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溪(江西省婺源縣的長溪古村)

長溪(江西省婺源縣的長溪古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溪村地處婺源西北部,南接岩前、甲路胡家;北與天寶寺下村毗居;東與古坦交界相鄰;西邊是林塘沙古坦村,距鎮政府17公里。全村由上長溪、下長溪與董家、曹家、方家、嶺腳四個自然村構成。原來的婺源棚、大連山、莊林、劉家木、外方村等自然村因居住人家先後遷移,相繼湮滅。曹家、方家地處村東,與古坦戴家交界,距長溪村7華里;嶺腳、董家與景市天寶相鄰,距村10-15華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溪
  • 行政區類別:江西
  • 所屬地區:江西
  • 地理位置:地處婺源西北部
  • 著名景點:長溪
簡介,地理與氣候,人口與社會,經濟與政治,建村歷史,生態環境,村落建設,鄉村文化,

簡介

長溪是一個山鄉農村,地處江西境北部山區,建村歷史悠久。農村社會仍保持著相對完整的人文傳統,民風淳樸;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農民生活處於小康過渡期。長溪印象試圖通過對長溪村的深入觀察,對其今後的發展變化進行記錄,見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地理與氣候

長溪地處境北部山區,地形主要是山地,結合部分喀斯特地貌,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最高海拔1057米.氣候冬冷夏涼,年平均溫度在十五度左右。
江西婺源長溪村

人口與社會

長溪現有人口2300多人,農村社會中仍保持著相對完整的人文傳統和相對落後的陋習,民風純樸,人民安居樂業。

經濟與政治

長溪屬於行政村,有自己的村民自治組織,農民的民主政治權利能得到保障和發揮,能夠依據自己的意願選出代表組成村民自治機構;農民當前主要以林業茶業為生,經濟來源多是外出打工收入.生產方式較為簡單,屬於粗放型農業,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落後,村集體經濟收入在3萬元以下屬於後進村,個體(家庭)發展之間存在不均衡,年人均收入為2700元左右。

建村歷史

長溪村地處江西省婺源西北部,南接岩前、甲路胡家;北與天寶寺下村毗居;東與古坦交界相鄰;西邊是林塘沙古坦村,距鎮政府17公里。全村由上長溪、下長溪與董家、曹家、方家、嶺腳四個自然村構成。原來的婺源棚、大連山、莊林、劉家木、外方村等自然村因居住人家先後遷移,相繼湮滅。曹家、方家地處村東,與古坦戴家交界,距長溪村7華里;嶺腳、董家與景市天寶相鄰,距村10-15華里。 至2005年6月止,全村人口2181人,595戶,人口主要分布在長溪上村、下村,曹家等四個自然村人口420人。其中戴姓占全村總人口87%,另有豐、程、汪、翁姓氏占10%,其它姓氏3%。
據《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戴姓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後裔,周初,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亂”後,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紂之庶兄子啟(子姓)於商的舊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國。宋國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後被謚為戴公。戴公傳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孫遂以諡號“戴”為氏,是為河南戴氏。據《通志·氏族略》及《左傳》所載,春秋時有戴國,以國名“戴”為氏。到了漢代,戴氏開始有遷江浙、山東、福建;三國至南北朝時,戴氏又有不少向安徽、湖北、江蘇、山西、四川定居安業。。
《戴氏族譜》·序·記載,唐貞觀六年,魏徵奏戴氏宗支有三望,一望亳州譙國郡;一望揚州廣陵郡;一望齊州濟會郡。長溪系出自亳州譙國郡一支。唐神龍年間,就有戴氏遷入婺源之鳳亭里游山居住。唐開元婺源建縣,戴氏亦也在樂平(古屬饒州)發展繁衍。
長溪之來在《戴氏族譜》有記:因其六世祖宋明經大學士戴匡德,與同科文友前往長溪寶靈殿進香,舉目四望,見長溪山水迥環,層戀迭翠,朝神者車馬如簇,遂率家人徙居之。宋鹹平五年(997年)始有《戴氏族譜》,其時皆手抄庚錄,未有刻本,乾隆癸未族人始議修譜,並付梓刻印,嗣後續譜皆循沿錄。
長溪古稱星江馬源,宋初村中有一寶靈殿,多有靈驗,朝拜者絡繹不絕,因路途不便,進香者來多用馬車代步,馬簇如蓋,故曰馬源,然此說從村多山路,難能足信。又有一條長長河流經村而過,又曰長溪,或稱馬源長溪。至清年間,村多以馬源長溪為名記載。康熙五十四年,因相鄰村爭執河流歸屬,多有訴訟,康熙五十八年,安徽巡撫李老爺批檄議定,長溪河上自石城山嶺腳下至浮梁界黃沙止,均歸屬馬源村管業。並定凡有杉松竹木經此河內出者必須僱請村居民斫做撐放,以酬方民力食之計,否則另行折費。
追本溯源,長溪村建村有記載的時間應為宋淳化年間(992年),始遷者為婺源戴氏六世祖戴匡德。而村中老人歷代言傳,說早在戴姓到長溪之前,就有豐姓翁姓散居在村內大山之中,後逐漸形成村落,又有王、何、查姓遷入,故有“豐翁王何戴,還有豆腐查(渣)”之說。傳至二十二代,明洪武年間,村己有規模,己有六七百人口。清康熙年間,人氣更盛,村中各種店鋪林立,景象繁華。茶號、木材行、米店、當鋪、屠鋪多達二十餘家,不少村里能人己在廣東、上海、江蘇、景得鎮、九江等地開店設鋪,艱苦節儉,成了小富。富貴歸家鄉,他們把所賺錢財大興土木,或在浮梁天寶堂購置大量田產,由當地人佃耕種收租,其時里天寶大部份田產均為長溪人所有。清未民初,因村居僻遠,少有戰亂禍害,村人生活一直安穩富足。時稱“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象。在世老人憶述,戴氏後人,孝謹仁良,服勤力穡,在婺源熱土上,繁衍生息,日益興旺,鼎盛時期,村人達600多戶號稱“千煙”,人口己達二千四百之眾。至此今日,傳承42代了。村有言描繪:門前石橋水碓碣,日上看見千人上下,夜間瞧見萬盞明燈。足見當時村旺人興是何等繁華之象。

生態環境

長溪村在婺源來說,屬高山區,村周青山環抱,群山逶迤,峰巒疊嶂,綠水依流。村內鱗次櫛比的典型徽派民居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村有詩云:飛泉高低鎖源流,鱗光山色溶畫中。可說是“九山半水半莊園,只見道路不見田”。因村中及村周圍沒有耕田,長溪自古就有“千煙無耕牛”之說,村內大路巷弄均青石鋪路,十分清潔。全村有林地近八萬畝,資源豐富。具發展林業的優勢,是婺源的重點林區。境內河流、山地相間分布。最高山峰三花尖海拔1057米,大多山巒海拔都有500米。過境河流長溪河縱貫村境的高山峻岭,氣勢磅礴逶迤。長溪河流自成水系,源出五花尖,流經戴村、方家、長溪、港頭,至車田流入景徳鎮市界。長31公里,流域面積73平方公里,天然落差471米,平均坡降1.51%,流速0.3米/秒。這裡降水量大,水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1990年,裝機320千瓦的長溪水電站正式投入運行。清純甘洌的長溪河水,水質好,無污染,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是信口可喝用解渴的天然礦泉水。可謂“長溪山藏珍蘊寶,綠澈河水玉流金”。村山地域遼闊,屬鄣山山系,北高南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6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名貴動物有虎、熊、狐狸、刺蝟、穿山甲、獐、麂;野豬、山羊更是隨處可見。刺胸蛙石雞)、鱉、鷹頭龜等珍貴水生動物為村之特產,廣泛分布村內山澗之中。水生珍貴動物娃娃魚在小溪中會偶爾露面。野生禽類有多種,其中較為珍貴的有錦雞畫眉雉鳩、鴛鴦、翠鳥、貓頭鷹等。植物除大量的馬尾松,栲、櫪、楓、杉、櫧等150多種,還有明清古松、古柏、古山茶、古樟木、檀木、楠木、梓木等古樹名木;花卉尤以蘭花和桂花、杜鵑花馳名;“九節蘭”為蘭花之珍品,在村山中亦常多見。河邊山上杜鵑花尤多,一到春天,滿山皆紅。桂花樹全村山中不少上千株,在村里就有“桂花坑”“桂花塢”,花開時季,花朵簇簇,香久不散。雞冠花、梔子花月季牽牛花玫瑰、薔薇、丁香擇季開放。全村“來龍”“水口”風景林,景色秀麗;路道旁的遮陰大樹抬目隨處可見,且這些樹齡大多是上百年以上的古老樹種,有的還是珍貴稀有樹種。上村村屋後山上那棵銀杏樹(白果樹),據傳樹齡己近千年。因村人失火燒死,現是枯樹倪立。在外方村的古樟樹群,共有10棵,每棵樹高18-22米,最粗胸徑有3米,樹冠葉茂枝繁,每棵樹錯落分布,冠幅占地有近20畝。村中老人在記事時就是樹高圍大,歷史少說也有二三百年。如此集中眾多的古樟,在全縣亦是少見。 巍然立於上村村頭五棵巨楓,村古人稱為“五虎把龍頭”。這五株楓樹,系村始祖載種,己有千年歷史,這些楓樹樹高都達25米之上,其中1棵為最大,胸圍有3.6米,現仍生長旺盛。循村路拾級而下,又有6棵高18-20米粗有2.8米左右的楓樹苦櫧樹依序分列路旁,根相連,冠相靠,立於樹下,涼風習習,精神頓之一爽。至村中港邊,有三棵苦楮樹,排列在屋前,屋樹河木橋渾然一體,相映相趣。據傳樹齡也有一百六十多年。村民戴宗招家門口,有一年己過百的桂花樹,每年四季開花,至每季初月或次月開花一次,每次花期長達半月,香及近里。
婺源長溪村婺源長溪村
村內礦產資源有瓷土、高嶺土、大理石、花崗岩、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村東部。探明大理石有10多個品種,儲量約100萬立方米。
此外,較著名的的林果還有:蜜桃板栗雞心栗、米棗、楊梅、毛栗、野生獼猴桃野山楂,都是村民常食之物。蕨菜、香菜、薺菜香菇黑木耳馬齒莧菜等野菜,滿山可採摘。

村落建設

長溪村古宅以黛瓦、粉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高牆封閉,馬頭翹角,牆線錯落有致,黑瓦白牆,色彩典雅大方。以磚雕、木雕、石雕為裝飾特色,屋中木雕極其精美,房屋的外牆是青磚砌成,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點。結構多為多進院落式(小型者多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軸線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室,廳堂前方稱“天井”,採光通風。村之傳承徽州民居特色,講究的是“四水歸堂”,有的人家的堂前,用一大水缸,裝天井匯集的雨水,取的是財不外流之意。內用杉木檐柱框架,貼牆的柱間都嵌有木板,因此,房間四面都是板壁,分正房、廂房,少則六間,多者達十多間。高為三層或四層,顯示主人雄厚財力和顯赫家族。房間的窗戶多有窗戶,每一片無不都是一幅極為精美的木雕,謂之“檻門”。以前大多以人多業大為榮,幾代人住在一起,因此.有些大戶人家房子很大,分成幾進,也就有了“里堂““外堂”“後堂”之別。原有明清古屋二百多所,是徽派建築(包括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較為集中的地區。是婺源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皆因解放後拆建改建,以及“破四舊”、“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現在尚存有的古宅只有四十餘處,保存稍好的不過十戶而己。
村境內公路建設始於1978年,至1997年,有3條村道通車。村距相鄰鄉村少則7、8公里,多則18公里,是婺西最為僻遠的山村。村圍山巒聳立,峰高路陡,解放前,人們出行靠的是步行,為求行走方便,各條通向鄰村的道路全都鋪填青石板,路面平整。解放後,村公路建設貫徹“民辦公助”方針,1978年,村開通達鎮駐地公路,全長13.5公里;1996年接通村至景得鎮天寶的斷頭公路,全長8公里。徹底解放了村民種田肩挑背馱的歷史,極大提高了全村勞動生產力。另有一條通往大連山的生產公路,全長約8公里。儘管如此,仍然存在公路少、公路等級差等問題,與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村至甲路(岩前)、古坦戴家兩條道路仍為步行山路。解放前,村中木竹靠的是雨季漲水,扎排外運;日常所需及茶葉山貨銷售均是用勞力肩挑馱運。現在村客貨運車有客車、小型貨車、三輪車共5輛。年客運量1萬人次,汽車已成村民代步工具。
1998年,村架設了光纖電話線路,有100門交換機1部,安裝電話179部。自然村董家2003年接通天寶網路,曹家方家線路正在與電信部門商議之中。中國移動、聯通網路沒有開通。
長溪石橋位於長溪村上村村口,跨村之河流,為村通往古坦、甲路、岩前要道。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全村人集資倡建,村有諺稱:“石橋頭上看雲起,綠水青山氳繞檐;心神俱佳橋上走,延年益壽九十九。” 該橋全為青石砌成,共有六片各長7米、寬1.2米、厚0.35米長條青石組成;四片為橋面,兩片居橋墩中間為四片橋面墊石,橋墩前向呈船頭V型,前銳后豐,全用光面青石砌成,全長18.60米,寬2.5米,橋與水面高9.6米,橋側面刻有“石寶”“乾隆四十三年建”字樣,橋上昔有橋亭、土地廟,今已毀。清代乾隆年間,村人在橋頭立有禁碑一塊,全文是:“嚴禁敲石磨刀,河中禁止戳魚,若有不遵違犯,重罰一定不饒”。有老人記得,這定律一直到民國時期村人依然無人觸犯,那時村河中魚鱗戲水,女人們在河中洗衣刷碗,也會隨手帶上條魚,可是誰也不敢帶回家,都會自覺地把魚放回河裡。石橋迄今226年,依然“跨川如虹,臥波如龍”,氣勢雄偉,為婺源古代橋樑中較為壯觀的一座。這座石橋,每片橋面重達十五噸,從何處運來,又是如何架上橋墩,現在人們都還覺得難以想像,亦可推想出當時村人的財力、物力、人力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馬源橋,在下村村口橋東坑,有一用兩條青石鋪設的石橋,上刻“馬源橋”字樣,從石刻文字知曉,此橋乾隆二十四年洪水沖毀,二十五年(1761年)由村人戴世錢遺孀汪氏出資重建,算來也有244年歷史了。此橋只是跨一小溪石板橋,不可與上村石橋之雄偉同日而語。
“社公亭”坐落在上村,傍臨村河邊,建於明崇禎七年(1638年),清嘉慶二十四年(1821年)重修,為一層檐亭榭建築。該亭跨村而建,南、北僻門,中間通道,穿村而過。亭有四圈柱子,井字隨梁,簡易結構。從村譜牒圖中可以看出,在亭兩側原有兩座房屋,但今日只見菜地了。亭分兩進,一進為外間,有長條石凳,供村人與過路客人憩息,內有一廟,供奉著社公社婆,是村人求神祈福的場所,故又稱為“社公廟”。“社公亭”門頂上依稀見有“馬源”字樣,這是村中留存有“馬源”記字的建築,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長溪村原來是稱為“星江馬源”,更說不上村自何來了。
登賢里牌樓位於下村登賢里入口處。登賢里是古馬源人丁最為興旺的一支所,屬八家支系。登同“丁”字,取為人丁興旺、賢知達禮之意。相傳此牌樓明朝時八家一在外為官者家人出資所建。規模宏偉,氣勢壯觀。牌樓7.2米,通面寬4.5米,門樓上嵌有木匾一塊,選料講究,上雕鏤一龍二鳳,刀法細膩,形象生動,如栩如生,顯示了徽派木雕藝術的精湛。文化大革命期間,為保牌樓不被拆毀,遂用石灰把雕刻的龍鳳灰蓋,時久日遠,如今己無法剝去粉刷上去的石灰了。
長溪村中那條長長溪河,曲曲彎彎,沿村而過,岸邊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沿河而建,古老的石橋橫跨溪上,河邊不時有村婦浣洗的搗棰聲。村以廟嶺為分界,分為上長溪、下長溪。古時廟嶺是一小山丘,山後有一寶靈殿,山連線兩村的路道均用青石鋪為石階,故為廟嶺。在旁有一大戲屋。過去家族撰修族譜、家譜,蔚然成風。由於濃厚的宗族觀念支配,村內建祠祭祖,樹碑立傳極為盛行,幾乎每個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或分支祠堂,有鄉人共建的祠堂、有同姓族人共建的祠堂,也有大族分派所建的支祠。如上村又分上門、中門、下門,各有宗祠,也有紀念七世祖令陳公祠,建在社公亭地帶。老人回憶,祭祀祖祠樹德堂肇慶堂建於明未年代,兩個祠堂在解放初期保存都較完好,尤其是肇慶堂,約四寸厚的樟木大門,用花崗石門礅作檻承托。大門上裝飾著一對斗大的含環紫銅獅子。登上祠堂石階,就會看見兩根縷花圓石柱托著精美的樟木斗拱,進堂是一個正方形的天井,穿過天井踏上台階,這便是大祠堂的正堂。祠堂門面寬廣,又有兩根方形石柱支撐嵌鑲著各種木雕的梁檐。進入祠堂內堂,地面青石光滑無比,迎面近兩丈高的照壁矗立。高大的香案上,擺放著閃閃發光的的陶瓷祭器。香案後面的神龕中,層層排列著始祖匡德公第幾十代孫,屬於這個祠堂族系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從左右兩邊轉出,步下兩級石階,左右迴廊偏廂,兩邊各有四根木柱斗拱承托著迴廊的瓦面,布局顯得嚴謹肅穆。在下村,有稱下村史祖的雪壽公祠,有永錫堂、忠義堂、固本堂、豐祠。還有庵、廟多處,戲台、社壇、寶靈殿。至於村裡面的歷史情況,特別是幾百年來村人的生產生活情況,卻記載得非常簡略。後人只能憑其中的有限篇章,和父老口口相傳的零碎資料知道一些。而村里巷的牌坊雕刻,檐前屋裡的壁畫,只是這些建築,都己毀於那個荒唐的年代了。現在能見到的是氣派的古青磚大屋,這些大屋全用一尺多高的平整大青石作基座。建築材料磚瓦木石質量特優,牆壁的結構有一個特色,是用坭磚砌好之後,再用火磚內外嵌鑲。這種建築叫作“金包皮”。或是單磚疊砌而上,極是牢固。用的磚說是用黃粘土、石灰、糯米飯按比例混合,,再用厚木製造的坭拍反覆鍛打,最後在火窯中燒築出來的,其堅硬程度不亞於青石。這些古屋原來一般正堂掛有中堂、對聯,兩邊板壁上掛四幅長條古畫,加上八仙桌、太師椅,都是古色古香的。講究一點的屋內,處處有木雕裝飾,在梁撐、窗衣、檻子門上木雕尤為精緻。上堂檐口兩柱檐撐,一般左右都雕有圖案,圖內鏤空,立體感強,顯得栩栩如生。有的在兩廂檻子門上端,雕上“麒麟戲鳳”、“鶴舞雄獅”、“喜鵲登梅”、“百鳥啼鳴”及錦雞、梅花鹿等圖案,都是活靈活現。有的在檻子門的檻棍柵上,還雕有各種字樣,如“壽”、“福”等。有的還雕有各式各樣的故事圖案,人物有表情,故事有情節,有環境氣氛,表現得精巧細膩,令人嘆為觀止。村有戴兆高、戴正法、戴順安、戴仁良等家的宅屋,存有這些雕刻,只是年代久遠,疏於保護,加之毀壞嚴重,今天難全窺其貌了。
仙人棹,又稱仙石棹。在上村國小對面石壁山上。此棹是一塊面積有兩面八仙桌大的巨石。石面平整,傳說是曾有仙人飛來此處,在石棹上喝酒聊天。從山下遠望,仙石巍然倪立。站在石桌上,眺望村落,只見白牆青瓦,層層疊疊,跌宕起伏,錯落有致。層層跌落的馬頭牆半掩半映,半藏半露 ,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兩端跌落數階,檐角青瓦起墊飛翹。在蔚藍的天際間,勾出民居牆頭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體現了天人之間的和諧。真是觀全村之景一處最好的觀景台。
長溪大壩,即長溪水電站蓄水大壩,距村三華里。源自莽莽蒼蒼的五花尖,山澗瀉出一泓溪流,潺湲流淌。沿途匯聚了山流溪水,彼此交融,漸漸波瀾壯闊起來。當她千迴百轉到達村“雲筆降”“玉嶺山”,忽被這兩座巍峨陡峭的高山,嘎然卡束,河面登時變得“苗條”起來,眼光所及,碧水連天,煙波浩渺,這便是長溪大壩了。粼粼清波,沿河的垂柳孤懸河心,樹幹盡沒,只剩下碧玉妝成的樹冠,恍如海市蜃樓,天外仙境,真可謂“碧天水依無窮樹,帶雨雲藏一半山”。嘎嘎長鳴、翩若驚鴻的大鳥,或浮游水面,靜若處子;或翱翔天空,巡視大河,更有交頸偎依的鴛鴦,徜徉碧水藍天之間,魚躍鳥鳴,構成了一幅天人合一、萬物空靈的丹青畫卷。如果您乘坐竹排,順流而上,又是另一番景色,可欣賞“長溪翠屏”、“筏行柳梢”、“鴛鴦嬉水”這些自然景觀。山環水抱,溪流琮琮。兩旁碧樹繁花,忽峰突、忽迥回、忽路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感油然而生。每年梅雨季節,含羞的河水,忽變得怒濤翻卷,水花飛濺,彩虹凌空,波迭浪趕。站在大壩上,見濁浪排空,驚濤拍岸,狀如巨龍滾撲,咆哮之聲震徹山谷。“不盡河水滾滾來”,飛泄大壩,又成環形飛瀑 ,蔚為壯觀。壩下兩旁石峰峽峙,亂石兀立,只見清溪迥流而去,沒在峰巒野花之中。
衝口飛瀑,就是村八景之首景“疊井涵源”。在上村石橋沿河而進,約三四里,就會看見一開闊地,水流湍急流下,這就是衝口,俗稱“衝口潭”。此河口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盆。每到洪水季節,那從村人稱為“衝口五井”而下的水流就會順著石壁形成的夾槽激沖而下,至河口才變緩流向村中。“衝口”由此得名。衝口山巒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蔥蘢,巍峨秀麗。春夏之際,衝口內滿谷一片蔥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蒼勁勃勃的長青松。山道上,只見滿山杜鵑花、桅子花、還有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山果。山澗里一縷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
在衝口爬山而上,抬頭一望,山峰兩端翹起,形似和尚帽子,人們稱它為“和尚帽”。山下樹木蒼翠,溪水清澈,怪石林立,神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河流從山岩上傾瀉而下,落到懸崖處,兩側為峭壁所夾,於是飛空而下,直搗龍潭。長年水流把岩石沖成一圓形,水經流其中,狀如水井,村人稱之為“頭井”,從“頭井”之阜向下眺覽,懸崖巉岩之間的飛瀑盡收眼底。溪水沖入“頭井”,猛然間跌落二三丈,注入“頭井”中,形成衝口飛瀑的第一迭,亦是主瀑。水在“頭井”稍作停留,又從高岩沖流直下近十米,此時兩邊峭岩又夾生出一個狀如“頭井”的圓盆,人稱“二井”,此刻水勢益壯,再次跌水,頗為壯觀,這便是衝口飛瀑的第二迭,前人所寫“飛泉裂石出,浩浩破空來。萬壑留不住,化作晴天雷”詩句,描繪的正是這種景色。“頭井”“二井”深不可測,據說有龍潛底。二井而下,水再次激流而下到“三井”(也稱大潭),這就是第三迭。呈連續狀,又有兩潭,是稱“四井”、“五井”。最後又被束成一股短瀑,溪水逶迤遠去,掩沒於青山叢中,水流在水槽的引導下流入衝口潭。衝口飛瀑,遠眺但見懸岩百尺,飛瀑十丈,不論俯視仰觀,各呈奇姿,趣味無窮。在梅雨季節,站在頭井源頭,但見滔滔河水,勢若奔浪;從高飛躍而下,飛瀑狂瀉,水流飛泄時,因碰撞凹凸不平山岩而產生水花四射、驚聲濺玉,飛飛揚揚,猶如大霧瀰漫,氣勢磅礴。流水不斷衝擊著兩邊的石壁,聲音震耳欲聾,人在對面,大聲講話都無法聽見,只能用手勢傳言代意。站在衝口潭邊上,仰觀衝口飛流,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見水擊臨空,珠飛玉碎,寒氣襲人,動人心魄;俯視潭中,煙巒兀立,樹影婆娑,似別有洞天。真景觀也。
在衝口外灘,山勢開闊,泉水叮咚,綠草如茵,躺在沙州灘上,曬著溫和的陽光,真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石浴盆,在村後山約三華里,有一涓涓細流常年在石崖高處流下至入一狀若浴盆的圓形石盆中,石盆光滑如鏡,盆中水澈見卵石花紋,老人說,這是七仙女每年七月初七來洗浴的地方。??
港邊苦櫧,在上村前山山腳,有一處占地30餘畝的沙灘,高出河面約2-3米,村里人名稱其為港邊。在這個小小“島”上,有三棵一百多年的苦櫧樹,這三株古樹,有如桃園三結義劉關張,枝椏相互纏繞,歲歲永不分離。三間民居安諧地這些蒼老遒勁的老樹下,不遠的木橋倒影與粉牆黛瓦的民居融和在青山綠水之中一漾一漾時隱時現,真是一副天造地設的江南畫卷。
馬源八景,從族譜中的記載得知,在清朝中葉開始,這個村便開始富裕起來。村人以讀書求學為榮,“坐堂講學蔚然成風”,講求文化修養,培養了一批讀書人,有些中了科舉,有些用錢捐了官銜,光宗耀祖。村族達到有錢兼有面子,爭相在家鄉建住宅、修祠堂,立牌坊,興道觀、寺廟 ,於是,一幢幢奪目櫛比的豪大的住宅鱗次矗立而起。開闢荒山造林,挖渠引泉興修水利;以風水為名,構築環村綠化帶;使綠蔭波光掩映於村前;興建文閣、神廟、庵堂、社壇,族內讀書人時發雅興,雅集吟詠。居然在一個小小村莊,吟出了勝景八處, 稱“馬源八景”。每景各有一詩,現錄之如下:
(1) 疊井涵源 此景在上村“和尚帽”山下,因其石依次疊成五井,故名。詩云:石井何年鑿,飛泉盡日春,一翻通海志,疊見出山蹤。蘿薛高低鎖,源流左右逢,寒水方嗽齒,頓覺漵心胸。
(2) 特峰華表 此景在下村橋東坑而進,是為汪山尖峰,其山巍峨倚立,山下溪水長流,放眼望去,千山層列,迤邐欲來。詩曰: 環境何非碧,茲峰覺大觀,北流開巨浸,西幛鎖延巒。簇族孫羅膝,昂昂將到壇,令威無不化,時有鶴紆盤。
(3) 蓮塘戲鷺 此景原在下村村口,原來此處有一水塘,四周有雕花石欄桿相圍,塘內有蓮花。水源來自不遠河碣築壩引水而來。旁有口水井,水清涼甜冽,水井至今仍在。塘旁有周王廟、相公亭、華佗廟,現己不復存在。詩云: 白鷺繞蓮塘,驚飛蹴水忙,雨余花更艷,風過葉添香。對浴珍珠濺,梳翎玉羽長,靜觀成野趣,機活即文章。
(4) 硯渚游鱗 此景在上村石壁背,舊時此處有一水碣,河中游魚甚多,村中一直嚴禁捕魚,河清澈底,魚在水中游而不驚。詩曰:硯渚映睛暾,輕煙入曉溫,源流清澈底,游水淨無痕。隱伏千層浪,還藏萬里鯤,惠莊間寓目,此樂足評論。
(5) 文閣飄香 此景在下村村尾,是古時先人們求學問之所。位處永錫堂後面,左是社壇,右是毓秀庵,這些古景古建築均在1948年因國民黨軍隊進駐村里拆了磚石去築村口的雕堡而拆毀。詩云: 高閣連霄漢,文星日夜懸,與人為善意,垂訓著嘉篇。積敬通三殿,輸誠達九天,生香長不斷,漂緲接雲煙。
(6) 丹砂映日 此景在上村仙人桌後,因其處是一片沙灘,在列日照射下,滿地沙石狀如丹砂,又傳聞有仙人在此修道吐氣如虹,故名。詩曰:洞口發奇葩,山岩石徑斜,未聞生玉札,偏目孕丹砂。璨爛迎朝旭,氤氳射晚霞,誰教龍虎護,此地有仙家。
(7) 白石梯雲 此景在上村村頭,因村到岩前、戴家需翻涉一山,從山腳起始需登步一條用青石鋪設的山嶺,在村頭有一水碓,此嶺又稱水碓嶺,嶺陡迥環繞上,拾級抬頭而望,不見嶺之盡頭,只見遠處天上白雲,猶如天在眼前。謂為梯雲,實屬稱妙。詩讚:東頭青青嶂,中如玉帶拖,石從山腳積,雲到嶺頭多。太液天波近,長安路上過,千層須努務,拾級莫蹉跎。
(8) 煙潭竹影 此景在下村陰潭港。此處樹若列屏,綠蔭蔽地,翠竹几枝點綴其間。一到雨天,河水霧氣籠罩,竹葉若隱若現,有如天上仙境。詩云:到此心常淨,潭光澈底明,煙籠山上下,影浸竹縱橫。淇澳漪漪綠,睢園處處清,游鱗還自得,風動總無驚。
這八景,有的早就毀無蹤跡,而大多形跡然存。從這些詩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想像出這當時長溪村鼎盛時期的風貌,領略馬源八景的風光。。

鄉村文化

據譜載,戴氏家族遷長溪後,由於祖宗重善積德,成為當地的望族,人文蔚起,累世冠裳。至明清兩朝,戴氏子孫,通過科考,得中進士5人,廩生、貢生、邑庠生、國學生更是多達二百多人。戴氏族人格守"達則獻身天下,窮則善身濟民"族訓,為官者竭力盡忠報國,為民者服勤力穡,孝謹釀良,因此湧現出功勳卓著或頗有建樹的官宦。婺源戴氏鼻祖戴護(戴氏遷婺源一世祖),唐乾符年間授兵馬使武功大夫,任職期間,心厚德美,教化移風易俗,敦德崇禮,寇不侵疆,蝗不入境,士民莫不化服。為婺源的經濟繁榮,地方的安寧做出了巨大貢獻.二世戴壽,任婺源左建威指揮,其時地方盜賊擾民,他多次帶兵剿賊,救民於塗炭之中,拯弱於水火之際,皇帝詔譽其忠貞忠勇,謀慮精密,甚合朕心。三世戴安,是南唐(保大)檢校國子祭酒,累積功績加授銀青光祿大夫,才文出眾,勤於政事,夙夜伏案,有日忽倒在衙署不起,朝廷震悼其才兼文武威德,賜謚忠恭公,敕葬樂平並許立廟祀之。現在樂平檳榔山,仍有忠恭公祠,香火甚旺。四世戴靖,襲父職並贈中書舍人,弟戴端,南唐都御史。五世戴廬,唐左散騎常侍
至六世戴匡宜,宋大學士,是現岩前村始祖。其弟戴匡德,與兄弟齊名,登宋三科,觀文殿大學士,系長溪村之始選祖。至七世戴令陳,曾先後任江寧縣令、彭澤縣令、杭州通判。至明崇禎,二十八世戴國泰,被授予南京守備;三十世戴大昂,康熙年間武信騎尉;三十二世戴錫光,乾隆年間任陝西保全知縣;三十三世戴世篆,任嘉祥等縣知縣;戴炳,任直隸海州通判;三十四世戴席珍,稟生歲進士,例授修職郎;戴長興,賞給六品軍功,候補武職;另追封、蔭封、恩封或功德甚眾,朝廷賜封虛職功名有二十多人。三十七世戴光照,民國省議會初選當選員;戴動烈,中華民國區黨部執行委員會委員。解放時期,就有多人參加革命,其中有四人為此獻出生命。他們是:
姓名 性別 年齡 參加革命時間 任職 犧牲時間地點原因
張友東 男 28 1935年12月 紅軍班長 1936年在安徽巢湖被敵軍殺害
戴華春 男 22 1938年 紅軍通信 1938年在抗日戰場犧牲
戴權法 男 19 1949年1月 戰士 1949年在浮梁戰鬥中犧牲
戴神法 男 18 1949年3月 解放軍 1949年12月因公犧牲
戴氏家族的男兒如等,巾幗也不讓鬚眉,始祖戴匡德之母張氏,誥封安人,對公婆極盡奉養之職,自己卑、謙、退、讓,與丈夫以名節相砥礪,時告兩兒“竭忠報國,勿以母為深念耳”。清戴錫光的母親張氏知書達理,相夫教子,告戒子孫“不遜聲色,宿怨藏怒,謹慎格職,是學問之根本”,不僅兒子高中為官,兩個孫子也榜上有名。
革命根據地史料:早在1932年,贛東北省委先後派柳真吾王豐慶、楊貴良在大連山、長降一帶活動;1936年6月,皖浙贛省委調祁浮婺中心縣委書記肖龍開到大連山建立樂婺中心縣委,在婺源與浮梁交界的大連山、天寶堂一帶開闢根據地,婺西南成了新的游擊根據地;1937年3-5月,中共休(寧)婺(源)中心區委書記倪南山帶領4名紅軍在我村方家村堅持鬥爭;1939年6月,由於中心交通員叛變,敵人前往中心縣委駐點搜捕,倪南山等人幸而脫險,轉到長降、長溪劉家木一帶分散游擊活動。據黨史資料記載,我省早期革命領導人關英、劉毓標、倪南山都曾在長溪一帶活動,我村不少村民曾直接或間接為紅軍、游擊隊、解放軍提供過便利和支持,有部份村民參加了命革隊伍。
村史傳說:長溪始祖戴匡德,於宋淳化992年,登宋三科,前往長溪寶靈殿進香,舉目四望,見長溪山水迥環,層戀迭翠,舉目四望,但見河中波光粼粼,魚躍鳥舞,不禁喜上心頭。正在沉思之間,跟隨同來的有一懂風水的文友,窺測了好一會,指點著說:“這裡風水極好!”德明舉頭望去,只見一山,形似牛角,前過河水,後枕高山,左右丘陵起伏,流水潺潺,山光水色,風景優美。再看各山之間,草木蔥蘢,易墾易耕,同行各人都說是好地方。他領著各人走到山下,飲用河水,都說甘冽清甜。戴匡德說一句:“好風水!”當下主意已定。
戴匡德看中了長溪這個地方,回去和父母、兄弟商量。父母和大哥戴匡宜不願離開桂岩。家中經過商量,決定匡德搬到長溪居住。匡德於宋朝淳化三年遷往馬源建屋開村,成為長溪村的開村祖先。由於這村址選得好,風水俱佳,人丁興旺,林茶充足,至二十多代,子孫更為繁衍。其後代在馬源村處聚居,建立了上長溪村,後又發展了下長溪村。今日排序,幼者己是四十二世了。
雪壽公傳說:在長溪下村登賢里,原建有一雪壽公祠,這間大祠堂的大門之上有一塊刻著“雪壽公祠”四個大字的木扁。祠堂是雪壽公的後代為紀念他而興建的。為什麼會單為一個長者建造一座祠堂?這種情況極是少見。老人們說:雪壽公,長溪村二十一世祖。傳聞他頭髮雪白,活到109歲,故後人尊稱為雪壽公。
雪壽公前妻先他過世,只生有一女兒,嫁往鄰近的港頭村。雪壽公80歲時,挨近年關,他覺得在家一人生活不便,就有了去投靠女兒的心思。
大年三十,他挑著家中唯一那床舊棉絮,辛辛苦苦走到了女兒家中。女兒一見父親此等模樣,知道父親是來給自己添麻煩了,很不高興。他把父親破被條一卷,丟到了豬欄架上。告知父親,家中就要祭祀祖宗,不便他人在場,囑咐父親先到外面走走,等事務忙開之後,就去叫父親回家。
雪壽公在外轉了又轉,女兒還未來找他回家。他又冷又餓,只好自己回到女兒家,到門口一看,大門緊閉,女兒全家正在堂前燈下吃年夜飯。一看天色,己是天黑,無奈之下,還是只有敲開女兒家門。女兒一見父親,故作自責,說是“做年忘了爹,罪過罪過!”
雪壽公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就趕路回家。在山腳茅屋前見一婦女在鋤地播種莧菜,他上前問:“大嫂,我家裡還有三年前的陳莧菜種,不知播下去出不出?”那婦人回答:“老公公,只要是地肥,會出,能出。”
回到家後,他到村里一個姓豐朋友家中喝酒。喝著喝著,他就長吁短嘆起來,豐朋友問之何故。他於是便把這次到女兒家遭白眼的境況說了出來。他說覺得自己現在無依無靠,十分淒涼。很想娶妻生子,以求老有所依。可是他這么大的年紀了,又有誰的女兒肯嫁給他呢?豐朋友仗著酒興,說是他願意把女兒嫁一個給他。原來豐朋友有三個女兒,均未出閣。雪壽公向他訴苦,其實心有求女之意,如今朋友答應,教他如何不歡喜。是日盡興而歸。
第二天,豐朋友酒勁一退,記起答應女兒嫁與雪壽公之事,心中頗為惶然,不知如何向女兒提起?可是,許諾既出,何能悔之?無法,他只好裝病臥床不起。
大女兒聞訊進房探望,見爹紅光滿面,那有病態?不知何故。豐朋友說心中有難事,非身病,實心病也。大女兒一問是要她嫁給八十歲的雪壽公,回絕不允。
隔日,二女兒送飯到父親榻前,問爹何故煩惱?說是願為爹分擔,可當聽父親說起是要她嫁雪壽公家,任父親如何肯求,也未答允。
三日頭上,三女兒見父親還未出房,心中甚急,親自下廚熬好雞湯,端至床前。望著己見消瘦,愁眉不展父親,小女兒心疼地問所為何事心焦?豐朋友說,不說也罷,你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三女兒說,大姐、三姐做不到的事,不一定我就不能做到。爹,你說出來!豐朋友於是便把雪壽公求親的事告訴了小女兒。
三女兒一聽,說:“爹爹,今夜你把他(雪壽公)叫來我家住一晚,我明天一早就給您個答覆。”是日,三女兒用小便桶裝了一大桶香灰,放在雪壽公住的房間裡。第二天早上,她到雪壽公住房,拿出尿桶,倒出桶內香灰,見雪壽公昨夜所尿己濕透桶底,心中釋然。告之父親,願意嫁給雪壽公為妻。
隔年,雪壽公喜得貴子取名興琮。次年,又得一子,取名文琮。在他109歲時,安然溘逝。自其子二十二世之後,族人方始丁興,故馬源樹德堂一支,尊雪壽公為始祖,為其建立宗祠,以示不忘其旺族之功。
五虎與將軍石傳說:清康.乾年間,馬源不少人在外經商,賺得滿體缽涌。回家建居修祠,鋪橋築路,村丁極是興旺。又有不少富足之戶,多往浮梁天寶一帶,用銀錢購置田產。興至極時,(里)天寶大部份良田多為馬源人所有,均雇用當地佃戶耕種。那時為方便收放租糧,村里業主便在外方村修建房屋,以供生產之用,生活頗稱饒足
天寶有能人見馬源人逐步蠶食浮梁田業,很是心急,可賴馬源人財大氣粗,則又無可奈何,情急之下,心生一計,誣告馬源人要造反!天寶的秀才們連夜坐在一起,寫好狀詞,由官府飛騎快遞京師。
是日,乾隆皇帝上朝,一閱此本,大吃一驚,狀本云:星江馬源村,五虎守龍頭,將軍把水口;馬源橋上十八盤當鋪,還有七十里蝦山,八十里蝦洞。如今馬源兵多無糧,反過天寶堂。請求朝廷即速派兵鎮壓,以絕後患。乾隆怒言:“小小馬源村,不思報國恩,敢言稱龍虎,必殺稱我心。”朱筆一揮,就要下詔到征州府,調兵剿賊。
和珅大人在旁一聽,忙言且慢,皇上息怒。他說:“如今天下安定,民安樂業,一個小山村,那會來十八處當鋪?又何會言龍說虎要造反,搶占他人田產?是否派員先前去察訪,待查實後再行定奪?”
乾隆於是便派當時負責安徽政務的胡大人到婺源來暗訪。胡大人扮作商人,簡裝一人,來到了馬源。一瞧一看,村里人來貨往,學堂書聲琅琅,一片詳和,哪有一點造反的跡象?是夜降臨,他將帶來的十支精美銅嘴煙筒,偷偷放在十家門口。第二天早飯後,他到這些人家門口一看,十支煙筒完好放在那裡。如此,他又在村里多個裡巷試了幾夜,煙筒沒少收一支。
這一天,他想找些人聊聊天,問問村里情況。在走過登賢里時,遠遠見抱著小孩的一婦女過來,而坐在路旁石凳上休息的一位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恭敬地站了起來,向那婦人致好。胡大人不解其意,遂問老人何故?老人告訴他,剛才那婦人懷抱的小孩是他的族叔,是謂“懷裡叔”,叔過來,焉有不起身相迎之理?!
胡大人頓感悚然。如此一個民風淳樸,知書達禮之鄉,怎會是掠財占地心懷異心之村?他於是坐下,把天寶人狀詞上的事由一一詢問,老人聽後笑答:“五虎守龍頭,所指的五虎是上村嶺頭的五棵大楓樹;將軍把水口的將軍是下村水口兩塊蹯踞在河中的大石;而所謂的馬源橋上有十八處當店,那是村里為保持衛生,把裝集大糞的糞缸放在離村莊稍遠的馬源橋邊的十八個糞缸;七十里蝦山,八十里蝦洞,是下村後一個小山丘,山上有個小山洞;至於馬源無糧,反過天寶堂,更是無稽之談了,那裡的田產全是村人克儉敬業賺錢置業的,每年的田租足可村人溫飽,收取田租,合乎國家律法,何來馬源人反過天寶堂去要糧之說?!
胡大人到各處一看,果所言是。隔日,回京如實向朝廷稟報,一場風波逐告平息。
五虎傳說:在長溪上村水碓嶺頭,雄踞聳立著五棵大楓樹,高度均超過25米, 傳說是村始祖到此地選村址,不知此地人畜能否生養衍息,在回去路上,隨手拔了五株小楓樹,並倒扦插樹苗,說若這些樹來年能存活,說明這裡適宜人畜生活,第二年春來一看,五棵楓樹生機盎然,長勢喜人。就擇了吉日遷來此地而居。今天你若細細一瞧,就會覺得這五棵楓樹根部與樹正乾徑粗差無己,老人們說,這是因為那時這些樹是倒扦載活的緣故。樹是村始祖載種,世代尊為神樹,如今它們巍然立於村頭,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護衛著村里歲歲平安,人畜興旺,村民都尊稱它是有如保衛劉備的五虎將,說是這五頭雄猛的虎守住村頭,才有我們全村的安詳和樂。
桂花坑的傳說:傳說古時上村住著一村婦,她為人善良。 一年冬天,天寒地凍。她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乞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把他背回家裡,先灌熱湯,那漢子慢慢甦醒過來,激動地說,"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村婦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點頭答應,留他暫住。如此過了十來天,那漢子養好傷,不辭而別不知所往。又一天,村婦在山坡遇一白髮老人,挑著一擔乾柴,吃力地走著。她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乾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日,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上那來水呢?她馬上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有許多小黃紙包,內有一紙條,上寫: 月宮賜桂子,福壽掛滿花,採花泡香茶,獎賞善人家。村婦這才明白,原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村婦把桂子在村對面的山上依溪水兩旁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山香甜,就連溪水也變得甘甜了。她每年把桂花採摘下來晾乾,送給全村各戶人家待客泡茶,引得客人交口而贊,全村榮光。從此長溪才有了桂花樹,並在村里各處山場載種。而載種桂花樹小溪也稱名為桂花坑。
元宵觀燈,是我村民間習俗,具體的記載始於明未,至清乾隆年間有較大發展,其時長溪“花燈”己是遠近聞名,長溪過燈節,從正月初八開夜、正月十二上燈夜、正月十四蠶花夜、正月十五元宵夜,到正月十七落燈夜,前後共10晝夜,自明朝至今都是如此。過去,長溪的板龍燈名噪一時。一般龍頭、龍尾由“龍會”製作,其餘的精美彩燈都由村民自己製作,數量500多盞。 每到正月初八,各地親朋蜂擁而至,要等鬧到十七燈會結束才盡興而歸。元宵燈市中扎制精巧的花燈,大都出自村中有名氣的紙紮藝人,他們時常到各村去學習 ,古時候的扎燈藝人常常是頭年臘月就忙著備料做樣,開始扎各色各樣的花燈零部件,各家花燈有什麼講究式樣的,就要和他們說清楚,否則臨時要加做就來不及了,因為全村幾百戶人家花燈,還有各房頭的領頭燈,幾個藝人的確是夠忙的。正月初八,一盞盞精美絕倫的花燈開始展現鬧花燈的起曲,正月十五日是最高潮,全村各房頭的龍燈隊全都出來,全村的年輕人你爭我奪,真正的鬧花燈開始了,直至十七日,燈火才告結束。
長溪燈彩藝術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多種材料製作的綜合藝術,種類繁多,有龍燈、走馬燈、宮燈、花燈、紗燈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 龍燈,亦稱“龍舞”,是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節數不等,但一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蠟燭,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四人把持龍頭隨珠轉動,其他許多人各舉一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鑼、鈸、鼓相配合,各家爆竹相迎,甚為壯觀。村有言贊:下村的鑼鼓上村燈,好看又好聽。
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主要用木、竹、鐵絲作骨架,然後鑲上紅白紙,講究的就用紗絹、玻璃,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宮燈的造型十分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 走馬燈是花燈藝術中一種獨特的觀賞燈種,通常是在燈中置一轉輪,在其上貼好用彩紙剪成的各色人物、花鳥等形象,輪下點燃蠟燭,熱空氣上升,引起空氣對流,使輪子轉動,紙像也就隨之轉動,畫面連續不斷,動感很強,引人入勝。表演樣式 有:“龍門陣”、“八卦陣”、“游龍陣”等。 紗燈是用麻紗或葛麻織物做燈面製作而成,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亦稱紅慶燈,通體大紅色,在燈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貼有雲紋裝飾,美觀大方,喜慶吉祥,多在節日期間懸掛。
過去村龍燈會,年年都舉行,解放後,這種場面很少見,村中的燈彩藝人幾乎都過世了。前幾年村民自發組織燈會,大家憑著兒時的印象記憶,編紮起許多年未曾看見的彩燈,二十多類近三百多隻彩燈展出,入夜燈亮,巡遊於村落,燈光映著人物和花鳥,配合整個龍燈,顯得更富麗堂皇。二千多人參觀,豐富了村們的節日文化生活,
長溪新建民居,都是先立屋架,然後才蓋瓦封牆。立屋架這天是個大喜之日,親朋好友都要前來祝賀。屋架中有根正梁,是非常講究的。砍伐時,拴繩牽掛,並用木馬承托,絕不能著地。從山上砍來兩人扛回家,一路紅布蓋樹,嗩喇相伴。上樑時,披紅掛彩的正梁兩端插著金花,架在木馬上,切忌人從樑上跨過,面前擺著豬頭、魚、雞和其他供品,並點燃一對蠟燭,由房東上香祭梁,接著木匠撒著五穀,口念讚詞,手提酒壺,四方祭靈,贊梁儀式結束,撤去供品,在鞭炮聲中上樑。木匠又有一番禮讚,眾人齊聲喝好。此時主匠一手執木匠斧,一手提一公雞,用斧斫雞,然後把雞血撒塗於正堂檐柱上,以示辟邪。上樑日,要當天蓋好屋瓦。長溪婚嫁七十年代大多還是嚴格遵循父母之命媒約之言。一場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說媒、訂親、成禮、合親四個階段。一般有七道程式:說媒、下定、定事、迎娶、拜堂、鬧洞房回門。經過以上階段和程式的婚姻,為"明媒正娶",舊時的婚嫁習俗,諸多繁文縟節,不少都帶有迷信色彩。八十年代後,父母包辦婚姻逐漸被自由戀愛代替,婚事簡辦,如今好多習俗都己費除。
婺源長溪村婺源長溪村
長溪人崇尚禮儀,講究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禮遇有加。 “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這從村人的稱謂和日常禮節性用語中便可反映出來。在稱謂之前大都加有一個“好”字,如兄弟之間稱兄為“好哥”,稱姐為“好姐”,對長輩多稱“爺”,如“叔爺”“伯爺”,上了年齡的長者都尊稱“好公”“好婆”。相互交往中說得最多的禮節性語言是“沒事(不用謝)”、 “得罪”、“恭喜”、“拜託”、 “不要緊”、 “不好意思”、 “真難為你了”。這些客套用語是人與人和睦相處的潤滑劑。村人很講禮數,小孩子頑皮,未必能按大人要求去做,便會被斥之“沒人教”。講究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待客很熱情,先請坐,馬上給客人倒荼、敬煙。若是稀客貴客,主人定會下廚,打上五個荷包蛋端到客人面前,燒鍋炒菜買酒請人作陪,還會極力留客。長溪人念祖,每逢過年過節都要祭祖,叫“敬祖宗”。八仙桌擺滿祭品,燒上銀錢、香菸繚繞,全家人依次對著正中頂禮膜拜。每逢清明必要上墳祭奠,為亡人送上“衣褲”和“金銀”,同時祈求亡人“護佑”合家安康,小孩長進。小孩大了送入“學堂”,讀書識字。如今小孩上學還是叫“進學堂”,村人於讀書、於教育,不遺餘力。家長督促孩子學習,還是那句老話:“還不快點去讀書寫字“。教育小孩“要好好讀書”,“從細就要學好”。
長溪人做的菜在近帶都是有名氣的。它以烹飪山珍野味而著稱,如粉蒸石雞、清燉石雞、悶雞肉,清蒸紅胞鯉魚,湯鮮味美,濃淡適宜。還有火烘豬肉、火烘魚,食之無骨,肉脆嫩香。長溪是山區,山珍野味,種類繁多,構成了長溪菜主佐料的獨到之處,冬筍、蘑菇、香菇、黑木耳,乾蕨、香菜、薺菜馬齒莧菜、黃花菜等過去全是野外生,野外采。都是味道極為鮮美的珍品,村裡的蒸菜、羹、湯人手一絕,客人食之難忘。各家自行漬造的香豆腐,酥鬆滑口;醃製的酸辣椒,肉厚脆甜,長放不化,因而特別清香可口。
特產有“石雞”“”“鷹頭龜”“冷水荷包紅鯉魚”“冷水塘魚”,長溪的魚,食之者均稱不同於其它地方,魚以肉嫩味美著稱,魚若烘乾則香脆骨酥,無慮魚骨卡喉。綠茶以湯清味醇蜚聲遐邇,清時我村就有村人在廣東與“洋人”交易,那時是“一擔茶一筐銀”,足見當時我村茶之名氣與珍貴。如今,全村狠抓茶園改造,早采精製,是我省名茶“得雨活荼”主要生產基地,茶葉收入亦是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冬筍、獼猴桃產量可觀。
村有佛教、道教兩種宗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村人幾乎少聞。 村人主要信仰佛教,新中國建立以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一代的年輕人思想活躍,如今村中真正信佛信道的人多是上了歲數的老人,佛教道教日趨低落。村里沒有職業教徒,職業道士,在村頭村邊建有小廟四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