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頭魚

蛇頭魚

蛇頭魚學名烏鱧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又名黑魚、才魚、湖南生魚等。因頭尖且扁平如蛇頭,故有蛇頭魚之稱。

烏鱧在分類地位上隸屬鱸形總目(Percomorpha),鱸形目(Perciformes),攀鱸亞目(anabantoidei),鱧科(Channidae),鱧屬(Ophiocephalus),是我國廣泛分布的肉食性兇猛魚類。烏鱧營養豐富,肉質細嫩,肉味鮮美,骨刺少,生長快,個體大,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淡水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鱧
  • 拉丁學名: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
  • 別稱:黑魚、才魚、烏魚、烏棒、烏鱧、生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鱸形目
  • 亞目攀鱸亞目
  • 鱧科
  • :鱧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食性,生長,繁殖習性,苗種培育,野生苗種馴化,人工繁殖,人工養殖,養殖條件,苗种放養,日常管理,物種價值,經濟價值,食用價值,

形態特徵

烏鱧魚體前部圓桶狀,後部側扁;頭尖且扁平如蛇頭,其上覆蓋鱗片,頭側有黑條紋;口大,端位,口裂傾斜,下頜向前突出,上下頜有密封的銳齒;眼位於口的前上方,極上位。全身覆蓋中等大小的鱗片,側線完全;胸、腹鰭各1對,尾鰭圓形;全身呈灰黑色,體兩側具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條,頭側有兩條縱向黑色條紋;鰓耙短而呈瘤狀;有鰓上器可行呼吸作用,是副呼吸器官,可直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烏鱧烏鱧

生活習性

烏鱧是底棲性魚類,喜歡棲息在水渾濁、水草叢生的水域或水流緩慢地帶,它多隱蔽在水草下面或靜止的水叢中。烏鱧對溫度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嚴格,在0~40℃水溫中均能生活。在水質污濁不宜養其他魚類的水域中,烏鱧也可生長。

食性

烏鱧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獵捕食物時,不去追趕,而是隱蔽於草叢中或其他隱蔽物附近,密切注視周圍動靜,待小魚蝦游至其附近時,突然襲擊。自然界的烏鱧幼體以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為食,稍大則以水生昆蟲、小魚小蝦為食,體長8厘米以上,則以其他魚類為主要食物。人工飼養條件下,烏鱧也可攝食人工配合飼料。

生長

烏鱧的生長速度相當快。在自然環境裡,1冬齡的個體可達25cm左右,2冬齡的個體可達35cm,3冬齡的個體則可達2~2.5kg。烏鱧的生長速度和溫度及食物的豐歉有直接的關係,水溫在20℃以上時生長速度加快,夏季水溫高食物豐富時生長速度最快。但當水溫低於15℃時幾乎停止生長。

繁殖習性

烏鱧的性成熟時間,因其所生活的區域不同而不同。在南方,烏鱧1冬齡性成熟,長江中下游地區為2冬齡性成熟。每年的5月上旬~8月初為它的繁殖季節,6月中旬為產卵旺季,其卵為一次成熟,分批產出。產卵一次約數千至一萬多粒。卵為鮮黃色,浮性卵,卵具油球,卵徑2.0~2.2mm。繁殖的水溫為18~31℃,最佳水溫為20~26℃。烏鱧的產卵方式為營造巢類型。此外,烏鱧還有保護魚卵及仔魚的行為,產卵後親魚潛伏於魚巢附近,當其他魚類企圖傷害它的卵時,親魚便會立即奮起追趕。
烏鱧烏鱧

苗種培育

野生苗種馴化

一、準備工作
(一)製作苗種培育網箱,規格2m×3m×1.5m,3m×4m×1.5m,無節網片,各3隻;4m×6m×2m,網目1cm的3×3聚乙烯網片製成網箱4隻。
(二)放養前,先把網箱插到水中浸泡7d,讓其大量附著水藻,以免傷魚。網箱放置:保持網箱底部離池底保持50cm的距離,有利於水體交換和糞便、殘餌的排放。
(三)放養前2天,要對網箱進行消毒,用二氧化氯0.5mg/kg或漂白粉2mg/kg。
(四)準備1個口徑80cm的魚苗抄網,安上長把子,水桶4隻,皮褲1條。
二、捕撈苗種
(一)進入5月,到周邊坑塘、河邊、水庫周邊巡查,發現烏鱧苗種群,先做1個記號。
(二)準確把握捕撈時間,在烏鱧苗體色未變黑之前即體色為黃色苗時捕撈。
(三)烏鱧苗體色變黑後,意味著烏鱧苗種可以單獨捕食,種群將會散開,單獨覓食,這時烏鱧魚就會食烏鱧苗種,也不便捕撈,而且捕撈量小。
三、馴化
(一)捕撈回來的苗種,先放到水深15cm的大盆里,上面蓋上網片,防止苗種跳出來。
(二)先讓苗種餓上一段時間後,再餵打好的魚糜。投餵時,把魚糜劃撒得越小越開,越有利於苗種進食。
(三)飽食後,讓其消化一段時間,用4%的食鹽水消毒後放入網箱內,網箱上蓋好防鳥網片。
四、飼養管理
(一)放入網箱後,魚苗小,只能投餵魚糜,投餵面積要大、要均勻,時間要長,以大部分魚苗吃飽為止。每天要投餵4次,堅持量小次多的原則。
(二)魚糜要現打現喂,一次投餵不完應先放到冰櫃里,以防變質。
(三)及時分箱。餵養10d左右,要分1次箱。分箱時,操作要細心。
(四)體長10cm後改餵剁碎的小魚塊或直接餵小魚,儘量讓魚種浮到水面搶食,以免造成食料魚的浪費。
(五)網箱內少放一些水草,用來遮陰和魚苗藏身。
(六)在放置網箱的池塘內搭配50g的花白鰱魚種220尾,用來控制水質;每667m2放養30g鯽魚200尾,來清理殘餌。
五、魚病防治
(一)預防:每10d拌藥餌1次,主要有肝膽康、三黃粉氟哌酸新諾明,預防肝膽病等消化道疾病;每15d施1次殺蟲藥,殺蟲靈、辛硫磷類藥物,預防車輪蟲三代蟲指環蟲等。
(二)治療
1、腸炎:拌三黃粉、大蒜素或氟哌酸、複方新諾明,每百千克拌藥8g,療效明顯。
2、爛鰓病: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用量150mL/667m2,稀釋後潑灑即可治癒。
3、肝膽病:主要用肝膽康、氟哌酸、複方新諾明等藥物防治。
4、腐皮病:三氯異氰尿酸(含有效氯85%)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0.4~0.5mg/L;全池潑灑五倍子(先粉碎後用開水浸泡),使池水濃度為2~4mg/L。
5、車輪蟲、三代蟲、指環蟲病:用殺蟲靈20mL/667m2全池潑灑。

人工繁殖

隨著烏鱧養殖的發展,烏鱧苗種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單靠捕撈野生苗種來養殖,不僅數量少,供應無保障,而且質量差,規格不整齊。因此人工繁殖烏鱧苗種已成必然趨勢。
烏鱧魚苗烏鱧魚苗
一、親魚的選擇
烏鱧的懷卵量與體重通常成正比關係。體重0.5kg的雌魚懷卵量為8000~12000粒,體重較大的個體懷卵量也較多,但體重超過1.0kg的雌魚受精率反而下降,因而親魚選擇的個體不宜太大。一般選擇體重在0.5~0.8kg的個體作為親魚,雌雄之比約為1:1~3:1。同時,在選擇親魚時,要選擇生命力強,體肥無傷的1冬齡以上的成熟烏鱧作為親魚。雌魚以體型肥壯,腹部膨大突出而鬆軟,胸部豐滿圓滑,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大而微突為佳。
二、親魚培育
選擇好的親魚,要放到專門的池塘中培育。培育池的面積以2畝左右為宜,水深在1米以上,排灌方便。以活魚為親魚的餌料進行強化培育,日投餌量為其自身體重的5~6%,親魚雌雄放養密度1:1~3:2,注意換水。
三、雌雄的鑑別
雌魚體型稍短而圓,腹部膨大,生殖孔微突稍紅,腹鰭條呈白色,胸部無黑斑。成熟的雌魚卵巢輪廓明顯,腹部鬆軟。
雄魚體型較瘦長,腹部不明顯膨大,生殖孔凹陷,腹鰭條呈黑色,胸部有很多黑斑,背鰭基部有圓小而透明的白色斑點。成熟的雄魚體側呈美麗的紫紅色。
四、人工催產
催產激素為鯉魚腦垂體(PG)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使用劑量:雌魚為每公斤體重注射PG4mg+HCG800~1000IU,雄魚劑量減半。採用胸腔注射,雌魚分兩次注射,產卵效應時間比較穩定:第一次注射劑量為全劑量的30~50%,相隔10小時後進行第二次注射:雄魚可一次注射,劑量減半。注射後的親魚,按1:1的比例放入專門的產卵池中,產卵池應事先作好魚巢,以利親魚發情產卵。
五、受精卵的收集、孵化
烏鱧一般在催產30多個小時後開始產卵,因其是分批產卵,最好在親魚開始產卵10個小時後,進行收集、洗卵、計數後放入孵化池內。孵化過程是在孵化池中進行,其孵化用水經300目篩絹網過濾,力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水溫調至26~28℃,用0.5ppm的孔雀綠全池潑灑。經30個小時左右,幼體即可孵出。因為烏鱧的卵為浮性卵,在孵化過程中,要儘量避免太陽光直射,以免影響孵化率。
六、苗種培育
剛孵出的烏鱧幼體,全長約3.8~4.3mm,頭大尾小,形似蝌蚪,運動的能力較差,側浮於水面。其腹腔內有一個較大的卵黃囊,此為幼體的營養源,這段時間內幼體不需投餵餌料,只需每天換水一次。經過4~5天時間,卵黃囊消化吸收完畢後,仔魚體長已達8mm,開始攝食。此時,培苗池內一定要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以供仔魚開口攝食。這時的開口餌料主要以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為主,同時每天換水兩次,以免缺氧。當苗種經過20天左右的培育,全長可達3.0cm時,可開始馴化攝食魚漿。此時魚苗開始出現規格上的差異,會自相殘食。所以,一旦發現魚苗規格不整齊時,便要及時分篩分級處理,以提高出苗率。

人工養殖

養殖條件

養殖烏鱧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中性或微鹼性、無污染、排灌方便、水溫在30℃以下、底質為壤土的地方。為便於管理,烏鱧養殖以面積700~1600m2,水深1.5~2m的泥底池為宜。魚种放養前15~20d,每hm2池用1500~2250kg生石灰乾法清塘,對池塘進行徹底消毒,然後進水,10d後可放養魚種。烏鱧善跳,尤其是在流水衝擊和降雨時,因此,池塘的灌排水口必須做好嚴密的防逃設施,同時可在養殖區域周圍設定高40~60cm竹籬笆或網片用以防逃。在池塘四周水面種植80~100cm寬的水浮蓮,既可防止烏鱧跳出池外,又可供烏鱧避暑渡夏。在池塘四周淺水區種植苦草水葫蘆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可在高溫季節降低水溫,同時可改善水質,但應注意水草生長後的覆蓋面積不超過水體總面積的1/5。
烏鱧魚苗烏鱧魚苗

苗种放養

儘量選擇規格在10cm以上、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活力好的的苗种放養,如魚種規格過小,可在放養後根據烏鱧生長情況,及時分塘飼養。魚种放養前用30%聚維酮碘消毒,可有效地防止水霉病的發生。
烏鱧的放養密度依據池塘條件,出塘規格,日常管理水平等確定。一般每hm2放養45000~75000尾,若需要出塘規格稍大,可適當降低放養密度。對於餌料豐富、水源充足、管理得當的池塘,可適當增加放養密度,此外適當混養其它肥水魚、雜食魚,可有效控制池塘水質。放養時間宜早不宜遲,具體視魚種來源和規格而定。隔年魚种放養時間3~4月份,如果沒有隔年魚種的話,當年魚種的放養時間是6~8月份。
放苗時注意事項:①試水:放苗前將魚苗放入網兜內,再放入魚塘,觀察12~24h,魚苗無異常再放苗。確保水質良好。②放苗時,水溫適宜,天氣穩定,水質穩定。③操作要精細,不要讓苗種受傷。

日常管理

1.投餌
烏鱧為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其飼料以鮮活餌料為主,主要包括小魚蝦、動物內臟、螺、蚌等。投餵鮮活餌料要注意餌料的新鮮和潔淨。由於鮮活餌料成本高、難保存等原因,目前也採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烏鱧。要想實現從鮮活餌料到人工配合料的轉化,需對烏鱧進行馴化。馴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斷減少鮮活餌料的投喂,增加配合飼料的比例,逐漸過渡。顆粒料在投餵前一定要潤濕,使其充分軟化和膨大,不僅有利於烏鱧消化吸收,還可減少投餵量,降低餌料係數。投飼過程中要遵循“三看、四定”原則。投餵量根據天氣、水溫、季節、水質、魚體生長和攝食情況等確定。定期在飼料中添加維C、大蒜素、三黃散等,有利於提高烏鱧的抗病力。應注意,無論投餵哪種飼料,投餵量視魚的吃食情況而定,飼料規格視魚體規格而定。
烏鱧烏鱧
總之,投餵新鮮的活餌料是根據烏鱧的食性而來的,但是成本比較大,有的也投餵一些動物內臟來節約成本,但是動物內臟利用率不高,容易沉入池底。吃不完的動物內臟在底層分解,使底質變壞,從而影響水質,影響烏鱧的生長。人工配合飼料是考慮烏鱧的各方面的要素來研究開發的。人工配合飼料具有營養較全面、污染小、成本低等優點,但仍然需要改善。
2.水質管理
烏鱧餌料的蛋白含量較高,加之養殖密度大,大量的殘餌和塘魚代謝物極易敗壞水質,不利於烏鱧生長。這就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勤觀察、勤加水、勤換水,適時開啟增氧機,還可使用生物製劑。在養殖期,可使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生石灰、漂白粉等藥物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保持水質肥、活、嫩、爽。此外烏鱧為底棲魚類,應特別注意底層水質的變化,夏季勤換水,著重底質的改良。
3.巡池
①堅持每天早晚巡池,觀察魚的吃食和活動情況,查看池塘的水質情況,清除生長過剩的水草,檢查防逃設施是否被損壞,做好防逃、防盜工作: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及時處理:發現死魚,立即撈出,並做好後續的檢疫及監控工作。
②做好養殖記錄,對日常養殖過程中投餌、發病、用藥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便於總結分析。

物種價值

經濟價值

烏鱧因其肉質細嫩,無肌間刺,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等特點,深受廣大養殖戶和消費者的喜愛,是一種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的魚類。

食用價值

烏鱧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據測定,每100g烏鱧肉含蛋白質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並富含人體所需的鈣、磷、鐵、鋅等營養元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