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慶縣2006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07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託,向大會報告2006年財政預算預計執行情況和2007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列席會議的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慶縣2006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07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 時間:2006年11月25日
  • 代表:餘慶縣財政局局長 田洪明
  • 地點:餘慶
簡介,2006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2006年預算收支預計執行情況,2006年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分析,2006年財政主要工作,2007年財政預算草案,2007年財政一般預算收支編制情況,2007年工作措施,

簡介

(2006年11月25日在餘慶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餘慶縣財政局局長 田洪明
各位代表:

2006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6年我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財政的大力關心幫助下,在人大、政協的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下,在各級各部門的理解支持下,緊緊圍繞“發展興財源、爭取增財力、節支保平衡、和諧共發展”財政工作指導思想,抓住構皮灘電站建設和中央財政“三獎一補”機遇期,立足“發展大農業、壯大小工業、管好窮財政”的工作思路,以組織財政收入為中心,以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非稅收入、政府採購、政府收支分類、鄉財縣管等改革為重點,以強化財源建設培育、財政收入增長、財政支出控管、財政資金運籌、財政債務償還、縣鄉財政調節等監管機制為手段,以調優支出結構和爭取政策補助為目標,確保了全縣人員工資和津貼的及時發放、機構正常運轉,確保了“三農投入”各項政策的及時兌現,確保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四在農家”等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促進了全縣的改革、穩定和發展。

2006年預算收支預計執行情況

(一)預算收入預計執行情況
2006年全縣財政預算總收入(含所得稅60%上劃中央部分)預計完成11700萬元,占調整預算11666萬元的100.3%,比上年實績增長15.5%,其中上劃中央、省級增消兩稅收入預計完成2044萬元,占調整預算1971萬元的103.7%,上劃中央所得稅60%預計完成756萬元,占調整預算795萬元的95.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8900萬元,占調整預算8900萬元的100%,比上年實績增長13.9%。
分部門執行情況:國稅部門地方收入預計完成739萬元,占調整預算726萬元的101.8%,比上年實績增長15.3%,其中增值稅15%部分預計完成359萬元,占調整預算346萬元的103.8%,比上年實績增長40.8%;企業所得稅40%部分預計完成380萬元,占調整預算380萬元的100%。地稅部門預計完成4980萬元,占調整預算4980萬元的100%,比上年實績增長16.4%。財政部門預計完成3181萬元,占調整預算3194萬元的99.6%,比上年實績增長10%。
(二)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執行情況
2006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完成25418萬元(含上級專項補助預計4000餘萬元),占調整預算的100%,比上年實績增加支出1312萬元,增長5.4%,主要是工資剛性支出及上級專項補助支出增長。扣除上級專項4000餘萬元後本級預計完成21418萬元,預計比上年增加支出757萬元,增長3.7%,其中人員及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預計完成14600萬元,占預算支出的68.2%,預計比上年增加支出1188萬元,增長8.9%;公用及項目經費支出預計完成6818萬元,占預算支出的31.8%,預計比上年減少支出431萬元,下降5.9%。
(三)地方財力及預算平衡預計執行情況
2006年我縣當年地方可用財力預計可實現22525萬元,其組成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8900萬元,上級專項補助收入預計實現4000萬元,上級轉移支付補助收入9625萬元(含增消兩稅返還補助759、所得稅返還補助137萬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補助1172萬元、中央增資補助3123萬元、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補助148萬元、取消農業稅零星特產稅停徵補助1141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864萬元,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補助150萬元,邊遠地區津貼市級補助131萬元)。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完成25418萬元,上解上級支出365萬元,收支相抵當年財政預計結餘-3258萬元,加上上年財政結餘收入48萬元,全縣財政預計滾存結餘-3210萬元。從財力算賬的角度講,意味著全縣有2個月的工資沒有財力保障。因此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努力減輕財政赤字壓力,確保工資不留缺口:一是強化預算執行的監管力度,從嚴控制和壓縮預算開支項目,特別是專項預算,嚴禁超預算現象的發生;二是加大向上爭取調度資金和縣內籌集資金的力度,把確保工資的正常發放作為首要任務來抓;三是加大向上爭取政策和補助的力度,力爭在既定財力基礎上增加更多轉移支付財力補助,年終決算將當年財政赤字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內,力爭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2006年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分析

(一)收入方面:
雖然在各級征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預計能夠完成全年收入任務,並能夠實現省上台階目標,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是菸葉增值稅由於縣菸草公司財務核算上劃市級,對各縣的稅收分配方案採取烤菸和捲菸比重、權數進行稅收分配,協調收入的難度和成本進一步加大。
二是地稅部門增長點不明顯,主要增長點構皮灘電站建安營業稅因為存在每年都要完成目標和墊基數的問題,因此與上年比較實際是沒有增量的,完成全年任務主要是採取了查補以前年度欠稅等措施。
三是烤菸受自然條件因素以及收購環節因素,沒有實現年初預期目標。預計擔均價僅在470元左右,遠低於年初530元的目標。與上年同口徑比較減少收入200餘萬元。
四是由於受市對縣均衡入庫考核的影響,特別是上半年應實現的稅收收入有限,只有靠大量組織政府非稅收入來保證按月考核任務的完成,形成的結果是收入進度上去了,考核任務也完成了,但地方實際可安排的財力卻減少了。
(二)支出方面
一是剛性支出增長較快。與上年同口徑比較人員支出總體增加1188萬元,其中高原津貼增加850萬元(上年僅兌現3個月),正常調資增加338萬元。
二是資金調度矛盾突出。從全年執行情況看,上半年由於每個月的正常繳庫收入只有300萬元左右,而每月的財政支出最少需要1800萬元,每月都必須“向上爭取,縣內調劑”才能基本保證幹部職工工資的發放、機構運轉、重點支出需要,但到目前為止向上借調資金的困難越來越大,靠自身籌資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三是收支平衡矛盾突出。今年既得財力的增量主要體現在地方財政收入按13%增長增加的1000萬元左右,加上中央轉移支付政策的進一步公開、透明和規範,年終一次性轉移支付補助增量不大,致使地方財力總量與往年相比難以再有一個突破性的增長。而支出方面在經歷前幾年工資津貼大幅度增長後剛性缺口2006年將增加到2500餘萬元,形成收入的增長遠遠不能滿足支出增長的需要,加上上年財政結餘幾乎為零,因此今年財政收支平衡的矛盾尤顯突出。

2006年財政主要工作

(一)推進和深化財政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1、部門預算改革進一步深化。一是針對部門預算項目支出預算編制中存在項目雜亂繁多、政策依據不充分、列項目之虛行公用之實等問題,為規範編制和有效推行項目預算績效考核,制定了《餘慶縣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嚴格按照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要求,對項目預算等進行審查、篩選和排序,根據財力狀況進行安排,項目執行終了,按項目申報內容進行績效考評,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二是結合近三年預算執行情況,科學合理核定縣直預算單位公用定額和標準,同時進一步將公用定額細化為稅收定額和非稅定額,使2006年預算內公用經費定額平均水平達到4706元。
2、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一是逐步完善《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擴大直接支付範疇,提高直接支付比重。截至10月31日止,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累計支付金額12671萬元,其中財政直接支付7681萬元,占累計支付金額的60%,同比增加8個百分點;財政授權支付4990萬元,占累計支付金額的40%,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二是開展財政授權支付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把檢查重點放在財政授權支付的具體項目和庫存現金的保管等方面。敦促預算單位合理使用財政性資金,防止小金庫發生,更加規範地進行財務核算和編制各種財務報表。三是加大培訓力度,不定形式地對單位財務人員和代理銀行經辦人員進行國庫集中收付業務的培訓,逐步提高整體業務水平,鞏固改革成果,確保穩健運行。
3、政府非稅收入改革穩步推進。一是加大票據監管力度,把好源頭關,杜絕亂收費亂罰款行為;二是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把好收繳關,防止截留座支現象發生;三是加強監督與檢查,把好處罰關,增強執收執罰部門責任意識。全縣政府非稅收入預計完成4955萬元,占年初計畫4934萬元的100.4%。
4、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全縣預計審批政府採購項目100個,項目計畫預計審批金額1200萬元,通過嚴格執行政府採購程式,實際支付採購資金1145萬元,預計節約採購資金55萬元,預計節約率為4.6%。
5、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大“三農”投入力度。一是全部免徵農業稅增加農民收入1000餘萬元;二是兌現各項補貼政策1952萬元(糧食直補348萬元,雜交水稻補貼84萬元,退耕還林補貼1260萬元,農業產業化和“四在農家”活動財政貼息110萬元,農村計畫生育獎勵扶助130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20萬元),比上年增加677萬元;三是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總計投入資金700萬元,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強化措施落實和到位,減輕平衡壓力。
1、狠抓收入征管,確保任務完成。2006年全面實現了均衡入庫,到9月底國稅部門已提前三個月完成了全年預算收入任務,為全縣收入任務的全面完成開了一個好頭,預計有望提前一個月完成市縣財政收入目標任務和省定上台階目標任務。
2、加大向上爭取政策和補助力度。積極向上級財政部門匯報和反映我縣財政的實際情況和困難,特別是構皮灘電站耕地占用稅被免徵及建成發電後實現的稅收分配等問題,緊緊把握和對接中央財政“三獎一補”政策,研究和吃透轉移支付政策要素,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力爭年終增加更多的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增強縣級財政實力。
3、強化支出監管,提高資金效益。一是從嚴控制財政支出,努力實現壓縮公用和專項支出400萬元的目標; 二是加強資金調度,確保工資發放、機構運轉和必須的重點支出;三是增強償債意識,防範財政風險,全年縣鄉財政兩級已償還債務逾千萬元(農發180萬元、國債轉貸及世行貸款100萬元、銀行貸款400萬元、工程建設清欠400萬元);四是強化追蹤問效,確保救災救濟、社會保障、農業綜合開發等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和及時到位;嚴格基建項目的申報、審批和決算審查,全年審核70個項目,決算金額5923萬元,審減節約金額91萬元。
各位代表: 2006年我縣財政形勢十分嚴峻、矛盾十分突出、平衡十分困難,但我們將勇於面對,努力攻關,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決。

2007年財政預算草案

2007年財政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共餘慶縣第九屆十次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生財有道、聚財有度、管財有方、用財有效”的總體思路,以組織財政收入為中心,調優支出結構為重點,完善監管機制為手段,抓住中央財政“三獎一補”政策機遇期,努力增加幹部職工待遇,切實保障重點支出需要;繼續推進和深化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金財工程建設啟動步伐,穩步推進“鄉財縣管”體制改革,提高財政工作整體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2007年財政一般預算收支編制情況

(一)預算收入草案編制情況
2007年全縣一般預算總收入(含上劃中央所得稅60%部分)13195萬元,比上年預計完成數(下同)11700萬元增長12.7%。其中上劃中央及省級收入3135萬元,增長1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060萬元,增長13%。分部門計畫為:國稅部門地方收入820萬元,增長11%,其中增值稅15%部分390萬元,增長8.6%,企業所得稅430萬元,增長13.2%;地稅部門收入6050萬元,增長21.5%;財政部門收入3190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項目情況是:
1.工商稅收(含增值稅15%部分)預算6160萬元,增長20.3%,其增長重點放在營業稅上,安排預算5200萬元。
2.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收入預算分別為480萬元和130萬元,分別增長19.1%、30%。
3. 菸葉稅預算1900萬元(按16.5萬擔、均價530元、稅率22%計算),增長7.6%。
4.農業稅收預算290萬元,增長13.3%。其中:耕地占用稅預算190萬元,下降5%;契稅100萬元,增長78.6%。
5.非稅收入預算1100萬元,下降12.4%。其中:行政性收費安排500萬元、罰沒收入安排450萬元,分別下降6.2%、11.6%;專項收入預算120萬元(含城市教育附加收入100萬元),下降34.4%;其他收入預算30萬元,同比持平。
(二)一般預算支出草案編制情況
2007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21492萬元,比上年預計執行數增加74萬元。其構成情況是:人員支出14812萬元(含在職人員經費10488萬元、離退休費4124萬元、預留調資支出200萬元),比上年預計完成數(下同)14600萬元增加支出212萬元,增長1.4%,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68.9%;公用及專項支出安排6680萬元,比上年6818萬元減少支出138萬元,下降2%,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31.1%。
(三)地方可用財力及預算平衡情況
當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6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9494萬元(其中:增消兩稅返還收入759萬元、所得稅基數返還收入137萬元、中央增資補助收入3123萬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補助收入1172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864萬元、取消農業稅及零星特產稅減收補助1141萬元、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補助148萬元、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補助150萬元),當年全縣地方可安排總財力為19554萬元,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1492萬元,上解上級支出428萬元,收支相抵當年財政結餘-2366萬元,加上上年預計結餘-1500萬元左右,財政滾存結餘將高達-3866萬元。

2007年工作措施

(一)狠抓財源建設和收入征管,確保財政收入任務完成。
2007年地方財政收入預算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雖然有二級路建設的投資拉動,但是其它後續財源建設項目在短期內仍難以彌補投資形成的一次性收入缺口,而且菸葉稅收入預算打得很足,年終要實現目標任務存在的壓力和風險都很大。
一要完善收入考核激勵機制,加強縣鄉兩級、國稅、地稅、財政等征管部門的協調配合,統一思想認識,盡力克服困難,細化任務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做到應收盡收,確保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確保年終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二要鞏固現有招商引資成果,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認真研究財源建設的培育機制,發展壯大二三產業,特別是以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和鄉村旅遊為新的增長點,夯實現有財源基礎,做大財政收入蛋糕,努力實現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
三要狠抓烤菸支柱產業不放,加大煙水配套工程項目的投入力度,盡力防範抵禦一切可能產生的自然因素對烤菸生產的影響,提高菸葉產量、質量和擔均價,確保預算安排收入及時足額入庫。
四要加大財稅法規宣傳力度,增強單位和個人納稅意識,杜絕先征後返、包稅、買稅、賣稅和亂開減免口子。進一步完善稅收專項整治工作機制,嚴厲打擊偷、逃、抗、騙稅等違法活動,做到應收盡收,確保收入不流失。
(二)強化預算約束和支出監管,實現集中財力辦大事。
2007年是我縣財政平衡壓力極其巨大的一年,同時還肩負消化上年的財政赤字包袱的任務和壓力,這將迫切需要全縣上下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在預算支出安排和執行中遵循“全額預算、零基開支,零基預算、據實開支”的原則,從嚴控制財政支出,重點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和一般性項目支出,確保人員工資、津貼補貼正常發放,機構正常運轉和各項事業發展的必須投入,充分發揮巨觀調控作用,實現集中財力辦大事。
一是把幹部職工工資、各項津貼補貼的發放作為財政支出的首要任務來抓,加強資金調度,確保按月及時足額到位。
二是科學預算、合理核定公用經費定額和標準,嚴格按預算、按進度核撥,原則上1-10月份在年初預算基礎上按定額標準的70%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必須從嚴控制、打緊開支,把監管的重點放在車輛經費和接待費開支上,認真研究節支辦法和管理措施,嚴禁突破預算定額標準,確保機構的正常運轉。
三是圍繞《餘慶縣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科學論證、綜合編制項目支出預算,在具體項目的執行過程中,原則上按預算的70%執行,加強項目資金的追蹤問效和監督檢查,嚴禁正常的辦公經費、車輛經費和接待費等費用擠占項目經費,將項目經費真正用於項目上,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完成,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推進財政改革和制度創新,促進管理水平再上台階。
一是繼續完善和深化財政國庫管理制度、部門預算、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管理等改革工作,針對改革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進一步完善措施和辦法。科學界定和嚴格控制財政授權支付業務的類別和標準,減少現金支付業務,擴大財政直接支付範圍;認真清理和界定納入財政代管專戶管理的各種往來資金的類別和性質,擴大部門綜合預算的資金範圍,防止體外循環和亂支濫用;認真研究和合理制定適合縣情的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和限額,擴大協定供貨制範圍和標準,減少單位採購成本,防止採購單位逃離監管和規避政府採購。
二是把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推進“鄉財縣管”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界定和重新劃分鄉鎮事權和財權,以“鄉財縣管”改革為載體,完善獎懲機制,強化預算約束,規範收支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減輕支出壓力,控制債務規模,逐步消赤減負,加大“三農”投入,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提供必要的財力保障。
三是按照中央、省、市統一部署,積極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以建立“體系完善、反映全面、分類明細、口徑可比、便於操作”的收支分類體系為目標,增強預算管理的透明度,促進財政預算管理的科學化和規範化,實現財政收支的“多維”定位,為巨觀決策提供全面、真實、準確的經濟信息,逐步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財政管理框架。
四是加快金財工程建設步伐,建立與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相適應的先進信息管理系統,儘快實現財政管理信息化,推動科學理財、民主理財、依法理財、規範理財、高效理財、廉潔理財。
五是繼續完善縣鄉政府債務償還機制,促進政府債務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建立規範的政府債務償債準備制度,逐步消化存量債務,控制新增債務,努力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
(四)認真研究政策和著力應對,努力壯大縣級財政實力。
認真學習和研究中央、省出台的各項巨觀經濟政策,充分發揮全縣上下及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著力項目對接,爭取項目資金。要圍繞全縣大局全面了解和吃透政策,重點把握好轉移支付政策要素,主動應對和協調,積極爭取更多的轉移支付性補助,努力壯大縣級既得財力,加大對我縣各項事業的投入,加快經濟發展步伐,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2007年我縣的財稅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財政預算綜合平衡的壓力繼續增大,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一如既往地在縣委的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指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完成財稅工作任務,為實現“興余富民”目標,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en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