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文化

關公文化

關公文化是一種傳統民間信仰。在中國,供奉文聖孔子文宣王廟有很多,過去在各個城邑都有這類建築。而武聖關公廟在海內外數量及規模遠遠超過了孔子的文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文化,關公是一種精神。關公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160年,卒於公元219年。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並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公文化
  • 發祥地:山西運城
  • 文化內涵:忠”“信”“義”“勇”
  • 出自:關公
  • 故里聖跡:六月二十四關帝生辰
  • 旅遊文化:觀光
概念,文化內涵,發祥地,故里聖跡,故里習俗,旅遊文化,文藝盛典,文化產業,細說關羽,簡介,《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三國志.關羽張飛傳》評言,又有人題聯說,關公崇拜,荊州民間崇信,佛教與關公崇拜,道教與關公崇拜,忠義神勇之傳播,通俗文藝的傳播,帝王尊崇備至,神話傳說的增多,關索,關岳轉世,拜關公為何事,崇拜習俗,傳統崇拜,中國文化,忠,義,關公文化博覽會,

概念

文化是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綜合。
關公文化即是指關公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及其對社會精神生活的影響。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它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意義是在精神方面,主要是在倫理道德方面。關公文化精神價值的核心在於道德價值
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型文化。關公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倫理型文化,倫理道德是其核心內容。關公的忠、義、仁、勇,滲透著儒家的倫理道德精神。千百年來,人們崇拜關公,本質上是崇拜關公高尚的道德人格。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世以仁,作戰以勇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文化內涵

關羽是蜀漢名將,一生忠義仁勇,誠信名冠天下。其由將而侯而王而帝而聖的1800多年,就是關公故事精神流傳-信仰風俗出現-關公文化形成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官方和民間共同締造了廟宇文化——建築、雕刻、楹聯、雕塑、繪畫等等內涵豐富;締造了祭祀文化,程式規整而嚴密的祭祀儀式、全球信徒的朝拜現象;締造了廟會文化和戲曲文化——物質和文化的交流,戲曲與雜劇的展演;締造了商神文化,關公因他的忠義而被社會方面面的人群當作求平安、求財、求學、求進的神祇。
關公文化中最根本的理念文化——關公的忠義仁勇和誠信精神。待事以忠,待人以仁,以義取利,以勇精進,這種精神如今已然成為民族精神和大義,成為社會發展與和諧的根本;衍生了關公產業文化,各地官方民間舉辦的的關公文化旅遊節,相關的文化產業鏈的形成。

發祥地

關公(公園160-219年)名羽,字雲長,河東郡解(今山西運城市解州)人。運城是關公故里,也是關公文化發源地與關公文化發展的直根。

故里聖跡

山西解州關帝廟名譽“天下武廟之祖”。敕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前朝後寢,在國內外數以萬計的關帝廟中規格最高,其建築價值和獨特的人為價值是全球任何一座關帝廟所無法替代的。還有與解州關帝廟關稱“三關”的常平關公家廟、關帝祖塋,這些彌足珍貴的文物史跡組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聖跡文化風景線。

故里習俗

六月二十四關帝生辰、四月初八與九月初九的關公古廟會等,每年的這些節日關公故里都會舉行盛大的活動,相沿成習。自1989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0多屆“國際關公文化旅遊節”在文化和經濟領域樹立了新品牌,在海內外華人 中有很大的影響力。

旅遊文化

當地政府為了充分開發關公故里的旅遊資源,先後投資近億元,對解州關帝廟、常平家廟、祖塋等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和完善,新建了關帝文化廣場、常平關帝影視城等,形成了自成體系、頗具規模的旅遊景區。

文藝盛典

為弘揚關公文化,當地政府和民間組織出版了關公文化書籍20多部(冊),拍攝了《關公出世》、《武聖關公》等多部電視連續劇,恢復並上演了《千里走單騎》、《古城會》等傳統戲劇目,新編了《關公與貂蟬》、《關公斬子》等數出現代劇目,推出了關公鑼鼓、關公歌曲等文藝節目。

文化產業

關公文化的推廣,關公故里旅遊的紅火,人們敬拜關公,信仰關公精神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在關公故里形成了一條關公文化產業鏈: 豐富多彩的關公藝術品、工藝品市場及相關的周邊產業。使關公文化產業成為山西一張最有價值的文化名片。其中最有影響力和特色的產品是”解州關公”銅像,是關公文化的直接載體。“解州關公”是山西著名文化品牌,已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註冊,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美譽度。2010年精心設計製作的解州關公《夜讀春秋》銅像代表山西省參展上海世博會,向全球參觀者展示關公信俗文化和博大精深的青銅文化。
關公文化和信俗幾乎滲透於人們思想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宗教、祭祀、民俗、文藝等,形成了廣泛的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現象。

細說關羽

簡介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關羽傳》在正史《三國志》中不過九百多字,得到的評價也並不算高,陳壽曾批評他「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但千載以後關羽居然能壓倒群雄,晉升為整箇中華民族「護國佑民」的神祇,不但使劉備、曹操、孫權這些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黯然失色,就連「萬世師表」的文聖人孔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在清初《三國志演義》的評語中,關公已被崇譽為集「儒雅」、「英靈」、「神威」、「義重」於一身,「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的「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了。
關公文化
「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長新,無人不肅然起敬;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是神功卓著,真所謂盪乎難名。」
以上這幅清代關廟中的對聯頗能概括關羽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巨大影響。
至今海內外華人,仍然有關老爺、關帝君、武聖人、關帝公、關聖、恩主公、帝祖公等敬稱。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於審視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心理很有意義。這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宗教、倫理、哲學、民俗一起相互作用,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關公崇拜實際上隱藏著的是中國傳統價值體系的建構過程。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

關羽成神究竟是受到《三國演義》傳播的影響,還是相反?從現今發現的歷史資料看來,從唐宋到元明清,都是關公成神的傳說早於三國故事的流傳。正因如此,歷代三國小說、戲曲中才會出現很多圍繞關公的虛構故事和人物。一般認為,小說《三國演義》以及三國戲劇的流行,是形成後世關公崇拜的主要原因。但如仔細排比史實,會發現因果恰恰相反:每次社會上的關公崇拜升溫,都會帶來小說和戲劇的新一輪流行和演變。《三國志演義》一向有「七實三虛」之說,在《三國演義》中虛構增益最多其中一個人物,也許便是關羽的事跡吧。
關羽後來獲追謚為壯繆侯,由關羽之子關興繼承他的爵位。關興字安國,年紀輕輕就有美名,丞相諸葛亮非常器重關興的才幹,年僅弱冠便當上侍中、中監軍的官,但可惜的是過沒幾年就死掉,由關興的兒子關統繼承爵位,關統尚公主(也是就做了禪的駙馬),官做到虎賁中郎將。關統死了之後沒有兒子繼承,遂找了關興的庶子關彝繼承。

《三國志.關羽張飛傳》評言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的確這些說法在《三國志》里屢見不鮮,在《魏書》、《吳書》的傳記里,一再出現關羽是「萬人敵」、 「熊虎將」,或者「勇冠三軍」、 「勇而有義」等等讚詞。很多人會認為這已經是史家定論,但是對於關羽、張飛的負面評價,後人並不認同。清代即有人為關帝廟題對聯說:
「史官擬議曰『矜』,誤矣!視吳魏諸人,原如無物;
後世尊崇為帝,敢乎?論《春秋》大義,還是漢臣。──王午山題山東臨淄孫家店關王廟

又有人題聯說

「平生為昭烈帝誓殄國讎,雖傲矜亦義勇所在;今日與文宣王抗衡廟食,是豪傑可聖賢之徵。──梁卓濤題長沙廣福庵關帝神座」
明確提出對於陳壽定評的駁難。到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 乾隆皇帝特諭更改劉禪封贈關羽的「壯繆侯」諡號為「忠義侯」,嚴厲指責陳壽修史「不公」,並把自己的理解加於《三國志》,宣諭「傳信萬世」: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奉上諭:關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忠節凜然。乃史書所謚,並非嘉名。陳壽於蜀漢有嫌,多存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為公?從前曾奉世祖章皇帝諭旨,封為『忠義神武大帝』,以褒揚盛烈。朕復於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靈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義烈忠誠,海內鹹知敬祀,而正史獨存舊謚,隱寓譏評,非所以傳信萬世也。今當抄錄《四庫全書》,不可相沿陋習。所有《志》內關帝之謚,應該為『忠義』。第本傳相沿已久,民間所行必廣,慮難以更易。著武英殿將此旨刊載傳本,用垂久遠。其官版及內府陳設書籍,並著改刊,此旨一體增入。欽此。」
可見後世對於關羽的評價,有過一段「正反合」的曲折過程。實際上在《三國志》記敘本身,關羽形象就具有非常崇高的人格特質,這是一種內塑的天性,而非因外在風氣所導致。

關公崇拜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宋元兩代是關公被美化、聖化和神化的開端,明清兩代是將關公聖化、神化到極致的時代。

荊州民間崇信

楚地自古崇尚巫風,王逸九歌序》稱:「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漢書.地理志》亦載楚人「信巫鬼,重淫祠」的說法。《後漢書.西南夷傳》則謂「俗好巫鬼禁忌」。直至隋代,其習猶故。《隋書.地理志》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為此也。」荊州是關羽一生事業的頂點,也是他功敗垂成之地。總的說來,整個三國時期,江陵城並沒有經歷多少戰爭的摧殘。但是到了南北朝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荊州由於控制長江下游的戰略地位,自然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所以戰事頻繁。南方想占領江陵,像關羽一樣作為北伐基地;北方占領江陵,則想仿照西晉平吳,鉗制長江中游,然後順江而下,「王浚樓台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按:唐人劉禹錫詩句)正在這個時期,江陵城內出現了一位十分靈驗的「城隍神」。「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於是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佑。」(《北齊書.慕容儼傳》)「江陵多神祠,人俗恆所祈禱,自法和軍出,無復一驗,人以為神皆從行故也。」(《北齊書.陸法和傳》)有理由認為,這位城隍神便是曾經修築堅固江陵城的關羽。現存最早的唐代關羽祠碑文就說:「昔陸法和假神以虞任約,梁宣帝資神以拒王琳,聆其故實,安可誣也。」(董侹《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而較有說服力的證據,是2005年在荊州城隍廟遺址出土的陶製關羽神像,這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一尊關羽神像。因此關公有可能就是那一時代荊州的城隍神
關公文化
唐代詩人劉禹錫《自江陵沿流道公》言:「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為神。」由於荊州扼守長江中游要道,既可北上襄樊,直達中原;又能東去江漢,順流江淮,在荊州成神的關公神跡及形象,也會順著這條東西南北的通途大道,傳播到四方的。
大體而言,關公信仰的中心地區經過了四次大範圍的轉移:第一次是隋唐時以玉泉寺為中心的荊楚地區;第二次是北宋以解州為中心的山陝河洛地區;第三次是元明清以京師為中心的華北地區;第四次是明代中葉以「抗倭」為標誌的江浙閩廣地區。這幾次轉移幾乎覆蓋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主要地帶,並以此為起點走向全國,又隨華人遷徙面向世界。

佛教與關公崇拜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一位高僧出現在湖北玉泉山中的小石窟中,他是因為佛教勢力還沒有在荊、湖一帶發生應有影響,特地到這裡來捐募建廟的。這位高僧就是被稱為「天台大師」的智顗。這一年他56歲。一年以後,即在此地開講說法,信眾如雲,儼然伽藍精舍,並且與潤州棲霞寺、台州國清寺和靈岩千佛殿並稱「天下四絕」了。
智顗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奇僧。他俗姓陳,華容人,先世為梁朝顯宦。自幼習儒習道,後轉入佛門,陳宣帝及隋晉王楊廣(後為隋煬帝)都禮之為國師。他創立的「天台宗」被陳寅恪認為是「佛教宗派中道教意義最富之一宗也」。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的一方碑刻認定就是他做了個夢,才使關公父子識得前衍,皈依佛門,並為創建玉泉寺出力的。後來還有禪宗北派六祖神秀(公元606─706年)來到玉泉山創建道場,欲毀一祠,又夢見關公「提刀躍馬,於雲霧之中往來馳驟」,具言前事。神秀遂欣然以關公作為護法伽藍。至今玉泉山猶立有明萬曆年間碑刻「關雲長顯聖處」,和清代嘉慶年間的「最先顯聖之處」證實著這段佛門因果。而且至遲從唐代開始,玉泉寺就有關羽祠。這可視作關公信仰的發端。
天台宗和禪宗的相繼出現,意味著佛教中國化的開始。從這個意義上看,佛教最初記述中的「關公信仰」,也是其本土化進程中的一個插曲。弘治本《三國志演義》卷之六中曾出現過一位在汜水鎮國寺和關羽敘過鄉情,聲言「貧僧與將軍家只隔一條河」,後又在玉泉山結茅, 因應關羽「還我頭來」的痛苦呼喊,而以一句「顏良安在」喝破前孽的「普淨」,其實就是這個佛教故事的演義版。
關公文化

道教與關公崇拜

中國早有「黃帝戰蚩尤」的傳說,這是關乎遠古時期中原兩大部族戰爭,決定中華民族最初走向的一項歷史大事件。由於當時沒有文字記述,所以長期以口傳形式存在於神話之中。先秦載入各種典籍,已出現多重歧義,以致歷代分證,代有異說。
關羽蚩尤」就是依附「黃帝戰蚩尤」傳說而來的。實際上與道教派別慣於「托祖」以自高門楣,自我作古的習俗有關,其間還涉及到北宋政治財政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最早記述這個故事的,是被視為《水滸傳》祖本,成書於宋元年間的《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大略為北宋崇寧五年夏天,山西解州鹽池有蛟作祟,「布氣十餘里,人畜在氣中者,輒皆嚼齧,傷人甚眾。」皇帝請第三十二代天師張繼先平息,很快成功。宋徽宗撫勞其功,張天師說是蚩尤作亂,是請來兩位神將出力的。「一神絳衣金甲,青刀美須髯;一神乃介冑之士。繼先指示金甲者曰:『此即蜀將關羽也。』又指介冑者曰:『此乃信上自鳴山神石氏也。』言迄不見。帝遂褒加封贈,仍賜張繼先為視秩大夫,虛靖真人。」這部分解釋了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宣和五年正月乙卯禮部奏請侯封。敕封義勇武安王,令從祀武成王廟。」元明清歷代續有記述,但年代、人物顯有不同。
金人侵宋,強索解州池鹽。南宋只有靠海鹽繼續維持財政。但是解鹽「不勞人力,自然生成」的神奇,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厚,其靈異畢竟是南渡將吏不能忘懷的,因此「關公斬蚩尤」神話應該是南宋失去了這塊聚寶盆以後,道教對於解州池鹽支撐國家財政的宗教想像。而正一派張天師所以推出並且不斷擴展這個神話,一來是正一派宋代以來地位不斷提升,二來是張天師一系素來與鹽利有關,三來是張天師已然托祖黃帝,所以樂於承襲黃帝神話的餘緒。
金元以後,全真道和其他道教派系也陸續接受了關公神話及其靈跡,如全真道曾以關羽為四元帥(或四天將)之一,至今武當山道觀猶與馬、趙、溫同塑一堂。元代蒙古大汗封敕關公徽號也帶有明顯的道教色彩,如至順二年(1331年)封為「齊天護國大將軍、檢校尚書、守管淮南節度使,兼山東、河北四門關招討使,兼提調諸宮神剎、無分地處檢校官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府儀同三司、駕前都統軍、無佞侯、壯穆義勇武安英濟王、護國崇寧真君。」並且開始出現託名關公的道經,如《道藏》收輯的《太上大聖朗靈上將護國關王妙經》中,則稱關公為:
關公文化
「大聖馘魔糾察三界鬼神刑憲都提轄使,三界采探捕鬼使者,元始一氣七階降龍伏虎大將軍,崇寧真君雷霆行符伐惡招討大使、三十六雷總管酆都行台御史,提典三界鬼神刑獄公事大典者,提督刑案神霄大力天丁、三界都總兵馬招兵大使、統天御地誅神殺鬼大元帥。」
顯然大大提高了關公的神權,道教亦藉此增加其影響力。也為日後關公被明代封敕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以至近世台灣傳出關公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的說法奠定了基礎。

忠義神勇之傳播

在《三國志》中,關羽張飛曾被魏、吳雙方稱為「萬人之敵」、「熊虎之將」,已經是一流美譽。「白馬」之戰中,關羽「望見(顏)良麾蓋,即策馬刺良於萬人之中,斬其首還,(袁)紹將莫能當者。」尤其是都督荊州,相機北伐,殺龐德、擒于禁、「梁、陝、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鋒。」離諸葛亮隆中對》提出的「恢復中原」戰略總目標只有咫尺之遙。尤其是「威震華夏」一語,為中國歷代著史者僅有之頌詞,尤其使後人心儀。故魏晉南北朝之武將,莫不以關、張自勵。關羽既能夠衝鋒陷陣摧敵,又能夠「守經從權」,委曲求全,隨即千里投劉;既能節制一方,忠心衛疆,執行「北伐中原」的戰略意圖,又能夠捨生取義,從容就死。所以被後人奉為「忠義仁勇」的典範。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奏請武成王配祀增加關羽等,共64人。這時關羽已正式列入儒家祀典。宋代開寶、慶曆年間,兩次將關羽等人列入武成王配祀中。
隨著佛道兩教爭相神話關羽,儒家尤其是理學出於「神道設教」的政治設計,也開創出一整套國家體制下的儒家祠廟祭祀制度,並且開始用儒學系統闡釋關羽精神,他們以關羽「興復漢室」作為「《春秋》大一統」理念的標誌,以「尊劉貶曹」為「正統史觀」的涇渭,以「寧死不屈」作為「忠節相尚」的象徵。隨著理學在元明清時代上升為國家意識形態,關羽形象也愈加完美了。

通俗文藝的傳播

蘇軾《東坡志林.懷古》說:「王彭嘗曰:……『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關公文化
這是蘇東坡青年時任鳳翔簽判時,聽長期在西夏前線擔任軍職的北宋勛舊王彭介紹的情況,這個現象應當出現在已經奉關公為「軍神」的宋軍駐西夏前線地帶。首都汴梁,亦有「說話」,其中有「說三分」一科,且有專擅之藝人。據南渡之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回憶「崇(寧)、(大)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時,曾說其中有一個藝人霍四究就是以「說三分」見長的。
從南宋開始,「說話」伎藝有了新的發展,原因一方面是宋高宗退位以後喜歡聽書,「命侍從訪民間奇事,日進一回,謂之『說話人』。」「平話」亦同「評話」,也就是在講述故事人物時,不時插進點評,或屬插科打諢的調笑,或屬因果報應的勾連,或屬道德是非的評判,其事倒不必符合史實。從北宋例以節慶賽會,里巷小兒,臨時聚聽的短篇說話為主,到南宋臨安已經出現了數天、十數天到數十天的連續長篇講史,逐漸發展成為「平話」。今存元代至治年間(1321─1323)福建建安虞氏刻本《全相三國志平話》,就是一個例證。全書基本故事不完全符合史書記載,但和元雜劇中的三國戲大致相同,如張飛見黃巾,史書不載,而與雜劇《張翼德大破杏林莊》情節相同。其中對於關公文字描繪較少,但若細看,會發現關公故事的許多關鍵所以簡略,主要是留待說書人現場發揮。可以說,《三國志平話》的長篇結構和人物形象,已經為後來的《三國志演義》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版本序成於嘉靖壬午(1522年)。該書特色是依照理學的「尊劉貶曹」的歷史價值觀,儘量汰除於史無據之說,而於符合理學觀念的虛構情節則不但予以保留,而且大加增益。比如關雲長的「土屯約三事,降漢不降曹」,「護送二嫂,過五關斬六將」,甚至大義歸天后受神僧點化成神的情節,都作了充分發揮,關公形象也因之大大豐滿起來。魯迅評價說「……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
毫不誇張地說,正是由於《三國志通俗演義》及其續後版本,包括明清許多種文人名士評點本的出現和流行,才使三國故事得以大流傳,而其中著力歌頌的關公形象,也因之泛化為受到不同地域、民族,各種社會階層普遍崇信的「忠義」之神。
三國故事改編成戲曲在舞台上演出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唐玄宗李隆基始創梨園,三國故事的劇碼更加增多。金元是中國戲劇的第一個高峰期,現存劇碼中三國戲占據顯著地位,其中關公戲目非常突出,最著名的有關漢卿《關大王獨赴單刀會》、鄭光祖《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等。
明、清時代對關羽不斷地加官晉爵,關羽戲愈編愈多,稱謂也隨之而改稱關聖、關帝了。乾隆時期特命莊親王、張照等人系統地輯錄和整理了供內廷演出的三國聯合大戲《鼎峙春秋》共239出,其中關羽戲占了很大的比重,情節大部分來自《三國演義》。清代京劇起初劇碼中就有155出三國戲,而以關羽為主角的則占到五分之一,並逐步形成了以飾演關羽為主的「紅生」行當。清末,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班主程長庚盧勝奎等人,參考《鼎峙春秋》等劇碼,編演了從《馬跳檀溪》至《取南郡》的36出聯台本三國戲。可以說,戲曲亦推動了關羽的忠義及神勇形象,是關羽崇拜更趨普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帝王尊崇備至

關羽何時進入後世官方視野,並且累代崇封,逐漸攀升至護國佑民神祇的?其實經歷過一個曲折漫長的過程。
最早敕封關羽,不過是武成王配祀之一。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敕封孔子文宣王姜尚姜子牙)為武成王。安史之亂以後,為了激勵武將士氣,唐德宗接受顏真卿的建議,於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為武成王廟增祀64員名將,其中劉蜀關羽、張飛都被列入其中。但不久以後(公元786年)就有丞相建議,姜尚祠廟只留張良陪祀,撤出其他將領。
關公文化
宋朝開國時重訂祀典,趙匡胤提出「取功業始終無瑕者」的完美標準,將關羽、張飛等22將黜出廟堂。但在范仲淹慶曆新政(1043年)為了振奮軍心士氣,就恢復了原來的配祀。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封關羽為忠惠公;大觀二年(1108年)進封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敕封「義勇武安王,從祀武王廟」,已較其他諸將侯伯之爵優渥。隨著金兵南下,關羽作為鼓勵將士英勇奮戰的榜樣力量受到重視,南宋朝廷一再為關羽加封徽號,直到淳熙十五年(1188年)在當陽特封「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此為宋代對於歷代功臣烈士之最高封爵,亦為現存以關羽為祈雨神祇的最初記載。
金、元承襲了義勇武安王的封號,逕直稱為「關大王」。天曆元年(1329年)「加封漢關羽為顯靈威勇武安英濟王,遣使祀其廟。」
明初朱元璋命關羽祠廟重新恢復「壽亭侯祠」。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廟於南京雞鳴山,列入祀典。嘉靖年間恢復「義勇武安王」爵號
萬曆十八年(1590年)潘季馴治漕河,封高家堰廟主神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此為封關羽帝號之始。從此大運河沿途競相建立關廟,以祈保人流物轉之平安。此為後世關羽司職財神重要緣由之一。二十二年(1595年)敕解州關廟神主稱帝,四十二年(1614年)敕封天下關廟之神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此為天下關廟俱可稱帝之始。自此關羽成為無上尊神。
清兵入關以前,滿洲朝廷已經開始崇敬關公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的前一年(1615年),即在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縣)內城南門修建關帝廟,是後金國初七大廟之一。皇太極崇德八年(1643年)以瀋陽為京城,即敕建關廟,賜額「義高千古」。
雍正三年(1725年)頒詔比隆孔子儀典,「追封關帝三代俱為公爵,牌位止書追封爵號,不著名氏。於京師白馬關帝廟後殿供奉,遣官告祭。其山西解州、河南洛陽縣冢廟,並各省府州縣擇廟宇之大者,置主供奉後殿,春秋二次致祭。」此為關羽列入符合儒家規範之國家祭祀主神,護國佑民的開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頒詔「所有《(三國)志》內關帝之謚,應改為『忠義』」。鹹豐四年(1854年)頒詔更定關廟祭禮,與祭孔規格全然相同。
又清代自順治開始,歷代皇帝對於關公屢有崇封,光緒時達到22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佑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為歷朝人臣之最。
此外,清廷坤寧宮還特別保留有滿洲原始信仰「堂子祭」,朝祀釋伽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等。每年正月初二回神,每月初一,四月初八佛誕日,三、九月馬祭、四季獻神及薩滿特有的殺豬供祭卜吉,求佛柳祭等場合,均有對「三軍之帥關聖帝君」的禱告奉獻,非常虔敬。這個風習在有清一代宮廷里貫穿始終。滿人民間家祭所供三神位,亦有關公,可知崇祀之深。

神話傳說的增多

關羽傳說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源於佛教中國化,公元六世紀(陳、隋之際)天台宗為在荊楚地區傳播佛教,借用關羽顯靈,幫助修建玉泉寺,並且願為佛教護法,成為「伽藍神」。第二階段是公元11世紀北宋關羽成為軍隊護佑之神,傳說能夠率領陰兵為宋軍助陣,幫助他們獲得勝利,這也是依託佛教戰神毗沙門天王的神話傳說轉化而成的。第三階段是公元13世紀宋元道教「關公戰蚩尤」的神話,使他成為道教尊神。第四個階段則是明清以後各地民間不斷湧現「關公顯靈」傳說,扶危濟困,懲惡揚善,無所不能,以至康熙朝已編輯《關帝聖跡圖志》,廣泛宣揚關公對於社會各個階層的護佑傳說。從中可反映了關羽崇拜之形成與神話傳說增多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關公文化
在《三國志》本傳中關羽死後說道:「……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但裴松之注引《蜀記》言:「龐德子會,隨鐘(會)、鄧(艾)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也就是說他家曾被滅族,不可能有後人。
但是至遲在盛唐以前,即有自稱關羽後裔者。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洛陽出土的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關楚征墓誌》,開首即言:「昔三國時蜀有名將曰羽,即公之族系。曾祖元敏,祖玄信,父思渾,並代推雄望,蔚為領袖。」洛陽《千唐志齋》收藏有五代李克用親家關夫人碑誌中,也言「其先春秋時未詳所出,蜀將鎮國大將軍、荊州都督羽之後也。因徙隴西,乃郡焉。遠則龍逢(按:原文本有誤,「逄」才是正字)逆鱗,次則雲長戰勇,其後代生俊哲,世不乏賢。」可知確有一支自認關公後裔之族存在,並把關公遠祖推衍到夏桀時代的忠臣關龍逄。明清全國敬祀關公以後,萬曆、雍正陸續命解州、許昌、荊州、當陽、洛陽等地官員就地尋訪關氏後裔,仿照曲阜孔子後人襲封之例,世襲五經博士,奉祀當地關帝廟香火。關氏後裔開始隨遷徙擴散至全國、海外。至於關公後裔的傳說並非較晚期,而是盛唐期間出現的。《三國志·關羽傳》已述明關羽是與其長子關平同時遇難的,但後世傳說中,卻為他增添了不同的兒子。

關索

宋代出現了關索。有武將、盜寇和江湖藝人紛紛以「關索」為綽號,如「病關索」楊雄之類。但是沒有材料證明這個關索與三國關羽有關。元明以後開始融入關羽故事,最重要的證據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一座明代墓葬里出土了一批成化年間北京刊刻的詞話,其中有《花關索出身傳》、《花關索認父傳》、《花關索下西川傳》、《花關索貶雲南傳》完整描述劉關張桃園結義時曾約定關、張互殺家小以絕後患。張飛出於同情放走關家婦孺。長子關平隨軍征戰,懷孕的關夫人回娘家產下一子,後以其師、父及收養老人之姓各取一字,名曰「花關索」。長大後萬里尋親認父,並親為關公報仇。所述不但於史無據,且與三國小說無關。至今雲南、貴州仍有以關索命名的地名,而雲貴及安徽、江西等地還有花關索儺戲演出,可見它的影響深遠。

關岳轉世

明代萬曆年間關公尊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以後,道教將其原來職司的「三界馘魔元帥」改由岳飛擔當,佛教則以尉遲恭代他為護法伽藍。同時也就出現了「關岳轉世」一類傳說。凌星卿著有雜劇《關岳交代》南北四折,並言:「關壯繆岳武穆生平大略相類;但謂其一為天尊,一為天將,交代如人間常儀,則見屬俚鄙。惟勘(秦)檜、(万俟)禼一案,或可步《曇花》後塵。」《古今小說》之《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提供了另一種說法,以關羽項羽托生,「只改姓不改名」,與樊噲托生之張飛「二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劉備桃園結義,共立基業。」轉而民間傳說又有張飛第一次轉姓為唐代張巡力拒安祿山不屈而死;第二次轉名為宋代岳飛,英勇抗金被陷而死。

拜關公為何事

陳壽所著《三國志·關羽傳》不過900多字,即使加上裴松之注也才2000多字,但卻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他從「亡命走涿郡」開始的人生豐富多彩,主要是與劉備張飛從青年貧賤之交的「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關、張)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到長期轉戰流離,奔波分合,再到三分天下時的「有福共用」,再到後來戰敗後同心合志、託孤寄命、臨難盡節的情誼。何況其「義」主旨並非一己之富貴榮華,而是正大光明的「興復漢室」呢?
中國社會向為多元神祇,無論佛、道兩教,或是儒家供奉,民間地域、行業信仰,都頗龐雜。惟有關公能夠跨越三教,覆蓋全社會,普及城鄉,漸至四裔海外。千餘年來,關公信仰漸次成為深宮秘祀,文士趨奉;將士誠禱,農家祈求;商界虔敬,行業崇拜;警方護佑,江湖尊神。這與天后崇拜具有明顯的地域與行業性質頗有不同。而鬥神護家,財神佑寶,都體現著關公信仰深入普通民眾的特殊性質。以下逐一分說有關內容。
關公文化

崇拜習俗

隨著多年「移風易俗」,關公信仰的深刻涵義也逐漸遠離。尤其是在國內,商家和民間供奉,多取其「保佑發財」,故其造像也變成一手持刀,一手捧著金元寶了。
《西遊記》說,唐太宗時代開始以秦瓊尉遲恭護衛門庭,遂圖像以做鬥神,避邪驅凶,家宅平安。實際上以關公作為鬥神的情況並不多見,因為後世關公地位已很崇高了。
將天地神靈祖宗供奉一堂,這是中國傳統民間比較普遍的習俗。如將「關聖帝君」、文武財神、觀音大士與神農、灶王、十二時辰孔子以及自家王氏先祖雜祀一堂的景象。
善信奉祀關公,除焚香禮拜,致敬輸誠之外,抽籤問卜亦是重要途徑。世傳「關帝靈簽」即為通神之主要媒體。此風習其實源出北京,由來已久。清代號為「通儒」的紀昀說:
「神祠率有簽,而莫靈於關帝;關帝之簽,莫靈於正陽門側之祠。蓋一歲中,自元旦至除夕;一日中,自昧爽至黃昏,搖筒者恆琅琅然。一筒不給,置數筒焉。雜沓紛紜,倏忽萬狀,非惟無暇於檢核,亦並不容於思議。雖千手千目,亦不能遍應也。然所得之簽,皆驗如面語,是何故歟?」可知影響之大。現代學者容肇祖認為:簽卜本由《易》占而來。《易》的爻辭固定,利用文字以解釋卦兆。到了後來,解兆的重心也逐漸移到文字上,由《周易》而《象》、《彖》,占卜的意義愈向哲學化演進。簽卜不只有籤詩文句,還有簽格、聖意、東坡解、碧仙語、解曰、釋義、占驗等,或歷史典故,或以三言、四言簡釋吉凶,指導人生行事,含有規勸意義,這與「哲學化」的功能是十分類似的。
現存《關帝靈簽》100隻,分甲乙兩種不同簽題,此外史料記述還有若干內容不同的《關帝簽》,流行不廣。早期簽文只有七言籤詩及「解曰」(或言「東坡解」),後來版本則添飾了簽題及「碧仙注」等。
《關帝靈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宋莆田人傅燁所著《江東靈王簽》。有充分證據表明,約在明代嘉靖年間由蘇州傳播到京師關王廟,隨亦改稱為《關帝靈簽》。此後又隨科舉士人、赴任官員及商賈行販,遷徙僑居的行蹤所至,漸次播及全國,以至海外。
關公既有護法的角色,同時亦為武財神,在香港及國內不少食肆、商店都會供奉關帝,希望利其財運。關公信仰由於跨越了佛道儒三家,普及到民眾底層,深入家居和日常生活,因而也超越了三教原有的禁忌。至於因佛以結緣,奉道以尊神,崇儒以稱聖的各種善信,亦能各守自家禁忌,各隨其便。

傳統崇拜

關羽的武勇,被譽為 「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三國志·魏書》中即屢有「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則不可犯也。」《吳書》也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晉代以後,南北朝之武將無不以關羽、張飛自比,以為「關、張之流,萬人之敵。」清代史學家趙翼指出:「以上皆見於各史者。可見二公之名,不惟同時之人望而畏之,身後數百年,亦無人不震而驚之。威聲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虛也。」唐人詩歌也吟詠 「關、張敵萬夫」,「漢將小衛、霍,蜀將凌關、張。」可知關、張始終以武勇敢敵,為人敬重。
但關羽的地位卻較張飛為高,至明清時他被尊為「武聖」或「山西夫子」,已與官方尊孔子為「文聖」、「山東夫子」崇高地位分庭抗禮,而民間信仰則尤過之。他由三國時期的「敗軍之將」取代姜尚成為「武聖」的漫長過程,反映出中華民族從「尚謀略」到「崇忠義」道德倫理觀念的變遷。在中國名目繁多的各種本土神祇中,唯有關公信仰圓融了佛道儒三教,並覆蓋了社會全部階層,成為傳統倫理道德最大的價值符號。

中國文化

首先說「忠」。「忠」是儒家一個重要的理念,曾參孔子的思想作的簡要概括,就是:「夫子之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談「忠」,也只說「忠者,中此者也。」以「中正平和」為「忠」,並未涉及「效忠」的問題。當李世民以高穎、諸葛亮為榜樣,開導群臣「若如此,則榮名高位,可以長守」的時候,魏徵就對唐太宗訴說過「難當忠臣」的肺腑之言,道盡了初唐「忠臣」的尷尬處境:
良臣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
「忠節」標立,經過唐宋古文運動和理學的闡發,逐漸成為「五倫」之一。司馬光在痛斥馮道時嘗言:
「臣愚以為正女不從二夫,忠臣不事二君。為女不正,雖復華色之美,織井之巧,不足賢矣;為臣不忠,雖復才智之多,治行之優,不足貴矣。何則?大節已虧故也。……不正之女,中士羞以為家;不忠之人,中君羞以為臣。」
元雜劇里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觀念:「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抱妝盒》)「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梧桐葉》三)而關羽故事中的「義不降曹」、「辭曹歸漢」,以至敗走麥城,捨身全忠,也都成為後世臣僚的好教材。

「義」是中國倫理最富於連結性的概念,諸如「忠義」、「孝義」、「節義」、「恩義」、「情義」、「仁義」等等。但「義」字究為何解,前人說法不一。西漢董仲舒從文字學角度說「以仁待人,以義治我」,唐代韓愈曾說「行而宜之謂之義」。其實從社會學角度講,宋代以後影響最大的卻是「結義」,也就是「約為兄弟」。這是突破漢儒血緣宗親制度,平等相交,同心合志的普遍形式。後世關羽主要是作為「義神」,得到朝野社會各個階層普遍尊崇。美國人魯爾曼(Prof. Robert Ruhlmann)在《中國通俗小說與戲劇中的傳統英雄人物》一文中專章論述了關羽,在談到《三國志演義》時,也抓住「義」字發表意見說:
「若把這部小說與傳統文人如蘇洵、蘇軾、李贄鐘惺王夫之關於三國的史論相比較,歷史編纂學與該小說的對比則更加明顯。例如,關於『義』的問題,上述文人寫的史論評判三國人物時,按其是否堅持或背離正義這一標準來衡量。在小說中,義的問題也經常出現,現代版本中幾乎每隔五頁就出現一次。然而,與前者的區別在於小說作者對用絕對的義的標準來評判人物並不感興趣。他所關心的是對照性地探討義的各種含意。要證實上述論點,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小說中出現的由義這個字組成的不同的合成詞,如『大義』、 『忠義』、 『小義』等所形成的組詞方式來找到證據。那么,從這種意義上講,『演義』這一術語,從慣例上講用於文章題目,意思是『意義的解釋』;而出現在該小說的題目中則有不同的理解,意思是窮盡道德準則的各種不同含義。」
清初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稱讚關公為「義絕」,也就是詮釋「義」的活字典。他認為關公「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若赤面,則極其英靈。秉燭達旦,人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義重。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心則趙汴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過之;意則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嚴正過之,是古今來名將第一奇人。」
《三國演義》所以不厭其煩地為關羽添加了「土屯約三事」、「降漢不降曹」、「夜讀《春秋》」、「千里走單騎」、「威鎮荊州」、「大義歸天」等系列情節,其實就是瞄著這幾句話演繹的。而劉、關、張的「恩若兄弟」,「不避艱險」,到長期轉戰流離,直到三分天下時的「有福共用」,再到相繼殉義的「有難同當」,其中體現出生死與共的情誼。所以後儒為之杜撰出「桃園三結義」的情節,並在他們的盟誓中注入「上安社稷,下保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經世關懷,並以此作為異姓結義,君子之交的理想境界,在中華民族中發揮出持續、廣泛的普世影響。
關公文化的核心是:忠義仁勇。

關公文化博覽會

關公文化博覽會以宣傳晉商文化和關公精神為主旨,首屆於2012年在山西太原舉辦。
2013年6月9日,世界關公文化博覽會第二屆龍城文化專場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山西太原召開。2013年世界關公文化博覽會將在29日與山西省首屆文博會同時舉行,屆事將推出一個新的關公雕塑聖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