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民俗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飲食習俗還涉及到飲食所用的器皿和場合等十分豐富的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飲食民俗
  • 概述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
  • 簡介:日常食俗(包括使用各種主食
  • 飲食民俗:民俗是民間社會生活傳承文化現
民俗簡介,飲食民俗,春節食俗,元宵節,清明,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灶王節,文化特徵,

民俗簡介

飲食習俗分為:
日常食俗(包括使用各種主食和副食的習慣)
節日食俗(在不同的節日將人們往往是用不同的食品,長此以往,沿襲為俗)
祭祀食俗(來源於人們的靈魂不滅觀念,同時把祭品當作人神相通的中介,認為食用祭品就可以得到神靈祖先的福佑)
待客食俗(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招待客人熱情禮貌,待客食品往往優於日常食品,如蒙古人家通常以烤全羊待貴客)
特殊食俗(各民俗在食品方面常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地方,常常與他們的生產條件、自然環境、組織形式有關,如侗族人喜食醃製的生肉等)。
快速食俗:指吃快餐等。

飲食民俗

民俗是民間社會生活傳承文化現象的總稱,通過民眾口頭、行為、心理表現出來。
飲食民俗:指人們在篩選食物原料、加工、烹製和食用食物的過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動中所積久形成並傳承不息的風俗習慣,也稱飲食風俗、食俗。 包括: 年節食俗、 日常食俗、 人生儀禮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少數民族食俗等.

春節食俗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團圓飯
時間跨度
十天左右的拜年活動。
年飯
食年糕、餃子、元宵的習俗
喝元寶茶、年酒的習俗
《荊楚歲時記》“雞鳴而起,行於庭前爆竹,以避惡鬼。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湯,下五辛盤,進敷乾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

元宵節

正月十五、上元節、元夕節、燈節
起源——祭祀太一正神,以火把驅邪
上元節是佛道兩家及民俗的結合產物。早在漢武帝時期,就開始祭祀“泰一“神。“泰一“也稱“太一“,是天神中最尊貴者,即上帝之名位。漢武帝在東南郊設祭壇,祭祀太一,佛教傳入我國,按佛教規矩,於上元之日在各寺院燃燈祀佛。此後祀太一神與佛教結合,於正月十五上元夜放燈,流傳民間,逐漸發展成觀燈盛舉。
吃元宵
張燈結彩——“十三夜,四衢張燈,至十八日乃止,謂之元宵節,十四日,夜以秫粉作團謂之燈元,享祖先畢,少長食之,取團圓意。”
祭祀活動

清明

清明的起源——寒食節(禁菸節)
寒食節: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晉文公時的重臣)。
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本為節氣。 祭祀的風俗——《舊唐書》“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編人五禮,永為恆式”
飲食活動——《竹谿縣志》“清明日,婦女簪柳於頭,以鞦韆為戲,陳蔬饌,祭祖先,各拜掃墳,添土標錢,祭畢,即前席地食飲,歡歡而散。
江南的清明稞與討清明。

端午節

端陽節的起源:紀念屈原
吃粽子的習俗——“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ou)曲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棟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曲如其言。
食鹹蛋、飲雄黃酒(避毒與邪)
端午節還是雨水節、農人節。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

七夕節

中國的情人節。
牛郎織女的傳說。
乞巧活動
七夕夜常見的食品——菱、瓜子、瓜、花生等。

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
祭月
秋報的遺俗 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吃月餅的風俗: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傳說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位經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婦女活動
——蘇軾“小餅嚼如月,中有酥和詒。”明代“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摸秋與送瓜——偷瓜以晚上行之,偷之時,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討其怒罵,且罵得越厲害越妙。將瓜偷來之後,穿之以衣服,繪以眉目,裝成小兒之狀,乘以竹輿,有鑼鼓送於無子之婦之家。受瓜之人,須請送瓜之人食一頓月餅,然後將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將瓜煮而食之,以為自此可懷孕也。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與日月並應。”
重陽節的吃糕風俗
迎嫁女歸寧的風俗
重陽節菊花酒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
冬至的起源: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北方“冬至餃子夏至面”
北方冬至前後醃製酸菜。
冬至節飲酒禦寒“十一月雪,居民擁爐飲酒不出,曰‘過雪天’”
“冬至日,多祭始祖於祠者。祭畢合族以食,曰‘冬至酒’”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臘八節

成道節的起源——時間農曆十二月八日:
傳說一: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傳說三: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四: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順天府志》:“臘八粥,一名八寶粥,。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宮熬制,定製,派大臣監製,蓋供膳上焉。其粥用糯米雜果品和糖而熬,民間每家煮之相饋遺。”
湖南民俗——具醪酒、羊豬,鳴臘鼓,祭土谷之神。
臘米、臘酒、臘醋、臘水、糖饊的製備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
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 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 、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灶王節

臘月二十三
來源
相傳灶王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實、忠厚而又倔強、醜陋,不討丈人歡心,被貶到凡間掌管家政,專司廚務。他每到歲末要上天“探親”和“述職”,匯報各家情況。凡是過錯之人便要折壽一百至三百天,故而家家不敢怠慢。人們為灶神燒香、磕頭,換神像,獻豚酒,供上魚鮮、箕豆、糖瓜、花果與五色米食,還要以膠牙糖粘其嘴,用酒糟抹其臉,使這位終年被煙火燎的尊神最後嘗點甜頭,以便“上天言好事,回宮報吉祥” 另:元朝時,蒙古人為了防止漢族人造反,每五家漢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 人家裡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漢族人才能生火開灶,所以漢族人習慣的把這家蒙 古人男人叫“老灶爺”,女的叫“老灶奶”,還畫了圖貼在廚房,每到新年,這 家蒙古人要到縣城匯報整個村子的情況,為了讓“老灶爺”“上天言好事”,到 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會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裡,謂之“祭灶”。如果你有機會到農村看到“老灶爺”和“老灶奶”的圖象,你會發現圖中的人物穿著打扮都是蒙古裝。
雞骨糖、灶糖、膠牙糖的熬制。“元日食膠牙糖,取膠固之意”
“人口粥”的習尚——《夢梁錄》“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貓、狗者,亦預焉。”

文化特徵

多元複合
崇祖好祀
講求功利
異乎尋常
區域差異
社會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