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堂

肇慶堂

肇慶堂位於廣東梅州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樓下,建於民國6年(1917),占地面積3280平方米,建築面積1951平方米。該建築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布局,硬山頂,穿斗與抬梁相結合,磚石木混合結構。堂外設一大門坪,門坪外築有高牆,左右對稱分設二外門。堂後辟一半圓形後花台,後台築有高牆。

肇慶堂既傳承客家民居建築風格,又融入西方建築精華。堂內所有的樑柱、斗拱結構嚴謹精密,並繪有彩繪山水、花鳥、人物,雕有龍、獅、虎、豹等,工藝精緻。堂的屋頂、外大門屋脊飾有各種花鳥、瑞獸、魚蝦。是一座客家民居建築精品,更是一幅民間雕鑿、雕塑的立體畫屏。

肇慶堂於2010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肇慶堂
  • 地理位置:廣東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樓下
  • 占地面積:3280平方米
  • 建築面積:1951平方米
  • 始建時間:建於民國6年(1917) 
  • 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式建築
中西合璧,家族的沉浮,修繕保護,

中西合璧

肇慶堂,又名敬修衍慶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築,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距今已有90餘年之久,占地近3200平方米,主體為“堂”、“橫”組合的府第式客家圍屋,平房為中式結構,包括中堂、下堂和禾坪,左右各有橫屋一排,共有12個房間,6個廳。廳堂大的有3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20多平方米,中堂則有近百平方米,緊挨中式平房的是一座西式回字結構的兩層洋樓,共有10個房間。整座建築全部磚土木結構雕樑畫棟,屋頂屋檐等用瓷片及粘泥和木工雕塑而成,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堪稱世間精品。傳說建築時專門僱請師傅,自建瓷窯燒制瓷片自用,故風格獨特,令人耳目一新。圍屋側是一幢建築精美的兩層西式洋房,與其它地方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那種屋內為客家圍屋結構、外牆採用西洋風格裝飾的民居形式有著本質的區別,其特點為主次分明,一中一洋,雖然各據一方卻又緊密相連,是梅州山區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2005年被列為大埔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肇慶堂
肇慶堂
肇慶堂由百侯鎮侯南村樓下人楊敬修的三兒子楊蔭垣斥資8萬光洋興建,楊蔭垣早年離家前往汕頭經營藥材生意,由於其天資聰穎,善於經營,又有著客家人刻苦耐勞、勤奮實幹的創業精神,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積聚了一筆錢財,在離祖屋不遠處的地方購得一塊宅基地。建房時選取優質的石材、木料(有一部分不遠萬里從海外購進),從福建、江西和潮州請來建築、雕刻、繪畫水平精湛的工匠,建造西式洋樓時還特地請外國洋人為督工進行施工,先後共歷時三年,花耗銀元一百萬之多,大屋終於落成,其屋內上堂牌匾“肇慶堂”為胡漢民親筆題寫。
從氣勢不凡、門楣上書“敬修衍慶”的斗門進入屋內,迎面是一扇造型獨特的八邊形大門。跨過八邊形大門便來到屋前的曬坪,站在曬坪,右邊是凸出圍屋的兩層洋樓,前面為高約3米的牆,右為主體核心“二堂二橫”的圍屋。堂屋不設大門,由一字排開的屏風木板隔開內外,平時屏風關閉,由兩側橫屋的小門供人出入。走進合院式堂屋內,雖有幾分陳舊但仍不失堂皇氣派,娟秀的石柱托起粗壯的大梁,顯得高深空曠、氣勢軒昂。上下堂之間是一個大天井,充足的光線把廳堂照得通亮,上堂上方高高懸掛一橫匾,上書“肇慶堂”,下方放一神龕,用來供奉祖宗的牌位。那歷經九十餘年的樑柱、斗拱、屏風和門窗依然保留著一幅幅精美的雕刻和色彩斑斕的繪畫圖案,豐富多彩,僅雕刻就有鏤空見彼的透雕、打磨圓滑的圓雕和深淺起伏的浮雕,形式有石雕、泥雕、木雕和瓷雕四大類,風格各異、工藝精湛。
肇慶堂
縱觀整座大屋的雕刻和繪畫,構圖奇特、意境無限,但最具代表性的非中堂屏風門扇莫屬。該屏風門由10塊硬木組成,高約3米,左右四塊屏風門的上半部分刻鑿“忠、孝、廉、節”四個大字,中間四塊屏風門刻鑿為“福、緣、善、慶”,文字高約一米,工整凝重,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屏風門下半部分繪有流傳甚廣的民間傳說,極為生動。
如果說圍屋裡處處瀰漫著的是濃郁的儒家傳統文化氣息,那圍屋外的兩層小洋樓,反映出的卻是風格獨特的“西洋”風情,其採用外圍通廊、圓拱造型的開放式的格局,更具有西洋建築中用幾何線條造型的藝術裝飾之美,牆體上用淺浮雕效果雕塑或虎或狗或魚等動物圖案,形象逼真。樓梯設計更是別有新意,採用普通樣式和螺旋樣式兩種,相互對比,交相輝映,讓觀者去體味其中的韻味。

家族的沉浮

但是這個大屋命運坎坷,它的落成曾給楊家帶來莫大的榮耀,可以說是聲名遠揚,威震十里。但樹大招風,這座大屋 僅落成10年,厄運便接踵而來。1920年,楊蔭恆的長子楊煥樞被土匪綁架,雖以100塊大洋贖回,但不久即身患重病,英年早逝。不久,楊蔭恆因勞累過度,加上喪子之痛,48歲含恨去世。二兒子楊河樞因不善經商,此後,家道中落。建國後,敬修衍慶(肇慶堂)成了楊家地主成份的鐵證,1958年“大鬧鋼鐵”,激情萬丈的鄉親們不由分說將肇慶堂的一應鐵窗鐵欄桿拆去煉鋼。
肇慶堂
“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衝進敬修堂,把屋檐上的兩個龍口、兩尊泥塑獅子砸得粉碎。屋內正堂的橫匾“肇慶堂”是國民黨將軍張發奎所書,下堂橫匾“人登壽域”是陳炯明所寫,這兩塊大匾都被拿去興修水利指揮部做了床板,後經多方努力,兩塊牌匾才重新收集回來。
經歷了百年風雨,飽經滄桑的敬修衍慶(肇慶堂)內一些雕龍畫鳳的的屋樑門窗依然熠熠生輝。

修繕保護

大埔縣撥70多萬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西合璧式建築肇慶堂進行修繕。 屆時,這座經歷百年風雨,飽經滄桑、古樸典雅、氣勢軒昂的肇慶堂將從新煥發生機,更具韻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