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中國傳統節日)

七月七(中國傳統節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月七,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民間亦稱乞巧日,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覺東

當天的活動有納七水、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吃巧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月七
  • 英文名:Magpie Festival
  • 別稱:七夕節、乞巧節
  • 節日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華地區
  • 節日起源:民間傳說
  • 節日活動:乞巧、乞福
  • 節日飲食:吃巧果
  • 節日意義:紀念牛郎織女相會
  • 設立機構:民間
  • 設定時間:古代
七月七別稱,七月七習俗,其他相關,相關詩句,

七月七別稱

七月七,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七月七七月七

七月七習俗

七夕節習俗】: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曬書·曬衣、賀牛生日、吃巧果
七月七
從以上七夕節(也就是乞巧節)的別稱、習俗來看,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單純地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就把七夕附會成“情人節”,嚴格意義來說,元宵節的“情人節”功能勝於七夕節,因為元宵節是為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結識、見面的機會,而七夕的牛郎織女卻是夫妻相會。那么大家認為哪個更像情人節呢?
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中國民間亦稱“乞巧日”。由於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天動地,現代人更把這一天當做“中國情侶節”。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係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
七夕節有吃巧甜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麵點,各地風俗不一。各種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請天上的織女來品評。然後大家一面觀賞著遙遠的夜空,一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漢代時,民間便開始向織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靈手巧,還祈求得到財富、早日有美滿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是一首歌詠愛情的千古絕唱:“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七夕和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並列為我國“六大”傳統節日。
位於甘肅南部的西和縣,在2008年將乞巧成功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中國乞巧之鄉,西和乞巧風俗保存完整,在狂歡的7天8夜裡有很多古老的習俗.
七月七七月七
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可以說是專門為孩子們設計的精美禮物,七月七夜的孩子性節目就更為豐富。一是包指甲,以鳳仙花葉加白帆搗碎敷於指甲上,用桑葉或核桃葉包嚴線扎,次晨指甲即變為自然的紅色,經久不退,且可以醫治灰指甲一類疾病;二是掐巧,掐巧首先要備巧,早在七夕節的前一星期,在一瓷碟內泡上一碟扁豆,七夕時其已發芽並長至寸許,甚至除了苤芽還長出了一兩片葉片,七夕夜孩子們圍成一圈,在燈光下置一水碗,掐摘扁豆葉芽投於碗內的水面,燈光下的碗底就會映像出各種象形圖案,大家比技巧,並從圖案分析預卜各人的得失和未來。當然去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對話一類的傳統對孩子們也充滿極大誘惑!

其他相關

關於七月的小七
小七,與七結緣,生命中有眾多的七,很七很強大.因性格開朗,歌聲優美,是眾人的開心果.

相關詩句

集七夕的詩句
“今日人間七月七,天上牛郎會織女。”
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 會的時刻,又叫“乞巧節”。
在這樣的晚上,遙望那條天河,讓人想到了關於七夕的無數詩詞。這一天,比泊來的情人節,更多了一種傳統的、古典的韻味與詩意。
這一天,我們古人總會望著銀河兩岸的牽牛星與織女星,想像著他們一年僅一夕的相會,該是如何的讓人斷腸。對著茫茫的星空,那些詩詞,就噴涌而出了。
於七夕的詩,最為經久傳唱的,應該是秦觀的那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兩句,給了相愛卻無緣的人多少安慰與期待。
雨七夕夜--嘯之
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世態炎涼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乃書於紙上。畢而臥。悽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
日暮晴空起墨雲,
七月七七月七
無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幾度一良夜?
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
炎涼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
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嘯之
一紙書成寄不成,遠遊長嘯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慾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
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
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韓莊閘舟中
七夕
(清)
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
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黃。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古意
(唐 )
孟郊
河邊織女星,
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
相對遙相望。
七夕
(唐)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
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霄。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針易,
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
明月試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唐)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
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霄。
鷓鴣天
七夕
(宋)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馬嵬其二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田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七夕
(唐)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
(唐) 宋
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七夕
(唐)
祖詠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鵲橋仙
(宋)
秦觀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鵲橋仙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行香子
(宋)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
二郎神 七夕
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
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閒雅!
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