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5年2月6日,《黑龍江日報》公布《關於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該《報告》分2014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2015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及財政政策;堅持依法理財,提高預算管理水平3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 行文機關:黑龍江省財政廳
  • 行文時間:2015年2月6日
基本信息,報告,

基本信息

2015年2月6日,《黑龍江日報》公布《關於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報告

關於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5年1月27日)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將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提請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
據快報統計,2014年全省公共財政收入1301億元,增長1.8%,為年初預算的93.5%,主要是受經濟成長放緩和結構性減稅降費力度較大等因素影響;公共財政支出3434.2億元,增長1.9%,為年初預算的115.1%。全年共爭取國家各類轉移支付資金2232.6億元,同比增加100.3億元。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全省基金預算收入477.8億元,下降14.4%;基金預算支出455.5億元,下降25.4%。基金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億元,增長91.6%;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9億元,增長60.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省本級公共財政收入329.9億元,增長4.2%;公共財政支出726.8億元,下降7.4%。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省本級基金預算收入105.7億元,下降1.4%;基金預算支出61.8億元,下降41.8%。基金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4億元,增長2.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4億元,下降23.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各級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人大有關決議,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緊緊圍繞“五大規劃”發展戰略,落實積極財政政策,著力穩增長促轉型,著力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深化財政改革,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在預算執行中,突出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圍繞落實國務院促進經濟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經濟發展的逆周期調節作用,以推動“五大規劃”實施和十大重點產業建設為重點,整合財政資金,集中力量投放,解決突出問題,形成發展能力,促進全省經濟平穩發展。一是支持產業發展。發揮產業比較優勢,突出選擇性,省財政投入產業資金27.1億元,支持構建以十大重點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體系。通過貸款貼息、融資獎勵和股權投資等方式,推動哈爾濱華南城、伊春鉬礦、雞西石墨等128個重點項目建設;通過貸款貼息支持增加生產、新增規模,40戶企業新增流動資金貸款199億元,22戶企業實現達產達效;綠色食品行銷渠道進一步拓展,黑龍江綠色食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在香港、北京等地開辦79家綠色食品旗艦店,全國獨立品牌連鎖店達1200家;對外經貿合作全面升級,對俄口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助推文化企業發展,推動旅遊文化時尚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支持科技創新。省財政投入10.7億元,吸引省內外風險投資機構等社會資本9億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2014年申請專利9163件,同比增長13.5%;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研發實力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加快,重點領域國內首(台)套產品達15個;整合資源技術推動中小型燃氣輪機、機器人產業落戶我省,促進高新技術在省內快速釋放產業發展潛力;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對企業研發投入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得實惠14.7億元。三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籌集資金77億元,支持哈齊鐵路、哈佳鐵路、哈牡鐵路和中俄同江鐵路大橋建設,哈齊鐵路已完成工程量的98%,2015年有望實現試運行,哈佳鐵路全線征地拆遷完成96%,哈牡鐵路隧道、橋樑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中俄同江鐵路大橋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籌集資金15億元,支持重點公路交通項目建設,密山至興凱湖高速公路項目路基全部完成,橋樑完成70%,預計2015年主線通車。投入水利重點項目建設資金132億元,三江幹流應急項目動拆遷工程已全部完工,應急主體工程完成80%,病險水庫除險加固49座,灌區內農田整治152萬畝,150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四是落實減免企業稅費政策。按照國家總體部署,落實營改增擴圍、暫免徵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企業年金延期納稅、小微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等政策,為企業減稅讓利29.2億元。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和暫停徵收防洪保全費、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收費、價格調節基金等2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少涉企收費和基金22.5億元。五是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投入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資金25.1億元,吸引社會投資41.4億元。針對四煤城區級財政運行困難實際,制定《關於建立和完善四煤城區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意見》,省財政投入5億元,保障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六是支持生態建設。投入103.4億元,落實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和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全省森林面積、總蓄積和森林覆蓋率實現“三增長”,森林面積達到857.1萬公頃,總蓄積達到8.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5%,支持退耕還林335萬畝、地方公益林保護5500萬畝。
(二)落實惠民各項政策,促進民生改善、社會和諧。圍繞省委加快民生改善、辦好民生實事的總體部署,積極最佳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2014年全省財政用於民生支出2011.7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58.6%。一是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投入就業專項資金38.2億元、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3.3億元,落實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稅收政策,2014年全省新增就業75.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47%。二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提高全省402萬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月人均調增224元,增幅達到13.4%,繼續居全國首位。投入67.2億元,將城市低保標準由月人均388元提高到440元,財政補助水平由月人均282元提高到297元;農村低保標準由年人均2237元提高到2700元,財政補助水平由年人均1483元提高到1627元,共惠及城鄉低保對象251萬人。投入5.5億元,將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由年人均3648元提高到5400元,分散供養標準由年人均2644元提高到3800元,保障全省13.7萬名五保供養對象基本生活水平不低於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提高10.2萬名在企業退休的抗美援朝老兵生活補助標準,每月提高200元。投入2.3億元,完善臨時救助政策,保障10.1萬名城鄉困難民眾臨時性、突發性困難得到及時救助。將1.4萬名建國前老工人一次性撫恤金標準,由原來的1.05萬元,提高到本人生前上一年度基本養老金總額。加大民辦非營利養老服務機構扶持力度,一次性建設補貼提高到每張床位2000元,運營補貼提高到每月每張床位100元,全省新增機構養老床位1.2萬張,城鄉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5.5萬張。支持殘疾人康復,推動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3000例殘疾兒童獲搶救性康復。安排資金21.5億元,對機關企事業離退休人員、城鄉低保等低收入民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繼續對一線環衛工人和交警發放冬季午餐補助。受森工停止商業採伐、煤炭量價齊跌影響,煤城和森工新出現的6.6萬餘名困難民眾,全部納入城鄉低保或臨時救助範圍。三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投入19.5億元,將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分別提高到年生均1060元、860元,將城市中國小公用經費分別提高到年生均790元、590元,特殊教育學生提高到年生均4000元。投入18.5億元,完成235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農村中國小校小火爐改造任務。投入65.1億元,將省屬高校和職業教育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分別提高900元和1200元,省屬高校生均達到1.35萬元,職業教育生均達到1萬元。投入3.3億元,支持啟動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8萬名鄉、村教師,分別按年人均2400元和3000元給予生活補助。擴大農村義務教育省級“特崗計畫”實施範圍,新增省級特崗教師1149人。投入13.8億元,資助了72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四是促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投入69億元,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保障全省1530.6萬參合農民、667萬城鎮參保居民及時享受醫療保障,城鎮參保居民政策內醫藥報銷比例達到70%,新農合參合農民政策內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75%以上。投入8.5億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補助標準由30元提高到35元。投入1.8億元,開展17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200套鄉鎮衛生院周轉房和400個村衛生室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投入12.8億元,落實城鄉醫療救助政策,救助城鄉困難民眾326.6萬人次。五是促進文化事業發展。投入1.8億元,支持全省公共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投入2.4億元,支持全省1433箇中心村文化廣場建設及設備購置,改善580個邊境鄉鎮、農林場等文化服務點設施條件。投入1.4億元,支持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和20個地面電視發射台數位化升級改造,推進廣播電視直播“戶戶通”工程。六是支持建設良好人居環境。投入76.8億元,支持各類保障房建設,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9.1萬套,新開工16.6萬套;改造農村泥草(危)房22萬戶。搭建省級棚戶區改造融資平台,承貸全省棚戶區改造貸款500億元,緩解棚戶區改造資金緊張狀況,2014年已核准貸款109.7億元。投入9.6億元,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力度,淘汰黃標車20.8萬輛、拆除小鍋爐3190台,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支持齊齊哈爾市啟動實施第二批國家級節能減排財政綜合示範工作,40個重點項目已順利實施。投入16.7億元,帶動75億元社會資金投入,完成對2459萬平方米的老舊住宅實施節能改造,年節約標煤57萬噸,受益民眾達到50萬戶。支持供水廠升級改造、新技術示範和重點供水管網改造等35個項目建設,新增日供水能力40萬噸,改造供水管網132.5公里。七是支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投入21.8億元,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城鄉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加大政法經費保障力度,支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平安龍江”建設。投入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7.8億元,1073箇中心村建設公益事業項目1197個,新建自來水管道1200公里,硬化路面1070公里,支持16箇中心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農民自主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逐步調動起來。
(三)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更好更快發展。
圍繞貫徹“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任務,整合用好涉農資金,進一步增強財政投入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出台《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涉農整合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編制涉農資金整合三年規劃,全年共整合涉農資金330.1億元。一是支持農業和畜牧業加快發展。投入73.6億元,建設732.5萬畝生態高標準農田,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209萬畝。投入5.7億元,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4萬棟、小型水稻智慧型浸種催芽車間93個,全省水稻育秧大棚達到89.2萬棟,水稻智慧型催芽車間達到1116個,水稻智慧型催芽基本實現全覆蓋。投入19.8億元,支持新建農機合作社245個,為已建成農機合作社補充播種機179台、水稻收穫機817台、高稈作物噴霧機械1742台,農民散戶購置農機具1.98萬台套,全省田間綜合作業機械化程度預計達到93.5%。發放糧食補貼資金125.1億元,畝均補貼70元,享受補貼農戶達481.2萬戶,農民人均增收608元。發放良種補貼資金18.4億元,補貼面積16641萬畝,良種覆蓋率繼續穩定在98%以上。以“兩牛一豬”為重點,投入7.3億元,引導社會資金投入58.2億元,新建137個存欄1200頭規模標準化奶牛場,新增奶牛5.7萬頭,新增優質原料奶72萬噸。二是支持農業金融發展。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在全國率先建立財政補貼資金質押放大貸款機制,對1321戶種糧大戶(合作社)和10.97萬農戶發放糧食補貼質押及組合貸款72.8億元,緩解備春耕生產資金緊張,提高種糧大戶生產投入能力。推進農業保險擴面、提標、轉制,撥付保費補貼7.5億元,種植業承保玉米等四大品種5754萬畝,養殖業承保能繁母豬等兩個品種46.9萬頭,保險公司為52.2萬農戶理賠7.8億元。實施財政獎補政策,對121戶縣域金融機構獎勵1.1億元,激勵省內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長77.9億元,增幅達32%。對18戶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補助4265萬元,拉動貸款發放33.4億元,同比增長66%。三是支持糧食倉儲能力建設。投入46.4億元,其中吸引社會投資20.3億元,新增糧食倉儲能力279億斤、烘乾能力69億斤。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配置售糧信息公開顯示系統,實現了農民賣糧明白、放心。
(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依法理財水平。根據國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加強財政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2014年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匯總“三公”經費預算等信息全部對外公開,除涉密部門外的112個省直部門公開部門預算,市縣全部實現預算信息公開。除涉密部門外,省本級所有公開2013年部門預算的單位,都公開了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哈爾濱等4個市本級和40個縣(市、區)公開了2013年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賦予農墾共青管委會、方正和沾河國有重點林區管委會、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財稅職能,釋放發展活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兩年以上結轉結餘資金收回預算,統籌用於重點急需支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將省直預算部門年度預算中3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納入績效管理;啟動2014年省級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試點。研究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二是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擴大國庫集中支付覆蓋範圍,省直1474個預算單位和市縣13980個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覆蓋面達97.2%,覆蓋全省財政資金66%,全省1.4萬個預算單位實行了公務卡制度改革,公務卡消費金額5.7億元;實施省本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試點,財政資金安全性和撥付效率進一步提高。組織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完成2013年度省本級政府權責發生制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積極推進市縣預算支出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建設。三是推進稅制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進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電信業納入試點範圍。推進煤炭資源稅改革,從2014年12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按2%稅率從價計征。四是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制定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印發了《黑龍江省政府購買服務的指導目錄》,將屬於政府事務性管理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範圍,並選擇部分省直單位和市縣開展試點。五是支持深化國企改革。撥付資金34.5億元,支持完成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改革,啟動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和四煤城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推進龍煤集團改革,供水、供熱等辦社會職能逐步移交地方政府。
(五)強化財政監督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圍繞嚴肅財經紀律,整頓財經秩序,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向規範管理要效益。一是嚴格財政財務管理。堅持支持標準,省財政減少不符合支持標準的專項資金支出27億元。嚴格財務管理,健全會議費、差旅費、因公臨時出國經費、培訓費等公務支出管理制度體系,控制機關運行經費,全省壓縮“三公”經費5.8億元。加強財政投資評審,節約財政資金4.9億元,審減率達20%。加強政府採購監督管理,省本級完成政府採購金額206.7億元,同比增長33.6%,節約資金15.7億元。二是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全省清理超標公務用車2360輛,開展行政事業單位非辦公類資產清理工作,將閒置資產用於招商引資,有30處資產通過出讓、租賃等方式,配置到養老、健康等服務產業領域。開展會計信息質量專項檢查,發現信息失真、會計處理不規範以及違反財經紀律問題資金11.1億元,按規定進行糾正和處理。三是加強國庫資金和財政專戶監管。對各市縣國庫資金占用和財政專戶進行清理整頓,對擠占挪用財政資金、虛列財政支出、違規借出國庫資金等違規違紀問題金額348億元,進行糾正處理,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處理糾正違規專戶(賬戶)376個,大力壓縮財政暫付款規模,全省壓縮6.9%,其中省本級壓縮43.7%。
認真研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涉及財政方面的154件建議提案全部答覆,並得到代表委員的認可。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關於落實支持“五大規劃”財政政策、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等決議,已通過完善政策、整合資金、調優結構、深化改革和強化管理等措施認真予以落實。
上述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人大的有力監督,得益於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級財稅部門服務大局、履職盡責,依法理財水平不斷提高。客觀地看,在財政改革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勤儉節約過緊日子思想仍需強化;嚴格支持標準形成生產能力不夠,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仍需提升;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坐收坐支等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加以解決。
二、2015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及財政政策
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務的重要一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隨著國家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各項政策的落實,我省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十大重點產業,狠抓改革攻堅,努力釋放發展潛力,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堅實基礎。同時還應看到,受經濟下行影響,原油價格和產量雙雙下降,按每桶原油75美元計算,預計減少我省公共財政收入56億元左右;營改增範圍進一步擴大,預計減少我省公共財政收入30億元左右;落實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取消部分行政性收費和降低收費標準等,財政增收面臨挑戰。落實調整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等民生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償還到期地方政府性債務等,財政增支壓力進一步加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2015年全省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實施新修訂的預算法,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圍繞實施“五大規劃”,建設十大重點產業,有效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培植財源,挖掘收入潛力;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嚴肅財經紀律,健全厲行節約長效機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範財政風險。
2015年全省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收入預算編制方面。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原則,公共財政收入預算與國民經濟發展和各項財稅政策相銜接,既要客觀,又要積極;二是堅持挖掘潛力、從嚴管理原則,充分挖掘收入增長潛力,加強稅收征管,做到依法徵收、應收盡收,防止寅吃卯糧、收過頭稅。支出預算編制方面。在財政支出方向上,一是堅持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原則,財政資金優先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民生政策,解決好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二是堅持形成生產力原則,貫徹促進經濟穩增長65條政策措施,支持產業項目建設,儘快形成現實生產力;三是堅持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原則,加大重點流域堤防及農田水利工程、鐵路、機場等投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成長。財政支出方式上,一要堅持嚴格支持標準原則,按形成生產能力、形成機制確定支持項目,財政投入要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二要堅持集約節約原則,整合資源集約使用,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整合資金集中使用,把錢用在刀刃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勤儉節約花好每一分錢;三要堅持加強監管原則,明確各單位、各部門財政支出監管責任,做到資金分配、問效、監管責權統一,加大問責力度,嚴肅財經紀律。2015年全省公共財政收入預計1301億元,與上年持平;公共財政支出安排3100億元,增長3.9%。加減中央結算項目後,公共財政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全省基金預算收入預計392.3億元,下降8.2%;基金預算支出安排391.3億元,下降14%。基金預算收支結餘1億元。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2.1億元,增長111.7%;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2.1億元,增長12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情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計262.4億元,下降20.4%。其中,增值稅51.7億元,下降32.5%;營業稅59.1億元,下降12%;企業所得稅14億元,增長5.6%;資源稅59.4億元,下降37.6%;城鎮土地使用稅15.5億元,增長2.2%;土地增值稅11.1億元,下降25.7%;非稅收入50億元,增長9.4%。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安排361.9億元,增長3.1%。其中,教育支出84.8億元,增長5.6%;科學技術支出13.2億元,增長7.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5.1億元,增長6.8%;醫療衛生支出14.1億元,增長3.8%;農林水支出18.1億元,增長28.7%;住房保障支出15億元,增長2.1%。上述收入加減同中央和市縣各項結算後,預算收支是平衡的。農墾建三江和九三管委會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均為1.7億元,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省本級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情況。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70.3億元,下降9.2%。其中,車輛通行費38.8億元,增長8.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1億元,下降73.7%;彩票公益金收入7.1億元,下降11.5%。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70.3億元,增長1.7%。其中,交通運輸支出38.8億元,增長8.1%;城鄉社區支出18.6億元,下降24.4%;農林水支出2.2億元,增長12.1%。基金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情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0.4億元,下降16.8%;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0.4億元,下降1.8%。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2015年,主要財政政策:
(一)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是減稅降費政策。按照國家要求,全面推進營改增試點,將建築業、房地產業、生活性服務業和金融業納入試點範圍,進一步消除重複徵稅。將新購入不動產和租入不動產的租金納入增值稅進項抵扣範圍,相應簡併增值稅稅率。減免涉及小微企業的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二是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合理控制債務水平。爭取國家擴大代我省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探索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研究爭取國家對我省既有債務發行置換債券,緩解我省建設資金不足問題,支持經濟穩定增長。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一是繼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加大工資政策向基層傾斜力度。爭取國家擴大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範圍。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並建立正常調整和增長機制。二是就業優先政策。根據我省就業形勢,完善政府促進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加大實施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力度,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落實好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的政策,各統籌地區對符合政策範圍和基本條件的企業,按不超過其上年度實際繳費總額的50%給予穩崗補貼。三是教育事業發展政策。支持各地改擴建公辦幼稚園100所。繼續實施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重點改善基本教學條件和生活設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職業院校經費保障機制,中等職業學校年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不低於3000元,利用三年時間,將高等職業院校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提高到國家規定的1.2萬元標準。繼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和順利完成學業。四是加大社會保障投入。按照10%的幅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以制度本身精算平衡為重點,完善統賬結合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增強基金支撐能力。堅持養老保險擴面、征繳並重,積極拓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籌資渠道。推進和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與企業統一的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按照不低於上年城鄉人均消費支出的30%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按照不低於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五保供養標準。五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在政府辦縣級醫院逐步取消藥品加成,落實政府投入責任,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經營和改制,推進100個區域醫療聯合體建設。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研究建立穩定可持續的籌資機制,推動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落實完善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相關制度。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做好城鄉醫療救助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慈善救助之間的銜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從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落實計畫生育事業政府補助政策。六是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政策。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完善臨時救助制度。落實貧困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繼續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適時調整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政策。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能力,力爭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30張。七是改善城鄉居住條件。保障性安居工程力爭開工20萬套,基本建成11.1萬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38.8萬戶。改造農村泥草(危)房12萬戶。利用PPP模式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盤活存量房,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運營管理。解決204萬戶農村居民和13萬農村學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八是加大節能環保投入。爭取國家將我省地方林業納入天然林保護範圍並給予停伐獎勵,提高已納入天保工程區的天然林補助標準。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完成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燃煤小鍋爐治理任務,綜合治理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問題。繼續實施集中供熱管網改造和霧霾專項治理,保障民眾住上暖屋子,逐步改善空氣品質。
(三)支持發展現代農業。整合用於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資金30.6億元。一是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繼續支持田間水利設施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組建農機作業服務合作社和秸稈收集專業合作社。支持在良種良法、先進栽培模式、減少農藥化肥施用以及綠色農業發展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和加快推廣套用。對深松整地、保護性耕作和秸稈還田予以補貼。完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繼續實施糧食、良種、農機等補貼政策,實行普惠制與精準補貼相結合,逐步加大精準補貼力度。二是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支持種植結構調整,增加經濟作物和蔬菜種植面積。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增加水稻育秧能力;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億畝。繼續支持現代化奶牛規模示範場建設,已建成的現代化示範奶牛場抓好後續管理。支持實施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建設。支持和引導優勢龍頭企業在我省建設對俄出口生豬基地,延伸產業鏈條。加大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漁業資源保護、畜禽糞污等農業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支持力度。完善大豆目標價格改革。三是支持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促進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提升食品加工層次。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300萬畝。推動完善綠色食品銷售體系,支持旗艦店和獨立品牌連鎖店建設,推進農業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整合用於支持產業類資金43.5億元。一是促進經濟存量擴張。落實經濟穩增長65條政策措施,支持醫藥、食品、生物等重點產業發展,推動現有經濟存量向數量擴張式、技術升級式、合資合作式發展。實施地質勘查三年規劃,在找礦上實現突破,推動全省礦產經濟發展。二是實施創新驅動。支持基礎性、前沿性、重大關鍵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產業化。按照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方式,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發展計畫,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上市公司,支持衛星套用、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是支持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信息消費、養老服務、文化創意、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業態發展。支持發展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支持發展特色旅遊業,促進哈爾濱市旅遊、文化和時尚產業有機結合。支持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進基礎設施互連互通,促進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
(五)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安排用於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9.5億元。一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同江鐵路大橋建設和哈齊客專建成投用,推動國道、省道改造升級和農村公路建設,支持哈爾濱機場改造、建三江、五大連池和綏芬河機場前期工作。二是加強水利和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支持三江幹流、8條主要支流治理、界河防護工程以及三江平原灌區、尼爾基引嫩擴建配套灌區和松花江幹流沿岸灌區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重點支持集糧食收儲、加工、發運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糧食產業園區建設。三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三供三治”建設,重點推進淨水廠改造升級、城市老舊供水供熱管網改造和運營管理,提高城鎮機械化清冰雪能力。
(六)促進城鄉社會和諧發展。一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機制,建立健全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保障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拓寬資金渠道,地方發債資金更多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租賃房、棚戶區改造、土地儲備等領域。二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支持農民通過一事一議建設農村公益事業。支持擴大美麗鄉村建設以及建制鎮示範試點。推進地方國有農場分離辦社會改革。三是深入推進扶貧開發。繼續推進大興安嶺南麓11個特困縣片區扶貧開發工程,努力實現30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減少貧困人口40萬人的目標。全面落實扶貧捐贈稅前扣除等優惠政策,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四是支持“平安龍江”建設。推動城鄉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落實司法體制改革經費,加大政法經費保障力度。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三、堅持依法理財,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2015年,全省各級政府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按照人大的有關決議,把改革創新貫穿財政工作全過程,依法理財,強化管理,保障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一)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一是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貫徹執行新修訂的預算法,除涉密部門外,所有涉及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單位)預決算公開到經濟分類的款級科目。落實國務院批准的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方案,做好地方教育附加等11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的相關工作。完善基本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研究劃分政府間支出責任,逐步完善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研究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清理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二是推進稅制改革。爭取國家擴大資源稅改革範圍,將除石油天然氣煤炭之外的其他資源性產品實施從價計征。爭取恢復徵收油氣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三是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國庫集中支付覆蓋面,積極推進市轄區和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逐步減少實撥資金。啟動省本級現金管理試點改革。繼續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不斷完善財政支出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制度。四是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取消省本級分散採購計畫上報和審批程式,改革採購契約審核程式和結算審核支付程式,提高政府採購效率。改革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動機關事業單位由向個體購買服務轉為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2015年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比例,達到公共服務項目資金的30%左右。五是深化政府投融資方式改革。制定《關於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PPP推廣運用的基本原則、實施路徑和管理機制,建立PPP項目庫,完善金融專家庫,推進試點項目建設,探索實施存量項目和新建項目運用PPP的機制。六是深化國企國資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管理規則和制度,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擴大國有資本收益收繳範圍。研究建立包括企業、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在內的全口徑國有資產年度報告制度。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破解改革難題,總結試點經驗,力爭年內全面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任務。
(二)全面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嚴肅財經紀律。一是加強收入管理。加強依法治稅政策宣傳,完善征管制度,規範征管程式,加大稅源挖潛和欠稅清繳力度,堵塞稅收漏洞,做到依法徵收、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及時將經濟發展成效反映到稅收上來。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堵塞出租、出讓資產資源管理漏洞,加大征繳力度,嚴禁亂收費和“空轉”非稅收入。二是加強支出管理。硬化預算約束,年度預算執行中除救災等應急支出通過動支預備費解決外,一般不出台增加當年支出的政策,一些必須出台的政策,在下年度預算安排支出。嚴格按照形成生產能力、形成機制的標準,確定支持項目,切實解決資金使用散亂以及不節約不集約的問題。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建立結轉結餘資金定期清理機制,加大結餘結轉資金統籌使用力度,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作為結餘資金管理,收回總預算,全部轉入穩定調節基金。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繼續清理壓縮財政暫存、暫付款規模,嚴格規範財政專戶管理,開展預算單位銀行賬戶清理整頓工作。三是嚴肅財經紀律。按照權責一致、有效制衡的原則,建立財政內部控制基本制度,完善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支出監督力度,嚴禁設立“小金庫”。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建立財政管理績效考核機制,充分利用績效考核結果,強化績效考核問責。
(三)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對涉及企業的稅收等優惠政策進行全面清查,區分具體情況,進行分類處理,有效解決越權減免稅收或通過財政列支方式變相減免稅收等問題。2015年起,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管理許可權外,各地一律不得自行制定財稅等優惠政策;嚴禁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企業減免或緩徵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社會保險費。逐步建立財稅優惠政策評估和退出機制、清單制度、舉報制度、考評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等長效管理機制。
(四)加強政府債務管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健全債務扎口管理機制,嚴控新增債務。加強公益性項目舉債管理,公益性項目融資必須經債務風險評定和規範性審核同意後方可實施。進一步規範市縣政府性融資行為,堅決制止非法集資、違規擔保和以BT方式舉借政府性債務。嚴格執行債務預算管理。對省級各部門舉借政府性債務實行統一計畫管理,對所有市縣年度政府性債務收支計畫實行報備制度。合理劃分債務類型,逐步化解存量債務。穩步剝離融資平台公司承擔的政府融資職能。建立和完善債務管理考核等機制。對市縣和省級各部門的債務管理進行考核,將新增債務、債務風險等指標列入發展成果評價體系。對市縣實行債務風險預警提示制度。適時啟動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自發自還試點。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依法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的輿論監督,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紮實工作,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