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川省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6年2月6日,《四川日報》發表四川省財政廳在2016年1月25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的《關於四川省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該《報告》分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2部分。2016年財政改革及管理工作是:狠抓財政收入增長;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切實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增強市縣財政保障能力;推動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四川省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 報告機關四川省財政廳
  • 報告時間:2016年1月25日
  • 公布時間:2016年2月6日
簡述,報告,

簡述

2016年2月6日,《四川日報》發表四川省財政廳《關於四川省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報告

關於四川省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6年1月25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四川省財政廳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將四川省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提請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5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巨觀形勢,全省各級各部門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全力以赴穩增長,堅定不移促轉型,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不斷得到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此基礎上,全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稅改革全面深化,財政管理不斷加強。
(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
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全省各級積極應對巨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性減稅、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素影響,依法組織財政收入,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329.1億元,完成預算的100.7%,增長7.9%。其中:稅收收入2353.1億元,非稅收入976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830.6億元,完成預算的100.3%,增長7.7%。
支出結構繼續最佳化。面對巨大的增支壓力,全省各級加大資金統籌力度,盤活存量資金,最佳化支出結構,全力保障中央和省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7511.7億元,完成預算的93.9%,增長10.5%。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1033.1億元,完成預算的84.9%,增長22.6%。全省保運轉方面支出1164.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15.5%,下降0.2個百分點;保民生方面支出4882.6億元,占比為65%,與上年持平;支持發展方面支出1464.8億元,占比為19.5%,提高0.2個百分點。
收支預算實現平衡。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轉、調入資金、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9405.6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上繳中央支出、償還地方政府一般債務、執行中按規定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8644.3億元後,全省結存資金761.3億元。結存資金按規定清理後,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69.9億元、因項目跨年實施需要結轉下年繼續使用491.4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轉、調入資金、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6178.1億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補助市縣支出、上繳中央支出、償還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市縣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執行中按規定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5896.7億元後,省級結存資金281.4億元。結存資金按規定清理後,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7.7億元、因項目跨年實施需要結轉下年繼續使用183.7億元。省級一般公共預算超收收入,全部按規定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015年全省和省級均實現收支平衡。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年初安排的預備費14億元主要用於:冬令春荒困難民眾生活補助2514萬元,援助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8.1級地震救災資金500萬元,援助西藏自治區地震救災資金800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6186萬元。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結轉資金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方面24.3億元,教育、科技、文化和體育方面37.1億元,衛生、計生和社保方面10.4億元,農林水和糧油儲備方面12.5億元,國土、氣象、城鄉社區事務和住房保障方面10.5億元,交通運輸、節能環保、資源勘探和商業服務業方面15.7億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實現1765.4億元(其中:國土方面收入1523.1億元),完成預算的115.7%;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餘、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2729.5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實現1866.4億元(其中:國土方面支出1602.1億元),完成預算的88.9%,主要用於征地和拆遷補償、城市公共設施、水利工程、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加上調出資金、償還地方政府專項債務等支出後,支出總量為2497.2億元。收入總量減去支出總量後,全省結餘232.3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實現75.3億元,完成預算的101.1%;加上中央補助、上年結餘、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收入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750.1億元。省級政府性基金支出實現26.6億元,完成預算的62.9%,主要用於社會福利、交通運輸、農網還貸、水利工程、文化體育等;加上補助市縣支出、調出資金、轉貸市縣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支出後,支出總量為734.4億元。收入總量減去支出總量後,省級結餘15.7億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實現25.1億元,完成預算的112.9%;加上上年結轉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30.6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實現24.1億元,完成預算的86.9%,主要用於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增加國有企業註冊資本金等。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後,全省結轉資金6.5億元。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實現4億元,完成預算的117.2%;加上上年結轉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5億元。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實現4.4億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用於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國有企業改革成本支出等。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後,省級結轉資金0.6億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實現2518億元,完成預算的100.1%;加上上年滾存結餘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5669億元。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實現2353.1億元,完成預算的100.1%,主要用於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以及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待遇水平。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後,全省滾存結餘3315.9億元。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實現1463.8億元,完成預算的100.1%;加上上年滾存結餘後,可供安排的收入總量為3464億元。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實現1450.5億元,完成預算的100.1%,主要用於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省本級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水平,補助市縣和上繳統籌基金等。收入總量減去支出後,省級滾存結餘2013.5億元(含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省級調劑金結餘)。
以上2015年省級預算執行情況,請予審查批准。
(二)落實省人大預算決議情況
2015年,全省各級按照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有關決議以及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意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預算執行管理,落實各項審計整改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成效顯著。同時,主動接受人大代表監督指導,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3件,反饋滿意率達到100%。
一是增收節支保障重點支出。2015年,全省各級始終堅持依法徵收,動態分析監測收入執行情況,加強重點稅源管理,強化收入征管。綜合用好各項財稅政策,通過支持經濟發展促進財政增收。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及其他一般性支出,省級“三公”經費支出3.5億元,比上年減少0.5億元,下降13%。加強資金統籌,盤活存量、用好增量,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切實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調整等各項重點支出資金保障工作。嚴格預算約束,加強執行管理,按規定及時分配下達資金,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結轉資金減少8%;省級支出進度提高5.5個百分點,結轉資金減少15.9%。
二是穩增長惠民生持續加力。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出台了住房貸款補助、直接融資補助、置換債券優先清償政府對企業欠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經濟穩定增長。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嚴格執行“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按規定取消和暫停5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1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600億元。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支持實施“十項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切實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2015年,“十項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預算執行總額達到1720億元,占計畫安排的122.7%。
三是財稅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出台《四川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改革總體規劃,有序推進各項改革,圓滿完成了年度改革任務。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認真編制2016-2018年中期財政規劃,全面及時公開預決算信息。進一步清理整合專項資金,省級專項項目在2014年基礎上再減少10%。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首次將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納入評價範圍,強化評價結果運用,促進資金使用績效進一步提高。完善跨區域財稅利益分享機制,有力支持了區域經濟發展。加快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更加明顯。省級陸續設立積體電路和信息安全產業投資基金、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等11支基金,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資興業。加強財政金融互動,通過實施支持做大金融產業、鼓勵直接融資等多種激勵政策組合,帶動金融資本加大對實體經濟投入。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成功舉辦四川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現場簽約項目44個,總投資額近1600億元。
四是對下幫扶力度不斷加大。2015年省對下補助3634.1億元,增長8.3%,占市縣支出的比重達到56.1%。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改革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的意見》,進一步最佳化轉移支付結構,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比重,重點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2015年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補助1866.2億元,占轉移支付的比重達到53.8%,提高2.1個百分點。鞏固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成果,2015年縣級支出占全省支出的比重為69.2%,占比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全面實施鄉鎮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將全省所有鄉鎮全部納入保障範圍,進一步提高基層財政保障水平。
五是政府債務管理繼續加強。出台《四川省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嚴格控制新增債務,按規定處置到期債務,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790億元(其中:置換債券1467億元、新增債券323億元),完全覆蓋2015年到期政府債務本金,全省每年節約債務利息支出95億元左右,有力地支持了鐵路、公路、保障性住房等重點項目建設。截至2015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債務餘額7470億元,比上年減少15億元。其中:一般債務4540億元、專項債務2930億元;省級債務514億元、市級債務2323億元、縣級債務4633億元。上述債務主要用於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災後重建和經濟發展,形成了大量優質資產和公益性設施。
(三)全省一般公共預算重點支出情況
2015年,全省各級繼續最佳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為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一是支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全省投入884億元,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轉型升級。支持綿陽科技城、成都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攀西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設立四川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深化企業創新主體培育,支持實施“創業四川行動”,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繼續支持七大優勢產業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支持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畫。積極推進“51025”重點產業園區培育,支持抓好50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實施500個重點技改項目,關停淘汰煤炭等落後產能企業超過400戶,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大力支持脫貧攻堅。全省投入1306億元,支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支持實施10個扶貧專項方案,推進落實“四大片區扶貧攻堅行動”和“五大扶貧工程”,全面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建立“1+4+4”財政扶貧政策體系,加強對扶貧開發攻堅的財政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出資30億元支持項目縣設立貧困戶住房建設貸款分險基金,安排20億元支持市縣設立貧困戶產業扶持周轉金,安排1.8億元支持88個貧困縣設立返鄉創業就業貸款分險基金,推進落實“生產發展帶動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開展財政支農項目資產收益扶貧試點,探索支持貧困戶增收新途徑。
三是支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體系。全省投入1791億元,支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水平。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提高城鄉低保和優撫對象補助水平,向84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新建改造8萬張養老床位,建設2400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支持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至年人均380元和40元,免費提供11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實際銷售價格比實施前下降30%。
四是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省投入1242億元,優先支持教育發展。繼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減免61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及民族地區在園幼兒保教費,支持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鞏固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城鄉全覆蓋成果,落實高海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取暖補助,支持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建設1萬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繼續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投入力度。省級財政按年生均200元標準補助全省644所公辦普通高中公用經費,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將民辦中職學校三年級學生納入免學費範圍,實現中職全面免學費。繼續實施藏區、彝區“9+3”免費職業教育,惠及約1.8萬名藏區、彝區學生。增加地方本科高校財政投入,支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五是支持豐富民眾文體生活。全省投入137億元,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支持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活動室、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台,開展送文化下鄉(進社區)等公益性文化活動,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水平。支持全省89個博物館和紀念館、197個圖書館、33個美術館、4500餘個文化館(站)和社區文化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落實22萬餘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運行維護資金。支持民族語言文字出版、少數民族廣播影視節目譯製及傳輸,豐富少數民族民眾文化生活。設立四川省文化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強重點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全民健身事業,支持90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促進競技體育發展,積極備戰里約奧運會和十三屆全運會。
六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省投入638億元,加強污染治理,支持綠色發展。深入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52萬畝,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治理岩溶地區土地504平方公里,提升生態保護功能。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支持循環經濟試點建設。支持重點區域(流域)、重點行業(領域)以及重點項目污染治理,全面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探索建立財政激勵機制,支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繼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支持建制鎮地下污水管網改造。治理109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2.6萬農戶避險搬遷,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七是加大“三農”支持力度。全省投入3177億元,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支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加快推進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產村相融成片發展。擴大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政策實施範圍,實現全省4.6萬個行政村全覆蓋。實施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工程、現代農業千億示範工程、農機化推進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45萬公頃,健全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重點扶持一大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第二批140個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發展,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繼續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全省簽單保費26億元,為農業生產提供約3000億元的風險保障。
八是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投入638億元,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百鎮建設行動”,切實抓好天府新區等城市新區建設。繼續推進交通建設“八大工程”,啟動實施農村公路改善提升等“四大專項工程”,支持雅康高速、汶馬高速、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等交通重點項目建設。創新鐵路建設資金投融資方式,加快推進幹線鐵路建設。解決470萬規劃內農村人口和學校師生以及藏區規劃外8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支持100餘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深入推進重大水利工程、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35萬戶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農村危房改造以及“彝家新寨”、“藏區新居”、“摩梭家園”和“巴山新居”建設,改善民眾住房條件。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重點方面的財政投入統計,部分項目存在歸類口徑交叉。
(四)“十二五”財政改革發展成效顯著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回顧過去五年,全省各級緊緊圍繞中央和省重大戰略部署,狠抓增收節支,深化管理改革,經受住了各方面嚴峻考驗,圓滿完成了財政“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財政改革發展邁上新台階。
一是固本強基、做大蛋糕,財政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十二五”以來,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翻番,收入規模由全國第8位升至第7位,居中西部第1位。2011年和2014年收入先後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兩大關口,2015年完成3329.1億元,是2010年的2.1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大跨步,2012和2013年先後邁上5000億元、6000億元兩級台階,年均增幅達到12%。2015年支出突破7500億元,是2010年的1.8倍,規模居全國第4位,居中西部第1位。對下幫扶力度不斷加大,“十二五”期間市縣累計得到上級補助1.6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1.9倍,基層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
二是統籌施策、精準發力,支持發展更加有力有效。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出台了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措施。認真貫徹落實“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和稅收優惠政策,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切實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其中:我省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由2012年底的42項減少到2015年的3項,是全國省級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最少的省份之一。“十二五”期間,全省財政累計投入5872億元支持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十一五”期間的2.4倍。
三是加大投入、健全機制,民生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堅持保基本、守底線、建機制,凸顯公共財政民生取向,支出重點向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傾斜,推進實施“十項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和藏區“六項民生工程計畫”、彝區“十項扶貧工程”等,全省民生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有效解決了民眾現實困難和長遠生計。“十二五”期間,全省民生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累計達到2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2.3倍,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61%提高到2015年的65%。
四是系統謀劃、分步實施,財稅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圍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加快推進財稅改革,部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改進預算控制方式,深入推進預算信息公開,不斷深化專項資金改革,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基本建立。堅持以理順政府間財政利益分配關係為重點,調整完善省以下稅收分享體制,率先推進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改革,健全跨區域財稅利益分享機制,紮實推進科學合理、運行高效的分稅制財政體制建設。堅持以提高政府資源配置效率為核心,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財政資金對社會資本引導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
五是依法理財、規範行政,財政法治建設成效明顯。認真貫徹落實新《預算法》、《四川省非稅收入徵收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建設,財政管理規範性進一步提升。有序推進開放式決策,財政政策制定更加科學公開。強化財政“大監督”理念,基本建立起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運行全過程的財政監督機制。採取有力措施,強化監督檢查,有力整治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上述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指導及代表委員們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紮實工作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管理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收入增長的穩定性和質量面臨考驗,收支平衡壓力加大;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總體較弱,區域不平衡現象較為突出;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局部風險不容忽視;支持發展方式有待改進,資金使用績效需進一步提高;一些改革舉措落實不夠,部分市縣改革進展偏慢。對於這些問題,全省各級將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6年是“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編制好2016年預算,做好各項財政工作,對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三期疊加”背景下,受巨觀經濟增速放緩、減稅降費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2016年財政收入增長更加困難。同時,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增支需求仍然較大,財政支出剛性增長較快,財政收支矛盾愈發突出,預算平衡難度前所未有。
2016年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會以及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狠抓增收節支,最佳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重點保障基本民生支出,著力支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
(一)2016年財政政策
根據《國務院關於編制2016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6年財稅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嚴格稅費征管,強化“四本預算”統籌。堅持“依法徵收、強化監管,依法減免、強化服務”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按規定將水土保持補償費、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政府住房基金等3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力度。
二是健全財政支農政策,大力支持脫貧攻堅。夯實農業生產基礎,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財政支農投入新增部分重點用於農村扶貧開發。足額落實10個扶貧專項方案2016年財政投入,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等扶貧開發重點工作,做好“四大片區”脫貧攻堅等重點民生事項資金保障。
三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和新型城鎮化。增加大氣、水污染防治財政投入,加大霧霾治理力度,做好退耕還林還草和天然林保護工作。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和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支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
四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思路,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推進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合理確定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健全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體系。支持提高貧困地區、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創新融資體制機制,推進棚戶區改造。
五是加大教育投入,推動科技創新。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將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作為改革重點。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調整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實行中高職院校生均撥款制度。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完善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切實加大對基礎研究的財政投入。
六是有保有壓,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全面貫徹國務院“約法三章”,推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制度落地生根。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合理壓縮會議費、培訓費等一般性支出。在此基礎上,支持做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保、醫療衛生等民生工作。
(二)2016年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趨勢、國家巨觀調控總體要求,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確定的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重點任務,按照“收入預算實事求是、積極穩妥”、“支出預算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講究績效”的原則,2016年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如下:
1.全省情況
根據收入預算編制原則,綜合考慮巨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性減稅、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素影響,2016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3429億元,同口徑增長7%;加上中央對我省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231.8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94.5億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資金12.2億元;扣除上繳中央支出16.5億元後,收入總量為5851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全省支出預算為5851億元,增長8%。在此基礎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專項轉移支付補助722.8億元後,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573.8億元。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007億元,加上中央提前通知專項轉移支付補助17.1億元後,收入總量為1024.1億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則,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1024.1億元。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3.4億元,加上上年結轉6.5億元,收入總量為39.9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9.9億元。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009.4億元,加上上年滾存結餘3315.9億元、社保制度改革併入資金9.5億元,收入總量為6334.8億元。按照現行社會保險支出政策,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968.3億元,滾存結餘3366.5億元。
全省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是根據2015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收支政策代編的預算,待各級預算編制完成並經本級人代會批准後,屆時再將匯總情況報省人大常委會備案。
2.省級情況
根據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和現行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2016年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856.6億元,同口徑增長7%;加上中央對我省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231.8億元、動用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84.8億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資金1.6億元;扣除補助市縣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等支出1686.8億元後,收入總量為1488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省級支出預算為1488億元,增長10.2%。在此基礎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專項轉移支付補助722.8億元後,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10.8億元,其中:用於本級884.9億元,用於市縣1325.9億元。按規定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安排2016年支出後,省級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餘額為74.4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66.5億元,加上中央提前通知專項轉移支付補助17.1億元,收入總量為83.6億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則,省級政府性基金支出83.6億元,其中:用於本級25.1億元,用於市縣58.5億元。本級部分支出主要用於土地整理、農網還貸、水利工程、體育事業、社會福利等。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7.4億元,加上上年結轉0.6億元,收入總量為8億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8億元,主要用於解決化工、煤炭等行業省屬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和改革成本支出等。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899.1億元,加上上年滾存結餘2013.5億元、社保制度改革併入資金9.5億元,收入總量為3922.1億元。按照現行社會保險支出政策,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972.9億元,滾存結餘1949.2億元(含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省級調劑金結餘)。省級社會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按時足額兌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
3.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
按照省委關於“保運轉、保民生、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的財政工作方針和支出安排序列,合理安排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障各項重點支出資金需要。
(1)支持教育發展:安排資金247.3億元,增長11.1%。其中:
一是安排學前教育資金15.8億元。實施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減免34萬名孤兒、殘疾兒童和家庭經濟困難在園幼兒保教費,免除39萬名民族自治地區和全省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園幼兒保教費,繼續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二是安排義務教育資金69.4億元。統一城市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鞏固義務教育“三免一補”城鄉全覆蓋成果,給予高海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取暖補助,支持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建設1萬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加大支持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力度。
三是安排高中教育資金9.3億元。按年生均300元標準補助全省所有公辦普通高中公用經費,提高經費保障水平。支持“四大片區”貧困縣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支持民族自治地區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
四是安排職業教育資金44.7億元。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費政策。在中職助學金的基礎上,再給予建檔立卡貧困中職學生一定的生活補助。支持中職學校加強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建設,提高辦學水平。實施藏區、彝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9+3”免費職業教育,惠及8萬名左右學生。實行高職院校生均經費財政撥款制度。
五是安排高等教育資金84.8億元。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新入學的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給予學費和生活費補助至學業結束。保持地方本科高校生均經費財政撥款水平,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2)促進文體傳媒事業發展:安排資金48億元,增長10.9%。其中:
一是安排基層文化建設資金12.2億元。支持集中實施一批文化扶貧項目,推進村級文化室、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及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等建設。支持文化館(站)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實施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構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二是安排“六館”免費開放資金5.6億元。鞏固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社區文化中心及公共體育場館免費開放成果。
三是安排文化產業發展資金1.9億元。培育壯大骨幹文化企業,支持媒體融合發展、文化創意品牌打造、電影產業發展、重點文化作品生產及文化“走出去”等重點項目實施。
四是安排體育事業發展資金5.2億元。支持全民健身、公共體育設施改善、振興“三大球”及備戰里約奧運會,促進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
(3)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安排資金520.9億元,增長14.5%。其中:
一是安排養老保險補助資金334.3億元。按時足額發放670餘萬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1150餘萬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基礎養老金按標準及時足額發放。及時足額撥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員繳費補貼。
二是安排困難民眾救助資金111.3億元。提高城鄉低保和優撫對象補助水平,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向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向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及時為困難民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三是安排養老服務業發展資金11.4億元。新建改造8萬張養老床位,建設2500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200萬名困難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四是安排就業創業資金23.4億元。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擴大就業規模,開展就業援助和促進就業工作,支持就業重點群體就業。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等群體創業就業。繼續實施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扶持帶動30餘萬人創業就業。
(4)強化衛生計生保障:安排資金174.3億元,增長11.5%。其中:
一是安排醫療保險(救助)補助資金54.1億元。鞏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成果。繼續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加大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繼續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二是安排公共衛生服務資金42.6億元。繼續按照年人均40元的財政補助標準,以老年人、兒童、慢性疾病患者、孕產婦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等十二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持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三是安排醫療機構發展和創新資金21.2億元。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推動醫療機構創新發展模式,整合優質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繼續實施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政策,積極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成果。此外,安排中醫藥發展資金3.6億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
四是安排計畫生育扶助資金17.6億元。向符合條件的農村計畫生育家庭夫妻發放獎勵扶助金,向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的夫妻發放特別扶助金,繼續向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父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向符合條件的少數民族育齡夫妻發放一次性獎勵金。
(5)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安排資金54.6億元,增長15.8%。其中:
一是安排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資金22億元。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工程,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加強濕地生態保護,提升生態保護功能,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實施農業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工程,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試點,支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減少農村面源污染,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是安排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資金17.1億元。支持重點區域(流域)、重點行業(領域)以及重點項目污染治理,全面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探索建立激勵機制,支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繼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支持建制鎮地下污水管網改造。
三是安排地質災害防治資金10億元。治理80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力爭完成1.8萬農戶避險搬遷,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6)夯實農業基礎:安排資金232.2億元,增長11.3%。其中:
一是安排現代農業發展資金154.5億元。積極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繼續推進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發展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實施水產保增工程,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支持深化農村改革,增強發展動力,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條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二是安排農業綜合開發資金21.7億元。推進土地治理工程,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提質增效。
三是安排政策性保險補助資金14.8億元。繼續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力爭實現全省簽單保費28億元,為農業生產提供約3200億元的風險保障。開展城鄉居民住房地震保險試點,提高居民住房抗災能力。
四是安排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資金16.5億元。鞏固全省行政村全覆蓋成果。對村(社區)黨組織開展活動、村內戶外公共服務設施運行維護等給予補助,保障基層黨組織正常開展活動,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管理水平。(7)支持工業轉型升級:安排資金79億元,增長32.4%。其中:
一是安排支持全面創新試驗區建設資金21億元。支持建設區域重大創新平台,支持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研發,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
二是安排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資金11.5億元。支持推動七大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提升產業創新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支持實施《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計畫》,對接國家實施智慧型製造工程,集中力量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製造、智慧型製造裝備等先進制造業。
三是安排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資金14.2億元。支持實施600戶重點技改項目,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培育成長型優勢企業,發展大企業大集團,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淘汰100戶以上企業落後產能,有序推進鋼鐵、煤炭、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鼓勵實施節能節水技改,開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綠色低碳等示範項目建設,支持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四是安排中小微企業發展資金4.7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升自主創新和市場開拓能力。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互動,促進金融資本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8)大力支持服務業發展:安排資金54.5億元,增長13%。其中:
一是安排財政金融互動資金17.2億元。實施財政金融互動政策和鼓勵直接融資,採取激勵補助、風險補償等方式,促進擴大信貸投放、最佳化信貸結構、豐富融資方式,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發展。
二是安排現代服務業發展資金9.7億元。支持打造西部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推進電子商務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三是安排開放型經濟發展資金21億元。加大支持國際合作力度,以支持中韓、中德、中法、東協等國別產業合作園區為載體,打造具有示範效應和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合作平台。以支持西博會等各類展會為載體,促進我省與周邊地區的商貿交流。支持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鼓勵省內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加快構建國際交通物流大通道。
四是安排旅遊發展資金3億元。支持旅遊品牌宣傳、市場拓展、景區規劃和基礎條件改善,繼續推進旅遊業快速發展。(9)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安排資金475.1億元,增長6.8%。其中:
一是安排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50.3億元。支持實施農林水、交通、節能環保、城鎮基礎設施等工程項目以及中央和省確定的重大項目,保持一定的政府投資規模。
二是安排城鄉建設資金61.2億元。支持天府新區建設,做大一批區域中心城市,繼續深化“百鎮建設行動”,推動節能減排綜合示範城市、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支持蜀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設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綜合補助資金,用於全省示範性項目融資成本補助。支持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村。
三是安排交通建設資金305.4億元。全力支持交通精準脫貧攻堅,繼續實施普通國道提檔升級、農村公路改善提升等專項工程,推進雅康高速、汶馬高速、長江川境段航道整治和岷江港航電犍為樞紐工程等公路水路重點項目加快實施,推動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建設。
四是安排水利建設資金58.2億元。繼續支持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深入推進重大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以及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10)改善城鄉住房條件:安排資金116.8億元,增長18.6%。其中:
一是安排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44.4億元。支持改造危舊房棚戶區和建設保障性住房30萬套,向農民工定向出租公租房。
二是安排農村住房建設資金24.6億元。實施1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支持“彝家新寨”、“藏區新居”、“摩梭家園”、“巴山新居”和“烏蒙新村”建設。(11)加強社會治理:安排資金193.1億元,主要用於保障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養老保險改革等行政運行支出以及維護公共安全、加強社會管理、加大人才投入、增強政法保障等方面。
(12)安排省級預備費15億元,主要用於預算執行中的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處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
以上支出預算安排,全面貫徹了中央和省各項重大決策部署,並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及“十三五”規劃作了有效銜接,對事關全省長遠發展大局的重大增支需求進行了合理安排。一是貫徹創新發展理念,通過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財政金融互動等方式,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發展資金安排,加快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創業創新,推動軍民融合發展。二是貫徹協調發展理念,支持新型城鎮化、新村和村級公益事業發展,推進重點特色區域建設,支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促進城鄉協調、區域協調發展。三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支持空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進地質災害防治,支持生態環境改善。四是貫徹開放發展理念,支持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打造具有示範效應和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合作平台,加快構建國際交通物流大通道,支持開放型經濟發展,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五是貫徹共享發展理念,足額保障脫貧攻堅資金,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突出辦好民眾急需急盼的20件民生大事,加大對藏區、彝區脫貧的支持力度,繼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上省級預算草案,請予審查批准。除涉密單位外,省級122個部門2016年部門預算草案已全部報送大會,請予審查。
需要特別報告的是:2016年1月1日至預算草案批准前擬安排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3億元,主要用於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所需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以及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政補助等必需的支出。
(三)2016年財政改革與管理工作
未來五年,全省各級將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不斷做大收支規模,最佳化支出結構,提升保障能力和保障效果,為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政策支持和財力支撐。
根據“十三五”時期財政工作總體要求和2016-2018年中期財政規劃思路,2016年全省各級將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堅持統籌兼顧、最佳化結構,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繼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
一是狠抓財政收入增長。堅持依法徵收、依法減免,加強稅收稽查,減少稅收流失。積極適應新常態,創新收入組織的方式和辦法,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稅收征管。著力最佳化收入結構,提升收入質量。結合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綜合採取體制激勵、專項支持、基金投入等方式,努力培植重點稅源和新興優質稅源,支持特色支柱稅源發展壯大,通過支持經濟成長,實現財政收入的可持續增長。
二是激發經濟發展活力。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力增效,加快預算執行進度,確保早投入、早見效。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各項財稅政策,嚴格執行各項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穩定政府投資,積極爭取中央支持,主動對接國家政策支持和投資結構調整方向,全力做好重大項目資金保障。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化解過剩產能,支持新興產業、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發展動力順利轉換。加大“三農”投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重點特色區域發展。支持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是切實保障改善民生。認真落實各項民生政策,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加強民生資金監管,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比重穩定在65%左右。注重解決民眾急需急盼事項,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突出辦好20件民生大事。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教育、醫療、文體、社保、就業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強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幫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棚改貨幣化安置力度。加大扶貧開發攻堅投入,足額落實10個扶貧專項方案2016年所需資金,支持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支持蘆山地震災區和康定、得榮地震災區重建攻堅,加快資金使用進度,確保按時完成各項重建目標任務。
四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繼續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健全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體系和財政金融互動政策體系,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突破資金制約瓶頸。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通過財政補助、股權合作、基金引導、價格調整等政策支持,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完善全過程績效管理機制,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探索推進評價結果公開,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繼續深化專項資金管理改革,深入推進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加強預算執行監督,繼續完善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推進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機制。
五是增強市縣財政保障能力。堅持財力下沉,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繼續深化定向財力轉移支付改革,不斷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定向財力轉移支付的規模和占比,重點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繼續加大對老工業城市、資源枯竭城市等的支持力度。健全縣鄉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基層財政保障水平。落實貧困地區均衡性轉移支付單列單算補助辦法,夯實貧困縣基本保障能力。全面建立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保障機制。
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把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將地方政府債務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嚴格債務限額管理,建立風險預警及應急處置機制,督促債務高風險地區制定中長期債務風險化解規劃。在財政部核定我省2016年置換債券和新增債券發行規模內,及時組織債券發行,開展存量債務置換,加快債券分配下達,加強對債券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通過年初預算和項目單位自身收益安排,足額落實地方政府債券2016年還本付息資金,切實維護政府信譽。分類推進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和融資。合理編制財政發展“十三五”規劃,為未來五年財政改革發展謀劃藍圖。加強年度預算與財政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財政規劃的銜接,不斷提高財政發展的前瞻性和延續性。
各位代表,做好2016年財政改革發展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在省政協的支持幫助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大會決議,堅持五大發展理念,銳意進取、拼搏實幹、奮發有為,為實現“十三五”時期宏偉發展藍圖、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