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自我意識是具有意識性、社會性、能動性、同一性等特點。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三層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節(或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構成。自我意識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確的自我認知、客觀的自我評價、積極的自我提升和關注自我成長。人生不同的發展階段,其自我意識的形成各有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意識
  • 外文名:Self-Consciousness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教育心理學
簡介,定義,特性,作用,分類,結構,內容成分,心理成分,詳細內容,形成原理,元認知,各國認識,發展時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逆反期,青年期,中年期,相關理論,

簡介

定義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自我意識

特性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對自己及其狀態的認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認識;對自己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認識。自我意識不僅是人腦對主體自身的意識與反映,而且人的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制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實之間的關係。自我意識是具有意識性、社會性、能動性、同一性等特點。
一是意識性。意識性是指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有著清晰、明確的理解和自覺的態度,而不是無意識或潛意識。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自我意識是主體我對客體我的一切主觀能動的反映。
二是社會性。自我意識是個體長期社會化的產物。這不僅因為它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而且因為它的主要內容是個體社會屬性的反映。對自我本質的意識,不是意識到個體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識到個體的社會特性,意識到個體的社會角色,意識到個體在一定的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是自我意識發展到成熟的重要標誌。
三是能動性。自我意識的能動性不僅表現在個體能根據社會或他人的評價、態度和自己實踐所反饋的信息來形成自我意識,而且還能根據自我意識調控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四是同一性。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意識一般需要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直到青年中後期才能形成比較穩定、成熟的自我意識。雖然這種自我意識有可能因個體實踐的成敗和他人的評價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但到青年期以後,個體會對自己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保持同一性。正因為自我意識的同一性,才會使個體表現出前後一致的心理面貌,從而使自己與其他人的個性區別開來。

作用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個性心理特徵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正是由於人具有自我意識,才能使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使自己形成完整的個性。自我意識在個體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其次,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就有助於他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取得自我教育積極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識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可見,自我意識影響著人的道德判斷和個性的形成,尤其對個性傾向性的形成更為重要。

分類

依據不同的標準,自我意識可有多種類型。從意識活動的形式來看,自我意識表現為具有認知的、情緒的和意志的形式。屬於認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等,統稱“自我認知”。屬於情緒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愛、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責任感、優越感等,統稱為“自我體驗”,以體驗的形式表現出個人對自己是否悅納的情緒。屬於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製、自強、自衛、自信等,可以統稱為“自我控制”。自我意識的這三種形式聯繫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個人對自己自覺的觀念系統。從意識活動的內容來看,自我意識又可以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

結構

自我意識的結構是從自我意識的三層次,即從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節(或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構成。因此,自我意識也叫自我調節系統。
自我意識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又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對自身狀況的反思。自我評價是對自己能力、品德、行為等方面社會價值的評估,它最能代表一個人自我認識的水平。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方面的表現。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體驗的具體內容。自尊心是指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的評價與體驗。自信心是對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所承擔的任務而產生的自我體驗。自信心與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評價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自我調節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和態度的調控。它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檢查是主體在頭腦中將自己的活動結果與活動目的加以比較、對照的過程。自我監督是一個人以其良心或內在的行為準則對自己的言行實行監督的過程。自我控制是主體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的掌握。自我調節是自我意識中直接作用於個體行為的環節,它是一個人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自我調節的實現是自我意識的能動性質的表現。自我意識的調節作用表現為:啟動或制止行為;心理活動的轉移;心理過程的加速或減速;積極性的加強或減弱;動機的協調;根據所擬訂的計畫監督檢查行動;動作的協調一致等。

內容成分

心理成分

(1)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認識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這個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個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為表現有較大影響。如果個體對自身的估計與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客觀評價距離過於懸殊,就會使個體與周圍人們之間的關係失去平衡,產生矛盾,長期以來,將會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徵自滿或自卑,將不利於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系統中具有基礎地位,屬於自我意識中“知”的範疇,其內容廣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對我們進行自我認識訓練,重點放在三個方面:第一,讓我們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第二,認識到自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標誌,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由於我們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往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大多屬於過高型。因此,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你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你還應學會藉助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由於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所以,對我們進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等都是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規範、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良好的自我體驗有助於自我監控的發展。對我們進行自我體驗訓練,就是讓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滿,隨著年齡增長讓我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
(3)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制與該行為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行的行為。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訓練目的是進行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範,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為提高我們自我監控能力,重點應放在促使一個轉變上,即由外控制向內控制轉變。我們自我約束能力較低,常常在外界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實踐活動,比如只有教師要求做完作業後檢查,你才會進行檢查。針對這種現象,你應學會如何藉助於外部壓力,發展自我監控能力。
自我意識

詳細內容

(1)生計意識。擇業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是生計問題,先確立一份固定的工作,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再考慮實現自己的理想。從我校去年情況看,有40%的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比較注重生計意識的培養,經常參加勤工助學,他們的就業情況也普遍較好。
(2)競爭意識。大學生到了畢業時,參與就業競爭是必然趨勢。英語、計算機能力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對於現代大學畢業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我校2002屆英語專業專科畢業女生小李,在學校期間,注重英語聽說訓練和計算機操作訓練,獲得英語專業八級,在招聘會上,她主動與一外資企業老闆通過英語與其交流,當場就被聘用。
(3)危機意識。必須認識到我國勞動力就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及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性。事實證明當前仍有許多大學生尤其在校生缺乏危機感,社會失業的人再多也不會使大學生沒有工作想法的仍大有人在。
(4)自主意識。長期的計畫經濟體制使人們養成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依賴感。在家靠父母,畢業靠家庭仍是許多大學生根深蒂固的想法,隨著高校獨生子女畢業高峰期的到來,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5)多元選擇意識。以往大學生就業選擇比較單一。首先去機關或去公司或出國或到壟斷性行業,尤其去政府機關一直是大學生的首選。但是,這樣的穩定性或終身性職位將會越來越少,進入的難度將越來越大。因此,應選擇到小企業、第三產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多種經營體制企業就業,從就業方式上,可以考慮流動就業、彈性就業、靈活就業。
(6)目標現實意識。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就業期望值太高,對自己的估價偏高,總想一步到位,一畢業就能找到發揮自己特長和待遇優厚的職位。一旦願望落空,就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應該根據個人的專長和社會的實際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就業目標。

形成原理

1.正確的自我認知
“人貴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培養健全的自我意識的基礎。自我認知是從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的認識與評價,也有他人的評價。我們不妨自己認真仔細地想一想,用儘量多的形容詞描述自己,要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步,他觀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學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戀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尋找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質,將其歸類。你描述的維度越多,你越會找到比較正確的自我。
2.客觀的自我評價
一個人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知基礎上,正確的自我悅納、積極的自我體驗、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悅納是自我意識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悅納自我首先要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體會自我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體驗價值感、幸福感、愉快感與滿足感;其次是理智與客觀地對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冷靜地看待得與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識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種狀態。積極的策略是:關注你自己的成功,並將優勢積累,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無數的閃光點,重點在於尋找你自己的閃光點並將其構成亮麗的人生風景線。
3.積極的自我提升
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在一定情境下對自我完成某項工作的期望與預期。當人們期望自己成功時,他必然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並且當面臨挑戰性任務時,會表現出更強的堅持力,從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學業期望較高,也就是說,自我效能感與成就動機呈正相關性。
另一條途徑是克服自我障礙,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體驗對自己能力程度的焦慮帶來的不安全感,這便是一種自我障礙。我們聽說了太多的這樣的故事:由於考試前身體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沒有取得好成績。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礙,為自己的考學不成功找到了適當的藉口。一個渴望自我發展的人必須主動克服自我障礙,進行積極的自我提升與自我嘗試。積極的自我在嘗試中會發現自己的新的支點。
4.關注自我成長
自我的發展需要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監控。但將成長作為一條線索貫穿於人的始終時,整理自己成長的軌跡顯得尤為重要。依照發展過程,深刻了解與把握自己。要記住:自我體驗永遠是個體的,當我們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長的碩果時,也在促進我們自己的成長。

元認知

美國心理學家弗拉威爾(J.Flavell)曾指出,元認知通常被廣泛地定義為任何以認知過程和結果為對象的知識或是任何調節認知過程的認知活動。它之所以被稱為元認知是因為其核心意義是對認知的認知[1]。具體到學習活動中,就是指對學習認知活動的認知。它要求學習者對自身的心理狀態、能力,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達到目標所要採取的策略和方法都有明確的意識,同時在學習中時時進行自我監督、自我檢查、評價,從而肯定、發展正確的行為,發現和改正錯誤或不良行為,使自己的認知活動得到調整和改善。
關於元認知的結構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元認知知識,即個體關於自己或他人的認識活動、過程、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知識;二是元認知體驗,即伴隨著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三是元認知監控,即個體在認知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積極進行監控,並相應地對其進行調節,以達到預定的目標。
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元認知知識有助於人們在實際的認知活動中對活動進行有效的監控,指導人們自覺地、有效地選擇、評價、修正和放棄認知的任務、目標和策略。同樣,它也能引起有關自身、任務、目的的各種各樣的元認知體驗,幫助人們理解這些元認知體驗的意義和它們在行為方面的含義;元認知體驗對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監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各種元認知體驗,人們可以補充、刪除或修改原有的元認知知識,即通過同化和順應機制來發展元認知知識。而元認知體驗有助於人們確定新的目標,修改或放棄舊的目標,有助於激活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監控一方面是通過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認知目標與行動(策略)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進行的,另一方面人們的元認知知識又大多來源於人們對認知活動進行監控、調節的實際過程。善於對認知活動進行自覺或不自覺監控的人,自然會有更多的元認知體驗和經驗,從而具有更多的元認知知識,這就是說,認知活動中元認知監控水平制約著人們的元認知知識的獲得與水平。對於元認知體驗,它總是與認知活動相伴隨,離不開人們對認知活動的監控過程。總之,元認知的這三個方面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三者的有機結合便構成了一個統一整體——元認知。

各國認識

在我國心理學界,學者們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十分強調和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意識的能動作用。早在1962年,朱智賢教授在其《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對兒童自我意識、自我評價的發生、發展及其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其他許多心理學理論工作者也發表了大量的文章、論著,對意識、意識活動、意識與心理,特別是自我意識的實質、作用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在蘇聯心理學界,20世紀20~3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維列魯學派創始人維果斯基(Vygotsky)就對認知思想有過精闢的論述。在《思維與言語》一書中,他指出:意識活動可以指向不同方向,它可能只集中在思維或動作的某些方面。我剛才打了個結,我是有意識做的,但我不能說我是如何做的,因為我的意識集中在結上,而不是在我自己的行動上,即我是如何進行我的行動的。當後者成為我意識的目標時,我可以充分地意識到它。我們使用意識去表示對大腦自身活動的意識,即對意識的意識。不言而喻,對意識的意識和對動作的意識都是元認知的典型表現。
在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在亞里斯多德關於讀書方法的專門論述中,就蘊含著豐富的在學習中進行自我監控與調節的思想。在20世紀初,瑞士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美國教育家杜威(Dewey)、心理學家桑代克(Thorndike)等學者都從不同角度論述、?研究了認知活動中的自我監控與調節問題。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都說明了自我意識過程,積極監控行為以及批判性評價能力在認知活動、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自我意識讓人類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可以動態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植物不能走動),可以儲備食物(動物只能簡單地吃了上頓,下頓不能把握)。

發展時期

嬰兒期

嬰兒期指從出生到滿3歲以前的一段時期。是小兒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嬰兒在這個階段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當代對嬰兒自我發展的研究大多運用鏡像技術觀察嬰兒的行為反應,提出“鏡像自我”概念。以自我指向行為作為指標,來確定個體最早出現的自我認知,也稱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
(一)嬰兒自我的發展
學者(哈特)總結了各種有關研究,提出了嬰兒主體我和客體我的發展過程。
1.主體我的自我意識
在8個月前嬰兒還沒有萌發自我意識。在一周歲前後,嬰兒顯示出主體我的認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嬰兒把自己作為活動主體的認知。表現為主動地引起自身的動作與鏡像動作相匹配,用自己的動作引發出鏡像的動作,這顯示嬰兒能夠把自己作為活動的主體來認知。
其二,嬰兒能把自己與他人分開。對自我鏡像與自己動作之間的關聯有了清楚的覺知,表明嬰兒已經能夠區分自己作出的活動與他人作出的活動。如嬰兒熱衷於扔玩具,讓成人拾起,再扔,再拾,反反覆覆。這就說明,他把自己視為活動主體,並能把自己與他人分開,顯示主體自我得到明確的發展。
2.客體我的自我意識
約在兩周歲前後,嬰兒期具有了人類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次飛躍,表現為客體自我意識的出現,嬰兒客體我的自我認知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嬰兒開始把自己作為客體來認知。兩歲左右的嬰兒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獨特特徵,能從客體(如照片、錄像)中認出自己,這表明嬰兒已經具有明確的客體我的自我認知。
(2)能運用人稱代詞“你、我、他”稱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二)促進嬰兒發展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是健康自我發展的重要條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親子交往的質量。父母對孩子充滿愛心,給孩子以安全感;一貫地對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應,使他享受滿足感;熱情地鼓勵孩子的進步和努力,使他體驗成就感;能夠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好孩子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感覺到周圍環境的規律性以及環境變化的可預測性。這有利於積極健康的自我發展。
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缺乏愛心,對孩子的主動、自主的願望不提供嘗試和學習的機會,而採取否定的態度,貶低他們的能力,甚至羞辱、責罵他們,這會導致嬰兒產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對其自我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幼兒期

幼兒期:3歲至6、7歲,相當於幼稚園教育階段,又稱為學前期。這一期間屬於兒童人生髮展的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表現是幼兒要求行為活動自主和實現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這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其年齡主要是3~4歲,因個體發展的需要會有所提前或延後。反抗的對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養育者。
自我意識
發展特點
1.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
逆反期幼兒的心理需求在於:要實現自我意志,實現自我價值感,希望父母和親近的他人接納自己“我長大了”並“很能幹”的“現實”。
逆反期幼兒的行為表現在於:要參與成人的生活活動,自以為別人能幹的事自己也能幹,並大膽付諸實際行動;自以為能幹的或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堅持退回原狀態,自己重做;常常逆著父母的意願,說“不”,並按自己的願望說“我自己做”;喜歡聽“你真棒”等表揚。
2.第一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在這之前嬰兒處處依賴父母,父母緊密地控制兒童的行為,這是依賴和控制的平衡期。到了3歲左右,兒童的心理發展出現“躍入”新階段的動力和趨向。
這個時段,兒童的認知發展、言語發展和行為活動能力等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積累了一定的自身的“心理資源”。這些心理資源構成進一步發展的驅動力,所以他們便躍躍欲試地趨向新的發展階段。
父母教育
向新的階段躍進的發展勢必對環境有新的要求,對原有的父母控制進行反抗,向父母進行挑戰,要求主動,需要自主權,要求行動自由。父母如何應對兒童的表現,如何適應兒童的發展需要是眾多家長面臨的重要問題。
1、父母要明確認識到第一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並應積極而又理智地面對。
2、父母要正確認識到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點,孩子出現超出自己實際發展水平的“長大感”,而父母對幼兒的“長大感”認識不足,應對不力,引起反抗。
3、父母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地幫助兒童,指導兒童並創造條件,適宜地滿足兒童的發展需求。
其一,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過遊戲活動,特別是扮演社會角色的遊戲活動,以滿足他們參與社會生活活動的需要。
其二,培養並持之以恆地訓練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能力,以體現他們“很能幹”的價值感。
其三,了解兒童的特長和優勢,創設條件,有針對性地培養認知方面的、藝術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兒童獲得成就感。
其四,以民主型等良好教育方式,正確地選擇、積極地引導,幫助兒童順利度過人生的這一個重要轉折期,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童年期

童年期的年齡範圍在6、7歲~12、13歲,屬於國小階段,是為一生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時期,是心理發展一個重要階段。自我意識是在兒童與環境相互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調節兒童與環境的關係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一)評價能力的特點
1、自我評價包括多個方面,如身體外表、行為表現、學業成績、運動能力、社會接納程度等,這些都是小學生自我評價的重要方面。
2、社會支持因素對兒童自我評價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學的作用最重要。
3、對自我價值的評價與情感密切聯繫。喜歡自己的兒童,情緒最快樂;對自己評價不良的兒童,經常產生悲哀、沮喪的消極情緒。
4、國小兒童自我評價與學業經驗、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關係。
父母和教師一定要積極努力為兒童形成良好自我評價提供最有效的社會支持。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
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對兒童的學習成績、控制攻擊、協調人際關係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它的作用體現在個體對自身發展的能動性影響。
學者(羅騰伯格)通過“延遲滿足”研究兒童自我控制行為。延遲滿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時滿足,學會等待。他們要求被試者完成實驗任務,並給予獎品。給可供兒童自主選擇的有兩種獎品,一種是當時即可拿到的小獎品,另一種是第二天才可以得到的很好的獎品。
結果發現:
6~8歲的兒童中有1/3、
9~11歲的兒童中有1/2選擇等待,
12—15歲的兒童幾乎都願意等待。
這說明,童年期兒童延遲滿足能力隨年齡增長而有顯著提高;自我控制行為的發展過程主要表現在童年期。
2.影響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研究表明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如下:
(1)認知和策略。如果兒童能夠將注意力從獎品上移開,去做其他感興趣的事情,將使兒童的等待變得輕鬆容易。
(2)榜樣的作用。讓兩組兒童觀察兩種榜樣,一組被試者的觀察對象總是選擇即時得到微小的滿足。這種榜樣的作用驅使觀察者傾向於放棄自我控制。另一組被試者的榜樣總是選擇延遲得到的大滿足,這組觀察者多傾向於等待。
(3)親職教育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父母注重培養兒童的獨立自主性的、寬鬆而又民主的教育類型,可使兒童容易抗拒誘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獨裁型、懲罰型或溺愛型的親職教育方式,會剝奪兒童練習自我控制的機會和動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少年期

青春發育期以少年期為主。少年期的年齡是指11/12歲至15/16歲,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國中階段。少年期是個體生理迅速發育直至達到成熟的一段時期。該階段的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方面都出現顯著的變化,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因此也被稱為困難期或危機期。
(一)第二個飛躍期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青春發育期進入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嬰兒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飛躍期)。進入青春期,由於生理髮育的加速和性發育走向成熟,使他們感到不適應,出現不平衡的感受及種種矛盾和困惑。面對這些矛盾和困惑,少年兒童體驗著危機感,這促使他們要關注自我的發展和變化。
兒童的發展歷程,使他們從面向母親到面向家庭、幼稚園和學校,不斷地向外界環境展開。青春期的“急風暴雨”式的變化,讓兒童產生惶惑的感受,與此同時,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從外向的客觀世界抽回一部分來指向主觀世界,使思想意識進入再次自我,從而導致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次飛躍。
(二)發展的特點
1.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風度
青春期自我的興趣首先表現在關注自己身體形象上。他們強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體貌,如身高、胖瘦、體態、外貌、品位,並喜歡在鏡中研究自己的相貌、體態,注意儀表風度。青春期兒童特別注意別人對自己打扮的反應:對他人的良好反應,體現著自我欣賞的滿足感;對某些不甚令人滿意的外貌特點而產生極度焦慮。
2.深切重視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
中學學生的能力和學業成績更加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在群體中社會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認識,並逐漸影響著自我的評價。因此,能力和學習成績是少年兒童關注自我發展、體現自我價值的重中之重。
3.強烈關心自己的個性成長
他們認認真真地看待自己個性特點方面的優缺點;在自我評價中,也將個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對他人針對自己個性特徵的評價非常敏感。
4.有很強的自尊心
他們在受到肯定和讚賞時,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在受到批評和懲罰時,會感受重大打擊,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這是學校和親職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據。

逆反期

反抗心理是少年期兒童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特徵,它表現為對一切外在強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
自我意識
(一)少年期逆反期的表現
1.為獨立自主意識受阻而抗爭
他們滋生著強烈的獨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對此缺乏認識,總想在精神和行為上予以約束和控制,導致兒童的反抗。
2.為社會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滿而抗爭
他們需要成人將其視為獨立的社會成員,給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卻一味地把他們置於“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護、支配和控制,從而導致反抗,使親子矛盾突出。
3.觀念上的碰撞
教師和父母的教育,多將成人的觀點強加予少年兒童,在大小事情方面都已經具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被教育者”會牴觸或拒絕接受,從而表現出觀念上的某種對抗。
(二)反抗的主要對象
反抗的對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遷移性。當某人或某集團成員的言行引發其反感時,便會排斥或否定該人物或該集團的作為,有時因情緒左右,會將是和非一起排斥掉。
(三)反抗的形式
反抗的形式可歸納為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外顯行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現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發性,自己都難以控制。事後會後悔而平靜下來。但再遇矛盾,又會以強烈衝突的方式應對。
第二,將反抗隱於內心,以冷漠相對。他們不頂撞,對不滿的,乃至需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聞,但內心壓力很大,充滿痛苦,並會將其內化為不良的心境,難以轉移。
(四)第一、第二兩個逆反期的異同
1.逆反期的年齡時段
第一逆反期在2~4歲期間,多在3歲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現在國小末期至國中階段的10~11歲至15—16歲,突出表現在青春發育期。
2.兩個逆反期的共同點
兩個逆反期的共同點在於:
(1)、都聚焦於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向控制方要求獨立自主權。
(2)、兩個反抗期的兒童都出現成長和發展的超前意識,第一反抗期的兒童具有“長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兒童具有“成人感”。
3.兩個逆反期的不同點
兩個逆反期的不同點在於: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在於,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點是要求行為、動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對父母過於保護和越俎代庖。他們所要求的獨立作為中,有許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實際的。
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關方的控制。這種內在需求和對環境的要求是發展性的需要,是必經的,但也由於發展現狀的矛盾性給他們帶來許多不適宜和不適應,乃至困惑和危機。
(五)幫助少年兒童順利度過逆反期
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發展性現象。它出現在人生髮展里程中的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期,甚至可以說具有發展過程中的“劃時代”意義。逆反期階段能否較為順利地度過,能否減輕挫折和危機,對他們後續的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處於第二逆反期的少年兒童,這一時期是他們一生髮展的鼎盛時期,
對外在環境的作用非常敏感。因此,父母、教師和有關者如何理解和幫助他們是既困難又複雜的事情,但必須積極面對這重大責任。
父母的認識、現解和引導最重要,最經常面對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對他們理解和指導的是父母。
父母應注意的問題如下:
1.父母要認識和理解逆反期對心理發展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認識逆反期現象,需要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學習有關知識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認識。
2.父母要正確面對兒童逆反期這一客觀現實
逆反期是大多數兒童都要經歷的現實,不能存在僥倖心理,也不能被動應付。要事先做好思想準備,提前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使關係和諧,做能夠平等溝通的朋友,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礎。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點所在
青春期的生理髮育使他們產生成人感,這是心理上、自我意識中的成人感。現實中,他們仍然是少年兒童,心理發展水平並未成熟。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對自我的認識超前。而父母只把他們視為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未能認識到“成人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存在著的“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對兒童的認識滯後。一個超前,一個滯後,這種認識上的差距就成為雙方矛盾的焦點。
4.父母必須正視少年兒童獨立自主的需求
正視兒童心理上的“獨立自主”、“社會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處理好親子矛盾的關鍵。為此,父母需進一步端正兒童觀和教育觀。兒童本身是積極主動的發展者、學習者、前進者,不能視他們為被動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的對象。對他們的教育應遵循雙向互動、教學相長的原則,正視、重視孩子們成長中的需要,理解他們,盡心盡責地完成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母親和父親的責任。

青年期

青年期一般指個體從17~18歲到35歲。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形象的認知,是一個人對自身的連續性和同一性的認知。對自我的認識包括三種成分:其一是認識成分,即對自己的個性品質特徵和獨特性的認知;其二是情感成分,即對自身品質的評價及通過自我評價而產生的自尊體驗;其三是品行成分,即由認識成分和情感成分而派生出來的對自己行為的實際態度。
(一)自我概念的特點
一個人是否具有適當的自我概念,對個性發展至關重要。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強
青年不再運用具體的詞語描述其人格特徵,而是逐漸運用更加抽象的概念來概括自己的價值標準、意識形態及信念等。
2.自我概念更具組織性和整合性
青年在描述自我時,不再一一引出個別特點,而是將對自我覺知的各個方面(哪怕是相互矛盾)整合成具有連續性和邏輯性的統一整體。
3.自我概念的結構更加分化
青年能夠根據自己的不同社會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他們懂得自我在不同的場合可以以不同的面目出現。
(二)自我概念認識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徑
1.自我探索是自我認識發展的內動力
主動自我關注和自我探索是構成自我認識發展的內在動力。青年期有意識地通過日記等方式傾述自己的內心活動,描繪自我的情緒、情感體驗,評價自己的個性特徵和行為表現,以提高自我認識水平,並通過各種學習方式尋求對自我特徵和表現的解釋等。
2.透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我
他們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能夠綜合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可以說,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通過來自他人的評價而發展起自我概念的過程。他們更注重教師、同學和家長對自己的評價。來自周圍的這些重要人員的積極或消極評價,會激起他們強烈情感反應,也會鞏固、增強或者動搖他們對自己的認識。這些評價的影響作用不可低估。
3.通過對同齡人的認同感來認識自己
通過他人認識自己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把自己與同齡夥伴作比較,並與這些人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進而加深對其自身特點的認識和了解。
確認自我認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發展任務
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和防止社會角色的混亂是青年期的發展任務。自我同一性是關於個體是誰、個體的價值和個體的理想是什麼的一種穩定的意識。每個人在青年時期都在探索並嘗試去建立穩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認同感。
自我同一感的確立
艾里克森認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確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統一的過程。
1.自我分化是把整體的我分化為“主體我”與“客體我”
青年期發現和認識本質的我,是從明顯的自我分化開始的。兒童期的自我是具有穩定性的、整體的自我。青年期的自我是將整體的自我分為“主體我”和“客體我”,主體我是觀察者、分析評價者、認同者,“客體我”是被觀察者、被分析評價者、被認同者,即由主體我來分析、認識客體我。
其實,自我意識主要表現為自我概念、自我評價和自我理想的辯證統一。在自我分化認識自我的過程中,自我概念好比“我是什麼樣的人”,自我評價好比“我這個人怎么樣”,自我理想好比“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自我概念、自我評價和自我理想的辯證統一就是以自我概念為基礎,進行自我評價,進而超越現實的自我,實現自我理想的過程。
在自我分化和自我認識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觀察者對被觀察者反應的一致與否、分析者對被分析者評價的準確與否、知者對被知者的認識貼切與否的問題。於足,自然會出現主體我與客體我的矛盾鬥爭,造成對自我的肯定或否定的認知。
2.通過自我接納和自我排斥達到自我認識的整合統一
自我分化為“主體我”和“客體我”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主體我與客體我的統一。“自我”經過一段時期的矛盾衝突,主體我和客體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協調一致,即自我的整合和統一。新的整合和統一主要是通過自我接納和自我排斥的過程實現的。
自我接納是對自我積極肯定的心理傾向。自我接納是以積極的態度正確對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接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平常心面對自我現實;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條件,確定自己的理想目標。
自我排斥是對自我消極否定的心理傾向,即否定自己,拒絕接納自己的心理傾向。自我排斥與自我接納一樣,是自我意識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過程,是個體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所必要的心理過程。
青年期自我的發展經過自我分化,再通過自我接納和自我排斥等過程之後,自我的發展便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在新的水平上達到整合統一,形成自我同一感。大多數青年人都能形成並確立自我同一感。
3.不能確立自我同一感
如果客體我和主體我之間的矛盾難以協調,青年便難以確立自我形象,也無法形成自我概念。如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會表現出明顯的內心衝突,甚至引起自我情感的激烈變化,引發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之間的矛盾衝突,從而導致自我同一性擴散或社會角色混亂,並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機。
4.解決自我同一感危機的方式
有學者(馬西亞)歸納出解決青年同一感危機的四種方式。
(1)同一性確立。體驗過各種發展危機,經過積極努力,選擇了符合自己的社會生活目標和前進的方向,以達到成熟的自我認同。
(2)同一性延續。正處於體驗各種同一性危機之中,尚未明確做出對未來的選擇,但是正在積極地探索過程中,處於同一性探索階段。
(3)同一性封閉。在還沒有體驗同一性困惑的情況下,由權威代替其對未來生活做出選擇。這實際上是對權威決定的接納,屬於盲目的認同。
(4)同一性混亂(擴散)。無論是否經歷過同一性危機,或是否進行過自我探索,他們並沒有對自己的未來生活抱有嚮往或做什麼選擇,他們不追求自己的價值或目標。這也稱為角色混亂。
誠然,在一段時期內,為尋找自我、發現自我而出現暫時的同一性擴散或角色混亂,多屬正常現象。通過角色試驗、親身體驗的自我痛苦探求,可能實現新的、更富創造性的、積極的自我同一。
但是,如果長期遭到同一性挫折,就會出現持久的、病態的同一性危機。他們無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致使自尊心受挫,道德標準受阻,長久地找不到發展方向,無法接自己設計的方式正常生活。有的會走向與社會要求相反的、消極的同一,有的甚至會出現同一性擴散徵候群的特徵。
同一性徵候群
有的學者(小此木啟吾)把同一性徵候群特點歸納為如下六個方面:
1.同一性意識過剩
陷入時刻偏執于思考“我是什麼人”、“我該怎么做”的憂慮中,而不能自拔;處於高度焦慮中,難以從“是我”、“不是我”、“我怎么會是這樣”等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從而失去自我。
2.選擇的迴避和麻痹狀態
有自我全能感或幻想無限自我的症狀,無法確定或限定自我定義,失去了自我概念、自我選擇或自我決斷。只能處於迴避選擇和決斷的麻痹狀態。
3.與他人距離失調
無法保持適宜的人際距離,或拒絕與他人來往,或被他人孤立。
4.時間前景的擴散
時間前景的擴散是一種時間意識障礙,表現為不相信機遇、不期待對將來的展望,陷入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
5.勤奮感的擴散
勤奮感崩潰,或無法集中精力於工作和學習,或極專注地只埋頭於單一的工作。
6.否定的同一性選擇
參加非社會所承認的集團,接受被社會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
青年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自我求索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對自己未來職業和理想進行認真而具體的思考,並由此而建立起較為穩固的自我同一性,從而確定下一步進入成年的人生目標。
艾里克森也進一步地說明,確立自我同一性是個體一生的發展課題,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解決與前幾個階段任務完成的程度固然有密切關係,但是,青年期未能很好地解決這個矛盾並不意味著今後就無法解決了。已經建立的自我同一,也不一定一勞永逸,它還會在今後遇到種種威脅和挑釁。因此,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確立是動態的、畢生的發展任務。
延緩償付期
青年期的發展是自我發現、自我意識形成和人格再構成的時期,是從不承擔社會責任到以社會角色出現並承擔社會責任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要經歷複雜而艱難的同一性確立和對社會生活的選擇。這種確立和選擇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他們有一種避免同一性過程提前完結的內在需要,而社會也給予青年暫緩履行成人的責任和義務的機會,如大學學習期間。這個時期可以稱為青年對社會的“延緩償付期”。這是一種社會的延緩,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延緩,所以也稱為“心理的延緩償付期”。
有了這種社會和心理的延緩償付期,青年便可以利用這一機會通過實踐、檢驗、樹立、再檢驗的往復循環過程,決定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未來的職業,並最終確立自我同一性。

中年期

(一)關於自我的概念
第一,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認識人格的發展必須了解自我的發展。
第二,自我是第一“組織者”。自我具有整合能力,對道德、價值、目的和思想過程進行整合。
第三,自我的改變意味著個體的思想、價值,道德、目標等組織方式的改變。
第四,自我的發展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二)成年期的自我發展水平
成年期的自我發展主要經歷四個階段,每個階段代表自我發展的一種水平。
1.遵奉者水平
遵奉者就是按規則行事,個體的行為服從於社會規則,如果違反了社會規則,就會產生自責感。這是由於處在這個水平的個體具有強烈的社會歸屬需要。中年期只有少數人處於這一水平。
2.公平水平
處於這一水平的個體,已經能將社會的、外在的規則內化為個體自己的規則,即規則內化於己;個體具有自己確定的理想和自己設立的目標;形成了自我評價的標準並發展了自我反省思想;開始認識到世界的複雜性,但思想認識具有二元性,傾向於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地區分為對立的兩極,如要么具有獨立性,要么具有依賴性。
3.自主水平
這一水平的突出特點是,能承認並接受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中的矛盾和衝突,對這些矛盾和衝突表現出高度的容忍性。如認識到在自我評價與社會規則之間、個人需要與他人需要之間,不會總是和諧一致,會出現各種矛盾和衝突;在人際關係方面,能認識到既要充分尊重個人的獨立性,也要看到人之間的樸素的依賴性。
4.整合水平
達到這一水平的個體,不僅能正視內部矛盾和衝突,還會積極地去解決這些衝突,他們善於放棄那些不能實現的目標,而進行新的選擇。這是自我發展的最高水平。只有少數人的自我發展能夠達到這一水平。
(三)影響自我發展水平的因素
1.年齡因素。研究表明,自我發展與年齡有一定的關聯。
2.受教育水平。自我發展與個體受教育水平具有密切的關係。
3.認知發展水平。認知發展水平是影響自我發展的一個重要變數,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關係。

相關理論

我們知道,意識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它可以分為自我意識和對周圍事物的意識。馬克思曾經指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這個被意識到了的存在,包括自身的存在、客觀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觀世界的複雜關係。人不僅能意識到周圍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識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體驗,也能意識到自己有什麼目的、計畫和行動,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那樣做,這樣做的後果將是怎樣,應如何調節自己的行動等等,這就是人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識的成熟是人的意識的本質特徵。它以主體及其活動為意識的對象,因而對人的認識活動起著監控作用。通過自我意識系統的監控,可以實現人腦對信息的輸入、加工、貯存、輸出的自動控制系統的控制,這樣,人就能通過控制自己的意識而相應地調節自己的思維和行為。
在學習活動中,這種自我意識、自我監督、自我檢查、自我調節和修正的元認知實質上是一種反饋活動,它對個體的學習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皮亞傑曾經說過:“自我調節是主體以一種既是逆向動作(迴路系統或反饋)又是預見性的適應,來構成一個永久性的補充系統。”他在這裡特別說明了逆向動作即反饋,它可預見哪些是不適應的行為,哪些是適應的行為。在系統的活動中,它是自我調節的依據,通過它可以使系統不斷地向前運動、發展。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也曾說過,反饋就是“根據過去操作的情況去調整未來的行為”。無論在生物還是機器的系統運動中,通過反饋可以使行為得到調整和控制,使預定的目的得以實現。如果沒有反饋,系統就無法進行有目的的運動。人的學習實際是個接受、傳遞知識信息的自控系統運動,在學習活動中進行自我監控、自我調節是關係到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
自我監控是以一種監控主體及監控對象為同一客觀事物的監控。具體來說,自我監控就是某一客觀事物為了達到預定的目標,將自身正在進行的實踐活動過程作為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的積極、自覺的計畫,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過程。由於人類具有能進行自我監視反饋和調節控制的意識,才使自己得以成為人類——區別於一切非生物和其他一切生物的特殊生物。這就是說,嚴格意義上的自我監控首先應該是一種智慧型監控。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智慧型監控都是自我監控。智慧型監控中的自我監控就是人類的自我監控,在實質上屬於人對自身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人類自我監控貫穿於人類所從事的形形色色的實踐活動之中,可以說無處不在。對每個人來說,從生活作息到學習工作,要保證每項活動的正常進行和順利發展,一般來說,都離不開自我監控。由此可見,人類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任何自我監控行為或活動的出現,其本身就體現了個體的主體能動性。自我監控是個體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證。一方面,正是由於具有了自我監控能力,個體才得以對自我進行審視與反省,進而才得以樹立自己的奮鬥目標、制定自己的行動計畫,從而為隨後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奠定基礎。如果缺乏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能力,個體沒有也無法去對自我進行審視與反省,當然也就不會有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了。因此,自我監控是個體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在個體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無論是目標的樹立、方向的確立、計畫的制訂還是具體行為、行動的採取、實施、調整、控制,其中每一步驟的順利完成都是以個體一定的自我監控與調節為手段的,實際上也都是個體自我監控能力的具體表現。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自我監控是個體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根本保證。
認知活動的自我監控與調節,就是表現在主體根據活動的要求,選擇適宜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監控認知活動進行的過程,不斷取得和分析反饋信息,及時相應地調節自己的認知過程,堅持或更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在這裡,主體主動地進行自我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主體能及時發現認知活動的效率與成功的可能性。我國古代思想家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句話精闢地說明了認知活動中自我意識、自我監控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地位。
綜上所述,自我監控與調節對於個體成功地適應社會相當重要,它是完成各種任務,協調與他人關係的必要條件。運用有效方法並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悅納現實,達到消除煩惱、歡悅充滿自我生活空間,對新、真、善、美具有強烈敏感並孜孜追求。
對自己在時空中的存在給予認可、首肯、欣賞、褒獎,悅納自己由此實現。對他人在時空中的存在給予認可、首肯、欣賞、褒獎,悅納他人由此實現。對眼前的時空及其內涵給予認可、首肯、欣賞、褒獎,悅納現實由此實現。煩惱源出於對自己、對他人和對現實的不認可、不首肯、不欣賞。倘若能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悅納現實,則歡悅盈溢自我生活的空間,煩惱也就自然煙消雲散。自我監控與自我調節在教育中的作用,表現為它能最大限度地調整個體的內動力與外動力進行定向作用。倘若學校心理教育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是正確的,那么,自我監控與自我調節將成為一切教育的基礎。缺乏自我監控,行為衝動的個體是難以立足於社會的。尤其在當今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資訊時代,自我監控與調節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在教育領域裡,有意識地引入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知識量幾何級數的增長,知識日新月異的更新,信息生產周期、陳舊周期的迅速縮短,信息傳播與交換速度的明顯加快,社會的飛速進步,對新一代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能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形成獨立學習新知識、獲取新信息、把握新進展、更新知識結構的能力,培養靈活應變和創造能力,增強自我意識、自我監控與調節和約束能力,已成為新型人才的必備素質。
心理自我是個人逐漸脫離對成人的依賴,並從成人的保護、管制下獨立出來,表現出自我意識的主動性與獨立性,強調自我的價值與理想。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最後階段。這時我們能夠透過自我意識去認識外部世界,而且這樣的自我意識過程將伴隨我們的一生。世界有人無數,但“我”是最重要的存在,如果沒有我,所有人和物的存在都沒了意義,哪怕是這個世界或者說人類未知的最大範圍都是無所謂存在與否的。人的一生是一個不可逆過程,要提高人的社會價值,使人生更有意義,就必須善於認識自己、設計自己、安排自己、控制自己,使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相協調、相和諧。儘可能去發展每個人的自我監控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每一個人,而且有利於整個社會、整個人類。
雖然人們從事的認知活動千差萬別,但是元認知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卻是各項活動所具有的共同特徵,也是決定各項活動效率的主要因素。由於人們對各種活動進行監控、調節的實質是相同的,因此,在任一認知活動中的元認知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與調節水平的培養訓練效果都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因為“認知和元認知策略的知識往往不足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他們還必須具有使用這些策略同時調節他們認知與努力的動機”。因此,齊默爾曼(B.J.Zimmerman)等人提出的自我調節(self-regulated)學習理論,整合了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比元認知理論更進了一步。可見,元認知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在人們的學習、心理、動機和行為等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入,人類必將更加精確和深刻地揭示高級認知過程的本質,以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