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俗

食俗

食俗即飲食風俗。“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世界各地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歷史進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飲食習俗也不盡相同,構成了食俗龐大紛繁的體系。食俗一般包括日常食俗、年節食俗、宗教禮祭食俗等內容,經常反映在一些典型食品與就餐習慣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俗
  • 含義:飲食風俗
  • 內容:日常食俗、年節食俗等
  • 表現:典型食品與就餐習慣
民間禮儀,民族交往,宗教信仰,各地趣事,中國食俗,春節食俗,元宵食俗,立春食俗,清明食俗,端午食俗,七夕食俗,中秋食俗,冬至食俗,東北食俗,民族食俗,苗族食俗,維吾爾族食俗,壯族食俗,傣族食俗,世界各地食俗,

民間禮儀

自遠古時期開始,中國各民族就都喜歡把美食與節慶、禮儀活動結合在一起,年節、生喪婚壽的祭典和宴請活動者是表現食俗文化風格最集中、最有特色、最富情趣的活動。
在節日裡,通過相應的食俗活動加強親族聯繫,調劑生活節律,表現人們的追求、企望等心理、文化需求和審美意識。例如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用以寄託對屈原的深切懷念。又如中國舊時以農曆七月七日為七夕節,屆時人們要用乞巧果(各種雕花果、花瓜、花點等)供奉牛郎織女,向織女星乞求女工之巧,表現人們對勤勞、聰慧美德的崇尚。還有過年吃餃子、湯圓、年糕,中秋吃月餅等都表達了人們對合家團聚、親人安康的美好祝願。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期間的酒食合歡更是豐富多彩,都備有豐盛的節日食品,如滿族餑餑、回族的油香饊子壯族的粽子、維吾爾族羊肉抓飯水族魚包韭菜等。還伴有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如雲南彝族的阿細跳月景頗族木腦縱歌蒙古族那達慕傣族的潑水、賽龍舟等,均是寓娛樂於美食之中的食俗活動。
在漢族地區設宴一般講究“逢喜成雙,遇喪排單,婚慶求八,賀壽重九”。回族的筵席一般都是八道菜或十二道菜,忌單數。東鄉族用雞待客時,把雞分成十三塊,以帶雞尖的那塊為貴,通常要奉獻給尊敬的客人。畲族祭祖時,講究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個菜。

民族交往

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食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民族間、地區間、國家間的交往,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都推動著食俗的演變。1949年以後,由於密切了民族間的交往,他們在食品結構、加工方法和炊餐用具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宗教信仰

在食俗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宗教產生了強大的影響。任何一種宗教都按自己的教義、教規制定食禮、食規和禁忌。有的禁豬、有的禁葷、有的禁五辛
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除奉行五禁外,每年還要過齋月,屆時成人(年老體弱者除外)都須把齋,即日出後和日落前不得進食。這些民族大都聚居在西北各省區,他們喜歡吃牛、羊肉,很多食品如抓飯、牛肉拉麵、牛羊肉泡饃等在這一帶十分流行。他們的飲食習慣對於中國黃河流域和南方部分地區影響較大。
不僅如此,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清真餐館遍及全國各地,所經營的清真菜點也是中國飲食風味重要流派之一。中國還有許多民族信奉佛教,佛教又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之別,各自的禁忌不盡相同。信奉大乘佛教的人,一般在飲食上奉行“只吃朝天長,不吃背朝天”的,即只吃素而不吃葷;而信奉小乘佛教的人,只要本人不殺生也不禁葷;信奉藏傳佛教的喇嘛,只禁食奇蹄動物的肉、五爪禽和魚鮮。受佛教教義的影響,在許多教民中形成了素食的飲食習慣,在中國膳食中出現了不少素食名菜。中國還有部分人信奉基督教、道教、薩滿教東巴教自然崇拜等,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同的飲食習慣又常常成為不同民族的重要標誌之一。

各地趣事

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習俗,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但是有的大同小異,有的卻讓人感到與自己的習慣相差甚遠,簡直都有點不可思議。
德國:宴請陪客自掏腰包
德國人宴請,陪客要自掏腰包。如大學宴請來賓,只有校長不付錢,其他應邀的作陪者都要自己付錢。假如有誰吃完了嘴巴一抹屁股一拍,一走了之,賬單就會送至財務處,從工資里扣除,一點也不含糊。
墨西哥:芒果上面撒辣椒
墨西哥人吃辣椒的水平遠遠超過中國湘貴川人。中國人只是把辣椒當成佐料,或者把鮮嫩的海椒當蔬菜吃罷了。而墨西哥人卻把辣椒作為他們的三大基本食品之一,其它兩種基本食品是玉米薄餅和豆泥。墨西哥街上許多賣煮嫩玉米的小攤,玉米上抹一層乳酪式的醬,還得撒上一層紅紅的辣椒末。商店裡賣炸土豆片炒花生,也總有辣的和不辣的兩種,可當地人最愛吃帶辣味的。又香又甜的芒果,一刀切開之後撒上一層辣椒末才吃;甜而脆的紅甘蔗,削皮之後,也要撒辣椒末。西班牙:香腸與火堆外圈同長
春卷春卷
西班牙,每年的1月17日,是莫洛爾幾納地區的“口福節”。每村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從晚餐開始,每家帶一份自己烹製的食品來到篝火旁交換品嘗;半夜,圍著篝火吃淡米飯,然後喝鰻魚湯、吃鰻魚肉餡餅;凌晨,大家在篝火堆烤香腸。圍火堆一圈有多長,香腸就有多長。天亮,太陽初升,大家一同捧香腸在手上享用,象徵美好的生活地久天長。
烏干達:香蕉宴、香蕉啤
烏干達的香蕉大如長瓜,個個都有500克以上。國宴定有香蕉飯。客人光臨,先敬一杯香蕉酒,再品嘗流著糖膠的烤蕉點心。正餐家宴主食就是香蕉飯。這種飯做法十分考究:把香蕉去皮稍蒸,搗成蕉泥,拌以紅豆汁、花生醬紅燒雞塊咖喱牛肉等配料。吃完這頓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香蕉飯,主人又將客人請到一個裝有香蕉啤酒的大酒罈旁邊,遞上一根近一米長的草管,圍壇坐而對飲,侃侃敘懷,別有情趣。
美國:主隨客便是特色
美國人愛請客,但主隨客便是一大特色。往往在電話里先徵求客人意見,以便有針對性地準備。一般晚宴,宴前是糕點、乳酪、點心;宴中只是燒牛排或烤乳豬之類一兩道主菜,傳著讓大家各取所需。再就是麵包薄片,自抹黃油乳酪輔助。最後是甜點、水果之類的。至於飲酒更是隨意,不勸酒、不猜拳,“乾杯”只是意思意思。

中國食俗

春節食俗

中國歷代春節食俗
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南朝時期,春節闔家互相拜賀、飲宴,並開展娛樂活動。據粱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欽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
唐宋元明清時期春節食俗中的禮儀成分逐漸加重。據南宋吳自收《夢梁錄》記載:“士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梵天廬叢錄》記載:“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親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清波雜誌》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年,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親朋拜年,主家必須設宴款待,酒肉異常豐盛。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日歲假,凡五日而畢。”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味爽闔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藥廟,謁影堂,具柬賀節。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日新禧納福”,對於前來拜年春,“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謂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闐,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中國各地食俗
漢族的春節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饌為主。其中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余”,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西式美食西式美食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則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麵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結,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裡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裡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元宵食俗

各地的元宵節習俗: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河南省: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郲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元宵元宵
陝西省: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江蘇省〕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省: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雲龍縣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

立春食俗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吃春餅的習俗,歷史悠久。《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前一日,順天府街東直門外,凡勛戚、內臣、達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互相宴請,吃春餅和菜。”這一習俗,可追溯到晉,而興於唐。
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
春餅春餅
明、清時期,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盤改成了小巧玲瓏的春卷,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讚賞。清朝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春卷是九道點心之一。

清明食俗

福建畲族清明烏稔飯
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福建畲族清明烏稔飯福建畲族清明烏稔飯
畲族民間傳說:唐總章二年,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被圍困山中,時值嚴冬糧斷。畲軍只得採摘烏稔果充飢,雷萬興遂於農曆三月初三日率眾下山,衝出重圍。從這以後,每到“三月三”,雷萬興總要召集兵將設宴慶賀那次突圍勝利。並命畲軍士兵採回烏稔葉,讓軍廚製成“烏稔飯”,讓全軍上下飽食一頓,以志紀念。這“烏稔飯”的製作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來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中煮沸,撈掉樹葉,然後,將糯米浸泡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放在蒸煮籠里蒸煮,熟時即可食用。制好的“烏稔飯”,單從外表來看,不甚美觀,顏色烏黑,然而米香撲鼻與一般糯米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而畲族人民為紀念民族英雄,此後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烏稔飯”吃,日久相沿,就成為畲家風俗。又因閩東一帶,畲漢雜居,人民歷代友好相處,婚嫁頻繁,遂使食“烏稔飯”也成了閩東各地各民族共同擁有的清明食俗。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拌在一起,準備成清明果的皮子,餡有熏肥腸芥菜末的,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還有其他各類美味的搭配,但無論什麼餡少不了辣椒粉。面和餡都準備完畢,最後一道工序是包果,包果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更精緻些,褶折得像花邊。
潤餅菜
長得像餃子的清明果長得像餃子的清明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
醴酪與環餅
《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鄴中記》也說:“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種以麥芽糖調製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都還是寒食節的主要食品。另外,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的食品─環餅。“環餅,一名寒具,以蜜調水溲麵”。油炸至金黃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極為脆美,相當近似現在的點心。
棗錮飛燕
誘人的棗錮飛燕誘人的棗錮飛燕
宋朝的清明節,除了街市上所賣的稠餳、麥糕乳酪乳餅等現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製一種燕子形的麵食,稱為“棗錮飛燕”,據說是從前用來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還會留下一部分的棗錮飛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給家中的孩童吃,據說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卷十五引《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為流行。郎瑛(1487─1566以後,杭州人)的《七修類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節時吃的“青白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則多為棗泥或豆沙。放入蒸籠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熱後色澤翠綠可愛,又帶有蘆葉的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乾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誘人的子推饃誘人的子推饃
面花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能將發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猶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端午食俗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粽子粽子

七夕食俗

古時七夕有宴飲之風,在庭中設香案果酒,令女郎瞻斗列拜,乞巧牛郎織女,找到如意郎君。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鬥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罪尤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藥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藥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藥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藥。比較實用的藥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

中秋食俗

吃月餅
月餅月餅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
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吃南瓜是江南各地過中秋節的食俗。這個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以前,南山腳住著一戶窮苦人家,有一個女兒,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隻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香噴噴、甜滋滋,二老吃了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糯米飯的風俗。
食田螺
清鹹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鐘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冬至食俗

古時人們認為冬至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乃上天賜予的福祉,所以這天大多休息,軍隊整體,邊塞閉關,商旅停業,朝廷不理事,官衙放假,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做客,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冬至亞歲宴”的名目甚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吃冬至肉”
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有許多規矩。加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供冬至團”
也見於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團,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餛飩拜各”
北方冬至食俗。《燕京歲時記》說;“(冬至)民間……唯食餛飩而已。”《帝京歲時廣記》說;“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之所以選用餛飩拜冬,是因為“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吃湯圓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吃“捏凍耳朵
“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
吃年糕
從清末民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

東北食俗

東北物產豐富,烹調原料門類齊全。人們稱它“北有糧倉,南有漁場,西有畜群,東有果園,”一年四季食不愁。
該地區日習3餐,雜糧和米麥兼備,一“粘”二“涼”的粘豆包高粱米飯最具特色。主食還愛吃窩窩頭、蝦餡餃子蜂糕冷麵藥飯、豆粥和黑、白大麵包;以餑餑薩其瑪為代表的滿族茶點曾是《滿漢菩翅燒烤全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名重一時。蔬菜則以白菜、黃瓜、西紅柿、土豆、粉條、菌耳為主,近年來大量引種和採購南北時令細菜,市場供應充裕。肉品中愛吃白肉、魚蝦蟹蚌和野味,嗜肥濃,喜腥鮮,口味重油偏鹹。制菜習用豆油與蔥蒜或是緊燒、慢熬,用火很足,使其酥爛入味;或是鹽漬、生拌,只調不烹,取其酸脆甘香。由於興安嶺上多山珍,渤海灣內出海錯,故市場上的筵席大菜檔次偏高,名餚玉食琳琅滿目。還因為氣候嚴寒,居家飲膳重視火鍋,“白肉火鍋”、“野意火鍋”等頗有名氣,在清宮盛極一時。
喝花茶愛加白糖,還有樺樹汁、人參茶和湯崗礦泉水;抽水煙或關東煙,“十八歲的姑娘叼根大菸袋”,曾是“關東三怪”之一。尤愛白酒與啤酒;飲啤酒常是論“扎”、論“瓶”、論“提”(一提為8瓶),酒量驚人。受“白俄”的食風影響,好友相聚,常以大紅腸、扒雞、花生米、由於清代山東人“闖關東”的較多,魯菜在這裡有較大的市場,不少名店均系山東人所開設或由魯菜的傳人掌作。再加上緊鄰俄羅斯,與南北韓交往頻繁,亦受日本食風影響。“羅宋大菜”、“南韓燒烤”和“東洋料理”也傳播到一些城市,部分食饌也帶點“洋味”。
民族菜中,朝鮮族和滿族的烹調水平較高。前者的“三生”(生拌、生漬、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魚菜和泡醃菜;後者的阿瑪尊肉白肉血腸白菜包芥末墩蘇葉餑餑,均有濃郁民族風情。清真菜在此亦有口碑,《全羊席》和國民麵攤膾膾炙人口。至於蒙古族的“白食”和“紅食”;鄂倫春族的《狍子宴》和老考太粘粥赫哲族的《鰉魚全席》和“稠李子餅”;鄂溫克族的“烤犴肉”和“馴鹿奶”;達斡爾族的“手把肉”和“稷子米飯”,也都是民族美食廊中的精品,令人齒頰留芳。
從飲食市場來看,東北地區更是珠璣山積,紅火興旺,可以開出很長一串清單。如:菜餚類:白肉火鍋、雞絲拉皮、猴頭飛龍、紅油犴鼻冰糖雪蛤、冬梅玉掌、鏡泊鯉絲游龍戲鳳、兩味大蝦、烤明太魚、人參烏雞、紅燒地羊、烹大馬哈、牛肉鍋貼、鹿節三珍湯、酒醉猴頭黃瓜香神仙爐
小吃類:薩其瑪、包、馬家燒麥燻肉大餅老邊餃子、參茸餛飩稷子米餅、冷麵打糕、豆餡餃子、海城老山記餡餅、馨香灌腸肉、刨花魚片、松塔麻花燜子蘋果梨泡菜、辣醬南沙參
筵席類:《蓋州三套碗》、《關東全羊席》、《大連海錯席》、《長白山珍宴》、《營口九龍宴》、《瀋陽八仙宴》、《錦州八景宴》、《本溪太河宴》、《鐵嶺銀州宴》、《洋河八八席》、《天池鞭掌席》、《撫松山蔬宴》、《燕翅鴨全席》、《龍江三寶宴》、《松花湖魚宴》、《野意火鍋宴》等。茶葉蛋和麵包佐餐,一次“小酌”往往幾小時。
這些肴饌的特色,可用一首小詩來概括:
山珍海錯取料廣,火鍋白肉美名揚。
燒扒熘(火靠)各有別,芥末蔥蒜多辛香。
鹹甜分明油醬重,焦酥脆嫩質滑爽。
明油亮芡外觀美,葷素相宜耐品嘗。
了解了這一些,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東北民間這幾年能夠進華北、過長江、下嶺南。別看只是“小雞燉蘑菇”、“白肉熬粉條”、“松仁炒玉米”、“雞絲拌拉皮”那么幾道家常菜,它卻凝聚著東北烹飪的深厚功力,閃射出“白山黑水”的奪目光彩。
東北人人對飲食的要求是豐盛、大方,以多為敬,以名為好;喜歡迎賓宴客,豪爽、直朴、熱誠、瀟灑;性情如長白紅松般剛直,襟懷如松遼平原般坦蕩。

民族食俗

苗族食俗

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苗族有悠久的歷史,遠古時,其先民居住在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後遷入西南地區。
苗族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距今6000多年前,便已懂得了“飯菜過煮,得肉便燒”的飲食方法。由於地域廣大,自然條件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差別。苗民多以大米為主食,玉米、紅薯、小麥等為輔,雜以養麥、大麥燕麥、高粱等。嗜酸辣鹹.好菸酒茶。飼養家禽家畜,種植各種蔬菜。
苗家飲食獨特的民族風俗是喜食酸味,以酸湯最為著名。酸味食品主要有酸湯、酸菜醃酸魚、牛肉酸、豬肉酸、酸辣子、酸蘿蔔、青菜酸、豆類酸等。
苗族吃酸菜的歷史悠久,跟他們深居高山,缺少食鹽有關,平時很難買到蔬菜和肉類,所以每家都備有酸壇,用以醃製各種酸味食品。在製作酸味食品上,苗家人有整套工藝和吃法。苗族幾乎家家都有醃製食品的罈子,統稱酸壇。
苗族居住的許多地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不少民族就以善種水稻著稱,稻米是其主食。他們除了一般的蒸煮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製作方法,如香竹飯餌塊米線米乾、棕子、粑粑炒米,等等。
苗族喜食野菜,如蕨菜魚腥草、馬蹄菜、刺花菜、鐵道木花、刺五加、水香菜、青苔等,多洗淨涼拌吃。這些野菜有的既是菜也是藥,食之苦澀,但卻清涼、爽口、甘甜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消暑、化食等作用。
最為奇特的風味食品,莫過於吃竹蛆蜂蛹黃螞蟻蛋花蜘蛛、牛屎蟲蛋、沙蛆等。黃螞蟻生長在樹上,身上約兩厘米,腰細腹大,嘴巴里有兩顆大牙,多在闊葉處做巢生息、繁殖。
苗族的烹飪方法較多,最常見的有煮、燉、蒸、炸、醮、烤、燒、烘、舂、生食、醃、炒等,其中又以燒、烤、舂、醮、生食、醃為特色。
燒,即將食物放入火中燒;烤,即將食物用竹、木棍串起,抹上佐料,在火上烘烤;舂,即把肉先切成小塊,放在木炭上烘烤熟或在火里燒熟,再回上韭菜薄荷、生薑、鹽、蒜等佐料。苗家還擅於製做豆豉、豆腐、灌腸、面醬等。好吃火鍋,每有佳品,必架起小鍋,放進蔬菜、肉、豆腐等,邊涮邊蘸辣椒鹽水吃。
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把玉米、黃豆蠶豆、紅薯片、麥粉團、芝麻、糯米分別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來。客人到來,將各種炸品及鹽、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沖開。客人必須連喝4碗。
喝茶時,如果客人不想喝了,就把一根筷子架在碗上即可,否則主人會一直請你喝下去。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用冬瓜桔子、南瓜一類的瓜果雕成花、鳥、禽、魚等形狀,經過數道工序製成香、脆、甜的食物。飲用時,取幾塊放入杯中,沖入沸水。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待客時,男女客人分開吃。長者先開杯,佳肴必先敬客。吃雞時,雞翅敬客人,雞頭歸長者,雞爪歸小孩吃。一家之客也是全寨之客,各家爭相宴請。用牛角盛酒敬客,是隆重的待客方式。遇到過苗年一類的盛大節日,主寨方家家戶戶都做迎客準備,將酒放到蘆笙場或銅鼓坪上,把客人擁到寨里,由兩人舉牛角勸飲,鼓樂齊鳴,客人要一飲而盡。
苗族人普遍喜歡喝酒,常以酒解除疲勞,以酒示敬,以酒傳情,飲酒為樂。苗家的酒主要有白酒、甜酒刺梨酒、泡酒等。白酒即土酒,苗家人常飲,以大米、糯米、玉米、高粱等為原料釀製。泡酒則是在甜酒的基礎上摻入適量清水或冷開水即可飲。刺梨酒是用蒸熟的刺梨乾摻和適量的米飯,加入自製的酒麴拌勻後,入缸密封。半月後酒化,再用木甑蒸餾,可分別得到20度、30度和50度的刺梨酒。以糯米和刺梨釀製的刺梨酒為最佳,具有消食助氣的功效。
“無酒不成禮”已是他們遵守的禮儀,酒是待客議事、婚喪嫁娶、起房建屋、逢年過節的必備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生活實踐中,苗族人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酒文化
苗家飲酒,多因時間、地點和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攔路酒”、“進門酒”、“嫁別酒”、“迎客酒”、“送客酒”、“雙杯酒”、“交杯酒”、“半路酒”、“轉轉酒”、“賀兒酒”、“平伙酒”、“酬勞酒”、“慰問酒”、“雞血酒”、“陪葬酒”等等。苗族人還極為講究待客的飲酒禮節,如主人向客人敬酒要敬兩杯,謂“兩條腿走路”,敬酒者雙手端杯,按正、反方向敬兩周,敬到最後一人時,雙方交杯對飲;又如以牛角杯敬酒,客人如不喝完,則“杯”倒酒淌,使人不能不喝。

維吾爾族食俗

維吾爾族居住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人種和語言屬於土耳其民族系統,人口約六百五十萬人分布於新疆全境的城市和鄉村中。
九世紀下半葉以後,維吾爾族被趕出蒙古北部高原,他們經河西走廊遷徙到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此後,維吾爾族的飲食從原來的以肉、乳為主轉變為以穀物為主、以肉為輔。對維吾爾族來說,更大的社會變動是宗教上的變化。
到十三世紀為止,維吾爾族全族改信伊斯蘭教,其飲食文化也加入到伊斯蘭教飲食圈子中去了。維吾爾族的飲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嘎巴布”)。從西亞各地到烏魯木齊的街頭都能見到這種食品。
羊肉串看上去像是來自西方,但實際上是土耳其民族固有的食品。與羊肉串不同,穀類、粉食類食品中的用小麥粉和雜谷粉烤制的餅狀的饢,可以看作是從西方傳入的中東類型的飲食文化。
維吾爾族是新疆從遊牧民族較早轉為定居農業的民族之一。但在她的飲食文化中,至今仍保留著許多遊牧民族特有的風俗。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維吾爾族民眾以麵食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喜食肉類、乳類,蔬菜吃的較少,夏季多拌食瓜果。
過去,由於經濟發展比較落後,大多數維吾爾族民眾用的餐具主要為木製和陶器的碗、匙、盤等,但許多食物都愛用手抓食。一日三餐,早餐吃饢喝茶或“烏馬什”(玉米面粥),中午為面類主食,晚飯是湯麵或饢茶。吃飯時一家大小共席而坐,吃完飯,在拿走餐具前,由長者作“都瓦”(禱告),然後離席。
維吾爾族傳統的副食肉類主要有羊肉、牛肉、雞、雞蛋、魚等,特別是吃羊肉比較多。另外,過去也經常能捕獵到一些野生動物,例如黃羊、鹿、盤羊羚羊石雞、野雞、鵪鶉松雞等補充肉食的不足和改善一下口味。奶製品主要有牛奶、山羊奶、優酪乳、奶皮子等;蔬菜主要有黃蘿蔔、卡瑪古、洋蔥、大蒜、南瓜、蘿蔔、西紅柿、茄子、辣子、香菜、藿香青豆、土豆等。
烤制食品是維吾爾族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同時也為新疆其他民族所喜好。維吾爾族烤制食品的專用“饢坑”,建造十分特別。一般是在房前選一塊空地,用土坯和磚砌成口小肚子大的圓形爐膛,高約一米。爐膛的內壁,用黃土和泥,內加鹽水和羊毛,抹二三厘米厚。烤制食品時,先用木柴或焦炭將爐膛燒熱,取出明火,然後將需要烤制的食品,快速貼在爐壁上,加上封蓋即可。
饢坑”的用途很廣,除烤制麵食外,還可烤制肉食,如肉饢油饢包子帕爾木丁芝麻饢、層層饢、疙瘩包子、比加可饢等,這些都是人們喜愛的食品。
維吾爾族人民長期重視園林生產,絕大多數維吾爾族民眾都有自己的果園,因而有常年食用瓜果的習慣,果園成為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周圍綠洲上的維吾爾族人的天然維生素寶庫。從5月份成熟的桑椹、6月份成熟的杏子開始,各種水果接連不斷成熟,一年中有近七個月的時間能吃到新鮮水果。
冬季還常吃核桃、杏乾杏仁葡萄乾沙棗、紅棗、桃乾等乾果,因此,不少家庭有儲存甜瓜葡萄、蘋果、梨等水果的良好習慣。據估計,維吾爾人每年食用的乾鮮瓜果可達一、二百公斤。維吾爾族夏天常以瓜果代茶飯,以瓜果就饢吃,冬季常以核桃、杏仁、葡萄乾等就饢吃。還喜歡用葡萄乾、杏乾等做抓飯,用葡萄、桑椹、蘋果、海棠果、杏、梨、草莓無花果櫻桃等做果醬。
維吾爾族傳統的飲料主要有茶、奶子、優酪乳、各種乾果泡製的果汁、果子露、多嘎甫(冰優酪乳,優酪乳加冰塊調勻製成,是維吾爾族最喜歡的飲料)、葡萄水(從斷裂的葡萄藤中流出來的水,味酸,可治病)、穆沙來斯(用葡萄釀製的酒)等。維吾爾族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喜歡喝茶,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茶。
茶水也是維吾爾族用來待客的主要飲料,無論何時去維吾爾人家裡做客,主人總是先要給客人敬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水和端上一盤香酥可口的饢,即使在瓜果飄香的季節里,也要先給客人敬茶。維吾爾人多喜歡喝茯茶,至今仍是維吾爾人最喜歡的傳統飲料。維吾爾族中年齡大的人喜歡在茶里放冰糖。
北疆的維吾爾人多喜歡喝奶茶。在乳類中維吾爾人尤其喜歡吃優酪乳,夏季常以優酪乳就饢吃。在農村忙季節,農民們常常帶上優酪乳、饢作為自己的午餐。家裡來了客人,好客的主人也會捧出一碗優酪乳來招待。
維吾爾族有許多節日,食風有同有異。同者,都要宰牲宴客,家庭聚餐;異者,節食不盡一致,如“宰牲節”吃抓飯油果子、做子、手抓羊肉、糕點、瓜果;“開齋節”吃粉湯。在人生儀禮食俗方面,有嬰兒出生四十天舉辦的“洗禮宴”,男孩六至七歲時舉辦的“割禮宴”,男女婚嫁的喜宴,老人祝壽的壽宴,服孝期的“乃孜爾”祭儀等。在社交遊樂方面,有“香妃墓會”、“揭水節野餐”、“娛雪宴”、“連環晚宴”(冬夜舉行,青年們輪流做東)、“努魯斯”(迎春野宴)、“偎郎”(男女歡會復)、“吐魯番葡萄宴”等。這些宴會待客、做客均有講究,如安席上座,流水淨手,由長者領作“都瓦”祈禱入。
由於信仰伊斯蘭教,飲食禁忌與回族基本相同。客人就餐前必洗手,不可順手甩水,用毛巾擦乾後,行了謝主禮便可就餐。客人如果吃不了飯菜,可雙手捧還給主人,主人會萬分高興,這預示著主人家有吃有餘。若主人家招待客人有困難時,鄰人會主動代為招待。吃飯時不得隨意撥弄盤中食品,不能讓飯菜掉到地上,共盤吃飯時,不可把自己抓起的飯糰再放回盤裡。鑲要正面朝上放,吃時先掰兩瓣再吃。他們還不吃鴿肉馬肉駱駝肉;忌諱用鼻子嗅食物;多數人不吃醬油;有專用茶杯;吃抓飯前要洗手三次;尤為重視飲用水的清潔。

壯族食俗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70%以上的土地屬亞熱帶氣候,而壯族多居住在平壩的臨水地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產豐富,農作物一年可以兩熟或三熟,適於種糯谷和其他水稻,故稱之為“水戶”。其中廣南八寶米尤為出名,曾為貢品。文山的“三七”早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丘北辣子、富寧八角等調味品頗具名氣。
壯族主食大米,善於製作糯米食品,五色糯米飯米花糖烤方(大粽子)是節日佳點。花米飯是用各種顏色植物的汁液染成,蒸熟後便成。壯粽的種類多,個頭大。一般每個1公斤左右,形似枕頭。廣西寧明縣春節時做的粽子有八仙桌大,用芭蕉葉包制,內放豬肉,用水缸盛著,連煮7天才能熟。
祭把時,人們抬著大粽子遊街。有一種用棕葉包制的粽子叫“馬腳桿”,是將糯米用草灰染成黑色,加上八角粉、臘肉等煮製。
廣西靖西有些地方過年歡喜吃“風莫”飯,也是一種大粽粑,做法是用糯米加上鹽、五香粉胡椒粉、姜拌勻,用冬精(一種植物)葉包裹成竹筒形或方形,棕粑內多夾有肉或綠豆等餡料。糯米花糯米餅都是甜食,多在節日裡吃。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壯族還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的年節食禮甚為講究,菜點與吃法各有章程。如“過年不吃團結圓(肉餡豆腐丸),喝酒嚼肉也不甜”,團結圓是用豬肉泥加上豆腐、魚、蝦等及調味品攪成餡料,做成九子,油炸而成。元宵夜“偷育”(偷偷地去他人國中摘瓜菜煮食),主人不惱反而高興。中秋節品芋頭,春扁米,鄰里互贈嘗新。
“十情節”辦喜事,打魚、殺雞、蒸饃、備酒、遍享親朋。每年稻穀成熟時要過嘗新節,各地時間不一,飯前要將每樣飯菜盛一些讓狗先吃。
桂西山區過去缺鹽少碘,正月卅過“送大脖子節”,捕魚撈蝦,吃黃糯米飯,並把飯菜裝入空蛋殼內扔進河裡,算是送走了大脖子。五色蛋也是節日食品,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染上四種顏色,再上一個本色蛋則成。常與五彩米飯一起吃。孩子們把彩蛋穿成串做碰蛋遊戲。
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三七除治跌打血症外,還日益被人們用做防治心血管病和強身健體的保健食品,日本人還認為,雲南三七有抑癌作用。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傣族食俗

傣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地。傣族飲食在歷史上經歷過發展演變的過程,至近、現代,在飲食方面已形成具有本民族特徵的風味飲食,其主食、副食、菜餚等都豐富多彩,具有品種多、酸辣、香的特點。
傣族地區以產米著稱,故各地都以食稻米為主,一日三餐皆吃米飯。傣族所產的粳米和糯米,不僅顆粒大,而且富有油性,糯米的粘度也較大。具有米粒大而長,色澤白潤如玉,做飯香軟適口,煮粥粘而不膩,營養價值高的特點。西雙版納等地所產的糯米,具有營養豐富,耐餓,粘性強,不易發餿變壞,田間勞作時食用方便等優點,受到傣族人民的青睞。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乾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嗜酒是傣族的一種古老風俗,在公元12世紀就有咂酒之俗,酒已成為宴客必備之物。近現代以來,飲酒更是普遍嗜好,男子早晚兩餐多喜飲酒少許,遇有節慶宴會,必痛飲盡醉而後快,且飲酒不限於吃飯時,凡跳舞、唱歌、遊樂,必皆以酒隨身,邊飲邊歌舞。所飲之酒多系家庭自釀,傣族男子皆善釀酒,全用穀米釀製,一般度數不高,味香甜。
傣族一般嗜好草煙,食法有兩種,一是將草煙切成細末滲入檳榔中嚼食,另一種是用煙桿吸食,傣族男子幾乎人人都有用煙桿吸食草煙的嗜好。
嚼食檳榔是各地傣族最為普遍的嗜好。中年以上男女最為普遍,有如漢族之煙,用以敬客的普遍之物。
茶是傣族地區的特產,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故鄉,所以傣族皆有喝茶的嗜好,家家的火塘上常煨有一罐濃茶,可隨時飲用和招待客人。傣族所喝之茶皆是自采自製的,這種自製茶葉特具風味,只摘大葉,不摘嫩尖,晾乾後不加香料,只在鍋上加火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但茶固有的香味很濃,有的浸泡多次不變色,其製法和飲用都別具風味。

世界各地食俗

在辭舊迎新之際吃頓豐盛的晚餐,能集中展示一個民族的飲食傳統。由於各國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地理環境、情趣愛好等不同,形成了千姿百態的迎新食俗,說來頗有趣味。
法國
“喝完余酒”法國人愛喝葡萄酒、薄荷酒、吃蝸牛、大鵝肝黑蘑菇以及百合等,但法國有一種“信條”,新年之夜一定要把家中所有的酒統統喝完,既不能倒了,也不能過了年再喝。他們認為,家中如有剩餘的酒,來年會交厄運。
西班牙
“吃葡萄”西班牙人在新年之夜,全家人團聚一起,等到教堂的鐘聲開始敲12點時,隨著敲鐘的節拍,一顆一顆地吃葡萄,只吃12顆。據說,12顆葡萄代表12個月,而且每顆葡萄都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匈牙利
饞死人不償命的中西式點心饞死人不償命的中西式點心
“忌食禽肉”匈牙利人在新年時不準吃禽肉,認為雞鴨等禽類是有翅膀的,吃了它們“幸福”會隨之“飛走”。他們認為豬頭象徵幸福、興旺,故新年之夜最好的菜是烤乳豬
瑞士
“愛吃黃瓜”瑞士人在新年時,一定要吃黃瓜。把一根大黃瓜切成12片,標誌新的一年中的12個月,再往黃瓜上撒鹽,觀察鹽的融化程度,以此來確定哪個月多雨水,哪個月較乾旱。
“愛吃抓飯尼泊爾人在新年喜吃一種大米和豆子做的“抓飯”,預示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
西式美食西式美食
“忌吃螃蟹”奧地利人過年在吃團圓飯時絕對不準吃螃蟹,他們認為,螃蟹是橫行的,會給工作及家庭帶來不幸。
波蘭
“愛吃青菜”波蘭少女在過新年時,要穿上特別的兔形衣服,和大家一起吃青菜,據說吃了青菜會事事順心如意。
阿根廷
“喝蒜瓣湯”阿根廷人在新年鐘聲敲完12下後,除像西班牙一樣搶吃葡萄外,還要喝蒜瓣湯,預示如意吉祥。
保加利亞
“愛吃蛋糕”保加利亞人在新年之夜鐘聲響過12下後熄燈3分鐘,燈亮後,開始吃特製的新年蛋糕,蛋糕里放進了各種各樣的小禮物。誰吃了小硬幣,表示在新的一年裡會成為一個富裕的人。
日本
“吃素三天”日本人新年期間要吃三天素。在這三天裡,食品主要是麵條和年糕等,用大米做年糕,表示來年更加富足;麵條又細又長,意味著人長壽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