, 煮成湯後服用。
  7. 抽搐麻木: 將烏鱧頭骨焙乾, 取15g,加蒼朮15 g,胡椒15 g,木耳 15 g,共研粉末。用黃酒送下,每日 1服,每次10g 。
  8. 催乳補血,產後體虛:取烏鱧 1條,去內臟;洗淨放入調料,隔水清蒸,供產婦常食用。
  9. 一切風瘡( 包括頑癬疥癩): 取烏鱧 1條,宰淨, 填入蒼耳葉; 另以蒼耳放入鍋底, 上面放魚, 倒入少量的水,用文火煨熟,去掉皮骨。淡食,勿加鹽醬。療效顯著。

有關典故

黑魚也叫孝魚,這是因為魚媽媽每次生魚寶寶的時候,都會失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魚媽媽不能覓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母子天性,也許魚寶寶們一生下來就知道魚媽媽是為了它們才看不見,如果沒有東西吃會餓死的,所以魚寶寶自己爭相游進魚媽媽的嘴裡,直到魚媽媽復明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所剩無幾了。傳說,魚媽媽會繞著他們住的地方一圈一圈地游,似乎是在祭奠。所以後來人們叫黑魚為孝魚。從前一般人都不吃黑魚。捉到都會放回去。其實這是無稽之談。黑魚是肉食性魚,生性十分兇猛,甚至同類間也會自行殘殺,一旦飢餓時也就不會認得哪是自己產卵所孵出的幼魚了。
黑魚的親魚有著護幼的習性。每當繁殖季節來臨,雌雄親魚將產卵地點選擇在沼澤、湖泊、水底、小河的水草叢中的岸邊,或是長有蘆草的淺水灘中。產卵前,雌雄親魚共同銜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構築魚巢。巢的大小視其個體大小而定,巢略呈環狀,卵產於巢中。產卵後,一對親魚或僅雄魚潛伏於魚巢中,或巢的附近守護魚卵,不讓別的魚類或蛙類靠近,以免受其傷害。
這時親魚的防禦活動更為強烈,若有其它魚類或蛙類企圖對幼苗偷襲,親魚將全力以赴驅趕之,幼苗長至10~30毫米息
黑魚兩大特點:一是十分兇猛,攻擊力強;二是愛子如命,對其卵與幼魚十分愛護,用一切力量加以保護。其實,都是生物繁衍成長的自然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